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缺钱了是还董事长 大股东想办法还是股东想办法

修改财务数据,会有侵害小股东利益及企业利益之嫌疑,甚至有违法嫌疑。是不是以往董事长就有类似的做法,所以会激怒其他小股东呢?作为职业经理人应当敢于维护企业利益,而拒绝修改。否则一个敢于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企业,你不拒绝,迟早会侵害员工的利益。
分公司总经理,不是普通职员,是分公司管理层,既要在分公司层面决策,还要带领公司高效执行。我认为他应该有自己对于分公司重大业务的决策权。(除非自己的这种决策权明白地被禁止)
日后不管是哪一方斗争胜利后,都不希望看到公司,被一帮只会站队的经理人控制着吧?抓好自己的经营工作,是自己的职业原则。
有1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有4人觉得真受启发。
有1人深有同感。
有1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Guest from 119.101.238.x
看完您的帖子,其实挺为您的处境捏把汗的。“也许考虑到我有该公司历年来所有的经营数据(集团的数据库也是我主持建立的),怕我辞职后会向其他股东提供对大股东不利的资料(这个可以有,呵呵!)”。也许我的分析角度有些令人不悦,我先给你分享一个我目睹过的事情,供你参考。
事情的主角不是我,是我们服务过的一家拟上市公司的董秘,该企业是一家民营企业,该企业有4个股东,董事长占60%股份,总经理(二股东)占据25%,CFO占13%,还有2%是这个董秘。目前国内公司准备上市约定都会由董事长秘书来牵头和券商、证监会、媒体对接相关事宜,故而这个角色通常是八面玲珑型,合格的董秘明的暗的都得看明白,还得及时恰当摆平。这位董秘跟随他们董事长6年(不算长也不太短),是有一定信任基础的。财务核查是每个预备上市企业必不可少的一个被审核环节,说句不怕得罪众多老板的话,要说中国老板的账完全干净,这话听着也不自然。恰逢今年3月,在IPO停闸4个月后,证监会进行了一次“扫荡”全国的财务核查,其核查范围之广,执行力度之深,足以让广大拟上市企业心惊肉跳。记得今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在证监会大厅里,官员们逐次报批各大券商所推荐企业是否被审核通过的场景,那一点不亚于大内皇宫深处的皇帝宣见各大尚书的场景,这家企业也不例外地与某券商在大厅等候,在经历一周的材料整理之后,他们终于得到被“召见”的机会,而等来的是“财务审查有重大瑕疵”的结论,接着第二天“稽查处”的某处长协作当地警力就地以刑侦名义“双规”了董事长及相关股东,但这位董秘倒是未列入名录之中。原来这位董秘是向证监会稽查部门举报财务造假者,他理应获得“照顾”,而董事长的女儿在核查期两个月突然患上白血病,2个月后不幸离世。原来这位董秘因自己觉着股东分配比例不适,毅然把公司多年的弊病账目拱手于审核部门。董秘后来竟然在社会上消失了,几家媒体的朋友甚至做过暗访,都没有找到此人下落。就说到这里吧,更深入细节实在不便透露。
&&&&&& 我想说的是,在账目和钱的问题上,是每位高管乃至董事长都极度谨慎的问题,我们宁可低调低调再低调,千万别觉着我们拿捏了别人什么,其实人心都是相互的,尊重更有机会换来被尊重。我们经理人在公司给别人打工,在管钱的问题上总会遇到各种纠结,我想这怕是你最揪心的问题之一。保持尊重事实的原则是一个经理人该持有的操守,我很欣赏你的气节。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经理人就管钱问题如何站队这件事情上,从来没有标准答案,看得出你是个有原则的人,而你站队的原则是尽量不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抹黑,期待在下一次跳槽时有个相对光鲜的名分,这些考虑都是成熟的。说一段我曾经给一位高管做过一次背景调查,我扮作人力直接给对方上司(公司总裁)打过电话,我问及这位高管和他的配合情况时(之前已经做过一次背景调查,是由我们人力资源和他们公司人力资源做的,反馈情况基本良好),这位总裁停顿了许久,绕开话题说“你们想不想用这个人呢?”这位总裁的反问让我闻到什么,我即可绕开话题,问另一个问题:“谢谢您的配合,我们是希望在您手下带出的将领在这个行业能继续发挥能量,以后也为您添彩。您觉着他有哪些短板吗?”听见对方有打火机响的声音,然后回到“他是个讲原则的人,很多恪尽职守的工作交给他做我们放心,不过希望他以后在新环境能担当更重要的职能。”
我想没有一个老板会从内心反对“坚守原则”的经理人,但是不是除了“坚守原则”外,如果经理人也能为老板们分忧解决,老板是不是会更欣赏你多一份呢。您的董事长在公司有绝对控制力,他已经带领着所有人(包括小股东)走了很长的路,并且他把最重要的一份资产交给你管(集团下最大的一个子公司(占集团规模一半以上)的总经理),这份信任里除了希望是不是也有几份期待呢,如果我们简单得回以“为了原则,力挺辞职之类的态度”,于情于理,老板心里会觉着有几份冷落吗?
