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收购费用保管,出仓费用是多少?

中储粮大火:托市收购垄断与保管费的后遗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把大火烧出了中储粮的政策盲点:民企被排除在托市收购之外,这间接导致国企粮库超负荷运转;基层粮库依赖保管费的单一盈利方式,引发人们对粮食流通不畅的暧昧猜想。研究者贺伟、朱善利在论文《我国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研究》中提到,托市收购政策包括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两部分。
原题:中储粮大火:托市收购垄断与保管费的后遗症
一把大火烧出了中储粮的政策盲点:民企被排除在托市收购之外,这间接导致国企粮库超负荷运转;基层粮库依赖保管费的单一盈利方式,引发人们对粮食流通不畅的暧昧猜想。
&粮改独苗&
&林甸县就这一个中储粮直属库,这下可出名了,我都见了六七拨记者了。&林甸粮库下岗工人石洪田告诉我们。5月最后一天,12号粮垛南侧起火。大火烧了20个小时,导致80个货位的5.08万吨粮食过火。根据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黑龙江分公司林甸直属库&5&31&火灾事故的情况通报,直接原因是粮库操作人员在传送玉米时,转盘式粮食转运机在工作状态下产生振动,&造成电源导线与配电箱箱体孔洞边缘产生摩擦,致使电源导线绝缘皮破损漏电,发生短路打火,引燃附近干燥的苇帘,引发火灾&。
间接原因有三个。第一是目前处于托市粮收购阶段,仓容量7.6万吨的粮库实际储存了约15万吨的粮食,这属于超负荷运转。第二是数百个草苇粮囤集中堆放,不仅易燃,还影响消防车进出。根据《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中央储备粮必须储存在符合安全储粮要求的仓房内,不得露天储存。第三是粮库自身的消防能力不够,第一时间扑救不及。根据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通报,该库有消防车一辆、自制消防水罐车一辆、地下消防管网一套、消防水鹤一个。就灭火过程来看,这些设备明显不足。
粮库副主任罗洪权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称,火灾也许是一种意外,风太大了。据气象信息,当天的天气的确反常,温度达34℃,风力7~8级。但显然,天气不能成为借口。6月3日,罗洪权等9人被移送当地公安机关。罗洪权预计过火粮食的价值为8000多万元。中储粮将事故最终造成的直接损失认定为307.9万元。通过100台大型运输车辆和200名装卸人员的赶工,过火粮食被送往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和肇东市的11个粮库,用于生产酒精和饲料以挽回损失。
林甸县地处松嫩平原北部,是商品粮重点基地。县城北面的瓦盆窑一带形成民营粮食收购生意的聚集区,红小豆等作物从这里发往山东、广东等地的食品加工厂。生意好的人家在收粮淡季依然每天有重载卡车发货。从县城驱车前往花园镇,满眼的玉米苗,这里的玉米5月播种,10月前收割。一望无际的地里夹杂着数排防风林,偶尔还能看到国家投资建的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农户告诉我们,因为机械化种植和覆膜技术,林甸县的玉米连续3年丰收。
林甸粮库占地22.5万平方米,位于大庆市林甸县的花园镇,原名花园粮库。花园镇中心村的破败超乎我们的想象。从G10公路的十字路口往东拐,到黑龙江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大约800米。尘土飞扬、坑坑洼洼的路面上散落着垃圾,两旁种子店、化肥店、农资店、五金店和食杂店稀疏排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酒精发酵的味道,这是灼烧与消防喷水浸泡的结果。路边是发臭的沟渠和密密麻麻、在大批转运中掉落的玉米粒。
58岁的粮库主任郜彦平来花园粮库之前在四合粮库当主任。林甸县曾有第一到第五粮库等九家粮库,但这些在随后的&粮改&浪潮中或改制或关门,只剩下林甸粮库这棵&独苗&。2008年林甸粮库由中储粮&全权委托经营&。3年后,这里正式成为国家级储备粮库。
大庆市区的国储库有8个,而下辖四县中只有林甸县的粮库最少。比如肇源县有肇源粮库、三站粮库,肇州县有第一粮库、光荣粮库,杜尔伯特县有石人沟粮库、胡吉吐莫粮库、泰康粮库。这可以作为林甸粮库超负荷运转的一种解释。
石洪田告诉我们,2004年的&二次粮改&导致大批粮库工人下岗。郜彦平既没有在政策限定范围之内争取正式工名额,长期聘用的临时工也主要是他本人和其他领导的亲属。这被工人们看在眼里,导致其口碑不佳。
粮库副主任罗洪权被工人叫作书记,他主抓安全。同为副主任的于国春分管仓储、场地作业。另外的粮库领导还有工会主席刘林和综合科科长陈岩。事发后,于国春、陈岩以及粮库消防车驾驶员刘岩等五名工人被刑事拘留,而郜彦平和罗洪权则取保候审。患有心脏毛病的郜彦平事发后在齐齐哈尔住院。我们试图通过郜彦平的朋友联系他,但目前他&没时间也不敢聊具体情况&。
垄断托市收购的后遗症
暂时兼任林甸粮库主任的是大庆市太阳升粮库主任佟连海。他告诉我们,林甸直属库过火粮食的性质为临时储备粮,不是中央储备粮。
托市收购又叫政策粮收购,其中包括临时收储粮。国家粮库的粮食大体上分为三种性质。一是国家储备粮。二是托市粮,根据种植成本制定价格,在市场低迷时大规模收购,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贸易粮,粮库按实际价格收购粮食,然后自行销售。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黑龙江多数粮库少有贸易粮,以国储粮和托市粮为主。
