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股票代码在澳大利亚建有奶业生产线吗

澳大利亚农牧业出口有限公司-重要企业-荷斯坦网_荷斯坦_奶业技术交流_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当前位置:
>>国际奶业
>>澳大利亚
>>重要企业
澳大利亚农牧业出口有限公司
  澳大利亚农牧业出口有限公司(简称AUSTREX-译音&澳之粹&)成立于1973年,是澳大利亚最专业的活畜出口公司之一,并在新西兰建有分公司,在中国、俄罗斯、阿联酋、乌拉圭、美国等国家设有代表处。在现今活畜、遗传物质、肉类、奶制品原料及其他农业产品的供应领域, 被公认为全球领先的公司。
1. AUSTREX的主要出口产品
  (1)活畜(奶牛,肉牛,绵羊,山羊,种马等);
  (2)遗传物质 (种公牛、性控冻精、性控胚胎、冻精及胚胎);
  (3)肉类产品 (牛肉、羊肉、牛羊副产品、猪肉、鸡肉等);
  (4)奶制品原料 (如工业奶粉)。
  (作为澳大利亚一家拥有30多年活畜出口经验的专业公司,AUSTREX以其优质的产品和可靠的服务不仅在澳洲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并在中国、中东、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2. AUSTREX在中国
  自2002年开始至今已向中国输出68 000多头纯种荷斯坦奶牛,大部分落户内蒙古、新疆、宁夏、河北、安徽、东北等地,也有不少分布在山东、江苏、云南、广西等省份;同时向黑龙江、新疆出口了上千头优质的澳洲肉用种羊。
  在种公牛方面,AUSTREX向国内10多家主要公牛站[北京奶牛中心、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河南鼎元种牛育种有限公司、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原辽宁省种牛繁育中心)、赤峰市家畜改良工作站、吉林省长春优质种牛繁育中心、延边家畜繁育改良工作站、山西家畜冷冻精液中心、宁夏四正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畜禽良种繁育中心、江苏省奶牛育种中心]等供应了近300头荷斯坦青年公牛、荷斯坦后测公牛、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德国黄等种公牛,这些公牛通过空运或海运的方式抵达中国。多次成功引种证明澳大利亚种牛品种已逐渐被国内市场所接受,其品种生产潜力(尤其是澳系奶牛)已在国内普遍显现。其中河南鼎元的荷斯坦验证公牛GOBETWEEN(尖峰)在2008年农业部奶牛良种补贴项目CPI排名第一。迄今为止,AUSTREX是向中国输出种公牛最多的澳洲供应商。
  近年来AUSTREX一直与澳大利亚安格斯肉牛协会(AA)紧密合作,共同开拓澳大利亚安格斯种牛在中国的市场。
3. AUSTREX活畜出口质量保障系统
  出口到中国的每一头活畜、种畜都是经由中国客户精心挑选,AUSTREX团队专业操作运到客户手中。在整个运作中,AUSTREX建立了一整套&活畜出口质量保障系统&来把控出口的各个环节,保障每头出口活畜的质量、可追溯性。这套保障系统除包括一系列严格的内部管理程序,还包括一套计算机管理软件&&&活畜出口跟踪管理系统&, 这是一个专为活畜出口所设计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可以用电子的方式准确地纪录每头活畜由原农场至发运到中国的所有选牛、采血、检疫等过程的全部有关资料。
  这套专业系统确保每一批出口活畜都有可追溯性;每头发运活畜的全部资料都能得到及时、准确地电子记录;每头活畜都是中国选牛专家亲自挑选认定的牛,杜绝偷梁换柱现象的出现;并避免在采血、隔离、检疫过程中出现人工差错,确保每头活畜资料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AUSTREX活畜出口质量保障系统
  AUSTREX始终把售后服务当作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来对待,近年来提供的售后服务主要有:
  (1)2004年2月至3月间,AUSTREX在内蒙古、宁夏和云南等六个地方进行了六场的澳大利亚奶牛养牛讲座。总共有1 200多人参加了这些讲座,包括当地的领导、兽医、技术员及奶牛户。每一场讲座都围绕着饲养管理、育种要领、疾病防治等主题展开。AUSTREX的养牛专家总是在举办讲座前到当地农户/农场考察,评估奶牛的饲养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到在讲座上有的放矢。
