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企业是自建电商平台还是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台

万亿市场在招手 A股公司争相杀入农资电商|农资电商|A股|万亿市场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万亿市场在招手 A股公司争相杀入农资电商
  ◎每经记者 张昊
  各路资本积极布局,加上政府政策的大力助推,使得农业电商发展呈燎原之势。在农业电商热潮之下,农资电商作为其中的一大分支领域,与、生鲜电商的大热一样,如今,农资电商也步入“快车道”,等传统农资龙头也在加速布局,抢夺这一新蓝海。
  在A股市场,这些传统农资企业因纷纷触网,更受到资金的热烈追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将详细列举当前A股市场农资电商企业,力求将其电商模式、经营情况及战略规划等进行详细梳理,为投资者分析其中的投资机会。
  互联网、电商!今年A股市场最火的题材,任何一家公司只要“触网”、“触电”,短期内无不出现惊人的涨幅!农业是互联网渗透的一块重地,作为农业信息化中的农资电商更是其中的最大热点,相关上市公司俨然成了牛股集中营。
  在互联网创新的时代,上市公司的炒作并非偶然,因为农资电商将是一个万亿级别市场,而背后是占国内人口70%~80%的农村消费人群。在巨大的行业空间下,阿里、京东、苏宁等嗅觉灵敏的电商大佬已经高调切入,而传统农资企业也在纷纷试水,尽管当前对于农资电商尚无清晰的主流模式,最终哪一模式能够脱颖而出也尚无定论,但农资电商的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外在硬件基础已然成熟
  互联网向传统行业的渗透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国情,在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下,我国农业行业已经进入加速转型期,发展现代农业成为了不二之选。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互联网高速发展下,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核心要素,其中的农资电商化也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一环。
  从农业生产要素看,农机、化肥、农药、兽药、种子等是农资产品,其中大部分品种都可以标准化,符合多次购买特征,也更加适合电商模式销售,而从当前的情况看,农资电商发展所需的外在基础已然成熟。
  农资电商最核心的要素显然是互联网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7.5%,呈继续增长态势,较上年提升了近4%,同期城镇互联网普及率为62%,两者差距下降一个百分点至34.5%。与此同时,在智能移动终端方面,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于城镇网民,截至2013年12月,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达到84.6%,高出城镇5%。“网络覆盖率,以及智能移动终端普及使用,为电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土地流转的推进,更使得农户大规模采购农资成为可能”,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2006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涉及土地流转政策,且文件已经从宏观层面落到具体的操作和执行层面。“土地流转产生了一批种粮大户,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对土地经营管理服务需要也在提高。”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种粮大户经营管理水平、运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也得到提升,比如,种植前借助于互联网、电商平台、专家库等选择适宜的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作物销售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市场信息等挖掘潜在需求。因此,土地流转后期的规模化经营,能有效地促进农资电商市场发展。
  电商大佬、农资龙头争相布局
  智能手机及网络普及,土地流转伴随的规模化为农资电商发展提供了硬件基础,或许正是基于上述两大先决条件,电商大佬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更是加速推进其下乡之路。
  其中,阿里巴巴近期在农业上动作非常多,包括聚土地二期、百亿布局农村电商(千县农村计划)等。京东、苏宁等电商大佬也在跟进相应的农村下乡计划,其中日,京东与四川省仁寿县人民政府签约“星火试点”,在工业品下乡、特色农产品进城方面进行合作。苏宁在2014年也启动了扩建易购服务站计划,预计2015年将建设1500家服务站,未来5年内,易购服务站将超过1万家,覆盖全国1/4乡镇,打通最后一公里。
  有行业分析师指出,涉农电商、跨境电商以及大数据是阿里三大发展方向,其中涉农电商是重中之重,阿里的战略是要激活占中国人口70%~80%的农村消费市场,培育农村电商环境,其中农资电商O2O是重要一环。
  外在的基础条件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土壤,传统电商大佬高调切入进一步提升了业内对农资电商的关注。在农资行业内,传统农资企业也以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式“触网”。环顾A股市场,类似的公司如、辉丰股份、、、等涉足电商,更是成为了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题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总结上述农资企业与电商结合的模式,包括自建电商平台、第三方农资电商平台,常见模式包括B2C、B2B、O2O等。
  农资市场将成电商新蓝海
  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当前A股公司涉足的电商模式看,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清晰的主流模式,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模式能成功,但是农村电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其中最大的一环,农资电商市场也必将是一片新的蓝海,而捷足先登的企业将抢占市场制高点。
  首先从农资电商空间看,有统计数据显示,整个农资行业(化肥、农药、种子、农机)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其中化肥8000亿元,农药3000亿元,农机4000亿元,农资市场是一个万亿级别市场。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解决的是商品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就农资行业看,传统的销售方式是,企业将产品卖给渠道商、渠道商再将产品分销给农户,而渠道商环节存在不同等级的经销网络,这使得传统的农资销售成本高、价格贵、质量缺乏保证,农户与生产商、经销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而在电商背景下,农资产品的使用者通过网络,打破了先前的信息不对称,能够获取更好的农资产品,从而获取更高的种植收益。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举例称,1吨肥料3000元,在传统的销售渠道中,经销商加价200~500元,零售商加价400~800元,总的最低加价也高达600元,相当于20%的利润率,而按照行业一年6000亿~7000亿元的规模,整个行业中间渠道加价高达1200亿元,而如果通过农资电商,这1200亿元加价将直接从中间渠道抹掉。
  在传统农资销售链条中,经销商赚取的是信息不透明所形成的差价,而进入农资电商时代,中间渠道抹去是否意味着传统经销商面临转型呢?
