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单位名头投资股东名字选股公式要求是个人名字行吗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发票的抬头为法人或股东的名字,可以报销吗
1、会计上报销只要手续合法,法人或股东或单位负责人同意就可以
2、税法上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这样的费用,如果有这样的费用入账,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3、税法上对这样的费用,还要视同股东分红征收个人所得税
报销的发票抬头应为本企业的名称,如该单位同意将非本单位名称的发票入帐,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也应剔除,否则在审计或税务检查时也会剔除的。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b&”刚毕业一年的妹纸,老爸提议说借給她5万元钱,让女儿拿这笔钱去增长理财经验,条件是一年后原数奉还。“&/b&&br&&b& 妹子爸用心良苦,以这一招交女儿理财值得学习。&/b&&br&&br&发点干货,基于以下两个出发点:&br&1、一年后至少保本;&br&2、要增长理财知识。&br&&br&下面开始放招:&br&1、货币基金。
淘宝的余额宝、银行的货币基金都行。你通过数米基金网、酷基金网研究一下哪几个货币基金收益率比较高且过去几年业绩比较稳定。&br&2、分级基金A份额。推荐国投瑞福优先,本月13日开放申购,年化收益率6%,每半年可赎回。 工商银行可申购。 具体时间和利率你再打他们客服确定一下。其他分级A也不错,你自己研究。&br&3、买债券。 去开个证券账户,到场内买几个债券分散投资,具体债券的选择,上和讯差上交所、深交所的场内交易债券。建议选择AA及以上级别的。自己百度谷歌债券的基础知识。&br&4、基金定投。 南方多元收益A、易方达稳健A等。分6各月投进去。&br&&br&以上三个类别建议配置比例:货币型30%,分级A 50%,债券10%,定投10%&br&&br&研究明白其中两个工具,你这一年就是很有收获了,算是成功迈出理财了第一步了。&br&&br&最后做一个压力测试,看看极端条件下是否会亏本:&br&1、货币基金:假设收益率跌至2%,投入15000,收益=0 ;&br&2、分级A国投瑞银瑞福优先(8月6日-8月13日):如果未来1年利率下调0.25%,则年利率为5.75%,投入25000,&br&收益=%=1437;&br&3、债券:买&b&几个&/b&AA级以上、剩余期限在2年以内的债券(构建分散的组合),悲观条件下持有一年假设收益率为-10%,投入金额5000元,亏损=0&br&4、基金定投。目前市场条件下分批投入的债券型基金定投,悲观条件下投资一年假设收益率为-10%,投入金额5000,亏损=0。&br&&br&因此,极端条件下的组合收益=300+=737元。年华收益率为1.47%。&br&其实现实中这么极端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这里对债券和基金定投的跌幅假设是极度过于悲观的。
”刚毕业一年的妹纸,老爸提议说借給她5万元钱,让女儿拿这笔钱去增长理财经验,条件是一年后原数奉还。“ 妹子爸用心良苦,以这一招交女儿理财值得学习。发点干货,基于以下两个出发点:1、一年后至少保本;2、要增长理财知识。下面开始放招:1、货币基金…
青年忧心忡忡问禅师:“大师,马云突然变成首富了,我担心他会胡乱挥霍自己的资金,而为了防止这种坏坏的事情发生,就必须得引导他正确使用手中的资金。那么问题来了,我怎么才能给他分析出一个合理的可行的理财投资计划?”&br&&br&禅师看了一眼青年,拿出一个生蛋和一个咸蛋,给青年看了看,然后将两个蛋砸在青年头上,问青年:“哪个比较疼?”&br&&br&青年答:“咸的蛋疼!”&br&&br&禅师吼道:“闲的蛋疼就找正事做去!”
青年忧心忡忡问禅师:“大师,马云突然变成首富了,我担心他会胡乱挥霍自己的资金,而为了防止这种坏坏的事情发生,就必须得引导他正确使用手中的资金。那么问题来了,我怎么才能给他分析出一个合理的可行的理财投资计划?”禅师看了一眼青年,拿出一个生蛋…
补充一个经典的个人真实例子吧,09年夏天的时候有一个XX保险的销售经理找到我,游说我买他们一个叫富贵人生的保险理财项目,以三十岁的人为例,分五年储蓄,每年储蓄5万元,就能马上享有六大利益: &br&(一)从储蓄的第二年开始即可获得9000元的固定收益,此后每隔一年都会固定有9000元打到您的帐户上,直至终身。 &br&(二)与此同时每一年约5000元的浮动收益也将准时打入您的帐户,让您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机构理财带给您的丰厚收益。 &br&(三)当然这两笔钱如果您暂时不用,我们还可以以每年4%的利息让它们以复利形式不断生息,只按3%计算的话到80岁可累积到114万元,相当于本金的4.6倍,为您赢取更多财富。&br&(四)除此之外,在获得收益期间,如您急需用钱,还可以在完全不影响收益的同时即刻取出30万元急用,以确保资金超高的灵活性。 &br&(五)以上说的都是收益,更重要的是您的本金始终安全,并且有两种方式供您灵活选择,1、您可以将本金安全的转移给您的受益人;2、也可以选择在年老时随时提前赎回,用来补充养老。
&br&(六)更加人性化的是上述所有利益全部免税,使您在享有机构理财安全、稳定收益的同时更完整的保全了资产。&br&&br&我开始同意了,也交了第一年的钱了,后来在犹豫期内退掉了。并且写了一封长信配合一个excel试算图表说明了我的理由,对方也就不再说什么了。&br&&br&如果没时间看长信的,我提供个摘要如下:&br&&br&A. 保险的现金价值随着时间累积,在一定年限后确实会看起来很高。但是你只能死了转让给受益人,而不能直接给自己——除非是申请退保赎回,这样就比那个值要亏很多。因此,保险基本上是一个遗产转让的渠道,但对你自己的生活享乐不是很大的帮助。&b&用年老时账号里的总价值去暗示你这都是你的,而不提醒你这个钱其实是给受益人的,是不合适的。&/b&&br&&br&B. 比较时,往往会拿存银行去对比,说放在银行一年利率才多少多少。但其实如果放在银行连续存N年,如果利率稳定的话,复利计算下来也很可怕。&b&拿自己几十年后的复利加总,去PK 银行一年利息才多少多少的说法,是不合适的。&/b&&br&&br&C. 为了修补A带来的疑虑,往往会给你生存奖励金和每年的红利计息等等。但奖励金的来源就等于是你这笔钱的利息预支给你(别忘记,你可是要在这个库里放几十年的复利计算呢),羊毛出在羊身上;而红利计息最大的问题,是她和你描述的是该保险公司每年的盈利率X%,但这个是指该保险公司的业绩情况,和你计算年度红利用的是Y%。但Y%此时此刻是不知道的!包括销售自己都说不清楚如何制订,只能说精算师会根据每年的X%而定出一个Y%。&b&所以,用整个保险公司的盈利率,让你错误映射以为你的分红计息也是这个,是不合适的。&/b&&br&&br&D.在最后一步说服的时候,往往会说,这个是保本的,而且还有红利这些增值。其实国家政策看好,前途看好,最不济您肯定是保本的,您担心个啥?错。每年通货膨胀3%都说少了(我09年11月写的),现在吉野家一个牛肉饭套餐都小30了亲,09年才1x元吧!没能跑赢银行利率,就是失误!&b&用“这个理财项目至少是保本的”,来让你放开警惕,也是不合适的。&/b&&br&&br& =====================================================================&br&XXX,你好!&br&&br&首先感谢过去一段时间你对我的悉心帮助。对富贵人生这个理财项目,我已经有了相对丰富的认识。对任何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讲,拿出25万去投资自己的未来,都不是一个轻松和简单的决定。而帮助我自己做判断的方法,就是通过逻辑思考说服我自己。上周三(4日)我签收了保单的回执,我想我可以好好利用11月5日到14日这10天的犹豫期,把所有的细节再过一遍。&br&&br&附件是我自己做的excel表格,分享给您也看一下,让您见笑了!想和你探讨的几个疑问如下:&br&&br&富贵人生是2007年中推出的新产品。到目前也只有2年的售卖期,其中也有过3年型,现在均改为5年型。这款保险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本金保本(但需要以遗产方式转让,否则只能按退保领取现金价值和退保前获得的生存金及红利),而唯一肯定确认可以获得的就是2年一次的9000元生存金。至于红利以及(红利+生存金)的复利利息计算,目前是4%,但并不确定一定是至少这个数字。这也就是说:&br&&br&1. 在分红水平为中档时,可以看到只有到第十年后,生存利益(现金价值+红利+生存金)才能超过每1年定期存款的本金+利息。也就是说在10年后如果退保,可以高枕无忧的说——“至少比存银行这10年划算!”但是,以上结论的基础是,每年的分红都需要如这张表上所列的中档水平及以上才可以。而贵司对分红不做任何的承诺,也就是说也有可能分红为低档,甚至为0。&br&&br&可以看一下低档那张表,如果在低档分红的情况下,需要在第21保单年度后,生存利益才能大于每1年定期存款连续21年的本金+利息,但永远也跑不赢5年定期的存法。&br&&br&2. 目前银行定期我用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是头5年每年存入48630,然后为了领取的灵活,都是1年定期来存;另一种是尽可能保证每一笔48630的最大利益,存5年定期,直到最后的年数不够5年时,以3年、2年、1年的方式拼凑为最大利益而努力。之前的理解中,我们会忽略银行定期存款的复利累积。其实,银行定期复利计算下来也很可观。以5年定期来算,30年后,总收益为575200元。也可以写成,31岁存入4.8W*5年,60岁回报60万元;以1年定期的银行存款来算,30年后,收益为453589元。所以,单纯用银行每年才2%的定期利息,和富贵人生的收益去比较,会忽略掉这部分稳定的收益。而且每年银行利率调整都不定,我预计未来几年会开始回调上涨了。&br&&br&3. 每年贵司的分红水准,不管盈利率是多少,和我个人这份保单的最终分红没有线性关系。比如说贵司过去两年分别是8%和4.5%,这并不是说因此我会获得本金或者现金价值的8%或者4.5%的红利。这只是表达贵司自己的收益,至于每个保单每年的分红,要根据年限和当年现金价值的情况等数据精算而得。我做了一个曲线图比较,可以看到,如果我们用分红/现金价值来比拟银行每年利息/本金的话,头几年是非常不稳定的。虽然我们的保单不能单纯以现金价值来计算,但是这么比拟的意义在于,看回报率就是看收益与本金之比,银行回报率=利息/存款本金,富贵人生的现金价值就是类似“存款本金”在最关键时刻可以取出拿到手的基本部分,所以用“当年红利/现金价值”是合适的。&br&&br&从图中可以看出,前30年中档分红的年平均回报只在3.8%,虽然说超过银行定期利率2.25%,但不要忘记这两个数字的基数不同,一个是243150的本金,一个是10年后才走到21万左右的现金价值;在头几年,现金价值会比银行的定期少很多。&br&&br&我考虑的几个问题:&br&&br&1. 关于现金流急需时的救急作用。