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招商银行美元汇率创造了更多的货币呢?招商银行美元汇率借出去90美元,收回也90美元,哪来的创造呢?

& 影子货币:全新的货币创造规律
影子货币:全新的货币创造规律
  要理解当今金融市场的货币创造的精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一家对冲基金如何创造类似银行储蓄的负债。
  如果从最初的状态看,一家基金募集了100元的资金,然后敲锣打鼓地开张了,资金不能闲置,因此资金经理首先买入了100元的国债,这时资产负债表很简单:
  资产负债&权益
  现金:0
  国债:100
  负债:0
  权益:100
  但基金经理买国债的目的并非是被动持有吃利息,那是大妈大婶干的事,他买国债是为了进一步融资扩大资产规模来赚钱。于是,他将100元国债在回购市场中进行抵押融资,结果拿回了90元现金(仅为简单的概念说明),增加了回购交易的资产负债表开始发生了有意思的变化:
  资产负债&权益
  现金:90
  国债:100
  回购负债:90
  权益:100
  在进行了回购融资后,基金的总资产增加到了190元,增加的90元现金可以用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冒险,套取回购利息成本与高收益回报之间的利差。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虽然回购操作是&先卖出,再买回&,它貌似&真实出售&,实则是&真实借钱&,由于借钱方在回购协议中承诺一天或几天之内买回资产,其实一切利率或违约等风险仍然属于抵押借款方,因此,会计规则要求回购资产必须继续保留在借钱方的资产负债表上,而不能转移到放贷人那里。
  雷曼兄弟公司就曾在此偷换了概念,导致著名的&回购105&(Repo 105)案例。
  在金融危机前夕,次贷问题的暴露,使得深度介入该市场的雷曼兄弟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资产贬值,而在极度糟糕的金融市场中,雷曼很难及时卖掉这些资产毒垃圾而避免出现大规模的财务损失。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困境,雷曼每逢财务报表公布之前,都会大量进行回购操作,它把价值105美元的债券资产,以100美元的价格&出售&出去,将&销售收入&所获得的现金用于清偿负债,结果导致财务报告上的资产和负债同时大幅降低,粉饰其财务状况。等十几天后,财务报表发布完毕,雷曼再进行融资,把这些资产&回购&回来,资产负债恢复原状。雷曼兄弟曾以这种手段将高达500亿美元的资产毒垃圾,&临时&转移出资产负债表,从而严重误导了投资人对雷曼的风险评估,构成了财务欺诈。
  在回购市场正常的状态下,抵押102美元的债券资产,大约可以获得100美元的贷款,但雷曼为获得100美元的贷款,却抵押了价值105美元的债券,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雷曼想让&回购借钱&看起来更像&真实销售&!回购市场超额抵押的公允价是2%,一旦超过这个值,借钱方就会被认为对抵押资产的实际控制力基本丧失,从而更接近资产&出售&,而不再属于回购质押,会计准则允许雷曼将这些&被真实出售&的债券移出资产负债表。雷曼正是抓住了这个漏洞,宁愿承受更高的打折率,也要从法律字眼上规避欺诈的风险。
  105%的超额回购抵押从此名扬天下,&回购105&也将被载入世界金融史。
  在上述例子中,为了简单起见,选用了10%的打折率。假如放贷人不愿承担风险,对国债抵押品打9折放贷就非常安全了,即便对冲基金倒闭,放贷人也可以在市场中卖掉这100元国债,可以轻松拿回至少90元的贷款,甚至还要多一些。
  对冲基金通过回购融来的90元,就相当于传统银行中客户A的现金存款,回购负债相当于储蓄负债,它同样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对冲基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略高的价格赎回抵押资产。换个角度看,就是持有回购协议的放贷人拥有一种索取权,在规定时间到来时,有权拿回自己的本金加利息。
  如果仔细观察对冲基金的资产负债表,有一个问题已经冒了出来,那就是由于回购市场的存在,国债几乎可以当现金用!
  在传统银行业务中,货币创造就是通过发放贷款来进行储蓄负债的创造,其基础是准备金,即国家法定货币,从整个银行系统来看,货币创造就是对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进行放大。
  在回购市场中,国债起到了基础货币的作用,它从本质上看,正是金融体系创造&影子货币&的&准备金&!
