没有住房公积金怎么买房子就负担不起房子了吗?

首付降至20%,买房前你应该注意什么
首付降至20%,买房前你应该注意什么 天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对拥有一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购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
首付降至20%,买房前你应该注意什么
& & & & &天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对拥有一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购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使用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20%;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购房,最低首付30%。
& & & & &地产股应声起舞,近十只股票涨停...买到的小伙伴恭喜你,没买到的小伙伴不要妄动追高。最近听到一位投资大佬的比喻,去向某一个终点的车有很多,如果没搭上这一班,就耐心等待下一班,不要用过高的价格去追热点。
& & & & &比起股票,降低首付比例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刚需房影响才是真真儿的。持币观望的你,准备出手了吗?看看我们准备的房贷族应该知道的七件事吧!
& & & &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很流行:一个中国老太太,60岁时终于挣够了钱买了一套房子。一个美国老太太,60岁时终于还清了购房的贷款,而她已经在这房子里面住了30年了。
& & & & &这个故事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提前消费,通过银行贷款,可以提前30年住上自己的房子。
& & & & &如果故事只是到这,显然提前消费是更优选择,但人生只是要一套房子而已?换一种思维,一种做法,故事中的中国老太完全可以是富人,以一己之力,而美国老太依然是穷人。为什么这么说?答案最后揭晓。让我们先知道这7件事。
1、贷款利率VS投资收益
贷款虽好,可要付利息啊!据说有些人是打死都不能接受负债的,觉得背着贷款实在有点点心塞。但是,借钱也许就意味着赚钱哦!要不要贷款房贷,除了考虑钱够不够,更重要的是去对比贷款利率和自己整体的投资收益率。
还是不明白?那先扯个题外话吧:
隔壁老张说,我现在手头上有点闲钱,借你10万,1年后给我6%的利息吧。对门小飞说,我现在好缺钱啊,你借我10万元吧,1年后我给你10%的利息吧。于是,你很自然地想到,可以先从老张那儿借来10万,再把这10万借给小飞。1年后,你没有付出任何成本,净赚4000元(100,000*(10%-6%))。
对于房贷,如果你的房贷利率是6%(隔壁老张),而自己整体的投资收益率为10%(对门小飞),你说要不要贷款呢?所以,如果你整体投资收益率明显是高于房贷利率时,果断付最低的首付、用足额度贷款买房吧!
2、利率政策
既然上面我们需要比较房贷利率和自己的投资收益率,那么利率政策(基准利率)就尤其重要了。
比如,最近两次对于基准利率的调整的方向都是下调,这说明什么呢?
& & & & &哎呦,贷款利息便宜了,少付利息咯;哎呦,一降息股市等其他投资市场都会涌入资金,也是发现新投资机会的好时点。这么一来一去,贷款的性价比就更高了。
& & & & &当然,前提还是那句话,房贷的对比基准是自己的投资收益率,如果你只是存存定期,买买余额宝,那你还是跑不赢房贷的。
3、家庭负债比率
& & & & &现在这个形势之下,贷款虽好,可不要&贪杯&哦。量力而行是最重要的原则,如果因为房贷让家庭背上过重的负担,还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
给大家介绍两个小公式,算一算就能找到相对适合你的还款额度:
中长期负债率:
负债/总资产
(建议不要超过50%)
偿还压力:
每月还款额(含本息)/月收入
(建议小于40%)
4、公积金贷款政策
& & & & &于是,终于决定要贷款啦。今年买房想贷款呀,贷款首选公积金。原因自然是公积金极其优惠的政策。对于公积金贷款,你可以活用两个途径,重点关注五个方面:
两个途径:
(1)当地住房公积金中心
最准确的公积金政策和信息来源,建议多用公积金中心网站和电话查询咨询,节省时间。
(2)公司的HR
帮助你缴纳公积金的HR与公积金中心经常打交道,对公积金政策和办理流程也是相当的熟悉。
五个方面:
(2)公积金的缴纳额度和余额(包括补充公积金)
(3)你的公积金可贷款额度(包括计算方法、贷款上限、首付比例等)
(4)还款方式(包括未来公积金是否可以每月直接抵充还款等)
(5)公积金贷款办理流程
5、商业贷款
商业贷款是市场化行为,所以货比三家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你有认识的银行客户经理,不妨问问各家银行的商业贷款有什么优劣。
一般来说,除了最重要的利率,一些银行还有一些附加条件(比如购买一定数额的理财产品,虽然政策上不太允许)。总之,一切精打细算。
在具体签下合同的时候,慎重选择还款方式也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房贷有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两种还款方式。
我们最近还录制了一起关于要不要提前还房贷的电台,有兴趣的小伙伴欢迎戳一下来收听噢。
6、商业保险
我们一直强调为家庭经济支柱做好充足的保障保险。一个有房贷的家庭的支柱如果遇到极端情况下,除了伤痛,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将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一蹶不振。
因此,对于一个有房贷的家庭来说,提供保障的商业保险就更加有必要了。寿险、重疾险、意外险等保额等于或大于剩余房贷本金是一个基本原则。
最新的课程出炉啦!赶紧来看!
