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爱心洛阳助老之家吧福利组委会在全国设立有多少个工作站

营口: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纪实
导读:近年来,营口市西市区在建设现代河海新西市的进程中,紧紧抓住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目标不放松,把和谐社区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促进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坚持经济社会同频共振、共同繁荣。
  近年来,营口市西市区在建设现代河海新西市的进程中,紧紧抓住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目标不放松,把和谐社区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促进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坚持经济社会同频共振、共同繁荣。按照国家、省 、市关于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区的总体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加大经济投入,科学整合资源,坚持以强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提升社区功能、促进社会稳定为重点,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宗旨,以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为目标,和谐社区建设工作迅速推进,先后被评为辽宁省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辽宁省和谐文明社区建设示范区,联合国宜居生态城区。在下辖的社区中,有1个社区获得全国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荣誉称号,2个社区获得辽宁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3个社区获得辽宁省和谐文明社区称号。在经过今年年初的国家检查验收中,西市区作为全市唯一县区于今年10月荣获“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的殊荣。
  经济发展——
  和谐社区建设坚实的物质基础
  几年来,营口市西市区以“和谐建区、文化立区、河海兴区、产业强区”为发展战略,以“突出城区改造、优化整体环境”两大发展主题为牵引,强力推进现代河海新西市建设,打造中国营口·卧龙湾,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强大支撑。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西市区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几年来,着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道路畅通工程和城区“四化”建设等“四大工程”。全区着力打造“河海生态宜居区”,加大旧城区改造投资力度,18个区片近1.5万户居民动迁完成。总面积105万平方米的棚改新居工程,到2013年已完工12个中的8个,已安置动迁居民近6000户。今年新建续建的4个小区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其中,3个已完成主体工程,1个已部分开工并完成主体施工。到今年底,累计投资近2亿元,共改造提升旧小区130个、建筑面积488万平方米,4万户居民受益,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高于全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投资3亿元的得胜景观大道建设已于2013年全面完成;投资5000万元的辽河北岸景观带护堤工程基本完成;投资3000万元的西潮沟污水河改造已经完工;先后投资1.65亿元完成133条街巷道路建设改造,投资1.12亿元新增绿化面积105.7万平方米;街巷道路、违章建筑、市场环境、小区物业管理、小区建设大环境管理得到加强,全区消灭无物业管理小区。不断优化和提升了区域环境质量,进而以经济的发展助推和谐社区建设。西市区已把和谐社区建设列入全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纲要一个重要内容。
  健全机制——
  和谐社区建设的有力保障
  营口市西市区将创建和谐社区示范区纳入了全区“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每年定期召开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创建工作,机关各部门、办事处和社区都认真按照职责分工,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创建活动。将和谐社区建设作为西市区对各基层单位、各职能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在机关部门领导干部中建立了社区联系点制度,区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社区,每个区直部门分包一个社区,并把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全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考核管理之中。全区开展的“双结双帮”等扶贫帮困活动,两级领导干部共结对帮扶困难家庭296户。年初以来,各类社会救助补贴资金支出总计1315万元,为159名困难家庭大学生提供救助金60.3万元,投入267.6万元救助困难职工,为特困动迁户补贴资金600余万元,全区五年各类救助人数达12.9251万人(户)次。在今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中,全区深入开展“走百企、访社区、进千家”和“创建党建品牌、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活动,全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与120家企业、24个社区(村)以及1343名志愿者、楼栋党员中心户、典型人物和困难户进行对接,共征集意见建议791条。为有效整合党建资源,各街道建立了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社区建立了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并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围绕“思想政治共抓、社会事务共管,社区阵地共建、社会稳定共保、和谐社区共创”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区委建立了社区党建基金,由区财政每年投入15万元,仅今年以来,共投入23个社区各项经费1443.4万元,同比增长23.4%,其中社区党建和工作经费105.8万元;服务群众方面投入1337.6万元。社区工作者养老、医保等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为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西市区建立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员中心户“网格化”组织阵地。目前,社区党组织建设完备,下设党支部182个,党小组247个,其中针对流动党员和年老体弱党员设立“爱心党支部”78个;党建活动载体丰富,各社区成立党员服务中心,全区有楼栋党员中心户318个,把党的工作延伸到“神经末梢”,此外还有党员志愿者6400多名。党员提案、党建论坛、社区新闻发布会、区域党建联席会等十大党建创新品牌进一步赋予了社区党建工作新的内涵。
  培养人才——
  和谐社区建设的活力源泉
  几年来,营口市西市区一直致力于深化社区功能,不断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过得硬的社区党组织、叫得响的新型社区干部队伍,推动创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优质化。
  加强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每年组织街道、社区干部参加各项业务知识培训、礼仪社交培训,培训时间不低于19天,300余人次,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定期培训与日常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检查社区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情况,组织全区报名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通过培训考核进一步提高社区干部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使社区工作者更好地服务居民,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管理。对社区工作者实行双重考核管理,每年由街道办事处和居民代表大会共同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考核评议,对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按《西市区社区干部考核办法》予以辞退。社区工作经费和社区工作者工作补贴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社区办公经费从原来的每年2万元提高到5.1万元,还设立了社区党建专项资金。建立了激励社区工作者成长进步激励机制,加大了从社区工作者中选拔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力度,仅近三年来就有47名社区工作者考入事业单位。
  完善设施——
  和谐社区建设的坚实根基