  银行的储蓄负债就是银行货币,它具有支付一切市场交易的功能。无论是人们从储蓄账户中提取现金,或者是支付银行支票,其实质都是在调动和转移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准备金。当储户开出一张银行支票时,这就是发出一项指令,将开户银行的准备金转移到另一家银行。
  如果回购负债相当于银行的储蓄负债,它是否具有支付功能,是否能够调动和转移资产负债表上的国债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就是回购市场中的&转抵押&(Rehypothecation)!
  从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到对冲基金原来所持有的国债资产,即影子货币的&准备金&,能够在回购市场中反复作为抵押品,被一个&抵押链条&上的所有回购负债重复使用。
  国债从对冲基金的资产上被转移到抵押链条上重复使用[1]
  100元的国债本来是对冲基金所持有的资产,当它被抵押给回购市场中的一级交易商高盛时,高盛可能提出一个&转抵押&的要求,即对冲基金的国债在抵押期间,高盛有权将其再次抵押给别人。对冲基金当然有权说不,那么高盛将收取更高的&回购利率&,从而增加对冲基金的融资成本。对冲基金的经理转念一想,高盛是谁啊?那是金融市场的老大级人物,国债压在高盛那里肯定是绝对安全,只要高盛不倒,&转抵押&对自己也就没有太大风险,而且回购利息更低一些,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答应了高盛的要求。
  高盛转手将国债又&支付&给了瑞信,用来清偿与瑞信的衍生品的交易仓位。注意,原来对冲基金资产负债表上的&回购负债&,此时已成为高盛的资产,这实质上相当于在传统银行业务中,对冲基金给高盛开设了一个&储蓄账户&,任由高盛出具银行支票。高盛&支付&给瑞信的&支票&,就相当于一个指令,将对冲基金的国债资产转移给瑞信,这与传统银行的支票转移了银行准备金是同样的道理。最后,瑞信又将同一笔国债再次&支付&给了一家货币基金,获得了现金,而货币基金决定暂时持有国债,以后再说。
  在每一次转抵押的过程中,由于不断打折的损耗,货币创造的能量逐步递减。在这样一个回购抵押创造货币的链条上,国债相当于高能货币,转抵押的次数即抵押链条的长度,相当于货币乘数,抵押资产的打折率(Haircut)就是准备金率。传统银行依靠的是&部分准备金&制度来创造货币,而影子银行用的则是&部分抵押资产&来创造影子货币。
  回购负债到底是不是钱?这要看你问谁,如果是大妈和大婶,她们肯定不能用回购负债去街上买菜;但如果是金融市场中的机构投资,那就完全没有问题,它们可以使用回购负债购买任何金融资产。回购负债的抵押资产是国债,而国债几乎就是现金,或者叫&类现金&,回购负债就是这种&类现金&的收据。
  美国有句谚语:如果有一种动物,它看起来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走起来也像鸭子,那么它就是一只鸭子。回购负债具有类似于银行储蓄负债的所有功能,它们之间唯一的差别就是,银行储蓄负债,即银行货币,可以用于经济的一切领域,支付商品和服务;而回购负债,即影子货币,则专用于金融市场,买卖金融资产。
  转抵押,几个瓶子一个盖的杂技
  仍以当铺为例,如果你为了借钱而把传家宝抵押给当铺,同时约定赎当期限为三天。而当铺老板要求在此期间,他有权把你的传家宝再去抵押给别人,你多半会心生疑虑,担心三天后当你想赎回传家宝时,东西可能并不在当铺手中。事实上,当铺老板的确将你的宝贝转抵押给了城里的张家大户,而张家大户又再次转抵押给了李家钱庄。在正常的情况下,当铺、张家大户和李家钱庄都是有信誉和有家底的豪强大户,站着房子躺着地,一般不会违约。但如果经济大势不妙,他们的生意也将陷入连环债务的困境而难以自拔,只要其中任何一家出了问题,你都可能拿不回传家宝了。
  随着转抵押链条的延长,违约风险将呈几何级数膨胀,金融系统将脆弱得如同一层蝉翼,甚至一只蝴蝶轻轻地扇动一下翅膀,就能折断链条上最脆弱的一环,从而引发大规模的违约和金融体系发生内爆。
  无论是传统银行的部分准备金制度,还是当今影子银行的回购抵押链条,其本质都是在玩几个瓶子一个盖的游戏,金融杂技师们越玩胆子越大,旁边看热闹的人们下的赌注也越来越高,直到瓶子实在太多,瓶盖一不留神落了地,大家一起作鸟兽散。
  2008年发生的正是这样一幕。
