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重大疾病保险排名人数20岁到30岁占比例

您的位置: >
重大疾病知识篇
重大疾病&& 重大疾病是指被保险人初次发生符合下列定义的疾病,或初次接受符合下列定义的手术。
恶性肿瘤&&
标准定义:指恶性细胞不受控制的进行性增长和扩散,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可以经血管、淋巴管和体腔扩散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的疾病。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临床诊断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的恶性肿瘤范畴。&&&&&&&&&&&&&&&&&&&&&&&&&&&&&&&&&&&&&&&&&&&&&&&&&&&&&&&&&&&&&&&&&&&& &&&&&&&&&&&&&&&&&&&&&&
&& 下列疾病不在保障范围内:
(1)原位癌;
(2)相当于Binet分期方案A期程度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相当于Ann Arbor分期方案I期程度的何杰金氏病;
(4)皮肤癌(不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及已发生转移的皮肤癌);
(5)TNM分期为T1N0M0期或更轻分期的前列腺癌(注);
(6)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期间所患恶性肿瘤。&&&&&&&&&&&&&&&&&&&&&&&&&&&&&&&&
&注:如果为女性重大疾病保险,则不包括此项。
病因:以下四方面的原因都可诱发癌症
1、生活习惯 :&吸烟、长期大量饮酒、食品添加剂、色素绝大多数有害,还夹杂有重金属等、 腊制品中添加硝酸盐防腐剂、精细和高脂肪饮食、霉变食品和黄曲霉毒素、酸菜腌菜、熏烤食物、油墨含有毒物质如二甲苯、聚氯乙烯等,
2、化学物质 :已知诱发癌症的化学物质有一千多种。如:煤焦油、沥青、粗石蜡、染料、砷、铬、镍、石棉,亚硝胺、房屋装修中的有害气体、大气污染物等。
3、物理因素 :慢性机械或炎症刺激、紫外线、放射性物质、烧伤等
4、生物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
人群中发病状况:我国发病率20年内增加了69%,死亡率增加了29.4%,我国居民每死亡5人中,有1人死于癌症。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发病人数为90万/年。现在发病人数180万-200万/年,死亡人数每年140万-150万。 国际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新发癌症人数将达1500万/年。北京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迅速,与10年前相比上升了37%,增长速度高出欧美国家,成为女性的第一杀手。宫颈癌次于乳腺癌。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人为13.5万。30岁左右的患者占了近六成,其中年龄最小的仅20岁。比10年前的发病年龄提早了近10年。
预后:不同组织、不同部位、不同病期的预后不同。
预估治疗费用:1-50万不等
常见的恶性肿瘤
女性原位癌:
基本概念:指乳腺、卵巢、子宫、宫颈、阴道等的原位癌。所谓原位癌即癌组织尚未穿透皮肤基底膜。
病因:反复刺激、放射线、感染等均可诱发,也可能与女性激素水平有关。
临床表现:恶性肿瘤的一般表现及发病部位的特殊局部表现。
预后: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使患者的5-10年存活率高达95-100%。
治疗费用:0.5-1万
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病因:尚不清楚,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不孕等使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发生异常而引起的疾病。与乳腺良性疾病、营养过剩、肥胖、脂肪饮食等有关。
临床表现:早期患侧乳房出现单发、无痛的小肿块;可出现&酒窝征&,皮肤呈&桔皮样改变&。发展至晚期,皮肤有溃疡,有恶臭、易出血,可出现腋窝淋巴转移及肺、骨、肝转移。
预后:早期发现的5年生存率96%。
费用:3-8万
病因:吸烟是此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接触染料、橡胶塑料制品,油漆、洗涤剂等。糖精是辅助致癌质。其它色氨酸、菸酸代谢异常也可致癌。
临床表现:高发50-70岁男性。无痛肉眼血尿,终末加重。晚期表现为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和下腹肿块。严重贫血、浮肿等。
预后:5年生存率80%以上,相当数量非癌症死亡,多死于癌转移和肾功能衰竭。
治疗费用:3-10万。
病因:发病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
人群中发病情况:主要发病于我国两广地区,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81%。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涕血、耳鸣、耳聋、面麻、复视、鼻咽肿块等。
治疗费用:平均每次住院费用为1.7万元。
病因:是目前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一种。长期大量吸烟是最常见的病因。
临床表现: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个别患者最初是由于颈部淋巴结肿大继而发现本病的。
治疗费用:平均每次住院费用为1.8万元。
基本概念:是由于血液中幼稚细胞在骨髓或其它造血组织中失控性地异常增生并浸润其它组织。
病因:不清楚,放射线及其它化学刺激可能诱发。
临床表现:出血、贫血、反复感染、胸骨及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治疗费用:平均每次住院费用为1.3万元。
占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
病因:主要原因与饮食习惯有关,同时与遗传及其它因素可能有关。
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症状及上腹部疼痛等。
预后:术后5年生存率为54.4%。
治疗费用:平均每次住院费用为1.5万元。
主要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性肝癌。
病因:主要原因为乙肝病毒感染,进食黄曲霉素等。
临床表现为面色灰暗,腹痛、消瘦、腹部饱胀、黄疸等。
预后: 有效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5%左右。
治疗费用:常见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器官移植等,因此费用不一,平均每次住院费用为1.5万元。
急性心肌梗死
标准定义:
&&& 指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相应区域供血不足造成部分心肌坏死。须满足下列至少三项条件:
(1)典型临床表现,例如急性胸痛等;
(2)新近的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3)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4)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
基本概念: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
病因:与工作压力过大,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生活方式不良,如喝酒、抽烟、熬夜、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60-89%的病人发病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糖尿病者易患此病。
1、高脂血症:发病率随着血脂升高而增高。
2、高血压:是独立危险因素,如伴血脂增高发病率可高达10倍左右。