简七教你挑选合适的保险
7、选择等额本息类的理财产品
一般来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理财产品都很尴尬,每月一笔还款会拉低整体收益率,而且每月都要考虑回款怎么再投资,烦烦烦。
不过,对于房贷一族,等额本息还款的理财产品的劣势反而变成了优势:每月回款偿还房贷就OK啦。只要这款产品的收益率高于房贷利率,就值得贷款继续玩老张和小飞的套利。
除了之上提到的几点需要注意外,在买房本身需要注意的问题补充如下:
1,该楼盘是否接受公积金贷款。买房之前想当然的认为用商贷+公积金贷款组合,结果实际跑到楼盘一看,开发商嫌公积金贷款太慢,是不接受公积金贷款的。
2,该楼盘是属于商品房还是商业住房。很多开放商隐藏这点,也就是售楼部的人常说的商住,不告诉你实际的用于商业还是住宅。商业住房的产权是40年。40年之后要交土地转让金的,首付要交5成,落成后,物业的价格要不住宅的价格要高。买房之前必须要权衡自己是否能扛下来。
3,除此之外,周边的学校,幼儿园,游泳池及配套设施是否完善。
4,停车位能否1.1的比例,地下停车场还是楼上,噪音污染不是住高层的话,是要考虑的。
5,周边交通设施,一般有的话售楼处会最为卖点,买的房价是否会升值,是自己住宿用还是投资。
综合来说,买房是个体力活,涉及到的婚姻,工作,未来的发展,夫妇的经济承受能力,双方的家庭,都要考虑齐全,在买房的过程中,也可以测试买房者处理综合事物的能力。
中美老太故事的背后
高价商品(比如自住房产)是有钱后的结果,是投资成功的奖赏。人们看到富人多有豪宅名车不假,但根本问题是:他们是有了豪宅名车才富的,还是富了才有了豪宅名车?显然是后者。
盲目贪图享受,先要房要车,结果只会变成看起来有钱的没钱人。消费不起时硬要借钱消费,只会让你更穷,虽然看起来不穷。只有积累了足够的资产,用资产产生的收益来购买,既不伤害生钱的机器,同时又可以得到想要的物品,这种顺序才能使我们走上持续富有之路。
像其他事物一样,投资自然也需要学习。奇怪的是,多数人本科毕业后年薪也就是几万,但至少投入了十六七年的时间和金钱。
而对投资理财,却很轻率,可以说什么都不懂,就敢将辛苦赚来的钱随便扔到股市,然后祈祷发大财,结果自然赔多赚少。要投资,就要先学习投资,先对自己投资,再投资资产,这才是正确的顺序,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比如股票,众所周知它变幻莫测,是快速赔钱的优良品种。可是真要用心做起来,其实也不是很难,要赚钱,在只能做多的市场,一定是低买高卖。一个方法就是,考察要买股票近五年的低点、当年的低点、近三个月的低点,尽量靠近低点买入,做两三只股票的一个投资组合,分三四次建仓。
这种方法虽然不敢说一定赚钱,但因为买的总是近于低点,赚钱是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当然如果能做国外股票市场,比如美国,已是十年牛市,赚钱的把握自然会更高些。巴菲特便是如此,低点买入,坐等赚钱,有的股票甚至几十年都不曾卖出。当然挑选股票和坚持持有所选股票,这是学问,需要学习与修炼。
富有不是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能剩多少钱。赚多花多,甚至赚少花多,没有储蓄,只有负债,不会投资,上哪富有去?所以如果中国老太(其实是每个人)用储蓄来投资,而不是只储蓄,就不但会有房子,还会有额外一大笔钱养老。
而美国老太提前消费,在负担不起房子的时候买房,没有储蓄去投资,最后只能是为银行打了三十年的工,白白浪费了三十年的投资复利收益,此中教训,不可不知。
信息首发:
------分隔线----------------------------
相关文章推荐
最新评论(为网友表达个人看法,不表明银行信息港同意其观点)Q群交流:
银行利率相关
二手房按揭贷款,需要注意的七点 按揭买房如今很普遍 第一 看准想要购买的房屋,要确定...
二手房贷款需要注意什么 1、评估价与最高贷款额。贷款银行放贷时采用合同价和评估价取...
组合贷款买房,该怎么组合才划算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还是希望公积金高一点的,那确实...
存款利息减少,提前还款好吗 不到一年的时间,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从3%降至1.75%,也...
一年期存款利率再降低,提前还房贷划算吗 上个月26日起,央行启动第5次降息,本轮降息...
房价大洗牌,哪些城市房价可能会崩盘 在全球化时代,城市竞争力可能就是一个国家的竞...
银行信息港源自互联网,若您对本网站信息有疑,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整改。
本站网址:http://www.yinhang123.net
如有意见和建议,欢迎E-mail至网曝普宁数万教师被拖欠公积金 一拖9年却一夕解决
来源: 新华网
(中国网事)一拖9年,一夕解决:财政无力还是财政无心?——广东普宁数万名教师被拖欠住房公积金事件调查
广东普宁市燎原镇泥沟中学的教师邱文权在学校批改作业。 新华社记者 张毅超 摄
邱文权博客中放出的一张工资说明显示,全体员工的“公积金”一栏均为空白。 新华社发
新华网广州12月5日电(“中国网事”记者 邱明)近日,有网友实名爆料称,广东省普宁市以“财政困难”为由,一直没为该市两万多名教师缴存住房公积金,而其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却已落实。这样的情况,在同为揭阳市下辖地区的惠来、揭西、普侨三县(市、区)同样存在,涉及数万教师。
网帖引发网民强烈关注和热议:住房公积金是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赋予职工的法定权利,地方政府为何不予解决?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
令人意外的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当天晚上,普宁市委市政府召集会议,作出决定:立即全面解决,并且从今年1月1日起补缴。
网曝数万教师多年被拖欠住房公积金
署名“邱文权”、自称是普宁市燎原镇泥沟中学教师的网民近期连续发帖称,自2002年《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同在普宁市,其他单位职工都有住房公积金,独独老师们与住房公积金绝缘,要求“普宁市政府必须站出来给广大教师一个交待”。
“邱文权”表示,作为全国近3000个县级行政区中脱颖而出挺进“全国百强县”的普宁市,2010年以299.06亿元GDP跻身粤东14县域第2名,怎能以“财政负担不起”作为拖欠教师住房公积金的“理由”?说到底,兑现住房公积金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即当权者心中有无法纪、目中有无教师的问题。
11月29日,普宁市教育部门回应称:还未为教师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主要原因是“财政很困难”,财政没有拨款,“单靠教育系统根本不可能筹措到这笔钱”。
除普宁外,揭阳市所管辖的惠来县、揭西县、普侨区也均未在教师队伍中落实住房公积金制度。
这一事件引发网民强烈关注和热议:连最基本的合法权益都保障不了,教师们还怎么安下心来教书育人?网友“原来如此妞子”说:“一个中学一级教师月工资就1700多,就维持基本的生活,他有多大的心思放在学校呢?”
