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国家最高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者叫什么

印度甘地国家开放大学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印度甘地国家开放大学
1985年1月,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向全国宣布要创办以其母亲、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的名字命名的国立开放大学。9月,议会通过了《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法案》。同年11月,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IndiraGandhiNationalOpenUniversity,以下简称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正式奠基,至今仍是印度惟一的国立开放大学。按照这一立法的规定,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有责任在全国范围内引进和推广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体系,并推进这一体系的内部协作和标准确立。印度甘地国家开放大学通过远程教育委员会的机制发挥着大学和印度开放远程学习领导机构的作用。创办时间1985年1月类&&&&别公立学校
目前,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设有11个学院,既有普通教育各专业的学士学位课程或证书课程,也有计算机应用的证书课程、远程教育的硕士学位课程、人力资源开发的证书课程等专业范围广泛的学位与证书课程;共有专业125个,提供各类课程1,000余种,在校学生数也由年度的4,381名发展到年度的大约150万人,其注册学生数占全印度在校大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自称“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尤其是,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现有16个博士点和20个硕士点。它的16个博士点学科是教育学、经济学、历史学、旅游研究、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数学、物理学、印地语、英语、管理学、商贸学以及与位于阿拉哈巴德市的HarishChandra研究所联办的物理学和数学2个博士点。这所大学拥有注册学生1000000多名,在远程教育中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学生来源仍然是城市中产阶级占大多数(大约占80%),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只占20%。从生源组成的性别来看,依然是男性占多数,占75%,而25%的女性参与率远远达不到期望的男女平等水平。由于多种原因,社会和教育上的弱势群体仍未能够利用开放大学体系。生源中只有6至7%的学生来自弱势群体,而来自部落和残疾人群体的就更少了。
在2003年,参加普通高校和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课程的学生总数占印度高等教育学生总人数的20%之多。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自己就有一百多万名学生,占高等教育总人数的10%。印度大学教师的任用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和程序,作为中央大学的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必须遵照执行。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教学工作以本校教师队伍为主,少量地聘任校外学者作为临时教师。在校本部的教学人员中,教授约占20%,副教授(同一级职称的还有“选择级讲师”,SelectedLecturer)约占35%讲师约占40%,其余的为更低级别的教师。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在1987年只有两个学历专业,学生人数只有4300人。2006年本校累计学生人数达100万,共有专业125个,提供各类课程1,000余种,包括传统学术课程,也包括新领域的课程,如管理、计算机、建筑、酒店管理、旅游、环境研究、特殊教育、授予妇女权利等课程。这些课程在传统大学中是少有的。《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法案》指出:“本大学的目标是:通过采取适用于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模式的各种方法,进行教育,传授知识;不单纯为了向人口中的大部分人群提供高等教育,尤其要特别考虑向社会中的处境不利群体提供高等教育;鼓励、协调并帮助其他开放大学和远程教育机构,同时,制定国内开放大学和远程教育的标准;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全国融合,增强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具体的目标中提到一些挑战。这所大学要致力于:“加强适应就业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学位、证书和文凭课程并使之多样化,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特别是那些偏远和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中希望通过各种学习提高或获得知识的人们,包括在职人员、家庭主妇和其它人员”。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在印度的大学系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作为中央大学,它同时又是全国邦立开放大学和全国远程教育的最高学术领导机构,因为印度议会通过的法律赋予了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制定国内开放大学和远程教育标准”的权力。它与少数单一制中央大学一样,不接纳民办的附属学院,只接纳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的教学中心。