3、吸烟:主要危险因素。如再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发病危险将高达16倍。
4、糖尿病:70%的病人死于心血管病。
5、饮酒:引发顽固的高血压,酒精中毒性心肌病,心脏扩大心衰。
6、肥胖:易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冠心病发病率增高。
7、性格:A型性格的人冠心病发病率是B型性格的6倍。
8、其他:男性,冠心病家族史者
人群中发病状况:每年有超过100万人被急性心肌梗死夺去生命。冠脉硬化可自幼年开始,10-20岁年轻人发生率可达13.3%。美国对战争中死亡的年轻士兵尸检,肉眼可见冠脉病变者达77%。日本解剖资料10-30岁的青少年中,有冠脉硬化的占33.7%。
世界知名企业爱立信、麦当劳的总裁相继猝死于心脏病
安贞医院10年来显示:在45-49岁年龄组,急性冠心病发病率男性增加了50%,女性增加了32%。
预后:目前急性期住院病死率为15%左右。
治疗费用:需要心电监护,对症治疗(止痛,溶栓,抗心律失常、抗心衰)、支架、冠脉搭桥。5-20万元。
标准定义:
&& 指因脑血管的突发病变引起脑血管出血、栓塞或梗塞,并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指疾病确诊180天后,仍遗留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障碍:
(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体机能完全丧失;
(2)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
(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基本概念:脑中风为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主要分为脑出血和脑梗塞。其中脑梗塞占60-70%。
病因:脑出血主要原因是各种因素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情绪激动,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脑梗塞主要由于脑动脉狭窄、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
其中高血压是脑出血的最主要原因,而个人生活习惯占高血压发病原因的60%:&&& 1、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3-4倍。2、长期大量饮酒可致顽固性血压升高。3、高盐膳食引发高血压,现北京人15克/日,国际卫生组织要求6克/日为正常量。4、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血压升高。
人群中发病状况:本病大多数发生在中年以上,尤其是高血压者,55-64岁,每年死于中风的比例为1-3&。35-74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2%,我国高血压患者有约1.6亿人.
预后:根据发病部位而不同。轻者可完全痊愈,重者造成偏瘫等神经功能损伤乃至死亡。
治疗费用:2-6万元/次。
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标准定义:
& 重大器官移植术,指因相应器官功能衰竭,已经实施了肾脏、肝脏、心脏或肺脏的异体移植手术。&&&&&&&&&&&&&&&&&&&&&&&&&&&&&&&&&&&&&&&&
&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指因造血功能损害或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已经实施了造血干细胞(包括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脐血造血干细胞)的异体移植手术。
病因:不同器官功能衰竭的病因不同。
人群中发病状况: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因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行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万人左右能够得到移植治疗。
预后:截至2005年,肾移植后患者最长存活时间为28年,肝移植后患者最长存活时间为13年,心移植后患者最长存活时间为14年,心脏移植5年存活北约65%,半数死亡时间为9.4年。肺移植后患者最长存活时间为7年。
治疗费用:7--10万左右,术后需要抗排斥药每年3--10万,第一年必须保证用药量,后逐渐减少用药量。
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标准定义:
& 指为治疗严重的冠心病,实际实施了开胸进行的冠状动脉血管旁路移植的手术。&&&&&&&&&&&&&&&&&&&&&&&&&&&&&&&& &&&&&&&&&&&&&&&&&&&&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导管球囊扩张术、激光射频技术及其它非开胸的介入手术、腔镜手术治疗不在保障范围内。
基本概念: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用外科的方法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方法,即用自体的外周血管一端接在升主动脉上,一端接在狭窄的冠状动脉的远端血管上,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以缓解心绞痛、防止心肌梗塞的发生和延长病人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人群中发病状况: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美国每年有25万个病人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据估计全国每年约有2万人接受此种手术。而且,每年均以数千例的速度递增。
预后:冠状动脉搭桥术,确实可以明确改善心肌供血,从而消除心绞痛,特别是对患有左主干病变、三支血管病变或两支血管病变,包括前降支近心端狭窄大于95%的病人,术后明显改善心绞痛、减少心脏事件,延长寿命,5年和10年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而且手术危险性并不高。
治疗费用:10万左右
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标准定义:
& &指双侧肾功能慢性不可逆性衰竭,达到尿毒症期,经诊断后已经进行了至少90天的规律性透析治疗或实施了肾脏移植手术。
基本概念: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慢性损害,肾实质严重损伤,从而使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造成氮质血症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病因:我国及亚洲其他一些国家肾衰的病因依次是:
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多数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仅有少数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
2、糖尿病肾病: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达30%~40%,特别在有6~10年病史以上的患者中发病率较高。
3、高血压肾病:长期持久血压升高可致进行性肾硬化,并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导致肾功能损害。
4、药物性肾损害: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肾脏血流约占心输出量的25%,当血液中存在肾毒性物质时,肾脏极易受损害。引起肾损害的常见药物有庆大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非甾体类消炎药等。
5、多囊肾:为先天性疾患,多数为双侧性,可与先天性多囊肝并存。
6、其他:引起肾衰的疾病还有很多,如尿路结石梗阻、反复尿路感染,前列腺肥大等,应积极防治原发疾病,遏制其发展成肾衰竭。
人群中发病状况:全球透析患者6年前已超过100万,发病率为20万/年。我国每年新增慢性肾衰并透析者约1万人左右,维持透析治疗的人数约5-6万人。