  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这主要是经销商角色的转变,农资是生产资料,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在电商时代下,农资经销商意义在于物流及提供相应的农技指导和服务,实际上在当前的A股上市公司中,辉丰股份入股50%的农一网,已经在进行这样的探索,传统农资经销商转变为县域服务的点,并提供农技服务。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传统电商大佬切入农村电子商务,农资作为特殊的商品,如何有效实施配送完成最后一公里,这不是谁想搞就能搞的,正是因为商品的特殊性,也使得农资企业做农资电商更有先天性优势。”
  有券商人士指出,当前农资企业试水电商仅仅是开始,面对万亿以上农资市场以及6亿~7亿农村用户,任何有机会在其中站稳脚跟的公司都值得重点关注,农资市场也将是电商中的新一片蓝海。
  《《《
  重点公司
  借“三网一通”转型综合服务商
  ◎每经记者 李琴
  近年来,饲料行业领跑者大北农(002385,收盘价22.58元)提出智慧大北农战略,拟通过猪管网、智农商城、农信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完成公司农业互联网平台商的“二次创业”。
  9.58亿投资“三网一通”
  大北农是一家从事饲料加工和农作物育种的农业企业,其中饲料占据公司九成以上营业收入。如今,大北农正在由饲料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
  3月6日,大北农发布定增预案称,公司拟以14.07元/股向邵根伙等10名特定对象发行1.56亿股,募资22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此次非公开发行唯一的募投项目,大北农拟投资9.58亿元打造农业互联网与金融生态圈。
  早在两年前,大北农就开始在农业互联网与金融生态圈谋划。2013年,公司提出移动互联网与智慧大北农战略,针对养殖户和经销商重点推出了猪管网、智农网、农信网及智农通等“三网一通”新产品体系。此次募投项目将进一步深化落实“三网一通”体系。
  此外,为贯通线上线下,大北农还计划通过3年左右时间在客户比较集中的区域设立160家服务中心,积极拓展猪管网、进销财、企联网、种植网等智农云服务产品,承接智农商城等交易平台的O2O(线上到线下)服务。
  猪管网管理600万头猪
  2014年,在智慧大北农战略下,公司推出猪管网,成为公司、经销商、养殖户对接的桥梁。
  猪管网是大北农为养猪用户专门开发的猪场管理系统,为养猪户提供一体化的养猪智能化解决方案。比如,养殖户可以直接通过猪场软件在网上了解猪的整个状况,根据猪的食量合理规划饲料购买需求,根据母猪体重预计其繁殖生育能力等。
  此外,大北农猪管网还囊括了进销财、猪病通、养猪学院等。据了解,猪管网前期主要针对大北农内部客户,目前已有一部分外部客户。目前,公司进销财用户有2600多家;猪管网用户上千家,有效活跃用户600多家;服务母猪32万头,服务商品猪600多万头。
  控制产业链最重要一环
  智农商城是大北农互联网平台化战略的另一支柱,依靠网络将公司、经销商、养殖户有效聚合在一起,实现贸易与交互,与猪管网有效配合。
  大北农通过智农商城销售兽药疫苗、饲料、生猪以及养殖设备;经销商也可以作为商家开店自营,扩大自身销售范围;养殖户可开店销售农贸产品。
  在产品配送方面,安信证券一位分析师介绍,“大北农传统网络分布于全国各个乡镇,能够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当前大北农有2.7万多家经销网点。”
  除了传统的渠道资源优势,大北农通过猪管网控制了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猪。“这是公司相比其他农资电商的最大优势。猪管网可以引流,将养殖户带到智农商城,实现农资产品的交易;另一方面也为智农商城生猪交易打下了基础。”上述分析师说。
  在传统生猪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养殖户依靠猪贩子、猪中介才能将猪卖出去。如今,养殖户可以通过智农商城与屠宰场直接交易,从而缩短了交易链条,增加了养殖户的销售收入。
  此外,大北农还在筹划上线生猪交易平台。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大北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生猪交易平台相关调研已经完成,正在准备上线。
  据安信证券研报,2014年,大北农智农商城累计完成订单63万单,涉及交易总额210亿元。
  农信网发放小额贷款11亿
  依托猪管网和智农商城,大北农还推出了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农信网,为客户提供资金、理财、结算等类金融服务。
  据了解,农信网旗下细分产品有针对农户资信平台的农信资信,针对农户理财的农富宝,针对农户贷款的农信贷,针对农户支付的农付通,以及保险方面的农信保,通过上述五大产品打通农业互联网综合金融服务链条。
  其中,农富宝是在2014年由大北农联姻银华基金打造,向大北农经销商、用户、员工、供应商提供理财产品。
  截至2014年底,大北农通过金融机构向2200余家客户,累计发放小额贷款超过11亿元,极大地缓解了客户的资金难题。“猪管网将更多的猪圈起来,培育养殖户粘度;再以猪管网为入口,引入客户到智农商城交易;最后农信网为养殖户提供交易支付、融资贷款、资金理财等金融服务,从而实现大北农向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转型。”上述分析师表示。
  《《《
  重点公司
  辉丰股份渠道下沉 打通农药电商“最后一公里”
  ◎每经记者 张昊
  近年来,辉丰股份(002496,收盘价27.3元)业绩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尽管身处农药行业,但辉丰股份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似乎已经超越了行业的固有周期。
  然而,这还不足以引起资本市场的兴趣,真正被市场关注的,是辉丰股份战略性的电商布局,在农资电商新蓝海的背景下,辉丰股份抢先布局的农一网或将助其实现二次“腾飞”。
  农一网招商数量井喷
  辉丰股份是国内农药公司中在原药生产领域产品最齐全的公司之一,产品涵盖了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五大系列。近年伴随着跨国企业订单转移,公司高端产品持续放量,辉丰股份业绩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
  辉丰股份持股50%的农资电商平台农一网,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牵头,联合五家大型农业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日正式上线,吸引了业内众多知名农药企业入驻。
  在农一网主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网站定位专业服务农资零售商和种植大户,其中农药商城、旗舰店、原药及精细化工、植保专家是农一网的四大模块。农一网计划在未来3年发展2000个县域工作运营中心与20万个村级植保信息服务站。
  农一网产品总监宋鑫告诉记者,农一网采用“农一网+县域工作站+村级植保信息化服务站”的电商模式。“在县域工作站,我们采取的是合作模式。”宋鑫说,当前在每个县域,农一网都设置了一个工作站,工作站采取与农一网合作的模式,由农一网统一进行管理。
  宋鑫解释称,该合作模式区别于加盟,目前农一网并不收商家的加盟费,也不对工作站参股,农一网挑选实力强的客户作为县域工作站,其中有一部分是由当地大的农资经销商转型而成。“配送是由县域工作站完成,农一网并不涉及。”宋鑫表示,工作站独立于农一网,但归农一网管理,农一网提供的是一个平台,当前市场的竞争很激烈,农一网在它们中间优中选优,这使得农一网对工作站的管理能够有很好的约束力。
