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msci中国a股etf若纳入msci指数后,A股是否就要推行T十0?

海通期货(年报):A股纳入MSCI指数前景分析|指数|期货|沪港通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海通期货(年报):A股纳入MSCI指数前景分析
  投资要点
  沪港通”开闸,结合现行 QFII 和 RQFII 制度,外资参与内地股票投资渠道多样化,或将加速 A 股进驻 MSCI 新兴市场指数。
  A 股加入全球公认的标准指数提升我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整合度,促使海外市场增加对我国股市的关注度,降低获取个股信息成本;外资与内地投资者共同承担风险,结合流动性增加,多重原因降低风险溢价,引发股票估值中枢上移。外资通过多种渠道入场,提振投资者对市场信心。
  信息技术、电信服务、能源、日常消费四大板块在沪深 300 指数与 MSCI新兴市场指数存在权重缺口,A 股入驻后,各板块增加权重可期;同时,将促进四大板块相关企业增加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盈利增强带动估值上升,助推股指走高。
  A 股被纳入后,由于外资大量入场,金融产品多样性需求提升,将促使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和股票期权等新品种推出,逐步丰富衍生品市场产品线,繁荣金融市场。
  操作建议
  
  短期内,外资资本配置倾向于 MSCI 新兴市场指数中占权重较大的金融、信息技术和能源行业中的龙头股。关注重点板块带动沪深 300 指数上攻动能,多头酌量加仓。
  中长期,投资关注 A 股市场与 MSCI 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成分权重差。 成分中与 MSCI 新兴市场指数成分缺口较大的电信服务、信息技术、能源和日常消费。持有这四大行业股票的机构,可择时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套期保值。
  风险提示
  美国经济好转,加息节奏加速,全球资产配置由新兴市场向美国市场转移,外资入场资金量低于预期。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投资增速放缓,行业龙头企业利润增速放缓,资本回报率低于预期。
  1. MSCI 在全球证券投资的作用
  1.1.明晟公司及标志指数
  MSCI 是全球领先的投资决策支持工具提供商,在全球拥有约 7500 家客户,从大型养老基金到各类对冲基金,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指数、组合风险和业绩分析工具以及公司治理工具。2011 年 10 月 24 日,MSCI 发布中文名称“MSCI 明晟”,以适应中国业务的迅速发展,建立品牌和标志增强公司辨识度。
  从 1969 年第一只指数发布至今,明晟按照国家和区域、市场规模大小、行业及投资方式的不同,推出供全球机构投资者参考的指数。其中,作为明晟标志指数的MSCI 全球股票指数覆盖了 70 个发达及新兴市场中超过 14000 只股票,是跨境股票基金最广泛使用的业绩基准指数,全球超过 500 支 ETF 以 MSCI 指数作为跟踪标的。
  据明晟估计,全球有近 7 万亿美元资产以 MSCI 指数作为基准。因此,一个市场被纳入 MSCI 指数体系标志着该市场资本开放程度,将被更广泛的全球投资者纳入可投资范围。
  1.2.MSCI 新兴市场指数的产生及发展
  1.2.1.MSCI 新兴市场指数的产生
  1988 年,明晟公司发布了第一只新兴市场指数,从此以后,新兴市场逐渐成为全球股票组合投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 1988 年,只有 10 个国家被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分别是阿根廷、约旦、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泰国、智利、菲律宾、葡萄牙和希腊,占全球股票市值的 1%。但是截至 2013 年 10 月,MSCI 新兴市场指数已经覆盖了 834 只贯穿 24 个经济体的股票,代表了 11%的全球股票市值,覆盖大约 85%的可以自由流通的市值。
  1.2.2.MSCI 新兴市场指数覆盖条件及范围
  指数的创建原则是要反映市场的可投资机会。对一国来说,要满足进入国际指数的主要条件是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市场规模及可流通性、市场基于国际投资人的可参与性。基于这三点原则,目前 MSCI 新兴市场指数覆盖 24 个国家和地区(图 1)。根据明晟公司最新测算,截至 2014 年 9 月 30 日,MSCI 新兴市场指数占比最大的是中国(19.24%),其次是南韩(15.02%)、台湾(11.95%)及巴西(10.28%),如图 2。按行业划分,金融股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信息、能源类股票位居其后。
  1.2.3.新兴市场个股占指数比例
  表 1 显示了组成 MSCI 新兴市场指数排名前十位的股票。亚洲新兴市场表现较为突出。其中,排名在前十位的中国内地上市公司高达 4 个,分别是腾讯、中国移动、中国、中国。大中华地区包括台湾在内占新兴市场指数份额达7.15%。占比最高的三星电子占指数权重的 3.14%,是影响 MSCI 新兴市场指数最大的公司。
