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软件叫卡牛51信用卡管家家,在里边能办信用卡,请问是不是真的???有人办过的分享一下

股票/基金&
别浪费信用卡 你只用了它10%的功能
  别浪费,你只用了它10%的功能。
  文|CBN
  插画|金迪
  在你贴身带的东西里,哪个是人类最棒的发明?除了手机,我觉得最棒的就是信用卡。有了它,你可以尽量少带现金。更重要的,它能增加你的资产,这个杠杆在免息期内是免费的。并且,如果有人捡了你的信用卡消费,而你又及时发现了可以不认账。
  信用卡和手机还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一般的使用者只了解它们很小一部分的功能。一般来说这个比例在10%以下。这不意外,人们使用的绝大多数服务都只用了所有服务的很少一部分,这里包括很多很重要的服务。造成这种宽广未知领域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懒”。我们应该庆幸人的这种特性,懒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然后才有了信息提供这个行业。这次理财专栏希望告诉你一些信用卡服务里你可能不知道的问题。如果能圆熟的应用,绝对能提高你的财务生活效率。
  01 还款3天宽限期被取消只是个传言
  今年9月初在微信、上被业内人士和财经账号广为转发的“信用卡还款3天宽限期将被取消”的消息,并没有被官方认证。所以就目前来说,这一人性化的容时容差还款政策还继续存在。
  其实容差政策的实用性不大,毕竟在我们有钱还款时,通常不会差那百十元钱。不过两到三天的容时政策有时确实能帮我们、维持良好征信记录。需要提醒的几点:是没有容时容差服务的(因为工行非全额罚息的处罚力度本身就很小);在执行容时服务的中,需要打客服电话进行申请,而且一年只有一次延迟还款的机会;另外,即使是自动延迟,仍然要保证在期限前入账,尤其是用第三方支付设备还款的用户,要特别留意到账时间的问题。
  最后我们想说,无论容时容差政策存不存在,都只是临时应急的手段,为了保证个人信用记录,我们还是要养成按时还款的好习惯。忘性大的最好开通短信通知或者绑定借记卡每月自动还款,或者下个App也行。
  02 不设密码更安全吗?
  很多人支持“不设密码更安全”的说法,主要依据来自银行规定:“失卡保障”往往限于签名消费,而凭密码消费、网络交易、电话转账等,均不在“失卡保障”范围之内。“可是实际上,对信用卡盗刷问题我们还是应该分两类来看:
  在信用卡丢失的情况下―银行会默认是持卡人的过错,所以资金风险和损失需要持卡人自己承担。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有密码保护更安全,尤其是在信用卡普遍更换为芯片卡的今天。
  在信用卡被盗刷的情况下―这种盗刷特指卡在持卡人手里,别人通过复制、网络等其他情况获得持卡人信息刷卡造成损失,如果卡设有密码,银行会默认是持卡者对密码保管不当而导致损失,所以发卡机构不会予以赔偿(如果是克隆卡的话银行可能会负50%的责任);而如果卡没有设密码被盗刷,通常来说责任在银行和商户,因为银行和商户有核对客户印鉴、签名的义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持卡者能够完全避免损失,有一些银行没有配套”失卡保障“服务,签名消费的信用卡遭盗刷也无法获得赔偿。
  此外,失卡保障只是理论上的保障说法,在现实生活中成功获得赔偿的案例并不多。有些消费者遇到银行拒付赔偿而诉诸,获得赔付却耗时耗资,得不偿失。而且也不能全怪银行,毕竟这本来就不容易分清楚责任和真假,如果让银行为个人损失埋单这么容易,谁能保证不会有借此钻空子、故意上报盗刷而牟利的行为呢?