】【】【】国人的收入和房子的价格近乎畸形地不成比例众所周知吧,浙江一个三线城市比较靠市中心的旧公寓都是10,000/m2起步,但是一个类似于英孚这样的大型教育机构的职员的工资差不多是rmb/月,大多年轻员工都达到不了要交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水平。&br&&br&由于我的丈夫是西人,他经常问我中国人如何能够都住得起房子。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因为我没有相关经历,其实自己也想不通。&br&他家在枫叶国属于普通中产阶级,住一个平常的三卧+前后花园+泳池的房子,多伦多往南开车一小时的一个中型城市里,属于非常不错的地段了,离湖滩度假区非常近,差不多是300,000美金的价格可以拿下一栋他家这样房子。换算过来,一栋这样的房子只能在浙江的中小城市的郊区买一个公寓,在杭州上海之类的地方,大概就是50平方吧?&br&&br&因此我们一直很疑惑,关于中国的房市问题,婚龄的年轻人,需要一套足够两人+未来的孩子住的房子,预估计是80平方,两人都是大学毕业三四年,分别赚税后5000rmb一个月,这算是一个不错的小中产阶级家庭了吧,可是他们如果是住在上海,要如何负担起一套不算太郊区的这样面积房子?&br&&br&————————————————————呵呵的分割线&br&回来看了一遍答案,很多人在讨论题主的身份问题,那就给出一些基本的回答吧&br&&br&1.好吧题主今年26岁,大学读经济但荒废很多年了,出生地是杭州的老城区。作为一个伟大的杭州屁民,从小就被以炒房为生的母上大人面提心授关于房产的种种知识,因此每到一处都有打听房价的特殊爱好。&br&&br&2.题主十几岁移居香港,新加坡和马来(也是房价的重灾区),挪来挪去住过很多个国家,一直到最终去年不幸嫁给枫叶国IT民工,不得不又搬往加国这片冻土,现痛苦万分。&br&&br&3.为什么要拿浙江三线城市为例呢,&b&因为题主并不觉得北上广深圳杭这类的城市房子的价格年年飙高很新奇&/b&,但是今年回国探亲,从一些存留的国内故友那里听到他们的出生地也就是这些还很落后连公共交通系统都还是一团乱麻的小城市,房子平均价格也已经高到可以跟一线城市郊区房价相同,不由得深吸一口凉气。&br&&br&4.看了顶部的那些答案,深感震惊,国人现在原来收入如此之高了,为什么鄙人的几个朋友,也都是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了,工资好像也没有到税后过W,达到买房完全无压力的境界。。。一定他们混得太差劲了!!lz认识的都是些什么渣渣啊!!!要好好反省!&br&&br&5. LZ跟丈夫尚且年轻且四处游历经常换地方,现在还没有定居买房的打算,因此只能遭人鄙视地用他爸妈的屋子作例子,不幸的是他爸妈也非大富大贵,实在惭愧惭愧污了你们的眼。&br&&br&&br&&b&重点是此前他跟我来过中国一趟,我们去了下杭州西湖那一区,然后我指着一片吴山脚下的破落棚户告诉他,住在这里的人都超级有钱!这里的地至少5w/m2起价。他也不由赞叹天朝的威武!&/b&&br&&br&&br&6. 爱国小将们,精神不要那么脆弱嘛,题主自己也是无房游民+存款三位数的屁民,哪里有你们高端大气又有大屋住还年入百万简直雄霸天下,太幸福了,为你们鼓掌哦!以后也要加油更加努力哦!&br&&br&中国房价高的原因。&br&中国房价高吗?
