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操盘手怎样注册怎吗?

第三方登录:查看: 1034|回复: 1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466152&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6 &积分146&在线时间4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UID466152&帖子&精华0&金币58 &威望0 &注册时间&
先解释一下外汇经纪商这个行业,所谓外汇经纪商,是帮助客户完成外汇交易的服务商,俗称外汇平台,有的叫外汇券商。就跟你去券商开户做股票交易一样,你在外汇经纪商(broker)那里开户,可以像炒股票一样炒外汇。
换言之,你可以买英镑未来是涨是跌,判断欧元的走势可以获利。
经纪商实现该交易的方法不一样,最保守的做法是所有的客户订单都抛给银行,那这个外汇平台和网银外汇买卖页面没什么本质差别。外汇平台从中收取点手续费作为盈利来源。
随着行业的发展,大家发现,中国地区的客户外汇账户的交易结果是十个客户里面有九个亏钱赔本,另外一个直接爆仓。于是“聪(ji)明(zei)”的经纪商们想出了个邪法子,美其名曰“做市”,实则是对赌。
什么意思呢?你如果通过某外汇平台 A 买入一手 EURUSD,你的订单压根就没去银行进行交易,而是仅仅在对方的服务器上记号了一下。因为你总会赔本爆仓的,所以你入金 10000 美元的话,你出金时一般就剩下几百。整个过程中,如果赚手续费的话,从入金到爆仓,能赚 100 美元就不错了。但如果单子压根就没去银行,而仅仅是做了个记录给用户装装样子的话,这 10000 美元入金,几乎就都是平台的利润了。其实什么交易都没发生,你给该公司打了 10000 美元,若干天后,该公司打给你几百美元,你的钱就变成人家的利润了。
那如果有的客户特别厉害,或者运气特别好,赚大钱了呢?
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其他客户赚到的钱垫付给他。另外一种是突然消失走人。后者的情况居多。
业内把对赌的方式叫做“A B Book 仓”。所谓 A Book 是接到银行去的,如果发现有特别厉害的团队,就接 A Book 赚手续费。绝大部分顾客,是接 B Book 的,也就是对赌的,榨干该客户的最后一分钱。
这里要正名一下,做市是提供流动性的一种正规的交易方式,不是对赌这种诈骗式的做法。
如今中国的这个“外汇行业”,99.9%的平台公司都是做 B Book 的,俗称“黑平台”。而此行业的竞争,就是黑平台们吸引羊羔的争夺战而已。
铁汇是家什么企业呢?它是一家完全没有 A Book,纯 B Book 的平台,完全对赌,没有任何一丝正常交易。故而铁汇在监管严格的美国,没有任何业务。但中国,此处的法律是完全空白的。
纯 B Book 的铁汇,一心想超越外汇行业的龙头老大(当时的)FXCM 福汇公司。那如何才能超越呢?自作聪明的铁汇想了一记狠招——赠金。
何谓赠金呢?你如果入金 10000 美元的话,账户上显示的不是 10000 美元,而是 20000 美元。也就是铁汇公司送你 10000 美元。当然,你不能直接提出 20000 美元,这多出来的钱只能用做交易。
铁汇的算盘是这样打的,如果我给客户更多的钱做的话,他最后还是会亏完的(普通投资者投资外汇肯定是血本无归的,这点是行业铁律,人人皆知)。
我们利用赠金吸引客户入金的话,我们能建立大量的优势,但其实不必花一 分钱。为什么呢?因为这点所谓的交易赠金,不过是交易软件上的一个数字而已,客户会亏完的,所以铁汇什么都没付出,白白获得大量的客户。
那事实如何呢?铁汇果然短时间内获得了巨量大客户,在铁汇倒台前的交易量已经超过了当时的行业龙头老大福汇。
但散户有没有一如既往得亏本亏完呢?没有,有大量的客户不知道为何,突然盈利满盆!