  所以我们认为,在中国,为信用卡设置密码还是相对稳妥的选择。一方面,国内的信用环境还不发达,仅凭签名的信用卡需要商户去控制风险,但现在商户的识别意识和识别能力都还远远没有跟上,机控风险相比人控更为安全。另一反面,失卡保障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把责任推给了另一方,这反而证明签名消费的方式更有风险。
  03 分期付款的实际手续费率高于贷款利息
  免息分期付款很诱人,比如想买iPhone 6却囊中羞涩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分期而不是卖肾。可其实分期付款是”免息不免费“,很多人为了绕开银行个人无抵押贷款的繁琐手续而选择更方便的分期付款,实际上并不划算。
  目前全国各个银行网点收取的12期分期手续费率在7.2%左右,而银行一年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为6.15%,个人信贷年利率普遍在8%到9%。乍一看分期消费也不是很贵,可事实上我们忽略了占用资金递减的问题。
  假如我们需要消费1.2万元,普通贷款只需要我们在年底偿还12000×(1+7.2%)=12864元即可(假设年利率和手续费率都是7.2%),如果分期12个月,则每月要还本金1000元及手续费1%/12=72元。但分期后的资金占用是分段的,第一期还的资金,我们实际上只使用了一个月,第二期的资金也只使用了两个月,而我们每个月付出的手续费都是按照7.2%的年利率来算的。
  综合来说,这1.2万元12个月分期的真实利率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据银率网的分析师测算,其实际年利率高达22.34%。
  所以说分期付款是有成本的,一般金额越高、期数越高,手续费也越高。我们建议,特别计较费用多少的人,还是不要分期的好。另外还要特别留意一些”对每笔交易都自动进行分期还款“的奇葩卡,例如(,)消费满300元会自动分6期偿还的分期白金卡、的”龙卡益贷信用卡“、(,)的”智能商务信用卡“,最好还是敬而远之。
  此外还有两点小提示:1.提前还款,银行也不会退还已经收取的分期手续费。所以如果选择分期消费,不要太积极提前还上,这于信誉指数没什么提高,还会白白浪费机会成本。2.对于那些宣扬分期付款”免手续费“的活动还是不要轻信的好,一般来说商家会提高商品原价,赚回自己的利润。
  04 最好不要把信用卡和现金联系太紧密
  相比透支刷卡,透支取现是没有免息期的,持卡人除了要缴纳1%的手续费,还要缴纳每天0.05%的透支利息。此外,银行还有”提现额度为信用卡整体额度的30%到50%“的规定。所以,在没有特殊或紧急需求的情况下,我们推荐还是把信用卡纯粹当做信用卡用。当然,如果你的本意就是想享受无息贷款玩套现,网上的攻略倒是很多。不过再怎么做一定要注意遵守游戏规则―到期还款、不触及刑法(温馨提示:信用卡超期6个月以上,欠款本金达1万元即触及刑法)。但是对那些指望通过多张卡反复套现以实现资金流运转的朋友,我们还是婉言规劝,这一招绝非长久之计。
  有人喜欢取现,有人就喜欢存现。那些为了而把一部分钱存到信用卡里的人们,我们奉劝还是别了,这样做真没什么好处。一方面,信用卡里的溢缴款不会产生利息(生息的是准贷记卡),同时,部分银行规定取出溢缴款时还需缴纳一定金额的手续费,得不偿失。要真是为了保险,还是参考我们之前说的设置其他提醒方法吧。
  05 小心那些特殊年费
  大多数信用卡满足”一年刷几次就可以免年费“的条件,而对于一些高端白金信用卡,由于持卡人有权享受特殊待遇,其高额的年费有时不能减免,或是需要更多积分才可免除。所以办卡时,还是要额外留意一下年费方面的事项。比如招行白金信用卡的经典版,年费3600元,只能通过1万点积分(或者累积消费8万元)兑换。招商银行和运通的”招商银行美国运通百夫长黑金卡“年费2500美元,不可减免。当然,考虑到真正能持有无限卡享受顶级服务的大多是富豪,年费在他们那儿来说不免也不是问题。
  另外,由时”办卡不开卡“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我们确实需要留意一些特殊的即使未激活仍需缴纳年费、制作工本费的卡种。例如(,)车友信用卡白金卡的标准版和精英版,它们一经发出,不激活也照收千百元的年费。
  06 免息期比还款日更值得记忆
  我们通常不会刻意计算免息期,尤其是手里一大把信用卡的时候,能准确地记着每张卡的还款日就很不错了。不过既然我们今天专门来谈”如何最大化利用你的信用卡“这个问题,免息期还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点。