  (2)2005年4月AUSTREX技术专家走访了新疆、内蒙古、天津、北京等一些奶牛场,为他们提供有关牛场管理,营养育种等方面的现场指导。
  (3)经中国农业部畜牧司畜牧处的肯定、建议和支持,2005年8月,在整理AUSTREX专家在中国养牛讲座发言的基础上,编辑印制了《献给中国养牛农户的手册 如何照顾澳大利亚奶牛》这本非常基本的技术手册,希望给中国的奶牛户作为一个参考。至2006年底, 这本手册已经过AUSTREX公司的北京代表处和《荷斯坦奶牛》杂志,免费为各地奶农和牛场发送了近3万册,还有不少地区的畜牧部门在索要这本实用的册子。
文章来源:.cn/gjny_adly_zyqy//4764.chtml
Powered by &3.2.6CMS excute cost is 6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_print&&&&【】11月17日,中国与澳大利亚共同确认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根据谈判结果,中国对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将降为零,其中中国对澳大利亚奶制品的关税将在4年内取消。针对部分媒体提出的“中澳自贸协定签订后,会对中国行业产生一定冲击”的观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表示,中国乳企如伊利等早已稳固了国内、国际的整体优势,没有必要担心中澳自贸协定对中国的影响。
&&&&专家认为,这种观点有些片面。从短期来看,协议落地是5年之后,近期不会产生影响。而从长远来看,更应全面理解全球乳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趋势。因此在品牌、奶源、布局、渠道等方面全面占优的伊利等龙头企业的优势会进一步得到强化。
&&&&专家指出,自由贸易是全球大势所趋,中国和新西兰早在2008年就签署了自贸协定,没有发生对国内乳业的冲击,而随着伊利等企业赴新西兰投资,中国乳企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在世界乳业市场的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可见中国与奶源国签署的自贸协定不仅会给中国消费者带来实惠,也会强化中国乳业龙头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整体优势。
&&&&据专家介绍,从中国市场来看,多年以来中国市场的竞争,从来不是简单的价格因素就能取胜的。有品牌、渠道、团队、消费者的忠诚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伊利等国内的龙头企业,经过多年耕耘,具有较大的综合优势。国内市场形势不会因自贸协议而有本质的变化。
&&&&而从全球比较成本的角度来看,美国、新西兰等国都有较大成本优势。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奶制品目前实施约10%至15%的关税,在这个关税降低后,也没有新西兰等国的优势大。
&&&&更重要的是,从目前全球乳业发展的态势来看,趋势是全球一体化发展,资本、资源都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中国乳企比如,早已采购全球的优质资源,在在全球最有竞争优势的地方比如新西兰、欧洲、美国进行布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对中国龙头乳企来说,是为全球布局增加了一个选项,强化了自身的竞争优势。
&&&&因此,专家指出,要全面、辩证地理解中澳自贸协定对中国乳业的影响,不是对中国乳业市场的冲击,而是对全球乳业一体化的又一个重要推动力。中国消费者会因此得到实惠,而中国的乳业巨头会继续巩固整体优势,对各方都是利好。
&&&&同日,沪港通鸣锣开市,中国乳业龙头企业伊利股份成为首支交易的股票。这同日发生的两件事是巧合,还是必然?就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认为,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与沪港通首单选择伊利股份同日发生,恰恰说明了投资者对未来的看好。责任编辑:张慧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您可能还会关注的
冰花啤酒采购永创通达1台热收缩包装机
景之缘饮料厂采购永创通达2台包装机
绿丹采购高晶金属探测1台金属探测仪
美宁采购高晶金属探测1台金属探测仪
联合利华采购上海方星1台灌装机
江崎格力高采购上海方星1台灌装机
维维集团采购上海沛愉1台输送设备
供应商服务:
采购商服务:
? ? ? ? ? ?
? ? ? ? ? ?