预后:透析病人最长存活已超过20年,和美国、日本相当。
治疗费用:慢性肾衰患病人数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医疗费用的大幅度攀升。&&&&&&& 未来10年,世界慢性肾衰治疗费用至少需要1.1万亿美元。
北京市级医院:中-重度肾功能衰竭每月1万元 以上,规律性透析每周三次,每月约6-7千元,肾移植10-20万元。移植后口服抗排异反应的药物花费约3-4千元/月,一次透析标准费用483元。总计约5-60万元不等
多个肢体缺失
标准定义:
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两个或两个以上肢体自腕关节或踝关节近端(靠近躯干端)以上完全性断离。
人群中发病状况:
治疗费用:
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标准定义:
& 指因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肝脏组织弥漫性坏死,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且经血清学或病毒学检查证实,并须满足下列全部条件:
(1)重度黄疸或黄疸迅速加重;
(2)肝性脑病;
(3)B超或其它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体积急速萎缩;
(4)肝功能指标进行性恶化。
基本概念:亚急性重症肝炎,又称亚急性肝坏死、肝萎缩;急性重症肝炎,又称暴发性肝炎。主要由急性肝炎起病10天以内,病情逐渐加重,黄疸加深,厌食、高度乏力,肝浊音界缩小,腹胀、且有出血倾向和腹水。或黄疸迅速加深,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
病因:能导致病毒性肝炎的病毒至少有6种,即甲、乙、丙、丁、戊、庚型。除乙型肝炎病毒外,其余5种病毒均可造成独立的再感染。各种类型的肝炎病毒间没有交叉免疫性。
人群中发病状况:重症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特殊危重类型,其发病率不高,约占肝炎病例的0.2%-0.4%以下。中青年以上发病较多。妊娠妇女比非妊娠妇女容易患病毒性肝炎,其发病率高6倍,暴发性肝炎多66倍。
临床表现:疲乏,食欲减退,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黄疸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肝脏因坏死缩小,累及多个脏器损伤,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
预后:该病来势凶猛,预后不良,病程短,病死率高达70%以上,患者多在3周内死亡。
治疗费用:总费用约2-8万元。
良性脑肿瘤
标准定义:
& 指脑的良性肿瘤,已经引起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为视神经乳头水肿、精神症状、癫痫及运动感觉障碍等,并危及生命。须由头颅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检查(MRI)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并须满足下列至少一项条件:
(1)实际实施了开颅进行的脑肿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手术;
(2)实际实施了对脑肿瘤进行的放射治疗。
脑垂体瘤、脑囊肿、脑血管性疾病不在保障范围内。
基本概念:脑肿瘤分为良性与恶件两种,约各占一半,根据肿瘤的来源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常见的脑肿瘤有胶质瘤、脑膜瘤及神经鞘瘤。
病因:病因不明。
人群中发病状况: 发生在任何年龄。10岁左右及30&40岁为两个发病高峰,性别差异并不大。儿童脑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且恶性占多数。
预后: 脑肿瘤生长和扩展引起的占位,必然会压迫邻近的正常组织,因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原发还是继发,若不及时处理,都会严重威胁生命。
治疗费用:2-8万元
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标准定义:
指因慢性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衰竭。须满足下列全部条件:
(1)持续性黄疸;
(2)腹水;
(3)肝性脑病;
(4)充血性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因酗酒或药物滥用导致的肝功能衰竭不在保障范围内。
基本概念:慢性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衰竭是指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紊乱,质地变硬。可并发脾肿大、腹水、浮肿、黄疸、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肝性昏迷等。又称肝硬化。
病因:欧美以酒精性肝硬化较多,我国以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最为常见,目前我国肝硬化的病因主要有:
&1.病毒性肝炎: 占我国肝硬化病因的40%~65%,主要由乙、丙、丁型肝炎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
2.酒精中毒: 约占我国肝硬化的10%左右。
3.寄生虫病: 多由于感染血吸虫或肝吸虫等引起。
4.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长朗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均可引起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最后演变为肝硬化。
5.遗传代谢性疾病:铜代谢障碍的肝豆状变性和血色素病,&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及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均可引起肝硬化。
6.肝静脉回流受阻: 肝以上部位病变引起肝静脉回流受阻,如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心力衰竭等,导致肝脏长期淤血,肝纤维化,而引起肝硬化。
7. 胆道疾病:由肝内及肝外梗阻引起胆汁郁滞可导致纤维化,终成肝硬化。
8.其他&&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自身免疫、营养障碍引起的、还有原因不明的肝硬化。
人群中发病状况: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人口的10%,我国有近1.3亿人,可自愈的仅8-10%。丙肝感染率3.2%。丙肝抗体阳性者近4000万。经过20年的感染,约10-15%的乙、丙肝病人患肝硬化。其中50%发展成肝癌。
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肝硬化和肝癌。
治疗费用:每次住院约1万。
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
标准定义:
& 指因患脑炎或脑膜炎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指疾病确诊180天后,仍遗留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障碍:
(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体机能完全丧失;
(2)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
(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基本概念:以脑、脑膜组织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脑炎是多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当炎症波及脑膜时,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