  一般来说,不同银行的免息期政策也不尽相同。对免息期的准确定义是”上月账单日到本月还款日之间的日期“。假如我们的账单日是每月5日,还款日是每月30日,那么上月6日的消费和本月5日的消费都应该在本月的30日被还上。这样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在上月账单日后第一天消费免息期最长,在本月账单日消费免息期最短。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消费时便可精打细算一番:在记账日的第二天开始消费,可以有额外一个月的时间来使用这笔透支资金。
  不要小瞧这一个月的魅力,假设我们平时所有消费都用信用卡支付,然后用手头的现金买一个50多天的,这样到还款日时理财产品正好也到期,我们在坐享理财收益的同时还能提高信用额度、积累还款信用,一石三鸟,这绝对是个聪明讨巧的办法。
  07 销卡也是一门学问
  有些消费者经不住”羊毛“诱惑,见空就撸。虽然贪图小便宜的心理是人类的天性,可是小撸怡情,大撸伤身,盲目地办多张信用卡,反而会被各种麻烦和费用所困。此外,就算多办的信用卡没有激活、不产生额外费用,持卡人在申请大额度信用卡时也可能因为有多张信用卡的影响而导致申请被拒。所以,我们还是建议只保留几张常用卡,把多余的注销掉。
  注销信用卡前首先得保证卡里余额为零(无欠款、无溢缴款),销卡通常得耗时30到45天左右,在这期间持卡人不可再使用信用卡,否则注销申请将作废。另外在卡正式核销之后,最好把卡片也销毁,以避免遭遇盗刷。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我们不小心有了逾期还款等不良记录,销卡并不能将其”洗白“消除。相反,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不良记录更加长久。所以大道理在小事情上也一样,犯错逃避不是好的选择,知错就改才是亘古真理。
  08 信用卡App让手持多张卡变得容易
  如果你真想手拿十几张信用卡来覆盖所有商户和各种优惠活动,那么记住每张卡何时需要还款、每种卡刷几次能免年费这样的零碎问题倒是可以通过现在方便的App来帮忙:信用卡360、我爱信用卡、卡牛信用卡管家、卡惠……诸如此类,具体用哪一款我们不做推荐,你可以自己尝试、自己挖掘。不过尽量不要用邮件式的信用卡管理软件,以保障隐私安全。
  09 提额不是一天能练成的
  保持良好信用记录、择时主动出击。保持良好信用记录是提额的基础资本,这点不用多说。而有时也该择时主动出击,而不是只等着银行来提出为我们提额。尤其是当收入和资产提高、完全可以获得较高额度时,银行并不知道,所以我们要主动提醒。一般来说,正常使用信用卡半年后,我们就能主动提出书面申请或通过服务电话来调整授信额度。当然,也有一些信用卡是只能坐等型的,这个另当别论。
  ”多刷“并不一定利于提额。多次刷卡、多元化刷卡确实是提额的必要条件,但是类似于”最好每月产生的账单消费至少是总额度的30%以上“这样的建议并不一定有效。如果你的账单消费高到超过你的工资,银行系统反而会认为你的风险很大。
  销卡威胁只是个段子。有些帖子会告诉我们,适当地威胁客服”不提额就销卡“可以曲线提额。这在以前也许确实是个偏方,可放到现在,客服多半不会搭理你的威胁。就算你真销了卡,失去像你这样跟提额较劲的小额客户对银行来说也不是多大损失。至于会不会有刚上线的客服新手怯于你的威胁呢?在这个后辈比前辈更牛更自我的时代,应该不太可能吧。
  暂停使用不要暂停得太久。提额攻略里还有一条:”有意停用信用卡一段时间可以帮助提额,因为银行对睡眠卡的启用有一定的鼓励措施。“这个牵扯到银行后台系统测评的问题,也许为了经营好每一个客户的原则,银行愿意给予小额奖励,但是过长时间的停卡可能会让系统评定你的经济贡献值为零,所以凡事都不要做得太过。
  账单分期是礼尚往来的交易。分期消费因为能给银行带来手续费的好处而被视为又一提额锦囊。确实,依据自己实际消费情况做个账单分期,期数少一点(免得被怀疑还款能力),金额合适一点,可以帮助提额。但如前面所说,分期是有成本的,这还是用钱砸额度,有舍才有得。
(责任编辑:HN025)
10/31 05:0710/31 04:0010/31 03:5510/31 01:5410/31 00:3210/31 00:2010/30 22:5710/30 16:07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您当前的位置 :&&&&&&
