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转债转股代码什么意思。。是会转股吗。。

4月10日又以6.16转股5千多万,正股价平均5.65;溢价18%
---------------------------------------分割线------------------------------------------
4月8日-4月9日两天,博汇转债累计转股3800万股,累计转股比例24%,将近2个亿的资金,平均溢价15%,也就是说实际亏损了3千万,这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才能笑看风雨淡啊!!
- 学习新股、债券、可转债、分级
- 不疯则已 一疯咬人
大股东自导自演?
- 70后屌丝男
如果是大股东控盘把股价拉上来的话,估计这2个亿的转股扛起来够呛。。。。6块1恐怕是这场烟火表演的最后疯狂了;遥想去年新钢转债最后的暴跌,仿佛就在昨天。。。
这么多股票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可就不是15%压得住的了。
此股后面必定有大行情,看看原来的阳光转债,也是在05年的时候低于转股价格大批转债转股,最后好像是股票10多个涨停。
- 春耕秋收的农民
相信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会有高价买债亏本转股,而不是直接低价买股的投资者,所以,这只能是是上市公司自导自演的一种赖债方式,属违法行为。
大量非法操控转股稀释了股权,打压了股价,股民可起诉索赔。
阳光第二啊
确实值得思考啊
在哪里可以看转股情况?求网址
- 学习新股、债券、可转债、分级
- 70后股市民工
华尔街没有新鲜事
看来是第二个阳光转债了。
牛市背景才有第二个阳光。大股东想最低代价转股!
- Many shall be restored that now are fallen and many shall fall that now are in honor
.。。。这个很神奇
为以后拉升多争取点时间?
逐步抛出中。
正在考虑是否买一些正股。
- 有所不为
呵呵,是有点神奇。
- 关注中国经济的人
晕,建议大家手中有转债不要卖,看大股东如何到期还钱!
10号又转了6%,共计30%
博汇够无耻,不过这个价格还是卖了让大股东转股吧,没必要和自己过不去。
- Many shall be restored that now are fallen and many shall fall that now are in honor
关于博汇高价转股了30%,我专门请教了st621大师,学到了一个名词叫“恶性转股”
这是他2005年博文描述的
关于恶意转股,初稿 [原创
有关于恶性转股的一些看法 最近阳光转债报出大量101.85的”自杀性”买单(到期兑付价格为101,余1个月)实际上很明显是发行方自己在大量买入。理由很简单,如果不转股,到期公司自己要拿出1亿真金白银还债.如果自己转股的话成本在3.8,对比市价3.00以上就是只亏损2000万左右,相当于捡来8000万。
其实,在这个游戏中除了唯一发行方的筹码是不要成本的——因为钱是圈来的能少还1元也是白赚的——当然,这种破事也只有视发股票如抢钱的市场里才会这么计算!而其他的参与者铁定宁愿选择兑付而不是8折转股,所以说高于101的买单在外部看来都是自杀性的,而只有唯一的发行方(或是勾结者)才有利可图的。
其原理类似于是采用场外贴进行的增发(就是发行方补充一部分现金给承接方,然后承接方用比增发价低的价格出货,貌似亏损,实际盈利,实际变化只是发行方实际募集资金减少)这里强烈希望证监会彻查这种违规行为!
以上行为,便有了题目所说的所谓“恶性转股” 指的是以远远高于市场交易价的转换价转股(换句话说是行使期权,这样就比较直观,就是在期权价值为负的情况下行使期权,这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理喻的)限于换位思考的局限,忘了整个搏奕过程中发行方的特殊地位。恶性转股此恶例一开,肯定会带来不少不良影响!堪比茂炼撕毁条款!
