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能不能在保税区里开一个店专卖新西兰航空退票手续费特产品,都需要什么相关手续?

不请自来&br&奶粉、成人奶粉,现在个人是不能邮寄了,可以委托其他有相关证书的公司寄。&br&保健品、护肤品、驼羊皮产品这些都是可以邮寄的,数码产品等等有些是不可以寄的。&br&邮寄的途径主要有3大部分:&br&1、通过新西兰邮政,这个邮费贵,还要报税,不推荐用!&br&2、通过程光、EFS平安、秦远、富腾达这些私人公司邮寄,价格约10NZD/KG,价格有浮动,自己询价。&br&3、大的代购卖家,大量往国内运奶粉、保健品的,在国内囤现货的,包括不限于保税区、自贸区,还有已经清关囤放在卖家自己的仓库的,很多都是走海运的,价格便宜,但是&b&坏处就是需要经过赤道,集装箱经过高温暴晒,最高可以达到7,8十摄氏度,对奶粉、保健品和护肤品来说很不好,表面可能看不到什么,像Manuka蜂蜜,高温一烤,营养成分流失很严重了。&/b&&br&目前来说用2的方式邮寄性价比是最高的,尤其是还包税!&br&利益相关:&a href=&http://milaoban.co.nz&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ilaoban.co.nz&/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的忠实顾客!他家只发空运直邮!
不请自来奶粉、成人奶粉,现在个人是不能邮寄了,可以委托其他有相关证书的公司寄。保健品、护肤品、驼羊皮产品这些都是可以邮寄的,数码产品等等有些是不可以寄的。邮寄的途径主要有3大部分:1、通过新西兰邮政,这个邮费贵,还要报税,不推荐用!2、通过…
Hong Kong Sales and Marketing Office&br&&p&Silver Fern Farms office for Hong Kong and China&/p&&p&Roger Leung/Mandy Sin&/p&&p&Phone - +852 /+852 &br&Fax - +852 &br&&a href=&mailto:mand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end Email&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Visit Website&i class=&icon-external&&&/i&&/a&&br&&/p&&p&Workshop No.3, 26/F Mega Trade Centre, 1-6 Mei Wan Street&br&Tsuen Wan&br&New Territories&br&Hong Kong&/p&
Hong Kong Sales and Marketing OfficeSilver Fern Farms office for Hong Kong and ChinaRoger Leung/Mandy SinPhone - +852 /+852 Fax - +852 Workshop No.3, 26/F Mega Trade Centre, 1-6 Mei Wan St…
写邀,第一次用大号写答案,前者其实已经很详细了。&br&楼主问的太泛,不知道是旅行,移民还是工作,因为三方面各有不同的侧重。我在新西兰working holiday半年,接触了很多新移民、旅行者和打工者,所有随便总结一下他们的生活。个人看法,不一定对,仅供参考。&br&&br&第一是移民。目前投资移民和创业移民的成功率都没有想象的高,移民红利在式微是显而易见的,更多人移民还是为了下一代的教育以及较好的生活环境。目前核心地区的房价持续上升,但居住环境和国内一线城市相比还是好很多的,绿树明窗,面朝大海。对&b&于下一代的教育方面,个人认为新西兰非常适合青少年,特别是青春期前的孩子成长。孩子可以在幼年释放天性回归自然,比如不穿鞋上体育课在草地上乱跑,可以与很多动物花鸟鱼虫亲密接触等。同时花不多的钱便能获得英式贵族教育,比如学习高尔夫、骑马等。&/b&但由于环境宽松,往往容易在青春期过度贪玩,当然如果你的心态可以和国外家长一样就忽略这一点让孩子无忧无虑一辈子。大多数新西兰本地人的进取心的确不强而且爱玩,不得不说有点死于安乐。&br&&br&第二是旅行。