信用卡管理APP征信功能PK:卡牛持续领跑
 编辑:艾文
  个人征信的应用已经日益深入我们的生活,随时了解个人征信记录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贷款和办信用卡,还可以杜绝个人身份被盗用,及时发现信用污点等问题。如今员工入职、部分国家审核签证都在参考你的个人征信记录。
  去哪里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呢?其实,用手机就可以查询了,市面上能查询个人征信的信用卡管理APP屈指可数,小编挑选了3款主流的信用卡管理APP产品,分别是卡牛信用卡管家、51信用卡管家和挖财信用卡管家,但让小编惊讶的是挖财没有个人征信查询功能,用户如此关心的功能挖财都没有及时更新,小编只好仅对比卡牛信用卡管家和51信用卡管家了。
  一、UI设计与交互体验
  卡牛信用卡管家
  卡牛以暖色为主,白底更加凸显界面所展示的图片和文字。进入APP,功能界面可以用手指左右切换,向左滑动,可以看到页面下方有三个功能选项,跟随信息指示点击金融服务-个人征信查询。App使用图片帮助用户更好的导航,对细节的处理的不错。老用户点击已有账号可以直接登录,新用户点击“首次开通”即可注册。注册界面用红色标识数字提示用户现在已经注册到哪一步了,整个界面的排版没有多余的空白,字体大小比较适宜。
  51信用卡管家
  51的主界面无法手势切换功能,需要用手指点击按钮进入个人征信查询功能。个人征信功能的界面与主界面一致,以简单为主,蓝灰色调,几乎是纯文字,没有图片的搭配显得比较单调,不容易吸引用户的眼球。界面字体设置的过小,留白处太多,剩余信息部分显得拥挤。小编一步步验证下去,每个界面排版和设计都没太大变化,特别是个人信用报告的界面,建议重新排版,如果数据较多的用户,看全部列表形式的排版很容易造成数据混淆,不便于使用。
  51信用卡管家:★★ 卡牛信用卡管家: ★★★★☆
  点评:51没有什么图片的搭配,几乎是纯文字的界面,显得很单调。色彩以蓝灰为主,没有用色彩突出主要信息。界面空白处较多使文字排版显得拥挤,希望51可以重新优化UI,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卡牛功能切换流畅,界面展示的信息字体大小适宜,白底为背景更加凸显图片和文字信息,重要提示用红色标识出来,界面没有多余空白处,UI设计值得给四星半。
  二、征信查询的流程与速度
  新用户查询个人征信必须先注册、通过身份验证后提交申请,24小时后获得验证码,便能查看到自己的个人征信报告了,OK,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两款APP用户注册与身份验证的速度与操作步棸。
  卡牛信用卡管家:
  小编是新用户所以选择首次开通(征信账号注册),第一步填写信息,包括真实姓名、二代身份证号码等,输入验证码后进入下一步补充信息。值得一提,设置密码时,卡牛会让你再次“确认密码”,小编经常注册账号密码千变万化,“确认密码”可以提醒我注意密码的大小写,加深印象!
  注册完之后,验证身份问题都比较简单,虽说APP上显示10分钟倒计时,小编2-3分钟回答完毕。最后,输完手机号码,点击获取动态码,几秒之后手机收到动态码,成功完成征信账户的注册,接下来就等待银行发回的身份验证码了,整个操作过程在五分钟以内。另外,注册完成后也可以通过APP修改密码和绑定的手机号码,用动态码验证即可。
  51信用卡管家:
  小编点击服务--征信报告--添加征信账户--首次开通央行征信查询--然后开始进行账号注册,注册前的步棸确实有些重复。需要填写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和验证码,填写完毕进入第二步“补充信息”,这里有些不方便的是,小编需要重新再输入一次姓名和登录密码,输入邮箱和手机号码,才能获取验证码,而51的验证码获取失败率较高,小编用两个手机号码,测试了2-3次才拿到验证码,此BUG需要赶紧修复。
  注册成功之后,还需要再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征信中心,进行问题验证,如此重复的输入用户名有些浪费时间,51需要优化一下整个征信的操作流程并且提高验证码的反馈速度,避免给用户带来操作上的不便。
  51:★★★ 卡牛: ★★★★☆