  美国的金融监管者们当然明白金融杂技的实质,因此将一级交易商的转抵押规模做了限制,规定转抵押的上限不能超过其客户负债总额的140%,也就是将影子货币的放大乘数限定为1.4倍。
  不过,英国人却不这么保守。为了赢得更多的金融市场份额,英国和欧盟对回购的转抵押的次数均没有法律上的限制。
  华尔街的赌徒们既然在美国难以施展手脚,英国自然成为超级赌徒进行回购转抵押的天堂。
  基金经理们大批涌向华尔街的一级做市商,要求进行回购融资,一级交易商中玩得最野蛮的就是雷曼。雷曼向赌徒们提供的回购融资成本最低,来的都是客,玩的就是High。雷曼向赌徒们事先交代,你们押在我这里的债券,我要转抵押到伦敦去,根据英国法律,你们债券的所有权需要暂时委托给我。伦敦鼓励大家赌,这样你们的借钱成本最低,玩得最开心,只要大家信得过我雷曼兄弟,我保证大家的债券到时物归原主,绝对安全!
  雷曼是谁啊?那是华尔街最大的&当铺&之一,百年老店,信誉昭昭,是一位能玩三十个瓶子一个盖的超高难度杂技,而且从未失手的金融魔术高手,赌徒们怀疑谁也不会怀疑雷曼会倒闭。于是,赌徒们纷纷押上自己的债券资产,而雷曼则将这些债券库存封装好,大批运往雷曼在伦敦的分号。
  2008年,雷曼居然破产了!
  这是谁都不可能事先想到的。赌徒们急了,他们抵押给雷曼的债券资产一下子没了着落。在破产清偿过程中,大家首先必须搞明白自己的资产究竟在谁手上,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资产托管在美国,问题要简单很多,美国的法律对托管资产的保护更明确,拿回资产不是问题。但是,雷曼已经将客户们的资产转移到伦敦的&雷曼兄弟国际(欧洲)&(LBIE)分号去了,而英国的资产托管保护法律与美国非常不同。
  赌徒们悔得肠子都青了,当初为了回购利息能便宜一点点,轻信了雷曼兄弟,自愿放弃了资产转移海外后的所有权,结果丧失了美国法律的保护。伦敦那边则认为这些赌徒已经与他们的资产没有任何法律关系,破产清偿后的资产分配是按照有资产抵押和无资产抵押来排债主的优先顺序,他们现在只能算是普通的无资产抵押债主,雷曼伦敦分号砸锅卖铁之后,首先偿还有资产抵押的人,最后剩下的破烂才由普通债主去捡,如果还剩下些桌椅板凳的话,那已经算是万幸了。赌徒们立刻陷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抓狂境地。
  经过这场浩劫,赌徒们痛定思痛,他们再也不敢相信一级交易商的信誉了。雷曼都能趴下,谁又敢说自己绝对安全?他们以前从不在意与一级交易商的回购协议细节,只关心回购利息是否足够优惠,而华尔街和欧洲的回购协议并没有一个行业统一的模板,各大交易商都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对转抵押的约定更无一定之规,雷曼破产使所有人都心惊肉跳。赌徒们开始逐字逐句地与交易商们掰扯条件,例如对转抵押加以限制,要求交易商开设专门的托管账户等。
  专设账户能保证客户的资产安全吗?金融魔术师们不禁莞尔,客户们忘了魔术师的专业就是把别人的钱&变&到自己口袋里。
  &回购到期&交易:金融魔术师的新玩法
  2011年11月,继雷曼倒掉之后,另外一家一级交易商MF Global破产了,客户们的专设账户上神秘地失踪了12亿美元。
  MF Global是一级交易商中个头最小的一个,自有资金规模仅为其他大佬们的1/30。别看它体量不大,胆量却不小,它立志成为迷你版的高盛,结果最后竟成了迷你版的雷曼。
  MF Global最大的特点就是敢赌,而且敢孤注一掷地豪赌,它失败的主因就是投入了高达62亿美元的资金,豪赌欧洲主权债务,特别是&欧猪五国&的国债。
  MF Global所持有的&欧猪债券&自然也被拿到回购市场中进行抵押融资,得来的现金被用来加大赌注,然后这些赌注还可以再去抵押拿到现金,如此反复直到把黑手伸进客户的账户。
  MF Global所持有的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爱尔兰、葡萄牙的债券资产,虽然不被市场看好,但还本付息仍属正常,特别是利息回报颇为诱人,除了抵偿回购融资的利息成本之外,还能获得可观的利差收益。MF Global感觉自己像是发现了一个大金矿。不过,随着持有的欧债资产规模越来越大,自有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欧债资产比例已高达公司净资产的5倍!