真是见了鬼了!为什么我们送钱给客户做交易后,他们的水平就会突然提高呢?这不科学啊。
其实非常科学。
因为金融学的根本基石就是无套利假设,铁汇这种黑平台的交易思路,注定是要败得一塌糊涂的。
其实,铁汇刚刚推出赠金平台的时候,客户并没变聪明,一如铁汇所料,而且迅速成为最大的黑平台。但聪明的投资者马上发现了规则的漏洞。
我们这里把这种聪明的投资者称为“套利者”。
套利者的方法很简单,用 10000 美元开铁汇的账户,然后用 20000 美元去正规平台,比如福汇(在国内也有对赌成分),或者盈透,LMAX 开设真正的外汇交易账户。因为铁汇的赠金策略,两个账户上都有 20000 美元。
找一个投资标的,比如欧元,黄金,或者英镑,随便哪种。一边重手做空,一边重手做多。为了简化问题,我们不考虑交易成本。一个账户必然爆仓,一个账户此时的净值一定翻番,也就是 40000 美元。
套利者无需知道价格的方向,要么在铁汇变成 40000 美元,扣除 10000 美元的赠金,还有 30000 美元。要么在正规账户上有 40000 美元现金,铁汇爆仓。
前者不赚不亏(交易成本另算是亏损的),后者可以白赚 10000 美元。
无须知道任何方向,没有任何判断。一半的概率白赚 10000 美元,投入 30000 美元。33%的收益。
有一个问题是,套利者最好能不在铁汇这里的账户赚钱,否则该次就白做了。改进方法来了,如果我们在铁汇下的手数略重,就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铁汇后来把政策改为 60%赠金,什么意思呢?充 5000 送 3000,变成个 8000 美元的账户。你再开个正规账户,6500 就够了。一共投资 11500 美元。
铁汇这里的仓位要 1.2 倍于正规账户。如果铁汇这里亏本爆仓了,8000 美元的账户爆仓了,那么正规账户获利 6666(正规账户仓位轻)。损失了 5000,获利 6666,赚了 1666 美元。
如果正规账户的 6500 美元账户爆仓了,那么铁汇盈利 7800 美元(因为铁汇的仓位重),也就是盈利 1300 美元。
这样问题就完全解决了。这下都不用担心在铁汇盈利了,因为无论方向,无论什么品种,只要有波动,就能稳赚
美元的利润,总投资 1 万美元出头。
可以无限次做。多账户做。每天做,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
可以出去借钱做,可以发金融产品来做。
做做做做做。
那钱从哪里来的呢?
铁汇是个黑平台啊,你在铁汇上赚到每一分钱,都是铁汇的净损失。如果在正规平台上盈利,铁汇是白赚你的入金的,但如果你在铁汇上盈利,就是铁汇给你钱了。
我们如果在铁汇上盈利了,铁汇要付给我们 6666 美元,如果我们在正规账户上盈利了呢?我们只需要给铁汇 5000 美元。
随便乱猜,对错的概率是多少呢?和扔硬币是一样的,50%。长此以往,每次套利,铁汇的预期收益是 -1666 美元。做得越多,赔得越多。
很好,这里都是很浅显的道理,人人都懂。每个套利者都心知肚明。下面才是有意思的地方,涉及到博弈论,心理学,组织架构的学问,财务的学问。
虽然铁汇当初很傻很天真,很萌。对投资者的猪水平有清醒的认识,多多赠金就能吸引到更多的肥羊,哦,不~~~~是投资者来赔钱给我们。
但套利交易一旦开始实施,难道铁汇的管理层会完全不知道吗?
况且这种赚钱的法门,传播起来是相当迅速的。连一个铁汇的员工都不知道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铁汇的人又不是傻子。
那既然他们知道这种事情是铁汇净亏损,为什么公司还坚持这样的愚蠢策略呢?
奥妙在于,大多数人都把组织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而事实上,组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是由大量拥有不同目的的人组成的。
组织内部的博弈,和与组织外部的博弈,决定了这场闹剧的走向。
铁汇在发现有套利者存在的时候,公司的决策是很有意思的。套利者的规模引起管理层注意的时候,已经是套利交易产生大量交易量的时候了,铁汇的管理层必然明白他们的业务量大井喷是套利的大量流行造成的。
他们的第一反应是非常正常的,禁止套利交易。查到进行套利交易后,立马取消该账户赠金。
事情微妙在,这种套利交易不是个人行为了,有相当多的公司已经规模化运作了该模式,并且接了客户的资金代为操盘。甚至发售了类似理财产品(当然没有监管的那种野生理财产品)。
这些套利公司开始贿赂铁汇的管理层,让他们的风控(其实不是风控,套利纠察而已)能够手下留情。
单纯的隶属关系开始发生改变了,因为暴利的存在,慢慢的,管理层的索贿收入已经远高于公司的工资和业绩分成了。
人的行为,主要是受收入成分影响的。起初还担心公司的长期发展,已经完全被利益所蒙蔽。铁汇的管理层们开始向董事会合力编制了一个谎言,用财务的语言。
因为大量的套利者是被先驱们鼓励进来的,所以前期套利者的兑现利润并没有造成铁汇现金流的问题。因为新进的套利者会有大量的入金。铁汇的资金,是净流入的。
而成功的套利者们,又加大了杠杆,从外面拆借了资金,甚至发售理财产品获得更多的新进资金,涌入铁汇套利的大资金池。
尽管铁汇的管理层,对预期收益是负数心知肚明,但给董事会的财报是异常漂亮的。我在接触铁汇前中层的时候,他们甚至还怀念,8 月份的时候,套利挺好的呀,公司盈利状况很好呢!心中只有呵呵一笑了。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财务做帐的经验,如果你是个外汇平台的话,客户的入金应当记做什么?是公司的负债啊,因为人家委托你投资,把钱给你委托你投资而已。
但铁汇是个黑平台,所以理所当然的,客户肯定汇输光,这笔钱就记做收入了,堂而皇之得以利润的身份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了。
给大家都忠告:
远离黑平台,任何形式的!!!!!!!!!