  点评:同样的网络环境,同样的手机和账户信息,卡牛的整个注册和身份验证过程比较流畅,注册完之后不需要重复输入用户名,提高了征信查询的效率。51在注册账户的时候,多次重复输入用户名,验证码需要多次输入手机号才能收到,51还是很重视APP业务上的发展,但不能本末倒置,降低了用户体验感,相比这也是用户活跃数一直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 数据反馈的直观性和准确性
  卡牛信用卡管家:
  小编第二天收到银行发来的身份验证码,随后打开卡牛APP输入身份证和验证码,便可以看到个人征信报告。卡牛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分为信用卡记录、贷款记录、公共记录以及查询记录四个维度。信用卡记录和贷款记录,包括了用户的账户数、未销户、担保数、逾期数,逾期还分成了逾期数和严重逾期数。
  卡牛的个人信用报告中,第三项是公共记录,看了报告小编才知道我们平时欠税记录、民事判决、电信欠费、强制执行、行政处罚等记录都在征信报告中体现。最下方有个查询记录,用户每次查询的报告都可以再次查看,时间和编号都有记录,便于用户对比数据。
  51信用卡管家:
  在51信用卡管家上第二天收到了银行发来的身份验证码,输入后看到了小编的个人征信报告,分为信用卡记录、贷款记录、公关记录、查看记录4项。所有信息竖着排列,显得有些凌乱,如果换成是数据比较丰富的用户,会对于数据的查看和分类带来不便。报告比较简单,数据刷新几次之后才变更为账户数2,准确性有待提高。小编总共查询了两次征信,但是查询记录里只能看到一次,数据准确性上有待优化。
  51:★★ 卡牛: ★★★★☆
  四 安全性
  三款软件都自带有密码保护功能,用户在设置里可以选择设置密保,只有知道密码才能打开这款APP,安全系数加分。
  在安全认证方面,卡牛下的功夫最足,独家通过了CFCC(中国人民银行软件中心)网银级和CFCA(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双重安全检测与认证,可谓是目前市场上安全等级最高的信用卡管理APP。51信用卡管家和挖财钱管家也获得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安全检测。
  挖财:★★★ 51:★★★ 卡牛: ★★★★☆
  总结:
  小编很意外挖财品牌旗下的挖财信用卡管家竟然没有及时优化产品的功能,个人征信查询功能备受用户关注,挖财应该重视起来,既然发布了产品,不应该持放弃的态度,挖财信用卡管家的版本一直没有更新维护,产品功能的创新与用户体验上也远远落后于卡牛和51,小编觉得十分可惜,挖财团队应该赶紧振作起来,不要让挖财信用卡管家给母品牌带来负面影响,让用户失望。
  信用卡管家是51主打的产品,经过这次亲测小编发现,51在其业务功能的数量方面有持续优化,但51团队的重心偏向业务导致APP的UI设计单调、功能体验不够顺畅,想必这也是51的用户活跃数一直不高的主要原因。从第三方调研机构易观智库发布的去年第四季度调研数据来看,51信用卡管家与卡牛信用卡管家的差距正在日益扩大。建议产品在UI设计上有新的突破,不要固守传统的设计理念。APP的功能方面追求数量的同时也要做好质量,增加用户体验感,如征信功能的验证码回馈、报告的准确性、界面的交互体验等还需改进,产品体验上还是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卡牛信用卡管家的UI设计较能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图文结合,运用色彩突出界面中的重要信息,个人征信报告界面数据直观展现。产品的功能操作流畅,从征信账号的注册、身份验证到征信数据的反馈都比较顺利,交互体验感不错,是两款信用卡管理APP中账户注册、身份验证时间最短的APP。随手记团队的相关经验看样子在卡牛产品中有比较好的继承,产品重视用户体验感。从细节可以看出,如注册账户简化了流程,不需要重复输入用户名、手机验证码在几秒内可以获取、手机和密码可以重新设置等。整体来看,卡牛信用卡管家的征信查询功能在两款产品中用户体验最好。
新闻纠错:022-
我来说两句
·&··············
热点新闻排行榜
| 举报邮箱:jubao@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关于卡牛信用卡管家的问题,希望大神能解答下我的疑惑。?
我在苹果app商店看到两个卡牛软件。一个是卡牛信用卡管家(每日账单),另一个是卡牛信用卡管家。我也下载试用了下,发现两者好像是一摸一样的,除了软件图标不一样而已,所以想请问下大家,这两个软件区别在哪?新闻爆料QQ:50594
个人征信查询,哪款信用卡管理APP体验最好?