  当记者问及县域工作站与农一网具体是怎样的合作模式时,宋鑫解释道,农一网提供的是平台以及商家品牌,客户上网买货的资源属于农一网,县域工作站受益于产品厂家回馈返点及物流配送收益等。
  就当前工作站建设情况,宋鑫告诉记者,去年底完成了400多家招商,当前农一网的县域工作站已经达到了600余家,进展大超预期,这从侧面表明农药厂商和下游经销商对农一网模式的认可。
  渠道下沉带来配送优势
  农一网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呢?宋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农药是一个特殊商品,牵涉到物流及配送服务,农一网的运作模式在业内是比较独立和领先的。
  具体来看,通过县域工作站及村级植保信息站,农一网解决了农村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这是其他电商解决不了的。比如阿里巴巴只能借助其平台,但是农药不像衣服,下单后就能配送过去,而且量少也很麻烦,配送是一个大问题。
  农一网通过与代理商合作,每个县有一个工作站,能够有效配送,采取这样的模式,就解决了农村物流的最重要一环。
  “当前农一网正在全力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问题,即代购”,宋鑫表示,代购解决的是农民不会上网的问题,当前农村很多人不会上网,农一网通过安插在工作站及服务站的专业人士,帮助农户下单,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
  农资电商平台主要是颠覆了传统的价格体系,就价格优势而言,有熟悉农一网的机构人士介绍称,一般农药企业综合毛利率控制在20%~30%,而经销商一般会有20%~30%的加价。通过农一网销售,通用产品的毛利率可控制在10%以内,其他产品不超过15%,用户通过农一网购买成本将较终端渠道节约30%以上。
  另一方面,由于农一网的县域工作站有一部分是由之前的经销商转变而来,这一类似加盟的方式保证了其快速扩张。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在县级当地选取以前的农资经销商直接转为工作站,一方面节约了公司的扩张成本,另一方面,这些前期经销商在当地的渠道、人脉关系更利于产品的推广,就县域工作站而言,它主要是与企业对接,企业根据用户的订单,直接将货品发送到工作站,而县域工作站的盈利主要是依靠农一网的返点。“县域工作站承接农药‘最后一公里’,这是其他互联网电商龙头无法比拟的。”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当产品到达县域工作站后,县域工作站直接负责将产品投递到村级层面,到此,农药行业产品O2O已经顺利实现闭环,农一网的电商模式也是当前农资电商中最为清晰的一块。
  不过有行业人士指出,作为垂直交易平台,农一网承担网络经销商角色,不足之处是线下服务主要委托专家或服务站人员,可能面临农化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
  重点公司
  司尔特打造农资O2O 自建万家线下服务站
  ◎每经记者 李琴
  在中央力推农业现代化的政策背景下,农资电商已经站在了“风口”。化肥龙头司尔特(002538,收盘价13.04元)募资2亿元布局农资O2O(线上到线下),计划两年建设10080家线下服务站,打通农资线上线下。
  2亿元打造农资电商平台
  2014年12月,司尔特公告称,公司拟出资5000万元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司尔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不到两个月后,司尔特加码农资电商。日,公司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0.28亿元,其中2.06亿元用于司尔特O2O农资电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司尔特O2O农资电商服务平台由线上与线下两部分组成。线上提供农资展示交易、测土施肥决策支持等个性化、主动式服务;线下建设10080家村级农资电商服务站。
  司尔特预计,项目达产时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9.58亿元,利润总额6374万元,净利润4781万元。
  五步玩转农资O2O
  作为老牌的农资化肥企业,司尔特将如何玩转O2O?记者以投资者身份采访了公司证券代表蔡炎梁,从产品、价格、渠道、物流、服务五大方面了解了司尔特O2O农资电商平台。
  农资电商产品将采取四步走。“第一阶段为公司自有产品,主要包括磷酸一铵和复合肥;第二阶段是引进公司没有的产品,比如尿素、钾肥、二胺等;第三阶段再加入农药、种子等;第四阶段将销售一些初级农产品,如水稻等。”蔡炎梁说。
  价格一直是国内农资的痛点。蔡炎梁表示:“传统的代理分销,渠道冗长复杂,农资价格被一级一级抬高,而通过电商平台,公司与终端客户直接对接,省下的渠道加价费用,公司可以留存一部分作为利润,另一部分让利给农户。”
  渠道方面,司尔特拟用两年时间建设10080家村级农资电商线下服务站,实行连锁经营。蔡炎梁透露:“今年将建设4000家,公司拟先在安徽亳州建立两个旗舰店。”
  物流方面,蔡炎梁透露“对于服务站,公司将全部采取自营模式,统一规范化运作。目前配送还主要依靠原有的经销商。”
  此外,个性化服务是司尔特农资电商的一大优势。据了解,公司与中国农大合作的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将为电商用户提供技术支持,用户可以通过网站与技术人员一对一沟通。
  《《《
  重点公司
  金正大农资O2O 有望砍掉20%化肥中间成本
  ◎每经记者 张昊
  凭借世界领先的植物运营专家、种植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国内最大的农资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战略定位,金正大(002470,收盘价36.4元)成为A股市场极具潜力的大农资龙头,而公司即将上线的电商销售平台更是其2015年的最大看点。
  2014年9月,金正大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商业合作平台,在药肥一体化、农资平台流通、先进农业服务推广等领域开展全面深度战略合作,并积极探索新型涉农商业模式。
  中金公司认为,金正大在全国20多个省市拥有数万个二级经销商渠道,覆盖复合肥、硝基肥、缓控肥及水溶肥等全系产品;诺普信拥有上万个农药营销网络,双方合作将形成独特的农资线下资源卡位优势。
  去年11月,金正大定增8142.29万股,募集20.6亿元投资3个项目,其中农化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5.8亿元,募资投入4.3亿元。公司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农化服务中心总部和覆盖全国14个省份的100家农化服务中心。
  “农化服务中心类似于农一网的县域工作站。”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不同的是,金正大农化服务中心是自己花钱建设。从前期进展看,2014年已经完成了30余家,2015年或将完成50家以上,进展好于预期。
  建立区域农化服务中心,相当于完成了线下的布局,而金正大最终目标是搭建电商平台。据了解,金正大电商同样是以公司来做电商平台,前期主要销售复合肥,由建立在各地的农化服务中心及公司授权的经销商配送。前期主要针对规模化种植客户,开展一对一推销。
  业内分析称,相比农一网初期仅仅是农药销售,金正大电商平台初期就进行复合肥销售,其现金流将更为庞大,对客户的粘性更强。比如一吨肥料出厂价3000元,经销商加价200~500元,零售商加价400~800元,两个环节至少加价600元,相当于20%的利润率。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可直接砍掉600元的加价,因此对客户有巨大吸引力。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万亿农资电商蛋糕呼之欲出 10股盛宴开席|农资|电商_凤凰财经