远离黑平台,任何形式的!!!!!!!!!
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
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
不要以为自己贿赂了,就可以天下无敌了。
贿赂不是万能的,即使在中国。
不要轻易放杠杆。
任何一笔盈利的交易,如果你不明白盈利从哪里来,不要去做。
必须对你任何一笔交易盈利的来源,异常清晰了,再去做,否则就算赚钱了,也是个祸根。
只有想明白,自己凭什么赚钱后,才去做。我异于常人的特殊资源在哪里?为什么我能保持优势?否则算好退出的时间点。
赚钱不易,想明白再做,别骗自己,少跟得意洋洋的人待在一起。特别赚钱的时候特别要当心。
没有免费的午餐。
简单说到这里。
UID61663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 &积分176&在线时间3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最后登录&
UID616637&帖子&精华0&金币98 &威望0 &注册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版权所有& Powered by腾讯操盘手怎么样?好用吗?哪里有免费的下载?操盘手是怎样练成的(节选)
第一节 为什么失败的人总是在失败?
证券投资市场仿佛有一个魔咒,越是失败的人越是在不断地重复失败;相反,越是成功的人越是在不断地复制成功。
没有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地成功,但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稀里糊涂地失败,为什么?
因为在证券投资市场,凡是失败的操作和失败的投资者都具有以下五种共同基因:
第一种基因:无知无畏。我惊讶地发现,很多个人投资者在决策投资之前,竟然对最基本的投资技术知识和投资技巧了解得少得可怜,他们连5分钟K线该怎么看都不知道,连均线分析都没有概念,连最根本的趋势都一片迷茫,他们对投资基础知识的无知达到了可怕的程度,但是依旧每天坐在交易大厅里频繁地买卖和操作。这样的人在证券投资市场里屡屡翻船,屡屡失败,是可以想象的。一个连枪都不会使用的士兵,他的命运注定了是战场上的炮灰。
第二种基因:邯郸学步。这是很多经验不太丰富但是又不愿意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研究投资技术的投资者,习惯性的选择那就是天天看股评,把股评作为自己实战操作的依据。殊不知,那些依靠股评出名和牟利的股评家,多是纸上谈兵、靠口舌争利的书生之辈,因为真正有操盘实力和资金实力的高手,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天天浪费在网络和博客上。
股评家的水平良莠不齐,何况,股市里个股趋势分分秒秒之间就是千姿百态,依据这样的股评机械地去操作,岂能不输?
第三种基因:逆势而为。其实每一个投资者都知道,在实战中操作必须顺势而为,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是,总有投资者不能抵挡贪婪和恐惧,看到强势的个股,就忘了顺势操作的铁律偏偏要逆势操作,不是在一个明显的震荡趋势里抱股不放,就是在一个明显的下跌趋势中屡屡冒险抢反弹,结局是什么?结局就是跑输了指数,赔了自己的本金。
第四种基因:刚性思维。这样的投资者在证券投资市场并不在少数,就是不知道变通,不知道随机应变。这些人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死多头和死空头。我亲眼见过有些思想顽固的投资者,当上证指数从5
600点下跌的时候,他看多,并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结果指数从5 000多点一直到1 664点,再从1 664点到3
478点,直到今年的2 319点和2
400点,他还是在坚持看多。这样的投资者,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幡然醒悟,也许只有本金的不断缩水才能让他对自己的刚性思维有所反省。
第五种基因:频繁操作。这是所有中小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最容易导致本金流失的严重错误的操作习惯。在上升趋势里频繁操作,还好,损失的可能仅仅只是本来应该全部到手的利润;在横向整理趋势里频繁操作,可能分文不赚而只是给券商送交易佣金;而在下降趋势里频繁操作,那是致命的错误,因为珍贵的本金可能因此而全部亏损,大势已去,无力回天。除了真正的有实力的短线高手,频繁操作永远是一条投资者的不归路。
在我经历十年的投资市场,我见过太多的失败故事,也亲眼见证过太多的悲剧结局,多少在其他行业优秀卓越的人,在投资市场的结局都是折戟沉沙甚至灰飞烟灭。
普通投资者所看到的投资市场往往只是表象,更加触目惊心的是,很多投资者都普遍认为失败的都是没有信息渠道和资源渠道优势的中小投资者,其实这只是冰山之一角。在输赢面前,任何人任何机构都是平等的,很多资金在10亿元以上规模的资本投资者,很多表面上曾经风光一世的主力机构和市场游资巨鳄,其失败其实比普通中小投资者更加沉痛、更加惨烈,其悲惨结局也不仅仅是从高楼上纵身一跳那么简单,只是这种类型的投资者为了不影响自己在某个领域里的声誉,并不愿意把自己的失败公之于众,而是打脱牙齿和血吞而已,这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再次证实了投资市场的残酷和血腥。
&&&&&&&&&&&&&&&&&
破茧成蝶——从失败到成功,是一条疼…
每一次当牛市涨起来的时候,当我看见那些久违了的兴高采烈的笑容和再一次骄傲豪放的预测,当我看见股指一片鲜红亮丽的冲锋和在一个关键位置创造了一个巅峰的时候,我却常想起那些股市惨烈下跌中没有能够熬到黎明的牺牲者们和由血泪堆积成的累累白骨。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希望投资者能够真正地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得到警醒和反省。
因为如果你自己不能根除失败操作的种种基因,最终最惨烈的失败也会在你的身上重复和上演,而当一轮真正的大牛市来临的时候,你已经成为市场的祭品。
失败者的基因是成功者的毒药,而这些一直在被重复着的错误,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悲剧。
第二节 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在成功?