核心提示:
个人征信的应用已经日益深入我们的生活,随时了解个人征信记录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贷款和办信用卡,还可以杜绝个人身份被盗用,及时发现信用污点等问题。如今员工入职、部分国家审核签证都在参考你的个人征信记...
& & 个人征信的应用已经日益深入我们的生活,随时了解个人征信记录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贷款和办信用卡,还可以杜绝个人身份被盗用,及时发现信用污点等问题。如今员工入职、部分国家审核签证都在参考你的个人征信记录。
& & 去哪里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呢?其实,用手机就可以查询了,市面上能查询个人征信的信用卡管理APP屈指可数,小编挑选了3款主流的信用卡管理APP产品,分别是卡牛信用卡管家、51信用卡管家和挖财信用卡管家,但让小编惊讶的是挖财没有个人征信查询功能,用户如此关心的功能挖财都没有及时更新,小编只好仅对比卡牛信用卡管家和51信用卡管家了。
& & 一、UI设计与交互体验
& & 卡牛信用卡管家
& & 卡牛以暖色为主,白底更加凸显界面所展示的图片和文字。进入APP,功能界面可以用手指左右切换,向左滑动,可以看到页面下方有三个功能选项,跟随信息指示点击金融服务-个人征信查询。App使用图片帮助用户更好的导航,对细节的处理的不错。老用户点击已有账号可以直接登录,新用户点击&首次开通&即可注册。注册界面用红色标识数字提示用户现在已经注册到哪一步了,整个界面的排版没有多余的空白,字体大小比较适宜。
& & 51信用卡管家
& & 51的主界面无法手势切换功能,需要用手指点击按钮进入个人征信查询功能。个人征信功能的界面与主界面一致,以简单为主,蓝灰色调,几乎是纯文字,没有图片的搭配显得比较单调,不容易吸引用户的眼球。界面字体设置的过小,留白处太多,剩余信息部分显得拥挤。&小编一步步验证下去,每个界面排版和设计都没太大变化,特别是个人信用报告的界面,建议重新排版,如果数据较多的用户,看全部列表形式的排版很容易造成数据混淆,不便于使用。
& & 51信用卡管家:★★&&卡牛信用卡管家:&★★★★☆
& & 点评:51&没有什么图片的搭配,几乎是纯文字的界面,显得很单调。色彩以蓝灰为主,没有用色彩突出主要信息。&界面空白处较多使文字排版显得拥挤,希望51可以重新优化UI,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卡牛功能切换流畅,界面展示的信息字体大小适宜,白底为背景更加凸显图片和文字信息,重要提示用红色标识出来,界面没有多余空白处,UI设计值得给四星半。
& & 二、征信查询的流程与速度
& & 新用户查询个人征信必须先注册、通过身份验证后提交申请,24小时后获得验证码,便能查看到自己的个人征信报告了,OK,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两款APP用户注册与身份验证的速度与操作步棸。
& & 卡牛信用卡管家:
& & 小编是新用户所以选择首次开通(征信账号注册),第一步填写信息,包括真实姓名、二代身份证号码等,输入验证码后进入下一步补充信息。值得一提,设置密码时,卡牛会让你再次&确认密码&,小编经常注册账号密码千变万化,&确认密码&可以提醒我注意密码的大小写,加深印象!