  为了全面提高和谐社区示范区创建水平,西市区不断加大社区建设投入,今年已完成6个社区服务中心维修改造工程,共投入3000多万元完成了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全市最大、标准最高的红运社区服务中心。不断加大社区办公用房改造,社区办公用房全部超过400平方米标准。西市区结合棚改的实际,规定今后新建社区办公用房必须达到1200平方米,社区门前应设立旗杆,悬挂国旗,办公用房周边种植树木花草,美化绿化社区周边环境;合理布局社区服务功能。社区全部达到有办公室、警务室、日间照料室、党员活动(中心)室(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信息资料档案室、社区工作站、工会帮扶站、劳动保障服务站、社区志愿服务站、文化教育宣传栏、党务居务公开栏、市民学校(各部门培训基地或中心)和居民健身活动场所。社区面积较大的可根据实际增设其他室、站、校或中心,合理布局,满足居民群众需求;加大室内设施配备。为社区配备电子显示屏、电脑、数码照相机、触摸屏、统一社区建筑标识、告示栏、着装等。各社区建立了图书室,平均藏书量达到2500册。在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上,按照省级标准,7个街道办事处已建成800平方米以上的高标准社区服务中心,1000平方米的区级社区服务中心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实施“数字社区”工程,形成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区、街、社区三级网络对接,建有省、市、区、街、社区五级联运的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并设立社区网站;加大对室外居民活动广场建设,很好的满足了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需要。
  品牌特色——
  和谐社区建设的丰富载体
  在和谐社区创建过程中,通过实施扶贫救助、保障就业等行动,全方位、多角度服务社区居民群众,同时协调相关部门,整合资源,打造“7+1”社区服务平台。“7”是指打造七大服务体系即:教育文化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劳动就业服务体系、治安维稳服务体系、便民利民服务体系、社区志愿服务体系;“1”是指以红运社区为载体,搭建一个社区服务信息平台,从而建立起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服务有效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网式”、“一线式”综合服务,实现居民群众生活舒适方便,努力打造特色社区、品牌社区。
  全区在特色社区建设的推动下,各社区均打出了自己的创建特色名片。辽河社区以“五心”保障平台为重点,打造了保障服务型社区;华安社区结合社区独有的劳模楼资源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打造了志愿服务型社区;河北社区创建盲人“无障碍”居住社区;红运社区打造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最大、最新、最美、服务最佳的棚改社区。目前西市区已经形成了一个社区一个品牌,一个社区一个亮点,一个社区一道亮丽风景线的创建格局。
  创新模式——
  推动社区居民自治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营口市西市区一直在探索社区自治、社区民主发展的有效途径。社区推行实施“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为两翼的组织管理体系。经过几年的运作,“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成效显著。社区居委会承担综合治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十六项社区居民自治工作职责;而一站式的社区工作站承接政府部门下沉到社区的工作 ,承担了低保和社会救济、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十余项工作,今年以来,已实现实名制就业8200余人,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总计发放低保金4490万元,养老金1.3亿元。着力加强职工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实施“爱心超市”“爱心药店”等优惠服务机制,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工作站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分工不分家,有效地解决了开展自治与承接政府工作内容的矛盾,为社区居委会更好地开展社区自治工作提供了保障。
  在拓展社区服务渠道上,于2007年在营口市首家注册登记成立了“西市区志愿者协会”,制定了章程、注册管理、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专职工作人员组织开展全区日常志愿者活动,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题的“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促进和谐”万名志愿者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了“两认一招”(认亲结对、认领公益项目和广泛招募志愿者)和“四助”(助老、助残、助困、助学)等活动。全区1.9万余名党员群众、43个部门、134个党支部积极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组建志愿服务队150支,建立帮扶对子3783对,发放“帮扶联系卡”、“邻里守望卡”1.1万余张,认领栽花植树、义务调解、义务巡逻、理论辅导等公益项目2577个,为3785个弱势家庭和个人提供了各类服务。西市区志愿者活动被全市推广,新腾达社区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授予全国志愿者先进单位。
  几年来,通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显著,社区规章制度类别健全,形式公开,制度执行与监督严格,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社区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稳定。2008年建新社区、华安社区先后被评为省级平安社区,西市区连续7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区,并代表营口市接受中央综治委的检查验收。(营口日报)
来源:营口文明网责编:秦志刚
同地区新闻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自评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自评报告
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自​评​报​告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辅酶Q10促销专题
辅酶Q10热销排行
正在加载......
爱心助老福利物资公益 心脏保护神――辅酶q10
【文章导读】近日,由全国爱心企业联盟联合开展的“爱心助老福利物资公益发放活动”已经正式走进济南,爱心企业捐赠的价值500万的健康物资将针对济南中老年市民朋友进行免费发放。
近日,由全国爱心企业联盟联合开展的“爱心助老福利物资公益发放活动”已经正式走进济南,爱心企业捐赠的价值500万的健康物资将针对济南中老年市民朋友进行免费发放。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梁天仁指出,这次活动是在日益恶化的老龄化健康形式下展开的。目前老年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糖尿病。癌症肿瘤、骨关节疾病等发病率逐年飙升,不仅增加医疗卫生负担,也降低了老年人生活质量。此次活动,组委会秉承以公益搭台,企业赞助,社会参与的形式,实现了三方共赢。所有的健康物资都经过食品药品监督,及315体系的认证,市民完全可以放心使用,这是我们活动能顺利开展的基础!据悉,目前工程将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山东、江苏等沿海全国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作为第一批办理地区,目前已经累计办理3万份。幸福夕阳健康物资主要包括:一、心脏保护神――。诺贝尔奖杰出成果,增强心动力,保护心脏。二、骨关节法宝――。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关节炎、腰椎、颈椎病等骨关节疾病。三、改善睡眠记忆力――。俗称脑白金,补充褪黑素能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症。四、降脂降压改善糖尿病并发症――葛根。葛根总酮能增加脑及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五、润肠通便排毒养颜――。来自非洲开普顿野生芦荟(aloe),润肠通便效果极佳,能极好地清除肠道,肝脏毒素。六、预防肿瘤癌症――硒。1973年,who和国际营养组织确认,硒可直接杀灭癌细胞,可大幅度的预防肿瘤及癌症的发生率。健康补助领取指南●济南地区年满60周岁以上,均可报名领取幸福夕阳健康礼包。●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老红军等可优先享受办理,并可申请2份健康礼包!●审核通过后发放&中国梦&银质纪念章。●审核通过后,每月还可免费发放一次爱心助老礼包,如健康食品、有机食品等。&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辅酶Q10最新资讯:关于爱心助老组委会免费办理健康福利卡的通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老龄化已经是中国社会的一大典型特征,“敬老、爱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已成为中国爱心企业的实际行动。为落实国家卫生部初级医疗卫生保健基金会的“人人享有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权利”号召,实行“无病早防、有病早知”,由中国爱心助老福利组委会主办,推进全民健康家庭保健计划,针对本地区常住居民,发放福利物资活动。中国爱心助老福利工作组委会秉承以资金支持,公益搭台,企业赞助,社会参与的形式在全国启动福利物资发放活动。