失败是失败者的墓志铭,成功是成功者的通行证。
证券投资市场血雨腥风,但是并不缺乏真正成功的投资者。我所认识的一位成功的投资者,他原是电动工具行业的一家美资连锁业巨头的供应商,后来因为德隆收购产业链,他在45岁的时候把公司变卖后投身证券投资行业,从2000年刚开始初步投资时的300万元,历经牛熊震荡,到2009年时,十年时间资产已经升值为亿元,后来最终成为一家苏南经济带颇有名气的PE投资创始合伙人,2011年移居瑞士。这是我亲身见证的财富传奇,所以比市场上那些被包装被神化的“股神”更真实更具说服力,而他,一直是我真诚求教的老师和榜样。
真正成功的投资者,在他们看似偶然耀眼成功的背后,其实有必然的成功者的典型特征。
第一,虔诚的学习者。无论原来从事的是什么行业,无论在原行业的成就如何,一旦进入一个陌生的证券投资领域,这些成功的投资者都能迅速地把自己的知识体系清空,然后虔诚地、饥渴地学习投资技术和投资理念,迅速地用知识把自己从头到脚武装起来。
第二,低调的进取者。这样的投资者往往都是不甘平庸之辈,在他们的心里总是有一个辉煌的梦想去实现,但是也正因为他们是名副其实地为梦想而奋斗的理想主义者,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淡泊名利,不务虚名,反而异常低调。而这种低调进取的姿态,使他们更容易具备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兼收并蓄的胸怀,这是成功者最明显的特质,也是胸怀远大的卓越者区别于市井之流的根本特征。
第三,稳健的操作者。由于勤于学习和视界宽阔,这样的投资者在投资技术和投资理念方面能够很快地熟练和成熟起来,所以在投资策略和投资操作上,不仅技巧娴熟而且风格更加沉静、稳健,他们只追求有保证的利润,而不是盲目赌博没有保证的投机机会。稳健成为他们操作风格的最鲜明特征。
第四,智慧的狩猎者。当一个成熟的投资者能够做到稳健而持续地赢利的时候,他所追求的另一个投资境界就是智慧和从容。他的投资战略已经不再是猎取风险利润,而是只在最有把握的时机做最有把握的投资,他能够随时随地从容面对市场的波诡云谲,只狩猎那些最有把握的赢利机会,优雅从容的追求复利已经成为其最主要的赢利模式。
我常常想,如果一个四十五岁的人面对初次涉足的证券投资,能够做到天天晚上戴着眼镜坚持不懈地亲手画出一米多高的K线图,如果一个四十八岁的投资者能够做到面对市场的动荡行情当指数反弹到20%的时候因为不符合自己的赢利规则而按兵不动,如果一个已经五十多岁的曾经的优秀企业家能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做到每天早上6:30就开始坐在会议室的办公桌前开始研读每天的财经信息并严谨规划当天的操作策略,这简单的行动背后就已经很清楚地勾画了一个成功投资者的最根本特质。
&&&&&&&&&&&&&&&&&破茧成蝶——从失败到成功,是一条疼…
为什么失败者总是在重复失败?为什么成功者总是在复制成功?