&托市粮还分成两种。一种是托底的,保护农民利益,如果市场价高于这个价,就让粮食通过市场流通。还有一种是临时收购,这个要一年一定,比如2011年没有这种临时收购,2012年就有。&佟连海说。
研究者贺伟、朱善利在论文《我国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研究》中提到,托市收购政策包括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两部分。顾名思义,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执行预案在市场价格低于国家的最低收购价格时启动。临时收储则是&国家根据局部地区粮食供求关系调节的需要而采取的一项临时性托市收购政策&。这次林甸大火中烧的粮食就是这种临时收储粮。
去年秋粮上市后行情不佳。根据《关于做好2012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和《关于2012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为避免粮食坏在农民手中难以变现,对农民余粮应收尽收,不限收、不拒收,做到敞开收购。这成为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对于林甸直属库超负荷运转的解释。
&国家粮库都没地方存储了,为什么不让民营企业加入托市粮收购?&吉林一家民营谷物收储企业负责人刘乃忠告诉本刊,&我们2009年参加过临储粮的收购,直属库分给我们部分指标,收购、仓储都得听他们的,国家补贴的保管费也要按比例交一些作为管理费。虽然利润不高,我们也愿意,可是这两年就没让参加了。&
据公开报道,中储粮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都没有批准民营粮企从事托市收购。在《中储粮总公司托市收购未委托民营企业情况的说明》中,中储粮提及此举的理由是质价政策执行不严、&抬价抢购&、擅自动用等问题,较多出现在民营企业。但是取消民营粮企参与托市收购的坏处显而易见:一是国企粮库超负荷运营,增加仓储风险;二是由于国企粮库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农民售粮不便,只得低价卖给粮食经纪人。
不仅民营企业被排除在外,曾在2010年分得托市粮食收购一杯羹的中粮集团、中纺集团、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这三大粮油类央企也于去年出局。当年发改委试图将托市粮食政策执行主体由&单一&改为&多元&的尝试,最终又回到中储粮一家垄断的格局。有分析认为,央企之间的利益博弈导致粮食囤积,进而推高粮价,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中储粮肇东直属库主任、&5&31&救灾抢险指挥部副总指挥曹冰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议让更多的主体,如中粮集团、地方粮库等,都参与到政策性粮食的收购中来,而非现在这样由中储粮一家来承担。听闻这个建议,刘乃忠开起玩笑,中储粮独享托市粮保管费的时候不吭声,出了事故想到中粮了。
逐利保管费的嫌疑
&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粮食储备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否只有央企才能担此职责有待商榷,尤其是在我国粮食库存达到一年消费量40%的前提之下。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2011年说过,按照国际通行的评价标准,粮食库存量达到17%到18%,就是比较正常的。&现在这么多粮食堆在中储粮的粮仓,说明咱们国家在粮食流通上市场化不足。&刘乃忠告诉我们。
对直属库而言,粮食在粮库里多放一天,粮库里的粮食每多一斤,就能多几分几毛的利润,这就是由中央财政补贴的保管费。石洪田告诉我们,黑龙江的玉米每吨存储一年的保管费是90元,河南的小麦是每吨130元一年。假设15万吨库存都是玉米,那么林甸直属库一年可以得到1350万元的保管费。刘乃忠说:&所以你可以想象为什么消防设备不到位,他们还往露天粮囤里装苞米了。&
因为缺乏鼓励市场化的机制与之匹配,保管费政策导致中储粮的&蓄水池&功能异化的现象多次发生,不该跟市场抢粮的时候也参与收粮,该放粮缓解价格上涨压力时却不肯放粮。例如,2010年有粮库参与小麦抢购,导致收购价格远高于最低收购价,这完全违背托市政策的初衷。再比如,还是2010年,在执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出库调节市场供应时,有粮库设置障碍阻挠粮食出库,超过规定标准乱收费。中储粮也因此连续被发改委等部门点名批评。
除了保管费,据报道,直属库每3年需将库存粮食轮换,每吨粮食的轮换费用为120元。但是齐齐哈尔直属库主任孙立国在电话中说:&基层粮库对粮食没有处置权限,没有上级指示,说放十年也得放十年,放坏了也是正常粮食作物的变质损耗。&
一位本地粮库的知情人向我们抱怨:&粮库正式职工少,工作强度非常大,待遇未见得像别人想得那么好,我们可以选择的盈利方式不多,保管费可以给职工发奖金。&
&就算待遇不够好,那可以涨工资,靠多收保管费来发奖金这肯定影响粮食流通。&刘乃忠向我们抱怨,&民营企业的日子才是一言难尽。首先是市场混乱,往下看,粮贩子太多,一家一户就可以做,如果在数量上做些手脚很容易赚钱。再往上看,中储粮有资金保证、有补贴保证,他们不仅稳拿保管费,而且粮食损耗没达到国家规定的话也能赚,比如说规定的损耗是3%,那没损耗的部分就是他们自己的,所以说赚两头。&
&而且&皇帝女儿不愁嫁&,国家粮库不愁没有粮食送来。&这暗含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林甸粮库很少收花园镇本地粮食,当地农民也不愿意把粮食卖给粮库。