一,过去忽略的细节,导致转债估值的变化过去的估值建立在一个基本原则上,就是发债方以促进转股赖债不还为己任。以现在的市场环境来看,似乎这一大原则还没有改变(而国外的转债从来对促进转股一说嗤之以鼻的,他们的原则是,若你经营好,借你的钱就入股份;若是不好,就还本付息。而在公司真正经营好的时候,发行方还不希望转债转股摊薄股本)但过去的推断,都是建立间接性原则上的。所采用的方法无非是提升业绩推高股价促进转股;向下修正转股价提升期权价值促进转股;若你还想吃利息赖着不转,那就出赎回绝招逼你转。但是这三者的结果都对持有债券的人有利,因为无论正股怎样涨跌,你的期权价值都提升了,就是说你在转换时债价已经到了比较高的位置,你也有比较好的受益!而这种直接性行为——恶性转股。在方法上更灵活,更少制肘。比如不仅可以像100220 到了兑付期实在不行的时候赖一把债,甚至对于某些高票息债,很早就可以展开收购工作以逃避利息支出(一方面利息支付给自己,另一方面随息口的走高,未来某些债的利息会很高,打九折先行转股要比多付一年3%以上的票息来得好----况且有的时候付完息别人也不一定转股) 而对于一些股价怎么也上不去的转债来说,可以不忌惮条款造成的约束,用不着总是向下修正来防止触发回售条款。大不了我自己买自己转股,还是赖一把债,可以对持债人的利益置若罔闻(就是忽略提升期权价值来促进转股)条款对提升期权价值的作用被削弱了。唯一的缺点就是负担一点成本,但对于圈到钱的总量来说是不值一提的。尤其是对那种所剩余总量不太多的转债更加如此。而另外对于有MBO倾向的品种来说,为了防止过度放大转股数量造成的股份摊薄,恶性转股也是应对正股过度下跌的利器! 以上所谓,说明了此举大大削弱了转债的期权价值。对过去所谓的为了促进转股要积极促进转股有了提升业绩的动力,或是无比积极的想方设法向下修正最终来达到期权价值提升是空前的挑战!
二,在搏奕关系中发行人的权重增大,且有更多选择
1. 过去发行方对管理自己的转债比较消极。最多的是发行人大股东常常采取大额认购然后抛售套利的手法,以后看来这种手法也会有变化。可能会有更多的主动性行为包含期间,比如说出于某种目的对股份稀释的紧张而恶性转股;或是仅仅为了促进转股,逃避利息;或是因为回避将募集款挪用造成的回售义务。可能以后做出这种事的理由不一而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手法出现肯定不会是个案!
2. 对正股持有人的不良影响,过去,正股持有人和持债人的仅仅在期权价值得到体现时才建立比较大的关联,而当恶性转股出现时,他们便遇到了麻烦,因为在市场上出现了一批成本接近0而数量还特别大的筹码,这会造成主力的异常被动,长此以往,对发行转债的股票,主力都会有所忌惮,这是非常不利的事情。股票走势不好,无法促进转股,恶性转股发生概率高,主力厌恶,走势自然更不好,如此恶性循环。
3. 对于条款的制定原则会变化。如果恶性转股此法流行起来,则能不能转股完成圈钱的最后一步变得不太重要,而重要的步骤变成了能否发行,则发行条款会更多的迎合原流通股东,而对能不能促进转股似乎不太重视,甚至在日后的执行过程中对于持债人的利益充耳不闻。更有甚者很可能会用一些苛刻的条款骗取原股东的支持,而到时却恶性转股套现的恶劣手段来操纵转债的发行转股,其影响是深远的。 这里我要强调一点,这种方法应该是天然存在的。但是为什么在不太久远的历史却从未真正地发生过。因为这种行为实质是违法的。首先违反了公司不得自买自卖证券及其衍生品的规定,如果是请别的机构代劳则又会涉及到场外交易(从逻辑上讲,这种恶意转股的行为除了发行人做以外,没有人会这样糟踏自己的钱,必然是出于场外贴现这种原因)
三是涉及了出于某种目的操纵证券价格。如果证监会不闻不问的话(不过我对此丝毫不报有希望)那江苏阳光就会如我所言论,开此恶例。从实质上来说这种行为比坐庄和对敲更严重(因为动机更明显,行动更公开)和撕毁条约一样的严重违法,日后在证券犯罪史上的“地位”会比现在的很多行为更高,因为这是明火执仗的! 未完,还有这种行为的优点和市场策略2章
- Many shall be restored that now are fallen and many shall fall that now are in honor
服了,原来对于公司来说,发行10亿转债是看作收益啊
到期还钱10.7亿等于亏损10.7亿
溢价15%转股,当作亏损15%本金,亏损10.7×0.15=约1.5亿元
1.5亿元& 10.7亿元
而且这亏损还只是暂时浮亏
未来可以发利好拉股价减少亏损或者甚至盈利
我感觉自己今天才入门转债,过去自己真是善良又单纯
我继续等着发行方给我再好点的价格。
既然不差钱,115总可以吧。
这样的转债才是中国特色的转债,
很好,我喜欢。
不管股市,不管正股如何。
买转债的债民,只是多赚少赚的问题。
谢谢你,雷锋同志!