因为失败者总是故步自封,所以总在重复失败的基因。
而成功者总是饥渴的进取,所以永远在复制成功的基因。
第三节 每一个成功传奇的背后都有
一个破茧成蝶的故事   
2006年在藏区旅行的时候,我曾经听到一位藏族的老人正在给游客们讲一只鹰的故事,后来这个故事也在网上逐渐流传开来。
你知道吗?鹰可以活到七十岁,但是当鹰活到四十岁的时候,它将面临一次生死抉择。
这主要是因为当它的生命到了第四十个年头的时候,鹰的爪子开始老化和僵硬,无法有力地捕捉猎物;它本来强有力的喙也变得又长又弯,会垂到胸脯的位置;而它的翅膀会长出又密又厚的羽毛,让它的双翅变得沉重,难以敏捷的飞翔。
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重生过程。如果想重生,已经四十岁的鹰必须独自飞到山顶,在山的高处准备重生。这是一个漫长而可怕的过程,重生的鹰要忍受莫大的痛苦和剧烈的身体创伤。
重生的第一步是除去老化的喙,鹰用头抵着粗糙的岩石,在石壁上一下下地磨擦,把老化的喙皮一层层磨掉,直到完全剥离。这时的鹰已经无法吞食食物,它不吃不喝,凭借体内不多的能量来支撑自己的生命,在痛苦的煎熬中静静等待。
几个月后,新的喙慢慢生长出来,鹰开始了重生的第二步。当新的喙长出来后,鹰使用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根拔掉,扯裂的疼痛深入骨髓,殷红的鲜血一滴滴洒落。然后又是痛苦而漫长的等待。几十天后,奄奄一息的鹰在痛苦中长出了新的趾甲,而此时它还得熬过最后一关:用新长出来的趾甲把身上又长又重的羽毛一根根拔掉。当新的羽毛长出来后,鹰最终完成了涅盘般的重生!
现在它重新有了崭新的喙、崭新的爪子、崭新的羽毛,鹰又能重新翱翔天空捕食了。
重生之后的鹰,涅槃之后的鹰,能够再活三十年,直到七十多岁!
我坚信世界上的成功者只有5%是靠天赋成就伟业的,另外的95%都是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坚持奋斗得来的,他们的成功来自泪水和汗水,来自勤奋和锤炼。
失败并不可怕,真正的可怕是对失败已经麻木,缺乏自省的勇气和决心。
在证券投资市场也是如此,每一位财富传奇的背后,每一位成功的投资者的身后,都有一段一段伤痕累累的失败和挫折,都有一节一节从失败中破茧成蝶的痛苦而艰辛的历程。
而最终奠定这些原来的失败者走向成功的基石,第一是失败之后不断学习、武装自己的投资技术和投资理念,第二是失败之后对失败原因的无情剖析和认真总结,正因为他们具有勇敢地直面错误并且真诚的反省和改正自我错误的能力,所以他们才能浴火重生最终涅槃成最终的胜者。
市场永远是变化着的,而我们投资者永远是市场的学生,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必须有一颗虔诚地向市场学习的心,谦逊地向同行优秀者和先行者学习的心,兼收并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的血液,同时砥砺求进,不断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完善自己的技术和理念,这样的努力和坚持,一定能够成就我们自己的卓越和辉煌。
&&&&&&&&&&&&&&&&&
赢家之路——知行合一,是资本猎手成…
第一节 知行合一:执行力是技术交易者的操盘灵魂
一名最普通的趋势投资者的基本功包括:趋势、K线、量能、均线、MACD和形态。
无论是趋势分析,还是K线信号,无论是量能分析,还是均线走向,无论是MACD,还是K线形态,说到底,都是技术分析中最根本、最朴素的组成构件,而只有真正融会贯通地把这最根本的六种元素组合起来变成自己决策判断时的一种本能反应,并且把这种本能反应总结概括之后逻辑化和系统化,才最终形成我们自己的独立有效的股市赢利模式。
而构建成功属于我们自己的赢利模式,这才是第一步,属于“知”;真正重要的是决定性的第二步,在实战操作中恪守我们建立起来的赢利模式并严格执行赢利模式的每一个关键细节,买入信号一旦出现,就坚决买入,卖出信号一旦出现,就坚决卖出,买卖信号没有出现,就耐心等待,这才是“行”;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让自己总结和构建的赢利模式真正成为自己猎杀利润的自己的赢利模式。
知行合一,永远是职业的趋势交易者赢利模式的灵魂,因为无论再优异的赢利模式,如果不能完美地统一知和行的关键环节,这样的赢利模式最终不过是漂亮的纸糊老虎。
知行合一,永远是资本狩猎者赢利模式的锋刃之所在。因为无论多么成功的赢利模式,即使能够制定最成功的操作策略并发现最具优势的买点和卖点,如果没有知行合一的铁血执行力,这样的赢利模式最终会失去本来该有的锐利锋芒而成为人性弱点的傀儡。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做金融和证券投资的人,没有人不知道这本经典。有多少立志做投资家、金融家、资本家、银行家的年轻人,都曾经从这本经典的传记著作中得到启迪和力量。而这本书的作者,曾经被称为华尔街金融市场上的投机天才,杰西·利弗莫尔,却在1940年11月,在曼哈顿一家酒店的衣帽间里,开枪自杀了。他给他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信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他以天才智慧的投资技巧和投资理念闻名于世,而却以开枪自杀作为自己的人生结局。
天分与勤奋造就了这个投机天才,但是为什么一个曾经在股票期货市场数次大起大落、赚得过几千万美元,同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交易神话的传奇人物,一个写过《股票作手回忆录》、《股票大作手操盘术》这样流芳百世的投机经典之作的交易大师,会有如此悲凉和凄惨的结局?
