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有多种,假如以企业在长期成本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

管理学基础答案 本文档属于精品文档、课件类技术资料,转载请联系作者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管理学基础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精品文档】w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题[无答案]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精品文档】w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题[无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0:47:1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精品文档】w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题[无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期末复习题【管理理论经典】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期末复习题【管理理论经典】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56|
上传日期: 00:03:1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期末复习题【管理理论经典】
官方公共微信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题
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第 1 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 1.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 A )。 A.计划 B.控制 C.协调 D.指挥 2.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 A )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3.八十年代,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度引起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然而,东南亚金融 风暴的出现,反映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已经
过时,美国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对于这种情况,你赞同以下那种说法?( B )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 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 D.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4.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在( B ) 。 A.计划 B.决策 C.组织 D.协调 5.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 A ) 。 A.管理的实践性 B.管理的复杂性 C.管理的科学性 D.管理的变动性 6.针对预期目标,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从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并付诸实施,这 就是管理的( B )职能。 A、领导 B、决策 C、计划 D.组织 7.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 进( D )的实现。 A、管理目标 B、组织决策 C、管理决策 D.组织目标 8.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 C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D.目标、部门和人员 二、判断正误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也存在管理的。 错 2.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错 3.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计划,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错 4.经济环境对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关系,是组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对 5.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二是组织 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对 6.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部门和关系。 错 7.激励是人的需要和动机得到强化的心理状态,其作用在于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错 8.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所以管理者的个体素质,管理者群体结构以及它们之间 的关系和联系。 错 第 2 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 ( A )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泰罗 D.大卫?李嘉图 2.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产生了科学管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 理理论,美国泰罗的( A )就是其中之一。 A、科学管理理论 B、一般管理理论 C、行政管理理论 D.行政组织理论 3.泰罗的管理理论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代表作是( C ) 。 A.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 《科学管理理论》 D.管理的要素 4.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 会( A )组织形式。 A、最有效和合理的 B、最符合需要的 C、最经济和合理的 D.最先进科学的 5.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 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D )学说。 A.行为科学 B.人文关系 C.社会关系 D.人际关系 6.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 B ) 。 A.科研部门 B.军队 C.学校 D.企业 7.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包括从阐明企业战略的任务、目标、方针到战略实施的全过程, 一般由( B )等所组成。 A.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实施 B.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 C.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 D.战略目标、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 8.