作为中央大学,目前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经费约70%来源于中央政府的拨款,约30%来源于学费收入。这种经费来源的比例在不同时期也略有不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央政府的拨款接近80%,此后逐渐下降,现在低于30%。
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一所全国的中心,16所地区(省)教学中心(分校)和220个学习中心。学校无论是组织结构、教学系统还是学科发展、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色。(1)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通过开放知识和远距离教育系统(DistanceEducationSystem)建立和发展各种课程,并使学生获得各类证书、文凭和学位。(2)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是远距离教育教学模式的杰出代表,她是国家具有指导和领先地位的机构。为此,学校设立了远距离教育委员会,并从1992年4月起生效。为了充分发挥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在印度远距离教育系统的典范作用,它还向各州(邦)开放大学提供学术鉴定、教材、培训及财政支持。学校还建立了员工培训和远距离教育研究院。学校还与若干普通高校签订协议或备忘录,扩大和加深双方学术的和专业建设的关系,或互相交流课程和信息,或共同开发课程等。
英迪拉·甘地国家开放大学,印度开放和远程学习的国家资源中心,致力于开展远程模式的高等教育。在成立之初的短短15年内就在国内一流教育机构当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英迪拉·甘地国家开放大学已成为远程教育中的先锋,并在1993获得了由英联邦进修组织(CommonwealthofLearning)颁发的远程教育优秀中心奖项。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管理与学术结构在印度开放大学系统中具有代表性。与其他中央大学一样,印度现任总统为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视察员,中央政府高级官员或全国著名学者担任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校长,副校长是日常管理的最高决策者。具体组织结构情况如下图所示: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教学系统完全不同于常规大学,它采纳了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利用各种辅助工具,例如,自制的教学材料,电视的和音像的设备,定期举行工作安排和协调会议,对于那些科学、电脑、护理和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安排,以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心进行选择并参加实践。
2001年,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计划通过建立40个FM电台以及2000个卫星电视频道来推广远程教育,每建立一个FM电台,政府需要投入3万美元的建设资金。
日,印度成功地将其自行研制的一颗教育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印度发射的第一颗用于远程教育的卫星。印度空间研究所(ISRO)称,这颗卫星名叫EDUSAT,价值2000万美元,将专门为远程教育提供通讯,它也是世界上首颗教育专用卫星。这颗卫星的所有12个异频雷达收发器将地毯式覆盖印度全国,定向天线技术能使卫星给特定区域发送当地方言的教育节目,地面上人们只要使用价值65美元的接受器就能在任何电视机上收看它播放的节目。这将大大增加偏远地区的人们受教育的机会。与各国开放教育一样,印度开放大学的教学形式也主要是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较为容易,而要实现远程教育中的师生交流就很困难。在这方面,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尽量利用多种途径,加强教师与学生的直接或间接交流。这些途径包括:按自我教育模式制作教学材料,以此体现师生相互作用的某些因素;教师在给学生作业写评语时模拟一种互相交流的情境;面对面的辅导;特别设计的录音磁带、录像带和广播、电视节目;电话讨论等。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教学大纲迎合了不同人群的需要。首先,适应了不利于受教育的人群的要求,向失业者,生活在偏远及农村地区的,由于工作原因而不能经常参加正常学习的,家庭主妇及其它一些人群。