  图 1:MSCI 新兴市场指数覆盖国家
图 2:MSCI 新兴市场指数国家成分分布
  来源:MSCI,海通期货研究所 来源:MSCI,海通期货研究所(截至:2014 年 9 月 30 日)
  表 1:MSCI 新兴市场指数前十大权重股
  来源:MSCI,海通期货研究所(截至:2014 年 9 月 30 日)
  1.3.机构运用 MSCI 新兴市场指数资产配置
  MSCI 明晟官方估算,全球共有 1.5 万亿美金的资金跟踪 MSCI 新兴市场指数。新兴市场的投资特点吸引着世界级投资机构将新兴市场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首先,新兴市场股票定价效率与成熟市场比相对较低,为高回报率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新兴市场拓宽了机构可选择投资品种的范围,为机构全球分散化资产配置提供可能性。其次,新兴市场的反经济周期性以及与西方主要股票指数的低相关性,使得新兴市场投资成为机构分散投资规避市场风险的途径。MSCI 新兴市场指数作为全球公认的投资指数,是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参照标准,如安硕(iShares)、先锋(Vanguard)、蒙特利尔银行(BMO)等。现在全球最大的追踪 MSCI 新兴市场指数的 ETF 为安硕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基金,截至 2014 年 10 月 31 日,该 ETF 市值约为 367 亿美金。
  2. MSCI 的中国成分
  2.1.MSCI 中国股指数概况
  MSCI 中国指数系列由一系列的国家指数、综合指数、境内及境外指数组成,主要针对中国市场上的国际和国内投资者,包括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牌照持有人,所有指数基于 MSCI 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GIMI)编制方法编制。
  现有的 MSCI 指数系列涉及中国 A 股的指数包括:MSCI 中国 A 股指数、MSCI 中国 A 股 50 指数、MSCI 中国 A 股+H 股、MSCI 中国 A 股+B 股、MSCI 中国 A 股+B股+H 股、MSCI 金龙指数、MSCI 环球指数、MSCI 环球中国+香港+台湾指数。MSCI中国 A 股 50 指数选取了 MSCI 中国 A 股指数中,按照可流通市值排序最大的 50 只成分股,涵盖了上交所和深交所最大规模的 50 只 A 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 MSCIA 股指数仍然是一个较为孤立的境内指数。
  表 2:MSCI 中国系列指数
  来源:MSCI
  2.2.机构利用 MSCI 中国股指数案例
  中国市场作为新兴市场中最大最特别的市场不断受到各大机构的关注。“华安 MSCI中国 A 股”成立于 2002 年 11 月 8 日,已取得 194.93%的收益,资金规模高达 42.29亿元。2012 年 10 月 12 日,嘉实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发行的 RQFIIETF 基金―嘉实明晟 A 股,是以“MSCI 中国 A 股指数”作为 ETF 基金的跟踪标的,是嘉实第一只 RQFII ETF 基金的跟踪标的,获批额度为 20 亿元。未来 A 股加入 MSCI新兴市场指数对 MSCI 全球、新兴市场及亚太指数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有追踪上述指数的被动型基金需要根据相应的权重比例配置到 A 股市场,同时以 MSCI指数为基准的主动型基金也会将 A 股纳入考虑配置的范围内。
  2.3.中国 A 股进驻关键时间点
  2013 年中旬明晟公司宣布开始对 A 股市场评估时,市场上不断发起对 MSCI 各类指数的探讨及 A 股加入新兴市场指数引入外资拯救股市走出熊市的展望。2013 年 6 月12 日,明晟公司宣布将对中国 A 股进行评估引发市场热议,同时启动对于 A 股市场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的审议及征询工作;2014 年 3 月 11 日,明晟公司宣布启动A 股加入的具体办法及初步权重;2014 年 6 月 11 日,明晟公司在年度市场划分审议中,决定暂不将 A 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但仍保留在审核名单上。
  2.4.缘何徘徊在 MSCI 新兴指数市场门外
  明晟公司于 2014 年 3 月开始就 A 股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向全球投资业界广泛征求意见。投资者普遍支持 A 股的纳入,但是目前配额制度还有太多限制,难以满足主流指数系统的需求。QFII 额度上限使得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无法按照MSCI 指数中 A 股的潜在占比配置 A 股。除主权基金、央行及货币当局外,其他合格投资的额度上限为 10 亿美元。大型机构投资者额度受限会影响按资产管理规模比例配置到 A 股市场。明晟认为,限额制度短期内中国政府可能无法解决。