- 70后屌丝男
今天又转了5千万。。。
我不明白,如果大股东不愿意高价还钱,好办啊,根本就不该拉抬股价,反而是把股价维持在转股价80%-90%范围;让转债价格维持在纯债水平(肯定低于100元),然后慢慢在低位把大部分转债接盘;最终左手还右手,等于是6年前无息发债;总比现在现在花109去买转债完成转股强得多啊。。。
这种逻辑思维完全是火星人的。。。
- 80后,航天民工
如何赖债啊?在二级市场买债券也要花钱啊,转股自己也没好处,转股在2级市场抛售股价只会更低,离转股价更远。。。。我觉得是否有这种可能:公司提前在二级市场买入溢价很高的转债,然后转股,转股后不卖,留在手上。这个时候转股是不会影响二级市场的股价的。过一段时间,公司开始释放利好,并且在二级市场上买入自家股票,拉升股价,这个时候由于公司手上有转股了,这些股票会随着股价的拉升一起升值,等到股票拉至转股价30%附近时,公司开始抛售这些转股的股票,对冲部分拉抬股价的开销,最终达到全部转股的目的。
小弟新手,不知这个思路是否成立。。。
- 70后屌丝男
公司提前在二级市场买入溢价很高的转债,然后转股,转股后不卖,留在手上。这个时候转股是不会影响二级市场的股价的。过一段时间,公司开始释放利好,并且在二级市场上买入自家股票,拉升股价,这个时候由于公司手上有转股了,这些股票会随着股价的拉升一起升值,等到股票拉至转股价30%附近时,公司开始抛售这些转股的股票,对冲部分拉抬股价的开销,最终达到全部转股的目的。你这个逻辑也有问题啊,如果有利好消息,为什么要现在转股呢?转债也一样会升值啊!而且转债更灵活,到时候转股不是更好?现在转股是单行道,完全没有退路的打法。
天哪,正股5.65,转股价格:10.29元/股,亏大了。
终止日:. 真是大股东苦肉计?这也太悲情了吧
- 80后,航天民工
嚓,让各位见笑了,貌似算错了。。。。
本来以为博汇到期一定会促转股,因为看报表肯定没钱还,钱都投在项目上了,但没想到呀没想到,还有这么玩的!花1.5亿就解决问题了,而且转债后负债率下来了,又可以从银行贷款了,大股东不损失什么,手头的钱还多了。玩得很高呀!长姿势了
- 70后屌丝男
我大胆推测一下,是不是股东将转债转股后,直接拿去质押(因为博汇转债不可质押),借钱然后买转债,继续转股,继续质押,继续。。。。。。
- 快退休了
关键这个价格,除了公司,没有人去转,这10亿基本都而且要保证股价不被打下去,还要维持股价。否则,股价跌2个跌停,他亏的更多。是他要出。而且还要高于107回售买入。(如果未来股价不上涨的话)。而转成的股票,按现价出,假设10亿都是他的,亏2亿多。加上10亿是拆借来的钱,有成本的大概10%。拖一年,成本就是1亿。
新玩法,搬凳子看戏,出啥幺蛾子。
这个月基本转完。
年报出利好,十送五。
拉升股价。
哪儿亏哪儿补
- 投资的最终目的是破产
从分析看,博会转债已无上行空间,半数转债已经解决,剩余部分大股东已经可以应付到期赎回了。
可以去证监会要求调查
- 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本金
这个问题我曰思考过,最重要一上点走是区分上市公司与大股东。明显,这事不是上司公司干的,它不能持有自已公司的股票,需注消,它托第三亏方买要支付差价与利益维难以走帐而且违法。大股东更不可能,这么干相当于溢价定向增发。阳光转债这么干在于处在牛市前夜。所以大股东定向溢价接盘了。
博汇股价会如何影响,下周如何演绎。
顺着 的思路,找到一篇旧文,
以飨各位。重点看最后一段,但好像最终不了了之。
下一个这样做的公司:恒丰,歌华?