在银行我可以随时取现,5年后我可以把银行里存的150元全部取走,损失的只是当年的定期利息,而之前的利息都有的。富贵人生虽然可以贷款,但只是现金价值的80%,而在未来几十年内现金价值都不到241350元,所以能拿回的现金流比银行紧急破掉定期要少很多。&br&&br&2. 关于分红的不稳定性。因为无法找到过去2年中,与我情况相近的投保用户的数据来参考,我无法根据贵司分红2年的整体盈利水准来推断,假设像我这样一个具体的个体保单,我的年分红收益大概是多少。是否会像您之前发的简版PPT里中介绍的,差不多每年有5000元?我对中国经济大面是看好的,对贵司的能力也是看好的,我也希望每年5000这个是应该可以保证的。因为只要这个能确保,10年超过银行就是可能的!但如果这一切的一切都非常不定的话,我等于是把手头的现金留给了30年后的希望。&br&&br&3. 这个理财险对于手上有大量余钱或者需要做资产转移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金融工具。但对我来讲,25万元放在银行 30年后也能有45万的稳定回报,而富贵人生以中档计算的话30年后是64W,以低档的时候就是51W。虽然至少多了6W元。&br&&br&4. 通货膨胀与保本的问题。如果按照每年3%的通货膨胀的话,其实243150元的本金在未来30年后 .97^30)=97504元。也就是说单纯强调保本意义不大,因为即便身故或者提前支取到手的钱最多也就不到10万元的价值了。也就是说必须有好的理财方法,才能降低通胀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希望富贵人生可以帮我把这部分钱增值的原因。但如果分红最坏情况为0的时候,是不如银行定期的,而且还丢失了现金变现的自由(不是足额,是现金价值,而且还有另外不低于4.5%的贷款利息)&br&&br&综上,我需要在明天和您探讨清楚这个方案对我目前的适合程度还有多大。您可以看到,我对理财有期望,但从回报的价值来看,显然房子投资、黄金这些来讲,未来几年内的回报更大更多。而股票基金虽然有风险,但至少回报率应该是本金的5%以上吧。在我需要同时把车、房和理财都考虑的情况下,需要仔细排一下这些事情的优先级顺序。很可能我还是会买您推荐的富贵人生,但是究竟要不要在这个时间点做这个决定,这是一个个人的选择。毕竟,钱是从我的帐户上划掉而且未来5年内都将如此。&br&&br&当然,这些思考也是在你的帮助和补充下逐渐清晰成型的。所以还是非常感谢你一路以来的帮助,希望有好的机会仍然可以介绍给我。
补充一个经典的个人真实例子吧,09年夏天的时候有一个XX保险的销售经理找到我,游说我买他们一个叫富贵人生的保险理财项目,以三十岁的人为例,分五年储蓄,每年储蓄5万元,就能马上享有六大利益: (一)从储蓄的第二年开始即可获得9000元的固定收益,此后…
不请自来,先下结论——卖春联!绝对是暴利行业,低风险高收益!截止到去年我已经在卖春联这条不归路上狂奔五年,不清楚楼主城市的情况,我就介绍一下自己情况给你参考吧!&br& 我是在中部一个县城,但人口有200W+, 买祭灶糖,贴春联是家家户户过春节标准流程,因此市场还是很大的。那年我还是一个羞射的小男生(大一),寒假无聊,于是做起了春联生意,经过五年的锻炼我总结出以下经验:&br&1、卖春联绝对是暴利行业&br& 不仅卖春联是暴利行业,我感觉春节前用品都是暴利行业!就拿春联来说,一般的成本≤1元,利润≥400%!精品春联成本稍高≥3元,利润≥300%,某些产品,利润更高,例如5分钱进货,1块钱出手!&br&2、采购规则及保存&br& 这个真的很重要,有木有!首先去采购春联时,与当年生肖有关的一定控制好采购量,宁可少,不能多!因为一旦春节前没卖出去,就只能扔了,明年又是新的生肖了!而且春联是一个剩货率很高的行业,一定要保存好。我第一年钱没赚多少,主要是成本收回还剩很多货,保存得当,明年可就是真金白银了!&br&3、差异化经营&br& 第一年我和别的摊位卖的春联高度雷同,ND就是在同一条批发街拿的货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很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 的模型!因此我决定要开展差异化经营,第二年,部分当地货,部分网上拿。而且走多元化路线,开始采购窗花,中国结,红包袋,生肖吉祥物,毛绒玩具等。而且把他们全都挂起来,迎风招展,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不用担心竞争对手的模仿,为什么?~因为我研究过卖春联的这个群体(我家乡),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一种是想趁过年赚点外块的中年妇女,文化程度有限,不构成威胁!另外一种就是我这种大学狗了!这种人也不足为惧,因为大学只有四年!很多都想趁寒假锻炼一下,赚点小钱就行,没心思分析市场!也很难构成威胁,等他意识到,也快毕业了!我为什这么认真——因为我就喜欢做生意!我难道就不毕业么?问得好,下个问题展开讨论!&br&4、论持久战&br& 承上启下,我肯定是要毕业,无法继续亲临一线战斗,但这么一个这么好的行业我怎么能放弃!还好我还有一个弟弟!我毕业那年他负责看摊,我从网上挑选货源寄回去!那么问题来了,我弟弟也要毕业了!我们都在外地工作。这可肿么办?——好办!从去年就开始发名片——批发春联,新年公仔,中国结等!发到我的友商的摊位!没错我开始干批发了,我父母在家负责收货与接待,我们家是做服装生意的,所以很方便!我负责选货,我们县城的批发街我去看过,所以才敢动手!主要还是看准了这帮大学生啊!至于效果怎么样,因为他们还没放寒假,有动静我会更新!——第一次回答,好紧张啊 !!
不请自来,先下结论——卖春联!绝对是暴利行业,低风险高收益!截止到去年我已经在卖春联这条不归路上狂奔五年,不清楚楼主城市的情况,我就介绍一下自己情况给你参考吧! 我是在中部一个县城,但人口有200W+, 买祭灶糖,贴春联是家家户户过春节标准流程…
谢邀。鄙人是机构里面的新人,只是说说自己的想法,抛砖引玉。&br&&br&所谓的普通投资者涵义我觉得要请提问者澄清下:是说投资者把炒股当作副业呢?还是说资金量不够大?或者说没有专业知识?&br&&br&简单讲,作为相信基本面分析的我来说,调研是必须的,不了解的股票我是不会碰的。调研就是了解要投资的标的,包括但不限于去公司实地调研。&br&&br&首先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是把投资看作类博彩的消遣呢,还是要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如果是消遣的话,那么就跟21点一样,调研什么的,才没那个心思呢,赚了我开心,赔了就再来,反正是丢进赌场的钱。不过要注意风险控制,赌博是有技巧的,optimal betting size是有公式可以算的,不过这个和调研无关,不多说。&br&&br&谈到了调研的,那么我猜肯定是那种严肃对待投资的人。既然是严肃对待,那就要想办法尽量减少对我方不利因素。从投资者身份来说,机构相对于个人是有先天的优势的。券商有专门的部门为机构服务,不厌其烦以发垃圾邮件一样的频率发研究报告,做投资者教育,或者把要推的公司的管理层直接拉出来路演,办各种各样的conference和summit 这些都是机构做调研的机会。通常,个人投资者是无法参与这些机会的。同时机构还需要用万得、彭博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历史数据和实时跟踪市场,一个万得终端上万到上十万的价格。个人投资者需要好多个涨停才能收回这一笔投入。通常个人投资者的服务仅限于开户券商的一点点增值服务,这种信息不对称是个人投资者的一个劣势。&br&&br&但是呢,个人投资者也有办法,比如国内有很多研究报告网站,例如麦博汇金、汗牛、渐飞等,而且如果你是一个有精力的投资者,完全可以去参加股东大会,或者参加各种各样的投资俱乐部或者在线社区(例如雪球),和其他的投资者互通有无,然后就是直接打电话给投资者关系,董秘是有义务解答投资者的疑问的。信息来源可以不拘一格的嘛。当然,黑嘴什么的,就不要信了,那种说短线机会,内幕消息啥的qq群,短信群之类的,十个有十个是骗钱的。 &br&&br&这时候就有一个精力问题了,如果是全职散户还好。如果是兼职的呢,除了可以上班炒股的公务员外,兼职散户基本没有可以随时盯盘的吧。看研究报告,参加股东大会神马的也是劳神费力的事情,调研跟工作冲突了怎么办?跟老板请假?这里确实可以参照@张毅的说法,投资自己所在的行业,出去跑业务就是调研嘛。我们买方都要跟业内人士聊天呢。&br&&br&暂时就这么多,欢迎拍砖,恩&br&&br&&br&=====切题的答案就这么多,以下为私货=====&br&&br&最后说下投资风格,我不是很赞同@范志成说的个人投资者就应该走技术分析的路。 我所学到的主流金融理论认为,股票的长期走势是遵循基本面的规律的。 没有基本面支持的波浪,上升的越高,跌的越惨,如果你是最后一个接棒的怎么办?根据我有限的观察,似乎散户多认为技术分析容易上手,效果明显,基本面分析很难,需要学很多的金融知识,财务知识,风险管理等等,CFA厚厚的书就让人头疼了。其实不是,我与基金的交易员聊天的经验告诉我,技术分析易于上手,难于精通,好的交易员凤毛麟角。从个人投资者的角度看,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各有长处,能够两条腿走路是最好。 &br&&br&以上 2012年4月&br&&br&=====2013年10月更新一下私货=====&br&&br&有懂技术分析的&a href=&/people/wang-jian-wu-93& class=&internal&&王建武&/a&知友评论说,信技术分析就够了,罗嗦两句。&br&&br&之前用 Livermore 和中石油的例子来说技术分析的风险,貌似没有说服力,被&a href=&/people/bei-shan-hao& class=&internal&&贝删号&/a&和&a href=&/people/wang-jian-wu-93& class=&internal&&王建武&/a&批评了,所以需要整理一下思路,说一下我对技术分析的理解。&br&&br&技术分析在我看来,是一种类宗教哲学体系。正好time line上出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栗子:&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么理解周易和股市 K 线的关系?&/a&这里面谈到周易,我认为不是偶然的,技术分析和周易一样,是一套哲学体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也有相应的信徒。在这个答案里面,提到一句话:“虔诚的去相信它,它会给你回报。”&br&&br&为什么主流的金融学理论不采纳这些呢,因为哲学体系有一个比较麻烦的地方,就是难于证伪,有了可证伪性就有可以用现代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证的可能性。在现代的金融衍生品理论中,对股价的描述是基于随机游走的,如果股价的波动是一个统计意义上显著的随机过程,那么股价的运动就是不可预测的。