万亿农资电商蛋糕呼之欲出 10股盛宴开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各路资本积极布局,加上政府政策的大力助推,使得农业电商发展呈燎原之势。在农业电商热潮之下,农资电商作为其中的一大分支领域,与农产品(000061)、生鲜电商的大热一样,如今,农资电商也步入“快车道”,辉丰股份(002496)等传统农资龙头也在加速布局,抢夺这一新蓝海。
万亿市场在招手 A股公司争相杀入农资电商 各路资本积极布局,加上政府政策的大力助推,使得农业电商发展呈燎原之势。在农业电商热潮之下,农资电商作为其中的一大分支领域,与(000061)、生鲜电商的大热一样,如今,农资电商也步入“快道”,(002496)等传统农资龙头也在加速布局,抢夺这一新蓝海。在A股市场,这些传统农资企业因纷纷触网,更受到资金的热烈追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将详细列举当前A股市场农资电商企业,力求将其电商模式、经营情况及战略规划等进行详细梳理,为投资者分析其中的投资机会。互联网、电商!今年A股市场最火的题材,任何一家公司只要“触网”、“触电”,短期内无不出现惊人的涨幅!农业是互联网渗透的一块重地,作为农业信息化中的农资电商更是其中的最大热点,相关上市公司俨然成了牛股集中营。在互联网创新的时代,上市公司的炒作并非偶然,因为农资电商将是一个万亿级别市场,而背后是占国内人口70%~80%的农村消费人群。在巨大的空间下,阿里、京东、苏宁等嗅觉灵敏的电商大佬已经高调切入,而传统农资企业也在纷纷试水,尽管当前对于农资电商尚无清晰的主流模式,最终哪一模式能够脱颖而出也尚无定论,但农资电商的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外在硬件基础已然成熟互联网向传统行业的渗透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国情,在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下,我国农业行业已经进入加速转型期,发展农业成为了不二之选。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互联网高速发展下,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核心要素,其中的农资电商化也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一环。从农业生产要素看,农机、化肥、农药、兽药、种子等是农资产品,其中大部分品种都可以标准化,符合多次购买特征,也更加适合电商模式销售,而从当前的情况看,农资电商发展所需的外在基础已然成熟。农资电商最核心的要素显然是互联网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7.5%,呈继续增长态势,较上年提升了近4%,同期城镇互联网普及率为62%,两者差距下降一个百分点至34.5%。与此同时,在智能移动终端方面,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于城镇网民,截至2013年12月,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达到84.6%,高出城镇5%。“网络覆盖率,以及智能移动终端普及使用,为电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土地流转的推进,更使得农户大规模采购农资成为可能”,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另一方面,2006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涉及土地流转政策,且文件已经从宏观层面落到具体的操作和执行层面。“土地流转产生了一批种粮大户,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对土地经营管理服务需要也在提高。”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种粮大户经营管理水平、运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也得到提升,比如,种植前借助于互联网、电商平台、专家库等选择适宜的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作物销售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市场信息等挖掘潜在需求。因此,土地流转后期的规模化经营,能有效地促进农资电商市场发展。电商大佬、农资龙头争相布局智能手机及网络普及,土地流转伴随的规模化为农资电商发展提供了硬件基础,或许正是基于上述两大先决条件,电商大佬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更是加速推进其下乡之路。其中,阿里巴巴近期在农业上动作非常多,包括聚土地二期、百亿布局农村电商(千县农村计划)等。京东、苏宁等电商大佬也在跟进相应的农村下乡计划,其中日,京东与四川省仁寿县人民政府签约“星火试点”,在工业品下乡、特色农产品进城方面进行合作。苏宁在2014年也启动了扩建易购服务站计划,预计2015年将建设1500家服务站,未来5年内,易购服务站将超过1万家,覆盖全国1/4乡镇,打通最后一公里。有行业分析师指出,涉农电商、跨境电商以及大数据是阿里三大发展方向,其中涉农电商是重中之重,阿里的战略是要激活占中国人口70%~80%的农村消费市场,培育农村电商环境,其中农资电商O2O是重要一环。外在的基础条件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土壤,传统电商大佬高调切入进一步提升了业内对农资电商的关注。在农资行业内,传统农资企业也以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式“触网”。环顾A股市场,类似的公司如(002538)、辉丰股份、(002470)、(002588)、(002170)等涉足电商,更是成为了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题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总结上述农资企业与电商结合的模式,包括自建电商平台、第三方农资电商平台,常见模式包括B2C、B2B、O2O等。农资市场将成电商新蓝海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当前A股公司涉足的电商模式看,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清晰的主流模式,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模式能成功,但是农村电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其中最大的一环,农资电商市场也必将是一片新的蓝海,而捷足先登的企业将抢占市场制高点。首先从农资电商空间看,有统计数据显示,整个农资行业(化肥、农药、种子、农机)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其中化肥8000亿元,农药3000亿元,农机4000亿元,农资市场是一个万亿级别市场。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解决的是商品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就农资行业看,传统的销售方式是,企业将产品卖给渠道商、渠道商再将产品分销给农户,而渠道商环节存在不同等级的经销网络,这使得传统的农资销售成本高、价格贵、质量缺乏保证,农户与生产商、经销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在电商背景下,农资产品的使用者通过网络,打破了先前的信息不对称,能够获取更好的农资产品,从而获取更高的种植收益。