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投资者如何参与新股可参与两融

证监会:规范两融业务不是鼓励卖空&更非打压股市
订阅将本文转发至
| 字号大小
&&证监会:规范两融业务不是鼓励卖空更非打压股市
&&目的是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平衡发展,健全市场交易机制,维护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融券业务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不是所谓的鼓励卖空,更非打压股市,请正确理解,不要误判误信。”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4月18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基金业协会、上交所、深交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融券业务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然而,通知一出,就有人认为是监管层在鼓励卖空,打压股市。
&&对此,邓舸对《证券日报》记者明确表示:这是误解误读。
&&“融券交易是境外市场普遍采用的一种成熟的交易机制,它具有减缓市场波动、发现市场价格、对冲市场风险等作用。”邓舸介绍,证监会2006年制定并于2011年修订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就规范和发展融资融券业务提出了要求。
&&他进一步介绍,近年来融资业务快速发展,而融券业务发展缓慢。2014年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健全市场稳定机制,完善市场交易机制,丰富市场风险管理工具。4月17日,证券业协会等四家自律组织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融券业务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是落实新“国九条”要求的举措。
&&“发布通知的目的是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平衡发展,健全市场交易机制,维护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不是所谓的鼓励卖空,更非打压股市,请正确理解,不要误判误信。”邓舸说。
&&近日,证监会通报了融资融券业务开展情况并提出了七项要求,这是否是要限制融资业务发展?对此,邓舸予以明确解释:4月16日,证监会通报了近期检查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这是证监会开展证券公司现场检查后,按照程序进行的例行常规工作。《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对证券公司依法合规经营、加强风险控制、强化客户适当性管理已有明确规定。
&&“通报所提出的七项要求,是对现有规定的重申和提醒,旨在促进融资融券业务规范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没有新的政策要求,市场不宜过度解读。”邓舸说。
&&【机构解读】
&&【国金证券】市场仍将“任性”不改
&&国金证券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评论称,监管措施的出台大致符合监管方向的预期,其出台的目的是挤压“非理性”泡沫。“黑天鹅”既然在预料之中,将会变成“红天鹅”。
&&李立峰计算得出,当前伞形信托、增资配股总的规模大约4000亿左右,与A股流通市值52万亿的相比,占比仅为0.76%,体量极小。
&&他指出,监管层的底线在于“牛”市,考虑到[被通缩红利]仍将持续释放,市场已经进入了良性的自我循环的阶段,预计市场仍将“任性”不改,市场普涨格局不会变化,若该事件造成低开,建议逢低买入。
&&【民生证券】短期为洒水降温最终利好股市
&&民生证券管清友表示,短期看,洒水降温,抑制资本过快“脱实向虚”。监管层打压旨在增加市场波动,通过波动率提升降低“博傻”的预期收益率。
&&管清友指出,中期看,洒水降温后,为货币宽松打开空间。一方面是经济下行压力与日俱增需要货币宽松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又是资本脱实向虚,货币宽松又恐对疯狂市场“火上浇油”反而推升融资成本。待洒水降温后,货币宽松会不期而遇,最终还是利好股市。