金融学基于这个假设有了衍生品定价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更多内容可以参考这个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研究衍生品的时候为什么用几何布朗运动来模拟股票价格的运行轨迹?&/a&&br&&br&这个基本假设与技术分析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矛盾的,就是价格运动的可预测性。技术分析的一个基本逻辑是,价格运动有趋势性,并且这个趋势可以预测。通过图表,指标体系能够判断这个趋势,并且根据这个趋势获利。&br&&br&如&a href=&/people/wang-jian-wu-93& class=&internal&&王建武&/a&所说,技术分析能赚钱,但是这位知友也承认,预测准确率不高。对此我的观点是,从理论上讲,一个重复的公平的 game ,如果能够 consistently 预测准确率大于50%,也就是赢的几率大于50%,重复足够多次,一定能够赚翻。如果准确率达不到50%,那么赚钱的原因不是预测准与不准,而是交易的纪律,也就是所谓止损。交易纪律这个不是技术分析独有的,我接触到的所有优秀的交易员,都有严格的交易纪律,无论他是偏技术分析还是偏基本分析。但是交易纪律是反人性的,这时候,一个哲学体系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也就是&b&有信仰者得永生&/b&。我曾经听说过有的技术分析者完全屏蔽市场信息,只看图,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境界吧,虽然他还不是大富大贵。&br&&br&需要指出的是,主流金融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其实是有限的。EMH 到现在也只是一个 hypothesis,行为金融学的很多 observation 也与其相抵触。所以,未来理论的走向是怎样的,我觉得还有太多地方可以挖掘,不多说了,继续找书读吧。&br&&br&(未完待续,欢迎拍砖,有错必改。)
谢邀。鄙人是机构里面的新人,只是说说自己的想法,抛砖引玉。所谓的普通投资者涵义我觉得要请提问者澄清下:是说投资者把炒股当作副业呢?还是说资金量不够大?或者说没有专业知识?简单讲,作为相信基本面分析的我来说,调研是必须的,不了解的股票我是不…
1、银行理财。防银行理财话术比较简单,主要注意几个关键点:A 购买日离销售日有多远?如果一个产品期限一个月,但是你购买日离起息日还有5天,那这个产品所公布的收益率基本就没什么意义,收益率需要打个折才行。B 分清楚工作人员说的收益率是他估计的收益率还是写到产品说明书里的收益率。C 区分清楚到底买的是不是银行理财产品。有些银行从业人员会将保险当银行理财卖。D 区分银行理财的风险等级。比如中行的理财风险评级分为五级,前三级都不需要担心本金安全,但是第四和第五类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br&&br& 2、基金。 作为一名天天和基金打交道、不断向客户推荐基金的从业人员,我的基金“话术”也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就整个基金市场而言,其实这几年还是取得了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样伴随着许多问题,比如基金一线营销人员存在较为普遍的“话术”,有时甚至也有谎言。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对风险的揭示以及对收益率的演示。这个问题说来话长,我想还是下次专门起个问题来说。 &br&&br& 3、保险。 保险可以简单分为保障型和储蓄型保险。储蓄型保险又叫理财型保险,基本属于理财产品收益范畴,附带的保障功能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在我看来,凡是储蓄型保险,除非特殊人群、特殊情况下有特殊需要,一般是不建议做的,因为它“两不像”。论收益,收益不怎么样,论保障又太弱。 这种类型的保险五花八门,但是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收益率差别不大,保障也很弱。我曾经专门测试过多款看起来不太一样的产品的收益率,最终发现:不同保险公司的实力、从业人员素质可能有较大差距,但是他们雇佣的精算师绝对水平一定非常接近:算的都太准了,不会让你占便宜的。所以我的建议是除非有特殊需求和背景下需要选择,否则还是回避各种推销就可以了,因为他们说的都是最终离不开一个背后的本质。 通过其他理财方式获得更高的收益,再从理财收益中拿出一部分去买纯粹的保险,这种自己组合的方式要比保险公司的直接组合效果要好的多。&br&&b&&br&&/b&
1、银行理财。防银行理财话术比较简单,主要注意几个关键点:A 购买日离销售日有多远?如果一个产品期限一个月,但是你购买日离起息日还有5天,那这个产品所公布的收益率基本就没什么意义,收益率需要打个折才行。B 分清楚工作人员说的收益率是他估计的收益…
-&br&&br&我来开个脑洞吧,假如题主所说的两百万是人生中的第一个两百万,当手上有两百万的时候,该用什么思路去投资理财。说实话我对于现有答案中一片唱红P2P是有些反感的,P2P只是投资理财中配置资产的一个选择,而不是全部。P2P在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上有优势,但也不是说年轻人有闲钱就只能投给P2P,我相信今后互联网金融会是个趋势,但它归根结底也只是一种金融产品,不是发财的摇钱树。不谈风险,就不要谈收益。&br&&br&&b&(没时间看分析,也可以直接看最后的总结)&/b&&br&&br&两百万是一笔不多不少的资金,用来投P2P网贷显得多,但如果是信托产品也就刚过起步门槛,想投对冲基金则还差得远。题主在问题中提到想要「稳定」而「收益高」,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种产品不是没有,只是很多人在投资理财中都忽略了一个因素,也就是「时间」。时间、风险和收益,任何金融产品都只能满足其中两个,短期低风险意味着低收益(储蓄、国债),短期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股票、期货),低风险高收益意味着需要长期投资(定投类产品),各位可以自己推断。&br&&br&有很多人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年化收益率」是多少,然而「年化收益率」靠谱吗?答案是不那么靠谱, &a data-hash=&f93b632b3a7fd806fd36aa5cdf802ba7& href=&/people/f93b632b3a7fd806fd36aa5cdf802ba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Liu Cao& data-tip=&p$b$f93b632b3a7fd806fd36aa5cdf802ba7&&@Liu Cao&/a& 同学在他的文章《&a href=&/caoliu/& class=&internal&&写给新手的投资笔记:谈谈年化收益率 - Finance学习笔记 - 知乎专栏&/a&》中提到:&b&「年化收益率,和真实的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的差距可能是很大的,有些时候大到超出我们想象。」&/b&有兴趣可以点进去看看详细的解释,这也是我为什么非常反感很多P2P公司把年化收益率放到最醒目的位置来迎合用户的需求,却把风险藏得很隐蔽。&br&&br&下面我想谈一下什么是我认为的「高收益」,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又是独生子女,挣到了第一个二百万,在投资过程中就不该再只关注所谓的「年化收益率」了。在市场中我算风险偏好型的投资人,但风险偏好型并不意味着完全忽略风险的存在,所谓「投资」投的是这笔钱未来的价值,这笔钱未来产生价值的高低才是你的「收益」所在。换句话说,有时候花钱来规避风险,也是一种高收益。&br&&br&在这里我假设这「二百万」是真的闲钱,家里已经有足够的银行储蓄,也有稳定的现金流,也不谈什么投资自己进修学习(当然,其实这个的回报率是最高的)之类的概念。&br&&br&如果有二百万,我建议至少先拿出二十万以上先到香港去给自己、父母、孩子配置足够保障型保险产品,注意是保障型不是理财型,保险是一种终生投资,却恰恰被大多数中国投资者所忽略,而我对很多刚刚工作的年轻同学的理财建议也是有钱先买保险,之后去拼命挣钱,再做更好的投资。买保险的基础目标,就是作为独生子女的你突然去世,父母的养老没问题,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没问题。或是说突然罹患重大疾病,不至于因为医疗保险的不健全而没钱看病,掏空自己的家底。疾病、死亡这是我认知中最大的风险,我的第一笔投资一定要把这种风险对我家庭的经济伤害规避掉。没有了这种后顾之忧之后,我也才能更有安全感的去继续挣钱,现在想想之前身上没什么保险的几年,总觉得不寒而栗。&br&&br&理财不是发财,靠P2P宣传的一点点收益率摇身变凤凰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用心工作的年轻人来说,P2P产品的真实收益率多半还比不上你自己的工资提升率。不要被收益率所蒙蔽,理财真正的收益是满足每个人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需求,而产品只是实现需求的手段。盲目追求数字上的高收益,往往却赚不到什么钱。&br&&br&对于剩下的一百八十万,推荐主要配置信托产品,一百万起点的信托产品可以给出8%-10%的收益率,这不比市面上的P2P产品差多少,安全也更有保障,而且操作成本低,省事放心。每年有十几二十万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br&&br&剩下的钱现在可以考虑配置一些股票类基金,或是投给银行理财、P2P之类的偏短期的投资差您,缺点就是操作成本高,麻烦一些。&br&&br&最后总结一下,当手上有二百万的闲钱:&br&&br&第一,最先该考虑的或许应该是如何规避未来人生中的重大风险,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障性保险产品,将家庭存在的隐患降到最低。&br&&br&第二,对于年轻人而言,应该明确自己未来的资产目标,现在有二百万,未来的资产目标至少应该是千万级的,所以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靠理财把二百万翻五倍太难了,不如去好好挣钱,这笔钱离财务自由还远着呢,二百万只是证明了你是一个会挣钱的人。如果现在二百万都没有,P2P什么的都是小打小闹心理安慰,选个省事的定投基金(知乎上有很多好答案讲怎么挑选定投基金,可以自行搜索,我就不展开了),之后好好挣钱去吧。晚上有空早点睡觉,别老在网上研究什么收益率。&br&&br&第三,大部分人对金融的了解不多,自己并不具备主动配置资产的能力,有一定资本之后的好选择就是相信金融机构,找到一个真正靠谱的理财规划师,让他帮你操心,而你自己则将精力放在挣钱上。除非你自己是出色的交易员,如果股指做得好这几个礼拜两百万已经翻倍吧?更何况现在看来未来一段做空标的那么多,会玩的都闷声大发财去了。&br&&br&第四,信托产品是个不错的选择,当有一定资产基础之后可以考虑配置。投资理财不是投机理财,不是玩命赌博,在选择金融产品时最应该关注的是风险,之后才是收益。只看收益率做投资是很有幼稚的,很多金融机构只给客户看收益率,不过很多客户也只想看收益率,这算是钱多人傻,一拍即合。&br&&br&第五,钱越多能选择的投资方式就越多,产品也越好。对于年轻人而言,第一步要在我们这个社保体系极不健全的社会规避重大风险,之后保持自己现有资产的稳健增值,这样才能让你放心,不会后院起火。最核心的还是提高自己的挣钱能力,一夜暴富的故事不适合大多数人。理财不是发财,目的只是让这笔钱稳定增值。&b&别老想着「富贵险中求」,做好保障,努力挣钱,我们要的是「稳稳的幸福」。&/b&&br&&br&感谢阅读。