  为了满足金融监管和美化财务报表的需要,MF Global也需要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瘦身&,特别是在欧债危机爆发之后,它的资产价格每况愈下,&瘦身&已不仅限于&美容&,更重要的是掩盖资产恶化的情况暴露,最方便的工具自然还是回购交易。不过,在雷曼&回购105&全球&走光&之后,MF Global不敢再玩资产&真实出售&的把戏了,苦思冥想之下,竟然创造出&回购到期&(Repo-To-Maturity)的新魔术!
  MF Global将持有的&欧猪债券&库存清点一番,将同时到期的债券打成资产包,然后拿到回购市场找买家做抵押贷款,特别之处在于在交易中,它明确要求回购的时间必须与债券到期的时间完全一致,这就是所谓的&回购到期&交易。放贷人觉得古怪,但也没琢磨透背后的道道,只要有抵押品,放贷收益不错,时间长短不是问题。于是,MF Global将一笔笔&欧猪债券&逐步做成了&回购到期&型融资交易。
  在美国回购交易适用的会计准则叫FASB 140,该准则规定所谓的&真实销售&,必须是金融资产的转移,这意味着原持有人放弃对该资产的控制权。其中的关键字是&控制权&,雷曼正是钻了这个空子,定价102%算是有控制权,而定价105%就算失去了控制权。而MF Global也是试图钻同一个空子,当它抵押&欧猪债券&时,这些资产还&健在&,而当回购期限到了,被抵押的&欧猪债券&却&自然死亡&了,MF Global当然无法完成回购。
  从会计规则字面上看,债券在回购期间&自然死亡&的现象显然属于持有人失去了&控制权&。因此,对&回购到期&的交易,会计准则允许其移出资产负债表,它们被记录在财务报表底下密密麻麻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的注释里,而且全然没有细节。一般的投资人根本不会注意它们的存在,即便是谨慎的专业玩家,由于看不到细节,也无法质疑其中的猫腻。MF Global用这一巧妙的魔术手法,将高达165亿美元的资产进行了&回购到期&处理,从资产负债表上给变没了。
  魔术是怎样被拆穿的呢?
  原来,欧洲负责回购交易清算的公司LCH.Clearnet,无法处理当天到期的债券回购交易,结果MF Global的回购时间不得不提前两天。这就麻烦大了,人还没断气,讣告就提前两天出了,结果就是全乱套了!
  回购时间早于债券到期日两天发生,这就意味着MF Global还没有丧失对资产的&控制权&,这些资产按照规定就必须重新回到资产负债表上来,巨额&欧猪债券&资产在日的财务报表修正中被曝光。突然增加的50亿资产负债,立刻导致MF Global的资本金严重低于要求,对&欧猪资产&避之如瘟神的投资人马上嗅出了大麻烦,顷刻之间撤资的撤资,抛售的抛售,贷款的追债,MF Global的资金链危机四伏。
  屋漏偏逢连夜雨,MF Global的资金短缺正好又赶上了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重要时刻,欧猪债券的价格一落千丈,公司在回购市场中的抵押资产的价值大幅缩水,放贷人开始频频催促MF Global追加保证金,以保障放贷人的资金安全。可是,MF Global已经将杠杆放大到极限,自有资金已无力应对放贷人的逼迫。
  欧猪债券并未违约,但过高的杠杆成本压得MF Global喘不上气来,此时,公司的杠杆比例已高达40∶1的惊人数字!