毫无疑问新西兰是旅游圣地,上面答案也说了不少,我就不再过多赘述。环过岛也跟着当地人有过很多体验。非常推荐去感受一下&b&&a href=&/cn/feature/great-walks-of-new-zealan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西兰的九大徒步线路&i class=&icon-external&&&/i&&/a&,&/b&天地之大美,自然之精华,新西兰之瑰丽,九大线路基本都囊括了。不需要旅行社也不需要代订,只需要去新西兰DOC官网定一下徒步途中的hut小屋就好。不过需要自备干粮,沿途很少甚至没有便利店补给。&br&&br&第三是工作。本人在新西兰算是工作过一段时间,不过是简单劳作而已。个人的感觉是&b&饿死很难,但发财比饿死更难&/b&。当然因为本国居民用于交际的费用并不像国内高,在一定程度上娱乐消费和物质也没有国内丰富,所以过中产生活还是不难的。新西兰政府和一些机构都是早上十点上班,下午四点下班,下班后很多人就直奔海滩了,好不快活。
写邀,第一次用大号写答案,前者其实已经很详细了。楼主问的太泛,不知道是旅行,移民还是工作,因为三方面各有不同的侧重。我在新西兰working holiday半年,接触了很多新移民、旅行者和打工者,所有随便总结一下他们的生活。个人看法,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看到是Working Holiday的群,就把这个献给知乎。&br&&br&我在那边呆了一年吧,也写了点东西。&br&&b&新西兰移民们——围城&/b&&br&&br&&p&已经回来一年了,打算把自己的经历集结起来,做成一本回忆册。不仅仅是简单的流水账,想记录和思考更多东西,于是就有了以下: &br&&br&他们曾怀揣全家亲戚的期望,来到陌生的国度。孤独数年奋斗后,终于等来一家团聚的“绿卡。有人说起当年的一切,慷慨激昂,有人无比怀念,有的人则连连叹气,充满悔恨…… &br&&br&&/p&&img src=&/8d932f8d4d2fca6e99b079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d932f8d4d2fca6e99b079d_r.jpg&&&br&&br&&br&&p&&br&&b&一:【东北大叔们】 &/b&&br&&br&“为什么我们只做中国人的生意,因为中国人的房子买来不是自己住的。” &br&&br&大叔开着一辆面包车正在给我讲着他的生意经。大叔是新西兰的一位包工头,主要是做房子的装修和fence板和花园护理这种工作。当时在报纸上看到招工广告,我就奋勇的跑到了大叔的家里。第一次见面,他从头到脚扫描了我一遍:“个头还不错,明天开工!” &br&&br&“我招你来,就是看在你会说英语。你这身子骨,干不了事儿。” &br&“为什么我不会英语还是有那么多客户,我做的便宜,做得快。洋人虽然给的钱多,但是讲究也多,要求高,做下来反而没有华人赚钱。后来我干脆完全做中国人的了。” &br&“中国人不讲究啊,是因为他们的房子买来不是为了自己住的,他们要卖出去。有的一连买一排房子,找我们去装修,钱给的少,不过要求不高,只要我们做来能看的过去,比如防水什么的,随便刷刷,赶紧完成,他们赶紧卖出去。” &br&&br&在新西兰,像大叔一个包工头加一个面包车,就可以注册成立一家公司。每天把器具统一装上车,开到客户的家里,不管是刷油漆,做防水,清洁等等,全都由这样的小个体运营完成。每天早晨安排好行程,一个一个客户的跑,有的只是添几片瓦在房顶,有的只是打扫一下花园。这些活,都是新西兰的华人们喜欢order的东西。 &br&&br&在这个国家,由于人力成本较高,修厕所,换电器,打通下水道这样的工作一般不会有专门的“师傅”,当地人已经习惯了自己DIY一切的生活,修房子,刷油漆,做花园,样样都自己来。而移居过来,在中国有各种“师傅”,&五金店&的华人们,这是很大的一个不适应点。原本一个电话一个师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必须要自己来解决。于是像大叔这样的人,就看准的了这个市场,你不愿意做,我来帮你做。 &br&&br&大叔说他已经来到新西兰快二十年了,自己先独自奋斗了五年多,接来了自己的妻子和父母,现在还有了自己的“小公司”。他说起这一切,都相当的骄傲。 &br&&br&“我跟你那么大的时候,就来这儿打工,我当时听说焊工好找工作,我以前就是搞焊工的。