-我来开个脑洞吧,假如题主所说的两百万是人生中的第一个两百万,当手上有两百万的时候,该用什么思路去投资理财。说实话我对于现有答案中一片唱红P2P是有些反感的,P2P只是投资理财中配置资产的一个选择,而不是全部。P2P在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上有优势,但也…
谢邀。先说结论好了,如果你买债券基金是为了:&br&&ul&&li&&b&比定存更高的收益率&/b&——是的,约有2/3的普通债券基金(一级A类)打败了定存;但也就是说,约有1/3的一级债基历史收益没有打败定存&/li&&li&&b&不容易亏本&/b&——是的,大部分年头债券基金的收益为正,但在年,分别有8成和4成的普通债券基金(一级A类)带来负收益&/li&&li&&b&与股市大盘走势相反,以抵消风险&/b&——非也,债券基金的整体表现与上证综指/沪深300的相关系数约在0.6左右;好在债券基金除了年外基本都维持正收益,因此大部分时候可以抵消股市的部分风险,但年则是股指与债券基金表现都很糟糕的两年。&b&若要投资与大盘走势负相关的资产,请关注债券指数基金&/b&。&/li&&/ul&本文是以普通债券基金(一级A类)作为代表讨论,这类基金可简称为“一级债基”。一级债基大致可以满足这些要求——比定存更高的收益率、不容易亏本、可抵消部分股市风险,但也总有些例外,因此并不完美。但注意,不建议买普通债券基金(二级),这类基金的整体收益未必更好但风险还更高,详细原因见本文第3部分。以下是正文:&br&&br&&b&本文大纲&/b&&br&&ol&&li&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如何、比定存好吗?会亏本吗?——以一级债券基金A类为例&/li&&li&如何挑选债券基金?&/li&&li&债券基金的分类,一些名词解释,以及为何不建议买普通债券基金(二级)&/li&&/ol&&br&&br&&b&1. 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如何?比定存好吗?会亏本吗?&/b&&br&&ul&&li&&b&分析样本:&/b&所有成立于日的普通债券型基金(一级A类),分类说明按照银河证券的分类体系&/li&&li&&b&观察期间:&/b&2004年~2013年&/li&&li&我们考虑基金成立次年起的业绩,例如X基金是2005年7月成立的,那我们从2006年开始观察其业绩。样本中2004年共7只基金,2013年共58只基金。&/li&&/ul&下图是部分基金业绩,所有基金业绩及本文所有分析,可参考此Excel &a href=&/c0774veyx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一级债基A类 Apr 9b.xlsx-[Excel]&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img src=&/133c9d855c4e462f157992_b.jpg& data-rawwidth=&1225& data-rawheight=&6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5& data-original=&/133c9d855c4e462f157992_r.jpg&&&br&&br&&b&部分叙述统计:&/b&&br&&ul&&li&&b&年化收益率前3名&/b&:富国天利(9.35%,2004至今),国联安增利债券(9.00%,2010至今),泰信周期回报债券(7.50%%,2012至今);&/li&&li&&b&年化收益率末3名&/b&:广发聚财信用债券(-4.07%,2013至今),国富恒久信用债券(-2.95%,2013至今),上投摩根分红添利债券(0.39%,2013至今)——注意年化收益率为负的基金仅有2只&/li&&li&&b&累计收益率前3名&/b&:富国天利(144.50%,2004至今),嘉实债券(105.80%,2004至今),华宝兴业宝康债券(82.85%,2004至今);&/li&&li&&b&所有一级债基年化收益率:平均值&/b&3.73%,&b&中位数&/b&3.63%&/li&&li&&b&年化收益率超过3%的基金&/b&:共39只,总样本数为58只——约2/3战胜了定存&/li&&/ul&&br&&br&&b&各年债券基金(一级A类)的整体表现:&/b&&br&&img src=&/e26f4ffbad7ed5dcff7b5f7_b.jpg& data-rawwidth=&893& data-rawheight=&1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3& data-original=&/e26f4ffbad7ed5dcff7b5f7_r.jpg&&&br&不难发现&br&&ul&&li&一级债基与股票大盘指数表现出同涨同跌的性质,明显是正相关而不是负相关&/li&&li&好在,多数年头,一级债基大多维持正收益,因此股市大跌的年,一级债基算是抵消了股市的风险&/li&&li&但2011年有8成基金为负收益,2013年有4成基金为负收益,而且这两年股市都不好,也就是说,买普通债券基金(一级A类)对股市风险的抵御是有限的&/li&&/ul&&br&&b&债券基金(一级A类)与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和大盘股指是什么关系?&/b&&br&下图是几个序列的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相关系数介于-1到1之间:&br&&img src=&/d27bc0700a7_b.jpg& data-rawwidth=&697& data-rawheight=&1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7& data-original=&/d27bc0700a7_r.jpg&&上图清楚地说明了:&br&&ul&&li&虽然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与大盘股指是负相关(约在-0.5~-0.7的范围)&/li&&li&但是一级债基与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的相关系数很弱(0.00到0.18之间),反而与股指的相关性较强(0.45到0.66之间)&/li&&li&可能的原因是,债券基金的投资思路很类似股票基金的投资策略,即主要研究公司债的发行公司,因此其波动与股票指数相关性较大;而不像国债指数或企业债指数,其收益率波动主要来自利率的变动。&/li&&/ul&&b&——由此得到的推论是,如果想要进一步地分散与股市的风险,主动管理的债券基金并不是好选择,而应该选择债券指数基金,或者直接持有国债等工具。&/b&&br&&b&目前债券指数基金有十来只了,标的的指数各不相同,为了避免广告,我不一一列举,各位可以自己Google或百度。&/b&&br&&br&&br&&br&&b&2. 如何挑选债券基金?&/b&&br&很多人相信,过去表现得好的基金、仍会表现得好。因此买基金就要买过去排名靠前的基金。&br&但事实并非如此!&br&&br&我们把每年的基金收益率做排序,分为5档,前20%,20%~40%,40%~60%,60~80%与80%~100%。&br&然后我们观察在各排名档次内的基金下一年度的排名档次变化如何:&br&&img src=&/886e3fd4a5191057ebcbdf51d35cb603_b.jpg& data-rawwidth=&651& data-rawheight=&1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1& data-original=&/886e3fd4a5191057ebcbdf51d35cb603_r.jpg&&怎么看这张表?例如第二行第二列的数字,22.73%,表示上一年排名前20%的基金、下一年仍在前20%的概率,是22.73%。只有22.73%的机率哦!你看整行每个数字大约都在20%左右,是不是说明上一年业绩排名前20%的基金,下一年业绩排名&b&根本就是随机的&/b&啊&b&!&/b&&br&&b&如果你期待业绩排名有稳定性,那至少要某个数字大于50%才行吧?&/b&可是根本没有啊!&br&&br&也就是说,靠过去的表现/相对排名,来选基金,是没意义的。去年排名靠前的基金,明年是靠前还是落后几乎完全是随机的!&br&那么,到底怎么选债券基金呢?我!也!不!知!道!&br&&br&&br&&b&3. 债券基金的分类,一些名词解释,以及为何不要买二级债基&/b&&br&按照银河证券的分类,8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为债券基金。&br&&br&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三类债券基金分别是:&br&&ul&&li&标准债券型基金——俗称“纯债基金”,只能投债券&/li&&li&普通债券基金(一级)——俗称“一级债基”,可投债券+在股市一级市场打新股;即前文讨论的基金类别&/li&&li&普通债券基金(二级)——俗称“二级债基”,可投债券+在股市二级市场投资&br&&/li&&/ul&另外,也有可转债基金、债券指数基金等其他债券基金,但数量不多。&br&&br&本文讨论的普通债券基金(一级)还附带“A类”的字样,有不少债券基金都分为“A”、“B”或”C“类,例如华夏债券(001001)基金这一只基金,就有分A, B, C三类。其实3类都是同一只基金,只不过是申购/赎回的手续费收费方式不同,华夏债券A类是前端收1%的申购费、B类是赎回时收1.5%的手续费、C类前后端都不收费但收每年0.3%的销售服务费。&br&&br&本文之所以选择普通债券型基金(一级A类)为代表,是因为其代表性比较好。另外两种数量最多的基金,纯债基金在2012年之前数量太少了(只有六只)、业绩历史太短而难以做出靠谱的分析;而二级债基与一级债基都是在2009年之后快速发展起来的,但二级债基有一定比例(不超过20%)投资于股票,这会干扰我们对债券基金本身属性的判断。&br&&br&&b&我在一开始说到,为何不要买二级债基(也就是普通债券基金(二级)),有三个原因。&/b&&br&&b&其一,&/b&投资者如果想要从股票中获利,可以自己配置股票基金,其比例及股票的种类皆可自定;&br&&b&其二,&/b&投资股票不是债券基金经理的专长,即使债券基金经理是对一家公司有深入的研究,但这家公司所发行的债券与股票的估值方法是很不同的,债券基金经理未必可以对股票做出最优投资决策;&br&&b&其三,&/b&历史业绩也证明了二级债基的收益不如一级债基,年间,所有二级债基年化收益率排名前3的为8.96%、 7.83%与5.48%;所有二级债基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1.90%,中位数为2.09%,年化收益率超过3%的二级债基仅21只,而总数为78只——所有数据都落后于一级债基。