  与雷曼兄弟一样,MF Global也有大量的基金客户,雷曼倒掉之后,基金已成惊弓之鸟,纷纷要求开设独立的专有账户,以保护资产安全。事实上,当MF Global被回购放贷人追得走投无路时,竟然将客户们专有账户中的资金抵押给了放贷人。
  最终,当破产来临之时,基金客户们的资金被回购放贷人一并冻结。
  还是那句老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垃圾债的&奇幻漂流&
  在回购抵押创造货币的机制中,国债担当了基础货币的功能,它相当于传统银行中的准备金,由于回购市场的存在,国债几乎就是现金,或者叫&类现金&。除了国债之外,美国政府间接担保的两房MBS债券,也同样可以作为回购抵押品进行融资。
  假如持有的不是国债和两房的MBS,而是垃圾债呢?垃圾债能充当&类现金&吗?当然可以,在华尔街的金融魔术世界里,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这就是&抵押资产转换&(Collateral Transformation)的戏法。
  如果一家对冲基金持有垃圾债,但是想做回购融资,这时它有两个选择,首先是自己满世界去找一个交易对手,愿意接受它的垃圾债抵押品,当然打折率会高很多,利息自然不会便宜。最大的困扰还是对冲基金的客户资源量有限,而且还要自己处理资产交割、库存管理、资金划转、违约防范、风险控制等一系列后台工作,对冲基金既缺乏人脉丰沛的回购市场的销售经理,又没有经验丰富的交易员,后台处理能力更是乏善可陈,自己直接找回购交易对手的性价比实在不高,这就是双边回购(Bilateral Repo)的弊端。
  另一种选择就是三边回购(Tri-party Repo),任何自发形成的市场都会有老大,回购市场也不例外。在华尔街的回购市场中,摩根大通和纽约梅隆银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就是最重要的两位大佬,他们承担了回购交易清算行的角色。买卖双方都在清算行开户,资金和债券通过清算行进行划转,两家大佬制定回购市场的游戏规则。回购参与者将买卖本身之外的所有后勤事务全部&外包&给清算行,这样大家就只需要专注于买卖业务本身了。
  对冲基金觉得还是找清算行来进行垃圾债的回购融资比较靠谱,于是找到摩根大通说明来意,摩根大通的人一看抵押品是垃圾债,立刻就打发对冲基金的经理走人。原来大佬们也有自己的严格标准,三方回购市场只接受国债或政府担保的机构债作为抵押品,别说是垃圾债,就是品质优良的公司债也不受欢迎。
  对冲基金经理愁眉苦脸地出来,正好碰上一个回购市场上的普通交易商,得知情况后,交易商笑了,这算啥事,摆平这点困难易如反掌。交易商提出了一个安排,对冲基金先与交易商做一个双边回购,将垃圾债抵押给交易商,交易商负责提供国债,对冲基金承诺一定时间后归还国债,并拿回自己的垃圾债,这叫&抵押置换&(Collateral Swap)。当然,对冲基金自然要支付相当的费用,垃圾债的抵押数量必须要超额更多。对冲基金经理算了一番,费用虽然不菲,但仍比自己去找双边回购更合算,最后爽快地答应下来。
  不过,交易商自己并不一定有多余的国债,但知道一家退休基金经理的手中有货,于是交易商找到退休基金经理,提出与这家退休基金做了一个&镜像置换&,即以对冲基金的垃圾债与退休基金的国债进行完全一样的抵押置换,并承诺到时归还国债拿回垃圾债,作为回报,退休基金将获得可观的费用。当然,这仅是对冲基金支付给交易商的费用的一部分,剩余部分自然落入交易商的腰包。最后,退休基金经理欣然同意。
  难道退休基金经理不知道垃圾债的风险远比国债高吗?难道他不怕资产负债表上堆满了垃圾很难交代吗?他有什么必要去做这样高风险的操作呢?退休基金经理当然知道有风险,但他并不担心。
  原来退休基金经理的日子也很难过,QE带来的货币泛滥搞得市场中可以投资的安全债券的价格高得离谱,而收益率却低得令人心碎。退休基金必须承担支付退休人员养命钱的重大职责,投资风险绝不能高,而收益又不能太低,否则收益赶不上通胀,退休人员拿不到足够的养命钱,一番投诉下来,投资人一撤资,基金也就关门大吉了。投资收益的压力使得基金经理深感苦恼。
  交易商送来的是一个高收益的好机会,退休基金经理不能直接去买垃圾债,政策和规定都不允许,但&抵押置换&就不同了。对于基金经理而言,他仅仅需要签下一纸合同,就能获得一份超额收益。因为&资产置换&模式类似回购,因此国债仍然留在退休基金的资产负债表上。从表面上看,什么也没发生,而且时间短、风险小、收益高。对外说得过去,对内风险可控,对自己利益就大了,基金收益达标,奖金分红落袋。这一切好处仅仅是由于持有垃圾债短短几天的时间,天还能塌下来?