& &br&&过来后才知道焊工不好找了,我不会说英语,那些老板欺负我啊。一个小时才给我5刀,那个时候最低工资是11刀!!我他妈不知道啊,就算是知道,也不敢说什么。我现在给你这么多,你知足哦。” &br&&br&“现在每次开什么同学会,我回去和朋友一聚。我觉得我都是混的最好的,我当年就是敢闯,一个人我就过来了,我当时虽然什么都不知道,谁都不认识,但我就是活下来了,现在我的同学都说佩服我!” &br&&br&值得一说的是,当时跟大叔出去工作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大叔还带了他的亲戚和我们一起来工作。按理说,这种亲戚过来的签证是不允许他们工作的。但他的姑父什么的也来和我们一起干活了。看着那个人也都60多了。提着一个收音机,里面放着嘶吼一般的二人转,喝着一个大水壶里的茶水。 &br&&br&“小伙子,找个新西兰的姑娘结个婚,这个来的最快。立马就拿身份。回国去干什么,乌烟瘴气的,来这儿,一个月几万人民币给你挣。” &br&&br&我有问过他为什么60岁了还来这里跟我们一起扛木头,刷油漆。 &br&&br&“不工作,还能干什么?这儿连个唠嗑儿的人都没有,干活的话,一下就把这天过了。” &br&&br&我只跟着这群人做了两天的活,那天放工后在面包车里,大叔和他的姑父唱起了二人转。 &br&我累得不行,看着天边的太阳刚刚落下,才想起今天是万圣节。车窗外面的小朋友都穿着奇奇怪怪的衣服。大叔们回到家,惯例的摆起桌子,打起牌来,今晚不会有孩子来这里要糖果,大叔们也从不觉得今夜有什么不同…… &br&&br&&br&&br&&b&二:【我不喝可乐】 &/b&&br&&br&&br&“我的是什么签证?我是没有证,哈哈。” &br&&br&插图的第一个,洗碗的大叔,就是这句话的Speaker。晚上五点开始上班,工作室洗碗,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六点。 &br&&br&大叔是一个黑工,也就是没有签证过来打工的人。这种人一般因为签证的原因,根本没有资本跟老板要求什么。一天13个小时的工作量,低廉的劳动力,也只有这样子做下去。选择被老板告发到移民局遣送回去,还是继续默默的辛苦,这是每一个黑工的路。 &br&&br&我当时是在一家中餐馆工作,记得生意相当的火爆,大叔的工作室洗碗。洗碗槽很大很大,大叔就站在那里一边唱歌,一边洗碗。洗碗槽的上方有一个铃铛,当前台的一个按钮一按,这个铃铛就会响起来,大叔就要提着一个大桶,冲到前面的桌子面前,把每一个桌子擦干净,然后把碗拿回来洗。经常的情况,是大叔才刚刚把一桌碗筷收好准备往回走,刚看到铃铛,铃铛就又响了起来,他就又得回去。 &br&&br&大叔的工作时间是从晚上六点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六点。 &br&&br&我唯一一次看他停下来,他笑着站在那里擦着眼睛 &br&&br&“啊呀呀呀,眼睛睁不开了。” &br&“哈哈,原来是汗水太多了,全往眼睛里面流,我把帽子戴下来一点,不要汗水流下来。” &br&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大叔很乐观,人也很精神。我跟大叔也有过聊天。 &br&“你为什么要过来做这个呢?” &br&“给儿子挣钱啊,他在上海要读书。诶,对啊,你今年多大啊?” &br&“我20了。” &br&“哦,我儿子估计跟你差不多,你读大几了?” &br&“大二 。” &br&“哦,那我儿子估计也是大二了吧。我儿子肯定长的跟你一样高。” &br&“大叔你过来几年了?” &br&“没多久,5年。” &br&“你一直在这里工作?” &br&“恩,这里好,老板包吃包住,剩的菜都可以拿走。” &br&&br&大叔就住在餐馆阁楼的一个小房间里,每天老板都要坐在车上看着大叔把一袋又一袋的垃圾提出来,然后把大叔锁在餐馆里面。因为大叔黑工被发现了,会很麻烦。 &br&&br&有一天晚上,我坐在老板的车里准备回家,老板照例抽着烟看着大叔一袋又一袋的往外面送垃圾。 &br&大叔一手提着一个垃圾袋,正对着我们的车窗: &br&“你们看,我这身体,就是这么锻炼出来的。” &br&一边说着,一边举了一举两边的跟他几乎一样大的垃圾袋。笑嘻嘻的对着我们。 &br&老板探出车窗对着他说:“赶紧的,要走了,每天都等你半个小时。” &br&然后回头对着车里的我说:“XX这样子,我对他算好的了,没把他送回国去,还保护他。” &br&这个时候,大叔收拾完了最后一袋垃圾,对着我们说: &br&“好了!