1929年他还有3 000万美元以上的资金,1931年底,他的资金缩水了一半,到了1933年,剩下的另一半也不见了。
在杰西·利弗莫尔生命的晚年,他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在《股票大作手操盘术》中他谈到,有人问:“你有这么丰富的经验,怎么还让自己干这种蠢事呢?”他说:“答案很简单,我是人,也有人性的弱点。”
杰西·利弗莫尔的天分、智慧和努力,从他一次一次地从市场中获得成百上千万美元的辉煌战绩中,完全可以得到完美的证明。但是,交易本来就不仅仅是与外在的市场搏斗,更艰难、更令人畏惧的一点往往是,交易本身就是投资者的知性和理性与自己的感性和本能交战的过程,所以成功的投资者第一必须战胜自己、战胜自我的本能和情绪等人的内在非理性因素,其次才是战胜市场。
他不是被市场本身打败的,因为他对市场的判断力和他的操作技巧都是一流的,如果杰西·利弗莫尔严格地遵循他自己早期对市场的认识并且严格执行他的交易策略,他绝对不会沦落到破产的境地。他是被自己打败的,他违背了他自己的赢利模式和操作理念,因为贪婪或者恐惧,他的知与行已经完全分裂,在最关键的时刻,在最后的决定命运的时刻,他违背了他的操作纪律和理性直觉,孤注一掷、破釜沉舟,最后用一个自己把另外一个自己彻底打败了,用自己的手把自己送上了一条交易者的不归路。
&&&&&&&&&&&&&&&&&
赢家之路——知行合一,是资本猎手成…
以杰西·利弗莫尔为镜,再来照照我们自己,这样的明知故犯的错误,我们是不是也一直在重复?
如果说,你的赢利模式是一座巍峨华美的神殿,而你的人性深处的弱点会让它轰然倒塌。
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终极意义,也是知行合一的沉默箴言。
第二节 交易之道:原则,是资本剑客的人格光芒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世界上有许多华美的纪念碑,但是很少有辉煌壮丽的墓碑。在这个资本的狩猎丛林里,追猎和猎杀,随时都在发生,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的猎物,要想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猎人,猎杀猎物,而不被他人猎杀,你就必须拥有你自己的生存之道。
一个资本剑客的生存之道,其实就是他的交易之道,而交易之道的原则性,就是他的交易人格的光芒。
交易之道,其一是顺势。顺势而为,是交易者能够在市场生存下来的第一条生死法则。在一个明显的下跌趋势内,频频出击,冒险抢反弹,这是逆势;在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里,缩手畏脚,追跌杀涨,这也是逆势。真正的顺势而为,是顺应趋势的方向。趋势向上时,坚定做多;趋势向下时,坚定回避;趋势震荡时,追涨杀跌,猎取波段利润。逆势而为,是聪明的自杀;顺势而为,是简单的成功。
交易之道,其二是节奏。趋势呈波浪形向前运动延伸,而股价的强弱呈节奏型交替变换,无论是在什么样的趋势里,最佳的买点和卖点总是随着波浪而震荡起伏,那种不顾节奏的猛冲猛杀,就像英勇的堂吉诃德与旋转的风车战斗,注定会与趋势的节奏南辕北辙、损失惨重,一个机敏的猎手能够敏锐地发现趋势波动的规律,从而在最低点狙击买点,而在最高点猎杀卖点,用最小的时间成本猎取最大的赢利机会,进退有据,自由从容。
交易之道,其三是计划。计划的第一条原则是不胜不战,而战则必胜。盲目随性的交易是危险的,不评估风险,就无法保证利润,即使获得利润,那也是侥幸所得,而有计划有策略的交易是成熟而专业的,每一分利润,获得的时候看得到依据,损失的时候找得到理由,所以每一分利润都是以后成功操作的经验和借鉴。从无计划的随性交易到每天每周每月有计划的计划交易,这是从业余到专业的必由之路。
交易之道,其四是纪律。何时该买,何时该卖,何时应该空仓观望,何时应该重仓出击,必须有严格的流程和标准,这样的流程和标准,就是交易的纪律;没有交易纪律的交易操作,如同没有城墙保护的城池,随时可能遭受灭顶之灾,而有了交易纪律严格规范交易操作,如同坚固城墙守护的城池,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风险,从而保护来之不易的利润和本金。