也许你是对的,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有1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有15人觉得真受启发。
有3人深有同感。
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针对刘老师所提的问题补充以下背景:
1、按规矩财务数据每年做完后是不能修改的,但民营企业,与当地主管领导及税务部门都很熟,财务管理不可能和上市企业、国企、外企、甚至是一个正规的民企可比的,以前财务都是董事长亲自抓,当然是说咋改就咋改,主要是加大成本以减少利润,但不是用盈余管理的方式,我想大家都知道是如何做的了。
2、关于您提的月度财务及经营报告的问题,当初股东们义气相投,彼此间投的是100%信任票,没有一个好的治理结构及约束监督机制,刚开始每半年左右给股东们汇报一次财务及经营情况,后来一年一次,汇报时由集团汇报,其汇总数据如何得来无从知晓,估计上次股东要查子公司帐,怕以前集团汇总数据与子公司帐对不上,所以要修改。
回复&&李全周&
针对李老师的问题补充如下:
小股东为什么要跟大股东斗?
1、大股东未经其他股东同意,把集团的大笔资金借给自己的其他公司,以公司间正常资金拆借且手续齐为由,一直拖欠不还,使得公司一直处于资金链紧张状态,本来可以发展的更快,股东有更多收益。
2、其他股东们发现大股东有侵占权益的嫌疑,如利益输送。
3、公司章程规定:董事长是由大股东的所拥有的公司指派,而大股东所拥有的的股比又使得其他股东达不到修改公司章程所需的2/3表决权,以上状况使得其他小股东无法通过法理终止被损害的行为。
有1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人觉得真受启发。
有1人深有同感。
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Guest from 119.101.238.x
理解楼主的想法:既要保持自己的理想化又想在公司呆够三年挣够资历。我个人认为职场还应该是由理性思维主导,只要不违背底线就应该始终选择做正确的事,如果是我可能会选择比较中庸的做法,就是干脆跟董事长总裁商量去带薪休假三个月或半年,把钥匙一交自己该干嘛干嘛,休假完毕重回原职(这是和大股东谈判的条件之一)。自己容忍不了自己做假账,但是大股东非要做那就让他自己做!
把休假手续做完整,休假之前保留所有对自己有利的原有真实数据,绝不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
这样的公司文化和大股东风格明显不适合楼主,不管这次股东内斗结果如何,可以看到肯定还会有下一轮斗争,呆够三年挣够资历走人,提早规划前程就好。
有2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有1人觉得真受启发。
有1人深有同感。
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Guest from 119.101.238.x&
信息量很大。尝试分析一下,看看其中有哪些疑点。
首先,从文中看出,楼主对民营公司原来问题的关注及主要的工作集中在“没有相应的管理流程和体系文件”、“公司规模急速膨胀,管理工作一直跟不上”、“把公司的管理工作纳入到体系化、程序化的轨道上”、“带领公司员工进行贯标文件宣贯”。从这些行文可以看出,楼主主要的工作是围绕企业运营的规范化展开的,企业经营改善方面并不是楼主的重点。
虽然“虽然我所管理的是集团目前唯一一个盈利的公司”,但文中看不出这种盈利是由于楼主的经营所导致的,反而从“公司规模急速膨胀”、“占集团规模一半以上”这些描述上,可以看出这个公司的经营业务本身就发展很快。
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假设1:这个子集团是这家民营企业的最主要的业务,企业业务方面非常好,是赚钱的,而且其市场发展很快,未来前景可观。但是管理有点混乱,老板怕管理混乱掉链子,于是请了楼主来帮着规范管理。
其次,这家公司的业务为什么这么好呢?有没有董事长或某些股东的个人能力在里面起作用呢?我的假设是没有。如果有的话,股东们或者董事长就会成为这项业务快速发展和赚钱的关键了,这时也就不会存在争议。因此,假设2:这家企业经营好,发展快,赚钱的原因是看准了市场,抓住了机会。现在无论是谁来经营这家企业,只要中规中矩,都能赚到钱。至少股东和董事长都是这么认为的。没有什么决定业务成败的特殊因素。楼主自然也不是。
在这种情况下,这家公司成了一个大桃子,大家都想摘(具体内部的是非,文中没有论述,假设未知)。但是,无论是董事长,还是股东,都不想按照法规和制度来玩/博弈(也许只有一方),想要出一些歪招来赢得。而刚好我们国家现在这方面法规也不是那么严格,有操作空间。于是上面的一幕就出现了。
很难抉择。确实很难。没有完善规则制度的乱世,抉择尤其难。一方面是是非对错难以看清,另一方面是选择坚持必定需要实力的支持或代价的付出。
你无法充当一个审判者,去评判哪一方是对的,并据此来指导你的行为。因为你的信息也是不全的。
你可以坚持在现有制度下行事,这是对现有法律制度的尊重。但结果不一定好,可能要付出代价。
你也可以退出是非之地。选择中立。对个人而言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回复&&黄志方&
同意黄老师的看法。股东之间的纷争,难以置身事外。
斗争和纷争存在是正常的,只要是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发生即可。
总经理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和选择。同样需要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行为。
只要合法合理,怎么做都可以。如果失败了,勇敢的承担后果即可。
有2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有2人觉得真受启发。
有1人深有同感。
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Guest from 121.79.147.x