老板请来锁门。” &br&“我这辈子,就卖给XX老板了,等下辈子再说其他的。” &br&&br&后来有天晚上我准备离职,老板给每个人发了一罐可乐。大叔听到我要走了,悄悄的过来,把那灌可乐塞到我腋下。 &br&&br&“阿欣,我不喝可乐,这瓶你拿去。可不要告诉别人哦……” &br&&br&&br&&br&&b&三 : 【回中国做生意】 &/b&&br&&br&&br&&br&“看,这是我们当年住的房子。我们要是留着到现在,租出去就可以不用工作了!” &br&插图的第二张,就是大伯在给我讲着他们的老房子。 &br&他们是深圳人,当年把房子卖了,投资移民到了新西兰,买下了一家fish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br&&br&大伯相当的后悔当年卖出去那套房子,如果把当初的钱留着在国内做个生意什么的,等房子涨价了,再租出去,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br&&br&而且,大伯的房子可是在深圳。大伯后来带来了他的儿子,老婆,儿媳也一起过了来。大伯的老婆如今跟人说“hello”还是说的哈雷,儿媳特别能干,似乎也深受大伯喜欢。 &br&儿媳慢慢的学会了英语,操办起了前台的点单,大伯每次都一个人在后面炒锅做饭。“甜酸肉”“腰果鸡翅”都是这家店里最受欢迎的菜品。 &br&&br&大伯家离店也很近,是在一个名字叫做taupo的小镇上。非常漂亮的地方,是一个resort。 &br&大伯家里堆满了东西,几乎没有怎么打理,全是乱乱慥慥的。虽然,大伯把老婆接了过来,但我记得,大伯和老太婆子是分开睡的。 &br&&br&我本人也是在这家店里,学会了劈花菜,炒肉,削萝卜皮。大叔总是说着中国经济发达,新西兰安安静静什么也没有,要回国去做生意才是最好的。 &br&&br&大伯一手熟练的劈着花菜,一边跟着我说:“你看啊,劈花菜呢,要这个样子,就不会洒的一地了。” &br&&br&我跟着大伯打了两个星期的工作后就走了,我记得后来过了十几个月以后,我准备回国的时候,我开着车到了大伯的门口。点了一份大伯的“甜酸肉”。大伯跟以前一模一样,穿着一样的围腰,一样的熟练的翻腾锅里的菜,大伯很开心又看到了我,不过不知道说些什么,问我去了哪里,我说,我去了基督城,去了皇后镇。 &br&&br&大伯问了一句:“基督城在哪里?” &br&这已经是大伯到新西兰的第20个年头了吧…… &br&&br&我忽然想起大伯跟我说过的一个事儿,他问我以后想去哪里。我说想去印度,想去参加那里的meditation。 &br&&br&大伯猛摇头:“去那里做什么,脏兮兮的,给我钱我都不去!” &br&&br&大伯说过好多次,只要等儿子可以操办这个店了,他就回国去,只要有假期,他就要回国去…… &br&&br&至于基督城在哪里,恐怕大伯不会知道了…… &br&&br&&br&&b&四:【what kind of life do you want ?】 &/b&&br&&br&&br&那天坐在炉火旁边,问着一个意大利人“如果你有机会留在新西兰,你会留下来吗?” &br&“不会不会。” &br&“我问问他为什么” &br&他说就是不会呀,没想过要留下来。 &br&然后我说了几句新西兰怎么怎么好,中国怎么怎么不好的话。 &br&他说,是啊,这里确实是一个很nice的国家。我现在呆的也很开心。不过要不要留下来,完全取决于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里的安静和简单也同时对应着孤独和寂寞。 &br&&br&他人总是用围城来形容人心的异变,《围城》中,方鸿渐最终孤单一人,如果他是和唐晓芙结婚,如果他没有和孙柔嘉结婚…… &br&对方鸿渐来说,围城并不仅仅来自于外在的这些女人, &br&他究竟是否清楚,他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围城的根源所在吧。 &br&&br&&br&&br&&/p&&p&————————————————未完待续——————————————&br&转载请注明作者&br&乔木:以他者的眼光,认识更好的自己。 &br&&br&乔木 &br&公众ID: &br&JohyWood &br&&br&&img src=&/c293c6f1eb60acdbbe9b3a_b.jpg& data-rawwidth=&344& data-rawheight=&3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p&