& & 注册完之后,验证身份问题都比较简单,虽说APP上显示10分钟倒计时,小编2-3分钟回答完毕。最后,输完手机号码,点击获取动态码,几秒之后手机收到动态码,成功完成征信账户的注册,接下来就等待银行发回的身份验证码了,整个操作过程在五分钟以内。另外,注册完成后也可以通过APP修改密码和绑定的手机号码,用动态码验证即可。
& & 51信用卡管家:
& & 小编点击服务--征信报告--添加征信账户--首次开通央行征信查询--然后开始进行账号注册,注册前的步棸确实有些重复。需要填写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和验证码,填写完毕进入第二步&补充信息&,这里有些不方便的是,小编需要重新再输入一次姓名和登录密码,输入邮箱和手机号码,才能获取验证码,而51的验证码获取失败率较高,小编用两个手机号码,测试了2-3次才拿到验证码,此BUG需要赶紧修复。
& & 注册成功之后,还需要再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征信中心,进行问题验证,如此重复的输入用户名有些浪费时间,51需要优化一下整个征信的操作流程并且提高验证码的反馈速度,避免给用户带来操作上的不便。
& & 51:★★★&&卡牛:&★★★★☆
& & 点评:&同样的网络环境,同样的手机和账户信息,卡牛的整个注册和身份验证过程比较流畅,注册完之后不需要重复输入用户名,提高了征信查询的效率。51在注册账户的时候,多次重复输入用户名,验证码需要多次输入手机号才能收到,51还是很重视APP业务上的发展,但不能本末倒置,降低了用户体验感,相比这也是用户活跃数一直不高的主要原因。
& & 三&&数据反馈的直观性和准确性
& & 卡牛信用卡管家:
& & 小编第二天收到银行发来的身份验证码,随后打开卡牛APP输入身份证和验证码,便可以看到个人征信报告。卡牛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分为信用卡记录、贷款记录、公共记录以及查询记录四个维度。信用卡记录和贷款记录,包括了用户的账户数、未销户、担保数、逾期数,逾期还分成了逾期数和严重逾期数。
& & 卡牛的个人信用报告中,第三项是公共记录,看了报告小编才知道我们平时欠税记录、民事判决、电信欠费、强制执行、行政处罚等记录都在征信报告中体现。最下方有个查询记录,用户每次查询的报告都可以再次查看,时间和编号都有记录,便于用户对比数据。
& & 51信用卡管家:
& & 在51信用卡管家上第二天收到了银行发来的身份验证码,输入后看到了小编的个人征信报告,分为信用卡记录、贷款记录、公关记录、查看记录4项。所有信息竖着排列,显得有些凌乱,如果换成是数据比较丰富的用户,会对于数据的查看和分类带来不便。报告比较简单,数据刷新几次之后才变更为账户数2,准确性有待提高。小编总共查询了两次征信,但是查询记录里只能看到一次,数据准确性上有待优化。
& & 51:★★&&卡牛:&★★★★☆
& & 四&&安全性
& & 三款软件都自带有密码保护功能,用户在设置里可以选择设置密保,只有知道密码才能打开这款APP,安全系数加分。
& & 在安全认证方面,卡牛下的功夫最足,独家通过了CFCC(中国人民银行软件中心)网银级和CFCA(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双重安全检测与认证,可谓是目前市场上安全等级最高的信用卡管理APP。51信用卡管家和挖财钱管家也获得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安全检测。
& & 挖财:★★★&&51:★★★&&卡牛:&★★★★☆
& & 总结:
& & 小编很意外挖财品牌旗下的挖财信用卡管家竟然没有及时优化产品的功能,个人征信查询功能备受用户关注,挖财应该重视起来,既然发布了产品,不应该持放弃的态度,挖财信用卡管家的版本一直没有更新维护,产品功能的创新与用户体验上也远远落后于卡牛和51,小编觉得十分可惜,挖财团队应该赶紧振作起来,不要让挖财信用卡管家给母品牌带来负面影响,让用户失望。
& & 信用卡管家是51主打的产品,经过这次亲测小编发现,51在其业务功能的数量方面有持续优化,但51团队的重心偏向业务导致APP的UI设计单调、功能体验不够顺畅,想必这也是51的用户活跃数一直不高的主要原因。从第三方调研机构易观智库发布的去年第四季度调研数据来看,51信用卡管家与卡牛信用卡管家的差距正在日益扩大。建议产品在UI设计上有新的突破,不要固守传统的设计理念。APP的功能方面追求数量的同时也要做好质量,增加用户体验感,如征信功能的验证码回馈、报告的准确性、界面的交互体验等还需改进,产品体验上还是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 & 卡牛信用卡管家的UI设计较能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图文结合,运用色彩突出界面中的重要信息,个人征信报告界面数据直观展现。产品的功能操作流畅,从征信账号的注册、身份验证到征信数据的反馈都比较顺利,交互体验感不错,是两款信用卡管理APP中账户注册、身份验证时间最短的APP。随手记团队的相关经验看样子在卡牛产品中有比较好的继承,产品重视用户体验感。从细节可以看出,如注册账户简化了流程,不需要重复输入用户名、手机验证码在几秒内可以获取、手机和密码可以重新设置等。整体来看,卡牛信用卡管家的征信查询功能在两款产品中用户体验最好。
标签:   
责任编辑:putian0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1信用卡管家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