谢谢您讲的有关董秘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背后发凉!它提醒我们这社会有多么的凶险,走错一步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原则与理想无论如何还是应该躲着风险,虽然本案例中我并没有与大股东对着干的冲动,但这故事仍是一声震人发聩的警钟,提醒我今后做事多考虑风险。我原来的想法是尽量平衡,既不去匡扶正义(人身风险大)也不同流合污(职业风险大),看了这么多老师们的点拨,我想知道该怎么做了,只是出最后结果还是需要些时间的,到时候再汇报。
有1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人觉得真受启发。
有5人深有同感。
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60后。云南生。饲料和养殖行业管理和技术专家。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畜牧学学士,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硕士,北大MBA。从事饲料与养殖技术研发,饲料营养,饲料营销,人员培训,市场服务和公司管理22年。任欧洲背景的饲料公司[金钱(湛江)有限公司]总经理11年。对饲料与养殖行业的技术、生产、市场非常熟悉。擅长饲料和养殖行业的企业诊断。">
饲料和养殖行业管理和技术专家
<p class="sponsorforpost zth-post-detail-author"
name="60后。云南生。饲料和养殖行业管理和技术专家。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畜牧学学士,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硕士,北大MBA。从事饲料与养殖技术研发,饲料营养,饲料营销,人员培训,市场服务和公司管理22年。任欧洲背景的饲料公司[金钱(湛江)有限公司]总经理11年。对饲料与养殖行业的技术、生产、市场非常熟悉。擅长饲料和养殖行业的企业诊断。">
找同行网 发起人
Guest from 61.184.89.x
多谢补充。
如果是这样的公司,尽快离开吧。别人该怎么改数据就让他们改,怎么吵架就吵,一个有能力的人犯不着掺和到里面去。
不要为了你的“干满3年”这样的教条而错失机会或者一错再错。人生短暂,不应该花在和这样的人相处上,太浪费了。就算赚钱,又能怎么样呢!
有2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有1人觉得真受启发。
有1人深有同感。
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1976年生于湖北,现定居云南昆明。早年从事药品营销工作,后加入房地产公司,从事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先后参与过集团管控体系、运营体系、标准化体系、流程化建设、绩效考核体系等工作,思有所得。不敢以专家自居,唯盼能解疑释惑,给管理界的同行以启迪。">
找同行网 发起人
Guest from 119.101.238.x&
打个酱油吧!各位老师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了,也很清晰了,我来挺你,就是觉得你很有原则,看重的是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口碑,而不是短期的眼下的利益,那么,坚持下去吧,不就是一份讨饭吃的工作嘛?难道以你的资历找不到?我想,你现在的犹豫无非是有些不舍罢了,呵呵,男子汉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
有2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人觉得真受启发。
人深有同感。
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Guest from 119.101.238.x
1、当初是谁决定聘用你的,不要告诉我是董事会,董事会里面也有决定性的人物,如果是这个大股东决定聘用你的,在不违反国家的政策法律的前提下,帮这个大股东。
2、企业不是社会,特别是民营企业,如果不是上市公司,没什么正义可言。为什么那么多的投资者要求控股,实际上就是要求不公平。
3、决定你去留的应该是这个大股东,来做竞职调查或者给你出推荐书的也是这个大股东。没有必要在这个大股东面前扮演正义。
4、如果你要讲原则不屑于大股东的作为,那就应该递交辞职书离开这个企业。在这里混三年,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5、如果大股东的作为已经是违法的不在此例。
有7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有6人觉得真受启发。
有7人深有同感。
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企业并购及重组专家。1955年出生于吉林,曾任香港华润创业董事总经理和深圳万科公司等四家上市公司执行董事。主持过13个公司的收购、以及收购后的重组和整合,收购金额达15亿美元。2001年起受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邀请担任访问教授,2008年始历年都被评为最受MBA欢迎的老师。 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全球发表文章最多的学者,2010年获该杂志“最佳中国案例研究奖”。并著有《斗大黄金印》、《领导羊》、《天生企业家》和《海底捞,你学不会》等著作。">
企业并购及重组专家
<p class="sponsorforpost zth-post-detail-author"
name="1955年出生于吉林,曾任香港华润创业董事总经理和深圳万科公司等四家上市公司执行董事。主持过13个公司的收购、以及收购后的重组和整合,收购金额达15亿美元。2001年起受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邀请担任访问教授,2008年始历年都被评为最受MBA欢迎的老师。 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全球发表文章最多的学者,2010年获该杂志“最佳中国案例研究奖”。并著有《斗大黄金印》、《领导羊》、《天生企业家》和《海底捞,你学不会》等著作。找同行网的创始人之一。">