原标题:关于爱心助老组委会免费办理健康福利卡的通知
各辖区居民:老龄化已经是中国社会的一大典型特征,“敬老、爱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已成为中国爱心企业的实际行动。为落实国家卫生部初级医疗卫生保健基金会的“人人享有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权利”号召,实行“无病早防、有病早知”,由中国爱心助老福利组委会主办,推进全民健康家庭保健计划,针对本地区常住居民,发放福利物资活动。中国爱心助老福利工作组委会秉承以资金支持,公益搭台,企业赞助,社会参与的形式在全国启动福利物资发放活动。凡本地常住居民年满60周岁以上,均可参加由本单位主办“健康福利卡办理活动”,此卡可以弥补医保卡的不足。健康福利卡的作用:1:凭卡可以一次性领取1至2年“幸福夕阳”黄金组合。2:凭卡领取“中国梦”银制纪念币一套。3:持卡季度可以领取一次爱心助老物资。如:理疗仪器、健康食品、有机食品等。4:持卡人可以优先参加全国知名专家义诊活动。5:持卡人参加本单位指定的夕阳红旅行社团,将享受最低折扣优惠。注意:1:领取人必须由本人携带身份证复印件及相关证件,先报名登记,根据实际报名人数统一采购并发放。前期已领取过物资的,谢绝再领!2:只限60周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员。3:为了做到秩序发放,请先电话报名,数量有限。电话: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93391
播放数:46883
播放数:87469
播放数:200400
48小时点击排行当前位置: >
七、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为构建社会化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完善“9064”养老服务模式,制定出台《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即:建立万名“孝星”评选表彰制度;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制度;建立城乡社区(村)养老(助残)餐桌;建立城乡社区(村)托老(残)所;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配备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开展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老年人(残疾人)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经过全市各相关部门、各区县的共同努力,“九养政策”得到了较好落实。重阳节前夕评选表彰了万名“孝星”和千家为老服务先进单位;为36万人发放3.2亿元养老(助残)券;挂牌养老(助残)餐桌4584个,发展托老(残)所5305个,基本实现了城乡社区全覆盖;聘用2400名养老(助残)员,为全市所有街乡配备了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签约35家养老(助残)精神关怀定点单位,开通96156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热线;为1.7万户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配备便携式“小帮手”电子服务器5万余台。“九养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社会福利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大幅提升了老年人、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
&& &&为有效应对养老机构床位供应严重不足,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凸显的问题,北京市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对于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前期建设阶段,政府按照每张床位8000元到1.6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在运营阶段,政府按照每收住一名老年人每月100元、150元、200元三个标准给予补贴。政府的补贴支持政策,降低了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充分调动了社会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连续两年实现新建养老床位1.5万张。截止2010年10月,全市养老总床位达到6.8万张,为实现“9064”养老服务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安全运行、健康发展”,加强福利彩票发行管理技术安全体系建设。该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先进的彩票销售全热线灾备系统,彩票交易快捷准确和数据完整安全,多介质保存数据,确保法定存放年限内数据完好可靠,并能成功恢复;研发成功“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彩票系统内部之间工作高效有序,工作留痕;坚持数字型彩票限号销售,避免国家财产损失和彩民过度投入;坚持游戏先测试后应用,减少游戏和软件运行风险;控制大额投入,坚持“多人少买”,正确引导彩民购彩行为,预防产生问题彩民;通过系统管理手段杜绝空打和赊销现象,彩票销售收费和对网点奖励通过系统扣划,确保资金安全;对耗材采取明收明补,倡导低碳销售理念提高网点的节约意识,年节约资金约两千万元。
北京市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捐赠活动,改变传统募捐方式,建立“政府宏观管理、行业自律管理、机构微观管理、社会监督管理”的“四位一体”管理机制,搭建起连接政府、慈善组织和社会三方的桥梁和纽带,以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的名义进行联合募捐,统一行动,使社会捐赠资金的募集形成合力。成立统一归口机构,出台对口支援地震灾区捐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六项相关制度,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实行社会捐赠资金专户储存、单独核算、专项管理,在制度程序上保障了社会捐赠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实行捐赠资金定期向社会公示、全程审计,确保捐赠款物管理使用公开透明。
2010年6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这是全国第二个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的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6月25日,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思路、总体要求、分阶段任务作出具体安排部署。为确保如期完成“十二五”工作目标,最近正在起草《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出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激励补贴意见,对已经建成的社会办养老机构,按照建设规模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对正在运营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按照一定的实际入住老人数给予运营补贴。此外,实行养老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进行补贴,重点抓好岗位培训。制定下发了《河北省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方案》,与各市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到8月底,全省11个设区市和36各市辖区建成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9月8日举行了河北省居家养老 “一键通”呼叫服务网络启动仪式,使入网居家老人享受及时便捷的呼叫服务,满足更多老年人求助、求救服务需求。
为弘扬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引导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良好风尚,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自治区老龄委从今年开始在全区开展 “敬老孝星”评选活动,该活动每年将评选表彰3000名“敬老孝星”,并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为此,自治区安排专项资金30多万元。自治区对盟市评选出的事迹特别突出,影响十分广泛,具有典型示范的先进人物将进行重点表彰,组织专场报告会,广泛深入地宣传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会风尚。