&&管清友认为,长期看,金融造富的股权时代趋势不可逆,从快牛到慢牛,4316绝不是顶。目前,一般性存款余额110万亿,居民储蓄存款50万亿,且未来还能保持10%左右的速度增长,随着利率市场化存款加速分流,人口结构和库存给房地产带来的下行压力,反腐和财税改革抑制地方政府大拆大建,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修正传统行业必死无疑的悲观预期,过去沉淀于房地产等传统产业的居民财富大规模向资本市场转移的趋势不可逆。
&&【长城证券】利空不会是行情的终点
&&长城证券分析师林毅表示,杠杆交易衍生品投资比例提高是不可逆的趋势,利空不会是行情的终点,牛市结束永远都是因为过热,而非此类利空。
&&林毅称,管理层开始进行投资者教育,确实在目前新的增量投资者入市踊跃的背景下,投资者缺乏风险意识,同时大量杠杆交易又放大风险敞口,适当的投资者教育与引导是必须的。
&&【南方基金】A股不会出现暴跌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证监会周六加班出面否认“鼓励做空,打压股市”,是为了消除市场对监管层意图的误解,安抚市场情绪,以防止出现“1·19”式的暴跌股灾。他预计周一A股不会出现暴跌。
&&【中金】会A股造成心理影响
&&中金今天上午举行电话会议对此政策进行解读和展望,中金策略分析师王汉锋表示,A50下跌对A股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但不会持续太久,周一股市走势如何仍要看国内投资者对证监会政策的理解。
&&王汉峰称,融券的政策或者并不会对市场做空动力产生大的影响。“文件里也允许公募资金加杠杆做多,但因为大家现在获利都比较丰厚,仓位也比较高,因此也没有注意到这点。但这样看来,证监会的这个政策从制度来讲,是使得市场的做多和做空相对平衡。”
&&此外,针对海外A股指数大跌,王汉峰表示,A50下跌对A股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但这种暗示作用不会持续太长,可能在周一开盘后一小段时间有所影响。”但他也表示至于A股到底最终有多大影响需要看国内投资者的理解。“历史上也发生过A50大跌但A股表现好的情况,两个市场对政策的解读可能不一样,我理解的是,A50下跌可能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心理影响,但最终还是要看国内投资者对证监会表态的理解。”
&&【华泰证券】4000点能否守住看天看命
&&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评论称,严禁参与配资伞型信托都是老调重弹,融券规模也不是政府想发展就能发展起来的。真正的杀手锏来自营业杠杆和两融杠杆调整的可能性,言下之意:你敢继续涨,我就敢调,一定把你摁下去。
&&徐彪预计,最佳结果是大盘在震荡,重新进入做主题的节奏。最差结果是大盘周一调整后被拉起,指数直奔4500,管理层被迫调券商营业杠杆和两融杠杆,暴跌,然后踩踏,4000点能否守住看天看命。
&&【广发证券】压力砸向蓝筹
&&广发证券认为,控制场外配资没有具体的措施,心理冲击大于实际意义。
&&广发证券称,总体来看,不管是控制配资还是融券,压力都砸向蓝筹,两市融资买入的方向主要是金融等蓝筹股,融券借出方的指数基金也主要是大盘蓝筹基金,规模大的主要是沪深300、上证50、上证180、深100等等,都没出300指数的范围。
&&广发证券表示,下周一当日走势可参考530、119,市场总是在下跌中完成风格切换,切到哪个方向?切到先跌的,也就是成长股,如果非要不听话干到4500,再调控就是踩踏。
&&【瑞银证券】周一可能会下跌
&&瑞银证券分析师陆文杰担心,在监管部门公布禁止利用影子融资买进股票等多项令市场降温的措施后,中国股市周一可能会下跌;监管部门力图减低杠杆使用并规范融资融券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财富网就此事展开网络投票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此事对市场的影响,62.8%的网友称证监会的举措超出市场预期,利空还未发酵;另有37.2%的网友则表示属于市场预期范围内,利空已消化。
&&而关于下周一A股会否出现大幅度的杀跌,51.2%的网友认为受此消息影响,A股会大跌,但仍有48.8%的网友表示,周一股市会低开高走。
&&两融机制严重失衡&“规范令”下市场辗转反侧
&&4月19日下午,央行宣布降准,打破了上周末弥漫的“利空”氛围。与之相比,证监会上周六的紧急澄清并没有让投资者变得更加放心。
&&中国证券业协会等四单位上周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融券业务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扩大融券券源、优化融券卖出机制、扩大标的证券至1100只。同时,证监会还通报了融资检查情况,并提出七项监管要求。
&&对此,市场迅速做出鼓励做空、监管收紧的解读。当日晚间,在新加坡上市的富时A50股指期货出现跳水。中国证监会上周六立刻作出反应。“这是误解误读。”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称,下发《通知》不是所谓的“鼓励卖空”,更非打压股市,对融资也没有新的政策。