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基本上解决了教学辅导中的双向交流问题,教师在演播室上课,通过学校自己的发射台,(安装在一辆汽车上,按国家规定的频道发射)将教师讲课内容直接传递到全国几十个学习中心。各学习中心组织学生收听收看,学生在收听收看中有问题可立即打电话提问,学校电话室值班人员将各地询问内容及时汇编整理,然后转给讲课教师在课堂讨论中予以解答,学生打电话提问不收钱。
印度的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良好的教育绩效获得了在国内协调传统大学开展远程教育的权利。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不仅有传统的教室、学习中心,还有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特别是依据学生的需求建立了虚拟校园,虚拟校园的学生所要学习的技能包括: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技能;与他人的合作与联系技能;与资源管理人及其他学习者的交流技能;工作管理与解决问题的技能;运算应用技能;技术应用技能;创造性地运用设计原理的技能。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大多数课程是通过多媒体学习包来提供的。以印刷教材为主,此外还有音像带、广播、电子会议等媒体,以及面对面辅导。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教学体系分三个层次:总部、地区中心及学习中心。总部包括学术部门,如各学院,以及行政中心和服务中心。此外,该大学还有师资培训和研究中心、远程教育委员会和电子媒体制作中心。总部负责设计和开发各类学术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地区中心和学习中心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负责为学生组织面授辅导和提供咨询,并且处理学生提交的作业。大学的教学体系规定了学生每门课程必须完成的最少作业量。不过,是否参加面授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些地方还采用单向视频和双向音频会议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在教学管理中实行学分制。1个学分的获得要进行30个小时的学习,包括阅读文字材料,收听、收看教学节目和参加辅导活动等。学生在1年的学习中最高能得到32学分,而文学士、理学士和商学士学位的授予标准是96学分。攻读学位课程的学生可以3年毕业,最长可以延长为8年。各种文凭证书课程也有学分上的要求,一般是1年结业,最多可以延长为4年。学生的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一门6学分~8学分的课程的作业成绩,一般包括1次计算机评分的作业成绩和2次教师评分的作业成绩。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5%~30%。作业成绩和考试成绩都有最低分数线,如其中一个成绩低于最低分数线则不能毕业。作业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不能参加期末考试。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有一套条理清晰的专业课发展计划来提高教学质量及其影响。提供不同证书的专业和课程。
1.弹性学期制
为了坚持开放教育的原则,提供了必要的弹性学期制以鼓励学生开展学习。学士学位3年的课程学生可以用8年完成。一年的专业证书学习可以用4年完成。6个月的学习(学历证明)最长可以用2年完成。
学校在弹性学期制的基础上建立学分制。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如:学习有关教材,观看教学录像,参加和承担分配的工作任务,参加辅导课等)满30小时的就取得一个学分,学校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自己掌握学完一门课程的大致时间。
这样可以更好地认识和评估学习课程的价值,从而提供学生跨专业或免修的机会。近来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和Pondicherry大学签订了一份理解备忘录,二所学校的学生都可参加对方学校的课程学习,并申请免修,还可在两校之间交流互换课程。
3.专业设置
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利用自己作为中央大学的地位,聘请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作兼职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建立了16个博士点和20个硕士点,在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这一措施也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地位。
印度开放大学专业不同,所学课程的门数不同,证书的类型也不同,所学课程门数差别更大。例如:英语创作专业,学制一年,学习课程是二门必修课,三门选修课;旅游专业培训,学制6个月,学习二门课程;图书馆科技情报专业,硕士学位,学制一年,学习6门必修课和4门选修课;如果要学习工程技术高级学位证书,则需要三年时间,学习12门必修课和二门选修课。
授予博士学位专业:教育学、经济学、历史学、旅游研究、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数学、物理学、印地语、英语、管理学、商贸学以及与位于阿拉哈巴德市的HarishChandra研究所联办的物理学和数学2个博士点。
授予硕士学位专业:工商管理、远距离教育(文科)、图书馆科技情报。
授予学士学位专业:英语、印地语、公共科学、经济、社会学、历史学、公共关系学、商学、数学、物理、化学、图书馆科技情报、护理、儿童早期教育。