企业媒体关注榜
主营:食品原辅料及添加剂
主营:饮料类
主营:食品类
主营:包装机械
主营:食品原辅料及添加剂
主营:食品类
主营:酒类
主营:包装机械
主营:食品机械
主营:包装机械
话题人物排行榜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中国调味品协会
常务副会长
中国调味品协会
常务副会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5 中粮集团
6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7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8 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裁
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裁
9 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
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
10 中国奶业协会
中国奶业协会
官方微信开通新希望斥5亿澳元投资 欲在澳洲建首个万头牧场
  成都知名民企“走出去”发展再次吸引全球目光。昨日,记者从新希望集团获悉,新希望集团决定斥资5亿澳元(相当于人民币近27亿元),用于澳洲农牧及食品产业的投资合作。
  其中,在乳业领域的投资将占相当大的比例,包括通过新希望集团旗下新希望乳业在澳洲投资建设首个万头牧场。新希望乳业总裁席刚称,在国内乳企在本土大肆圈地新建大型牧场之时,新希望独辟蹊径在澳洲建万头牧场,选择了一条与业内截然不同的乳业上游投资路径。
  民营企业家牵头
  搭建中澳企业合作平台
  17日,中澳正式签署“中澳企业间农业及食品安全百年合作计划”(ASA100)合作协议。“ASA100”中方联席主席、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签署合作协议活动上表示,成立中澳企业合作平台组织,是考虑到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形成走出去的集群效应。通过这个计划,可以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联系机制,实现抱团“走出去”或借船出海,提高对外投资的针对性、可靠性,降低投资风险。
  澳大利亚土地资源丰富,农业高度发达,食品安全体系完善,而中国市场对安全、高质量、多样化的农产品需求正在高速增长,两国农业与食品领域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刘永好称,希望通过“ASA100”计划,能够推动中澳两国在农业与食品领域的交流与贸易,包括涉及牛肉、羊肉、乳制品及其他农产品,将澳洲先进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介绍到中国,同时也帮助中国企业在澳洲投资,推动澳洲本地农业的发展。
  据悉,“ASA100”计划旨在建立一个民间的、长期的、稳定的、市场化的中澳农业与食品领域贸易、投资与合作平台,由刘永好与福特斯克矿业集团(FMG)董事长弗瑞斯特联合发起,由中澳双方各30-50家大型农业产业化集团以及涉农金融机构参与,中方成员包括新希望集团、中粮集团、汇源集团等。
  斥5亿澳元投资
  新希望将建首个万头牧场
  而就在“ASA100”计划合作协议签署之际,新希望集团宣布拟在澳大利亚农业与食品领域投资5亿澳元,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乳业。据了解,其中大部分投资将用于支持新希望乳业在澳的合作项目及产业发展。
  实际上,过去一年中,新希望乳业高层频繁考察澳洲,其间,与澳大利亚Perich家族及其所属牧业公司和自由食品集团(FFG)等多家企业深入交流,酝酿磋商在澳投资合作及建设项目事宜。
  新希望乳业总裁席刚表示,随着中澳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升温及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结束,中澳在农业及食品领域的合作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尤其是来自澳洲的农产品及乳品进口关税的降低,势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但对中国乳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此背景下,新希望集团决定斥资5亿澳元,用于澳洲农牧及食品产业的投资合作,其中,在乳业领域的投资将占相当大比例。
  据介绍,新希望集团对澳投资,将从“上游-加工-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进行产业布局,此次将首先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建设万头奶牛规模的牧场。目前,新希望乳业是国内首家确定在澳投建万头牧场的乳企。
  新希望率先“走出去”
  给乳业国际化带来新启示
  之所以选择在澳洲投资建设牧场,新希望方面认为,就乳业而言,澳洲既有管理技术又不乏资源禀赋,可谓乳业海外拓展的理想区域。
  近年,国际乳业巨头纷纷抢滩中国,不断“跑马圈地”并建设现代化牧场。然而,中国原奶成本远远高于欧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
  刘永好认为,澳洲土地资源丰富,奶牛品种优良且自繁自养,奶牛从小在草地上长大,健康病少,规模养殖效率高,加上饲草饲料成本相对中国更低,具有资源对接及利用的先决条件。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澳洲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必将逐步形成“澳洲乳业资源对接中国市场动力”的组合。
  面对乳业巨头在中国大肆兴建大型牧场之风,新希望乳业最终选择一条与业内截然不同的乳业上游投资路径,此举无疑给中国乳业国际化合作及资源整合带来新启示。本报记者杨富
  成都民企“走出去”吸引全球目光
  中澳签署“中澳企业间农业及食品安全百年合作计划”(ASA100)。计划旨在建立一个民间的、长期的、稳定的、市场化的中澳农业与食品领域贸易、投资与合作平台,由刘永好与福特斯克矿业集团董事长弗瑞斯特联合发起。
  澳洲的农产品及乳品的进口关税降低,新希望集团决定斥资5亿澳元,用于澳州农牧及食品产业投资合作,其中,乳业占相当大比例。
  新希望集团对澳投资将从“上游-加工-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此次首先在维多利亚州建万头奶牛规模的牧场。
  自贸协定让进口境外商品价格“接地气”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17日在堪培拉举行会谈,双方共同宣布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在本月早些时候的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中韩双方确认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
  截至目前,中国已签署的自贸协定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与东盟、巴基斯坦、智利和瑞士等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随着自贸协定的逐步实施,消费者有望获得更加丰富的选择,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境外商品。
  澳大利亚:红酒龙虾,快到碗里来!