谢邀。先说结论好了,如果你买债券基金是为了:比定存更高的收益率——是的,约有2/3的普通债券基金(一级A类)打败了定存;但也就是说,约有1/3的一级债基历史收益没有打败定存不容易亏本——是的,大部分年头债券基金的收益为正,但在年,分别…
1,一万块,确实有很多的理财途径和选择,比如银行理财产品,推荐广发的,你可以对比所有的银行产品。比如定存基金,再比如购买风险较高的固定收益产品,更或者投资股市,选择一支你认为有价值的股票,或者玩衍生品。(这其中你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和分析,若是买一只就放在那里,意义不大。)&br&&br&2,年轻人能从消费中“节流”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我做不到,因为我是个旅行爱好者,对我来说任何一处陌生的角落都是对我本身生命的一种享受,所以每一笔应得的财富中,我几乎会倾尽全部的资金赶赴一片陌生的土地,只要我想去,我就一定会行动,没有理由,没有任何原因。这就是大部分年轻人的所作所为吧。&br&&br&3,而消费是一门艺术,举个例子:消费,就给你举个例子:一个富翁有一双名牌鞋子的10年中,他大约穿了 1600天。他买这双鞋时花了100美元,而且鞋子还被换过两次底,每次花50美元,所以我的成本是200美元,加上鞋楦20美元,总成本是220美元。这对鞋楦在延长鞋子使用寿命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br&将220美元在1600天中分摊,那么我们可以得出,每天所需要的成本低于14美分。富翁有个十几岁的儿子在鞋子上的花费是多少吧。他儿子每年穿破,这是指坏了或者款式过时了六双耐克或阿迪达斯鞋子。每双鞋子的寿命在80~100天之间,每双鞋子的成本在65~85美元之间。即使鞋子使用寿命为 100天,这些鞋子的使用期成本也要一天65美分。&br&我想询问,什么样的人会在鞋子上花费更多的钱?是穿300美元牛筋底皮鞋的百万富翁经理,还是穿85美元普通运动鞋的大学生呢?&br&&br&既然你能积攒一定数额的钱,那么你是期望在未来得到更多的财富,那么我个人建议您,这一万块投资在你自己身上,若你觉得投资身上的预算不再这一万元之中,那么就投资在身边的朋友!因为年轻,你可以学更多,你可以帮助你身边的朋友,支付一部分资金,或者全部资金投入到已经有想法并开始运营资金的人(若你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建议你,多社交吧,我曾经将自己资金的百分之八十用于社交,而我投入三年后,回报率是三年前的十倍左右)。你懂得分享,自然世界会与你分享,而这之中你会得到相关的经验,而经验的价值是很具有魅力的。(这一点在我这里得到充分的体验,我乐此不疲)&br&&br&&br&下面是一篇文章,是网上的,我看后觉得也蛮有用,不过看东西,看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就好。&br&&br&插一句,理财规划:定存产品吧,无风险,能应付一下通胀。不过嘛,也就那么回事。&br&&br&&br&&strong&&a href=&/lizhi/zhiyeguihui.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职业规划&i class=&icon-external&&&/i&&/a&:人生一堂必修课&br&&/strong&&br&  “30岁之前,别指望挣多少钱!”这是当我刚踏上营销路上的时候,我的上司给我的忠告。有人说良言可以让一个人受用一辈子,我不敢说这句话可以让我受用一辈子,但起码让我至今受用。后来当我做到我上司同样职位的时候,我也将这句话送给我所有的下属。&br&&br&  人在年轻的时候有时总是比较高傲和浮躁,总是想一口吃个胖子或一步能登上天。而这句话虽然朴实,但我却认为蕴含着深刻的职业定位道理。它告诉所有还没有到30岁的营销人(当然也针对其他行业的职业人员),在30岁之前,你的营销职业该如何去定位;它也严厉的告诫所有涉业不深的营销人,30岁之前,做好营销生涯的职业定位和规划比挣钱更重要;他也毫不客气的反问那些轻狂浮躁的营销人,30岁之前你又能挣多少钱?&br&&br&  耐不住性子,心气浮躁,这山看着那山高,看别人吃豆腐牙齿快,眼高手低,只要给更高的薪水,不管什么行业,不管能干多久,不管是否符合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跳槽是义无反顾。到后来正如我在《营销人,你闭关了吗?》一文中所说,30岁的时候出现职业蹉跎,不进则退!这是目前很多30岁未到营销人职业状况的真实写照。&br&&br&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假设你从出生后上学没有留过级或复读并顺利考上本科院校。毕业后顺利找到理想的单位,你选择的单位是除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之外的中等城市的一家快速消费品民营企业。文中列举的企业均为年销售额过亿的民营企业(选择民营企业更具有代表性)。&br&&br&  从你出生起计算,第6年完成幼儿园教育,第12年完成小学教育,第15年完成初中教育,第18年完成高中教育,第22年完成本科教育。当你完成本科教育的时候,你离到30岁只有8年。我们假设你一毕业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也没有走弯路(但实际情况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1—3年都处在一个择业期)。假设你8年的平均月薪是4000元,8年你挣了38.4万元。而这38.4万元正好是一个营销副总裁的年薪。因此,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机会风险。如果30之前,你没有做好一个很好的规划,没有打好基础,你就可能会失去成为营销副总裁的机会,这就是你的机会成本。&br&&br&  30岁之前,对于大多数营销人来说,没有什么资本去要求获得更高的薪水,一没经验,二即使是名校毕业,但文凭也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营销人30岁之前更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钱”看,更多的是要“渔”而不是要“鱼”。&br&&br&  古语有云叫“欲速则不达。”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道理告诉我们,职业发展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自然规律。&br&&br&  30岁之前,对于一个营销人而言,本人认为应该做到“六要”:要戒骄戒躁,要谦虚务实,要诚实肯干,要勤奋好学,要慎近思远,要大智若愚。只有这样你才能有一个好的心态,心态决定了你有一个好的定位,定位决定了你有一个好的规划,规划决定了你有一个好的未来。&br&&br&  口才难以遮挡长久的无才,外表掩盖不了真实的内在,小聪明只能逞一时的得意,不义之财终究花的不光彩。营销人只有脚踏实地的工作,具备真才实学才会有一个美好的将来。&br&&br&  在此本人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作为一个营销人如何进行30岁前的职业规划。我认为营销人要做好职业规划必须要做好五件事。&br&&br&&strong&第一件事,职业规划三要素分析。&/strong&&br&&br&  本人总结的职业规划三要素为:爱好、性格和特长。&br&&br&  第一,爱好。我认为爱好应该是放在一个营销人职业生涯规划考虑的首位。因为只有你喜欢营销这个职业,你才可能去主动投入,而也只有你主动投入了你才可能有收获,才可能会取得成就。如果你不喜欢营销这个职业,所有的工作你都是在被动的接受,手到了心却没到,没用心自然不会获得好的结果。所以,当你决定从事营销行业时,你要问自己是否真的因为我喜欢这个行业,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或其他原因。&br&&br&  第二,性格。古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但也并不是不可改变。我认为爱好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通常性格被分为“外向、中性和内向”,作为营销人你就要分析你的性格属于哪一种?你的职业决定了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和人打交道,因此外向的性格当然较好。但也不代表内向的人就不能做营销,对于一个性格内向(如不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不善言辞、不善沟通)的人,关键看你能不能改变以适应营销职业的需要。如果你无法改变或不愿改变(改变是痛苦的),那么你最好选择其他职业。&br&&br&  第三,特长。特长是你现有专长和潜在专长的总称。特长也分为基础特长和专业特长。基础他长如沟通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等。专业特长如计算机熟练、擅长策划等。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职业人在企业一干就是一辈子,改变外部环境的空间很小,所以在那个时代在进行自我完善方面强调的是如何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人的流动性增强,改变外部环境的空间加大,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点成为自我完善的核心。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自然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特长的发挥成为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有时候不足很难弥补,况且有弥补不足的时间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因此,特长分析很关键。