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税上调上调税上涨了多少?

【中國上調煙草稅至11% 煙草批發價平均上漲6%】中國的3億煙民可能還不知道,本周日開始,中國政府將煙草消費稅從目前的5%上調至11%。一位煙草公司的銷售人員表示,此次調稅將帶來捲煙價格的上漲,煙草公司賣給零售商的批發價格平均上漲幅度在6%左右。詳見http://t.cn/RAeaZYZ
同時轉發到微博
微博廣場:
認證合作:
關於微博:
關注我們:
聯絡我們:6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对外公布了已经实行一个多月的烟草税新办法。新办法除了在烟产品生产环节的消费税政策有了较大改变,调整了计税价格,提高了消费税税率外,卷烟批发环节还加征了一道从价税,税率为5%。业界较多的说法是,大幅提高烟产品税负体现了控烟与增收双重意图。而控烟人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
却对新办法持谨慎态度,她说,烟草税率上调无疑是好事情,对于财政收入和居民健康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只是新办法中藏着的“机关”也当引起足够重视,否则烟草税对控烟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我国烟草税还有上调空间
烟草课重税控烟又增收
《中国青年报》分析认为,政策调整后,甲类香烟的消费税从价税率由原来的45%调整至56%,乙类香烟由30%调整至36%,雪茄烟由25%调整至36%。与此同时,原来的甲乙类香烟划分标准也进行了调整,原来50元的分界线上浮至70元,即每标准条(200支)调拨价格在7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含70元)的卷烟为甲类卷烟,低于此价格的为乙类卷烟。
新办法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积极的评价也颇多。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表示,“此次国家大幅度提高烟产品消费税税负,正当其时。”她认为,提高烟产品的税率,一方面能增加政府收入,另一方面还能挽救上百万人的生命。
统计显示,我国有3.5亿吸烟者,每年有100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为世界之最。而若不采取有效的控烟措施,这个数字在2020年将飙升至200万。据李玲估计,中国每年因吸烟致病造成的直接损失在1400亿元~1600亿元之间,间接损失达800亿元~1200亿元。对烟草课重税将减少人们的烟草消费,不仅增加了政府收入,同时也保护了大众的健康。
“增收”意义大于“控烟”
这番税收杠杆的使用,能否带来原先预计的财政增收和社会面“控烟”两大效果?南京财经大学教授胡荣华表示,税率提升后财政收入的增加是肯定的,至于能否达到控烟的效果,一是要看税率提升的幅度,二是要看能否最终影响烟草的零售价格。因为只有当抽烟变得更为昂贵后,低收入烟民和年轻烟民的数量才有可能减少。《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里提到,提高烟税对遏制年轻人和贫困人口吸烟特别重要,这些社会经济群体的成员对商品价格更加敏感。所以如果税率提高的最后结果是烟草零售价格大幅度提高,那“寓禁于征”的效果才有望部分实现。当然,由于公款消费在中国高档烟草消费中所占比例不可忽视,这部分消费不会因烟草消费税的提高而减少。而在中国一些重大的社会交往场合中,尤其是结婚、丧葬等场合里,卷烟是必需品。这种“面子消费”基本上也不会因烟草价格提高而减少。
我国烟草税还有上调空间
一直研究烟草税的四川大学教授毛正中也持类似的观点。去年年底,他曾经和他人一起撰写《中国的烟草税收及其潜在的经济影响报告》报告。该报告称,如果将烟草税率从目前水平提高到零售价格的51%,也就是每包卷烟增加1元钱的从量消费税,则吸烟者人数将减少1370万,340万人的生命将得以挽救。与此同时,政府税收将增加649亿元,这些税收可以作为医疗保障的资金来源。“呼吁多年的烟草提税终于实现,首先是一件好事。”毛正中指出,本次烟草提税后,烟税约占卷烟出厂价的36%到56%,而国际上烟税则占烟草零售价的65%~70%,目前中国烟草税仍有上调空间。
厂家及批发环节“消化”
由于烟草税上调的消息是近日才得以披露,但政策又明确提到于今年5月1日起执行。这就给读者们一个疑问,到底是政策才出台还是5月1日前已经出台?如果是才出台,会不会对已经过去的5月份进行“补偿式”追税?
