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流向的银行排名

错误:您所请求的网址(URL)无法获取
您所请求的网址(URL)无法获取|||||||||||
最新播报:
国开行发行国内单笔发行额最大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赵晓辉
陶俊洁)国家开发银行15日成功发行2014年第三期开元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109.4674亿元,是目前国内单笔发行金额最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据介绍,本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分为优先A-1、A-2、A-3、优先B和次级档,投标倍数1.34,加权平均期限分别为0.15年、0.53年、1.49年、2.40年、2.55年,中标利率分别为5.0%、5.2%、5.9%、7.2%,次级档无票面利率。
国开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期产品所盘活的信贷规模将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倾斜,积极服务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三农”、小微企业等。
据了解,作为我国证券化领域的先行者,国开行目前已累计发行8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总金额547.87亿元,占国内发行总规模的31.25%,前三单产品已全部兑付完毕。其中,自2013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该行已发行四期共计309.47亿元证券化产品,前三期共200亿元为铁路专项证券化产品。
[责任编辑:2007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07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
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还没有账号
或使用第三方账号
普华永道:信贷资产质量仍成中国十大上市银行主要挑战
一财网 张华君
普华永道今日发布《2014 年上半年中国十大上市银行业绩分析》显示,中国最大的十家上市银行(下称“十大上市银行”)截至 2014年6月末资产和负债增速进一步放慢,盈利增长也同样放缓。
普华永道今日发布《2014 年上半年中国十大上市银行业绩分析》显示,中国最大的十家上市银行(下称“十大上市银行”)截至 2014年6月末资产和负债增速进一步放慢,盈利增长也同样放缓。(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信贷资产质量仍成为十大上市银行2014年上半年的主要挑战之一,下行趋势仍然明显,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十大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人民币5197.60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705.98亿元,增幅15.71%,已近2013 年全年增幅(732.27亿元);不良贷款率也较2013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至1.06%。十家银行的不良率全部有所上升。逾期率较2013年末上升了0.34个百分点至1.63%。逾期率的升幅高于不良率,两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报告称,十大上市银行的公司类贷款不良额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地域分布上,长三角仍然是不良贷款最为集中的地区。2014年6月末余额较2013年末增加7.71%,达1094.48亿元。该数字比起不良额排名第二及第三的珠三角及环渤海之和还要多,可见长三角地区不良资产质量的压力。此外,珠三角地区的不良额虽然只有长三角的不到一半,但过去半年增长迅速,增幅达到30.69%,趋势值得警惕。
截至2014年6月末,十大上市银行资产总额人民币95.26万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9.59%,增速继续下行。201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6413.14亿元,同比增长10.27%,增速呈持续放缓的趋势。
十大上市银行2014年上半年实现利息收入人民币2.06万亿元,同比增长16.02%,增速比2013年同期(6.57%)大幅上升。各项生息业务收入的增速均较去年同期加快,其中投资业务利息收入提速的趋势最为明显,上升15.20个百分点。另外,存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类资产的占比上升,达到10.85%。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14年8月末,已有多加银行拟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中国的商业银行存在着资本结构过于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的问题。十大上市银行2014年一级资本补充压力逐渐增大。这些新型资本工具的发行,将有助于丰富上市银行的资本结构,使他们经营更稳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部主管合伙人梁国威表示。
“盈利对贷款增长的过度依赖导致银行需不断扩充资本,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资产质量下行的准备金使得银行盈利承压。”对于下半年银行业需要关注并改善的问题,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部主管合伙人容显文建议,当前风险因素增多,银行经营环境变化较大,银行应充分理解环境变化,调整信贷风险应对措施。此外,银行需消化政策影响,继续拓展中间业务收入渠道。在监管力度持续加强的环境下,银行同业产品在类型、结构、核算、流程管理等方面将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需持续提高利率主动管理水平、细化利率管理手段。
编辑:一财小编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第一财经网微信号
一财工作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技术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信贷资产流转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