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 “战后” 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 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A) ( 。 A.培养并充分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9. D )引起管理界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修炼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 ( 的热点。 A.迈克尔?海默的《企业再造工程》 B.孔茨的《管理学》 C.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 D.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与实务》 10.关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 C ) 。 A.物质层规范和制约着精神层和制度层 B.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C.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D.制度层是物质层和精神层的载体 二、判断正误 1.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的社会因素。错 2.从 19 世纪末期到 20 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 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错 3.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 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错 4.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必然发生相互之间的联系,产生感情,自然形成 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形成了非正式组织。错 5.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仰及行为准则。它体现在企业 经营哲学、宗旨、方针、目标等方面。错 6.1993 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一本书,该书总结了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阐明了生产流程、 组织流程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企业流程再造。错 7.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对 8.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 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错 9.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 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非程序性决策。 错 第 3 章 计划 一、单项选择 1.确立目标是(A )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 A.计划 B.人员配备 C.指导与领导 D.控制 2.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属于(A )计划。 A.专项 B.综合 C.财务 D.生产 3. “第十个五年计划”属于( B)计划。 A.专项 B.长期 C.中期 D.短期 4.管理过程中的其他职能都只有在( A)确定了目标以后才能进行。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决策职能 5.供应计划是按(B )进行分类的计划类别。 A.计划内容的表现形式 B.企业管理部门 C.计划的内容 D.企业管理职能 6.年度计划一般属于( C)计划。 A.长期 B.中期 C.短期 D.生产 7.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采取行动,合理分配各种资源,以期达到既定目标,这 也是计划的一种表现形式,即( B) 。 A.目标 B.策略 C.规划 D.政策 二、判断正误 1.计划工作是进行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工作的基础。 错 2.计划是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一定时期内具体任务的安排,他详细规定了不 同部门和成员在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对 3.严格意义上讲,确定目标是机会分析的开始。 错 4.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任务和目标,拟定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 对 5.政策是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政策必须保持 一胃性和完整性。 错 6.长期计划往往是战略性计划,它规定组织在较长时期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应采取 的措施和步骤。 对 7.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它就是预算。 错 第 4 章 目标管理 一、单项选择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的是(D ) 。 A、泰罗 B、梅奥 C、赫伯特?西蒙 D、彼得?德鲁克 2.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 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A )原则。 A、现实性 B、可行性 C、程序性 D、权变性 3.以下哪一条体现了目标管理的优越性( D) 。 A、目标制定简便易行 B、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一致 C、目标管理的应用适用于任何企业 D、有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4.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 只能得到(B ) 。 A、适当利润 B、满意利润 C、最大利润 D、理想利润 5.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 (B )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A、企业目标 B、主要目标 C、次要目标 D、并行目标 6.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B )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 A、利润目标 B、顾客之上 C、融入社会责任 D、满意利润 7.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B )以内。 A.2 个 B.5 个 C.10 个 D.15 个 8.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A ) 。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9. B)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 ( 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20 世纪 60 年代 B.20 世纪 70 年代 C.20 世纪 8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初 10.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 见的手”的引导,实现(D ) ,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A.资源的再分配 B.利益的再分配 C.