&&& 为了使福利彩票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辽宁省自主研发了辽宁福彩信息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将以往各类孤立信息加以整合,通过采集、分析、处理、存储等手段,实现信息的综合利用。利用实时监控、历史分析、部门报表、商业智能分析、地理信息数据查询、消息发布等工作模块,高效、快捷地完成各种业务分析,为福利彩票事业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为解决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困难问题,保证这些孩子上得起学,上得稳学,根据陈政高省长指示精神,年初辽宁省实施了为农村低保家庭在读小学生购置书包、工具书、笔、本等学习用品的“春雷慈善行动”。省财政出资607万元,对全省6.6万名农村困难家庭小学生给予资助,并将此项工作列为2010年省政府重点民生工程。“春蕾慈善行动”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救助政策的有效补充,切实为农村贫困家庭孩子的学习解决了实际困难,受到了农村贫困群众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随着全省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逐步完善,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仍有部分困难家庭,由于受家中常年病人的拖累,导致了因病致贫,限制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影响了家庭生活的改善。为切实解决农村困难家庭的这一困境,辽宁省政府于2010年初全面启动了农村困难家庭常年病人托管工程,通过两年的努力,在全省44个县、9个涉农区各建一所100张床位左右的农村困难家庭常年病人托管服务中心,实现农村常年病人托管服务工作全覆盖,并将其列为省政府重点民生工程。目前,全省已完成23个县托管中心建设任务,有6个县实施了托管运营。实施农村困难家庭常年病人托管工程,是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农村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减轻了农村困难家庭的负担、释放了劳动力,又使困难家庭摆脱困境,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为构建和谐辽宁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为进一步落实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提高养老护理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全省养老服务业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2010年辽宁省民政厅与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联合举办全省养老护理员职业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全省养老机构现有护理人员8000多人,居家养老护理人员1.6万人,其中接受培训和具有资格的人员不足10%。为在未来五年全面实现执证上岗,推进全省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制度,2010年经过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省本级已完成养老护理员骨干培训600人。同时,省厅加大对各市养老护理培训的指导力度,落实专项培训资金,努力实现“十二五”的培训目标。
按照民政部、辽宁省民政厅关于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体生活的有关要求,辽宁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处在全省福利企业中开展了“春天行动——福利企业结对帮扶困难家庭”活动。“春天行动”的主题是“走进困难家庭,奉献企业爱心”、“进万家门,知万家情,帮万家难”,目的在于引导和动员社会福利企业关爱困难职工,切实加强职工的权益保障工作,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福利企业的办厂方向。“春天行动”自2010年4月份开展以来,全省已有1126家企业参与到活动中,全省共计确定帮扶对象5343人,总捐款303.35万元,捐助物资价值106.56万元,走访慰问贫困家庭3660余户,已经资助困难学生672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计划从2010年到2012年,利用三年时间在全省每个城市社区建设一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省全覆盖。2010年全省建成了559个,每个社区配备了3名专职养老服务员,省民政厅为每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一次性建设经费2万元,每年由市级或县(市)级民政部门利用本级福彩公益金为每个养老服务站提供5000元的工作经费。
省民政厅下发了《创建居家养老服务模范县(市、区)活动实施方案》(黑民福〔2010〕108号),计划每两年开展一次评比表彰活动,并从省本级福彩公益金中拿出部分资金对模范单位给予奖励,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目前全省共有308个街道(乡镇)、1539个社区(村委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总数达到12.7万人,其中政府购买服务对象2万人。
为解决好贫困残疾人的现实生活困难。自2008年起,黑龙江省加大了彩票公益金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力度,启动实施了“龙江爱心助残工程”三年规划,依托省假肢中心、齐齐哈尔假肢中心和佳木斯假肢中心,为全省“三无”、低保、“五保”以及低收入残疾人患者减免费用装配假肢等康复器具。随着今年1500例装配任务的顺利完成,三年来共投入省级福彩公益金1600万元,为贫困残疾人装配假肢、助听器和轮椅车等康复辅助器具4141具,受资助对象达3550人。
为了解决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宣传媒体的信息传播空间有限性,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福利彩票投注站点建设,进一步优化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黑龙江省依托全省福彩投注站网点建立了以电视显示器为终端、以宽带网络为传播媒介、依托多媒体高科技手段的网络视频。今年3月该网络平台实现了每天10个小时连续滚动播出开奖信息、新闻资讯、公益专题、站点培训等节目的功能。同时,利用网络视频系统特有的远程培训和电视会议功能,黑龙江福彩中心实施了“万人远程培训平台”,给全省广大投注站销售员及彩民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引导销售员在培训和实践中成长成才,培训彩民树立正确的购彩理念。
继去年推出“缤纷世博”等7个品种后,今年又陆续设计和推出了“海宝赛车”、“星耀世博”等7个品种,已在全国30个省市发行,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为扩大福利彩票的社会认知度,拓展彩民群体,提高福利彩票的文化价值,10月9日,中国邮政/中国福利彩票世博主题“邮彩联票”举行首发式,“邮彩联票”将邮票与彩票相结合,在世界和我国邮票史和彩票史上均属首创,此次总共发行30万张,最高奖金10万元。为更好地服务世博,自5月1日起,本市福利彩票行业开展了“创优良网点、销世博彩票、看世纪盛会”的服务竞赛活动,倡导文明礼貌、诚信销售的良好风气,加强了代销网点的规范建设,促进了即开型彩票的网点销售。
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全省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形成了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并先后制定《江苏省示范性养老机构评估细则》、《江苏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评估指标体系》、《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江苏标准)》等养老服务标准,促进了养老服务规范化。全省创建77个省级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所有市、县(市)建成1所示范性养老机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在无锡市召开,大力推广全省坚持党政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坚持物质保障和精神关爱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新经验。
&针对江苏慈善事业发展状况,民政厅研究提出了对慈善事业立法的意见。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论证和修改,江苏省人大常委会1月21日审议通过了《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开创慈善事业地方立法先河。《条例》首次对慈善活动、慈善组织和慈善募捐作了定义,规定了慈善组织、慈善捐赠和募捐、慈善救助和服务、扶持和奖励、慈善文化建设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并规范了慈善组织内部管理和信息公开,引导其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条例》的出台是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极大地推动江苏省慈善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为国家相关立法提供了实践探索。根据《条例》规定,江苏省民政厅及时出台《江苏省慈善募捐许可办法(试行)》。
&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大病医疗救助,为更好地发挥慈善救助机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切实缓解贫困家庭重大疾病患儿的医疗困难,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五部门《关于江苏省贫困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实施意见》,这项由省民政厅牵头在全省建立贫困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制度,是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又一重要惠民举措。按照“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慈善组织运作”的工作机制,省级贫困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资金由财政预算、慈善募集款、福彩公益金按5∶3∶2比例投入。随后,江苏省民政厅又出台《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慈善救助对象及标准、救助程序和保障措施,为有重大病患儿的贫困家庭带来了福音。