国人的收入和房子的价格近乎畸形地不成比例众所周知吧,浙江一个三线城市比较靠市中心的旧公寓都是10,000/m2起步,但是一个类似于英孚这样的大型教育机构的职员的工资差不多是rmb/月,大多年轻员工都达到不了要交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水平。由于我的丈夫是西人,他经常问我中国人如何能够都住得起房子。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因为我没有相关经历,其实自己也想不通。他家在枫叶国属于普通中产阶级,住一个平常的三卧+前后花园+泳池的房子,多伦多往南开车一小时的一个中型城市里,属于非常不错的地段了,离湖滩度假区非常近,差不多是300,000美金的价格可以拿下一栋他家这样房子。换算过来,一栋这样的房子只能在浙江的中小城市的郊区买一个公寓,在杭州上海之类的地方,大概就是50平方吧?因此我们一直很疑惑,关于中国的房市问题,婚龄的年轻人,需要一套足够两人+未来的孩子住的房子,预估计是80平方,两人都是大学毕业三四年,分别赚税后5000rmb一个月,这算是一个不错的小中产阶级家庭了吧,可是他们如果是住在上海,要如何负担起一套不算太郊区的这样面积房子?————————————————————呵呵的分割线回来看了一遍答案,很多人在讨论题主的身份问题,那就给出一些基本的回答吧1.好吧题主今年26岁,大学读经济但荒废很多年了,出生地是杭州的老城区。作为一个伟大的杭州屁民,从小就被以炒房为生的母上大人面提心授关于房产的种种知识,因此每到一处都有打听房价的特殊爱好。…
1.题主把国内中产阶级的收入定位得太低可能在三线城市5000的夫妻收入算不错,但是在北上广,这只是一个起步标准,在二线城市,也是一个比较普通的收入。算小康都勉强,何况中产。2.对房子的要求太高80平米的房子似乎成了标准,但是房子的面积不是以你的需求定的,而是由你的承受能力定的。你的承受能力是50平米却想要80平米,当然觉得负担不起。想想我们父母一代,想想我们小时候,50平米的房子甚至住的是三代人,或者三代人住在更小的房子。别说社会进步了,可是你的相对位置进步了么?当时父母是普通工薪族,现在你不一样是?至于社会的进步物质的发展,则可以从电器、马桶、厨房电器上体现出来,并不是说社会从50平米进步到80平米来体现。而不太郊区这一点也大大提高了售价。核心地段肯定贵。3.家境问题。家里能不能借到首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能的话,可以早点买房,相对要便宜很多。或者能借到钱,也可以不错过一些好的投资机会。口说无凭,我自己就是个普通人靠自己买房的例子。我和老公都出生于普通工薪家庭,结婚两边父母一共给了我们9万,借过十万首付,现在有钱还了。这是我们受到过的家庭帮助,9万现金,和十万需要偿还的借款。毕业9年,结婚四年,买了三套房,两套贷款中。收入刚毕业的时候是一千多,现在两个人加起来也才十多万总收入一年。第一套是老公刚毕业几年参与创业拿的分红,首付了一套比较偏远的100多平米大房子,还了几年贷款,后来换成了我们的婚房,55平米,全款,位置很好。前年,存了一些钱,公积金贷款买了一个27平米的单配,位置很好,租金和房贷基本相抵。又有个机会买比市价便宜一千的房子,比较偏的80平米,借了十万首付,今年开始还贷款。今年存了一些钱,预计明年能还清首付的借款。再说我身边的同龄人,家境和收入差不多的,这个阶段都在规划再次置业了:要么是准备换一个更好的,要么是打算买一个投资。买不起房的很少,即使家不是城市的。算笔帐:重庆50平米的房子,比较好的地段一万一平米,就是50万。公积金贷款首付两成,商贷首付三成高一些也就是15万。夫妻一人平均负担7.5万。毕业前几年是存不下钱的,但是毕业三四年基本上年收入五万应该有吧,存两三万不是难事。谈两三年恋爱,也就存了7.5万,正好结婚,不用靠家里也能买婚房。结婚之后,好好规划下,到了30多岁有宝宝了也又存了一点钱,正好换大房子学区房,或者考虑投资什么的。有剩余,也可以考虑买车了。不要抱怨房子小,不要抱怨地段不够好,不要抱怨存钱影响生活质量。普通人的人生就是这么一步步来的。综上,我的观点就是:积极理财,开源重于节流;不要一上来就是核心地段100平米起跳,每个阶段需求和能力不同;买房要看作是投资好好规划,而不是买一个负累压死自己。————————————————————————————————————————补充一下:1.关于你应该有什么样的房子不管在哪个城市,你大致预估一下,你的收入在哪个层次,如果把房子从很好好很理想到不好不够理想排个序,你的收入对应的是哪种房子?在北京,你收入高,但是比你高的更多,二到四环只能容纳那么多人,那么只好往更远的地方排下去。北京的房价高有其畸形的原因,但是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北京人的确多,而这一部分收入还很高。物以稀为贵,房价自然水涨船高。名校毕业,资质不错,工作努力,如果在小一点的城市,你可以秒杀很多人;但是在北京,这里牛人太多了……你在国内的排名层次,在北京肯定会降低很多,相应的,对应的房子等级也会下降很多。在其他城市,比如说的逃离北上广,回到家乡,也是一个道理。回去,就拿不到北京那么高的收入,甚至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所得,必有所失,选择北京就等于要承受它的高房价,回家避开了北上广激烈的竞争就需要在工作上有所牺牲。而回到家乡,因为职业环境的问题,你的收入降低了,那你对应的房子是哪个层次呢?不管这个降低,是你自己的能力降低导致的,还是外界没有供你发挥的平台降低的。另外,哪有外界就这么配合,时时刻刻都提供给你一个能好好发挥的舞台。如果不管在北上广高薪,还是回家后降薪,你的相对层次都偏低,那么凭什么要求中等偏上的房子?2.房子和教育这个和房子有关,但是不能把帐全算在房子上。名校只能容纳那么多学生,有人进得去肯定有更多的进不去。就近入学的原则是考虑了很多方面的政策,虽然不完美,但是也不见得有更好的替代方案。若说选拔,那孩子小时候就要来一次高考么?总不能抓阄吧。优良的学校资源不够多才是问题的关键,住在哪是另一个问题。而腐败,则更是另一个问题了。3.交通上下班的时间成本是个问题,但是如上所说,首先,这是你选择这份工作的代价。另外,交通问题对每个大都市都成问题,国外的堵车并不比我们好多少。另外,除非像上一辈那样一辈子在一个厂一个单位,然后房子在家属区,那么只要你跳槽,你所住的房子总有可能从非常近变成非常远。