找同行 发起人
非常感谢楼主,提供了如此真实的商场案例。
我同意俞敏的意见。商场不是非黑即白,商场的主色调是灰色。如果股东之间打仗是在灰色区域,当事人应该帮助聘用自己的老板;这是职业经理人应具有的忠诚。如果涉及到违法,那就应该逃跑。
我见过太多大股东侵犯小股东的事。拆借资金,还有高价把产品和资产卖给合资公司的也比比皆是。只要大股东能控制股东会,这就是灰色。当然,问题的另一面是,当公司危机时,往往是大股东要顶着;公司经营管理上,往往是大股东最操心。
上面是大道理,帮不了楼主。因为,中国商场灰色区域很大,选择性执法的风险也很高。
我估计楼主一定很舍不得这个工作,否则,他不会如此纠结。
具体到你怎么做?我相信任何一个职场专家和管理大师都不能给你具有操作性的建议,这不仅因为别人不具备你的信息,而且这种事情的处理,一定是一人一样。人的价值观不同,抗压能力不同,面对同样的问题,手法就不同,结果也不同。
1989年,华润集团是香港佐丹奴服装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当时佐丹奴没上市,第一大股东背着我们从合资公司拆借了资金。公司CFO,一个四十多岁的香港会计师,跑到我们公司,说:“我作为公司的CFO,我有责任告诉你们这件事。”华润马上根据股份比例,也从合资公司划走相应比例的资金。结果,他老板居然没炒他!今天我已经忘了那个会计师的名字,但我仍记得他那厚厚的眼镜,略微超重的身体,还有三十多度的夏天,他仍然一丝不苟系着的领带。
2000年,我相熟的另一香港会计师(他曾做过两家上市公司的CFO和一家上市公司的CEO),他直接管理的中国业务做了假账,后来,在中国大陆做了十年监。
“有些路只能自己走,有些关只能自己闯……”龙应台语。我再加上一句,有些决策只能自己做,有些风险只能自己担!
希望不管结局如何,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谢谢。
有1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有3人觉得真受启发。
有2人深有同感。
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75年生于太原,武汉空军雷达学院学士,北大MBA; 曾就职北京航天指控中心,参与5次载人飞船项目,后转业; 曾创业北京联合永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曾创业石家庄尚贤商贸公司; 现创业北京美铭科技有限公司。 ">
找同行网 发起人
Guest from 61.184.89.x
谢谢补充资料!
大股东背着小股东做一些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失掉了信任。
“原则问题不妥协,枝节问题不纠缠”。失信于小股东的董事长,这种老板是原则有问题的老板,如果我是你,会离开!
他的做法,没有人牵制,企业一定毁在他手上。
有2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人觉得真受启发。
人深有同感。
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Guest from 119.101.238.x
专家们都分析得太到位了,楼主不用过于纠结股东间的竞争,人生何处无竞争呢呵呵。人生就是无数个选择题摆在你面前面对,看你如何判断和选择。如果你决定离开那就当机立断撤退,早撤退对你影响会小很多。如果你决定继续留在这里,那就一定要做好你职业经理人应有的贡献,同时“站好队”,站在能使你延续性战斗的队伍中去战斗。做选择是纠结的,但是一旦做出后请迅速执行起来,这样的效率是最高的。
有2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人觉得真受启发。
人深有同感。
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 该回复内容已被管理员设置为折叠,点击这里查看
铁鹰老师并各位老师好!
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对我所遇困境的深入分析及点拨,同时也应铁鹰老师要求把我近期对此困境的思考及后续情况给各位老师汇报一下。
其实我所遇到的这个困境,说白了就是两个放不下:
首先是放不下自己坚持的职业经理人操守,这一点很多作为过来人的老师们已经给指出来了,我确实有点理想化。
第二是放不下现在的平台,感觉现在的平台是自己职业经理人道路上一个很好的注脚,想干满三年后再选择新机会。
由于第一个放不下,所以在第一次股东之争时不愿意帮董事长去做那些“恶心事”,结果是信任消失,被边缘化。第二个放不下导致在第二次股东之争前陷入困境。这两个放不下就像是两件行囊,如果都背负到肩上将使我在经理人这条道路上走不远也走不动,必须要选择放下一个,我选择了放弃现在的平台而坚持自己的职业经理人操守,原因很简单:就像铁鹰老师所讲的那样,要挺胸做人。铁鹰老师的点评很精辟:“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为什么脸上少见笑容?因为都做过恶心事,或者自愿,或者被迫,或者无意识。”
其实选择辞职这个念头一直都在都在我潜意识里占主导地位,只是有些纠结,想到找同行网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方案,经老师们一一点拨,想清楚了反而一下子轻松了,我在发帖后一周已向公司提交了辞职申请,老板虽有挽留但当时也口头同意了,让我在一个月的过渡期内准备把工作交接一下,本来打算事情尘埃落定后再给各位老师回复,可近期老板说一时没有合适的人接手,要我再干几个月等公司物色到合适人选后再离职,本着对企业负责的精神,我也同意了。这样在后续即将发生的股东之争中我作为即将离职的总经理选择中立也就无可厚非了。
以上就是我通过老师们的分析及点拨对此困境的思考和选择,待真正离职后再汇报。
要特别感谢那位匿名老师所讲到的董秘的故事,它让我对如何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和做事方式有了更深的思考。
最后,真诚感谢铁鹰老师及各位同行网发起人老师们创办了找同行网,同时也再次感谢您们及网上同行们的分析及点拨!
