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央行"最严"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新规 将产生哪些影响

关于“央行新规”的新闻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罗提)近日,央行就《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网上支付单日金额不超5000元”等引起广泛争议。昨日,支付宝与腾讯互联网金融业务相关负责人就意见稿引起的热议向华西都市报记者回应,该管理办法是第三方支付不断向前向好的积极过程。
  央行关于网络支付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昨天,支付宝回应称,一个健康发展的行业需要监管,不断开放进步和前瞻的监管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腾讯回应称,将为该征求意见稿“建言献策”。  昨天,针对央行新规对用户的影响,支付宝再次强调支付宝的“普惠金融”与“创新”的特征,称“一个健康发展的行业需要监管,不断开放进步和前瞻的监管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周五,央行推出了“史上最严厉”版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购物限制5000元”、“发微信红包需开五个证明”等规定被网友吐槽,然而仔细研读规定后,小编发现新规被。
央行上周五公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支付意见”)引发多重争议,抛开对支付机构的影响,央行支付意见对移动端支付影响最大,一旦支付意见正式实施,对于习惯了用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功能的低头族,将不得不改变现有习惯适应新规。
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短短几天,众说纷纭,从”限制创新“、”保护银行“的定性评价,到”无法畅购“、”支付机构叫苦“的随性吐槽,不一而足,套用当下时髦词语,然并卵!与其人云亦云,不如探究真相。
“这么多机构证明,让支付账户以后变成一件很难很难的事。”8月3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感慨。按照央行发布的关于网络支付的意见稿,其中,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的,应当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核实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按规定留存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或者影印件,并通过三个(含)以上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对客户身份基本信息进行多重交叉验证,确保有效核实客户身份及其真实意愿,不得开立匿名、假名支付账户。
本期,最受关注的金融事件应属正在征求意见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文件一经央行发布,即引发争议。同样备受重视还有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实施大病保险的意见,这一制度瞄准由患者负担的高额医药费用,有望终结因病返贫现象。
汇付天下已为超过700家P2P平台和500万P2P投资人提供服务,穆海洁称:“P2P自己去和银行谈没有太多优势。而我们已经有700家客户,打包去和银行谈判,议价能力就强了。”
针对市场有关网络支付业务管理新规的误解,央行回应表示——绝大多数消费者网络支付不受影响为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市场上产生了一些误解,认为单日付款如果超过5000元就无法支付。
  余额支付单日不超5000元,第三方支付免费跨行、跨账户转账时代将终结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一时被舆论称为“史上最严”,从账户开立、支付验证、限额管理等方面重新划定第三方支付业务。用户层面,第三方支付余额上限为5000元、免费跨行转账时代恐结束等规定引网友吐槽,剁手党、转账党担心颇多;行业层面,遭遇更严新规,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有多大生存空间?欢迎和担心接踵而来。
7月的最后一天,央行发布了第三方支付新规的征求意见稿,如果按照新规实施,未来人们在进行网上支付时,将会面临更多限制,当然,央行的举措主要是为了保证网上购物的安全,减少持卡人被盗刷的风险,那么有没有办法在能保证交易安全的前提下能让持卡人愉快购物的小技巧呢?笔者抛砖引玉略说一二。
《征求意见稿》中,央行不仅对网上支付金额做出限制,也对第三方支付账户的开立、转账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新规,机构为客户办理银行账户向支付账户转账的,转出账户应仅限于支付账户客户本人同名银行借记账户。
新规颁布,最失落和最无奈的应属第三方支付公司和电商平台。线下移动支付受影响较大,由于5000元以上额度的支付必须接入网上银行平台,超过限额的部分只能通过银行支付带来诸多不便。
在自由发展多年后,网络支付即将有法可依了。为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央行)7月31日就《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日。
8月1日消息,央行昨日发布了关于网络支付的意见稿,引发用户的广泛吐槽。除了网络支付每日限额5000元外,意见稿规定用户在开设网上账户时,需要用5种方式来验证身份。也就是说,未来用户如果要发微信红包,需要先向微信提交5个机构的证明来验证自己身份才可以。