  鲜活的海鲜、香嫩的牛羊肉、品质上好的奶酪和橄榄油,还有品质上乘的红酒……
  根据中澳自贸协定谈判结果,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国对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这意味着,美味澳洲大龙虾今后可能从高档酒店“走上”更多老百姓的餐桌。大家也有更多机会品尝澳洲牛排和澳大利亚红酒。
  韩国:抢购化妆品无需再等“双11”
  根据中韩双方谈判结果,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
  这意味着,韩国服饰、汽车以及电子产品售价有望更“接地气”,韩国的美容机构将有机会把诊所开到中国境内。韩国化妆品受到许多中国年轻女性消费者青睐,但不少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后价格“水涨船高”,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后,这一价格差异有望缩小,想买也许不必再等“光棍节”。
  新西兰:不必再“抢奶粉”
  新西兰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虽然人口只有400多万,但新西兰的乳制品出口量居全球第一。
  日,中国和新西兰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该协议规定,中国将从日起逐年降低自新西兰进口乳制品关税,并于日前取消鲜奶及奶油、黄油、奶酪的关税,于日前取消奶粉关税。
  瑞士:拉近与名表的距离
  中国-瑞士自贸协定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这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和全球经济前20强国家达成的第一个双边自贸协定。
  根据中瑞自贸协定,瑞士参与降税的产品比例是99.99%,中方是96.5%。其中降税幅度较大的产品有纺织品、服装、鞋帽、汽车零部件和金属制品等。
  瑞士的诺华和罗氏都是全球顶尖的制药公司,零关税有望降低中国部分进口成品药和原料药的价格。同时,钟表是瑞士对华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随着关税降低,瑞士名表的境内外价差有望逐渐缩小。中粮主业利润大幅下滑陷危局 大举并购遭质疑|中粮|危局|并购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中粮主业利润大幅下滑陷危局 大举并购遭质疑
  中粮集团旗下7家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已经悉数披露。过去一年,除中粮包装、外,蒙牛乳业、中粮控股、中国食品、、5家公司的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中粮屯河更因逾7亿元的巨亏而深陷泥潭。
  历经三年,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所制定的“全产业链”上的各主要业务链条仍是麻烦不断。
  主业利润大幅下滑
  从旗下7家上市公司的2012年年报来看,中粮集团的几大重要业务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中粮集团的食用油业务大体分成两块,一块是产业链上相对前端的大豆、菜籽的压榨,放在中粮控股;另一块是“福临门”等小包装食用油的销售,放在中国食品,而这两家公司均在香港上市。
  中粮控股的年报数据显示,尽管2012年公司主要产品销量保持增长,整体收入上升10.9%至913.192亿港元。然而实现净利润仅12.275亿港元,较上一年的23.68亿港元减少了48.2%。公司方面将业绩下滑归结为“面对严峻的经济环境及行业竞争,原料成本上升的压力难以实现充分传导,加上人民币汇率变化使汇兑收益大幅减少”。
  作为中粮集团全产业链重要战略出口的中国食品,2012年的业绩也出现了大幅下滑,食用油和酒类业务成为最大拖累。中国食品目前所经营产品主要为饮料、酒类、厨房食品和休闲食品四大类,品牌涉及长城葡萄酒、悦活饮料、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等。
  根据财报数据,2012年中国食品销售收入308亿港元,同比升10%,但净利润仅3.82亿港元,同比下降40.8%。食用油和酒类板块成为业绩最大拖累因素。特别是对净利润贡献超过半壁江山的葡萄酒业务遭遇了业绩变脸。
  主营番茄酱业务的中粮屯河更是不景气。2012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08亿元,同比下滑23.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37亿元,同比下降2374.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 .81亿元,同比下降3204.79%。
  除了集团传统业务业绩堪忧外,宁高宁一手操刀的蒙牛乳业并购案也成了中粮的尴尬。自从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乳业在2009年被中粮集团收编,成为中粮集团全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然而,蒙牛乳业此后的食品安全事件却层出不穷,成了中国乳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最多的企业。
  2012年蒙牛乳业全年营业收入360 .804亿元,同比下降3.5%;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12.571亿元,较上一年的15.89亿元下滑了20.9%。