脑膜炎绝大部分由病原体引起,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膜炎是其中最主要的类型;少数则由病毒、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布氏杆菌、真菌和引起刺激性化学药品(如普鲁卡因、氨甲蝶呤)引起。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常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不同的化脓菌侵袭脑脊髓膜,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为常见病,儿童患者尤多。其中脑膜炎球菌所致者最多,依次为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及其它革兰氏阳性杆菌(如肺炎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及李司忒菌、厌氧菌等。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粟粒结核或其它脏器结核病变。成年发病率占半数以上,以青年发病率较高,但也可见于老年。&
人群中发病状况:
乙脑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病例发病时间在秋季,60-70%的患者为10岁以下的儿童,由于目前广泛接种疫苗,成人和老人的发病率有所增多。
流脑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一般从每年1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据统计,每年的2到4月,&流脑&的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
乙脑:死亡率约10%左右,轻者多能顺利康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如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可痊愈,病死率已由过去70%~90%降低到50%以下。在2003年全国上半年按规定报告的27种法定管理传染病中占重要地位:死亡数、病死率均占第6位。如为暴发性脑膜炎病情凶险,一般在起病24小时内死亡,多见于儿童。
治疗费用:总费用约1-8万元。
标准定义:
& 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和体内需求均无反应,昏迷程度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lasgow coma scale)结果为5分或5分以下,且已经持续使用呼吸机及其它生命维持系统96小时以上。
因酗酒或药物滥用导致的深度昏迷不在保障范围内。
基本概念:国际通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计分法是检查颅脑损伤病人的睁眼反应(1,2,3,4分)、言语反应(1,2,3,4,5分)和运动反应(1,2,3,4,5,6分)三项作指标,累计得分,作为判断伤情轻重之依据:
轻型:13分~15分,伤后昏迷时间20分钟以内。
中型:9分~12分,伤后昏迷时间20分钟至6小时。
重型:3分~8分,伤后昏迷时间6小时以上,或在伤后24小时内出现意识情况恶化并昏迷在6小时以上。
特重型:计分3分~5分,深昏迷,对上述三项检查指标基本无反应。
病因:引起昏迷的疾病较多,原因也比较复杂。
1、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昏迷。最常见的有各种脑膜炎、脑炎、中毒性痢疾,以及败血症、肺炎、脑脓肿等。
2、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昏迷。如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晚期,脑水肿引起的脑疝等。
3、药物或化学品中毒引起的昏迷。如有机磷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乙醇(酒精)、巴比妥类、氦丙嗪、异烟肼肪、颠茄类药物中毒等。
4、意外伤害引起的昏迷。如溺水、触电、中暑等。
5、肝昏迷。常有肝病历史。
6、尿毒症昏迷。多有肾炎病史,昏迷呈进行性加重。昏迷前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高血压、浮肿、贫血及肾脏功能减退等征象。
7低血糖昏迷。血糖低于50毫克%以下就可出现昏迷,昏迷前常常有饥饿感、头晕、软弱、出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
预后:总的来说预后较差,不同病因预后不一样。
治疗费用:原发病的治疗、开颅手术、高压氧治疗、长期护理等,费用差别大
标准定义:
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双耳听力永久不可逆性丧失,在500赫兹、1000赫兹2和000赫兹语音频率下,平均听阈大于90分贝,且经纯音听力测试、声导抗检测或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等证实。
病因:造成耳聋的原因很多,遗传、产伤、感染、药物应用不当、免疫性疾病、生理机能退化、某些化学物质中毒等都能导致耳聋。几种常见的耳聋:
一、传导性耳聋:病变部位在外耳及中耳,病因为两类。
1、先天性疾病:常见的有外耳道闭锁,中耳发育异常而内耳发育正常。
2、后天性疾病:如外耳道异物、盯聍栓塞、炎症、外伤性耳膜穿孔以及各种、胆脂瘤、鼓室硬化症、耳硬化症、中耳良性或恶性肿瘤。
二、感觉神经性聋: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内耳及听觉神经的病理改变,统称为感觉神经性聋,病因为五种。
1、先天性聋:是指出生时已存在的听力障碍。分遗传性和非遗传性聋:
2、老年性聋:衰老过程引发的听觉器官的退行性变,与遗传和自身的状况有关。、血管硬化、糖尿病、等均可诱发或加重听觉障碍。
3、传染病源性聋:各种急、慢性传染病所引发的或并发的感觉神经性聋。对听觉损失严重的传染病有流脑、猩红热、白喉、伤寒、风疹、流行性和腮腺炎、麻疹、水痘等。
4、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聋:引起耳聋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很多,但以血管性疾病所引起的内耳供血障碍为最常见,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5、药物中毒性聋:已发现的耳毒性药物已达100余种,最常见的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洁霉素、小诺霉素等多种抗生素,还有奎宁、氯奎等抗疟疾药物。
人群中发病状况:
我国现有15岁以下的聋哑儿童170万名,经重症监护病房抢救的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高达22.6%。
突发性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患者年龄明显年轻化,由过去的45岁以上改变为20来岁甚至更小年龄。该病是内耳血管痉挛、阻塞引起供血障碍,使感觉声音的毛细胞供氧不足甚至断氧,犹如心梗、脑梗,抢救须争分夺秒,时间长了便难以治愈。
预后:短时间内听力突然下降(听力损失在25分贝以上),甚至全聋应高度怀疑突发性耳聋,应及时就医。大约50%的病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然恢复。3天之内就医的,经过治疗75%可以好转、治愈;1周后就医的,75%疗效不满意;两周后就医的,95%疗效不满意。
对耳聋病人要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要查清病因彻底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听力。
治疗费用:不同病因治疗费用不同。植入人工耳蜗约需要20万,佩带残余听力助听器价格几百至万元不等。
标准定义:
& 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双眼视力永久不可逆性丧失,双眼中较好眼须满足下列至少一项条件:
(1)眼球缺失或摘除;
(2)矫正视力低于0.02(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如果使用其它视力表应进行换算);
(3)视野半径小于5度。
注:如果保险公司仅承担被保险人在某年龄之后的保障责任,须在疾病定义中特别说明。
