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股东持股比例问题!

中国经济网北京日讯,保监会颁布了《关于〈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四条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为什么要设定51%的持股比例上限?保监会表示,本着“既要放开,_百度作业帮
中国经济网北京日讯,保监会颁布了《关于〈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四条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为什么要设定51%的持股比例上限?保监会表示,本着“既要放开,
中国经济网北京日讯,保监会颁布了《关于〈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四条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为什么要设定51%的持股比例上限?保监会表示,本着“既要放开,又要稳妥”的原则,设定持股比例上限,可以防止股权过于集中对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造成不良影响,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④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最新播报:
竞争性国有企业员工持股问题研究
  摘 要:本课题立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背景和若干年来国有企业员工持股的实践,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梳理员工持股的相关政策,明确竞争性国有企业进行员工持股改革的政策环境;关注国外企业员工持股的主要实践,总结可借鉴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推行竞争性国有企业员工持股的对策建议,设计以实施“三个优先”、明确“五个要素”、强化“三个保障”为重点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归纳竞争性国有企业员工持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避免“利益输送”、“短期行为”、“退出难”和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员工持股管理层持股优先持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研究竞争性国有企业员工持股问题,不仅有利于强化对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激励,促进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有关工作的实质性推进。
  一、企业员工持股有关政策规定与实践做法
  (一)关于上市公司员工持股的有关规定
  1984年,国家体改委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指出,“职工工资实行多种形式,全额浮动,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自此拉开了中国企业员工持股的大幕。
  员工持股本应将员工利益和企业捆绑,但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处于起步阶段,在公开发行股票时,职工股不经过摇号中签,这种认购特权违背了“三公”原则,并且出现导致股票上市后职工大量抛售而牟利的现象。因此,1998年1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停止发行公司职工股的通知》,叫停员工持股计划。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模仿国外经验启动了核心管理层融资购股(MBO),且在2002年12月出台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这为管理层融资购股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不仅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还扰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国资委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转移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管理层收购行为提出了更严格的政策约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使社会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优化配置,证监会积极研究上市公司员工持股问题。自2012年8月起,《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指导意见》相继出台。根据上述文件,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看出国家对上市公司员工持股的政策。
  1.参加人员。上市公司持股计划的参加对象为公司员工,可以包括管理层人员。
  2.股票来源。股票来源可以多样化。包括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二级市场购买;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股东自愿赠与;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
  3.资金来源。《指导意见》在员工出资方面进行了“松绑”,和《管理暂行办法》相比,取消了对具体数额、比例的限制。只要是员工的合法薪酬或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获得资金均可。
  4.持股数量。当前政策对员工持股数量的限制仍然比较严格,规定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单个员工所获股份权益对应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
  5.持股期限。每期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期限不得低于12个月;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期限不得低于36个月,自上市公司公告本次股票买卖完成时算起。
  6.持股计划管理。上市公司可以自行管理本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也可以将员工持股计划委托给下列资产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一是信托公司,二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三是证券公司,四是基金管理公司,五是其他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机构。
  7.持股计划监管。对于持股计划监管方面,规定除非公开发行方式外,中国证监会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不设行政许可,由上市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实施。
  8.持股计划购股时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购机应当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员工持股计划6个月内,根据员工持股计划的安排,完成标的股票的购买。
  9.行政审批。对于上市公司的行政审批,明确了三种不同情形:一是证监会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不设行政许可,除非公开发行方式外;二是非金融类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当符合相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有关要求;三是金融类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应当符合财政部关于金融类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员工持股的规定。
  自日证监会出台《指导意见》以来,截至日,已有3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其中包括一家中央控股企业,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港集团、海格通信、兰生股份等3家地方上市国有企业。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查看: 2133|回复: 13
权益法中提高持股比例继续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问题
9月份免费讲座火热报名
帮您在财务领域整体性提高
数十场专业干货分享等你来参加
历届视频回放可观看
国家会计学院强大的师资阵容
87%高通过率!