&&那么,证监会上周五推出鼓励融券政策,到底是何用意呢?作为股市“稳定器”被引入的融资融券机制,在本轮牛市上涨行情中却扮演了“助推器”的角色。在“杠杆牛市”的吸引下,每周数以百万计的新股民冲入股市。显然,中国证监会正在试图改变这一现状。
&&紧急澄清背后
&&加班开会成了上周末机构的统一动作。上周五证监会新闻发布会宣布关于鼓励融券、规范融资的政策之后,立刻引发市场热议。鼓励做空、严查伞形和配资打压股市的说法迅速传开,一时间,“黑天鹅”、“踩踏事件”等可怕的字眼都与融资融券联系在了一起。
&&另外,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检查通报会上提出七项要求,其中包括要求券商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不得为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提供数据端口等服务或便利。
&&政策公布后,市场情绪被拉紧。“最近的市场预测非常难做,操作经常做反,连续被市场打耳光。”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在发布会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于鼓励融券和规范融资的政策,起初认为是比较大的利空。
&&一方面,融券就是做空的方式,鼓励融券就是有利于做空;另一方面,证监会对伞形和配资的监管政策一直有,但以为这次会有实质动作。不过,他告诉记者,在对政策进行详细分析之后,感觉并不会太严格,反而理解可能是加仓的机会。
&&事实上,证监会对配资和伞形信托的要求在春节之前已经明确。证监会2月初下发文件,要求券商严格执行规定,禁止证券公司通过代销伞形信托、P2P平台、自主开发相关融资服务系统等形式,为客户与他人、客户与客户之间的融资融券活动提供任何便利和服务。
&&证监会上周六紧急澄清称,通报所提出的七项要求是对现有规定的重申和提醒,旨在促进融资融券业务规范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没有新的政策要求,市场不宜过度解读。
&&一位券商两融业务副总监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次市场反应很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恐高情绪不断酝酿,可能有一部分投资者认为之前持续涨幅已经到位,甚至在等待这样一次调整。
&&他分析称,市场走势将主要取决于市场情绪的变化;而就目前来看,两融新政会对散户心理造成较大影响,但大资金的融资需求仍较稳定。其认为,可能会经历短期调整,但牛市行情仍会继续。
&&事实上,这并不是证监会第一次就两融政策作出澄清。上一次澄清是在两融检查之后A股“7.7%”暴跌时,市场对于“两融”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可见一斑。
&&今年1月16日,证监会曾公布对45家券商两融业务现场检查和违规处理情况,12家券商被点名受处罚。市场情绪急转而下,上证指数在1月19日周一暴跌7.7%,券商股连续两个交易日领跌;其间,两融余额也出现年内环比首跌。而不久之后,“再查两融”的消息快速传递。证监会随后澄清称,仅是近期对剩余46家券商的融资类业务开展现场检查,是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读。
&&两融机制失衡严重
&&融资持续暴涨,而融券长期滞后,是证监会不得不出手的一个原因。证监会在上周六澄清说明时也强调,发布《通知》是为了促进融资业务和融券业务协调发展,改变近年来融资业务快速发展而融券业务发展缓慢的现状。
&&我国的融资融券制度试点始于2010年3月,2011年11月两融制度进入常规阶段。但是,融资融券长期严重失衡,融资余额目前已超1.7万亿,融券余额尚不足百亿。以4月16日数据为例,融资融券余额接近1.75万亿,其中融资余额1.74万亿,融券余额仅86.98亿。
&&在散户大面积涌入股市的情况下,融资额暴涨更加令人担忧。据中国结算统计,2015年第一季度,新增股票账户同比增长433%,达到795万多户;从持股看,90%以上账户持股市值50万元以下;从交易看,两市交易金额41.18万亿元,同比增长238.4%,其中自然人投资者的交易金额占八成以上,换手率达100.7%。
&&从两融数据来看,2014年下半年开始,两融余额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底两融余额为1.1万亿,与年初相比翻了2倍,到今年3月达到1.49万亿,较去年底再增长45%。“两融余额单月的跳升对应指数的跳升。”一位机构人士表示,杠杆的使用易造成指数大波动。