&在确保全省福利彩票发行安全健康运行的同时,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发行工作效率。试点后今年在全省重点县(市、区)建立51个县级电脑票工作站,下拨专项工作经费786万元。明确工作站工作内容,加强人员配备,明确工作职责,对形象、服务、宣传、卫生、安全、销量、投诉处理、设备保养、遵章守纪、沟通、培训等统一进行规范,打造集电脑福利彩票、“刮刮乐”网点票业务于一身的县级福彩工作站。工作站的建立极大促进了全省福彩发行工作,截至11月中旬发行量达60.5亿元,连迈50亿、60亿大关,创全省福彩发行23年来的销量最高。
2010年开始,安徽省委、省政府将县级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设列入省民生工程项目。根据规划,2010年-2012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3.24亿元,其中,省财政2.27亿元,县级财政0.97亿元,在61个县分别新建、扩建一所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社会(儿童)福利中心。为保证建设质量,完善设施功能,先后出台安徽省县级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设实施办法、建设指导意见、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规定。坚持建管并重,即将下发《安徽省县级社会儿童福利中心管理细则》、《安徽省县级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医疗、康复设备配备目录》等,推动社会(儿童)福利中心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和服务。2010年首批22个项目已全部封顶,2011年6月前投入使用。全部建成后,将基本满足孤残儿童集中供养需求,并为辖区内孤残儿童福利保障工作提供指导、走访、技术培训、监督检查、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等服务,为孤儿福利保障工作提供坚实的依托和载体。
今年3月,安徽省第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决定将进一步保障老年人权益发展老龄事业作为唯一一项重大事项决议案进行督办。省人大组织各市人大、省民政厅、省老龄办等先后开展了省内、省外调研。10月,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加快全省老龄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作出《关于进一步保障老年人权益发展老龄事业的决议》。明确要立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编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适度普惠;建管并重、规范管理”的原则,以满足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以构建养老保障、政策支持、老年医疗保险、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老年人文化教育、老年人合法权益法律保障、养老服务组织领导等八大体系为抓手,逐步建立健全与全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体现城乡不同特点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服务体系。省政府常务会议将于近期听取专题汇报,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福建省把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连续四年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一是从2007年起,每年建设100所农村敬老院,至今全省共新建农村敬老院295所、改扩建105所,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亿元,其中省级补助1.8亿元。二是统筹建设集养老、救助、康复、优抚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县社会福利中心,力争在2012年全面完成,目前全省已建成、动工或正式立项的市县社会福利中心达42个,计划总投资16亿元,省级已安排补助资金1.1亿元。三是加快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在去年抓好100个社区试点的基础上,今年省级安排补助资金3000万元,支持建设5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明后两年继续建设1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力争2012年在全省城市社区形成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四是完善和落实有关优惠扶持政策,促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发展。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将达到6.3万张以上,是“十五”期末1.8万张的3.5倍。
2010年,江西省民政厅、省老龄办在全省148个单位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省厅安排福利彩票公益金380万元对试点单位进行“以奖代补”,各地安排一定数量的配套资金,全省共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9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对站点建设和运营实行财政补贴,对养老服务机构实行规费减免政策,优先保障建设用地。各地在试点过程中,通过新建或改(扩)建、采取“调换、租赁、划拨、购买”、发挥“星光老年之家”和农村老年活动场所作用等方式,解决居家养老服务场所问题。在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了政府购买服务、低偿或有偿服务、志愿服务等三类服务模式。同时,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与大专院校合作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发挥中介组织和家政服务公司作用等方式,不断加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经多近几年努力,山东全省17市、140个县(市、区)已全部建立了慈善总会,全省1869个乡镇(街道)已成立慈善分会1778个,占95.13%;全省86688个行政村,已成立慈善工作站58333个,占67.29%。在纵向覆盖的基础上,山东省慈善总会率先组织省管国有企业、省直机关中热心慈善的单位和个人成立了山东省慈善总会省管企业分会和山东省慈善总会省直机关分会,并在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十七家省属大型企业中设立了慈善工作站。全省各市、县慈善总会也积极推动本级分会工作站的建设,实现慈善组织的横向覆盖。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全省联动、上下衔接、左右协调、覆盖城乡居民的慈善组织网络,为山东省拓展慈善工作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为解决脑瘫患儿的救治问题,自2009年5月以来,河南省民政厅选择在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脑瘫儿童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作为合作单位,尝试开展了以中医药治疗为主要手段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治疗,目前在院治疗的103名脑瘫儿童中,大多数均有好转,其中有39人基本康复被确定为涉外送养对象,有21人经过短期康复后也可达到送养条件。2010年10月19日,经民政部“明天计划”办公室同意,授予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为河南省“明天计划”脑瘫儿童治疗康复定点医院。今后,该院负责对全省所有福利机构内符合救治条件的脑瘫孤儿进行康复治疗。
河南省厅与省内高校联合开展社工介入--促进艾滋病致孤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服务活动,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提供心理康复、技能培训和社区融合服务,促进致孤儿童全面发展。聘请专业社工(志愿者)住在致孤儿童相对集中的社区,即时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孩子之间及孩子与新家长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利用福彩公益金、慈善组织及个人的捐赠,对大龄致孤儿童进行劳动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难题。在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有关慈善组织支持下,为阳光家园(家庭)配备图书、玩具和体育娱乐用品,开办了4个社区儿童活动中心和8个社区图书室,举办文化实习班,吸引社区其他儿童来活动中心玩耍和学习,增进孤儿与社区人员的相互交流,帮助他们融入主流社会。