  一番&抵押置换&下来,对冲基金兴高采烈地找摩根大通去做回购融资,退休基金经理舒舒服服地坐享超额收益,交易商笑眯眯地回家数钱去了。
  垃圾债到底是在谁手上?这可真不太容易说清楚。对冲基金手中拿的是国债,而且已经从摩根大通拿到了实实在在的现金,垃圾债肯定不在它手上;交易商倒买倒卖,实际上他的库存里也没有垃圾债;而从法律上说,国债仍在退休基金的资产负债表上没动。
  可是,垃圾债却不见了踪影!
  金融魔术=法律漏洞+会计革命,欢迎来到华尔街的金融魔幻空间!
  高风险的垃圾债正是当前金融市场中的资产毒垃圾,经过一番&奇幻漂流&,它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从对冲基金的账本上,漂流到了养老基金的仓库里,无论法律如何解释,实实在在的风险已经转移到了养老基金的手中。
  如果垃圾债的价格不出问题,游戏就可以无休止地玩下去。但是,突然有一天利率开始飙升,麻烦就来了。如果垃圾债的价格大幅跳水30%,退休基金经理会跳起来狂打交易商的电话,要么立刻归还我的国债,要么追加至少50%的抵押品,否则我将抛售你的垃圾!
  天啊,真的是垃圾!看着电脑屏幕,退休基金经理满头冷汗,已经说不出话来,因为垃圾债正在市场中被所有人一起抛售。
  快被退休基金经理逼疯的交易商,此时也是焦头烂额,他如果不想宣布倒闭,就有法律义务收回垃圾债,并归还国债,只有拼命催对冲基金经理,赶紧把国债还回来,把他的垃圾捡回去,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立刻追加保证金。此时,对冲基金经理也是如坐针毡,垃圾债在他的资产负债表上,价格暴跌将直接影响基金业绩。国债?哪还有国债,早就抵押给了摩根大通,这老小子又不知转抵押了多少次,在谁手上只有天知道。追加保证金?回购融来的钱早就买了更多的垃圾债,还有印度股票和债券,哪里还有闲钱?纯正的印度货,要不要?交易商鼻子已经气歪了,市场上垃圾债是垃圾,印度资产比垃圾还垃圾。对冲基金经理摆出了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架势。尽管如此,对冲基金也开始大规模处理垃圾债变现以图自保。
  2013年5月出现的利率飙升趋势,仅仅是未来更大规模利率火山爆发的前奏,5月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已经损失了3万亿美元,以印度、巴西、南非、印尼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更是这轮利率飙升的直接受害者。
  印度的外来投资与中国不同,中国是直接投资(FDI)占绝对优势,投资者中虽不乏奔着人民币升值而来的热钱赌徒,但多数还是想在中国扩大投资的实业公司,这些人都是着眼于长远,他们受利率飙升的冲击不大。但流入印度的外资就完全不同了,近年来被西方媒体捧上天的印度模式成了国际上的大明星,印度头脑一热,大开资本进出的大门,特别是允许外国资金直接进入印度的资本市场。于是,外国投资印度的资金大部分属于资产配置型(Portfolio Management)的金融热钱,对冲基金正是其中的主力,它们赌的是印度资本市场的升值,而对印度的实业投资兴趣不大。一旦华尔街出现风吹草动,它们跑得比兔子还快。
  那帮顾头不顾尾、顾上不顾下的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们,连内裤都没穿,就敢大举投入印度。幸亏中国没有开放股票与债券市场,如果中国与印度一样,那么6月新兴市场国家的&阵亡名单&上,中国恐怕也会榜上有名。
  美国回购市场示意图(纽约联邦储备银行)
  如果未来的某一天,利率火山突然爆发,首先烧焦的就是1.1万亿的垃圾债,被严重烧伤的不仅是搏出位的高风险的对冲基金,交易商们也在劫难逃,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将因交易商和做市商的瘫痪而濒临枯竭,结果优质债券买卖阻塞,回购成本剧增,引发更大范围的收益率飙升,卖空自保和卖空投机之风潮弥漫整个市场,债券市场开始发生剧烈的内爆。死难者名单中当然还有养老基金,作为垃圾债最终的持有者,国债没了,垃圾债巨亏,审计查账曝光了&抵押置换&的丑闻,投资机构痛骂上当受骗而纷纷撤资。
  从另一个角度看,对冲基金的垃圾债经过现代金融炼丹术,摇身一变成了国债,然后通过回购抵押链条,向整个金融体系深度扩散,将有毒资产沿途播种,它们将继续生根发芽,野蛮生长。这一抵押链条越长,未来的清算就越猛烈。
  人们只能祈祷万能的利率了,攀升已经吃不消,飙升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影子货币与影子银行
  影子货币就是影子银行体系所创造出的货币供应,它流通于资本市场,买卖着金融资产,虚构出财富效应,制造了资产通胀,改变着财富分配,影响了实业的资金流向,左右着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