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相关负责人解释道,烟草税率的上调目前只在生产和批发环节征收,不直接作用到零售环节。而且,我国烟草行业实行国家烟草专卖制度,价格国家统一定。因此,目前为止卷烟零售价格并未上调。至于新税率的征收工作,则于5月1日起就已经开始了。也就是说,税率上调已经有近两个月,而零售价格维持不变。那是不是此次烟草税率上调今后也不会影响到零售价格?该负责人并未正面回答这一问题,只说烟草零售价格的调整要由国家烟草专卖局和物价部门联合确定。
据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今年5月在CPI同比下降1.4%的情况下,烟草价格上涨0.2%。这次烟草消费税的提高,相当于给厂家最高增加了16%的税负,而烟草作为直接消费品,零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等于厂家和批发环节自行“消化”了这增加出来的税负。
新办法“进两步,退一步”
从事控烟工作20年的杨功焕对新办法的态度非常谨慎。她担心,新办法表面上响应控烟呼声,推进控烟工作,但实际上通过附加条件,反而倒退了。
杨功焕道出了其中的“机关”。她指出,从国际经验看,提高烟草税率进而促使烟草价格上升,是烟草控制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未成年人及低收入者效果明显。他们属于价格敏感人群,价格上升则吸烟量下降。一般来说,烟草税提高10%,烟草销售可望下降4%~8%。
正因为如此,控烟者积极呼吁政府提高烟草税率,减少人们的健康损失。世界卫生组织也不遗余力地向各国推荐这一手段。只是烟草业在中国影响巨大,利益深广,烟草税动起来非常困难。当前提税受到褒扬也有这方面的原因。“问题是,新办法还调整了甲乙类香烟的分类标准,将70元以下50元以上的品种从甲类降为乙类,从而使这部分香烟的税率不升反而降了,而这部分中低档烟在市场上占有很大比例。”杨功焕表示,新办法的这一要害可能使控烟者的努力付之东流。“好像是打了一个大胜仗,但是事实上只是个空心汤圆”。
毛正中也认为,新办法是“进两步,退一步”的做法。他还补充说,相比此次提高烟草从价税,更优的控烟方案是提高从量税,比如从原来的每包6分,提高到每包1元。
在毛正中看来,从量税可以直接作用于消费者:买一包就收一块,买的烟越便宜越显得税高,给消费心理造成的冲击越大,并且在整体上提高烟草价格,从而缩小各种品牌卷烟的价差,使烟民可选择的范围缩小,避免他们改抽低价烟。“现在的做法恰恰是扩大了价差。”
提税或被烟草企业内部消化?
即便不考虑甲乙类烟标准问题,控烟专家们还有别的可忧虑。说到底,提税对控烟的好处依赖于价格对消费者的影响。如果零售价格不变,特别是低价烟零售价格不变,其他一切都是空谈。价格可能不变吗?“非常有可能。”一位业界人称,“有传闻说,烟草公司将内部消化新税率带来的影响。”
他解释说,“内部消化”,就是通过补贴方式维持低价烟的价格,从而最大限度保持烟民的数量。事实上,高价烟向来是“抽的不买,买的不抽”,主要是礼品消费或公款消费。由于高价烟消费者对价格并不敏感,无论是提高从价税还是从量税,起到的作用都不大。而中国的高价烟销量虽然不占多数,但其利润占烟草收入的很大比例,这为价格补贴提供了基础。“烟草定价体系不变,公款消费香烟的现实不变,提税的作用将主要局限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当然这也是一项作用。”上述人士表示。
烟税增项用于控烟
“中国烟草公司每年的广告费用是惊人的,而我们控烟的宣传费用却少得可怜。”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崔小波提出,如果像其他国家一样,提高烟草税,或从烟草税中拿出1%来控烟,就可以大大提高全国控烟的宣传、教育和奖励水平。
控烟活动家臧英年也建议,国家可以把增加的烟草税收专项用于控烟活动,比如反对吸烟的媒体宣传、执行无烟法、提供免费的戒烟服务等等。“目前,中国控烟的经费主要来自国外,政府的支持非常少,这是十分不正常的。”
尽管呼吁多年的“以税控烟”构想付诸行动,但中国的控烟之路还很漫长。2006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生效后,2007年中国卷烟生产量21413.8亿支,销售21395.9亿支――在中国政府签署《公约》后的4年中,卷烟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增加了约14%。
(编辑:石席升)
金羊博客近日精华:
本栏目最近更新:中国烟草为什么上涨?