&&“引入融资融券,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单边市场,让市场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但是现在融资比较容易,融券比较难。”一家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失衡的结果导致A股市场依然是单边市场,当前融资融券制度反而放大了市场波动。
&&融券一直发展不起来,有其制度原因。在融券业务试点初期,为了防止大规模做空A股,融券业务被设置了标的股票数量、仅机构投资者有资格出借股票等门槛,由于证券公司自有证券的数量和种类有限,导致券源不足。另外,融券费率偏高、交易细则限制价格申报等问题,都制约了融券业务的发展。
&&为理顺融券机制,证券业协会等发布《通知》,表示将支持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融券交易,扩大融券券源;推出市场化的转融券约定申报方式,实现借贷双方自主商定费率、期限等事项;优化融券卖出交易机制,提高交易效率,允许融券卖出ETF的申报价格可以低于最新成交价,融券卖出价款可以用于买入或申购交易所认可的高流动性证券;扩大融券交易和转融券交易的标的证券至1100只。
&&《第一财经日报》从证券业协会获悉,券商的内部评估已经开始。其中,需要对融资融券业务合规与风险控制进行评估,由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落实,评估时间自17日起,至5月8日止。(第一财经日报)
&&公募两融开闸&初期动力或有限
&&4月17日,《基金参与融资融券及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发布,两融业务和转融通业务分别针对不同基金放开,且对投资比例做出详细规定。业内人士指出,指引出台后,公募有望带来2500亿融资余额和数千亿元的融券弹药,但是考虑到公募基金不追求业绩报酬,融资这类带杠杆的操作,或将谨慎参与。
&&带来2500亿融资增量
&&指引规定,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可以参与融资业务。在任何交易日日终,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持有的融资买入股票与其他有价证券市值之和,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95%;
&&采用绝对收益、对冲策略的基金可以参与融券交易。基金参与融券交易,融券资产净值不得高于基金资产净值的33%;
&&此外,封闭式股票基金、开放式指数基金(含增强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可以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在任何交易日日终,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的资产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50%,证券出借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30&天,平均剩余期限按照市值加权平均计算。
&&这是监管层首次针对公募基金参加两融与转融通业务给出详细指引。业内人士认为,有了细节的指引后,公募基金参与两融和转融通业务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一位量化基金经理认为,允许基金参与融券交易,且融券资产净值最高可达基金资产净值的33%,比例之高出乎其意料,对于一些擅长寻找异动股票的策略模型而言,战斗力将大大增强。不过考虑到当前融券困难,可能一下难以将比例用足。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认为,可参与融券交易的基金只有采用绝对收益和对冲策略的基金,可能是因为这类公募基金具备做空经验,显示了监管层审慎放开的原则。
&&对于允许股基混基参与融资业务,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的参与必然会加大市场的波动,但基金在初始阶段或许会比较谨慎。王群航认为,权益类基金平均仓位在85%左右,参与融券后在日终持有的证券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95%,意味着基金可用来做融资做长期投资的仓位仅有10个点,其实空间并不大。根据基金业协会3月数据和最新的两融数据,开放式股基和混基达2.51万亿,意味着当前公募通过融资做长期投资的规模顶多达2500亿元左右,占当前日融资余额的21%。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2014年8月开始实施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中规定,基金总资产最高可达基金净资产的140%。这意味着在日间,除去5%应对赎回的现金仓位,基金有40个点的仓位可融资进行T+0操作,必然会加剧市场波动。