有5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有4人觉得真受启发。
有2人深有同感。
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本人也经历过与楼主极其相似的问题,当时公司是两大股东之争,每每斗过后都是一片狼籍,不过呢每每斗过这后我都是“扶摇直上”,当然最终公司因为IPO受拙后,最终卖给另一家更大规模的公司后,我的这段从业经历才算是有个相对个人而言较好的收场。
好言归正传,我来解释一下为何我没有受到伤害反而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受益者,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机遇和时运吧,但也有一点是非常根本的,那就是我的作法与楼主几乎相似,守好自己的底线。我作为经理人职责是完成公司的经营目标,同时不断为提升公司在未来的竞争力奠定一些基础。 从台面上讲不管是任何一方股东,都需要拉车的人,他们认同我的能力,我所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我不归属于任何一方,我来这里就是完成自己的职责获取应该的报酬。可能有人会说了,这世上少了任何人都能转,你这两面不讨好的角度最终应该是被边缘化掉,恰恰相方,“两虎相争,大多都伤,谁都怕再斗下去最终伤的是自己”,因此他们需要平衡,而平衡的力量毋庸置疑我是最合适的,平衡的时机无非是由我组织的一些公司经营或管理的会议,这都是他们的台阶,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任何一方都不希望让对方占到先机,简单重用那些不属于任何一方的资源即可。现在应该大概明白了吧。
有一点我要提醒楼主,这非常重要:坚定职业的操守!因为我经历的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独木桥,稍有不慎或者心有旁骛,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本份,守好自己的底线,不参与任何站队行为因为我永远都是局外人。
最后祝楼主,最终能成功!
有1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有2人觉得真受启发。
有2人深有同感。
有1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首先要感谢阿问老师给予的指点,从最后一篇回复到今天也已近8个月了,应阿问老师的要求,借此机会向楼上各位老师汇报一下后续的事情,我2013年8月份提出辞职申请,董事长虽口头同意,但以需找人交接的理由要求工作到10月底,结果10月底也以种种理由不予批准离职,这期间正好有几家企业伸出橄榄枝,我没有选择待遇最优厚的或职位最高企业,而是一家朋友熟悉并推荐的企业,这家企业需要一名集团副总,所负责的工作也是我所擅长的,于是借假期去企业考察了两次,通过对企业规模、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的初步了解,明确了就职意向,并向未来的董事长说明需一两个月办理离职手续,征得了他的同意及理解。10月底我重新写了份离职报告,明确表示申请离职,考虑到公司安排人员交接,工作期限至日,这次董事长签字了。
我2014年1月到新公司履职,由于不知能否达到岗位能力要求,所以没敢第一时间向各位老师汇报,如今试用期已过,特此向各位老师汇报。
由于到自己是空降兵,在一家成立十几年的公司里展开工作肯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没有了心情上的纠结及负担,反而觉得整个身心轻松了许多。
因此,我要再次感谢找同行网上各位老师的指点及帮助,尤其感谢黄铁鹰老师,您所说的“坚持经理人的原则,胸能挺起来;钱包可能会瘪。 当你年龄再大一些,你会知道胸挺起来的好处”。这句话使我认定了坚持原则的价值,也指出了我今后应走的道路。
有1人觉得具有操作性。
有1人觉得真受启发。
有1人深有同感。
人不同意。
感谢作者:
相关精彩案例
找同行网向您推荐
找同行网有&2970&篇当事人自己写的真实管理难题;
有&12803&篇同行的精彩点评。
填写我的收藏备忘
共 21 人参与该案例
相关精彩案例
找同行网向您推荐
黄铁鹰&刘宇波&主编
宁高宁&柳传志&
任志强&茅理翔&点评
陈春花&宋新宇&
2014年5月,王石找到黄铁鹰,
“中国现代商业史应该有褚时健的案例,”
“他都87岁了,再不研究就晚了!”