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举例称,1吨肥料3000元,在传统的销售渠道中,经销商加价200~500元,零售商加价400~800元,总的最低加价也高达600元,相当于20%的利润率,而按照行业一年6000亿~7000亿元的规模,整个行业中间渠道加价高达1200亿元,而如果通过农资电商,这1200亿元加价将直接从中间渠道抹掉。在传统农资销售链条中,经销商赚取的是信息不透明所形成的差价,而进入农资电商时代,中间渠道抹去是否意味着传统经销商面临转型呢?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这主要是经销商角色的转变,农资是生产资料,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在电商时代下,农资经销商意义在于物流及提供相应的农技指导和服务,实际上在当前的A股上市公司中,辉丰股份入股50%的农一网,已经在进行这样的探索,传统农资经销商转变为县域服务的点,并提供农技服务。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传统电商大佬切入农村电子商务,农资作为特殊的商品,如何有效实施配送完成最后一公里,这不是谁想搞就能搞的,正是因为商品的特殊性,也使得农资企业做农资电商更有先天性优势。”有券商人士指出,当前农资企业试水电商仅仅是开始,面对万亿以上农资市场以及6亿~7亿农村用户,任何有机会在其中站稳脚跟的公司都值得重点关注,农资市场也将是电商中的新一片蓝海。每日经济新闻(002385)借“三网一通”转型综合服务商近年来,饲料行业领跑者大北农(002385,收盘价22.58元)提出智慧大北农战略,拟通过猪管网、智农商城、农信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完成公司农业互联网平台商的“二次创业”。9.58亿投资“三网一通”大北农是一家从事饲料加工和农作物育种的农业企业,其中饲料占据公司九成以上营业收入。如今,大北农正在由饲料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3月6日,大北农发布定增预案称,公司拟以14.07元/股向邵根伙等10名特定对象发行1.56亿股,募资22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此次非公开发行唯一的募投项目,大北农拟投资9.58亿元打造农业互联网与生态圈。早在两年前,大北农就开始在农业互联网与金融生态圈谋划。2013年,公司提出移动互联网与智慧大北农战略,针对养殖户和经销商重点推出了猪管网、智农网、农信网及智农通等“三网一通”新产品体系。此次募投项目将进一步深化落实“三网一通”体系。此外,为贯通线上线下,大北农还计划通过3年左右时间在客户比较集中的区域设立160家服务中心,积极拓展猪管网、进销财、企联网、种植网等智农云服务产品,承接智农商城等交易平台的O2O(线上到线下)服务。猪管网管理600万头猪2014年,在智慧大北农战略下,公司推出猪管网,成为公司、经销商、养殖户对接的桥梁。猪管网是大北农为养猪用户专门开发的猪场管理系统,为养猪户提供一体化的养猪智能化解决方案。比如,养殖户可以直接通过猪场软件在网上了解猪的整个状况,根据猪的食量合理规划饲料购买需求,根据母猪体重预计其繁殖生育能力等。此外,大北农猪管网还囊括了进销财、猪病通、养猪学院等。据了解,猪管网前期主要针对大北农内部客户,目前已有一部分外部客户。目前,公司进销财用户有2600多家;猪管网用户上千家,有效活跃用户600多家;服务母猪32万头,服务商品猪600多万头。控制产业链最重要一环智农商城是大北农互联网平台化战略的另一支柱,依靠网络将公司、经销商、养殖户有效聚合在一起,实现贸易与交互,与猪管网有效配合。大北农通过智农商城销售兽药疫苗、饲料、生猪以及养殖设备;经销商也可以作为商家开店自营,扩大自身销售范围;养殖户可开店销售农贸产品。在产品配送方面,安信证券一位分析师介绍,“大北农传统网络分布于全国各个乡镇,能够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当前大北农有2.7万多家经销网点。”除了传统的渠道,大北农通过猪管网控制了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猪。“这是公司相比其他农资电商的最大优势。猪管网可以引流,将养殖户带到智农商城,实现农资产品的交易;另一方面也为智农商城生猪交易打下了基础。”上述分析师说。在传统生猪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养殖户依靠猪贩子、猪中介才能将猪卖出去。如今,养殖户可以通过智农商城与屠宰场直接交易,从而缩短了交易链条,增加了养殖户的销售收入。此外,大北农还在筹划上线生猪交易平台。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大北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生猪交易平台相关调研已经完成,正在准备上线。据安信证券研报,2014年,大北农智农商城累计完成订单63万单,涉及交易总额210亿元。农信网发放小额贷款11亿依托猪管网和智农商城,大北农还推出了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农信网,为客户提供资金、理财、结算等类金融服务。据了解,农信网旗下细分产品有针对农户资信平台的农信资信,针对农户理财的农富宝,针对农户贷款的农信贷,针对农户支付的农付通,以及保险方面的农信保,通过上述五大产品打通农业互联网综合金融服务链条。其中,农富宝是在2014年由大北农联姻银华基金(博客,微博)打造,向大北农经销商、用户、员工、供应商提供理财产品。截至2014年底,大北农通过金融机构向2200余家客户,累计发放小额贷款超过11亿元,极大地缓解了客户的资金难题。“猪管网将更多的猪圈起来,培育养殖户粘度;再以猪管网为入口,引入客户到智农商城交易;最后农信网为养殖户提供交易支付、融资贷款、资金理财等金融服务,从而实现大北农向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转型。”上述分析师表示。辉丰股份(002496):渠道下沉 打通农药电商“最后一公里”近年来,辉丰股份业绩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尽管身处农药行业,但辉丰股份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似乎已经超越了行业的固有周期。然而,这还不足以引起资本市场的兴趣,真正被市场关注的,是辉丰股份战略性的电商布局,在农资电商新蓝海的背景下,辉丰股份抢先布局的农一网或将助其实现二次“腾飞”。农一网招商数量井喷辉丰股份是国内农药公司中在原药生产领域产品最齐全的公司之一,产品涵盖了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五大系列。近年伴随着跨国企业订单转移,公司高端产品持续放量,辉丰股份业绩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辉丰股份持股50%的农资电商平台农一网,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牵头,联合五家大型农业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日正式上线,吸引了业内众多知名农药企业入驻。在农一网主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网站定位专业服务农资零售商和种植大户,其中农药商城、店、原药及精细化工、植保专家是农一网的四大模块。农一网计划在未来3年发展2000个县域工作运营中心与20万个村级植保信息服务站。