看到是Working Holiday的群,就把这个献给知乎。我在那边呆了一年吧,也写了点东西。新西兰移民们——围城已经回来一年了,打算把自己的经历集结起来,做成一本回忆册。不仅仅是简单的流水账,想记录和思考更多东西,于是就有了以下: 他们曾怀揣全家亲戚的…
就说一下IT业吧,作为一个人口只有四百多万的小国家,IT行业的规模也大不到哪去。市场主要集中在服务企业客户上,因为新西兰的政府和企业对IT还是很舍得投钱的,毕竟人力成本高,对系统的投入可以大幅节约人力资源。&br&&br&几个比较大的研发公司包括datacom,之前的大股东是新西兰邮电系统,做商业系统开发和解决方案的;Orion Health,做医疗服务系统的,前身是奥克兰健康委员会的研发部门;Xero,做SaaS会计系统的,是风头最劲的新兴上市公司;Jade,jade语言就是它开发的,也是做商业系统和解决方案的,最近也开始搞安全和风险控制的IT方案了。就上面说的这几个企业,也就是千人规模。&br&&br&互联网企业有一个trademe,网上交易平台,迷你版淘宝,垄断了本土市场。&br&&br&政府,高校和大公司也都有比较大的IT部门,研发实力稍弱,预算上都还不错,不过也开始慢慢向外包发展了。IBM和Oracle都和这些政企高校有不错的关系,每年咨询费,license费收到手软。微软也靠sqlserver,exchange和sharepoint站稳了脚跟。&br&&br&薪酬待遇的话研发企业要好过大企业的IT部门,不过工作的压力也和待遇成正比。这边人很讲究生活工作之间的平衡,所以不会像国内那么无偿加班,当然也没有国内那么丰厚的年终奖了。&br&&br&带薪年假一般是4周,政府和高校是五周。上班打卡非常少见,一般都很弹性,每天八小时工作时间自己安排。&br&&br&收入的话菜鸟程序员起薪在5万到6万新币之间,新币对人民币大概1比5,购买力的话大概1比3。搞开发的话顶薪能拿到15万,搞管理和咨询的话顶薪能拿到20万,再往上就很难很难了,除非去澳洲或者美国。&br&&br&有经验的IT从业者很缺,不管是开发还是运维都缺,因为去澳洲的太多了。如果语言没问题在新西兰的IT就业机会还是很多的。&br&&br&创业的话我见到做得比较好的都是针对企业用户的,和这边的市场类型有关。大部分都是针对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比如项目档案管理系统,云端POS系统。&br&&br&总结的话,新西兰的IT行业虽然不大,但是十分成熟,非常适合IT人才来养老。&br&&br&如果对来新西兰工作有兴趣,可以去seek.co.nz上看一下对口的工作机会多不多。
就说一下IT业吧,作为一个人口只有四百多万的小国家,IT行业的规模也大不到哪去。市场主要集中在服务企业客户上,因为新西兰的政府和企业对IT还是很舍得投钱的,毕竟人力成本高,对系统的投入可以大幅节约人力资源。几个比较大的研发公司包括datacom,之前…
&img src=&/3ab8e9ce54f7f67b7cba113be8e1cc31_b.jpg& data-rawwidth=&1630& data-rawheight=&10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0& data-original=&/3ab8e9ce54f7f67b7cba113be8e1cc31_r.jpg&&&br&※作为新西兰working holiday一年后,回国4个多月的人。一直想好好整理这一年的见闻和感受,经验和教训,所以把长贴献给我挚爱的知乎吧。后期再想到还会补充整理。&br&※working holiday这种方式的生活经历跟旅游和留学都有所不同,所以有个人情感和特殊化的东西在里面,掺杂个人经历在里面,没有很大的普适性,但管中窥豹依然可以描绘出一个国家有大致的轮廓。&br&※单纯旅行时间会比较短,即使时间长再深度游也没办法体验日常生活,但新西兰真的是个很值得去的地方(后面会讲);留学的话,大多时间在学校,接触的圈子也有限,即使工作也是固定的圈子。但打工旅行由于签证限制,我们不允许为同一个雇主工作超过3个月,不停的换城市,换工作,换室友,换旅伴,所以流动性会比较大,信息交流也比较多。