700多年前,明朝的王阳明在临死之前,手指前胸,说:“我心光明,亦复何言?”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所以诀别这个世界时才能够如此的坦荡磊落,如此的无怨无悔。
对于一个在资本投资市场厮杀求生的趋势操盘手来说,真正关键的不是你确定了多么伟大的交易策略,真正性命攸关的是,你是否能在股价和趋势涨涨跌跌的诱惑和恐惧中始终坚守自己的交易原则。
如果一位趋势交易者能恪守正确的交易之道,做到我心光明,你一定会是一位成功的财富创造者。
第三节 操盘之心:从锤炼你的剑到锤炼你的心
中国历史上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场战役的指挥者就是东晋名相谢安。
&&&&&&&&&&&&&&&&&
赢家之路——知行合一,是资本猎手成…
太元八年(383年)十二月,前秦的苻坚亲率领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以其弟苻融为先锋,直逼健康,投鞭可断流,气势汹汹,志在必得,这是将直接决定东晋王朝生死存亡的一战,但是双方军事力量却十分悬殊,临危受命的谢安,派遣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并谢琰、桓伊等人,领八万兵马,分三路迎击秦军。八十七万对八万,由于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东晋王朝内部朝廷上下,也是风声鹤唳,一片惶恐。
作为决战决策者和指挥者,当谢玄和苻坚在前线决战的时候,谢安却脚踏木屐,神定气闲地和客人在园子里下棋。当谢石、谢玄淝水大捷的战报以最快的速度报回建康的时候,谢安默默地看过战报,然后放置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与客人下棋,一局棋完,客人忍不住问战报的内容,谢安才对客人说:“小儿辈大破贼!”
这就是气度。临大事有静气,处危难而镇定,这就是战略决策者和战役指挥者的气度和雅量,无论什么行业,作为一名统帅或领袖,如果缺少这样的气度和胸怀,终不能成就大器。
对于每天在残酷的投资市场血腥搏杀的靠交易为生的职业投资者,无论你操作的资金是100万元还是1亿元,是资金规模不大的个人投资者,还是资金庞大的机构投资者,除了必须具备的扎实的交易知识和交易技术,还必须兼具从容冷静的心态和镇定稳健的心理素质,内外兼修,方能在这样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生存下来成为真正成功的狩猎者。
每一位实战操盘者,每天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市场,而且更多的来自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对于很多已经在这个市场上浴血奋战过的有经验的投资者,相信对此一定感同身受。如果说市场的涨涨跌跌是一种可以直面的机会或者风险,而我们每天都处于市场波动中,内心面临煎熬,却像是看不见的无形无味的毒药,杀人于无形,只看见人一天天的憔悴,本金一天天的流失,却不留一丝痕迹。
总结起来,作为市场的交易者,我们每天都要承受的心理挑战无非就是这四种:悔、急、贪、怕。
悔:后悔,后悔自己买迟了,后悔自己卖早了,至于“迟”和“早”的标准,全凭感觉。
急:急躁,急吼吼地匆忙买进,急急忙忙地恐慌卖出,为什么买,为什么卖,全凭感觉。
贪:贪婪和侥幸,明明该卖了,但是迟疑着等待一个更高的卖点;明明可以买进了,但是迟疑着等待另一个更低的买点。
怕:担心和恐惧,买进之后,心中不踏实,每时每刻都盯着盘看,生怕出现暴跌或者暴涨,失去好的卖点;同样,卖出之后,心中也不踏实,还是要每时每刻盯着盘看,生怕踏空错失任何一个机会。
这四点是兵家大忌,是一个实战操盘者的死穴,沾染这四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以让一个操盘者在实战中手足失措,更加剧了操盘者的赌博心理,从而招致最终毁灭性的失败和打击。
我认为一位优秀的实战操盘手应该在不断的实战操作中,磨炼自己的技术,更要磨砺自己的心态和心境。第一,必须做到从容;第二,必须做到理性;第三,必须做到果断;第四,必须做到愉悦。
所谓从容,就是在面临每天的市场的涨涨跌跌,要做到波澜不惊,从容面对。只要市场存在,市场上就永远有机会,何必在乎那一时一刻的得失成败?