农一网产品总监宋鑫告诉记者,农一网采用“农一网+县域工作站+村级植保信息化服务站”的电商模式。“在县域工作站,我们采取的是合作模式。”宋鑫说,当前在每个县域,农一网都设置了一个工作站,工作站采取与农一网合作的模式,由农一网统一进行管理。宋鑫解释称,该合作模式区别于加盟,目前农一网并不收商家的加盟费,也不对工作站参股,农一网挑选实力强的客户作为县域工作站,其中有一部分是由当地大的农资经销商转型而成。“配送是由县域工作站完成,农一网并不涉及。”宋鑫表示,工作站独立于农一网,但归农一网管理,农一网提供的是一个平台,当前市场的竞争很激烈,农一网在它们中间优中选优,这使得农一网对工作站的管理能够有很好的约束力。当记者问及县域工作站与农一网具体是怎样的合作模式时,宋鑫解释道,农一网提供的是平台以及商家品牌,客户上网买货的资源属于农一网,县域工作站受益于产品厂家回馈返点及物流配送收益等。就当前工作站建设情况,宋鑫告诉记者,去年底完成了400多家招商,当前农一网的县域工作站已经达到了600余家,进展大超预期,这从侧面表明农药厂商和下游经销商对农一网模式的认可。渠道下沉带来配送优势农一网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呢?宋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农药是一个特殊商品,牵涉到物流及配送服务,农一网的运作模式在业内是比较独立和领先的。具体来看,通过县域工作站及村级植保信息站,农一网解决了农村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这是其他电商解决不了的。比如阿里巴巴只能借助其平台,但是农药不像衣服,下单后就能配送过去,而且量少也很麻烦,配送是一个大问题。农一网通过与代理商合作,每个县有一个工作站,能够有效配送,采取这样的模式,就解决了农村物流的最重要一环。“当前农一网正在全力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问题,即代购”,宋鑫表示,代购解决的是农民不会上网的问题,当前农村很多人不会上网,农一网通过安插在工作站及服务站的专业人士,帮助农户下单,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农资电商平台主要是颠覆了传统的价格体系,就价格优势而言,有熟悉农一网的机构人士介绍称,一般农药企业综合毛利率控制在20%~30%,而经销商一般会有20%~30%的加价。通过农一网销售,通用产品的毛利率可控制在10%以内,其他产品不超过15%,用户通过农一网购买成本将较终端渠道节约30%以上。另一方面,由于农一网的县域工作站有一部分是由之前的经销商转变而来,这一类似加盟的方式保证了其快速扩张。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在县级当地选取以前的农资经销商直接转为工作站,一方面节约了公司的扩张成本,另一方面,这些前期经销商在当地的渠道、人脉关系更利于产品的推广,就县域工作站而言,它主要是与企业对接,企业根据用户的订单,直接将货品发送到工作站,而县域工作站的盈利主要是依靠农一网的返点。“县域工作站承接农药"最后一公里",这是其他互联网电商龙头无法比拟的。”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当产品到达县域工作站后,县域工作站直接负责将产品投递到村级层面,到此,农药行业产品O2O已经顺利实现闭环,农一网的电商模式也是当前农资电商中最为清晰的一块。不过有行业人士指出,作为垂直交易平台,农一网承担网络经销商角色,不足之处是线下服务主要委托专家或服务站人员,可能面临农化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司尔特(002538):打造农资O2O 自建万家线下服务站2亿元打造农资电商平台2014年12月,司尔特公告称,公司拟出资5000万元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司尔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不到两个月后,司尔特加码农资电商。日,公司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0.28亿元,其中2.06亿元用于司尔特O2O农资电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司尔特O2O农资电商服务平台由线上与线下两部分组成。线上提供农资展示交易、测土施肥决策支持等个性化、主动式服务;线下建设10080家村级农资电商服务站。司尔特预计,项目达产时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9.58亿元,利润总额6374万元,净利润4781万元。五步玩转农资O2O作为老牌的农资化肥企业,司尔特将如何玩转O2O?记者以投资者身份采访了公司证券代表蔡炎梁,从产品、价格、渠道、物流、服务五大方面了解了司尔特O2O农资电商平台。农资电商产品将采取四步走。“第一阶段为公司自有产品,主要包括磷酸一铵和复合肥;第二阶段是引进公司没有的产品,比如尿素、、二胺等;第三阶段再加入农药、种子等;第四阶段将销售一些初级农产品,如水稻等。”蔡炎梁说。价格一直是国内农资的痛点。蔡炎梁表示:“传统的代理分销,渠道冗长复杂,农资价格被一级一级抬高,而通过电商平台,公司与终端客户直接对接,省下的渠道加价费用,公司可以留存一部分作为利润,另一部分让利给农户。”渠道方面,司尔特拟用两年时间建设10080家村级农资电商线下服务站,实行连锁经营。蔡炎梁透露:“今年将建设4000家,公司拟先在安徽亳州建立两个旗舰店。”物流方面,蔡炎梁透露“对于服务站,公司将全部采取自营模式,统一规范化运作。目前配送还主要依靠原有的经销商。”此外,个性化服务是司尔特农资电商的一大优势。据了解,公司与中国农大合作的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将为电商用户提供技术支持,用户可以通过网站与技术人员一对一沟通。金正大(002470):农资O2O 有望砍掉20%化肥中间成本凭借世界领先的植物运营专家、种植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国内最大的农资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战略定位,金正大(002470,收盘价36.4元)成为A股市场极具潜力的大农资龙头,而公司即将上线的电商销售平台更是其2015年的最大看点。2014年9月,金正大与(002215)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商业合作平台,在药肥一体化、农资平台流通、先进农业服务推广等领域开展全面深度战略合作,并积极探索新型涉农商业模式。中金公司认为,金正大在全国20多个省市拥有数万个二级经销商渠道,覆盖复合肥、硝基肥、缓控肥及水溶肥等全系产品;诺普信拥有上万个农药网络,双方合作将形成独特的农资线下资源卡位优势。去年11月,金正大定增8142.29万股,募集20.6亿元投资3个项目,其中农化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5.8亿元,募资投入4.3亿元。公司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农化服务中心总部和覆盖全国14个省份的100家农化服务中心。“农化服务中心类似于农一网的县域工作站。”有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不同的是,金正大农化服务中心是自己花钱建设。从前期进展看,2014年已经完成了30余家,2015年或将完成50家以上,进展好于预期。建立区域农化服务中心,相当于完成了线下的布局,而金正大最终目标是搭建电商平台。据了解,金正大电商同样是以公司来做电商平台,前期主要销售复合肥,由建立在各地的农化服务中心及公司授权的经销商配送。前期主要针对规模化种植客户,开展一对一推销。业内分析称,相比农一网初期仅仅是农药销售,金正大电商平台初期就进行复合肥销售,其现金流将更为庞大,对客户的粘性更强。比如一吨肥料出厂价3000元,经销商加价200~500元,零售商加价400~800元,两个环节至少加价600元,相当于20%的利润率。