&br&※先说一下几个会经常提到的几个城市:奥克兰(位于北岛中部,最大城市最繁华城市,经济中心)、惠灵顿(首都,位于北岛最南端,便于中间位置管辖南北两岛,分分钟吹成傻逼的风城)、基督城(南岛最大城市,地震前被称为上帝后花园)&br&※纽币和人民币汇率大约5:1&br&&b&&u&1.吃&/u&&/b&&br&出国之前,我一直以为出了亚洲,世界2/3地方的味蕾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出国前最后一餐饭我土鳖的在上海把自己撑到睡不着。但事实证明,作为一个吃货(只要你乐于下厨),去了国外反而是你的天堂。食材多,国际化,奥克兰的亚洲超市几乎能满足你所有需求。天朝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啊啊啊啊,很多东西甚至出了这个县城你就买不到了。国内北方人就吃北方的食材,南方人就吃南方的食材,日常生活的超市甚少买到饮食文化完全异域的食材,除了令人咂舌的进口食品。出了国有各个国家的超市,能买到的食材大都是进口的,而且价格亲民,韩国的,日本的,越南的,泰国的,菲律宾的,印度的等等等等。。。。在奥克兰和基督城这种大城市,买的到油条煎饼果子叉烧包凉皮,墨西哥鸡,越南米粉,印度咖喱,希腊肉卷,德国肠,甚至还有摩洛哥料理。。。这种异国料理是在国内消费是分分钟破产的节奏,所以一枚可以赚当地货币的吃货去一个饮食国际化的城市其实是上天堂了!!!纽币的购买力还算比较高,尽管也是物价上涨但通货膨胀的水平跟天朝比还是差得远。前提是要工作赚钱,否则一换汇率吃什么也心疼(壕快来跟我做朋友)。&br&&b&&u&2.穿&/u&&/b&&br&鄙人虽是个妹子,却是个实打实的胖纸!不是那种体重刚过三位数就在叫唤自己好肥的那种绿茶哔--,是那种在学校见过本人但不知道名字的陌生人可以以“就那个XX院很胖那个女的”来描述,而对方马上就能心领神会精准锁定目标的那种胖!!(摔!!捂脸!!)所以我本身不怎么爱美,衣服也一直将就,不注重穿着到了每次寒暑假回家我妈都要骂我像乞丐的地步!&br&去了新西兰才发现,尼玛!!他们的衣服好朴素呀呀呀!!给萝莉的配饰基本还停留在我国8年前风靡全国的两元店水准上。。。(感觉西方国家穿着都比较素,像在美剧里除了gossip girl和欲望都市那种时尚剧之外,其他的总体穿着都比较简单素朴,哪怕那些中产阶级,哪怕绝望主妇这种都是女人的戏,穿着也没有多么高大上,难道是因为主妇的设定??我国红火的都市白领国产剧那一个个白骨精简直就是时装走秀嘛!!一整就淘宝同款,引领时尚潮流)如此看来我们城乡结合部的杀马特穿的好huai shen啊,什么美特斯邦威和阿依莲可以完爆他们几条街的好么!!!他们的warehouse,怎么定义呢?就是大型日用品百货衣物仓储型超市,经常就是纯色的衣服没有图案没有设计没有剪裁,然后同一个颜色分别做成吊带背心,无袖,短袖,长袖放在那里挂一排!!你好意思么!!然后专卖店最常见最大众的青春美少女和年轻女孩的品牌就是铺天盖地的荧光色和涂鸦豹纹,一进去就有一种一头扎进调色盘的感觉,总之就有种服装设计师不走心的feel。。。我们天朝有韩版!日范儿!欧美风!小清新!森女!萝莉!御姐!OL!广场舞!等不同风格的衣服,任君选择,总有一款适合您!繁华大街上那种穿着比较精致,比较会打扮的大多是留学生亚洲妹子。&br&&b&&u&3.住&/u&&/b&&br&新西兰地广人稀,总人口400多万,除了几个大城市(即使是最大城市国内三线城市也完爆妥妥)有高楼外,其余地区就是大聚居模式的house。他们的房子大多看上去简易,没有我们天朝那种在村里盖上三间大瓦房的气派!估计也不打地基什么的,我见过他们搬家的时候把房子连根拔起,一整栋房子放在大卡车上,整栋搬走买块地皮再放上去,货真价实的“搬家”啊!!房租论周缴纳,按照城市大小和地方房价一般四人间包含水电网一周90-140不等。令我非常不解的是,他们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烈,太阳能丰富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竟然除了去海边晒日光浴都没有利用起来!!我国农村地区普及广泛的太阳能热水器!他们竟然没有!!家家户户都是一个大锅炉,烧电或者天然气!!痛心疾首!!&br&&b&&u&4.行&/u&&/b&&br&新西兰二手车便宜得很,基本车程在20万公里以内,90年代中旬的老车只要纽币1500左右,很好很新的二手车也几万而已。