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D.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判断正误 1.依据权变原则,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比较看来,企业的长 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错 2.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错 3.在目标的内容方面,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的性质本身需要多重目标。在每一个领域中, 只要企业绩效和成果对企业的生存和兴盛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就需要订出目标来。 对 4.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成果=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 履行决策的动机。 错 5.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体,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也是 “指挥家” 。对 6.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首先在《目标管理》一书中提出目标管理思 想。 错 7.目标管理把以工作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 献。错 8.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高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企业经过一定努力能 够实现。目标过高,会因无法完成任务而使职工丧失信心。 错 9.权威性原则,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错 10.在实践中,结合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将目标管理理论赋予日本化的个性,形成自己的 管理风格。 对 第 5 章 预测 一、单项选择 1.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知因素,运用人们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未来进行预先 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活动过程,称为(B ) 。 A、计划 B、预测 C、决策 D、定性预测 2.如果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时,就需要对该领域市场变化趋势进 行(C ) 。 A、短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长期预测 D、因果分析 3.在预测过程中,如果能够收集到足够可靠的数据资料,那么,可以采用(C ) 。 A、专家调查法 B、定性预测法 C、定量预测法 D、头脑风暴法 4.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要预测的变量和因果变量都不止一个,并且它们之间存在互 为因果关系,这就需要将多个回归方程联立求解。这种预测方法称为(C ) 。 A、时间序列法 B、回归分析法 C、计量经济学法 D、销售人员意见综合法 5.一般来说,预测时间范围越短,预测质量越高;反之,预测质量越低。因此,要提 高产品价格决策的准确性,需要进行(A ) 。 A、短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长期预测 D、中短期预测相结合 6.定量预测是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定量、具体描述的方法。它需 要完整有效的( )作基础。 B A.科学技术 B.数据资料 C.信息 D、模拟试验室 二、判断正误 1.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 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反比关系。 错 2.定量预测不一定比定性预测准确。错 3.预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可能是预测过程失误,也可能是环境发生变化。对 4.在现有经营范围内进行技术改造等投资时,需要对技术发展动态作中期预测。错 5.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做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定性预测。它往 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的预测。 对 第 6 章 决策 一、单项选择 1.该项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和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有大量不确定因素,其方法和 步骤也难以程序化和标准化,这项决策就是(D ) 。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2.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 会出现的问题,这就是决策的(A )原则。 A、超前性 B、目标性 C、科学性 D、可行性 3.在确定决策目标时,要注意把目标建立在(C )的基础上。 A、需要 B、可能 C、需要和可能 D、必要的利润 4.例外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 动,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程序化、标准化,不能重复使用的。这类决策又称为(D ) 。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战略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5.决策程序的首要环节是(C ) 。 A、确定决策原则 B、确定决策方法 C、确定决策目标 D、拟定可行方案 6.下面哪种方法具有“匿名性”的特点?(A ) 。 A、特尔菲法 B、哥顿法 C、头脑风暴法 D、群众评议法 7.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 50 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 80 元,本年度产品定单 为 10000 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D )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 A.300 B. 130 C.60 D.30 8.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 30 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 30 元,产品单位售价为 45 元,如果现在的产销量为 25000 件,则该公司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C ) 。 附表:经营安全率和经营安全状况表 25%--30% 15%--25% 10%--15% &10% 经营安全率 S &30% 经营安全状况 安全 较安全 不太好 要警惕 危险 A.安全 B.较安全 C.不太好 D.要警惕 9.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 益值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则用保守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 A) 。 市场状态 畅销 一般 滞销 损益值 方案 65 45 40 甲 80 50 0 乙 120 40 -40 丙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二、判断正误 1.决策本质上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而非“瞬间”的“拍板定案” 。对 2.