债转股的以后不玩了。这种股票没意思,前有新钢,后有博汇。
公司故意转债的方式说不通,高价买债高价转股以避免还债,有这么多的资金去买债早就把债还上了
转股后可以把股票卖掉,或者质押,得到的资金再去买转债,这样操作,10亿的转债,并不需要10亿就可以操作完毕
- 春耕秋收的农民
如何赖债啊?在二级市场买债券也要花钱啊,转股自己也没好处,转股在2级市场抛售股价只会更低,离转股价更远。。。。我觉得是否有这种可能:公司提前在二级市场买入溢价很高的转债,然后转股,转股后不卖,留在手上。这个时候转股是不会影响二级市场的股价的。过一段时间,公司开始释放利好,并且在二级市场上买入自家股票,拉升股价,这个时候由于公司手上有转股了,这些股票会随着股价的拉升一起升值,等到股票拉至转股价30%附近时,公司开始抛售这些转股的股票,对冲部分拉抬股价的开销,最终达到全部转股的目的。
小弟新手,不知这个思路是否成立。。。假定博汇不操作这种赖债行为,那么它到期要还本付息10.7个亿。
现在这样操作,可实现赖债的目的。
操作手法有以下二种
一、溢价15%转股,意即:赖债者投入100,转成价值85元的股票,然后抛出,由股民接盘这85元股票,从而实现由股民代位偿还85元债务的目的,而赖债者只花了15元就偿还了100元债券及利息。
二、赖债者亏本15%转股后不抛出,继续持有股票,然后公布重大利好消息,拉升股价后再抛出股票。假定股价拉升30%之后再抛出,那么赖债者就能100%的赖掉100元债务及利息,另外还可以获取15%的股票差价收益。
除了赖债者之外,没有任何心智正常的投资者会这样干,即便他再怎么看好这只股票,也不可能花高价买债转股,而不是在股票市场直接低价买进股票。
如果是这样,它现在至少要拿10亿出来买转债,它不如拿10亿做拉升股票等其他办法,还有时间不对,还有5个月,10亿的利息是多少
年报为什么推迟,已经有利好盈利200%,推迟,,不排除出利空,打压股价,继续转债收货,就算你不转,剩下个8-9%,还钱也不是啥大事,机构筹码应该在4-5块,就看他怎么拉升了,只剩下时间问题了。如果想拿股的 我建议就是有耐心。
恒丰转债大股东刚干过这事,大家都忘了?