颁发学历证书专业:管理学、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市场管理、经营管理、高级管理、农业发展学、英语创作、印地语创作、办公室电脑化管理、营养与健康、新闻和公共传播。
颁发结业证书:水资源工程、建筑管理、电脑。
颁发职业培训证书:导游、食品和营养。1993年,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使用印度太空研究组织提供的设施开展了卫星远程咨询试验项目。由大学的中央演播室举行的学习辅导被传送到所有的地区中心。这些中心都有设备接受声音和图像信号。视频传输是单向的,但是在接收中心的学生可以通过双向音频传输系统与学术辅导教师进行交流。全国各地有超过125个中心有接收设施,它们提供大约480小时的远程辅导。然而,电子会议还没有成为辅导的主要形式。
英迪拉·甘地国家开放大学有一个媒体中心,使用两颗不同的卫星,有专门的远程电视会议系统设施。其他远程开放大学可以花钱购买这个电视会议系统的时段,实现硬件设施的共享,同时也可以共享一些学习资料和培训项目资源。英迪拉·甘地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生目前遍布世界上28个国家,把一个国家的教育资源输送到另一个国家,使教育跨越了国界。英迪拉·甘地国家开放大学建立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学习网络,有46个地区中心和882个学习中心,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并开始专注于教育落后地区。
到2006年11月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英迪拉·甘地国家开放大学在全国设有58个地区中心和1,400个学习中心。1997年的《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法案》修正案规定,经大学视察员批准,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还可以在印度以外的地方设立学习中心。目前,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在亚洲和非洲的35国家开展了联合办学,设立了41个国外学习中心,这些国家包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科威特、阿曼、巴林、塞舌尔、毛里求斯、马尔代夫、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和利比亚等。
当地的学习中心是学生和开放大学的联系地点。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典型的学习中心是由当地的教育机构设立的,它提供补充阅读材料、音像带和可回放的播放设备、辅导课、实践课和实验课等内容。学生要将作业交到这些学习中心,由当地的辅导教师做出评价并提供反馈意见,这些评价被记入学生分数档案。学习中心的设施主要由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提供,当地教育部门提供场地。地区中心负责这些学习中心的管理,主要工作是协调和监控学习中心的运作。学习中心的人员主要由当地院校的教师兼任,而区域中心的人员则是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固定员工。地区中心的人员负责选定学习中心,招收管理学习中心的兼职员工和学科辅导教师,并监督开支和账目。每个地区中心会指定一个核心学术团体,负责给区域内的学习中心提供学术辅导和专业支持。
最近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在人力资源开发部的帮助下建立了专门的技术教育、普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频道和电台。这进一步证明了信息和通讯技术正日益被用于增进高等教育普及率以及促进远程学院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性。印度远程教育委员会(DEC)制定措施,用以规范由全国各个大学提供的网络课程。所有大学提供的课程都必须使用经过DEC认证的软件。这个强制性认证体系由全印度技术教育委员会和甘地国家公开大学共同倡导,同时,由印度甘地国家公开大学创立的认证规范体系已经开始了认证工作。
(二)对课程内容、教学策略、资源、支持服务等的质量保证的方法
印度远程教育师资及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在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领导下,印度建立起了完善的远程教育师资及相关人员培训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培训的对象、培训者、培训的内容三大要素。早在1990年5月,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就与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联合开展了COL——英迪拉·甘地国家开放大学培训计划。现在他们已将课程发送到波斯湾和印度洋地区,并计划为尼泊尔、马来西亚、南非和美国提供课程。此外他们还与加拿大国际开放远程教育协会、世界银行及其研究所等世界性的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联系。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校长迪谢特(H.P.Dikshit)坦言,没有这些机构的帮助和合作,许多高端培训项目是无法成功的。
英迪拉·甘地国家开放大学与数个国家开展双边和多边的合作及联盟。1991年,英迪拉·甘地国家开放大学建立了远程教育委员会,作为保证开放和远程教育质量的权威机构。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真实的印度:印度的板球神话_海外来风_全球新闻眼之真实的印度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真实的印度:印度的板球神话