而卫星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这个问题肯定会越来越多。你住在一个区的CBD,但是偏偏在另一个区的CBD上班。————————————————————————————再补充下:比较中外房价不可以忽视一个因素:人口。假设同样的好地段,能容纳一千人。在纽约有一万人,则是前10%的人可住;在北京有十万人,那就变成1%。后者的房价肯定贵些。另外,题主讨论的是中国人为什么买得起房。中国人,包括各个年龄段。中国,不光是北上广,还有很多很多城市。但是我觉得好像讨论就集中到了20来岁在北京的同学身上。不否认北京的房价贵,而且什么天价学区房已是畸形,但是相比广大的基数来说,这只是一小部分特例。面对这种情况,也是大家自己的选择。买不买得起房、房价高不高、房价该不该这么高,是三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好的生存环境,等等。但是就要求世界来同步这一切肯定不现实,只能从当下努力起,慢慢改变,慢慢接近理想。出生不能选择,出身在条件好的家庭,是羡慕不来的。我们面临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既然选择了,就只能承认后果。改变不了大环境,改变自己总是可以的吧。
如果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br&&img data-rawheight=&768& data-rawwidth=&990& src=&/f970b17b55e9afec8bb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0& data-original=&/f970b17b55e9afec8bbf_r.jpg&&中国人口分布图,人口越多,房价越高。&img data-rawheight=&297& data-rawwidth=&350& src=&/d834f430196dfab7f96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中国经济分布图。经济越发达,房价越高。&br&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房价这么高。难道全国人民都是傻子吗?当然不是。那全国人民不去北上广可以吗?有些工作只有北上广有。那为什么有些工作只有北上广有?哪些工作只有北上广有?挨踢。那么除了挨踢其他工作其他地区和北上广的工作有什么区别?工资高。福利高,教育好,医保好。北上广工资高。所以其他地区的人都来北上广。还有政府不建廉租房。政策的问题。那其他地区的房价怎么样呢?还能怎么样,经济越发达,房价越高,人口越多房价越高。所以北上广房价高。&img data-rawheight=&550& data-rawwidth=&341& src=&/1b9abd03085f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1&&是的,中国大城市贵,那又怎样?你根本就不知道房价低的地方有多低。另外,我不是斗蟹游戏站的托。&br&------------------------------------------------------------------------------------------------&br&下面是为什么?&br&萨苏写的看邻人火烧-日本大发展启示录。&br&&blockquote&日本,曾经是世界房价最高的国家(如今是不是我也不知道,恐怕我国有超越的可能)。20年前,东京、大阪的天价房,曾让很多日本人一边擂桌骂娘一边满心期待——骂娘在于高得离谱的房价几乎把所有工薪阶层都变成了房奴,日本的社会中坚那时几乎人人买房之前脸色发绿;期待则在于房价不断高升,只要买了房几乎每天自家的财富都会看涨。&br&&img src=&/53c0b9ceb28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br&出租的移动房,当刚性需求不能满足时,迫不得已的选择。&br&&p&那个时代日本也引进了英国的著名影片《百万英镑》,而不断有人从羡慕转到自豪——就凭这房子,一不留神俺也百万啦,虽然,是日元吧。&/p&&p&  然而,对大多数一辈子只买一套房的普通人来说,飞涨的房价从根本上还是社会的灾难。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一个白领要是因为还房贷让他的家庭生活进入不安定状态,肯定会跟容忍如此现象存在的政府叫板。&/p&&p&  10年前到日本,面对一套公寓3000万日元的价格,我这个中国人曾经十分肝儿颤。不过慢慢就释然——到了一些日本人家做客后,发现若干颇有成就的日本同事住的地方居然貌似狗窝,看来,日本人很多也是买不起房的。&/p&&p&  而进一步了解的情况令人越发吃惊——3000万日元一套房,这还是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的价格,在房地产泡沫时期,其价格曾涨到今天的八倍之多!&/p&&p&  也就是说,现在日本的房价,已经像湿手巾一样拧过的了。但我们公司的老美看了仍然两股战战,实在没法理解一个房子怎么会卖得跟人参似的。&/p&&p&  日本人说了,没办法啊太君,俺们日本国土狭小,土地作为一种资源,不贵才没有天理呢。&/p&&p&  可贵大发了,就要乱套了。&/p&&p&  什么叫贵大发了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算搞明白。那回,北京有家报纸托我在日本做采访,对方是个经济学家,让他谈谈日本人在北海道修别墅卖给中国人的事情。采访完了我想听听他对中国的房价怎样评价。这位老大弄清楚是我私人的问题,依旧字斟句酌地表示,中国的房价还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p&&p&  我们房价和你们都差不多了,可工资还差好几倍呢,这能叫可接受范围之内?萨大为吃惊。&/p&&p&  专家很冷静地让老萨把手里的茶壶放下,那玩意儿砸脑袋上会出人命的。然后,告诉我他这样判断的原因是跟日本人比,中国人在买房上远没有达到疯狂的境界。&/p&&p&  日本人买房疯到什么地步?&/p&&p&  想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时候,日本房奴有三分之一的还贷与工资之比超过了100%。