只有一种可能,大股东在保壳,上市公司没钱还本,大股东出来买了债后不管什么价格统统转股,减轻上市公司压力,然后搞重组。
看来重组是将发生的……
不明觉厉。
恒丰是有承诺,而且不是最后一年,和博汇没有可比性。阳光倒是有些。
- 快退休了
关键是10亿股票砸出来,谁接。这样算下来,成本不便宜。未来怎么解套。
自买自转,相当于增发股票,肯定赚钱,但这么做是违法的,应该是通过关联方干的,只要不穿帮,公司就没事。
估计人家在103左右吃的货,下跌才能大量吃到货。也就是溢价10%而已。后面的107以上收。 我没有上博汇。当时上的时候,就考虑到最坏的情况107收。理性的看,大概率转债目前的价格就差不多了,也不是很坏啊,比新钢强多了。
这段钱是比较安全的,只是不及预期了。
那个假设:“95%以上的转债都能通过130以上强赎解决”,只是假设而已。
- 当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傻子的时候,应该反省一下自己,说不定傻的人是我自己
可以买入正股却高价买入转债,亏本转股,内部交易无疑。只是想不想查,查不查得实的问题了。从近期正股交易情况看,转股后尚未大量出货。因这部分资金明显是为 赖账而来,估计正股近期不会有行情了,只要涨,转的股就会趁机出。不要梦想会拉正股,如果要拉就不用溢价买转债了。
新手学习关注中
- 快退休了
去证监会举报。
新手,说说想法:
现在应该对转债有利,想要继续实现溢价转股,就必须要买到足够的转债,一种可能是已经收集到了足够数量的转债,分批转股,观察几天就能确认,另一种可能,如果只是收集了部分转债,那么后期操作方会努力激活转债的流动性以收集筹码,应该会有较大的振幅,但低点应该不会低于106,否则临近尾声会有其他套利盘进入了。持有转债的可以继续持有,因为在第二种情况下,越到后期,公司会越着急,出的价格可能越高
不一定要要100%持有。
机构的想法你我不用猜。
- 最喜欢黑天鹅
不要脸到极点!
不用太高吧,只要高于107就可以了。人家愿意出108收,你不会等着人家还你107吧?
- 一颗心不再飘浮,一个梦反反复复
如果真是上市公司干的,违法吗?
静观其变,不参与即可。
近几天抛售转股,正好通过打压正股,以不太高的价格收集转债,以便再次无赖转股,看来操作的资金能力有限啊,不然一次达到目的多好,现在曝光后可能会不好操作了。
转债收集数量到了,正股就该上去了
转债的成交量短期内低了,意味着不好收集了,可能就会提高价格,转债的机会更好一些
- 当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傻子的时候,应该反省一下自己,说不定傻的人是我自己
既然“以不太高的价格搜集转债”,还贴钱转股干嘛?
大家都认为是大股东或其合作者恶性转股。我有个其它想法,我认为有两种可能,1、600966总股本5.05亿,大股东持股1.7亿,流通股本在3.3亿左右,要在二级市场短期内收集5000万股筹码,收集成本估计会超过8元,而且时间会来不及,因为在9月前要解决转债问题,不如悄悄买入转债,控制筹码成本在7元以内,后续配合年报利好,可能会10转10或10转15,大幅拉升股价,然后完成转股任务。2、主力已经完成筹码收集,为了拉升过程中减少转股抛压,提前消化低价筹码。不论以上哪种情况,主力都会通过股价大幅上涨来解决转债问题,而不会象大家担心的恶性转股,因为那么做其实没有任何好处,公司要是恶性转股亏损几亿元,账面无法处理,估计还得有人会被追究责任。以上仅为个人猜想,请大家不要当真,也不要据此操作股票。
收集成本不会超过8元的,你打个涨停到6元试试,一天就能收集5000万股筹码。
- 忽悠,接着忽悠
好几天没转股,大股东筹码收集够了吗
- 忽悠,接着忽悠
转债的成交量低了,不好收集了,可能就会提高价格,转债的机会会更好一些吗
- 当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傻子的时候,应该反省一下自己,说不定傻的人是我自己
今天正股成交量再次放大,估计这股资金搜集转债后,低价转股,抛售股票,正股下跌带动转债下跌,再次搜集转债,转股,抛股,达到以不太大的资金量和损失,恶意转股的目的。
这个正股和转债,看来都不能玩了,以后必须买那些90附近的转债,才有机会了。
- 最喜欢黑天鹅
博汇纸业翻身的可能性太小了:造纸行业高污染行业,就像钢铁行业类似,都是国家严控的目标。
内幕交易太明显了。。感觉就是10年前阳光的CASE
其实也简单,到104买入,不到放弃就是了。
- 积福,惜福
107以内买就行了,看戏。懒得猜测了
- my power~
转了这么多股,持股超过5%者是不是应该公告呢
会不会下调转股价到5.74呢
完全可能,看样子没放弃,然后108-110收转债,大家都没意见了。
- 梦在桃花源中人。
转股时是什么心态:等待停牌再开狂拉8个涨停的心态,结果等来了被迫放弃重组和遭受谴责。
现在是什么心态:等事情过去,过去之后自拉自唱,拉高出货,这就比坐别人抬的轿子要辛苦多了。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span class='JO_60.03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72.29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87.43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82.6800
<span class='JO_0.00
<span class='JO_21.8700
<span class='JO_.00
<span class='JO_97.8200
<span class='JO_0.00
可转债转股需要注意什么?