  资本汇入限制也制约了资金流动性。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共同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政府和货币管理当局等类型的合格投资者,以及合格投资者发起设立的开放式中国基金的投资本金锁定期为 3 个月;其他合格投资者的投资本金锁定期为1 年。QFII 本金汇入要求在 6 个月内完成资本汇入,如果在 6 个月内未完成,且金额高于 2000 万美元,则未完成汇入的部分作废。现实中,海外基金经理希望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减仓节奏,对投资观点可能临时出现改变的投资者来说更是如此。
  3. QFII、RQFII、“沪港通”或助推 A 股再出发
  3.1.QFII 增容
  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指外国专业投资机构到境内投资的资格认定制度,是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国家和地区,实现有序、稳妥的开放证券市场的渠道。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于 2002 年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证券市场之一,引入 QFII 制度时机成熟。北京时间 2003 年 7 月 9 日,瑞士银行 QFII 第一单指令确认成交,标志这 QFII 正式登上中国证券市场的大舞台。
  从 2002 年 QFII 制度诞生以来,QFII 投资额度一直在逐步、有序的扩容。2002 年QFII 制度试点阶段,累计投资额度上限为 40 亿美元;2005 年 QFII 总额度获准增加60 亿美元至 100 亿美元;2007 年底 QFII 投资额度扩大至 300 亿美元;2012 年 QFII额度扩大至 800 亿美元。截止到 2014 年 10 月,QFII 投资额度已经高达 1500 亿美元。
  QFII 累计使用额度也从 2003 年初始的 17 亿美元扩张到 640.61 亿美元,2012 年增幅最大至 70.5%,新增额度 149.03 亿美元(图 3)。2014 年 3 月,上交所规定所有境外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 A 股的持股比例总和不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 30%,相对于原来 20%的上限,10%的增量相当明显。获得 QFII 参与资格的投资机构也随着资本市场不断成熟不断增加。图 4 展示了从 2003 年 QFII 制度建立以来新增机构的数量。排除 2007 年外,每年都会有新机构获得交易资格,2012 年新增 72 家,创造了 QFII 制度建立以来年度新增数量新高。截至 2014 年 9 月底,获得 QFII 资格的机构达 258 家。政策不断开放,表明了政府对外资参与内地资本市场欢迎,也为增加内地股市流动性提供政策支持。
  图 3:QFII 累计额度增加及增速
图 4:QFII 获准资格机构数量
  来源:外管局,海通期货研究所 (截至:2014 年 10 月 30 日) 来源:外管局,海通期货研究所 (截至:2014 年 10 月 30 日)
  3.2.RQFII 扩张
  RQFII 是指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是境外机构投资人可将批准额度内的外汇结汇投资于境内的证券市场。2011 年 8 月 17 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在香港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时表示,允许 RQFII 形式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起步金额为 200 亿。试点将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开始。为进一步推进境内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拓宽境外人民币投资渠道,满足境外投资者对境内证券市场的投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增加 500 亿元人民币 RQFII投资额度,允许试点机构用于发行人民币 A 股 ETF 产品,投资于 A 股指数成份股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中国证监会 2013 年 3 月 6 日晚间公布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和《关于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的规定》。在原有规定上着重修改了两方面内容:一是扩大试点机构类型,境内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香港子公司或注册地及主要经营地在香港地区的金融机构将可以参与试点;二是放宽投资范围限制,允许机构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产品类型,RQFII 在经批准投资额度内,可以投资于在证交所交易或转让的股票、债券和权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固定收益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指期货;证监会允许的其它金融工具。同时可参与新股发行、可转换债券发行、股票增发和配股的申购。