也就是说,每个月的工资全都用来还房贷,依然还不够。&/p&&p&  二战时期,新几内亚的日军断粮一个月后,仍然能发起敢死冲锋,麦克阿瑟评价日本兵几乎不需要后勤,“只要有子弹、树叶和水”似乎就能打下去。&/p&&p&  看来,这些敢于以如此标准还贷的家伙,应该是新几内亚日本兵的后裔,只是比祖先更加疯狂。中国的房奴,还没有疯到这个地步。&/p&&p&  “这可真是疯了。”萨评价那个时候的日本人。&/p&&p&  专家说,不是,当时的日本人很理智。他们判断正是由于房价太疯狂了,所以一定是日本政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在背后操纵。既然是有人在下棋,就绝对不会允许崩盘,所以,政府一定会在关键时刻出手解决这一问题。&/p&&p&  而解决的方法,不知道哪个“砖家”断定,就是通货膨胀。然后呢,就是如下的逻辑:你原来每个月挣10万日元,还15万日元的贷款是找死,但一通货膨胀,你月工资会涨到30万,那还15万还困难吗?&/p&&p&  所以,小伙子,现在不买房,等通货膨胀了,房价也会上涨的,赶紧现在趁着还没涨先买下来,等通货膨胀了,你就赚透了。&/p&&p&  于是,那房子再贵,砸锅卖铁也有人买。&/p&&p&  然而,各种条件制约下,大规模通货膨胀这种一厢情愿的事儿,日本政府最终也没敢干。&/p&&p&  所谓天下不如意事常十九,大体如此。结果呢,就“硬着陆”了呗。&/p&&p&  赚钱的只是房地产商,好多日本人到今天还在以八倍于市价的房价还着八九十年代的房贷——只因为当时房子是紧俏货,合同订得霸王得很,不还房贷不仅要收房,还要坐牢的。&/p&&p&  不过,敢于让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日本政府,应该是有一定把握的,而这一举动虽然终结了日本经济的“景气”时代,但并没有引发社会的崩溃。其原因何在呢?&/p&&p&  也许,就在于日本政府很清楚,这样的泡沫不破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社会的底线。&/p&&p&  具体地说,就是不要把刚性需求掺进来。&/p&&p&  在谈到房子的时候,“刚性需求”似乎是一个人们特别乐于提起的话题。似乎房价是刚性需求推动的,因为不断有人要结婚,生孩子,所以,房子就是皇帝女儿不愁嫁,无论价钱怎样高,你要结婚生孩子都不得不买。&/p&&p&  实际上,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p&&p&  没有哪个社会,敢跟刚性需求这样说话,除非是政府不想混了。&/p&&p&  有人说老萨疯了,居然谈房地产时说刚性需求是伪命题。难道不正是因为刚性需求的存在,才导致房子越来越贵吗?&/p&&p&  谈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刚性需求”。不弄清这个概念,那就没法说了。&/p&&p&  “刚性需求”,指的是生活中人必须要满足的需求,比如要吃饭,要喝水,要住房子,这都属于刚性需求。&/p&&p&  刚性需求里面其实是分成两个部分的。&/p&&p&  以房子为例,第一种是有刚性需求,买得起房子而且愿意买的。比如你家有好几千万,花一两百万买房子,你的需求刚性不刚性,对社会来说根本不重要。另一种呢,是有刚性需求,但买不起房子或者不愿意买的。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砸锅卖铁他也凑不够按揭的钱,或者有点儿孝心,不忍心爹妈把养老钱拿出来给自己垫首付的。这第二种人,才是刚性需求真正需要重视的人群。&/p&&p&  以房地产商的说法,这种人,既然需求是刚性的,他早晚得买房。不忍心压榨爹妈的,逼急了他也就压榨了;砸锅卖铁也凑不够钱的,借高利贷、卖血……只要他想结婚也非凑出来不可。反正中国人多,你不买,他也得买。&/p&&p&  照这个说法,无论中国还是日本,这房子没法降价。&/p&&p&  问题是,吃饭也是刚性需求,怎么不见粮食涨成天价呢?&/p&&p&  这样的宣传背后,忽略了刚性需求最重要的本质——既然需求是刚性的,假如不满足,那对方就没法生活了,结果呢?&/p&&p&  那就只有造反一条路了。&/p&&p&  所谓“刚性需求”,一方面是可以让老板们从无可奈何的人们腰包里把钱掏出来;另一方面,刚性意味着如果不能满足需要,是会引发造反或者起义的!&/p&&p&  比如,明朝崇祯时候,吃饭就是刚性需求,没饭吃了,就造反了。国民党政权怎么完蛋的,也可以参考。&/p&&p&  所以,没有一个政府敢于漠视刚性需求无法满足的事情,而必须提供解决方案。否则,房地产商、米店老板可以跑到国外照样花天酒地,政府若是流亡出去可就不值钱了。&/p&&p&  不过,房子这个刚性需求怎么处理?政府向每个买不起房的卖便宜房,或者干脆分房?&/p&&p&  那恐怕是不可能的。房地产业在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乃至今天,都是支撑经济的龙头产业之一,有了它的发展,可以带动一大批其他产业的发展。政府出面卖便宜房,一来里面猫腻大了,这等好事很难轮上老百姓;二来等于给房地产业泼冷水,那是跟自己的整个经济发展过不去。&/p&&p&  当日本的房产贷款达到80年分期,每月还款超过平均工资的时候(3000万一套还是高峰时期八分之一的价格,可想而知日本房地产泡沫最高潮的时候其疯狂如何),有刚性需求但没地方住的日本青年人,是很有造反的危险的。&/p&&p&  日本政府当年一定曾经绞尽脑汁思考怎样在这样的局面下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当时日本的高房价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及,这种解决方案必然不能是一个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东西。&/p&&p&  但是,日本房地产泡沫发酵到高潮,十几年的时间,日本社会一直稳定,甚至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如今的房价下有刚性需求但买不起房的人也不少,却未见他们造反,说明日本政府的招数还是蛮有效果的。&/p&&p&  笔者到日本以后,发现了一个相互矛盾的现象。