17:49:00来源:金投股票编辑:fangbiao
摘要:可转债转股需要注意什么?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在目前国内市场,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
可转债转股需要注意什么?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在目前国内市场,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的债券。可转债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
当可转债失去转换意义,就作为一种低息债券,它依然有固定的利息收入。
如果实现转换,投资者则会获得出售普通股的收入或获得股息收入。可转债具备了股票和债券两者的属性,结合了股票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债券所具有的安全和收益固定的优势。此外,可转债比股票还有优先偿还的要求权。
可转债转股怎么做?首先,转股操作必须在该可转债发债公告约定的转股期内的交易日进行,转股时间与股票和债券的交易时间相同。
其次,投资者必须通过托管该债券的进行转股申报。各证券公司会提供各自的服务平台(如网上交易、自助委托或人工受理等),将投资者的转股申报发给交易所处理。
投资者在委托转股时应输入:
(1)证券代码:拟转股的可转债代码。
(2)委托数量:拟转为股票的可转债数量,以&张&为单位。
投资者在投资可转债时,要充分注意以下风险:
一、可转债的投资者要承担股价波动的风险。二、利息损失风险。当股价下跌到转换价格以下时,可转债投资者被迫转为债券投资者。因可转债利率一般低于同等级的普通债券利率,所以会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损失。第三、提前赎回的风险。许多可转债都规定了发行者可以在发行一段时间之后,以某一价格赎回债券。提前赎回限定了投资者的最高收益率。最后,强制转换了风险。
投资防略:
当形势看好,可转债随二级市场的价格上升到超出其原有的成本价时,投资者可以卖出可转债,直接获取收益;当股市低迷,可转债和其发行公司的股票价格双双下跌,卖出可转债或将转债变换为股票都不划算时,投资者可选择作为债券获取到期的固定利息。当股市由弱转强,或发行可转债的公司业绩看好时,预计公司股票价格有较大升高时,投资者可选择将债券按照发行公司规定的转换价格转换为股票。
与一般债券相比,可转换债券的利率是比较低的,目前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多在1%上下,只具有象征意义,利率的高低对可转换债券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实践上看,目前的规定是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不超过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而一般债券的年利率要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40%左右;从另一方面看,可转换债券的利率越高,说明其债券属性上升而股票属性下降,投资者从转股获得的收益相应下降,可能反而得不偿失。总而言之,票面利率不应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转股价格是所有条款的核心,可转换债券的转股价格越高,越有利于老股东而不利于可转债持有人;反之,转股价格越低,越有利于可转债持有人而不利于老股东。由于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公司控制在老股东手中,所以发行人总是试图让可转换债券持有人接受较高的转股价格。
2014年中国股市全年休市安
股票走势图到底怎样看
低PB股票组合能够跑赢大盘
股票k线图应该怎么看
如何看盘:如何解读个股的
如何正确的认识蓝筹股
持有的股票退市以后应该怎
中小股民如何参与打新股