&&不过,王群航表示,这对公募基金来说不现实。首先,公募基金通常是长期投资,并不善于做日间盘,无论对基金经理还是交易员,日间操作对其都是较大挑战,且公募需调整其风控系统;其次公募资金规模较大,不方便进行T+0交易;最后,公募基金的手续费畸高,平均达到万分之八,T+0交易并不划算。
&&融券规模难迅速扩大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允许公募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有望改变当下融券困难的局面。因为基金仓位不低,长期持有的重仓股如果能够出借,市场上的融券量将大大增加,有利于完善做空机制,而同时对基金来说,也能带来一笔稳赚不赔、3-4个点的出借收益。
&&杨德龙认为,目前转融通出借业务仅对开放式指基(含增强型)、ETF和封闭式股基开放,能带来的融券量不会很大,说明监管层只是一步步放开。
&&根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指基、ETF和封闭式股基的总规模为9553.24亿元,虽然股基有80%的仓位下限规定,但由于长线重仓股的仓位有限,意味着当前这一规定给市场带来的融券量还不到万亿元。(中国证券报)
&&多家券商调两融上限&中信最高可达2361亿
&&1月19日,中信证券&(600030)、海通证券&(600837)、国泰君安三家券商被证监会暂停新开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4月20日,这一禁令正式到期。
&&数据显示,1月16日,即“1·19”事件之前沪深两市融资余额为1.111万亿元;4月16日(上周四),这一数据上升至1.737万亿元,不到三个月时间增加了6260亿元,增幅高达56.35%。
&&在融资投资者的疯狂热情之下,券商们纷纷斥巨资投入融资融券类业务。中信和海通两家龙头券商甚至未等到“禁令”解除便未雨绸缪—继海通在4月13日董事会上决议上调融资类业务(包括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等)总规模至2500亿元后,中信证券也在18日公告称将两融业务规模上限由目前公司上一年度经审计净资产值(合并口径),提高至公司上一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值(合并口径)的3倍。
&&年报显示,2014年年底,中信证券的净资产为786.84亿元。照此计算,理论上中信证券融资融券规模可达2360.52亿元。
&&事实上,中信证券提高融资融券规模是必须之举。2014年末,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余额已达721.26亿元,相当于净资产的91.67%。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中信证券、中信浙江和中信山东三家融资融券余额分别达611.04亿元、175.29亿元和103.63亿元,合计889.96亿元,超过其2014年末净资产。
&&无独有偶,广发证券&4月初将融资融券业务总规模由“不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提高至“不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招商证券将两融业务规模上限从1000亿元增加至1500亿元;今年1月华泰证券已将两融总规模上限调整至1500亿元。仅上述三家券商融资规模上限就已达4600亿元。
&&若所有券商都将两融业务规模向中信看齐,上调至净资产的3倍,数据将更可观—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120家证券公司净资产为9205.19亿元,则行业两融总规模可达到2.76万亿元。按目前8.35%的两融利率计算,券商在两融上的年利息收入可达2305亿元。(每日经济新闻)
热销基金产品券商招揽两融客户 签约资金门槛再度调低
  证券时报记者 伍泽琳
  被寄予创收厚望的融资融券业务一直备受券商追捧。为了配合两融业务的开展,部分券商两融账户开户条件正悄然松绑。随着参与门槛的调低,投资者参与度大为提高,两融业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开户指标松动
  “开户时间不低于18个月,账户资产总值不低于50万元”,这是较长一段时间内开设两融账户必须满足的硬性条件,近期不少券商却纷纷调低了相关指标。
  据某上市券商经纪业务相关人士透露,目前该公司将两融业务的开户政策调整为“开户时间不少于6个月,账户资产总值不低于30万元”;而另一中部地区券商投资顾问也表示,目前其所在券商最新两融开户条件为“开户时间不少于6个月,账户资产总值不低于20万元”。