  此外,在非食品领域,中粮生化2012年营业收入为77.30亿元,同比增长4.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 .82亿元,同比下降48.46%。
  大产业并购遭质疑
  作为一个被人称道的并购高手,宁高宁进入中粮集团后大手笔并购了许多中粮原本没有的业务单元,表面上看是扩大了中粮集团占有的产能资源,但在几大核心食品业务不景气的情况下,这种“加法”战略能否构筑起中粮集团的“大产业”也一直备受质疑。
  2013年,宁高宁又有了新动作。随着华粮官网打上中粮L O G O,这家曾经的三大粮商之一,成为中粮的子公司。3月28日,中粮集团与华粮集团重组大会召开,双方的整合将实质性启动。宁高宁表示,中粮并购华粮之后,将作为一个产业组合相对完善的“大粮商”来运作,并计划在两年内完成业务整合。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华粮成立数年来,股份制改造一直推进缓慢,此番中粮接盘之后,如何解决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将面临不小挑战。
  除了并购华粮,中粮集团旗下的各子公司也在并购重组方面不断活跃。中国食品总经理栾秀菊在近日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白酒行业未来将会成为中粮整合的重点。“我们在白酒领域确实下了决心,白酒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可能是四五千亿规模,目前绝对的市场第一、第二占的总体的市场份额还是比较小的。”目前,中粮集团已经有徽商酒、龙虎尊、焦陂等白酒品牌,目前营业额不大,仅6000万元左右。此外,栾秀菊还透露,葡萄酒方面也将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葡萄酒将会酝酿提价,同时公司正在和两个世界上比较著名的葡萄酒商洽谈,并可能会成为它们在中国的独家代理。“下一步也会考虑到澳大利亚和美国去收购酒庄,相信今年和明年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中粮屯河在巨亏7亿同时,也在不断收购重组旗下业务:白糖业务方面,收购中粮旗下食糖进出口业务及相关资产,同时在河北建白糖精炼厂、在广西建压榨厂;番茄酱业务上,收购内蒙中粮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增资屯河种业,同时扩张种植基地。
  中粮包装除了2月份收购维港实业全部已发行股本,还斥资逾3000万元从中山汇鸿购买中山环亚13.33%的股权。
  在并购整合的同时,中国食品营销平台的整合也在艰难推进。中国食品从2012年初开始整合的核心内容就是取消原有的事业部体制,将全国市场分成了京津冀、上海、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九个大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东南西北四个管理中心。在这次重组中,中粮酒业这个曾经独立运作的酒业板块并入到中国食品中。
  然而,对于营销平台的整合遭到了经销商的反对,面对因为跨品类的营销平台整合带来的利益冲突,不少经销商选择了抛弃中国食品而另寻他路。另外,整合中管理层人才的流失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问题。有舆论认为中粮酒业被取消独立运营地位以后,其核心人员的流失是造成公司葡萄酒业绩下滑的另一原因。比如酒业板块是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但在九个大区的总经理中,只有一人来自原中粮酒业。对跨品类的营销平台整合的质疑,栾秀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大的方向并没有错,会继续坚持下去,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在运营中解决,而不是倒退回去。”
  中粮全产业链之惑
  “全产业链”如今已成为中粮“脱口而出”的招牌。早在2009年时,宁高宁对外介绍说:“如果一个房间很不错,但是里面的沙发、灯都非常乱,重新摆一下,可能就舒服得多。这就是中粮面对的问题,那么能不能把中粮现在的资产理得更加整齐?去年(2008年)底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家里,写了产业链三个字,一下就茅塞顿开了。”随后,中粮集团推出了全产业链战略,并开始大刀阔斧地并购和改革。然而,三年过去了,几大核心食品业务的不景气,却又给中粮的全产业链战略蒙上了阴影。
  此前的中粮集团业务主要集中于上游大宗商品类,而宁高宁认为,中粮集团要利用过去已有的优势延伸到下游,能够控制全产业链从原料一直延续到终端食品,也就是“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过程。资料显示,2009年9月开始,中粮集团全面启动了“产业链-好产品-让生活更美好”大型路演暨社区巡展活动,电视、报纸、杂志、户外、互联网也同步推出这一系列广告。至此,这家向来以和食品进出口贸易为主导业务的央企,开始向农产品领域的源头和终端两头进军,并试图在全产业链模式的运作下,将小麦、玉米、油脂油料、稻米、大麦、糖、番茄、肉食等产业链有机地组织起来,实现了整个粮油食品链条从种植到食品营销的畅通无阻。