  文/新浪财经印度特约观察员 吴顺煌
  一个仅拿过9枚奥运金牌的国家(其中8枚曲棍球拿的,第9枚是08年射击拿的),有7亿半的人口一年至少打4次板球,85%的人关注板球赛事,可谓全民皆板球。在自由市场的推动下,印度板球超级联赛成立不到三年,就成为全球最热门的体育联赛,球员薪水仅次于NBA,创造了一个体育神话。
  “你居然不会打板球”?!在谈及体育运动时,印度朋友维伟卡(Vivek)对笔者不会打板球表示大惑不解。好像在他眼里,全世界的人都和印度人一样,都会痴迷于板球的。事实上,在没来印度之前,笔者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连什么叫板球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会打”了。
  不可思议的是,这一项类似于棒球和垒球的运动,却风靡整个印度。作为一项日常运动,只要有一颗球、一支板,再找几根杆子甚至砖块,无论场地大小,少至2个人,多至20多人,也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基本的身体条件允许,都可以玩板球。一人投球,一人用板打球,加上一些得分规则,打好虽难,学会却相当容易。
  从印度首都新德里总统府前的草地,至偏远农村的黄泥地上,就算在夏日火焰般的太阳下,都能看到人们成群结队在玩板球。据咨询公司YouGov统计,在印度,62%的人(约7亿半人口)一年至少打过4次板球,85%的调查者通过电视或其他媒体关注板球赛事,而印度人最关注的体育赛事,不是英超,也不是NBA,而是印度超级板球联赛(IPL)。
  世界上最热门的联赛IPL不仅让球疯狂,自己也挣得盆满钵满。其最近两个联赛每年营收约100亿,超过中超(中国足球超级联赛)10倍。而其品牌价值,也与美国NBA和棒球联赛不相上下,这在新兴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图1:印度人关注的十大体育赛事。(图片来源:YouGov.co.uk)
  联赛成立三年价值超NBA
  2007年,在伦敦温布尔顿的郊区,印度板球管理委员会(Board&of&Control&for&Cricket&in&India,BCCI)的代表拉蒂-穆迪(Lalit&Modi)和体育管理巨头IMG的管理者安德鲁-怀尔德布拉德(Andrew&Wildblood)的一次会唔影响了印度的体育史。
  如何在印度国内发展早已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板球呢?双方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是:仿造美国高级职业联赛,如NBA(美国国家篮球联赛),对联赛球队实行特许经营权结构。
  2008年,印度板球联赛球队公开拍卖,招莱印度商业巨头如信实工业集团和印度水泥,以及宝莱坞巨星如沙鲁克-可汗(Shahrukh&Khan)和普丽缇-泽塔(Preity&Zinta)的加盟,信实工业的印度首富阿巴尼以1.2亿美元拍得孟买印度人队,而沙鲁克-可汗和宝莱坞女星菊希-曹拉(Juhi&Chawla)及其丈夫以7500万美元拍得加尔各答骑士队。位于不同城市的8支球队拍得特许经营权拍得7.2亿美元。
  三个月后,首轮印度超级联赛(India&Premier&League,IPL)开赛,印度随之疯狂,在首个赛季的半决赛和季赛里,一共有6200万观众通过电视收看比赛,平均每场比赛锁定了11%的电视观众。接下来的一个月,索尼和世界体育集团与BCCI达成了一项高达10亿美元的9年转播权交易。第二年以98%速度增长的收视率,使得这笔高风险的交易获得超值回报。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来自全球超过23个电视台与BCCI达成了电视转播交易。而印度翠鸟航空(Kingfisher&Airlines)则获得了2千万美元的裁判合作伙伴交易,印度最大的房地产商DFL集团获得5年5千万美元的冠名赞助商合同,而每年的联赛,本田摩托、百事可乐、东芝电脑等等知名企业闪烁在比赛的电视屏幕上。
  2010年联赛开赛不到两周,英国著名的品牌咨询公司Brand&Finance报告称IPL的品牌价值已经高达41.3亿美元,而同年美国三大职业联赛之一的NBA品牌价值才33.5亿美元,IPL开赛还不到三年则超过了历史悠久的NBA。《福布斯》杂志则将IPL列为全球最热门的联赛。
  孟买印度人队现在是联盟中排名第二的球队,每年收入超过2千万美元,品牌价值近6千万美元,印度人喜欢把它同英超里的曼联相比。孟买印度人队的赞助商是一连500强集团名单,如万事达、阿迪达斯、普利斯通、箭牌、MSN等。
  而加尔加答骑士队,通过宝莱坞巨星效应的推动,成为了印度最受欢迎的球队,并于2012年赛季夺得联赛冠军。其特许经营权费用只是孟买印度人队的2/3,而品牌价值却与孟买印度人队不相上下。
  联赛的成功除了带来高额的经济回报,也使球员的收入水涨船高。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IPL球员2011年的平均薪资在全球联赛中已经位列第二位,折算成年薪高一年工资高达250万美元,仅次于NBA。
  据《福布斯》杂志报道,印度收入最高的板球球员马恒德拉?托尼(Mahendra&Singh&Dhoni)2012年年收入为2650万美元,在全球体育明星中排名第31位。如此收入,在人均GDP仅为美国1/13的印度,真是不可思议。马恒德拉-托尼也被《时代》杂志2011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板球大王拉蒂-穆迪
  印度板球神话来得太突然,就连IPL的主推手拉蒂-穆迪都觉得出乎意外。IPL成名之时,也就是拉蒂-穆迪成名之日。2008年,拉蒂-穆迪被《今日印度》杂志评为全印最具影响力的30人之一,并在《时代》杂志全球最好的体育高管中名列第16名,也在《商业周刊》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体育人物中名列第19名。
  这些荣誉可不是来自一名体育巨星,而只是一名联赛的高管。是什么成就了这位被誉为“板球大王”的印度高管呢?