所谓理性,就是在每一次的买卖决策之时,必须做到有理由有根据、有计划有纪律:买卖必须有充分扎实的理由和根据,而且每一次的买与卖必须有计划有纪律,进退有据。
&&&&&&&&&&&&&&&&&
赢家之路——知行合一,是资本猎手成…
所谓果断,就是一旦操作策略和操作计划已经完成,只要市场的走向符合判断和买卖逻辑,就要果断操作,该买的时候坚决买进,该卖的时候坚决卖出,绝不迟疑犹豫。
所谓愉悦,就是要把交易生活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和人生的一部分,无论输赢,都不要愁眉苦脸地面对交易。相反,应该以一个丛林狩猎者的姿态和心态,快乐自信地面对市场,自信达观的心态成就真正的强者。
投资市场是看不见硝烟但是看得见白骨的无情战场,作为以交易为生的职业投资者,每天厮杀于其中,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稳健的心理素质,那么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进退失据,处处被动挨打,甚至被市场左右打耳光;你刚刚卖了,它就涨了,你刚刚买了,它就杀跌,在你瞬间的困惑和迟疑中,股价像一匹黑马,扬鬃飞腾而去,在你的后悔和懊恼中,却错过了眼前一场气势磅礴的涨势,如果作为投资者,你每天总是在这样的悔、急、贪、怕的内心煎熬中挣扎,无论你身在何处,其实你心在地狱,这样时刻惶恐迷茫的心态,又如何能不屡战屡败呢?
一位优秀的市场交易者,如果说,系统的过硬的交易知识和交易技术是他纵横市场的剑,那么,冷静从容的心态和沉着稳健的心理素质,就是他抵御诱惑的盾,只有剑和盾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应对同时来自市场和人性的双重挑战,从而让买卖决策真正做到理性和正确。
世界如此残酷,你的内心必须强大!
所以,请在实战中锲而不舍地磨砺你的剑吧,让你的交易技术和交易理念日益成熟和完美。
所以,请在实战中一步一步有意识地锤炼你的心吧,让你的操盘心态和操盘心境日益稳健和沉静。
一颗从容、理性、果断、愉悦的心,才是一颗真正的操盘手的心。
一颗强盛达观、澄明睿智的心,才是一颗真正的资本狩猎者的心。
第四节 大道至简:从技术到艺术,
是一条孤独而光辉的路
晚清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其实,每一位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也必须经历三重法门的考验和磨炼,才能真正成为一位以交易为生的趋势猎人。
第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勤奋刻苦地学习最基本投资技术和投资知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并且开始初涉市场,踌躇满志,雄心满怀。这是第一重门。
第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学习基本投资技术之后,痴情于各种各样的技术指标和技术操作方法,经历各种实战磨炼,从失败中一次次爬起,从成功中一次次总结,在实战的血与泪中磨砺自己的技术和心态,深刻体会到市场的规律和残酷,从而更加勤奋更加执着地寻觅和探索真正能够稳定赢利的各种技术和技巧。这是第二重门。
第三,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经过十多年的实战和总结,终于彻底顿悟,找到了投资操作的根本规律和根本原则,同时心态和技术都已经超越于各种技术分析工具和技术指标之上,实战操作反而回归于最简单的常识和最简洁的赢利模式,所谓大音希声,大道至简。这是第三重门。
从基本功的学习,到实战的磨炼,然后再到大道至简的超脱境界,这是成功投资者的必由之路,这也是多少成功的投资者必须经历的一条从技术到艺术的必由之路。
所谓技术,就是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无论是K线还是均线,无论是形态还是MACD,无论什么样的定量分析工具和数量模型分析工具,说到底,都是为了让投资者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正确的操作。
而所谓艺术,就是重复地做简单正确的事,就是洗尽铅华之后的返璞归真,突破技术指标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超越于技术至上,按照千锤百炼形成的本能和规律重复简单正确的操作。
世界上最有效的赢利模式,一定是最简单的赢利模式;世界上最简单的赢利模式,也一定是最有效的赢利模式。
大音希声,大道至简。最简单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最长久,这就是从技术到艺术的全部含义。
从技术到艺术,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能达到的理想彼岸,因为除了知识和头脑,一个人的器宇决定了一个人的境界,而一个人的境界最终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一个杰出的投资大师的真正伟大之处就是,很早的时候他就认识到了大道至简的投资规律,然后几十年如一日的重复这样简单有效的投资模式。
锱铢必较,每天纠缠于金叉死叉和蝇头小利的技术交易,最终的结局一定是可悲的,因为技术最终会成为交易者的桎梏和围城;只有境界阔达、大道至简的趋势交易,才是一条复利稳健的基业常青之路,活的长远,才能创造历史。
从技术到艺术,这是一条孤独的求索之路,更是一条志者锲而不舍证明自我的光辉之路。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汇操盘手选拔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