&br&&br&&strong&第二件事,选好行业。&br&&/strong&&br&  古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俗语又说难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因此作为营销人选对行业很重要。在市场经济下,任何行业都需要营销人员。营销人在选择行业时必须从自身和行业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br&&br&  自身方面,要统筹考虑到爱好(如有的人喜欢IT行业,有的喜欢医药行业),性格(如培训行业对性格外向有很高的要求,仪器行业需要营销人员性格中性,不要太张扬给人以可信赖的感觉)和特长(如医药、机械等产品技术含量高的行业要求营销人员必须是相关专业毕业)。&br&&br&  在行业特性方面,有的行业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对营销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有的行业才刚刚起步,需要冲劲大的营销人员;快速消费品行业由于操作精细需要销售人员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医药行业的非处方市场要求营销人员要有良好的医院人脉等。&br&&br&  因此如果你喜欢自己的专业,又喜欢营销,你可以选择专业对口的行业。如果你的专业无法对口(如经济学、哲学等),选择快速消费品行业或耐用品行业中发展成熟的领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在这样的行业中你能得到很好的锻炼。&br&&br&&strong&第三件事,做好职业细分。&/strong&&br&&br&  营销工作具体分到企业的岗位有很多,如市场销售人员,市场策划人员,品牌管理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后勤保障人员、销售经理或总监助理等都称为营销人员。&br&&br&  面对这么多职位你如何选择?本人的意见是尽管岗位很多,但从性质上我们可以分为两类:销售与市场。&br&&br&  销售为“武”,市场为“文”,具体特征可参阅我的《我是这样理解市场营销的》一文。武者,性格要外向,擅于执行,果断决策,带兵打仗,冲锋陷阵;文者,性格内向或中性,擅于思考,缜密分析,运筹帷幄,斜旁谏言;选择文还是武,要结合自身和当前具体情况。&br&&br&  当然,作为一个优秀的营销人能文武兼备自然最好,但能做到这一点的毕竟是少数。就如同一个销售总监做不好市场总监,一个市场营销教授做不好企业营销老总一样。如果你能做到,那就面临着先做销售还是先做市场的问题。本人认为如何抉择,主要看哪个岗位进入阻力最小,因为刚进入营销行业,刚开始阻力过大会挫人锐气,重者滋生退意,不宜以后的长期发展。如果做不到,那就踏踏实实的做自己擅长的事,不要瞎折腾。因为一个优秀的销售者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策划者,反之亦然。&br&&br&&strong&第四件事,选好企业。&br&&/strong&&br&  做好职业细分后,就要选择目标企业。当然,世界500强不一定是最好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br&&br&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选择外资企业还是选择内资企业。本人认为要结合自身情况权衡利弊,正如我在《中国营销人应该向谁学习》一文中所说,任何一件事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同时任何决定都必须要有前提。&br&&br&  去外资企业,首先你的综合素质要高,否则不会被录取你。在外资企业(如可口可乐),由于其运作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所有企业营销的体系很健全,也很规范,不论什么岗位都会接受到专业化的培训,同时其有一整套完善的销售模式(如可口可乐的101系统)和方法(如可口可乐的线路图),你只要按照他的规则做事就行。因此,好的方面是:第一,你可以接受良好、规范和系统的培训;第二,掌握先进的销售模式和方法;第三,还可以给自己的职业生涯镀镀金。不好的方面是:第一,固有的模式限制了个体的创新;第二,强势品牌让销售人员在销售中始终占据主动,无法锻炼销售人员在弱势状况下的市场问题解决能力;第三,由于要求高,人员变动相互较小,个人晋升的空间有限。&br&&br&  而内资企业的状况正好相反。不好的方面是:第一,很难接受到系统的培训;第二,销售模式和方法需要自己摸索;第三,镀金效果没外资企业好;第四,由于品牌相对处于弱势(如可口可乐和娃哈哈),销售难度相对较大。好的方面是:第一,销售人员可以很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第二,锻炼销售人员在弱势条件下的市场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凭业绩说话,相对考核公平,晋升机会多,空间大。&br&&br&  因此,我们经常说,一个外资企业的销售经理到内资企业就不一定能做好,一是不适应,认为企业不规范;二是品牌既处在弱势,还要面对和解决比在外资企业多得多的各种疑难问题。一个外资企业的销售经理的市场操作能力不一定比内资企业的销售经理强,外资企业好的销售业绩是建立在外资企业的品牌和好的营销模式&br&&br&  上,而内资企业好的销售业绩通常是建立在优秀的销售经理身上(相对而言)。因此,我建议一些内资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在招聘销售经理时,选择优秀的内资企业从业人员可能比选择外资企业更好。&br&&br&  讨论完去外资还是内资后,我们要讨论选择目标企业的基本条件。例如你选择的是快速消费品行业,那么这个目标企业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至少五千万),企业所处的细分行业正在高速发展,企业产供销一体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老板谦虚敬业。这样的企业首先基础好,同时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趋于规范不至于太乱或变数太大,同时企业处于积极实现规模经济中,企业薪酬也比较可观(比起刚起步或成熟的企业),其次,企业有进一步发展空间,个人发展机会更多。当然,一个新企业、商贸企业或一个规模较小(年销售在一千万以下)的企业,也并不是不可以选择,但选择时相对的风险和对你的判断力要求更高。&br&&br&&strong&第五件事,做好30岁前的职业规划图。&/strong&&br&&br&  古语说先谋而后动,这是有道理的。做完了以上的分析和判断之后,就要给自己30岁前的5—8年的营销生涯进行规划。形成一个清晰的职业脉络并按此脉络一路前行。&br&&br&  在规划中要考虑到重要的四点。&br&&br&  第一点,慎重选择,求稳为先。&br&&br&  就是说在选择企业时一定要慎重,哪怕多花些时间,一旦选择了不宜跳槽。为什么这么说,第一,跳槽会让你再一次花时间去熟悉新的环境,出业绩时间显然要推后,这叫耽误时间;第二,由于经验不足,职务不高,跳过去还是主管,等于从头再来,浪费时间。第三,到新环境人员不熟,遇到企业关系复杂,或许干不长久,留下败笔(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可不喜欢频繁跳槽的人)。第四,人脉资源需要时间去建立,或许无法建立,缺少支持的营销你如何发力,最终主动走人。而在一个企业做的时间长一些(一般至少3年),以上的问题就或许不会发生,同时更重要的是,只有你用较长的时间深入到一个企业后,你才能真正掌握一个企业营销的精髓,走马观花,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br&&br&  第二点,任何企业都有问题。&br&&br&  不要以为到了一个新企业,企业就没有问题。每个企业都有问题,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问题,只是问题不同罢了。&br&&br&  第三点,搞清时间长度和时间密度的问题。&br&&br&  我们举一线销售人员的例子来说明,通常情况下,一个销售人员在销售职业中要遵循1235的职业发展时间规律,即做1年业代,做2年销售主管,做3年区域经理,做5年省区或分公司经理。为什么这样安排?前3年是基础,要打牢;后7年是带团队、做管理,要扎实。其后再做大区经理或销售总监、营销总经理就驾轻就熟多了。但时间的长度不是衡量经验和能力的标准,这要看营销人员的学习力和悟性。有的人做1年区域经理等于别人做3年,因此我说看的是时间的密度,是看你对老岗位知识的掌握多少和对新岗位的胜任能力。&br&&br&  第四点,在规划中设定不同阶段的岗位及时间目标、知识掌握目标、能力目标和薪酬目标。&br&&br&  岗位目标就是你各个阶段所有达到的岗位层次。如用1年的时间从销售代表做到销售主管。知识掌握目标就是在不同的阶段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如在销售代表阶段,所要掌握的知识是终端拜访和生动化等;在区域经理阶段,所要掌握的知识就是经销商开发和管理、区域市场促销策划等。能力目标就是你能真正管理多少人和多大的区域。所以不要被职务头衔的光环绕昏了头脑,一个企业给你一个销售经理的头衔,你却只负责一个城市的一个片区,做着业代相同的工作,我认为这不叫销售经理,就是个业代。薪酬目标可以给你增加一些前进的动力,也是你能力和价值的体现,所以薪酬的目标也是要定的,如第一年年薪2万元,第四年年薪6万元等。&br&&br&  目标决定你的方向,方向决定了你的结果。&br&&br&  做好以上五件事后,你30岁之前的营销职业规划就算完成了,但如何按规划去执行和在执行中不断微调也很关键。其实,关于营销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文章和书籍很多,各位可能多有拜读。但本人认为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形式化,要么是理论一大堆,要么是让你做选择题。&br&&br&  本人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做过一段时间人力资源的工作经历来与各位进行这个话题的探讨,希望能给各位营销人带来一些行之有效的帮助。我想,如果运行良好的话,你起码能像我一样“成功”!&br&&br&  “30岁之前,别指望挣多少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关键!”这是营销人的一堂必修课。
1,一万块,确实有很多的理财途径和选择,比如银行理财产品,推荐广发的,你可以对比所有的银行产品。比如定存基金,再比如购买风险较高的固定收益产品,更或者投资股市,选择一支你认为有价值的股票,或者玩衍生品。(这其中你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和分析…