病因:有些眼病来势凶猛,瞬间即可失明。造成突然失明的病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主要的原因是动脉硬化和心脏病。
2、眼底和玻璃体出血:发病的原因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
3、急性神经炎:鼻窦炎、扁桃腺炎、牙龈炎、中耳炎、流感、肺炎、糖尿病、脚气病等都可造成急性神经炎的发生。一旦发生神经炎,传导使用即受到影响,造成了失明。
4、急性青光眼:青光眼不及时发现和治疗 ,可严重影响视力乃至失明,青光眼的致盲率高达19.62%,
其他原因还有很多:
5、白内障:现在世界上大约有2千万人是由于白内障而致盲,另有1亿白内障患者需要手术恢复视力,白内障也是我国引起失明的最主要的眼病。
有些是先天性白内障,眼外伤也会导致白内障,某些内科疾病亦可致白内障。如:糖尿病、肾炎等,50~60岁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60~70%。
6、沙眼:目前全世界患者达5亿人之多,其中约有600万人因角膜溃疡形成后,继发细菌反复感染而导致双目失明。我国的致盲率达到10.79%。
7、黄斑变性:二三十年前在中国几乎没有此病,而现在已经成了50岁以上者失明的首要原因。
8、视网膜病变:又称Rieger中心性视网膜炎、青年性出血性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9、其他:假酒中的甲醇可使人失明,脑囊虫病可致人失明,机械性眼外伤致失明,早产儿出生时因吸氧过多可导致双目失明, 缺乏维生素A等等。
人群中发病状况:我国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几乎每分钟会出现一个新盲人。据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分析,人口迅速老龄化,而老年人中眼病的发病率较高,是造成上述惊人数字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在北京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50%的人患有各种致盲性眼病。
治疗费用:0.5-2万
标准定义:
& 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两肢或两肢以上肢体机能永久完全丧失。肢体机能永久完全丧失,指疾病确诊或意外伤害发生180天后,每肢三大关节中的两大关节仍然完全僵硬,或不能随意识活动。
病因、人群中发病状况、预后、预估治疗费用等
心脏瓣膜手术
标准定义:
& 指为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实际实施了开胸进行的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的手术。
基本概念:心脏有四个瓣膜: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瓣膜的作用是控制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心脏瓣膜手术属开胸手术,所有手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瓣膜可以修复也可以置换。用于置换的瓣膜可以是生物瓣膜或人工瓣膜。生物瓣膜来自捐赠者尸体,人工瓣膜用金属或塑胶制成。
病因:心脏瓣膜病属多发病,原因包括:风湿性心肌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外伤等。
人群中发病状况: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约为2.34&-2.72&,全国成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约150万人。需要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约20万例,这些病人多数为青壮年。
预后:不同的病因,不同的术前病史,不同的心功能,预后不同。大约有70%置换人工二尖瓣的病人术后可存活9年。这些置换了人工心脏瓣膜的病人需要终生服用抗凝剂
治疗费用:10-30万
严重阿尔茨海默病
标准定义:
& 指因大脑进行性、不可逆性改变导致智能严重衰退或丧失,临床表现为明显的认知能力障碍、行为异常和社交能力减退,其日常生活必须持续受到他人监护。须由头颅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检查(MRI)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且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 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疾病不在保障范围内。
基本概念: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在老年期前后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痴呆综合征。
病因:病因不明,目前已发现若干基因突变或多肽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有关,但仍然不足以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作出满意的解释。
人群中发病状况: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中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为0.3&左右,已与发达国家接近。在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老年人第4位主要死因。由于人均寿命延长,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必然相应增加,已构成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卫生保健和社会问题。
预后:慢性进行性病程,总病程一般为2-12年。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对症药物治疗可能延缓病程进展。其预后不良,部分病人病情进展较快,最终常因营养不良、褥疮、肺炎等并发症或因衰竭死亡。
治疗费用:1-30万
严重脑损伤
标准定义:
& 指因头部遭受机械性外力,引起脑重要部位损伤,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须由头颅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检查(MRI)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指脑损伤180天后,仍遗留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障碍:
(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体机能完全丧失;
(2)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
(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病因:颅脑损伤是一种较常见的损伤,多因头部受到暴力引起。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从目前各大医院收治的病例来看,因交通事故导致的颅脑损伤病例占绝大多数。
人群中发病状况:交通事故受害的人群迅速上升,其中颅脑部损伤占一半以上,颅脑损伤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
预后:对于颅脑损伤治疗越及时,患者愈后越理想。不同损伤程度,预后不同。
治疗费用:许多颅脑损伤的治疗、康复过程很长,还有部分植物生存状态,治疗费用需求大。1-30万。
严重帕金森病
标准定义:
&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震颤麻痹、共济失调等。须满足下列全部条件:
(1)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病情;
(2)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不在保障范围内。