路税一年280多,#91汽油在近几年飙涨到2.2左右,据说他们前几年一升油只有一块多。路况好,开车礼让,按喇叭=骂人“靠!你TM怎么开车的”,所以我刚去时候在地下停车场遇到人在前面走路,就按喇叭警示她,旁边的移民朋友很紧张的说,不可以不能按,你要等他走过去!整个国家几乎没有过路费,高速我只去过一个地方要过一条隧道收费$4.4,可以在隧道口自助缴费,也可以在网上缴费,反正没有收费站没有岗亭,但他们人又少又懒,干活又慢挖个隧道投入太多太难了,所以交钱也觉得理所应当。即便是法定最低的工薪阶层,养一台私家车so easy。除了热门城市如奥克兰惠灵顿和皇后镇,市中心不好停车外,停车收费3刀/小时,全天12好像。其余地方都比较好停车。&br&公共交通方面,公车很贵,排队上车依次买票,奥克兰按路段收费,最低1.9,最高4.5。基督城好一些,刷卡一天4.6刀上限,一周内10次以后不收费。除了极热门线路,大部分班次少但是很准时,精确到分钟。公交的人性化,轮椅婴儿椅专用座,公车的上车门没有台阶,车子会根据上车乘客调节高低,遇到腿脚行动缓慢的老人可以低到跟马路牙子一样高,几乎是走平地上车。门口有个折叠的板子,轮椅使用者上车,司机就放下来做连接踏板把他推上去。基督城的公交车可以把自行车架在车头,所以我经常不自量力骑行后累得像狗一样,就坐车回去。&br&&b&&u&5.乐&/u&&/b&&br&几乎所有打工旅行的人,都会环岛旅行。我在新西兰时候纯环岛两次,一次冬天一次夏天,第一次是自驾,35天。第二次旅游大巴+搭车+自驾22天,那就是还没玩够,由于自然景观秀丽无比,风景好的不忍直视。几乎就是用很渣的相机随手拍分分钟都是明信片(回国后我朋友说照片可以做电脑桌面,父辈亲戚说可以做明信片,我奶奶说风景跟挂历似的,看来每个年代都有风景画的载体啊……)以前看指环王的时候,没去细想没觉得怎样,因为大片都那个样嘛!后来真去了就发现,那些景色是真实存在的,美得像假的一样。南岛的山壮丽秀阔连绵不断,尤其冬天的时候山尖上被白雪覆盖,地上是一望无尽的绿草原,配着锃明瓦蓝的天,怎么看都像假的,拍出来的照片就像是一副风景画把人突兀的P上去的,怎么看怎么不协调。&img src=&/d9d0f6c36f4b059bf44ef0b_b.jpg& data-rawwidth=&1630& data-rawheight=&10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0& data-original=&/d9d0f6c36f4b059bf44ef0b_r.jpg&&某小镇的湖&br&&img src=&/e544f9c49db34ec6a247faa_b.jpg& data-rawwidth=&1630& data-rawheight=&10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0& data-original=&/e544f9c49db34ec6a247faa_r.jpg&&奥克兰市中心的公园&br&&img src=&/c408cfc86e8aab69d001c9_b.jpg& data-rawwidth=&1630& data-rawheight=&10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0& data-original=&/c408cfc86e8aab69d001c9_r.jpg&&基督城的春天&br&&img src=&/8f763e4ccbb3e_b.jpg& data-rawwidth=&1630& data-rawheight=&10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0& data-original=&/8f763e4ccbb3e_r.jpg&&过马路的企鹅&br&&img src=&/fa1b453fe36b9fce0f8275cb_b.jpg& data-rawwidth=&1630& data-rawheight=&10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0& data-original=&/fa1b453fe36b9fce0f8275cb_r.jpg&&途中偶遇的小教堂!&br&玩的东西也多,跳伞,蹦极,爬冰川,滑翔伞,空中秋千,皮划艇,黑水漂,温泉,探萤火虫洞,去世界最陡斜坡的街开车冲上去再冲下来!!