作为河南省农村空巢老人帮扶服务工作的试点单位,安阳市滑县采取筹办村级敬老院和建立帮扶服务服务站两种主导模式加建立“一帮一”志愿者帮扶队伍和老年互助组两种辅助模式(简称为“2+2帮扶模式”),积极开展农村空巢老人服务工作。通过实行“2+2帮扶模式”,基本上解决了农村空巢老年人的生活困难,受到了农村广大空巢老年人的欢迎。
信阳市罗山县委、县政府以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农村居家养老工作,目前,已在全镇21个行政村成立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居家养老俱乐部86个,选聘孝心护理员86人,服务老人1800人,受到当地农村老年人的称赞。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河南省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目前,郑州市、安阳市及信阳市市委、市政府分别出台了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启动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按照床位给予了开办补贴和运营补贴。郑州市二七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二七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加大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明确区财政每年按照每位60岁以上老人不低于2元标准拨付养老服务管理工作经费并列入区财政年度预算的老龄事业财政投入;每年将城市“三无”、孤寡及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经费25万元纳入财政预算。每建成一个社区托老站,区财政奖补5万元,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每年每站补贴运行经费2万元。对新建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在50张以上的,每张床位区财政给予200-300元的奖补等。郑州市二七区是全省县(市、区)率先出台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意见的区,对促进全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
在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公办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推进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意见的通知》和省委7号文件精神上再加力度,再上措施。争取财政投入,加强项目督导,做好“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的普查,落实公益性服务岗位,供养标准在低保调标的同时同步增长,基本实现了年初预定的项目开工率100%、集中供养“三无对象”65%的目标。今年争取到省基本建设资金、财政预算资金1500万,福彩公益金3600万,省级国债资金5000万、地方国债 1.577亿元用于全省公办城市福利机构建设。资金的保障使全省83个社会福利机构项目建设提速,国债的资助更为福利机构赢得了大好发展机遇。全省总投资达4.12亿元,总床位数达2.7万张,国办福利机构达125所,所有市州县都拥有了一所国办福利机构,为“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得到免费的手术康复治疗,湖北民政厅利用全省救灾信息平台手机短信群发、召开新闻通报会、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印制1万份宣传册等方式,多渠道广为宣传“重生行动”,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的知晓面,扩大了受惠面。截至目前,全省已成功为1054名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实施了手术治疗,手术康复数量是全国平均数的2倍多。手术患儿重塑了形象,重获了新生。
广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福利彩票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求发展,以规范保安全,实现新发展,呈现高增长。一是彩票销量实现高位上的高增长。截至至11月7日,全省共销售福利彩票93.4亿元,同比增长35%,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28.8亿元,市场占有率达60%。二是彩票精细化管理逐步形成。全省福利彩票投注站专营化率达到90%。试点推行投注站业务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投注站电子信息化管理。建立培训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今年开展业务管理、彩票游戏、销售模式等培训100多场,人数逾2万人次。三是安全运行保障措施进一步加强。实施安全承诺问责制度,彩票销售全面实施了预缴款机制,有效防范风险。全面实施了兑奖方便、结算简单、安全可靠的“刮刮乐”一站一枪的销售管理新模式。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坚决杜绝市场管理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加强财务管理和行风建设。四是创新成为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玩法创新,开发了具有广东特色、适应广东市场的“刮刮乐”新品种“羊城八景”“虎门销烟”和“和谐中华”。五是公益宣传成为福彩品牌建设重点。创造性开展广东大学生“福彩公益奖”活动,对开展公益活动的大学生团体或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在首个“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发行“扶贫济困”专项募集福利彩票销售,筹集扶贫济困资金1559万元,同时捐助500万元,开展“关爱贫困孤儿”公益行动,共资助5000名贫困孤儿。举办首届留守少年儿童“福彩夏令营”活动。省福彩中心先后为省内外灾区捐款350万元。
为真正把关怀困难群众生活作为民生工作的大事要事办好,2010年9月,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城乡困难群众节日送温暖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活动对象,《意见》指出,从2010年中秋节起,每年元旦、春节、五一节、端午节、中秋节、节期间,对城乡低保对象、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建卡贫困户、企业困难职工、农村五保对象、生活困难老干部等城乡困难群众开展送温暖活动。关于慰问金的筹集,《意见》规定,市级每年筹集2亿元送温暖活动专项资金。慰问金分配方案由市财政局商有关部门制定。在市级安排慰问金的基础上,各区县(自治县)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通过统筹上级补助、各类专项资金及社会捐赠等方式,确保送温暖资金及时到位。在活动形式上,《意见》要求要把节日送温暖与基层民俗民间文化活动、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结合起来,采取节日联欢、文艺演出、经典诵读、娱乐比赛、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节日慰问,倾听群众心声,改善群众生活,让困难群众欢快过节、幸福过节。
为帮助四川省城市“三无”、农村“五保”对象中患有白内障和肢体残疾的老人解除疾患、安度晚年,贯彻福利彩票公益金“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的宗旨,四川省民政厅在全省实施为“三无”、“五保”老人白内障复明手术、装配假肢矫形康复辅具“晚情行动”。2010年10月20日,“晚情行动”启动仪式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举行,标志着“晚情行动”正式拉开序幕。四川省肢体伤残康复中心和四川省防盲办公室作为承办(医疗)单位,在成都、眉山、资阳开展先期试点,已为1196人次安装配置了假肢(矫形器)。
贵州把开展“温暖贵州”系列公益活动作为扩大福彩公益宣传、践行福彩为民宗旨的重要载体,在去年荣获“中华慈善项目贡献奖”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紧密结合贵州抗旱救灾、扶贫帮困、优抚褒扬、老龄公益等工作实际,创新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活动内涵,安排专项资金,精心开展旱灾严重地区“渴望工程”、福彩关爱工程、老年人文化艺术节、福彩爱心小学、福彩爱心助残、爱心桥、农村图书援建、社区公益活动创意大赛等覆盖广泛的系列公益活动,在造福困难群众、老年人、重点优抚对象和社区居民的同时,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取得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进一步促进了福利彩票发行平稳增长。