基本概念: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发生在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主要症状为四肢颤动,肌肉僵直和身体运动的迟缓。这三个方面的症状加在一起可以表现为一种弯腰屈背的站姿,拖步状细碎的步态和快速而无语气变化的语调。不少病人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等。
病因: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减少。致病原因迄今尚未明了,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有学者认为蛋白质、水果、乳制品等摄入不足,嗜酒、外伤、过度劳累及某些精神因素等,均可能是致病的危险因素。
人群中发病状况:5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1%,目前全国有200万人患此病。男多于女,少数有家庭史。
预后: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响寿命,但却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药物和手术可能使病人在一定时间内好转,但均不能阻止本病自然进展。
治疗费用:每次0.1-10万不等。
严重Ⅲ度烧伤
标准定义:
& 指烧伤程度为Ⅲ度,且Ⅲ度烧伤的面积达到全身体表面积的20%或20%以上。体表面积根据《中国新九分法》计算。
基本概念:
浅度烧伤:是指皮肤表浅层烧伤,I度和浅II度烧伤被视为浅度烧伤。I度烧伤损伤仅在表皮细胞层,浅II度烧伤深达基底层。皮肤浅度烧伤后基底层的固有干细胞可以不断分裂、增殖。如不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最终会完成损伤皮肤的再生修复,实现无瘢痕生理愈合。
深度烧伤:凡烧伤深度累及基底层以下的真皮层乳头结构时均属深度烧伤,深II度与III度两种类型。累及真皮层的乳头部分为深II度浅型;累及乳头下的网状层为深II度深型。III度烧伤也分两个级别,即浅III度与深III度。浅III度指表皮与真皮层完全坏死,但真皮下的浅表脂肪组织仍蕴含着产生干细胞的潜能,因为脂肪层内有较多脂肪隔和少许皮肤附件细胞,如汗腺、毛囊等;深III度是烧伤深度最深的损伤,它毁坏了全部皮下脂肪,乃至肌肉、骨骼等。
病因:烧伤一般是指由热力(包括热液、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灼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是指皮肤和/或黏膜的损害,严重者也可伤及其下组织。此外由于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害及临床过程类似于热力烧伤,临床上均将其归于烧伤一类。也有将热液、蒸汽所致之热力损伤称为烫伤,火焰、电流等引起者称为烧伤。
人群中发病状况:焰花爆竹之乡,烧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老人和幼儿因取暖烫伤较多见。
预后:因治疗不当可导致病人死亡,或造成终身残废,尤其是大面积烧伤和深度烧伤。大面积烧伤的早期救治,多器官功能保护,支持疗法,创面处理,并发症预防,有效抗感染等对其预后都有直接关系。病人多死于休克脱水、感染、肺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肾功能衰竭。
治疗费用:烧伤病医疗费用昂贵,后期整型费用也很昂贵。
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标准定义:
& 指不明原因的肺动脉压力持续性增高,进行性发展而导致的慢性疾病,已经造成永久不可逆性的体力活动能力受限,达到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状态分级IV级,且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超过30mmHg。
基本概念:是一种原因不明,以自发性肺动脉压进行性升高为特征,常伴右室肥大和右心功能不全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基本病变为肺小动脉的硬化、狭窄、栓塞或丛状变。青壮年起病,常呈进行性加重。
病因:病因不明,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起病隐匿,临床确诊时往往已至病程中晚期。
临术表现:轻症或早期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中晚期患者中常见心悸、气促、乏力、胸痛及晕厥,部分重症病例可有紫绀。有右心室肥大或右心衰竭体征,如肝肿大、水肿等。
人群中发病状况:发病率极低。
预后:因病因不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对症治疗为主,故患者预后不良。进行心肺移植手术可能治疗。
治疗费用:5-20万
严重运动神经元病
标准定义:
& 是一组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疾病,包括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症、原发性侧索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须满足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的条件。
病因:是一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年龄、性别、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外界因素中食高脂、低纤维者,吸烟者及运动员患此病的危险性较大。10%发病者有家族遗传性倾向,可能与有关酶相关。
人群中发病状况:每年发病率为 0.4~1.76/10 万人口,多数患者 50 岁以后出现症状,40岁以上的中老年多发,男女之比约3:2, 青少年少见,有家族性倾向,发病缓慢,进行性发展。
预后:多呈进行性发展,在 2-6 年内死亡,个别情况存活较长。
治疗费用:因病因不明,西医西药尚无有效疗法。只有对症治疗。
语言能力丧失
标准定义:
& 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完全丧失语言能力,经过积极治疗至少12个月(声带完全切除不受此时间限制),仍无法通过现有医疗手段恢复。
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语言能力丧失不在保障范围内。
1、外伤性喉损伤。可引起不能恢复的失音
2、喉部病变。如喉癌可引起的进行性声音嘶哑,且逐渐发展直至完全失音。
3、喉神经麻痹。当喉的运动神经(喉返神经)受到损害时,出现声带活动或肌张力松驰。病因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前者为两侧大脑皮层的喉运动中枢受损,如脑溢血、基底动脉瘤、颅后窝炎症、延髓及桥脑部肿瘤均可引起声带麻痹临床上极为少见。后者病变主要发生在喉返神经或迷走神经离开颈静脉孔以至分出喉返神经之前的任何部位,引起喉麻痹。如颅底骨折、甲状腺手术、颈部及喉部各种外伤、喉部、颈部或颅底良、恶性肿瘤压迫、纵隔或食管转移性肿瘤、鼻咽癌侵犯颅底、肺尖部结核性粘连、心包炎、周围神经炎等均可引起声带麻痹。
4、中枢性失语。由大脑皮层(优势半球)的语言中枢损伤引起,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丧失。
人群中发病状况:
喉神经麻痹以周围性多见,男女之比为2:1,30岁以后发病者多。
中风失语是中风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据统计,我国脑血管病患者约70%~75%出现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
预后:&&喉神经麻痹和中枢性失语能否康复主要与疾病的类型、性质、程度以及是否进行语言训练有关,还与患者的年龄、精神症状、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因素有关。
治疗费用:不同病因不同费用。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标准定义:
& 指因骨髓造血功能慢性持续性衰竭导致的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须满足下列全部条件:
(1)骨髓穿刺检查或骨髓活检结果支持诊断;
(2)外周血象须具备以下三项条件:
①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
② 网织红细胞<1%;