端午节当天,我们再次走到花园镇中心村。一位怀抱孙女的大娘伫立在堆着秸秆的院子里,她的脸色由于操劳而憔悴:&自己弄车送过去可能不达标,国家粮库收粮事儿多,化验时间还长,一样的价钱卖给上门来收的粮贩子省事。&本地粮食经纪人李萍解释道:&国家要求水分含量要在一斤粮14克以下,本地的湿粮一般不达标,只能卖给加工厂生产饲料或纤维等。相差一个水分指标,价钱少1分5厘,国家粮库分得严格,老百姓嫌麻烦。&
&大粮贩子从周边道远些的地方收来的三等玉米,基本都达标的,价钱还低。我们家还没这个实力给直属库送粮,人家都是几十辆大卡车从粮库门口排到街口那么送。一般粮库最忙的时候是元旦到春节前,得雇成百人的临时工,主要找当地农民帮搬运,像火灾之前也挺忙,在收临储粮。&李萍告诉本刊。
据统计,去年林甸全县粮食总产达15.9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1.18万元。假设林甸直属库15万吨的储粮全部收的是去年新粮,这也不足全县产量的1/10。林甸县大部分粮食还是通过粮食经纪人销售到外地去。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PN03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代中储粮收购小麦怎样进行账务处理_百度知道
代中储粮收购小麦怎样进行账务处理
储存小麦,中储粮给收购款、怎样进行账务处理,给收购费用、保管费我公司代中储粮收购
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发生的相关费用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仅供参考收购费用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保管费用也是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账务处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还没有账号
中储粮“入不敷出”保管业务现亏损
第一财经日报 胡军华
中储粮收入的一大核心来源,2010年,中储粮收购的政策性粮食数量大幅减少65%,而作为存量的粮食则大量出库,“入不敷出”的局面导致中储粮核心收入之一的粮食保管业务出现亏损。
政策性粮食收购和保管是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收入的一大核心来源,2010年,中储粮收购的政策性粮食数量大幅减少65%,而作为存量的粮食则大量出库,“入不敷出”的局面导致中储粮核心收入之一的粮食保管业务出现亏损。
新华社18日报道,2010年中储粮全国累计政策性收购小麦、玉米和粳稻2458.22万吨,油菜子和大豆1028.44万吨,总计3486.66万吨。
中储粮有关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上述报道属实。根据中储粮的官方文件,2009年,中储粮全年政策性粮食收购数量总计9876万吨,与之相比,2010年收购量减少了6389.34万吨,降幅达65%。
根据发改委等部门公布的《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下称《预案》),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白小麦(国标三等,下同)每市斤0.90元,红小麦和混合麦每市斤0.86元,但去年小麦上市后,市场价格迅速突破了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河南部分地区白小麦冲破每市斤1.0元的关口,达到每市斤1.05元。
日前后,由于小麦价格持续走高,中储粮在有关部门的要求下,暂停全国范围内的小麦托市收购。除了小麦,玉米、水稻的价格在2010年也大幅飙升,超过了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收购价,中储粮也没有像往年那样启动对玉米和水稻的大量政策性收购。
政策性粮食收购数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中储粮收入的减少。中储粮收购和保管政策性粮食,都能获得国家财政的经费支持,构成中储粮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小麦为例,按照《预案》,中储粮每收购一市斤小麦,可获得2.5分钱的收购费用,另外可获得每市斤每年3.5分钱的保管费用补贴,中储粮收购一吨小麦并保管一年最多可获得120元的财政补贴。
此外,2010年,除了政策性粮食收购数量大幅减少,为了平抑粮食市场,中储粮收购和保管的小麦、玉米、水稻则大量出库。新华社报道,中储粮2010年全年累计投放政策性粮油180批次,涉及稻谷、玉米、小麦(包括进口小麦)和大豆4个品种,其中拍卖成交8087.9万吨,定向销售282.9万吨,总计8370.8万吨。
2009年,中储粮政策性粮食拍卖成交数量为6550万吨,与之相比,去年则多出库1820.8万吨。这些粮食如果留在中储粮的粮库中,中储粮可以获得保管费用。分析人士指出,大量粮食出库加上政策性粮食收购数量的减少,中储粮的业务陷入“入不敷出”的状态。
据新华社报道,中储粮总经理包克辛在日前举行的“中央储备粮工作会议”上表示,2010年,为抑制市场粮价波动,国家加大粮食宏观调控力度,拍卖粮性质种类之多、成交量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定向销售量也创历史新高;受此影响,中储粮保管环节出现较大范围亏损。
编辑:一财小编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第一财经网微信号
一财工作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沪ICP备号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技术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