  拉蒂-穆迪出身于一个商业世家,1994年起就与美国专业体育电视台ESPN合作在印度和其他国家转播板球赛事。对这一项英国人发明并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流行开来的运动,其国际赛事早已倍受关注,却没有哪个国家建立起成功的国内联赛,拉蒂-穆迪自然嗅出了其中的商机。
  2006年当上了BCCI副主席之后,他用了两年时间的筹划,把各地方的26支球队缩减为8支,通过学习美国职业联赛,拍卖特许经营权后成立世界板球里第一天商业化运作的国家职业联赛。
  拉蒂-穆迪另外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其在印度政坛中广泛的人脉关系。名义上虽然是一个非政府机构,但BCCI及其辖下各邦的板球协会却往往被政客所控制。而板球大王早在1999年就进入印度北部喜玛偕邦板球协会,再成为拉贾斯坦邦板球协会会长,随后当印度农业部长当上BCCI主席后,在其庇护下,成为BCCI副主席,最终组建了IPL。
  商业化改革让IPL解开束缚,高歌向前。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未来得及消化光荣的板球大王拉蒂-穆迪,却被他的政坛关系给绊倒了。
  经过三年快速发展,自2010年起,腐败、洗黑钱和打假球这三种职业联赛最受人垢病现象同时出现在IPL身上。受到各种案件的牵连,拉蒂-穆迪也于2011年退出了BCCI。可谓成也穆迪,败也穆迪。在印度,似乎是哪里有巨额资金,哪里就有黑钱和腐败,与政客紧密相连的印度板球,当然也无法例外,当过BCCI主度的农业部长就位列其中。
  在2011年英国Brand&Finance的品牌价值报告中,IPL同比下降了11%,从41.3亿美元下降至36.7美元。由于受到腐败案件和球员薪金上涨的影响,IPL收入快速上涨的期望突然被拔了冷水。
  至目前为止,除了少数管理层和政客下台外,腐败和其他案件依然处于争吵之中。就在上个月,印度体育部长阿贾伊(Ajay&Maken)还在为IPL涉嫌洗黑钱而在国会奔走控告;而BCCI作为回应,在这个月则开始质疑体育部玩忽职守,并质疑2008年交由体育部的基金去向不明。
  今年刚结束了一个月的第五季联赛,收视率仅小幅上涨,基本与去年持平,2011年的营业收入近120亿人民币,在各种案件的影响下,今年营收则下降了35%,仅超过80亿元。
  瞄准印度联赛市场
  IPL在短暂井喷之后,和印度当前的经济状况一样,目前处于关键期,但其神话色彩依然没有褪色。这一项由英国人带来的运动,并在伦敦策划成功的联赛,只要其内部管理结构能够顺利调整,未来依然有同英超(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叫板的潜力,也会吸引更多的西方品牌争先竞购冠名权。
  在印度这样一个历史只拿过9枚奥运金牌(其中8枚为曲棍队球所获),20枚奥运奖牌,被称为体育弱国,人均收入为美国1/13的国家里,在IPL没有成立之前,有谁会想到会有这样一个联赛的出生呢?
  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印度,IPL的球员如今拿着比欧洲足球明星还高的薪水,并引着更多的英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的外援,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联赛之一。
  一方面,这里有着开放和自由的体育市场;另一方面,政党与商业利益互相勾结的困境也需要去克服。但是,对于那些看到过印度球迷疯狂地排着长队购买板球比赛票,和听说监狱里的犯人因为看不到板球比赛而绝食抗议的故事的体育商人来说,他们是不会漠视这一个具有12亿人口的新兴经济体的。
印度争相购买板球球赛门票的人群。(图片来源:路透社)
  印度电视的体育频道实在是丰富多彩,ESPN、Star&Sport、SONY、BBC…,还有本土的电视台,应有尽有。而在印度的最高学府――德里大学学生宿舍的电视室里,经常会出现观众在互相抢看不同的体育联赛。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里,只有一个本土的超级板球联赛IPL似乎远未能满足要求。体育市场上开始在猜测,下一个成功的印度超级联赛会是什么呢?
  目前,作为印度国家,曾经为印度勇夺8枚金牌印度曲棍球也开始组建联赛,而英国人带来的另一项流行运动――足球,其联赛也开始运营,那些不想竞买昂贵的IPL赞助权的企业,正在向其他新兴的印度联赛做赌注,希望自己买下的东西能成为下一个IPL。
  (本文作者介绍:印度德里大学留学生,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作者简介:
印度德里大学留学生,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理者埃克索图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