  相比于 QFII,RQFII 在本金锁定期和本金汇入期限上没有限制,对于单个投资者也没有投资 10 亿美元的限制。RQFII 的启动也受到全球投资机构的追捧,证监会也不断增加 RQFII 的投资额度。如图 5,从 2011 年 12 月起步的 200 亿元开始,三年间证监会每年不断增加投资额度,2012 年 12 月单月增加 2000 亿元,以满足境外投资者对内地股市的投资需求。机构涉及的国家包括英国、新加坡、法国等,随着制度不断完善及市场不断成熟,政府会增加可参与机构的国家及数量。外汇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14 年 10 月 30 日,已批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91家,获批额度共计 2944 亿元人民币。RQFII 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展到台湾,扩大可申请机构范围。
  图 5:RQFII 投资额度扩张
  来源:路透社,海通期货研究所
  3.3.“沪港通”启动
  “沪港通”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是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从宣布开展到正式开通日期确定,每一次消息更新对市场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沪港通”2014 年 4 月 10 日宣布的那天,为沪深 300 指数创造了1.57%的增幅。在之后的各项公告、测试结果等有关“沪港通”稳步推行的消息刺激下,市场纷纷作出积极回应。因此,在“沪港通”宣布被延迟,不能如期于 2014 年 10 月27 日开启时,沪深 300 指数也从高位开始回落。2014 年 11 月 10 日,证监会宣布“沪港通”一周后正式起航,沪深 300 指数再创三个多月新高(表 3)。
  3.3.1.“沪港通”实施细则
  “沪港通”分为北向交易和南向交易。北向交易就是通常所说的“沪股通”,即投资者委托香港经纪商,向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南向交易就是“港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经由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香港联合交易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表 4 罗列了“沪股通”和“港股通”在投资标的、投资额度和交易制度等不同的地方,总结了“沪港通”整体实施细则。
  表 3:“沪港通”关键时间点及沪深 300 市场走势
  来源:新闻整理,Wind,海通期货研究所 (2014 年 3 月 31 日至 2014 年 11 月 11 日)
  表 4:“沪港通”实施细则
  来源:新闻整理,海通期货研究所
  3.3.2.“沪股通”覆盖沪深 300
  “沪股通”可投资证券范围为上证 180、上证 380 及 A+H 股中 A 股成分,按当前市场成分及权重测算,“沪股通”可投资范围与沪深 300 指数成分股重合的股票有 195 只,占沪深 300 指数总权重的 74.35%,如图 6。“沪港通”正式通车后,预计短期内, “沪股通”带来的外资会逐步扩大重合度较高板块的权重,如金融、工业板块。同时,金融板块中,参与“沪港通”业务的券商、银行直接利好,短期拉升动能强劲。外资偏向投资蓝筹股、行业龙头股,金融、工业板块涉及大量相关成分。占比沪深 300 指数超 50%的金融、工业板块,带动指数上涨空间巨大。
  由于 QFII 的审批进度、审批额度的大小缺少公开透明的机制,QFII 获利交接的退出机制耗时漫长。RQFII 比 QFII 相对灵活,但操作上仍然受外管局监管。相比之下,沪港通公开透明、“先到先得”,并且可以便利的了结,增加交易活跃度,增加股票和国际市场的联动。沪港通开通后,目前市场预期北向交易的关注度更高,没有投资 A 股的投资者现在加入,QFII 可能会换仓,用沪港通额度持有认购的沪市股票,将 QFII 额度投资到深圳市场,为深圳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两地市场合计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
  图 6:“沪股通”与沪深 300 指数权重覆盖
  来源:海通期货研究所 (截至:2014 年 10 月 30 日)
  3.4.A 股进驻机会再探讨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动资本市场不断成熟。2010 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 年,中国出口排名世界首位,贸易总额排名第二。但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地位不断提升,资本市场与海外市场的融合程度还有待增进。高盛研究指出,中国经济占全球 12.3%,但中国内地在 MSCI 全球指数中权重仅为 2.2%,A 股若尽快加入全球指数,可促使全球投资者改变对中国内地股市配置过低的状态。A 股估值现在处于历史性和周期性的相对低点,但中国内地股市相对较高的股息率也是对海外资金有吸引力的因素,A 股目前股息率在 2.9%-4.2%之间,大大高于全球累计 2.5%的水平。此时是外资大量入场的最好时机,也是 A 股市场走向世界的最佳机会。