云南省立足实际,按照“六个一”的目标,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健全一个工作机制,建立了民政等13个省级单位参加的发展养老服务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成员单位的职责,形成了工作合力。二是开展专项调研,完成一个调研课题,并形成了关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高质量调研报告。三是举办一个论坛,谋求科学发展。今年4月,云南省政府和民政部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o昆明养生养老论坛,进一步扩大了养老服务业的社会影响。四是出台一个意见,强化政策支撑。今年5月,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五是筹集一笔资金,确保投入力度。2009年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投入各类资金81031万元,资助建设各类养老服务项目355个。六是编制一个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形成了《云南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规划》,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下发执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民政部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工作会议精神,西藏多措并举加强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一是组织召开推进会。5月下旬,在拉萨召开了有各地(市)、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和民政局长参加的全区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推进会,全面总结“九五”以来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情况,明确今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现场观摩先进福利院的建设管理,并请专家、学者为参会人员授课。二是出台规范性文件。印发了《西藏自治区社会福利院建设标准》、《西藏自治区社会福利院管理规范》两个文件,从制度和标准上规范社会福利院的建设。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从民政干部中选拨有事业心、责任感的人员充实加强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人员,从公益性岗位和民政服务对象中解决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人员。四是切实搞好资金保障。为保障社会福利机构建设资金投入,明确了坚持争取民政部支持、各地财政配套、本级公益金资助、援藏资金援建等多方投入的渠道。
截止2009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约509万人,其中:80-89岁约56.72万人,90-99岁约3.67万人,100岁以上老年人约600人。从2010年10月1日起,全省高龄老人补贴制度建立实施, 80-89周岁高龄老人将享受到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保健补贴;90-99周岁的高龄老人将享受到每人每月100元的生活保健补贴;100周岁以上(含100周岁)的高龄老人将享受到每人每月200元的生活保健补贴。80-89周岁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所需资金省财政负担20%、各设区市和县(区)财政共同负担80%,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所需资金由省财政负担。
认真组织开展全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提出了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国家政策走势相衔接、与省情相协调,与养老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一是稳步推进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出台了《甘肃省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明确了省级财政对民办养老机构床位补贴政策。二是扎实推进宣传教育。今年,省政府为90—99岁的老年人特制了“敬老爱老”徽章。于重阳节期间举行了向90岁以上老人发放敬老爱老徽章仪式,张晓兰副省长出席仪式并讲话。三是深入推进银龄行动。与部分企业和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对城乡特困、空巢和高龄老人实施“定人定点定时”探视帮扶,提升了为老服务水平。
2010年5月,宁夏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津贴制度的通知》和《关于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孤儿救助金的通知》,明确要求对在自治区内居住、有本地户籍,且父母双亡的18岁以下的社会散居孤儿,不分城乡、不分地域从当年6月1日起,每人每月享受600元的最低养育津贴;对事实无人抚养孤儿按当地城市低保标准进行全额保障。制度的建立,有效地保障了散居孤儿的基本生活,提高了孤儿的生活水平,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
为有效应对日益逼近的老龄化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解决老年人日间生活照料问题,进一步加快建立全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青海省民政厅制定了《关于在西宁市开展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试点建设的指导意见》,投资2900万元,率先在西宁市开始筹建30所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目前已有11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已建成投入运营,19所正在修缮,预计年底可全部投入运营。西宁市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运营,填补了全省居家养老工作的空白,使社区服务在居家养老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标志着全省养老服务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青海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制定出台了《青海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资助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对新建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按照建设规模给予相应的资助,对已投入运营的社会力量兴办的以及“公建民营”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建立对其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综合考核制度的基础上给予补贴,以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具体资助标准为对新建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按每张床给予5000元补助。对已经投入运营的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以及“公建民营”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按照每人住满一月给予3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办法》的出台从制度层面上实现了政府支持民办养老机构资助的零的突破,体现了养老服务业 “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发展理念,对于加社快养老体系建设步伐,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提高为老服务水平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今年4月以来,厦门市扎实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全市70个社区(村)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工作。现已初步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11月上旬,70个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共有专兼职助老服务队143支2273人、志愿者队伍251支7239人。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514项,签订服务协议机构400多家,拥有日间照料室37个、床位170张;建有社区老年人活动室111间、老年学校68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2个、老年人服务热线电话70部。提供服务项目总数达578项,每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均能提供8项以上的服务。其中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人828人、享受有偿服务的老人1186人、享受志愿者服务的老人43013人,共占建站社区老年人总数的90.3%。