&/p&&p&  那就是,第一,房价高昂,即便是金领白领也不乏住狗窝的;第二,很多低收入者却住着宽敞的大房子,而且到处可以看到空空无人的公寓。&/p&&p&  这个现象的背后,就是日本政府解决高房价引发社会动荡,满足刚性需求问题的答案。&/p&&p&  面对这个上帝难题,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大建公用住宅。&/p&&p&  在日本,各县(级别相当于中国的“省”)建有大批“县营住宅”,各市建有大批“市营住宅”,专门提供给低收入者居住。所用均为国有土地,建筑多为高层单元住宅,除了交通多不甚方便外,其居住质量并不低于普通公寓。&/p&&p&  正是由于这种做法,日本底层买不起房的民众,可以住进市营、县营住宅,而无须在商品房的天价面前变成社会动荡的基础……&/p&&p&  话说到这里,估计有性急的朋友要跟老萨叫板了——萨棒槌啊,你太不了解国情了。咱们中国早就开始建经适两用房啦,不过效果可不像你琢磨的那样好。第一数量不够,第二抽选可以抽出五联号来,这根本就是一个不成功的方案么。&/p&&p&  然也。虽然棒槌,这件事儿,萨还是知道的。&/p&&p&  我也没有办法让抽选抽不出五联号来(按中国目前的做法,日本也没有办法抽不出五联号来)。&/p&&p&  然而,日本的公共住宅和我国目前的经适两用房,有一个关键的不同(当然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正是这个关键的不同,让我们预感到中国可能“抄袭”这一方案来解决中国房子的问题。&/p&&p&  这个关键之处在哪儿呢?&/p&&p&  关键的东西,往往很简单。比如医疗问题这座大山,搬开的最简单方案无非四个字——“医药分开”。日本医院原则上不卖药,开了方子上外头抓药去,和过去中医一样。您看,别看社会制度不同,中医是封建主义,可无论日本还是中国,这么做的时候都没有那么多医疗腐败现象。&/p&&p&  房子问题的关键,一样简单,也是四个字。日本公共住房最大的特色就是——只租不卖。在早期,还有一个租公房者定期搬家的制度。也就是说租了公房只能住两年,过了以后你就得重新参加抽签,公家帮你搬家换到新的地方。房子固然是有,但是不允许你连续居住,这就让弄到公房然后偷偷转手高价出租者成本骤增。&/p&&p&  窃以为,正是这一点,让制度性腐败对此无从下手。&/p&&p&  据说,乾隆年间河南大灾,周围各省不是大量涌进灾民造成社会问题,就是地方官拒绝灾民入境遭到舆论攻击。只有江南总督李卫那里处理得最好。理由很简单,李卫舍粥,里面必加苇秆、稻草、灰土这些稀奇古怪的添加物。于是,到江南的河南灾民,吃是吃得饱,但是吃不好,有灾时不得不来,灾后谁也不愿意赖在他这里不走。&/p&&p&  叫花子出身的李卫把好端端的东西变成鸡肋,也就少了争抢。&/p&&p&  日本方面,因为制度已经比较成熟,还有几条对租公房者的限制——第一,定期的收入审核,超出收入的不允许入住;第二,公房分级,白领也可以住公房,但叫做“公社房”,房费较高,等等。&/p&&p&  日本政府当年在全民居住恐慌之中大造公用住宅,现在看来,是造多了。再加上日本人口递减趋势的发展,现在日本稍微偏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很多公用住宅的信箱上糊着牛皮纸——这表示空房没人住的意思。今天日本的穷人还是要去抽取公用住宅的,但并不是他们没地方住,而是希望尽量住到比较好的地方。&/p&&p&  从日本的经验看,技术层面上中国并不存在房子危机——日本的人口密度和房屋建造成本远高于中国,而日本的房子供应达到了过剩的状态,中国也可以做到。中国的房子是相对不足,和移民500万到摩纳哥公国造成的绝对不足不是一回事。&/p&&p&  这个制度的关键之处,在于公房产权不允许出卖,从而把刚性需求的住房和金融衍生品的商品房区分开来。&/p&&p&  如果你真的没有钱买房,为刚性需求所逼,不定会干出抢银行或是往火车站扔手榴弹这类事情,那么,政府给你提供可以居住的廉租房,结婚、生孩子都没有问题。但是房子地点会比较偏远,交通不便,学校也不太好。更重要的是,你必须接受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一现实,也要接受对女朋友说明自己住址的时候承受撇嘴的待遇。&/p&&p&  刚性需求不是要拥有自己的房子,而是能有居住的地方、结婚的地方、生孩子的地方。&/p&&p&  而在日本购买商品房的,和购买股票没有什么区别,房地产商不需要降价,不需要涨价,也不需要保持原价,只要随行就市。因为客户买的不仅仅是房子,还是金融产品(兼有住房功能),是涨是落,那就按照金融市场的规律吧。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赚了,大家分国家发展的红利,赔了,大家生死文书,愿赌服输——反正,金融产品这类东西,有跌,就有涨的时候。&/p&&p&  当然,你花大价钱在好地方买了自己的房子,可以有更多选择和利益,比如你的孩子在教育竞争中天然处于有利地位。别人也不能嫉妒,这就是现实。调整,只有当你挣到跟人家同样多的钱,或者社会进步到可以更加平等才可以,都不是振臂一呼可以解决的。&/p&&p&  日本的经验证明,刚性需求,通过政府大量建造和提供廉租房是可以解决的。&/p&&/blockquote&&p&&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两会结束后,二三线城市的房产发展趋势如何?&/a&&br&&/p&&p&&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恒大模式」的要点有哪几个?&/a&&/p&&p&&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cn/s/blog_01ra83.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80后的未来养老危机&i class=&icon-external&&&/i&&/a&&br&&/p&&p&&a href=&.cn/s/blog_01udgl.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ZZ】《物权法》第143条之殇&i class=&icon-external&&&/i&&/a&&br&&/p&&p&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你在北上广深买房子,也是在买医疗,教育,工作。这些都是稀缺资源。所以贵。将来除非二三线城市发展,大城市职能被分散。&br&&/p&&p&------------------------------------------------------------------------------------------------&/p&&br&广州有楼盘已降价。&br&-------------------------------------------------------------------------------------------------&br&事实证明我是SB,&br&广州2手房又涨了,&br&事实证明买房看需求吧,&br&这房价是忽涨忽跌,&br&你永远也摸不透,&br&就和股市一样。