  什么又是影子银行系统呢?
  简单地说,就是不受传统银行的监管制约,又具备创造影子货币的能力,而且彼此接受影子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体系。传统银行必须接受中央银行的管理,法律允许吸纳储户存款,享有创造银行货币的特权,存款保险有政府担保等特点。而影子银行系统没有全球统一的管理机制,不能直接吸纳储户存款,主要依赖回购抵押融资,影子货币创造全看市场接受程度,缺乏法律上的规范,经营失败没有任何政府担保。
  为什么影子银行会大行其道呢?
  其根本原因在于1971年美国废除金本位之后,货币创造失去有效制衡,美元超发愈演愈烈,资产价格上涨幅度远超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增长。企业家的生态环境丕变,为了生存和发展,美国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公司迁往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以更低的生产成本来维持较高的利润率。在美国的货币政策影响之下,欧洲与日本也陆续掀起了海外投资风潮,这就是廉价货币驱逐实业的产业空心化。
  在过去的40多年里,美国的实业经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转移,随之而去的还有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优质资产,而留在美国的资产,只能越来越依赖于房地产贷款和消费信贷,传统银行的盈利模式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当银行贷款给企业,特别是高利润的优质制造业,银行并不担心贷款的安全,因为它知道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的现金流来偿还贷款。但是,当银行给消费者放贷买房买车时,它就不得不仔细评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还贷能力,因为贷款不是用于人们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而仅仅是满足个人的消费欲望罢了。此时,资金是被消耗,而不是用于创造。对于银行而言,生产型资产和消费型资产有着本质区别,虽然两者都能为银行带来收入,但前者为经济体创造了现金流,而后者则是消耗现金流。当消耗大于创造,该国将越来越依赖海外资金的供应,来补贴经济体的&内出血&,即美元回流补贴型经济模式。
  传统银行的资产质量总体下降,收益大不如前,而美元超发带来的通胀威胁却在蚕食着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因此,银行体系被迫产生一种应激反应,即缩减资产负债的规模,进行大幅度&瘦身&。因此,银行系统产生了强烈地&倾倒&资产负债的巨大冲动。这一趋势与美元回流的大潮一拍即合,形成了银行系统新的盈利模式,即创造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金融市场,以爆炒金融资产来获取高于贷款利润的新玩法。正因如此,资产证券化、回购融资和其他金融创新才会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如雨后春笋般勃然兴起。
  &倾倒&资产与负债的巨大需求,催生出一系列新的市场和新的服务。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规定银行的支票账户(储户随时可以进行支票转账或现金提取)不得支付利息。而废除金本位之后,美元大量超发使银行能够创造出巨额的新储蓄,在严重的通胀威胁之下,这些储蓄急需寻找能够生息的避难所,货币市场基金就应运而生了。因为货币基金投资回购市场,因而能够提供较高的利息,而且不受类似银行的利息管制,它&拐跑&了本该存在银行中的储蓄,逐渐成为回购融资和商业票据市场的主要放贷者,目前坐拥2.6万亿美元的庞大资金。货币基金貌似安全,因为它只投资像回购抵押这样的超短期产品,但在极端情况下,它反而会成为最危险的市场。
  日,雷曼宣布破产之后,一些货币基金由于投资雷曼而出现严重亏损,出现了跌破1美元净值的罕见状况。美国人通常将货币基金账户视作银行储蓄,根本没想到货币基金竟然会亏损,全社会强烈的恐慌引发了大规模资金抽逃。当天上午11点,美联储发现高达5500亿美元的货币基金,在一两个小时之内遭到了投资人的疯狂&挤兑&,财政部紧急注入1050亿美元,但无力阻止夺命而逃的投资者。美国政府立即冻结所有账户,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到下午两点,货币基金的3.5万亿美元就将濒临枯竭。