股票书籍《波段操盘法则:
《房价未来或下行 可以布局
内容页右边ssi …
版权所有 &
金投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12288;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可转债技术术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可转债技术术语
可&#8203;转&#8203;债&#8203;技&#8203;术&#8203;术&#8203;语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最新播报:
诡异的结局 究竟是谁导演了博汇转债亏本转股
4月8日起的三个交易日内,在转股价远高于正股价格的情况下,博汇转债出现了比例高达30%的突击转股,所支付的溢价最高达到18%。如此离奇一幕的背后,博汇纸业是否通过补偿利益的“抽屉”协议,劝诱持有转债的机构不计“亏损”转股?或者直接通过隐蔽的利益相关方“自买自转”?在经营不振、资金链紧绷的背景下,公司“自愿承担”转股溢价,或许比偿还全部债券本金更为实际。
诡异的结局
据博汇纸业此前公告,截至今年3月31日,仅有27.9万元的博汇转债进行了转股,尚有9.75亿元的博汇转债未转股,占可转债总发行量的99.97%。
戏剧性的变化始自4月8日。据交易所数据,8日,博汇转债当日转股1298万股,累计转股1303万股,累计转股比例为8.23%。当日博汇转债收盘价为108.02元,经计算实际转股成本为6.65元每股,较当日博汇纸业收盘价5.86元高出13.5%。
对于任何理性的投资者来说,这都是一种“愚蠢”的操作。投资者大可选择卖出可转债,然后直接买入博汇的股票,而不必支付13.5%的溢价。
有意思的是,博汇纸业正股走势同样诡异,其在4月8日盘中摸到6.19元的高点,精确超过6.16元的转股价。难道这就是触发8%的转债持有人实施转股的源动力?
此后两个交易日,博汇转债进一步出现大比例转股,但博汇纸业正股股价与可转债价格出现背离,正股快速下跌、转债仍在上涨,溢价由此扩大,这让转股者的交易动机更令人难以理解。
9日,博汇转债当日转股2523万股,累计转股3826万股,累计转股比例为24.18%。当日博汇转债收盘价涨至108.89元,而博汇纸业正股股价跌至5.75元,转股溢价为17%。
10日,博汇转债当日转股937万股,累计转股4764万股,累计转股比例为30.1%。当日博汇转债收盘价进一步涨至109.21元,而博汇纸业正股盘中下探到5.68元,收盘维持在5.76元,转股溢价高达18%。
由此,以上三日累计转股4760万股,已经将近正股总股本的10%,涉及资金逾3亿元,转股溢价约在13.5%至18%之间,亏本买卖毫无疑问。而8日至今,博汇纸业正股并未出现大幅放量,15日收盘价仅为5.44元,转股溢价进一步攀升至22.15%,转股者“理论”浮亏已达5000万。
精密的复盘
回溯过往案例,发行A股转债的上市公司,通常具有促使转股、化债权融资为股权融资的强烈意愿,使得历史上绝大多数可转债最终以正股价高于转股价130%,触发强制赎回条款,促使转债持有人选择转股而告终。
这背后的逻辑是,当可转债触发强制赎回条款时,转债二级市场交易价格远往往高于130元,如果不转股就面临低价被赎回的风险,而转股对投资者与发行人而言,则是“双赢”。
另一方面,当市场整体走熊、或上市公司经营不利导致股价萎靡不振时,上市公司则会尽力谋求触发转股价格下调的条款,目的也是促进转股、而非还债。
以此观察博汇转债,2009年博汇纸业发行9.75亿元可转债,冻结有效申购金额2926.8亿元,中签率仅为0.1%,创下可转债中签率的新低。据债券说明书,日为其到期日。
今年1月14日,博汇纸业股价出现阶段性低点4.37元。以此为准,距6.16元最新转股价还有40%的上涨空间;若要触发强制赎回条款,其股价应至少达到8元,需要上涨近100%。
同时,据规定,可转债的转股价不得低于正股的每股净资产,博汇纸业目前每股净资产在6.1元以上,亦封杀了下调转股价的可能。
由此,在距转债到期已不到半年的关键时刻,对于博汇转债的最终走向,各利益主体无非围绕着正股6.16元、8元两个价位展开博弈;如果无法达到,则需准备10亿现金到期付账。
那么,博汇纸业的现金偿付能力又如何呢?