黄铁鹰与找同行网团队,从云南到澳洲,
历时8个月,修改 11稿,得褚老2次审阅。
再出力作《褚橙你也学不会》。
找同行新书发布
黄铁鹰&梁钧平&主编
宁高宁&任志强&作序
116&名作者共同编著
面对现实难题百思不得其解的管理者,
一定能在书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答。
鲜活热辣的职场故事,一线管理者现身说法;
行业大咖点对点评论,教你如何做到总经理;
在线各位的切身感受,找同行网里个个都是老师。
找同行新书发布
黄铁鹰&主编
宁高宁&作序
136&名作者共同编著
一本职场人最受用的自身成长贴身工具
一本管理者最靠谱的自我提升独门秘籍
一部商学院教科书不讲的商场实战读本
在生意场、职场摸着石头走的人
一定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方法
找同行新书发布
黄铁鹰&主编
宁高宁&作序
96&名作者共同编著
大街上风风火火走路的我可能就是书里的人
咖啡馆的我也可能就是在说书里的事
原来企业的大事就是我身边的琐事
原来我的闲聊也可以成为理论
原来我的家长里短尽是哲学
如果您觉得找同行网的案例对您有帮助,请支持我们,购买我们的产品。
您的支持,将鼓励更多拥有实战经验的人在网上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您的支持,将会逐渐改变中文网络的生态环境。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捣毁制假窝点6个。
20天后,小王的父亲为此气得上吊自杀。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王强:
  我今年33岁,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资公司担任产品设计研发工作至今,工资待遇方面,除去日常开销所剩无几。因公司战略转移,预计半年内大陆市场投入逐步缩减,随之而来的是一步步裁员计划。为得到十几万元的赔偿金,我已主动要求列入被裁名单。
  2014年11月,机缘巧合认识了李总,他清华大学毕业,目前是一家项目型公司的老板,估计个人资产上千万元。我们很谈得来,经常一同参加行业研讨会。李总认为我做事干练、有干劲、可靠且值得信赖,于是提议一起筹划组建团队开发一款新产品。
  这个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李总当时提议让我注资10万元到他另外一个公司(注册资金101万元,仅注册未开展业务),负责产品技术研发及管理,占股30%。接下来的12月份,他负责物色其他合伙人,我负责接洽开发厂商以解决具体的产品技术方案。我们一起找了十几家OEM,均因新产品苛刻的功能及尺寸要求表示暂时找不到解决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李总找到了他的校友王总,后者目前是某公司的技术总监,个人经济条件也不错。王总在公司主管的产品开发与我们筹划的新产品在技术上有很多共通之处。经过详谈,李总愿意让出20%股权邀请王总入伙,王总则表示需要和手下的团队成员商量,且短期内只能兼职。
  与此同时,李总认为自己在带领团队、公司战略策划、投融资等方面欠缺经验,于是拉来清华同学朱总。朱总现为某大型公司大股东,公司资产几十亿元。
  2015年1月,几个合伙人首次正式开会,一致约定:成立一家注册资金为200万元的有限公司;李总出资90万元,占股45%,任公司董事长,负责整个公司的运营,并无偿提供新公司办公场所;朱总出资40万元,占股20%,任公司董事,负责制定公司战略、产品开发策略等;王总技术入股作价60万元,占股30%,任技术总监,负责新产品的技术研发及后续产品的迭代更新,前期新产品研发、开模等相关费用均由王总垫付;考虑到我经济条件比较差,我出资10万元,占股5%,任公司产品经理及监事,并且鉴于我当时公司状态,我也暂时兼职。
  现在,我感到很迷茫:
  1. 我几乎没有积蓄,出资10万元只能借债,心理压力很大。在出资及后续公司运营方面,我内心很矛盾:一方面我认同按注资比例分配股权及赢利,我没有资金,投10万元占5%也是天经地义。而另一方面,四人中我承受的风险相对较大,毕竟我倾注所有积蓄甚至举债投入;而且随着公司事务增加,我很可能是第一个全职的股东。这样一来,觉得5%股份很难匹配我的付出。如果后续增资扩股、引入其他投资的话,可能连1%都不到了,显然是给别人打工的。
  2. 团队基本上是临时搭建,相互磨合的时间远远不够。而且四个人都是兼职,办事效率必然很低。我私下跟李总反馈这个问题,他表示这种局面也是别无他择。这让我信心大跌。我想过退出,但碍于李总平日的关照以及有知遇之恩,始终不好开口,心里也不想失去这个与诸多前辈合作的机会。
  目前我已经在处理公司的名称核准,王总的产品研发也要开始立项投入。为了不影响团队的运作,我觉得必须在这之前下决定。我是该继续还是退出呢?