  由于货币基金是回购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的主力放贷者,而这两个市场又是美国各大公司短期融资链条上的最关键的环节,一旦资金枯竭,美国就将爆发大规模企业债务违约,甚至直接导致公司破产,1933年数千家银行倒闭和数万家公司破产的崩溃景象将会再现。
  商业票据市场经2008年9月的&惊吓&之后,再也没有恢复元气。目前,回购市场已成为美国金融机构和各大公司短期资金补给的&生命线&。
  坐拥13万亿美元的共同基金,也是影子银行市场中活跃的玩家,它为回购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债券和股票资产作为质押品,同时也提供回购融资所需的部分资金。
  影子银行更少不了对冲基金的身影,它们控制着约2万亿美元的资金,在回购市场中反复&压券借钱&,再&以钱买券&,扩大资产规模,在全世界对各类市场进行套利、对赌、买空卖空,在市场波动和关键事件中捕捉战机,以高倍杠杆博取巨大收益。
  貌似保守的退休基金也并不安分,在他们手中的6万亿美元资金,并不是老老实实地趴在债券和其他低风险资产上不动,而是暗地摆弄着&资产置换&等新玩意儿,间接参与了回购交易和其他影子银行的业务。
  另外,拥有数万亿美元的保险公司、ETF基金、外国主权财富基金也都是影子银行里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些&非银行&但&类银行&的机构,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影子银行体系。影子银行体系大致沿着两个链条依次展开。第一个链条就是帮助银行&真实销售&其资产,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产业链;另一个链条,则是帮助银行将其资产进行大规模的抵押,这就是回购产业链。最终,两个链条又连接到一起,资产证券化的终端产品就是MBS(按揭抵押证券)、ABS(资产抵押证券)、CDO(债务抵押凭证)等,它们又能在回购市场中作为融资抵押品,即成为影子银行的基础货币,与国债、公司债甚至垃圾债,共同参与进行更大规模的影子货币创造。
  在美元回流、传统货币与影子货币的共同作用之下,美国金融资产的价格节节攀升,银行的盈利滚滚而来,而&类银行&们也赚得盆满钵满。
  &真实销售&与&回购抵押&这两条产业链的根本目的都一样,就是为了将银行的资产尽快变现,缩短资产持有的周期,加速资金周转的速度,规避资产质量恶化和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将盈利的重心移向金融资产的交易,走上了一条轻资产、重交易的发展道路。
  这就是华尔街在20世纪90年代急于打破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界限的原动力。
  1934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 Steagall Act)是在反思20世纪30年代导致金融大崩溃的极度贪婪之后,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业务进行了彻底隔离,保障了金融系统60多年的平稳运转。1999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华尔街强大的游说之下,签署了废除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三者之间界限的所谓《金融现代化法案》(Gramm Leach bliley Act),仅仅不过10年的时间,全世界就迎来了&金融现代化&时代第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其规模和杀伤力直追30年代的大崩溃。
  金融危机之后,资产证券化与回购市场一度冷清了不少,但美联储为创造&资产再通胀&的奇迹,同时动用了压制短期基准利率到接近于零、压制中期利率靠强烈的政策预期、压制长期利率靠QE的三种超常规手段,结果金融市场再度活跃起来。不过,影子货币创造的主角已由次级债、公司债,变成了国债和两房的MBS,金融风险正向主权信用快速集中。
正在读取...
连载精彩推荐
《《众创时代》》
----吴霁虹
合作联系:蒋伟
赞助商广告
-- 合作媒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银行美元汇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