一堆答案推荐去买银行理财产品或余额宝,的确,这样可以赚到每天的早饭钱。&br&可是,有意思吗?&br&这位姑娘他爹的目的是希望她获得理财经验,余额宝的收益连通胀都跑不过,最多算延缓贬值罢了,我不认为把钱放入余额宝算是投资方式。&a href=&/sy/o8.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家统计局:2013CPI全年上涨2.6%_产业在线&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news/macro/6149.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首超百万亿元 10年时间增长5倍&i class=&icon-external&&&/i&&/a&&br&有一个100减去年龄的投资说法,是说可以把 100减去年龄/100 的资产拿去做投资。20岁的年纪,手上的钱又不是养老金,何必这么保守呢?&br&要我看来,应该全部投资股市或者期货。在股市交易别太频繁,就算亏损也不会太多。期市不碰杠杆同理。&br&就收益而言,这种方案可能会出现大的收益。亏了也不打紧,20岁的年纪,手上的资本不多,摔两个跟头还爬的起来。如果等到三四十岁手上钱多了再摔两下才就可能一蹶不振了。&br&这样的经验比每天几块钱的早饭钱重要多了。
一堆答案推荐去买银行理财产品或余额宝,的确,这样可以赚到每天的早饭钱。可是,有意思吗?这位姑娘他爹的目的是希望她获得理财经验,余额宝的收益连通胀都跑不过,最多算延缓贬值罢了,我不认为把钱放入余额宝算是投资方式。
题主不用掩饰了,说你是不是马云
题主不用掩饰了,说你是不是马云
“下手”这个词用的够狠。&br&&br&其实学习投资股市不象想的那么难,放松心态,从零开始。&br&&br&为什么强调从零开始呢?就是要清除以前听到见到的关于投资的各种见闻和知识。&br&&br&我以前也觉得,股票投资的话,实践和理论学习谁先谁后应该都可以,看个人的机遇。不过最近我越来越觉得,关于股票投资,最好先来一点理论知识。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吧,股市其实是个特别抽象的东西,也就是它产生和发展,有一个很理论化的基础,也就是基于一套理论和知识。这有点像学作飞行员,不太可能让你边飞边学习飞行。因为飞行和飞机都是建立在一整套知识和原理之上的,不是说拉拉操纵杆和懂得一套交通规则就可以的,因此学习飞行一定是从理论开始。&br&&br&那么学习投资股票,最开始应该学习什么呢?说白了也不神秘,无非就是认识股市和股票,以及什么是投资。无非就这三个问题。&br&&br&要想了解这三个问题,最好的一本书,就是格雷厄姆写的《聪明的投资者》,我建议你看这本书第四版的翻译版本,原因嘛,请看这个链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1966&/span&&span class=&invisible&&1210/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在做如此笼统的建议的时候,我具体的点到了一本书的名字。由此可以见到这本书的经典性。&br&&br&我不认为你只要看一本书,就能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当中涉及很多专有名词,比如财报里的比率用词;涉及很多企业,涉及股市的真实情况和各个历史阶段。这些对一个初学者来说都非常陌生,所以单纯看这本书,你不会较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含义和价值的。我觉得你得围绕着这本书,读十几本(至少)相关的书籍,每读个三四本书,就回来读一遍《聪明的投资者》,这样往复循环,让其它书籍的知识和《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的知识和观念,彼此印证,你才会越来越感到这本书的思想有多么基本和宝贵。&br&&br&学习知识其实是一个繁复的过程,吃通吃透一组知识,就更是如此。尽管也难不到哪去,可是如果不够机灵和认真,可能也会错过这样一套宝贵的知识。&br&&br&无论将来你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股票投资,k线也好,趋势也好,还是价值投资也好,回顾你最初学习投资股票的这段理论阅读的经历,你都不会后悔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段学习是对股票最基本的认识,不会错的。不可否认,《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更倾向于把你导向价值投资的世界观。但是即便你一时觉得这样的世界观不符合现实,而抛弃它转而学习别的理论和价值观,最终,你要是能学出来的话,你会发现,《聪明的投资者》所讲的都是最基本的东西,没错误。&br&&br&看看链接里大家分享的那些书吧,这些书读过大半,你最初的理论学习阶段就过了。接下来你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1966&/span&&span class=&invisible&&1210/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下手”这个词用的够狠。其实学习投资股市不象想的那么难,放松心态,从零开始。为什么强调从零开始呢?就是要清除以前听到见到的关于投资的各种见闻和知识。我以前也觉得,股票投资的话,实践和理论学习谁先谁后应该都可以,看个人的机遇。不过最近我越来…
每天去有漂亮妹子的银行存个20-50万,然后再去另一家有漂亮妹子的银行取20-50万,这样的节奏你身边就会有很多银行的漂亮妹子。真TMD羡慕你!
每天去有漂亮妹子的银行存个20-50万,然后再去另一家有漂亮妹子的银行取20-50万,这样的节奏你身边就会有很多银行的漂亮妹子。真TMD羡慕你!
以前我也不是特别理解买彩票的人,觉得彩票这种东西,概率又低,还有一些不知道可不可信的潜规则,一个人想靠这个中大奖,完全是白日做梦,实在是太不现实了。&br&不过我爸却喜欢买彩票,只是他不算沉迷懂得克制,基本上一次就买一两注,每个礼拜花个十来块钱。因为钱不多,所以我也没去劝他,但也还是会觉得这没什么意思,纯粹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而已。&br&后来呢,我发现我妈也是不怎么相信彩票的人,可她也跟我一样,从来不会因为这个去说我爸,按理说她是个比较节俭的人,怎么在这方面就会这么理解我爸呢?于是我试着他们的角度去看待买彩票这回事,然后我惊觉,彩票对于我爸妈这样的一些人,其实正面作用还是蛮大的。&br&&br&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俩就出去外面打工,我跟我弟弟都是在家跟着爷爷奶奶度过童年的。&br&他们因为也没什么特别的能力,所以打工进的也就是一般的工厂,制衣厂皮革厂造纸厂什么的,在里面做一线工人的活,或者干脆干干保安之类的,一个月下来,差不多两三千块钱。&br&一直我都不是特别清楚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做什么,只能听他们在电话里,或者过年回家的时候跟我和我弟弟描述一下,所以总会觉得,他们在外面应该还好吧,总比在家里守着一分三亩地强。&br&在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有一年暑假,他们接我和弟弟去他们打工那里过暑假,我们就跟着去了他们上班的地方看,这时我才真正清楚了他们每天的具体工作,原来他们每天就是在一个很大的车间里面上班,一人一台缝纫机,身边全是一些布匹线团和材料,然后就不停不歇的缝衣服,车间里面噪音很大,大夏天的也没有风扇,又闷热又辛苦。&br&非但这样,这工作还异常枯燥,因为工资不是按照计时就是计件结算,所以都是多劳多得。他们每天早上七点多起来,晚上加班到十多点才回去,也没有周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至少有三百四十天都是这样,基本上就是日复一日、时复一时的重复劳动。&br&偶尔有假期了,或者赶上晚上不用加班,他们才会稍微放松一些,可以呆在租的房子里看看电视,或者出去周围逛逛商场超市。除了这些,差不多就没有其他什么娱乐活动了,生活的乐趣少而单调,跟我们这些朝九晚五还喊无聊的日子完全没法比。&br&&br&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爸迷上了彩票,每天下班后,他都会进彩票店里去呆一小会,我也跟他一起去过很多次彩票店,一般彩票店也很小,就零星的几个人坐在那里边看边选号,他进去后,也是从口袋里掏出随身带着的纸和笔,然后对着墙上的走势图边涂画边分析,考虑良久之后才决定买哪几个号,直到选好了才会满意的回去。&br&我爸性格本来就比较沉闷,不怎么爱说话,也不擅长跟人打交道,平时又不抽烟不喝酒,唯一的一点癖好就是彩票了,每当他进了彩票店,或者在等待开奖的时候,我就感觉他的心情都会好很多,有着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期许,让平时显得稍微沉闷的他都有了更大的活力。&br&我这才明白了为什么他会喜欢上买彩票,可能他也是会抱着一丝小小的能中大奖的希望,可是更多的时候,他需要的只是一种寄托,一种缓解生活压力的方式,彩票于他而言,是生活的调节剂,是工作生活之外的乐趣,让他可以得到放松,得到释放。&br&彩票更像是一块独属于他自己的私人领域,难怪我妈不会去说他,因为她也知道生活的枯燥,我爸能有这个东西来作为消遣娱乐,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br&&br&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人也已经到了中年,再去说什么保持奋斗和提高能力也是空话,他们最需要的,还是一种可以给自己带来寄托和期待的东西,这可以让他们从中获得一些解脱和放松。&br&每天上班也那么累了,在枯燥的重复劳动中可以想一下自己的彩票,在下班的时候也可以去彩票店里看看,这让索然无味的生活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盼头,是多么值得的一件事啊,他们买彩票,和我们上网、看电影、看电视,本质上也没多大不同,都是属于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br&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去劝这些人,除非他们真的太挥金如土、完全不知道节制,那再另当别论,不然,就顺其自然吧,小买怡情,大买才败家啊。&br&每天只要花上这寥寥的几块钱,就能让他们缓和工作的压力,减轻生活的负担,还能给他们带来不确定的快乐和期许,那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抵制和反对呢?