在《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出台后不久,7月31日下午,央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份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意味着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出台将进入密集期。
7月31日,央行网站公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的《征求意见稿》的确在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比如第三十七条规定:支付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风险准备金制度和交易赔付制度,并对不能有效证明因客户原因导致的资金损失使用风险准备金先行全额赔付,保障客户合法权益。
央行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昨晚在网上引起热议,网民对该管理办法的意见集中在验证方式、每日网上支付限额、互联网金融等几个方面。昨天下午,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共有57条,从客户管理、业务管理、监督监管、法律责任等方面,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进行了规范。依照央行下发的通知,相关机构及人士如果有意见或建议,可于本月28日前反馈,该管理办法的正式文本将于年内实施。
《办法》对综合类支付账户、消费类支付账户分别规定的年累计20万元、10万元限额,对不同安全级别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分别设置的单日付款不超过5000元、1000元的限额,超出限额可通过银行卡支付。
长江商报消息 据新京报 央行拟制定新规限制网络支付转账额度的消息被媒体曝出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质疑。日前,央行召集部分机构和学者展开座谈,并透露《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短时间内不会发布实施,而此前被叫停的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将在第三方认证安全后放行。
道琼斯工业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标普500指数
美元/人民币五问央行“最严”第三方支付新规
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一时被舆论称为&史上最严&,从账户开立、支付验证、限额管理等方面重新划定第三方支付业务。用户层面,第三方支付余额上限为5000元、免费跨行转账时代恐结束等规定引网友吐槽,剁手党、转账党担心颇多;行业层面,遭遇更严新规,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有多大生存空间?欢迎和担心接踵而来。新规将对用户产生哪些影响?第三方支付今后将走向何方?是否过于严苛会限制金融创新?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及专家试图解答。
Q1 单日限5000元,买个iPhone6不够?
5000元限额针对的是余额,银行卡快捷支付不受影响。但200元以上快捷支付须银行验证。剁手族、卖家都受一定影响。
央行在新规中要求&单个账户单日累计支出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话音刚落,立刻引来网友吐槽,感慨连买个iPhone6都不够。
但仔细研读规定发现,央行说的是支付机构对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采用不足两类要素进行验证的单日限额为1000元。除非支付机构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日累计限额由支付机构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
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为何物,恐怕很多人并不知道,且目前在国内尚不普及。目前网购很多是通过手机进行,而手机上基本是没有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密码和短信验证,因此大多数人属于限额5000元的情况。
央行的辟谣中也强调了本次规定的限额是指&余额&。央行相关负责人解释称,5000元的限额只是针对支付账户的扣款,在网购扣款时,当消费金额超过5000元,超出部分是从银行卡账户扣除。因此,消费额度实际没受影响,只是扣款渠道不同而已。
余额支付很容易达到限额,不过可以采用网银支付、快捷支付。但央行规定,快捷支付超过200元,需要跳转银行去验证。
特惠!秒杀!淘宝达人们面对极具吸引力的打折特惠活动时可能要备受时间的煎熬了。
以往,用户在选择快捷支付时,只需要在绑定银行卡时进行银行系统认证,之后每次交易输入第三方支付密码就可以直接消费银行卡里的钱。而按照新规,200元以上的快捷支付必须通过银行验证,等待跳转到银行,用户体验将会受影响。
银行业分析师王剑表示,央行如此规定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将第三方支付回归到只做支付通道,避免囤积资金,形成资金池。另外,让资金通过银行而非支付宝流动的一个好处是便于监管。因为,当钱以余额形式从第三方支付平台花出去时,银行看不到钱的去向,而通过往网关、快捷支付,银行就能够监管每笔钱的流向,一方面确保资金安全,另一方面避免洗钱等违法行为发生。
同时王剑指出,通常个人不会将大额资金存在支付宝等账户中,余额限制真正影响到的可能是电商卖家,电商要频繁提现,以往可能收到买家付款之后,货款留在账户,下次进货直接付出去就可以。新规之后,卖家就要多一个提现的步骤。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限制第三方支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