摘要:据中国烟草数控显示,我国香烟零售价在G20国家中最为低廉。业内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香烟价格远低于发达国家是主要原因,其次还因对烟草危害的“教育”及“惩罚”力度不够。
& &本5月10日起,我国烟草税率由5%涨至11%。《法制晚报》记者走访京城多家香烟零售店发现,香烟零售价平均上涨了10%,还有消费者在涨价前“抢购”。记者分析过去20年来的5次卷烟税费调整数据发现,仅在1998年烟草税由单一税率改为差别税率后,当年及次年卷烟销量出现下降,其余几次调整,销量不降反增,这与许多国家的情况相反。  数据显示,我国香烟零售价在G20国家中最为低廉。业内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香烟价格远低于发达国家是主要原因,其次还因对烟草危害的“教育”及“惩罚”力度不够。& &发现烟草税价同调烟民“囤烟”数据烟草税调整香烟销量增长分析烟价“太便宜”难控烟对烟草危害“教育”“惩罚”力度不够部分国家禁烟措施 1994年烟草税实施“分税制”  将烟草业的产品税改为增值税,并新增了消费税种。  1998年由单一税率改为差别税率  由原按出厂价统一征收40%的单一税率改为一、二、三、四、五类差别税率2001年由三档税率改为二档差别税率  三档调整为二档,即每条调拨价为50元以上的税率为45%,50元以下的税率为30%。2009年提高卷烟消费税率  将不含税调拨价70元/200支以上的卷烟的从价税调整为56%,以下的为36%。  国内消费税及卷烟消费税增长率  卷烟消费税占国内消费税比重  因为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额、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和执行新的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办法,2009年,消费税出现大幅上升。历次烟草税调整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陕西利德管业有限公司5月13日:税收法定应是“上调烟草税”的基本前提
  新闻背景:  近日,卷烟消费税由5%提高至11%,烟草行业批发价格也同步上调。记者日前走访北京香烟零售店,发现大部分都已将香烟价格作出上调,“比之前上涨了5毛到几元不等”。有关人士关心,香烟价格上涨后,会不会促使烟民减少抽烟甚至戒烟呢?  资料图片  1、烟草“税价联动”能有效控烟吗?  2009年烟草消费税也曾有过一次大幅上调,相应地,“我国卷烟平均零售价格已从2009年的每盒平均7.1元上涨到去年的11.73元,年均增长10.57%”。但遗憾的是,6年来,我国烟草销售量事实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长,如统计显示,2010年~2014年,我国烟草行业累计实现卷烟销量分别为25.24、99.62和5099.04万箱。  详细  2、控烟,光有“税价联动”为啥还不够?  作为一种容易导致生理成瘾、产生严重心理依赖的特殊消费品,烟草制品的销售是否会仅仅因为“5毛到几元不等”的价格上涨,便能同步减少?诚如有医学专家所指出的:“如果要将烟民的戒烟动机做一个前十名的排名,香烟价格的因素排名会比较靠后,并不在戒烟的主要动机之中。大部分人的戒烟动机多为害怕对身体产生危害。”香烟实际上具有“面子消费”的功能,常常被作为“人际交往工具”,烟草消费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会因涨价而得到抑制,同样也是一件可疑的事情。详细  3、如何走出一条中国式的控烟道路?  监管层面理顺烟草生产经营者与监督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为止,我国是唯一一个烟草生产经营者和监督管理者合一的国家。国家烟草专卖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特殊经营体制,使得烟草业成为一个具有绝对垄断地位的“独立王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一边要增加产量、增加税收,一边又要减少销售、逐步控烟,两个相悖的目标岂能在一套机构里完成?!因此,要真正推进我国控烟进程,必须从国家层面彻底廓清理顺烟草生产经营者与监督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根本改变目前烟草专卖制度下“政企不分”局面。  详细  供需层面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减少生产就减消费。  从减少烟草供应和降低烟草需求两方面同时发力,共推控烟进展。要逐步缩小烟草种植面积,降低烟叶税直至取消烟叶税从而减少地方政府推进烟叶生产的财政激励,适时上调烟草消费税提高香烟价格,从而减少烟草供应,降低烟草需求。这一过程,既要考虑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需求,又要顾及烟农和烟草从业者利益,就只有从国家层面理顺控烟机制,把烟草生产者、销售者和控烟组织分开,切断政府和烟草企业的利益链条。同时,烟草业转产也是控烟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烟农转而种植其它更具经济效益的农作物,让烟草从业人员转而从事其它更具前景的行业。对因控烟烟叶税、增值税、营业税减少而财政收入受到影响的烟草产区地方政府,中央财政要通过贷款和转移支付等形式予以帮扶补贴,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详细  立法层面需要一部系统的国家法规  要烟草业夸大自身创造经济效益对GDP和财税以及促进就业的贡献,使政府往往在这些现实“激励”和保护国民健康抉择之间表现得十分纠结。吸烟害己害人害国,已是不争实事。要无烟绿色的GDP,不要毒害国民身心健康的黑色GDP,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全体国民普遍共识。为减少烟草危害,我国于2003年签署《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从此走上控烟之路。2011年5月,率先创建全国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北京、上海等省市相继颁布地方法律法规,将控烟纳入法制化轨道。之后国家也出台了《中国烟草控制规划()》,但仅仅是规划而已,对全国性控烟没有法律约束力。如怎样正面宣传吸烟危害、消除所谓烟草文化诱使公众成为烟民不良影响、对销售香烟给未成年人烟商法律处罚、对公共场所吸烟者查处由谁执法等等,缺少一部系统的国家法律法规。因此,在中国这样一个烟草大国,要推进控烟,中央政府就必须力排烟草行业“杂声”干扰,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痛下决心,尽快在国家层面强化控烟立法,推动无烟环境建设,坚决抵制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等行为。  详细  微言大义:  @简傲贤媛:烟草税涨了!先抽根烟冷静一下!  @网易四川省成都市手机网友:价能救400万人,直接把烟厂砍了能救13亿人。  @吴龙贵:某种意义上说,烟草增税真正值得关注之处,其实是“用到哪里”,而不是直接产生多大的控烟效果。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通过上调烟草税来达到控烟的目的,这样的一个初衷是良善的。但任何一项税收,即便是税率的确定,都需要依据法定的基本原则来探讨。换言之,“政府收什么税,向谁收,收多少都要通过人大决定”。只是由部委发布通知提税,难免会引发公众的猜测和质疑,哪怕这是一件好事儿。
(责任编辑:HN666)
税务精品推荐
特色工具: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烟草税上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