  “18个月的时间要求曾是行业的通行做法,两融业务试点期间,设立这个指标主要是出于风控考虑。”中山证券经纪业务相关人士指出,首批试点券商从风控角度出发,曾一度将资金要求设定为100万元以上,2011年底业务由试点转常规后,原有的指标显然会随业务发展而进行适当调整。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两市融资融券余额895.15亿元,较2011年末同比增长134.29%。截至2012年11月末,中信证券两融余额66.04亿元,市场份额达8.56%,位于上市券商首位;华泰、海通证券两融余额分别为57.72亿元和50.99亿元,市场份额分别为7.48%、6.61%。
  开户数逼近百万
  中登公司数据显示,2012年12月沪深两市新设融资融券账户数为8.56万户,环比增加了25%。其中个人账户数为8.53万户,机构账户数为360户。截至去年底,两市融资融券账户数已经达到99万户,与去年年初相比,大幅增加了174.6%。
  此外,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去年全年A股账户市值在50万元~100万元之间的约76万户,占比仅为1.4%;而账户市值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的户数为643.7万户,占比达11.83%。不难发现,融资融券的开户资金门槛如果从50万元调低至20万元~30万元,可参与的投资者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除了调低业务参与门槛外,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两融业务还应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目前两融市场主要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只有少数私募等机构参与。未来加大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会为两融业务提供更广阔的盈利空间。”华创证券经纪业务相关人士认为。
  万事俱备的两融业务的发展前景如何?华融证券分析师周隆斌表示,“预计在接下来的3年中,两融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其收入占比将达到营业收入的7%,年均增长率接近100%。今年该业务净收入预计可接近110亿元。”
  据周隆斌测算,日本证券公司两融业务收入与日经指数相关性为0.46,而台湾地区仅为0.2,可见两融业务收入与股市走势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于靠天吃饭的券商无疑是极好的收入补充。而随着转融通业务的开展,融资融券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其带来的佣金及利息收入将继续稳步增长。
】【】【】新闻:  另据知情人透露,此次京东商城的融资并非直接的股权投资,而是以可转债的方式进行的间接融资。  一般来说,参与这种融资的投资方并非长期目的,更多是中短期的财务投资,如果债务到期,投资者不愿意转股,那么京东商城还需支付债券票面利率。
笼统来说,高新行业的具有很强增长空间的企业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相反,一些庞大的传统行业比如基建,水泥,钢材等等企业的EPS并不高,往往选择债务融资。另外一方面,股权融资的优势是不存在破产威胁,股权的期限是永续的,而且公司也没有义务发放股利,因此不存在债务融资带来的破产威胁——如果到期时无法支付利息或者本金偿还即面临破产。而相应的债务投资的一个明显优点即是,支付的利息可以算作成本之一,即可以抵税,因此面临大额税收的企业确实有倾向使用债务融资。
本答案最后一次编辑,懂的自然懂,不懂的也教不会。夏虫不可以语冰。以后也不会刻意扒了,被拉黑了扒皮成本太高,而且免费教育他对我也没啥好处不是。1.所谓“金融衍生品”,是一系列新型金融产品的统称,而所有的金融衍生品都是在原有的股票、债券、货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你可以说可转债是金融衍生品,但不能说它不是债,更不存在分类为金融衍生品而不分类为债的分类方法,任何监管规则、法律、会计的分类都没有这种分类方法。2.可转债到底是不是债,只是所犯的一系列错误中的一个,是不是债不重要,看看刘鹏程说它为什么不是债才重要。如果你稍稍有一点点经济和金融常识,请花一点点时间看看他的言论,应该能看出点问题。3.可转债作为一种大众并不熟悉的新型资本工具,是难以仅凭我、或者别人的答案判断对错的。但金融的专业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心理问题,总有对或者错,对就是100分,错就是0分,不存在我是“专业角度”别人是“业余股民角度”,更不存在“另外一种方式的解读”。我因为工作原因,接触过多个可转债的条款设计、协商、行权,也进行过学习和研究,相比只从股票软件上看过的人应该多一点点发言权。