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43页,关于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增加,继续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有这样一段话“在新增投资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新增投资时的原账面价值与按增资后持股比例扣除新增持股比例后的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资本公积”
那下面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A公司以银行存款300万取得B公司30%的股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A公司以银行存款110万取得B公司10%的股权,B公司至间取得净利润100万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
请教,A公司原来持有的30%股份的原账面价值是300万,还是330万。30万的差额是应该计入A公司的投资收益还是如准则讲解中的应该计入资本公积。如果是投资收益,那么何时可能出现准则上所说的计入资本公积的情况。
330万,1.1-5.1是按权益法调整后300+100*30%
本帖最后由 lanjian229 于
10:12 编辑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资本公积,这里的资本公积应该是指新增长投时账面价值与按旧权益比例计算价值差额(即按新比例计算的长投价值-本次的投资价格-投资前的账面价值),这里不存在投资收益,应该是在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这是《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最初的版本,后来会计司收回了这个版本,发了新的版本,在新的版本中已经把这一段删掉了。
关于这个问题,实务中的分歧一直很大。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参看这个帖子
本帖最后由 lanjian229 于
18:28 编辑
重新找了下,股比例增加,如新增投资仍然是联营或合营企业视乎是比照新取得,但在新增投资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新增投资时的原账面价值与按增资后持股比例后除新增持股比例后的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资本公积。。
如果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减少,如处置部分投资,投资比例减少,但被投资单位仍然是投资单位的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时,投资单位应当继续采用权益法核算剩余投资,并按处置投资的比例将以前在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中确认的利得或损失结转至当期损益。
正看到《计学撮要2011》第281~283页这里:通过多次交易取得对联营企业的重大影响的会计处理、增持联营企业股权但增持后仍为联营企业的处理&
《计学撮要2011》第281~283页有类似案例讨论可参考。倾向于在增持联营企业股权但仍为联营企业时,对原持股比例部分不做重估,所以也就不存在将重估增值金额计入资本公积的问题。&
请注意上面Ni版主提到的版本差异,不要再使用过时的版本。&
现在版本真多,真不知道哪个是最终版。会计司也不放到网上。
放到网上就没人买了。没人买就没有稿费了。涉及利益的事情,你懂的&
会计司本来就是一个政府部门,他出的讲解既然是国家政策之类的东西,就不应该有稿费之类利益。政策应该以财政部通知公告函之类公文发布,否则就不能作为统一的处理方式,会计司赚稿费也应该是通过增值服务赚稿费,比如出案例,处理的原因,及更深层次的东西。
还有陈版和N版,本版的置顶的讲解2010也是如我转的做法,要计入资本公积。
本版面还有一个更正《讲解2010》第43页的帖子。&
好好学习,参与
站长推荐 /2
相信这次分享会让你流冷汗的。你可知自己手机里的软件的安全性?你可知自己的行踪其实是被公开的?你可知一些订票/房网站的数据库存在很多漏洞?信息时代,如何让自己更安全一些,值得思考。
嘉宾“战隼”是响当当的打造学习力的实践人物。他379天看了419本写了378篇简评,他积累经验阅读方法形成体系,他对时间管理的研究达到一定深度,建立起自己的系统和架构。他会坦率分享自己的经验。
Powered by公司核心问题2个。1.大股东持股比例低导致海外并购被稀释 2.诚信缺失,以前增发融资后通过海外资产减值坑过投资者一次。公司的战略格局很大确实不错,但是老板心量不大,感觉过度斤斤计较股价,也从未实施过高送转高比例分红等,该增持不增持。汽车电子的趋势是加速的,请公司不要因为小利而丢失大格局,最后战略上完全进入被动状态,很多事情都是负反馈现象的。
谢谢你的意见。
免责声明:本网站仅作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互动交流的平台,深圳证券交易所力求本平台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若使用本网站信息造成用户损失或引致其他法律纠纷,深圳证券交易所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任何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大影响的持股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