  匡运(杭州慕涵服装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这和我当年的经历很像!有些建议供参考:
  1. 如果合作,一定要做注册股东,而不是协议股东。也就是说,在公司进行工商注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名字和股权说明。
  2. 在商言商,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从你的描述中感觉到你对股权比例似乎不太满意,但可能出于种种考虑,你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试想现在即如此,以后你还有话语权么,没有话语权还怎么合作呢?所以你要好好想想,你和他们合作,他们看中你什么?(千万不要觉得你和他们关系好,或者有他们看得起你这个人之类的想法)或许他们看中的是你这个人的未来投资,也就是你未来可能为公司做出的贡献,但这一部分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他们提出让你出资10万元,这样就为今后的合作上了保险,10万元对你来说是全部身家,必然会尽心尽力为公司做事,可对他们来说,你用10万元换来的5%股份白送给你也无所谓,无关大局。所以你可以考虑和他们再次进行前期的沟通谈判,准备2套谈判方案:一是和那个王总一样,技术入股,可以兼职可以全职,兼职不领工资,全职领工资。至于占股比例多少,是1%、5%还是10%,就要看你的技术实力和谈判技巧了。二是你出资10万元,占股5%,另外再加上技术入股。谈得拢就合作,谈不拢就退出,现在退出大家都不损失什么,等你投了钱再想撤,估计就没那么容易了。
  3. 合作协议一定要正规,不能草率马虎。具体条款可以协商制定,不过有两点一定要高度注意:一是协议内容中一定要有退出机制,也就是说有一天你不想干了,不管赚了还亏了,怎么退出,如果是把手中的股份折价卖给他们,一定要大致协商一个溢价区间,也就是以多少价格出让。另外一点是合作协议应该有见证人,不能签私下协议,可以找个你们共同认可的证明人签个字,也可以考虑找个律师事务所备案,这样做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不要碍于面子或者觉得这样做太兴师动众,因为这样做可以为你自己买保险,别忘了在商言商,再说10万元对你来说可不是小数目,马虎不得。
  4. 就算合作不成也不要觉得对不起李总,如果他真拿你当朋友,他应该会理解你。这样以后你们还是朋友,有机会还可以再合作!可万一事先没有商议好,如果合作中出了问题,结果不欢而散,那么以后估计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5. 尽量不要借钱来投资。如果非要举债,千万别向股东借,可以找亲戚朋友借,也可以向银行贷款,通过什么方式融资都可以,唯一就是不能向股东借钱。一旦你向股东借钱,合作的味道就全变了,短期来看,好像你是在“空手套白狼”,其本质是他们用一些虚无的东西套住了你,如果那样的话你才是那个被套住的“狼”。
  王强:
  谢谢匡先生耐心的回复。
  1. 我是注册股东之一,这几天我也在起草公司的章程,这点应该没有问题。
  2. 好几次不好向李总摊开说这个事,只是有意无意向他透露我可能无法凑足10万元。不过,正如你所言,在商言商,这个事情总得有个定论,不然接下去真没法合作。
  3. 谢谢你的提醒,之前倒真没想过要有个见证人或有第三方的公证。
  4. 我是那种别人敬我一尺我敬别人一丈的人,如果本次合作不成,我多少是觉得对不起李总。不过也希望他能站在我的立场看待和理解我的所作所为。
  5. 基本上我现在不想举债来做这个事情。
  沈春华(拥有十多年管理经验):
  看了你的描述,说一下我的想法。
  合伙成立公司,另外三个股东是不缺钱的主,他们要你出10万元,你是否清楚他们是真的考虑要公平公正地按出资比例来分配股权,还是担心你如果不出资而做了股东,可能今后会没有责任,没有合伙做公司的压力?