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福利机构及其设施建设,2007年,市社会福利中心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工程总批复概算0.97亿元,新建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于2010年9月建成并通过竣工验收,达到市优工程标准;10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市社会福利中心基础设施因此得到极大改善,收养能力大幅提升,老人、儿童床位从250张增加到1200张,成为集老人收托养和孤残儿童抚育、救治、康复、教育、特教为一体的综合型公办社会福利机构。此外,厦门岛外四个区也将各新建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社会福利中心。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大连市启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三年规划,并将其列入2010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此规划从2010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按照每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至少辐射2000名老年人标准,在全市城乡社区建设255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日间托老服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中介服务、应急救助服务、健身康复服务、精神慰藉与文化生活服务等。建设形式以区市县、街道(乡镇)投资兴办为主,鼓励社会力量通过与街道(乡镇)合作的形式参与。对建成并达到标准的,市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一定补助。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规划的出台,将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纳入统一规划,实现了养老服务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了养老服务向适度普惠型发展。
为加快推进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机制,10月,宁波市民政局、财政局、残联联合出台《关于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的意见》,全面推进残疾保障制度,把残疾等级为二级以上(含二级)、精神残疾或智力残疾等级为三四级的残疾人等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对象,对经申请审核批准的保障对象,按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或差额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较好维护了残疾人基本权益。
8月份,宁波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从提高资金补助、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改革和完善收费管理制度、减免有关税费、优化金融服务、允许投资者提取合理收益、鼓励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等7项具体扶持政策,大力推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在这7项具体扶持政策中,有些优惠政策在全国具有领先性。如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补助方面,规定非营利性的民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1万元,对营利性的民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5000元,使营利性的民办养老机构也得到了政府的支助;针对民办养老机构申请土地比较困难的状况,规定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先安排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的同时,规定经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同意,符合条件的原工业用地,可改为养老服务用地,兴办养老机构。
为支持福利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10月宁波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福利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实施意见》,《意见》加大了对福利企业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力度、完善对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有关政策、落实对福利企业生产经营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强对福利企业的服务和管理,为促进福利企业发展,保障残疾人权益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截至今年9月,宁波市共有466家福利企业,安置职工就业共50093人,其中残疾职工16813人。残疾职工月人均投保额470元,同比增长9.2%,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全覆盖,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2010年7月,青岛市慈善总会“慈善通”新网站正式开通,网站增加了网上募捐和慈善查询功能,为社会各界人士奉献爱心搭建起了新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捐助人可以采用支付宝、网上银行等方式捐款,足不出户即可奉献爱心。同时,网站为每一位捐款人士提供一个专用账号,善款将按照捐款人的意向使用,捐款人可以登陆网站跟踪查询善款使用情况,对善款进行全程监督监管。自网上捐助平台开通以来,已收到捐款数十万元。
青岛市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构建起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该体系的核心理念是“三全”:一是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全覆盖;民政、卫生、劳动等部门有关政策全覆盖;社区区域全覆盖。二是全功能。提供以“送奶、送报、送爱心、送家政、送保险、送午餐”等“六送”为基础的医护和康复服务、生活照顾和健康养生等多种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精神、生理和物质照料。三是全过程。提供从60岁直至人生终点的全程服务。该体系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将居家服务、社区服务和机构服务相关联,并吸纳社会资源,使社区与机构实现功能互补,既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又使社区养老得到了社会的全面支持,促进了老年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淮安市通过开展敬老院星级考核评定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工作成果,提升了敬老院管理与服务水平。各县(区)按照《淮安市星级敬老院评定标准》,采取得力措施,完善敬老院内部设施,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供养政策。星级敬老院的评定在县(区)自评,由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进行综合考评、审批并颁发星级标牌,每年评定一次,已评为星级敬老院的,每2年复评一次,不符合星级资格的,收回星级标牌。通过考核评定,立足于解决广大农村五保对象的实际问题、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为规范敬老院服务管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郑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郑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郑政〔2010〕7号),在税费政策扶持方面,明确符合条件的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暂免征收服务收入营业税及房产税等税种,减免其行政事业性收费;在建设用地方面,明确对符合规划要求并具备划拨条件的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要优先予以保证;在财政投入方面,明确从2010年起,六区内新建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在50张以上,由市财政按照民政部门核定的床位数给予建设补贴,其中自建用房每张床位补贴3000元、租用用房每张床位补贴2000元,同时市财政给予每张床位每月平均150元的床位运营补贴;在扶持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市财政每年拨付500万元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专项经费,用于建立健全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网络及社区托老站等服务设施等建设。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增进社会和谐。
为提高孤儿社会救助水平,保障孤儿的基本生活和健康成长,广西防城港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这是全国首个由地级市党委、政府联合印发的有关孤儿福利保障的文件。防城港市从未成年孤儿监护制度、孤儿医疗救助及康复制度、孤儿教育保障制度、孤儿住房制度、孤儿就业制度等五个方面建立和制定了一套全面涵盖的孤儿社会救助体系,并在全国率先落实了“两个最低养育标准”:集中在社会福利机构供养的孤儿养育标准从原来的200元提高到1000元,分散供养的孤儿则从原来的83元提高到600元。这是建立健全独立面向孤儿群体保障制度的重大进展,对各地推进孤儿保障工作,完善孤儿社会救助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版权所有、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心助老健康工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