③ 血小板绝对值&20&109/L。
基本概念: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红骨髓容量减少,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病因:致病原因主要有药物、电离辐射、生物等因素。
一、药物因素
①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肯定引起再障的药物有:
化学毒物:如苯及衍生物甲苯等;
抗肿瘤(细胞毒类)药物,如6-巯基嘌呤、马利兰、米法兰、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氨甲喋呤等;
其他毒性药物,如无机砷等。
②偶可引起再障的药物:
抗生素:如氯霉素、合霉素、青霉素类、四环素、有机砷类、链霉素、两性霉素B、卡那霉素、土霉素、磺胺、磺胺异口恶唑;
抗惊厥药:美散痛、三甲双酮、苯妥英钠、扑痫酮;
解热镇痛药:保泰松、阿斯匹林、扑热息痛;
抗甲状腺药:甲亢平、他巴唑; 降血糖药: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
精神安定药:冬眠灵、利眠宁;
杀虫药:DDT等;
抗疟药:阿的平、氯喹;
利尿剂:醋氮酰胺。 近年来,研究者注意到速效感冒胶囊与再障病因的关系。发现多位再障患者在患病前有多次服速效感冒胶囊的历史,有的病人因常服该药而患急性再障。速效感冒胶囊成分之一是扑热息痛,可能是致病的原因。
二、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同位素等可以进入细胞,破坏DNA和蛋
白质,以致细胞破坏,骨髓细胞对电离辐射尤为敏感,电离辐射是再障病因之一,早已为广大学者所认识。
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寄生虫都可引起再障。
四、还有代谢性(如妊娠)、免疫性(抗体介入、移植组织抗宿主反应)等因素。
人群中发病状况:在我国每10万人中有1.87~2.1人发病,以青壮年多见,60%小于3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5-2:1.急性型与慢性型病例的比例为1∶4.6。
临床表现:急性型再障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发症状。可见广泛而严重的皮肤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尿血、眼底出血,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慢性者病程长,一般4年,长者可达10年。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多不严重,病程中可出现感染。
预后:急性型再障预后差,多在3个月内死亡。慢性型则病程多在4年以上,甚至可长达10年之久。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大多可治愈,但也有病人迁延多年不愈。少数病人可急性发作,病情急转直下,常与感染有关。本症的死亡原因主要为颅内出血及各种严重感染。
治疗费用:8-30万
主动脉手术
标准定义:
& 指为治疗主动脉疾病,实际实施了开胸或开腹进行的切除、置换、修补病损主动脉血管的手术。主动脉指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不包括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分支血管。&&&&&&&&&&&&&&&&&&&&&&&&&&&&&&&&&&&&&&&&&&&&&&&&&&&&&&&
动脉内血管成形术不在保障范围内。
1、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主动脉瘤,而是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动脉壁中层所形成的血肿或血流旁路。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夹层动脉瘤。常见的引起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原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医源性损伤、炎症、马凡氏综合征(胸主动脉瘤,长骨过长,晶状体半脱位综合征)等。其中因高血压引起的夹层动脉瘤常见于50-60岁的男性患者。
2、主动脉狭窄/梗阻& 表现为主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或闭塞,病变可发生于主动脉的各个部位和所有分支,呈单发或多发。狭窄段长短不一,有的可累及主动脉全长。有的也可出现主动脉扩张和动脉瘤形成。主动脉狭窄、梗阻、扩张、及动脉瘤可交替分布,其间可有阶段正常血管。
常见病因主要有:先天性主动脉发育不良致主动脉缩窄;动脉粥样硬化;外科手术后复发的主动脉狭窄、闭塞;多发性大动脉炎,即病因不明,主要发生在主动脉和/或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动脉疾病。受累血管可产生狭窄或闭塞,少数可引起管腔扩张或形成动脉瘤。
人群中发病状况: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很高,在美国约为1/万.年。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多发性大动脉炎以青少年多见,好发年龄为5~40岁,其中30岁以内占70%。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比例约为7~8:1。
预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破裂会导致患者迅速死亡,因此一经确诊,即应治疗。主动脉外科手术治疗包括主动脉切除、置换、修补,手术治疗效果虽好,但开胸开腹的大手术对患者创伤重,死亡率及并发症高。
治疗费用:20万左右
I 型糖尿病
条款定义:I型糖尿病为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起的慢性血糖升高,且已经持续性地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维持 180 天以上。须经血胰岛素测定、血 C 肽测定或尿 C 肽测定,结果异常,并由内分泌科医师明确诊断。并须在本主险合同有效期内,满足下述至少 1 个条件:
( 1 )已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 2 )须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脏病;
( 3 )因坏疽需切除至少一个脚趾。
基本概念:旧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内胰岛&-细胞破坏致胰岛素缺乏。胰岛素的分泌量绝对不足而引发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并且终身使用。
I、II糖尿病的病因: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认为糖尿病是一个多病因的综合病征。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
肥 胖: 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发2型糖尿病。
活动不足:体力活动减少已成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饮食结构:常年食肉食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年素食者。
精神神经因素:精神神经因素的重要作用是近年来中外学者所公认的。
病毒感染:某些I型糖尿病患者,是在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后发病的。
自身免疫: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病人血清中可发现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  
化学物质和药物: 已经查明有几种化学物质能引发糖尿病。扑立灭灵 (灭鼠药),能引发1型糖尿病。两种临床用药,戍双咪(用于治疗肺炎)和左旋门冬酰胺酶(一种抗癌药)也能引起糖尿病。
妊娠: 妊娠期产生大量多种激素虽对胎儿成长非常重要,但可引起胰岛素抵抗。
继发因素:有胰腺手术、炎症等等。