开直升机(虽然由教练在旁边,操作也简单,但起飞降落都是自己拉杆,刺激)就是那种风景里即使徒步、爬山、游泳都爽翻了。&br&&b&&u&6.食品安全&/u&&/b&&br&我有三个月的工作是在三文鱼厂,小工厂30人左右规模。那也是我最开心的地方和最开心的一段时间。三个月里每天工作最长14小时,最短6小时。因为工种的关系我的工作比较轻松,也比较幸运部门主管是最和善的奶奶。由于我们是包装工,在整条生产链上我们是最终端,烟熏好的三文鱼,包装后真空密封,就到消费者嘴里了。所以食品安全把控非常严格。因为是论小时付薪水,一天的工作时间起码有2小时是用在打扫清洁上。&br&&b&①服装&/b&我们要每天要换新的工作服,外边罩一次性消毒雨衣(一天一换),一次性头套(一天一换),一次性套袖和橡皮手套(这两样只要换产品就要换,出去操作间回来也要换,工间休息和午饭进来还要换),生病要戴口罩。&br&&b&②环境&/b&每次包装冷熏和热熏的产品交替时,都要彻底大清扫,所有的刀具,称,案板,都用专业药水擦洗,用清水冲,用橡皮刮刀刮净水,再蒙上一次性塑料布。每天下午下班前把所有的仪器设备,包括墙壁和地面,偶尔还有天花板,用消毒液全部擦洗,是擦洗,每个人手里要拿着抹布或者洗碗布擦设备和墙壁,用刷子蹭地面,然后清水冲洗,刮刀刮净。&br&&b&③装备&/b&每次进门先用消毒液洗手,一次性擦手纸擦干,再像擦护手霜一样擦消毒泡沫,然后戴上一次性橡胶手套和套袖。进门时候在门口要给用消毒液清洗雨鞋,冲掉,鞋底还要踩在消毒液里。只要出去操作间,雨衣必须要脱掉挂在门口,套袖和手套要全部换掉,工作时候破掉也要换。抹布和那种摩擦力系数很大的绿色的洗碗布,每天工作结束都要清洗烘干,基本两三天全部换新。打喷嚏要用手捂住,然后又是一套严格的洗手和换装备程序!&br&&b&&u&④举个栗子&/u&&/b&有一次我们有一个批次的包装袋我闻着有点异味,找到一个老同事,她闻了闻上报部门主管,然后从主管又到经理助理,最后决定严谨起见把那批包装袋全部丢掉。而那批有一小部分,已经和好的包装袋混在了一次,被使用了。但都是装了鱼还没密封包装,于是我那天的工作就变成了闻包装袋,两箱子的鱼,我要拿起来一袋一袋闻,把有问题的包装袋筛选出来,我闻到后面都快缺氧了鼻子也快失灵了。选出来的包装袋,按理说重新包装就好了,结果我们闻了鱼,也尝了几块没发现异味,但boss还是下令把筛选出来的鱼都丢掉(苍天呀!!暴殄天物啊!!)&br&&b&总体来说&/b&,就是有那种不计一切成本,严苛审慎,保证食品安全的感觉。物资消耗的进度十分之快,一次性的橡胶手套成箱成箱的用,至于擦手纸和消毒液这种大量的消耗品一天的用量更是不计其数。三个月里,我没有遇到什么监察部门,所以一切的严格执行都是在自觉情况下完成的。&br&一年下来,遇到很多打工旅行的人,他们在食品行业的各个触角,鱼厂肉厂,蔬菜厂,果园,超市,不论工作内容和工种有多大的差异,只要跟饮食相关,都是自觉严格要求。交流下来大家的程序大同小异,从来没听过内幕和不为人知的消息。&br&话说食品安全这一项,我本来是要另开一文专门写给
&a data-hash=&b8ff435a550bcf4dd9375& href=&///people/b8ff435a550bcf4dd937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b8ff435a550bcf4dd9375&&@吴恒也&/a& 的掷出窗外网的!!&br&======================================================================&br&&br&打了几个小时要吐血了,明天再更物价、劳佣关系和人际关系部分~~~~~
※作为新西兰working holiday一年后,回国4个多月的人。一直想好好整理这一年的见闻和感受,经验和教训,所以把长贴献给我挚爱的知乎吧。后期再想到还会补充整理。※working holiday这种方式的生活经历跟旅游和留学都有所不同,所以有个人情感和特殊化的东…
587 人关注
120 个回答
5803 人关注
305 个回答
3210 人关注
256 个回答
1576 人关注
139 个回答
8503 人关注
243 个回答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西兰航空退票手续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