财务决策是指属于日常活动中有关提高效率和效益、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的决策, 多为程序化决策。错 3.盈亏平衡点法适用于确定性决策。错 4.当一个决策方案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可能状态,每一种状态都以一定的可能 性出现, 并对应特定的结果时, 这种已知方案的各种可能状态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决策, 可以采用决策树法。 错 5.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 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 体满意。这就是决策的整体效用原则。 错 6.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所作决策。如企业方针、目标与计 划等,都属于战略决策。 错 7.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 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这就是决策的超前性特征。错 第 7 章组织概述 一、单项选择 1.提出组织的定义是“两人以上有意识地协调和活动的合作系统”的人是社会系 统学派的代表人物( A) 。 A、巴纳德 B、韦伯 C、厄威克 D、古利克 2.提出建立理想的组织模式的社会学家是(B ) 。 A、巴纳德 B、韦伯 C、孔茨 D、厄威克 3.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A ) 。 A、权责利关系 B、实现企业目标 C、分工合作关系 D、一项管理职能 4.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A ) 。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企业结构 D、结构等级 5.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 是组织工作中的(A )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 C、目标任务 D、统一指挥 6.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它们包括: (B ) 。 A、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协调,信息的交流 B、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 C、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D、相互的协调,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二、判断正误 1.组织作为人的集合,是为实现一定目的,有意识地协同劳动而产生的群体。错 2.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体关系的划分。 错 3.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组 织。譬如某企业、某协会等。错 4.管理层次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多,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错 5.企业在确定其上下级权力划分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是企业产品种类的多少,专业 化生产企业,比如汽车制造等,由于规模较大,一般应采用集权模式。错 6.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 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对 第 8 章组织结构 一、单项选择 1.当组织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大时,企业组织结构可以体现较强的( B) 。 A、弹性 B、刚性 C、不确定性 D、柔性 2.小批量生产企业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生 产,对企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适于采用(B )组织形式。 A、集权式 B、分权式 C、均权式 D、不确定 3.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力较强,则适于采用(C ) 。 A、均权管理 B、分权管理 C、集权管理 D、不确定 4.在组织结构的横向协调设计时, (D )认为协调方式经历了相互调整方式、直接 监督方式、标准化方式三个阶段。 A、亨利;法约尔 B、马克斯;韦伯 C、威廉;詹姆士 D、亨利;明茨伯 5.通过职工联谊制度、上下级定期交流等制度实现协调的方式是(D ) 。 A、相互调整方式 B、结构协调方式 C、制度协调方式 D、人际关系协调方式 6.组织结构设计的主体阶段是(C ) 。 A、因素分析 B、职能分解与设计 C、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 D、运行保障设计 7. (B )即 H 型结构。 A.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B、控股型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D、矩阵制组织结构 8.M 型组织结构是一种分权式结构,它的初创者是著名管理学家(A ) 。 A、斯隆和杜邦 B、鲁梅尔特 C、福特和艾柯卡 D、洛克菲勒 9.根据决策的重要性,若较低层次做出的决策比较重要,影响面较大,则表明该 组织的权力划分特征是(A ) 。 A、分权程度较高 B、集权程度较高 C、集权分权程度相当 D、不确定 10. (B )组织结构最早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展起来的,由铁路公司发展的高 层管理方法和家族式企业发展的中层管理方法综合而成的。 A、M 型 B、U 型 C、H 型 D、矩阵制 二、判断正误 1.当外部环境处于剧烈变化状态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些临时性的部门、通畅的 信息传递、分权程度的提高,发挥员工的潜力,减少外部环境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对 2.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高,对领导意图能很好领会,则适合采取分权管理。错 3.组织结构的具体模式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错 4.M 型结构和 H 型结构的相同之处是事业部和子公司都是独立经营的。 错 5.管理层次的增加必将导致管理人员数量的急剧增加,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所 以应尽量减少管理层次。对 6.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 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因为在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规模大, 层次多,则呈高层型结构;反之亦然。对 第 9 章人员配备 一、单项选择 1.组织各资源要素中占据首要地位的是( D) 。 A、财力资源 B、文化资源 C、物力资源 D、人力资源 2.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 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A )原则。 A、因事择人 B、因人择事 C、量才使用 D、经济效益 3.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而是以 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D ) 。 A、即席发言 B、无领导小组讨论 C、结构式面谈 D、非结构式面谈 4.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B )获取信息。 A、上级部门 B、关系部门 C、下属部门 D、主要领导 5.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职务的培训方法是( C) 。 