人群中发病状况:目前糖尿病正以惊人的增长速度。20世纪70年代:糖尿病患病率不足1% ,2001年在北京已达到了6%,目前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患病率已高于6-8%。目前2型糖尿病人近4000万人,每年增加120万。每天至少增加3000人。国际卫生组织警告:今后的30-40年中,糖尿病患病率发达国家将上升45%,发展中国家将上升200%。
预后:本病病程长,死亡率大约为13.9/10万人。
治疗费用:需要终生治疗,酸中度抢救和心脑肾等器官病变的治疗费用更高。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条款定义:由医师明确诊断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已经进行胰腺组织清除、病灶切除或胰腺部分切除的手术治疗。
因酗酒所致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除外。
基本概念:是胰腺消化酶对胰腺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化学性炎症。
病因: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有如下几种。
1.共同通道梗阻:如结石、蛔虫或肿瘤压迫而阻塞,或胆系结石及其炎症,或十二指肠乳头炎等,均使胆汁不能通畅流入十二指肠内,而返流至胰管内,发生胰腺炎。据统计约30~80%为胆囊炎胆石症所引起。
2.暴饮暴食:有人统计急性胰腺炎约20~60%发生于暴食酒后。 
3.血管因素  胰腺血运障碍时,如小动脉高度痉挛、小静脉和淋巴管栓塞,从而导致胰腺坏死。
4.感染因素:腹腔、盆腔脏器的炎症感染,可经血流、淋巴或局部浸润等扩散引起胰腺炎。
5.手术与外伤&&腹部创伤可以引起胰腺炎。手术后胰腺炎约占5%-10%。
6.其他:如高血钙、甲旁亢,某些药物及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均可诱发本病。
人群中发病状况: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者居多,女性多见于男性。
临床表现:表现为突然发作的上腹部持续剧痛,且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可有休克、腹膜炎等表现。
预后:本病病情重,如不及时发现治疗,预后差,死亡率在50%以上。
治疗费用:2-8万元。:
侵蚀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
条款定义:该类疾病是指异常增生的绒毛组织浸润性生长浸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其他器官或组织的葡萄胎,并已经进行化疗或手术切除治疗的。
基本概念:由于正常妊娠滋养细胞不典型增生而形成。主要为水泡样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其它器官。
病因:目前不明确,可能相关的病因:(1)营养不良。(2)病毒感染。(3)卵巢功能失调及卵子异常。(4)染色体异常。其他如人种、地理、气候环境、饮食、水源、动物媒介、免疫异常等与这类疾病的发生可能也有关系。
人群中发病状况:发生的机会为5%~20%的葡萄胎恶变成恶性葡萄胎或绒毛膜癌,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但亦有葡萄胎未排出之前就发生恶变者。
临床表现:阴道流血,肿瘤常转移至肺部而出现咯血等症状。
预后:恶性葡萄胎经过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以后仍有复发及发展成绒毛膜癌的可能,因此仍应劝告避孕至少2年,还需定期随访。
治疗费用:0.5-2万
系统性红斑狼疮
条款定义:该类疾病保障仅限于女性。
该类疾病是指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必须经 医师明确诊断,并满足下列条件:
( 1 )临床表现至少具备下列条件的 4 个:
① 蝶形红斑或盘形红斑;
② 光敏感;
③ 口鼻腔黏膜溃疡;
④ 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
⑤ 胸膜炎或心包炎;
⑥ 神经系统损伤(癫痫或精神症状);
⑦ 血象异常(白细胞小于 4000/&l 或血小板小于 100000/&l 或溶血性贫血)。
( 2 )检测结果至少具备下列条件的 2 个:
① 抗 dsDNA 抗体阳性;
② 抗 Sm 抗体阳性;
③ 抗核抗体阳性;
④ 皮肤狼疮带试验(非病损部位)或肾活检阳性;
⑤ C3 低于正常值。
( 3 )狼疮肾炎致使肾功能减弱,血肌酐的清除率低于每分钟 30ml 。
基本概念:是一种多发于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累及脏器的炎性结缔组织病。
病因: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了,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文献报道有同胞姐妹得病,在同家族中可有无症状患者,或患其他结缔组织病、高丙球蛋白血症者。亲属中抗核抗体的阳性率也较高。
2、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尤其是慢病毒感染在本病发病的意义,已引起普遍重视。
3、自身免疫 在患儿体内可测出多种自身抗体,同时血清补体水平降低。
4、其他发病因素 本病多见于女性,因此内分泌的影响亦应考虑。日光照射可使病情加重。此外,一些药物也可引起本病,如青霉素、磺胺类、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呋喃■叮、普鲁卡因酰胺、青霉胺、肼苯达嗪、甲基多巴、巯甲丙脯酸、氯丙嗪、苯妥英钠、扑痫酮、三甲双酮等。又称类狼疮综合征。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人群中发病状况:起病缓慢,呈亚急性和慢性,缓解复发交替出现。男女比例1:9,年龄20-40岁多见。近年系统性发病率约1/2000。
预后:由于中西药结合及激素的应用,本病预后大有改善,5年存活率85%,20年存活率68%。远期死亡多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和激素药物的副作用。
治疗费用:0.5-8万。
原发性心肌病
条款定义:指不明原因引起的一类心肌病变,包括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及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三种,病变必须已造成事实上心室功能障碍而出现明显的心功能衰竭(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类标准心功能达四级 * ),且有相关住院医疗记录显示四级心功能衰竭状态持续至少 180 天。
本病须经专科医师明确诊断。继发于全身性疾病或其它器官系统疾病造成的心肌病变除外。
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分类标准心功能四级是指有医院的医疗记录显示病人不能进行任何活动,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表现。
病因: 病因未明,发病缓慢,以心脏增大为特点、最后发展为心力衰竭 的心脏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增多,心肌炎后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大最后形成心肌病。
二、变态反应:部分患者抗病毒抗体增高,认为本病是病毒感染后,机体变态反应所致。
三、高血压:本病中大约10%血压增高。
四、营养不良:门脉性肝硬化并发本病者,多于一般人群,生活贫困的居民发病率较高提示本病与营养有关,机体某些必需氨基酸或微量元素的缺乏,可能是发病因素之一。
人群中发病状况: 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30-50岁最多见,男多于女,起病缓慢,可心脏扩大许多年而无症状。
预后: 无特效疗法,一旦发生心衰,预后不良,5年死亡率35%,10年死亡率70%。
治疗费用:1-15万
前一篇:后一篇:
深圳&平安人寿
访问量:2679次
个人简介:2005年从江苏来到深圳,开始了在平安的寿险经营之路。一路走来,感恩于我的客户,推荐人,朋友,缘于他...
该作者的最新博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保重大疾病报销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