以前我也不是特别理解买彩票的人,觉得彩票这种东西,概率又低,还有一些不知道可不可信的潜规则,一个人想靠这个中大奖,完全是白日做梦,实在是太不现实了。不过我爸却喜欢买彩票,只是他不算沉迷懂得克制,基本上一次就买一两注,每个礼拜花个十来块钱。…
1.经营性现金流和销售收入的比率,反应当前业务的资金回笼情况&br&2.经营性现金流与营业利润比率,反应账面利润里现金利润的比率和质量&br&3. 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对净利润的比率,反映企业盈利质量和利润实现程度&br&4. 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反应资产综合管理水平&br&&br&看企业财务数据,要看质量而不是数量,这几条是马靖昊老师教的小技巧,屡试不爽
1.经营性现金流和销售收入的比率,反应当前业务的资金回笼情况2.经营性现金流与营业利润比率,反应账面利润里现金利润的比率和质量3. 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对净利润的比率,反映企业盈利质量和利润实现程度4. 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反应资产综合管理水平看…
有幸跟全家以及成都本地连锁wowo的管理人员交流过关于便利店的发展 &br&作为便利店的早期布局 几乎是一个砸钱的过程 拿夜生活不如成都的重庆而言 怒砸了几千万的lawson最近因为其重庆小面业务才逐渐站住脚&br&选址是一门学问 全家的成都拓展部前负责人是我的一位长辈 光是台湾日本工作人员总结的选址ppt就是上百页 包括踩点 怎么与二房东打交道 与房东周旋等等 简单的说 如果不是公司行为 基本上看了这个ppt就不想进入连锁便利店行业了&br&而便利店的命脉就是选址 这里面学问太大 那个长辈现在被挖到另外一个连锁食品公司帮助老板布点 走上市的路 而在全家和wowo的时候 经过他手的选址 基本上不会亏 大不了少赚点&br&这也说明了好的可以赚钱的地段基本上被高手拿完了 学校是好地方 但是寒暑假有点难熬&br&最关键的是 这些大公司基本上靠商品入场费赚钱 在总部那儿就收回成本了 大多单体店生意并不理想 但是里面卖的商品的供应商已经帮助总部收回成本了&br&个体想加盟 基本上是给公司做嫁衣 你开的店越多 他们入场费越爽&br&还有 711这种外资企业 烟草许可证也是个问题
有幸跟全家以及成都本地连锁wowo的管理人员交流过关于便利店的发展 作为便利店的早期布局 几乎是一个砸钱的过程 拿夜生活不如成都的重庆而言 怒砸了几千万的lawson最近因为其重庆小面业务才逐渐站住脚选址是一门学问 全家的成都拓展部前负责人是我的一位长…
根据7-11天津公司的加盟条件描述,&b&个人加盟应属于D型&/b&,28万不仅提供包括培训费、加盟费等,&b&总部还会提供店铺、装修、设备&/b&,看起来貌似很诱人,比A型加盟似乎有利很多。&br&但这里有个大问题,就是&b&「利润分成」&/b&的问题。7-11并没写明利润分成,下面就只说了加盟流程,会开说明会,所以应该是在说明会或签合同时会说明。&br&&img src=&/f41d4ebfaabd_b.jpg& data-rawwidth=&786&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6& data-original=&/f41d4ebfaabd_r.jpg&&&br&&img src=&/9bdd3a3924_b.jpg& data-rawwidth=&848&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8& data-original=&/9bdd3a3924_r.jpg&&&br&&br&&br&&b&然后我们看看「全家」的加盟,有三种情况:&/b&&br&&img src=&/a9baa577_b.jpg& data-rawwidth=&739& data-rawheight=&6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9& data-original=&/a9baa577_r.jpg&&&img src=&/2ec1d393b4a08c7ecf62a64_b.jpg& data-rawwidth=&675& data-rawheight=&6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5& data-original=&/2ec1d393b4a08c7ecf62a64_r.jpg&&&img src=&/f5e33a8dae0_b.jpg& data-rawwidth=&677& data-rawheight=&6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7& data-original=&/f5e33a8dae0_r.jpg&&逐个分析:&br&&b&A.&/b&加盟费中的&b&6万元是给了全家拿不回来的&/b&,另外&b&20万元是保证金也是不能动的&/b&,剩下4万元要应付营运费、人工费、租金50%和物业管理费。&b&全家帮你承担50%的租金和装修费&/b&。&br&但是,利润分成:&b&销货毛利4万元以内,你能获得70%,超过4万元的部分你仅能获得50%,其实这是要补偿全家为你负担的租金和装修费。&/b&&br&合作经营五年,五年中如果你觉得经营不下去,保证金肯定是要扣的了。&br&&b&B.&/b&这个条件最苛刻,首先店面要超过100平方,且门面宽要8米以上,然后&b&租金、装修都要自己扛&/b&,但是&b&保证金少5万元。&/b&&br&然后利润分成是&b&销货毛利的70%。&/b&&br&&b&C.&/b&这是条件是最宽松的,&b&租金、装修费都不用自己承担&/b&,但是&b&毛利只能拿到38&/b&%,你要考虑下这&b&38%的毛利扣除营运费和人工之后还剩下多少&/b&?可能还不如你去打工。&br&&b&一句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b&&br&事实上,开便利店有好多事情要考虑。&br&选址是第一,这个上面很多人说了。&br&然后是牌照问题。&br&&br&然后还有一个制约,就是&b&进货&/b&,&b&全家的商品,必须从全家进货&/b&。所以,这里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卖得好的商品会出现&b&直营店与加盟店抢货&/b&的现象,特别是熟食类,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全家店的饭盒、三文治之类的会被人「抢购一空」,其实不是这么抢手,只是店里的储备不够,无法补货,这个时候你只能眼睁睁看着钱白白地跑掉。另外熟食类当天卖不完的必须倒掉,这个成本是由加盟商自己承担的。&br&&br&再然后,&b&便利店最大的营运费是电费&/b&,各种灯、冰箱、厨具,7-11是全天24小时营业,你算一下电费多少。全家晚上还是会休息的。&br&&br&最后,还要考虑&b&20万/15万保证金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b&,全家可以获得大量的无息贷款来发展自己的业务(比如直营店),&b&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如果你找到一个很好的地址,你想找全家加盟,总部是优先给自己的直营店呢还是给你开加盟店呢?&/b&&br&&br&&br&所以,&b&按照全家的套路,可以类比7-11的情况&/b&,而且7-11的模糊描述更加坑人。&b&以上说的问题,其实每间便利店都大同小异。&/b&&br&&br&&b&7-11的A型相当于全家的B,D型相当于全家的C。&/b&&br&&br&&b&题主自己思考一下,是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b&
根据7-11天津公司的加盟条件描述,个人加盟应属于D型,28万不仅提供包括培训费、加盟费等,总部还会提供店铺、装修、设备,看起来貌似很诱人,比A型加盟似乎有利很多。但这里有个大问题,就是「利润分成」的问题。7-11并没写明利润分成,下面就只说了加盟流…
估计这题问得太没礼貌了,把投资人当白菜说,没有业内人士愿意来回答。&br&我算是入行不久,还不太知深浅的,就姑且说明下,看到的人就姑妄听一下。&br&&br&中国目前带投资两个字的公司太多了,真正干VC/PE也不少,这还不算很多的天使投资人,特别是最近有全民PE的说法,人民币PE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导致大量带投资名字的公司出现,如果再算上“投资咨询”公司,那就直接乘以10就可以了,都知道投资咨询公司的注册难度有多低。&br&&br&专业VC的列表可以到投中网去查&br&&a href=&.cn/listorganization.actio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n&/span&&span class=&invisible&&/listorganization.action&/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越靠前越活跃,都是国内有名的VC。基金规模神马的对单个创业者来说没太大意义,但是需要看清是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美元基金目前国内的退出机制还比较单一,95%以上都是IPO,国外常见的并购国内还太少,所以选择美元基金基本上就是冲着海外上市去的,除了NASDAQ,纽交所,港交所,甚至台湾,韩国,香港什么的也都可以。&br&&br&天使投资也有个人和机构之分,创新工厂就是比较有名的天使机构,腾讯、360、盛大、淘宝等等大公司也都有自己的投资部门,会做一些和本公司相关的投资,完善产业链,有些很早期,可以算天使,有些是VC。个人就太多了,很多功成名就的互联网大佬都已经是或者潜在的天使,比如薛蛮子。&b&其实最靠谱的天使个人投资者是你的父母。&/b&&br&&br&对于VC和天使投资人,是否可以用靠谱来评价需要探讨。&br&如果靠谱的标准是容易拿到钱,我觉得好的VC和天使都不靠谱。&br&如果靠谱的标准是出了钱就不管了,随便你花,这要看VC的风格,确实存在有以跟投为主的VC,自己不参与管理,董事会都不列席,但早期一共没几个投资人,敢这么撒手不管的也不多,所以也通常不靠谱。&br&如果靠谱的标准是投资人出了钱,还会出人出力,帮你打理好一切,那么大多数VC也是做不到的,每个人身上都好几个项目,根本没办法为一个项目付出这么多精力,除非你是百度,是腾讯,是facebook。&br&&br&所以说,如果靠谱标准是容易拿到钱,且不会随便插手日常业务,碰到困难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名头大的可以出去忽悠人,脾气小的在公司里随便教育。那么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没有这么靠谱的VC。&br&&br&虽然现在热钱很多,好的项目很少,但是拿投资特别是早期投资,仍然是个买方市场,有多如牛毛的小公司每天产生和消失,没有彪悍到一定程度之前,还是要对投资人保持一定的敬畏,靠不靠谱通常是投资人来评价投资项目的,而不是相反。&br&&br&其实项目做得好,VC会自己找上门来的,不用这么着急挑选VC。
估计这题问得太没礼貌了,把投资人当白菜说,没有业内人士愿意来回答。我算是入行不久,还不太知深浅的,就姑且说明下,看到的人就姑妄听一下。中国目前带投资两个字的公司太多了,真正干VC/PE也不少,这还不算很多的天使投资人,特别是最近有全民PE的说法…
对于川渝人民,提高自己的麻技才是王道。年年红利,终身受用。
对于川渝人民,提高自己的麻技才是王道。年年红利,终身受用。
原始股是在上世纪90年代比较火热的名字,含义不确切,要么是指公司成立之初就发行的股票,要么是指公司上市之前已经发行的股票。&br&我国公司的股票上市之后价格就能暴涨很多倍,所以(特别是在90年代的某些时候)能上市的原始股就是财富的象征,投一块钱,赚三块五块十块都是有可能的。&br&&br&但是在近些年原始股这个名字多半和骗局联系在一起,有人宣称自己的公司很快就要上市,只要购买公司的原始股就能有爆发式的收益。但是多数时候,他们的公司不但不够上市条件,甚至连正常经营保本都做不到,这样的原始股可以说没有任何价值。&br&&br&投资是一门专业的技能,如果你对投资的概念还停留在找原始股这个阶段的话,那不但没有入门,甚至是摸错了门。你应该迅速放弃在原始股中寻找投资价值。&br&如果有人专门忽悠你购买大笔原始股的话,建议考虑报警。
原始股是在上世纪90年代比较火热的名字,含义不确切,要么是指公司成立之初就发行的股票,要么是指公司上市之前已经发行的股票。我国公司的股票上市之后价格就能暴涨很多倍,所以(特别是在90年代的某些时候)能上市的原始股就是财富的象征,投一块钱,赚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票名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