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可直接砍掉600元的加价,因此对客户有巨大吸引力。(000811):分享节能环保盛宴的制冷系统提供商公司在制冷设备系统集成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详细介绍了公司旗下参股公司的节能环保产品,公司作为能分享节能环保盛宴的制冷系统提供商,应享受更高估值。首次给予 “审慎推荐-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18.0-20.0元。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随着我国食品行业冷藏链的不断完善,以及人均冷冻冷藏食品消费量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工业对制冷设备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目前,制冷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从食品工业到空调技术、医疗卫生、国防工业和现代科学领域都离不开制冷技术;公司是国内一流的制冷系统提供商:公司作为我国制冷设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公司不仅是设备制造商,还是优秀的制冷系统服务提供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公司制冷设备业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收益是公司利润重要保证:烟台冰轮的参股公司烟台荏原、烟台顿汉布什、现代冰轮生产的地源热泵、余热溴冷空调、余热锅炉等产品均符合节能环保需要,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并开始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收益是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合同能源管理是公司新的增长点:随着中国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鼓励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产品覆盖制冷设备、余热利用等多个领域,依托公司产品和技术在发展合同能源管理领域具备天然优势。公司已经将合同能源管理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亏损子公司扭亏进度和投资收益低于预期;首次给予“审慎推荐-A”投资评级:公司在制冷设备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旗下参股公司覆盖多个节能环保产品领域。在我国政府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公司能够全面分享节能环保产业的盛宴,任何一次节能环保鼓励政策出台,均可以成为股价催化剂。预计10、11、12年EPS 分别是0.47、0.71、0.86元,公司应该享受高于平均水平的估值,给予6个月目标价为18-20元,首次给予“审慎推荐-A”投资评级。( 王轶铭)(000530):政策刺激 一触即发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2015年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二级市场上,受此消息影响,大冷股份今日开盘直线拉升,强势封于涨停板,备受瞩目。投资亮点:1、市已经确定"十一五"期间700万平米以上的建筑使用海水热泵,总投资估计约12-15亿元,同时,大连市计划在星海湾投资水源热泵项目,建立首个示范小区,这也是我国首个水源热泵示范项目,公司将作为项目的总承包商合作方。2、公司投资3010万元持证券3010万股,占0.64%股权。投资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306万元。持有1.11%股权,期末账面值为1728万元,持有S*ST新太1.40%股权,期末账面值为300万元。3、与日本三洋株式会社合作,三洋空调等合资企业已跻身商业制冷和民用制冷的前列,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制冷空调业的龙头地位。消费升级背景下,产品需求的增长将保障公司的盈利能力。风险提示:公司面临国家宏观调控、原材料涨价、升值、关税下调等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的市场开拓计划。(顶点财经)(000039):干箱订单充裕,需求好於预期运输市场复苏,干箱需求远好於年初预期,目前公司订单已排至四季度,同时价格仍有上调空间;同时公司道路运输车辆平稳发展,烟台莱佛士前景广阔。随着集装箱主业的明显复苏,公司2010年业绩将有长足进步。预计公司年EPS分别为0.877元和1.099元。目前A股对应P/E13倍和10倍,B股P/E为10倍和8倍,鉴於集装箱需求好於预期,全年业绩将大幅增长,皆给予买入投资建议,B股目标价为12港元,对应2010年12倍P/E,A股目标价13元,对应P/E15倍。7月集装箱运输已显旺季特徵,船公司运力投放力度加大,同时减速策略并行,空箱需求大幅增加。预计今年圣诞货物旺季将得以持续,箱量需求将保持旺盛。中集集团前4月干箱产量为18万TEU,5、6月干箱产量超过24万TEU,Q2产量较Q1劲增2倍有余,目前生产线全力运作,订单已排至四季度。考虑集装箱新船下水量以及旧箱替换量,我们认为2010年全球集装箱干箱新箱需求将在200万TEU以上,其中中集产量将超100万TEU。按照目前新船订单以及集装箱保有量计算,2011年中集集团干箱产量将超过130万TEU。集平车下半年订单情况良好,混凝土搅拌车及自卸车预期保持稳定小幅增长。预计2010年公司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增速将在15%左右。烟台莱佛士持有十几台钻井平台的订单,预计将在未来2、3年内交付,预计2012年,烟台莱佛士的营收将达到100亿元的规模,其CAGR达到30%。预计公司年营业收入将达到439.88亿元和504.51亿元,YoY分别增长132.96%和20.33%;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3.35亿元和29.26亿元,YoY分别增长143.45%和20.33%;EPS分别为0.877元和1.099元。目前A股对应P/E13倍和10倍,B股P/E为10倍和8倍,鉴於集装箱需求好於预期,全年业绩将大幅增长,皆给予买入投资建议,B股目标价为12港元,对应2010年12倍P/E,A股目标价13元,对应P/E15倍。(群益证券 韩伟琪)(002158):精密制造业龙头,受惠低碳经济地源热泵市场前景空前,享受政府产业政策扶持 伴随着我国对建筑能耗的进一步关注,地源热泵有望短期内打开整个商业地产市场,未来三年进一步打入民用市场,成为节能减排的直接受益者。公司借助清华同方人工环境和山东富尔达等下游整机客户,成功进入了地源热泵领域。在建筑能耗不断攀升的压力下,我国在沈阳、天津、山东等北方需要冬季取暖地区开始推行用地源热泵取代燃煤锅炉试点。沈阳规划到2010年全市地源热泵供暖面积扩大到占全市供热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增量50%。在节能环保的大政策推动下,地源热泵这种清洁、环保、节能、减排设备,在我国冬季需要取暖的北方地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鉴于这一市场处于萌芽期,我们认为未来三年需求将成几何式增长。公司盈利空间将有望逐步提升。公司通过核心部件的国产化,不断向上游零部件延伸,将有望陆续提高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如压缩机转子由完全进口台湾到自制率80%,其毛利率水平就由24.55%提升到39.34%。