  很多人都清楚,真金白银出资和占技术股或干股,对一个股东的责任和约束是完全不同的。你可以跟李总真诚地谈一下自己的处境,让他知道,10万元对你来说是“巨款”,而且是要举债的。虽然很认可一起合伙做公司,但是否可以体谅你的艰难,比如,把10万元变成5万元,让他知道,即使5万元,对你来说也是“巨款”,你同样会为这个“巨额投入”而奉献所有的经验、能力和时间。另外,你要认清自己对未来公司的价值,你的全职工作能为各位股东带来什么,是他们所不具备的,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先小人后君子),比如,虽然你只投入5万元,但基于你的含金量和未来的价值,可以要求占股15%(具体数字你自己定)。
  如果合作之前就带着不舒服的情绪,这很可能成为日后合作失败的导火索。你们确信新公司创业一定能成功吗?谁都不敢保证一定成功。根据你的描述,新公司有四个股东,另外三人各有自己的事在做,而且都算比较成功,出资金额对他们来说几乎一点都不困难,合伙成立新公司,他们可能没有任何压力,只是作为一种额外投资,能成最好,不成也只是人生经历中的一个插曲。所以建议你不要举债创业,如果只能拿出3万元,也大胆地跟李总说明,这个3万元,对你来说已是全部身家了。
  如果你的提议不能得到所有股东的认同,那不合作也罢,想创业,今后机会总是有的。
  不要自我陶醉是公司的股东,是经理什么的,这些都是虚的!创业成功,赚钱是硬道理!但是,一旦合作失败,你现在拿出全部身家,或者举债,未来几年的生活可能都会是悲催的!还是重复一句,先小人后君子,把该说的真诚地对他们说出来,把该争取的也说出来,并获得他们的认可。
  王强:
  非常感谢沈春华先生的想法及建议。
  从目前团队框架来看,李总是核心人物,负责公司整体运营;王总负责技术研发;朱总几乎不参与公司日常运营,只管公司发展的大方向。我目前及以后在公司的基本职责是:公司成立初期杂七杂八的事务大部分都得我去做;产品研发虽说是王总负责,但跟我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还得我稍作把关(但我的专业技术还不足以完成产品的全部功能);后期等产品开发差不多时,我就主要负责供应链运营、品质管理等工作。
  因我的专业技术在产品主要功能实现上帮助不大,有可能只是给王总提一些我本专业内的改善建议及方案,所以,我觉得不适宜提出技术入股。之前在和李总的接触中,他多次透露,假如合伙人不掏出真金白银,工作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基于这样的观点以及考虑到我快到手的赔偿金,他希望我能投10万元(当然是拿到赔偿金的时候)。
  前几天我表示我几乎是零积蓄,无法按照公司章程在成立之日起一个月内注资10万元,李总表示可以延长时间,一年内出资也可以。当我再表示一年内也许连1万元都凑不足时,李总一直以“我们再一起想办法”避而不谈。恰逢要过年,我也就没好继续跟他深究这个话题。
  在李总眼里,他应该觉得我是一个诚实可靠又有创业热情及干劲的人,加上短期内他们也难找到像我这样的合伙人。所以,他个人应该是不希望我退出的。朱总、王总那边就不好说了。
  当然,没有谁能百分百说创业就一定成功。因此,风险是肯定有的,这也是我纠结出资10万元的原因所在。我经常这样想,假如我出资10万元,一旦失败,我将失去全部,风险压力于我是很大的。这样大的风险压力与5%股权回报实在很难匹配,而李总、朱总、王总所损失的不过是自己个人财产的一小部分。所以,我希望大家的付出和风险是在同一水平上。基于此,降低我的出资额度并保持股权5%不变,是我唯一能想到的方案了。
  木子(某公司联合创始人):
  我现在正面临创业公司不佳,想退股的问题。反观当初的经历,很多想法都不谨慎,虽然对公司定位和发展有些疑虑,但是也没有深入考虑,就觉得合作股东都是业内资深人士,大股东也有成功案例,应该问题不大,可是目前结果并不理想。有些经验教训希望可以和你分享,因为最近处境问题,可能观点有些负面。
  1. 公司发展的定位和思路是否能说得通,在说得通的基础上实施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更不要说在设计的时候本身就有一些问题无法解决,虽然不能完全否定其可行性,但起码说明难度要比想象的大很多。
  2. 我们公司的大股东也有自己的公司,他们不参与或很少参与新公司的运营,除了原始资金支持,基本没有贡献。对于刚创业的人来讲,从打工到创业的思路转换并不容易,团队也需要磨合,发展没有预期的顺利。
  3. 大股东们有自己的公司,他们可能是把新公司作为一块试验田,如果效果不佳,对他们是损失一小部分资金,但对我们这种没有家底,抱着美好愿景参与进来的人,损失的不仅仅是注资款项,实际情况可能是我们当初预估不到的,比如我目前的情况就是,几个月没有开工资,新年后基本工资降低一半还多,同时还流失部分行业资源,以及在原公司或同行业的发展机会。
  所以,我建议你至少不要举债入资,部分资金入股,部分以技术入股,比例一定要先谈清楚,不清不楚的话,日后出现的可能不是你觉得项目做不好对不起谁的问题,而是相互抱怨和相互抵触的情绪。
  吴黔(企业管理人士):
  看了你的际遇,我觉得应该加入,就算失败,也应该义无反顾地加入。
  人的一生中最缺的不是机会,而是贵人缘。你的几个合伙人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虽然现在像他们那样资产规模的人很多,但毕竟也只能算是人群中的少数,他们能成功,自有他们的道理。小胜胜于智,大胜胜于德,无论智还是德,我想你都可以学到很多。
  你那么年轻,10万元和更多的钱对于你来说只是时间问题,有些经验是拿钱买不来的。
  你全身心的付出,就算项目失败,合伙人也不可能抱怨你,只要他们还把你当成朋友,让你继续留在他们的圈子里,不管以后你做什么,只要他们想帮你,一条信息、一个电话,也许收到的要远远大于10万元。(完)
  关注“理奥资讯”(微信号:Leo-Media)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专注零售、连锁、城市商业、社区商业领域的行业资讯,行业研讨...
1520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东大会董事长发言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