  2014 年这轮进驻从审核到被拒绝,归因于外资入市的限额制度和资本汇入期限限制。“沪港通”为外资入市提供了一条新通道,结合 QFII 增容和 RQFII 扩张,海外机构入场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沪港通”启动后,未来容许交易的股票、资产、额度和市场都有扩容的可能性。“沪港通”的成功开通或将促使明晟公司重新考虑 A 股纳入的提案,也吸引富时(FTSE)、标普(Standard & Poor’s)这些专业指数服务的大型机构考虑将 A 股纳入其系统,服务更多世界级投资机构。
  4. 权重调整带来投资机遇
  4.1.权重调整带来新增资金测算
  MSCI 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采用最多的投资标的,根据明晟估计,在北美及亚洲,超过 90%的机构性国际股本资产是以 MSCI 指数为基准的。MSCI 依据初步纳入原则,初始将 A 股可投资流通市值的 5%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即中国 A 股的初始权重为 0.57%。截至 2014 年 10 月 30 日,MSCI 新兴市场指数总市值为 7.98 万亿美金,按照 0.57%权重计算,未来国际机构性投资进驻 A 股市场的资金为 454.86 亿美元,即 2797 亿人民币。
  表 5 罗列了世界领先的投资机构追踪 MSCI 新兴市场指数的产品,截至北京时间 2014年 10 月 30 日,按照当日汇率中间价,该表列出的 18 只 ETF 总市值约为 3210 亿元人民币。这 18 只 ETF 按照 0.57%权重立即调整资本权重,保守估计流入中国内地 A股市场的外资资金量达 18.3 亿元。当前追踪 MSCI 新兴市场指数的 ETF 高达 500 多只,考虑到其他公募、私募的基金对中国市场的配置,增量资金入场可期。
  表 5:追踪 MSCI 新兴市场指数的主要产品及市值
  来源:MSCI,海通期货研究所
  4.2.四大板块权重调整测算
  MSCI 新兴市场指数代表了在十大行业 85%的全球可流通市值,海外机构的目标就是选择那些可以占自由流通市值 85%的股票。MSCI 为这些纳入的国家和行业提供了指引。判断一只股票是否被纳入国际指数通常按照以下几个标准:该公司的“企业活动”和对指数提供多样性的程度;该股票的流通市值及流动性;该企业所处的行业。如图 7,沪深 300 指数权重排名靠前的板块依次为金融、工业及可选消费。如图 8,截至 2014 年 9 月 30 日,MSCI 新兴市场指数权重排名靠前的板块依次为金融、信息技术、能源及可选消费。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开放,A 股市场受到国际资本的关注度即将提升,内地股市成分权重逐渐向新兴市场靠近。由于“沪股通”可投资股票高度覆盖“沪深 300”指数成分股,外资入场对内地股票配置会一定程度改变沪深 300成分格局。如图 9, MSCI 指数在信息技术、电信服务、能源及日常消费板块的侧重明显高于沪深 300 配比,所以中长期以上四大板块在弥补与新兴市场整体权重缺口的过程中或将会吸引大量外资入场。
  图 7:沪深 300 指数权重分布
图 8:MSCI 新兴市场指数权重分布
  来源:Wind,海通期货研究所 (截至:2014 年 10 月 30 日) 来源:MSCI,海通期货研究所(截至:2014 年 9 月 30 日)
  图 9:成分权重差(MSCI 新兴市场指数-沪深 300 指数)
  来源:海通期货研究所
  按照当前沪深 300 指数成分及市值进行情景分析,估算出个股增加权重比例。表 6罗列了情景分析中四大板块涉及的具体个股。假设沪深 300 指数成分不变,预期信息技术目标权重增至 8%,电信服务目标权重 4%,能源目标权重 7%,日常消费目标权重 8%。
  表 6:个股权重预测情景分析
  来源:Wind,海通期货研究所(截至:2014 年 10 月 28 日)
  4.3.MSCI 权重配合 QFII 准入
  4.3.1.韩国、台湾经验总结
  台湾地区 1991 年引入 QFII 制度,但实施初期台湾地区的审批速度较慢,1996 年MSCI 纳入台湾地区股指 50%权重,配合台湾地区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市场迎来第一波上涨,上涨幅度高达。外资持股比例到 2000 年底彻底放开,QFII 投资额度出现显著上升,台湾地区股市形成较稳定的上升趋势(图 10)。
  韩国 1992 年以 20%权重被纳入 MSCI 指数,同年配合 QFII 制度引入,92-95 年经历了一轮牛市。96 年 MSCI 韩国股指权重虽然上调至 50%,但由于外资投资额度限制级韩国经济转型等原因,股市没有明显表现出积极信号。97 年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为了鼓励外资进入,投资额度上限迅速上调至 50%,配合 QFII 持股提升,MSCI将韩国股市权重从 50%上调至 100%,使得国际资本流向韩国股市,韩国股指 KOSPI大涨近八成,如图 11。
  图 10:台湾加权指数走势
图 11:韩国 KOSPI 指数走势
  来源:Bloomberg,海通期货研究所
来源:Bloomberg,海通期货研究所
  4.3.2.中国市场可借鉴