如果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中国人口分布图,人口越多,房价越高。中国经济分布图。经济越发达,房价越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房价这么高。难道全国人民都是傻子吗?当然不是。那全国人民不去北上广可以吗?有些工作只有北上广有。那为什么有些工作只有北上广…
看到排名第一的答案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不知道你何来的自信说中国房价不高?好吧,房价高不高你我说的都不算,还是用客观数据说话吧。&br&&br&既然提到“一线城市的房价一开始的设定就不是人人可以买得起的”,那么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中国一线城市和一些发达国家的一线城市买房的难度。这里单纯的比较房价是没有意义的,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比较房价与收入比。&br&&br&&a href=&/property-investment/rankings.js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roperty Prices Index 2014&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这是我找到的一个全球各大城市2014房价指数的排名。按照房价与家庭税后年收入比从高往低排 。注解里提到这个比率是城市当地房价中位数和家庭收入中位数的比率,并且同时计入了城市中心和郊区的房价,所以还是可以比较客观的说明问题的。这个数字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城市中等收入的家庭买中等价位的房子不吃不喝需要花费多少年的税后工资。&br&&br&可以看到我大帝都位列全球第五,魔都第九(实话说比我想象的情况要好些),其他国内一线城市也都名列前茅。&br&&br&#5 北京 34.38&br&#9 上海 28.57&br&#12 杭州 27.70&br&#15 广州 26.74&br&#19 深圳 26.01&br&&br&不过这个排名中国城市不全,除了上面这几个就只有南京和苏州了。&br&#34 南京 20.75&br&#70 苏州 15.94&br&&br&再看看一些发达国家一线城市:&br&#74 巴黎 15.87&br&#89 伦敦 14.76&br&#150 斯德哥尔摩 11.58&br&#165 慕尼黑 10.81&br&#233 悉尼 8.7&br&#257 多伦多 7.96&br&#259 东京 7.89&br&#260 纽约 7.85&br&&br&差距显而易见。如果再比较二线城市的话这些国家相对应城市房价指数也是要明显低于国内同档次城市(可以参考南京和苏州),三四五线城市由于排名中没有可以参考的国内城市我也就不评论了。当然不能不说发达国家除了买房之外的生活成本肯定是要高于国内的,还有一些国家要收房产税,但即使这样我想也要比在国内买房压力小很多。那些吐槽题主用加国农村房价和北上广房价相比的,人家两口子用加拿大农村的收入去买多伦多市中心的房子都比用北京城区的收入去买北京郊区的房子轻松好吗?&br&&br&排名第一的匿名用户在评论里写到:“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你拿我们的一线和纽约伦敦香港东京巴黎对比一下,高吗?”对此我只能呵呵了,他说的这几个城市只有香港的房价指数能和国内一线城市相提并论。&br&&br&所以客观来讲,中国的房价考虑到老百姓的收入无疑是很高的。 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房价这么贵中国老百姓还能负担的起?这就牵扯到一个“买的起”的标准问题。对于一个国内一线城市背景很一般收入很一般的家庭来说,所谓的“买的起房”很多时候可以说是倾尽全家之力,靠父母几十年的积蓄付个首付,再加上未来小两口二三十年的房贷加省吃俭用才买得起,这在发达国家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一般美国家庭买的房子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5倍,有个别的也最多不超过10倍。在国内买一个相当于年收入二三十倍的房子在国内似乎司空见惯,而对美国人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对他们来说就是买不起。这就是标准不同。如果用国内的标准来衡量,那大多数美国人都“买的起”纽约的房子,而显然不是大多数中国人倾其全力都“买得起”北京上海的房子。
看到排名第一的答案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不知道你何来的自信说中国房价不高?好吧,房价高不高你我说的都不算,还是用客观数据说话吧。既然提到“一线城市的房价一开始的设定就不是人人可以买得起的”,那么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中国一线城市和一些发…
图书编辑,各种想跳槽转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住房公积金租房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