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边长20cm的正方体,底面浸在离水面50cm处,求:(1)物体上、下表面压力的施力物体差 (2)用

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已知木块下表面压力为5.88牛,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_百度作业帮
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已知木块下表面压力为5.88牛,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
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已知木块下表面压力为5.88牛,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
这道题的简便方法是:浮力的成因是受到液体对物体的下表面和上表面的压力之差形成,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上表面未受到水的压力,则浮力=5.88牛因为漂浮木块的重力=浮力=5.88牛 则可以算出木块质量为5.88N/9.8N/kg=0.6Kg=600g密度=m/V=600g/1000立方厘米=0.6 克/立方厘米=600千克/立方米
上下表面压力差等于浮力,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5.88牛 体积等于 0.1*0.1*0.1=0.001立方米密度等于重力除体积
木块只受重力和浮力,且因为漂浮,所以受力平衡,合力为零,木块下表面压力既是浮力,也是重力,所以可知质量,正方体木块边长已知,体积可知,密度根据质量比体积即可算出
解析:浮力的公式有四个,分别为
由浮力产生原因公式:F浮=F上-F下
浮沉条件,悬浮或漂浮时:F浮=G物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gV排
F浮=G-F′(指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重力减去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
究竟选择哪个公式,就看题目给出什么条件了,此题用第一个公式。<...三单元练习题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三单元练习题1
人&#8203;教&#8203;版&#8203;小&#8203;学&#8203;数&#8203;学&#8203;五&#8203;年&#8203;级&#8203;下&#8203;册&#8203;四&#8203;单&#8203;元&#8203;精&#8203;品&#8203;练&#8203;习&#8203;题&#8203;,&#8203;知&#8203;识&#8203;点&#8203;梳&#8203;理&#8203;和&#8203;练&#8203;习&#8203;非&#8203;常&#8203;好&#8203;!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表面距水面20cm,物体上、..
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表面距水面20cm,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差是______&Pa,物体受到的压力差是______&N,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物体上、下表面的高度差为h=10cm=0.1m;故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差为p=ρgh=1000kg/m3×9.8N/kg×0.1m=980Pa;(2)物体的底面积为S=0.1m×0.1m=0.01m2;受到的压力差为F=pS=980Pa×0.01m2=9.8N;(3)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示数压力差,故F浮=F=9.8N;故答案为:980;9.8;9.8.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表面距水面20cm,物体上、..”主要考查你对&&液体压强的计算,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液体压强的计算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 1.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以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等无关。 2.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的液体产生的压强,而对固体、气体或流动的液体均不适用。 3.在液体压强公式中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如图所示,甲图中A点的深度为30cm,乙图中B点的深度为 40cm.丙图中C点的深度为50cm。4.运用公式时应统一单位:ρ的单位用kg/m3,h 的单位用m,计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Pa。  5.两公式的区别与联系:是压强的定义式,  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都是普遍适用的;而是结合液体的具体情况通过推导出来的,所以适用于液体。
6.用公式求出的压强是液体由于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它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
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时,由于液体压强的大小不易测量或是不能直接观测到它的大小,我们用“转换法”,通过液体压强计中两玻璃管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将抽象的东西变成了直观且形象的东两,使问题简化了。&&& 由于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和液体密度两方面因素有关,所以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要保持液体密度不变,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时,要保持液体的深度不变。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 (或气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3)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阿基米德原理:(1)原理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g取9.8N/kg。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跟物体本身密度大小无关。阿基米德原理的五点透析:(1)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2)G排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 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3)V排是表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则V排&V物。(4)由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5)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ρ液应该为ρ气。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去分析和设计,具体采用“称量法”来进行探究,既能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中体验浮力,同时,还能准确地测出浮力的大小。例1小明在生活中发现木块总浮在水面,铁块却沉入水底,因此他提出两个问题:问题1:浸入水中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 问题2: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此他做了进一步的猜想,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1)(b)、(c)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小于(a)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铁块__(选填 “受到”或“不受到”)浮力; (2)做___(选填字母)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 (3)做(d)、(e)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__的关系。解析(1)物体在水中时受到水向上托的力,因此示数会变小。 (2)研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时,应保持V排和ρ液不变,改变深度。 (3)在V排不变时,改变ρ液,发现浮力大小改变,说明浮力大小与ρ液有关。答案(1)受到(2)(c)、(d)(3)液体密度公式法求浮力:&&&& 公式法也称原理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表达式为:F浮=G排=ρ液gV排)。此方法适用于所有浮力的计算。例1一个重6N的实心物体,用手拿着使它刚好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排开的水重是10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N。 解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10N。答案10实验法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就是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结论是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实验时,用重力差法求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最后把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相比较。实验过程中注意溢水杯中的液体达到溢口,以保证物体排开的液体全部流入小桶。例1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所示。&(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力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改正。解析: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探究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所以实验时,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水的重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因此实验过程中需要测空小桶的重力G桶,并且将溢水杯中的水加至溢水口处。答案:存在的问题:(1)没有测空小桶的重力 (2)溢水杯的水量不足改正:(1)测空小桶的重力G桶(2)将溢水杯中的水加至溢水口处浮力知识梳理:曹冲称象中的浮力知识:&& 例曹冲利用浮力知识,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有关的知识_____、 ____,另外,他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和______. && && 解析:曹冲称象的过程是首先把大象放在船上,在水面处的船舷上刻一条线,然后把大象牵上岸。再往船上放入石块,直到船下沉到船舷上的线再次与水面相平时为止,称出此时船上石头的质量即为大象的质量。两次船舷上的线与水面相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为了让两次船排开水的体积相同,进而让两次的浮力相同,再根据浮沉条件,漂浮时重力等于浮力可知:船重+大象重=船重+石头重,用多块石头的质量替代了不可拆分的大象的质量,这是等效替代法在浮力中的一个典型应用。&&& 答案:浮沉条件& 阿基米德原理& 等效替代法化整为零法
发现相似题
与“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表面距水面20cm,物体上、..”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8479256933257082195197399765431476边长10cm的正方体铁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与水面平行,距水面50cm,计算下面各题,铁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1= 压力f1= 铁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2= 压力f2=yaoguocheng,_百度作业帮
边长10cm的正方体铁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与水面平行,距水面50cm,计算下面各题,铁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1= 压力f1= 铁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2= 压力f2=yaoguocheng,
铁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1= 压力f1= 铁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2= 压力f2=yaoguocheng,
f=ps 所以把h1=50,h2=60分别代入,得到两个压强,即为p1 p2,然后正方体面积s相等,代入得到答案求:(1)正方体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正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3)放手后,正方体物块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g取10N/kg)
(1)物块下表面距寓水面的深度h=10cm 20cm=30cm=0.3m
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p=gh=1.0×103kg/m3×10N/kg×0.3m=3×103Pa
(2)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物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F向上—F向下=F浮
物块的体积V物=103cm3=10-3 m3
F浮=水gV排=1.0×l03kg/m3×10 N/kg×10-3 m3=10N
(3)物块的质量m物=500g=0.5kg
物块的重力G物=m物g=0.5kg×10N/kg=5N
因为F浮>G物,所以放手后物块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F浮'=G物=5N
下载完整版《2013全国各省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压强 试卷》Word试卷
相关资源搜索
最新同类资源
| 技术支持:QQ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体表面细菌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