  在全产业链战略的指引下,中粮集团开始在宁夏打造番茄种植基地、40亿元打造天津粮油综合基地等,同时一系列大手笔的并购―――入主五谷道场与蒙牛乳业便是当时的典型案例。业绩是困扰中粮集团的一大问题,自中粮全产业链战略实施,从终端产品的表现来看,中粮集团并没有占到明显优势。三年多过去了,无论是五谷道场还是蒙牛乳业,整合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2012年蒙牛乳业净利润下滑了20.9%;五谷道场被中粮集团收购三年来,也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如今很多终端货架难觅其踪影,而对此中粮集团的官方回应是:因为战略调整,阶段性暂停部分区域的销售。此外,即使是早些年并购的中粮屯河,也出现巨额亏损,而一直被中粮集团视为亲手缔造的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悦活饮料等在与同行的竞争中,也都并不占据领先优势。对此,有业内人士称,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看上去很美”,但并不能真正形成核心产业竞争力。联众智达咨询集团创始人何慕曾发微博质疑称,“近些年全产业链经营被当成不少企业的发展战略,除了极个别因抢占资源而占了些便宜的,好像并没啥成功的。”何慕认为,中粮集团全产业链的概念值得商榷,产业链之间的衔接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好,彼此之间存在割裂,竞争优势就会削减。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粮集团当前的全产业链只是在食品行业内无限地进行相关多元化,并没有真正实现每个品类的纵向全产业链。虽然宁高宁开始对外表示,已经基本满意中粮集团的产业链建设,但是从多个产品的不景气现实来看,中粮集团全产业链中各产业链之间的衔接,还没有达到完全整合的程度“我想困扰宁总的不会是香港中环广场股票交易员们午餐时是褒是贬,而是如何建设中粮全产业链核心能力之后打通这条产业链。”博斯公司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董事长谢祖墀这样指出,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如供应链能力的加强、加强流程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大收购后的整合能力建设、文化的改变等等都应该被排上日程表。
  而用宁高宁自己的说法,“全产业链要想发挥效用,还得耐心等上一阵子。等到思路一致了,业务配合默契了,就会进行进一步的整合。”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澳大利亚葡萄与局战略计划已于7月1日发布。去年,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WineAustralia)与澳大利亚葡萄与葡萄酒研发公司(GWRDC)合并,成立了澳大利亚葡萄与葡萄酒管理局(AGWA)。
&&&&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WineAustralia)主席BrianWalsh说,“为响应广大葡萄与葡萄酒团体的要求,以后我们的大部分活动将以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的名义开展,这是我们市场开发活动使用的早已建立起的品牌。”
&&&&新战略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澳大利亚葡萄酒的需求以及增加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据战略要求,未来5年内,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将投资约3500万澳元用于研发、构筑市场、活动以及其它开创性活动。
&&&&但在介绍这一新战略时,BrianWalsh表示出了更大的目标:“我们长期的目标是让澳大利亚成为全球最杰出的葡萄酒生产国。我们认为,现在到了提高澳大利亚精品葡萄酒的关注度以及挖掘它独特性的时候了。我们的代际计划将有助于实现澳大利亚葡萄与葡萄行业繁荣的近期目标。这一五年计划就是我们代际目标其中要达到的一个阶段。”责任编辑:薛奎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您可能还会关注的
冰花啤酒采购永创通达1台热收缩包装机
景之缘饮料厂采购永创通达2台包装机
绿丹采购高晶金属探测1台金属探测仪
美宁采购高晶金属探测1台金属探测仪
联合利华采购上海方星1台灌装机
江崎格力高采购上海方星1台灌装机
维维集团采购上海沛愉1台输送设备
供应商服务:
采购商服务:
? ? ? ? ? ?
? ? ? ? ? ?
企业媒体关注榜
主营:食品原辅料及添加剂
主营:饮料类
主营:食品类
主营:包装机械
主营:食品原辅料及添加剂
主营:食品类
主营:酒类
主营:包装机械
主营:食品机械
主营:包装机械
话题人物排行榜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中国调味品协会
常务副会长
中国调味品协会
常务副会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5 中粮集团
6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7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8 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裁
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裁
9 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
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
10 中国奶业协会
中国奶业协会
官方微信开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粮集团 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