  与台湾、韩国地区不同的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资开放已经超过十个年头,上文提及的 QFII 从初始限额的 20 亿元已升至今年 1500 亿元。RQFII 及“沪港通”的支撑也为中国资本市场接近国际资本提供有效途径。现在问题除了单只股票持有限额有待放开之外,本金汇入期限也有待改善,以满足机构调整仓位的灵活度。A 股被纳入的速度越快,市场越早进入上升通道,与海外市场更加融合。
  5. A 股进入全球资产配置时代的意义
  5.1.提振市场信心
  国外研究发现,新兴市场股市对于世界市场来说相对碎片化。加入全球公认的标准指数提升了市场与世界市场的整合度,导致市场估值中枢上移,所以加入指数是直接利好消息。指数加入后与世界市场融合,降低新兴市场风险溢价,从而提高整体估值水平。
  A 股进驻国际指数催化市场跑步进入牛市。中国股市经历多年熊市,2014 年 7 月底开始进入上升通道,经历 7 月底、9 月初及 10 月底三轮拉升后,经济下行风险犹存,前期政策红利基本兑现。2015 年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未改,“微刺激”政策有效性有待市场验证,新政出台可期支撑市场维持相对高位。中国指数进驻国际指数,增加内地资本市场关注度。无论未来开放程度如何,以 QFII 和 RQFII 当前现有的剩余额度,中国市场都会被国际大型资产配置机构认定为可考虑范围内,吸引过去没有意识到中国市场是可被加入资产配置范围的投资者。以中国 A 股过去的市场经验,外资关注会同时带动国内机构及中小散户的市场热情,在慢牛行情中提振信心。
  5.2.投资者风险分散
  降低信息不对称及信息获取成本。海外投资者通常认为中国投资者比他们更有获取信息上的比较性优势,因为可获得的信息权限不同。另外一方面,由于市场上出现过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与国际大型机构的测算及调研结果偏差较大的情况,有投资中国内地市场意向的海外投资者偏好使用海外机构的研究数据,甚至有的投资机构自身组建中国内地研究团队,即增加了信息成本。A 股被纳入国际化指数后,促进全球投资者关注 A 股,个股的信息成本也相对降低,信息也更容易获得。如果A 股对外资更加开放,股票风险溢价降低,扩大投资者持有市值。对于我国投资者来说,多一部分的外资一起进入市场承担风险,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市场整体估值。
  5.3.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国际化
  A 股加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将提升中国在新兴市场指数的份额总额上升到约 20%,意味着,五分之一的新兴市场资本纳入会流入中国内地市场。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必将推动受关注度高的产业加速发展。上世纪 90 年代,以台湾电子行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兴起,外资流入为台湾电子产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促进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化。随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电信通讯等行业服务国际市场指日可待。
  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民企融合的消息带动市场热情。随着外资持股比例上升,引进专业经理人及专业独立董事,企业组织结构及治理模式逐步国际化。配合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了维持外资支持,大盘蓝筹股、行业龙头股的相关企业的公司制度及管理模式也会趋于国际化。
  5.4.提升股指期货参与度
  海外大类资产管理机构对套期保值的需求远高于内地机构投资者。沪深 300 指数中近四分之三的成分股会因为 MSCI 新兴市场指数中的 A 股成分被外资大型投资机构纳入考虑范围,提高我国期指市场的参与程度,提升合约规模。世界级投资机构的通过 QFII、RQFII 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增加期指投资的专业度,提高期指投资者整体的期指交易的专业化程度,同时了解国际机构投资交易策略。另一方面,沪深 300合约的保证金 10%明显高于美国、日本和其他新兴市场初始保证金水平。随着期指市场不断成熟及国际化,加速保证金与其他市场接轨,提升市场竞争力。
  5.5.加速新品种上市
  参照海外投资机构利用衍生品市场套期保值及投机交易的经验,多品种股指期货、股指期货及个股期权的需求渴望不断攀升。外资投资内地资本市场的高涨热情推升我国内地市场对其他指数股指期货及期权的需求,响应新“国九条”对逐步丰富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和股票期权品种的号召,催化新品种如中证 500、上证 50 指数期货推出,繁荣金融市场。
  海通期货 赵晔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sci a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