另外,公司也在积极向上游铸锻造、粗加工等领域拓展,公司力争最大限度的享受螺杆压缩机整个产业链的利润空间。我们预计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仍有一定的提升潜力,保守估计将会稳定在历史较高水平上。行业地位巩固,优化的产品结构续写高增长。公司是制冷产业链核心部件产螺杆式压缩机的行业霸主,三大类产品,螺杆式制冷机、螺杆式冷凝机和螺杆式空压机的下游十分广阔,主要领域分别为楼宇空调(商业地产)、工业冷藏和机械、冶金、电子电力、医药、包装、化工、食品、采矿、纺织、交通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5%,排名第一。2009年底,幕投项目正常投产螺杆压缩机的产能将提高50%,解决短期的产能不足,中长期来看,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再把产能提高30%以上。我们认为困扰公司的产能瓶颈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下游需求的持续旺盛将拉动公司未来三年业绩确定性的高增长。风险因素与催化剂: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以及产品价格走低的压力和各项新产品市场拓展的不确定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十二五”的提前布局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节能减排扶植政策的陆续推出也是公司股价的重要催化剂。估值与投资评级:在可持续高增长的前提下,公司股价的溢价空间来源于节能减排。因此,我们给予公司股价0.8倍PEG 和39.78倍PE 估值水平,对应2010年预测EPS 的股价是30.49元,目前股价低估,维持买入评级。(东方证券 周凤武)(000529):短期股价难以走高公司资产重组后,由原来纺织工业化学纤维行业变更为肉类食品供应为主和教育出版物发行为辅的业务格局,公司主营业务将涉及冷藏物流、农牧养殖、教育出版等行业。以公司财务情况分析,重组后公司的利润将逐年增长,当前的动态市盈率不高,估值处于市场平均水平附近。公司复牌后涨幅巨大,获利盘兑现的压力使股价短期内难以走高,从公司经营前景分析,其中长线价值较高,投资者可以在其调整过程中逐步建仓。(恒泰证券 杜晓珀):物联网相关业务翻倍增长,条码芯片将于年内推出种种数据表明09年公司物联网业务增速达100%以上。物联网业务包括二维码、RFID 系统应用,读写机具和条码芯片。估计公司和中移动合作的电子回执业务09年全年流量达到6400万条左右,比万条增长83%。09年农业部溯源项目销售读写机具4万台,是08年销量的两倍。估计物联网业务收入2.2亿元,占09年营业收入20%左右。条码芯片将于年内推出,降低产品成本,大幅提高读写效率。公司自行研发的用于二维码编解码的条码芯片已经在台湾大型芯片厂进行溜片的工作,样片将在公司产品上进行各种测试。预计2011年可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据公司介绍自行研发的条码芯片可提高编解码速度20倍,而且成本比以往低20美金,未来会开放向业界销售,初步预期年出货量在10-20万片每年。二维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1月份,公司中标肉类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及集成项目,标志着公司的动物溯源应用业务从动物养殖环节开始延伸至动物屠宰环节和肉品流通环节。除了传统的动物溯源,物流领域外,二维码在火车票实名制,资产管理、电子支付,防伪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司通过中移动手机支付读写机具初评。预计在中移动第二批手机支付读写机具厂商招标中可以中标。中移动目前只有三个读写机具供应商,而中移动的目标是发展7-8家供应商,公司入围概率较高。其他业务增速在25%左右。公司在公路机电一体化市场占有绝对领导地位,占福建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65%的市场份额。近期刚刚中标两个高速公路信息化项目,中标金额6274万元。公司还是中移动和联通重要的BOSS 集成商,目前已经进入28个省市项目。公司171亩商业用地将贡献约7个亿毛利润。公司将建设联排别墅项目,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预计年内开工。目前周边高层项目每平米项目售价1.2万元。预计联排别墅全部销售完毕后有望为公司带来7亿元的毛利润。增发还在等待证监会批准。融资超过4.6亿元,增加股本8000万股。增发项目的顺利实施会加强公司在二维码自动识别技术,二维码解码芯片,高速公路机电一体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开拓力度。预测增发摊薄后10-12年EPS 为0.24元,0.32元,0.55元。(招商证券)(600125):行业发展渐入佳境,关注业务开拓进程与催化因素国铁路集装箱行业与美国差距巨大,原因何在?2)我国铁路集装箱行业何时才能迎来突破?3)铁龙物流近期的看点何在?08年中国铁路货运量为美国的90%,而铁路集装箱运量仅为30%。我们分析产生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1)总体运能严重不足,我国铁路路网密度偏低,地区经济不平衡等导致铁路客运需求巨大;2)运营机制不合理,非市场化运作、运营资产的横向切割使得客运对货运运能的侵蚀严重;3)网络集疏运效率低下,非独立规划的网络节点无法取得“效率”和“效益”平衡下的高效集疏运;4)运输组织方式落后,双层装运可使运能翻番、单位成本降低两到四成。幅员辽阔的国家已普遍应用,而我国仅应用于京沪线。制约我国铁路集运的重要因素正发生积极变化,2012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首先,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使适箱货增多、长距离运输需求增加,从而加速了需求端增长。其次,客货分离运能释放:2012年高铁大规模建成后货运运能逐步释放。以最快进度测算,至2012年,仅五大干线释放的累计客运运能就将占现有全国总客运运能的41%。公司享有铁路特箱独家经营权,无疑将在行业大发展中受益。第三,集疏运效率大幅提高:2012年18个铁路集装箱专属网络节点&集装箱中心站将全面建成。公司冷箱业务的市场前景广阔。国内消费升级使需求增长加速,而且未来通过中国作跨境中转运输的需求也较大。冷箱的业务开拓进程有超预期可能。而且公司财务杠杆调节空间大,预计未来有可能积极沿产业链两端延伸。上调评级至“强烈推荐-A”,预计2010-12年EPS 为0.44、0.56和0.68元。公司近期看点是冷箱业务拓展超预期的可能,以及下半年城镇化和支持西部等政策加速出台、消费升级加速等催化因素出现的可能,建议积极关注。风险提示:铁路集装箱行业发展、冷箱业务开拓进程低于预期,系统风险等。(招商证券 姚俊 罗嫣嫣)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保本保息,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市场分化明显,未来持续看好民生消费领域。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绩优新蓝筹,未来市场主力方向,政策支持,资金流入。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376112
播放数:1277377
播放数:660350
播放数:410255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资电商平台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