4.为什么我一直抓着刘鹏程不放?如果按照知乎的关注人数、赞同数,刘鹏程可以算是中大V了,而他几乎所有专业类答案都存在这些通病,观点自提不自证,缺乏基础的经济金融常识,逻辑混乱,充斥臆想、阴谋论。他从不正面反驳我提出的异议,反而将我对他答案的异议归类为人身攻击。如果读者有金融类从业经历,大都可以一眼看出这些答案“不靠谱”。但更多读者是学生或者没有基础想学习的人,是不具备分辨能力的,很容易掉进他销售话术一样的阴谋论里。我只是认真。-------------------------------------------以下为答案正文-------------------------------------------笼统来说,可转债就是债券,具有债权融资相对于股权融资的大多数好处:对企业来说,筹资成本低、保障股东控股权、债权人不能参与超利润分配等;对投资者来说,投资风险相对较小、收入稳定性强、清偿顺序靠前;但对于可转债这个特殊品种,“笼统来说”不具有实际意义了,因为可转债能够附加多种条款,各条款之间相互作用都会产生影响。从设计上来说,可转债能发挥的作用太多了,企业可以让它强制转股,也可以让它八成转不了股,可以提供优厚的利息分配,也可以一毛不拔最后低价转股。从投资者角度来说,可以先拿着稳定收益看目标公司是否值这个价钱,可以赌未来行权价大大低于市场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现金流需求和发行公司商议利息、转股时间、转股价格等条款。可转债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可转债是一种灵活性非常强的融资工具,拿出一个不知道条款的特例,特别是非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很难说出这个工具与股权融资比到底有什么优劣。股权融资还包括一般股和优先股,两者的差异也非常大。可转债发行公司和投资者,也存在博弈,条款设计得越粗放,未来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只举一个例子。中投07年投资Morgan Stanley,购买了50亿美元可转债,年息9%,2年7个月后强制转股,转股价48美元。07年投资时,MS的股价大概70+,转股价定为48,折价30%,谁看都应该是一个稳妥而且可能占了便宜的价格。时间到了09年,强制转股的时候,MS股价26美元,行权价48美元。再说的大一点,现代金融的发展已经到一定程度了,新型资本工具也陆续被国内企业采用,债权工具和股权工具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了,像永续债、优先股、可转债这些工具,一定条款(特别是回购条款)情况下的区别已经不大了,在会计处理下,优先股都有可能属于负债了。如果画一个坐标,普通股在左边,一般债券在右边,这些新型资本工具很难依次排开了,不是线,而是饼了。对于这些新型资本工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较好。---------------------------------------------------------以下为补充-----------------------------------------------------可转债,归根到底还是债,只不过是“具有股性的债”。可转债之所以出现,是给甲乙双方提供更多的选择,也给市场增加一个新的套利工具。可转债的行权价不是固定不变的,设计行权价条款的时候,是有一定的修正条件和浮动空间,但所有这些都是确定条款就确定下来的。可转债跟大多数金融产品和债券、股权融资工具一样,是一种“买定离手”的东西,商定好条款成为债权人以后,就等着秋后算账了,无论是回购还是放弃行权,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我实际接触到的可转债设计,有年息20%付息的,还有5年期前4年几乎不付息最后一年集中付息的,有行权价在当前股价一半浮动20%的,还有行权价根据交易所价格N日内平均价浮动5%的,条款设计空间之大,是单看中行转债想象不到的。
可转债投资与直接股权投资相比对于投资者的风险更低。如果投资者和融资者对公司的估值或未来的风险的评估有较大偏差的时候,可以选用可转债投资。可转债相对而言是对投资人较有利的投资方式。投资者先期以债权形式投入企业,在达成某些目标后,投资者可以选择以某种约定好的价格将债权转变为股权。关于利息:可选择的一种模式是定期支付利息。另一种模式是最终一次性支付利息,通常若未转股,需附带利息归还投资人。债权人和股权人的区别:在偿还顺序上,债权人在股权人之前。对企业而言,存在未来需偿还该笔债务的可能性。以lz举得京东为例,一旦京东出现重大动荡或未能以本轮投资人期待的速度达成目标的话,本次投资将面临被要求归还债务的风险。
五行缺心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可以参与融券做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