A、临时职务 B、角色扮演 C、职务轮换 D、委以助手职务 二、判断正误 1.采用内部来源选聘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错 2.管理人员选聘的内部来源存在着“近亲繁殖” 、易形成关系网、备选对象范围窄等缺 点。对 3. 在管理人员考评时, 由上级人员填写的考评表主要是考核管理者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 力。错 4.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 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对 5.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 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轮换。 错 第 10 章领导 一、单项选择 1.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 A) 。 A、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B、品德、学识、能力、资历 C、品德、学识、资历、情感 D、品德、威信、能力、情感 2.领导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行为、组织目标、行为结果等共同构成的内 容体系,其中,领导行为的主体是(C ) 。 A、组织目标 B、行为结果 C、领导者 D、被领导者 3.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A )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 面的特征。 A、性格理论阶段 B、行为理论阶段 C、效用领导阶段 D、权变理论阶段 4.坦南鲍姆和施密特提出的领导理论是(A ) 。 A、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B、管理系统理论 C、管理方格理论 D、情境领导理论 5.在“独裁式”的领导方式到极度民主化“放任式”领导方式之间存在着许多种 领导方式,哪种方式好与不好,关键取决于各种客观因素,这种观点是( A )的观点。 A、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B、随机制宜理论 C、管理方格理论 D、情境领导理论 6.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 C )又称乡村俱 ( 乐部式的领导, 这种领导方式只注重去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而很少去关心工作情 况。 A、1-1 型 B、9-1 型 C、1-9 型 D、5-5 型 7.随机制宜领导理论强调环境对领导效果的影响,认为起重大影响作用的环境因 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和(A ) 。 A、职位权力 B、自身影响力 C、领导者素质 D、被领导者素质 8.领导者只决定目标、政策、任务的方向,对部属在完成任务各个阶段上日常活 动不加干预,只问效果,不问过程和细节,这种领导类型属于(D ) 。 A、放任型领导 B、集权型领导 C、均权型领导 D、分权型领导 9.领导干部大致有“思想型”“实干型”“智囊型”“组织型”等几种类型,在 、 、 、 这些类型中,属于“帅才”的是(B) 。 A、 “思想型”和“实干型” B、 “思想型”和“组织型” C、 “智囊型”和“组织型” D、 “思想型”和“智囊型” 10.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 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D ) 。 A、不为法 B、糊涂法 C、缓冲法 D、转移法 二、判断正误 1.按领导权力控制程度,可以把领导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均权型领导。错 2.根据菲德勒的随机制宜领导理论,如果实行目标管理,下级参与程度较高,对下级 的工作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则领导者的影响力就越大。 错 3.阿吉利斯认为,领导方式会影响人的成熟过程,如果让职工长期从事简单的重复性 工作会造成依赖心理,从而阻碍其向成熟发展。对 4.在一个领导班子里, “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错 5.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 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对 第 11 章激励 一、单项选择 1.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A )开始,到( )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 A、需要需要 B、需要 动机 C、动机 需要 D、动机 动机 2.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D ) 。 A、抑制 B、紧张 C、防范 D、挫折 3.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 来的一种激励理论,属于(A ) 。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激励理论 D、权变型激励理论 4.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A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 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需要因素 5.波特―劳勒模式是以(C )为基础引申出一个实际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 A、公平理论 B、强化理论 C、期望理论 D、归因理论 6.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C) 。 A、自然消退 B、惩罚 C、消极强化 D、积极强化 二、判断正误 1.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主观人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错 2.根据归因理论,把失败归于不稳定因素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归于不稳定 因素可以降低工作的积极性。错 3.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有时也能起到激励的作用。错 4.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对 第 12 章控制的基础理论 一、单项选择 1.控制是控制者与受控者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况的行为和过程,它是一种动态 的、适时的信息(A )过程。 (第 12 章,第 1 节;中)A A.反馈 B.扩散 C.上传 D.下达 2.即时控制通常又被称作(B )(第 12 章,第 1 节;易)B 。 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作业控制 D.反馈控制 3.在集中控制中,信息处理、偏差检测、纠偏措施的拟定等都是由(B )统一完 成的。 (第 12 章,第 1 节;中)B A.最高决策层 B.控制中心 C.中级管理层 D.监督机构 4.控制活动过程中,管理人员所在的部门、所处的管理层次不同,实施控制的主 要任务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 D ( )主要从事例外的、非程序性的和重大的程序性控 制活动。 (第 12 章,第 1 节;中)D A.中层管理人员 B.基层管理人员 C.重点部门的管理人员 D.高层管理人员 5.在黄金饰品加工企业,管理者通过电子监测仪监督检查进出生产车间的每一个人, 以便控制黄金的流失。这里的电子检测仪就是控制的(C)(第 12 章,第 1 节;中)C 。 A.目的 B.主体 C.媒体 D.客体 6.控制应当从实际目标出发,采用各种控制方式达到控制目的,不能过分依赖正 规的控制方式,也要采用一些能随机应变的控制方式和方法。这就是控制的( C )(第 12 章,第 2 节;难)C 。 A.随机性原则 B.多变性原则 C.灵活性原则 D.弹性原则 二、判断正误 1.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管理常常被视为其多项基本职能的结合体,管理过程被划 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过程。控制也是下一次循环的起点。错 2.现场控制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面对面进行的控制活动,它要求管理人员具 有较高的素质,还要求有高度的适当的授权。错 3.集中控制是指在组织中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控制中心,对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 进行统一的加工处理,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 4.在管理过程中,只有各级管理人员及所属的职能部门是控制的主体。错 5.有效的控制只能针对关键项目,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和重 点的控制,这就是控制的重点原则。错 6.坚持控制的经济性原则,一要有选择地实行控制;二要降低控制的各种耗费。对 第 13 章控制技术与方法 一、单项选择 1.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质量的涵义就是指(B ) 。 A.产品质量 B.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C.工作质量 D.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2.全员参与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 B)完成的。 A.技术小组 B.质量小组 C.检测小组 D.临时小组 3.关于全面质量管理,以下( D)的描述是错误的。 A.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了动态的控制过程 B.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全体员工参与质量控制 C.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D.全面质量管理重视最终的检验过程 4.财政收支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动余地,这种预算属于(B ) 。 A.弹性预算 B.刚性预算 C.收入预算 D.支出预算 5.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都视为从零开始,重新编 制预算,这种预算方法被称作(C) 。 A.传统预算 B.过程预算 C.零基预算 D.年度预算 6.下列说法中, (D )不符合零基预算的思想。 A.预算人员本着一切从头开始的思想编制预算 B.每个预算年度按照活动的实际需要安排收支 C.每个预算年度按照活动的实际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D.每个预算年度充分考虑过去预算支出的结构和规模 7.成本控制的直接对象是(A) 。 A.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开支 B.管理者 C.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 D.成本控制者 8.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有多种,假如以企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 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来制定目标成本,这种方法属于(B) 。 A.劳动定额法 B.定额法 C.计划法 D.历史成本法 二、判断正误 1.企业单位的质量控制包括产品质量控制和工作质量控制,非盈利单位的质量控 制主要是工作质量控制。错 2.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全部人员参与和主要过程的质量管理。错 3.预算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多数是指财务预算。错 4.一般来说,刚性预算控制性较强,但对环境的适应性差且不利于发挥执行人的 积极性。错 5.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考虑了时间因素的连续性,但不能反映下期各项活动的真 实需要,可能造成某些活动资金紧张而另一些活动资金闲置的情况。对 6.成本控制本质上是要实现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目标,促使各个部门在明确成本 责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以增强管理者的成本意识、提高成本效率。对 7.管理者自觉地将生产经营与成本挂钩的习惯性思维被称作成本意识。错 8.成本核算所用的记录应当是反映核算期内人财物等支出的全部原始记录,是可 靠的企业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依据。错 第 14 章协调 一、单项选择 1.协调最基本的手段就是(B ) 。 A.制定规章制度 B.加强信息沟通 C.强调组织纪律 D.运用组织的凝聚力 2.企业要顺利运转,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 调度,这就是(D ) 。 A.管理 B.指挥 C.组织 D.协调 3.为保持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以促进组织总目标的实现,管理者的协调 工作必须围绕总目标进行。从此意义上讲,实现组织分工与协作的有效工具是( B ) 。 A.制定计划 B.目标管理 C.加强沟通 D.明确责任 4.协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B ) 。 A.正式途径内的关系 B.正式途径外的非正式关系 C.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D.工作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5.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管理学界对冲突的认识是这样的: (D ) 。 A.冲突具有二重性 B.冲突对组织的影响很小 C.冲突具有有利的一面 D.冲突对组织是不利的 6.这是一种理性的和有控制的冲突,而且冲突各方在此过程中可能产生新思想或 新方法。这种冲突属于(C ) 。 A.战斗 B.竞争 C.辩论 D.对抗 7.辩论是一种(C )的冲突状态。 A.冲突程度最为激烈 B.对抗程度仅次于战斗 C.理性的和有控制的 D.有建设性作用 8.有了( D) ,信息沟通进入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从而沟通更有效、更及时和 更全面。 A.通畅的信息传递途径 B.信息的及时传递 C.信息的传递与被理解 D.现代管理信息系统 二、判断正误 1.法约尔认为,协调就是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和谐地配合,它是管理的五项职 能之一。对 2.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协调关系。对 3.对生产要素进行协调的主要工具是定期召开有效的计划。 错 4.工作制度或程序主要说明工作任务及要求、工作程序、责任范围等,是每个工作岗位 行为的依据。对 5.企业与股东的关系是重要的内部关系,良好的股东关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错 6.现代冲突理论认为,冲突具有二重性质。即既具有积极的、建设性的一面,也具有消 极的、破坏性的一面。对 7.今天的冲突理论认为,管理者的任务是管理好冲突,减少其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其积 极的一片。错 8.两个企业为争夺同一个市场而在价格、技术等方面产生的冲突属于竞争,此时对抗双 方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理性控制。错
【上海海事大学】管理学考试题―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期成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