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博汇纸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仅为0.85、0.55,账面货币资金为5.9亿元。另外,去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5437万元;实现净利润约1240万元,同比下滑47%。
对于行业情况,申银万国印刷行业分析师周海晨对记者表示,造纸行业产能在2011年逐步释放,造成现在仍存在产能过剩,博汇纸业主业白卡纸前景仍不乐观。
有趣的是,在此背景下,今年1月29日,博汇纸业陡然发布一则利好,预计公司201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0%以上,上年同期净利润701.59万元,每股收益0.0139元。这是博汇纸业五年以来首次业绩出现增长。
公告披露业绩变动主因系全资子公司江苏博汇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加,从而导致利润增加。但记者查证,博汇纸业去年10月18日曾公告,为满足江苏博汇生产经营的需要,向该公司增资29000万元。截至去年6月30日,江苏博汇亏损265.29万元。
莫非博汇纸业一增资,江苏博汇即实现大幅扭亏?
就在这样的利好带动下,博汇纸业股价开始一路反攻,到4月8日最高触碰到6.19元,象征性地越过了转股价。而博汇转债也因此一路狂飙,从102元涨至近期高点109.9元。但是,转股需支付相应“溢价”的情况从未好转。
猜想的逻辑
在此情况下,究竟谁在亏本转股?谁又能从中真正获益?记者采访大量相关人士,得到三种猜测版本。
其一,博汇纸业存在重大“预期”利好,转股者愿意忍受浮亏,博弈未来股价。
持此论者大多比照阳光转债旧案。2005年,临近到期的阳光转债在最后一年内也诡异地发生了大笔的亏损式转股,最终在2005年4月转债到期前全部转股完成。随后,江苏阳光就发布了进军当时炙手可热的太阳能行业的公告,股价一飞冲天,在5月份收获了11个涨停,股价飙升300%。
不过,这一猜测疑点极多。首先,转股者如果提前预知到“利好”,大可卖出可转债、再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为何要通过溢价转股的方式多付18%的“买路钱”?其次,若正股大幅上涨,可转债也将同步上涨,持有人没必要亏损转股。最后,江苏阳光能够大涨的市场基础是2005年处在牛市前夕,如今博汇纸业如有可以撬动股价的重大利好,为何不在转股前发布,或干脆通过释放利好将股价推高到8元触发强制赎回?
其二,转股者从减持套现的规模、便利等角度出发,“两害相权取其轻”。
目前,博汇转债日均成交额不足2000万元,而博汇纸业成交额多在5000万至1亿元。查阅博汇转债最新持有人榜,截至2013年6月底,多为债券基金、私募机构。
但这一逻辑同样存有疑点。如前所述,溢价转股需要多付18%的“买路钱”,但同期转债也在飙升,即使大幅减持会压低转债价格,也比亏损转股来得理性。
某持有博汇转债的私募基金负责人15日对记者表示,博汇纸业身处产能集中过剩的造纸行业,正股基本面并不支持大涨,“博汇转债此前套了好多人,交投不算活跃。我们没有转股,而是选择108元附近减持。”
其三,上市公司向转股者输送利益促其亏本转股、或干脆隐蔽关联方自买自转,躲避到期还债压力。
这一逻辑目前看或许最“合理”。博汇纸业通过“抽屉”协议,鼓励持有转债的机构转股卖出,并承诺补偿其损失;又或者直接通过关联企业买入转债,转股卖出。在资金链紧张的背景下,承担18%的溢价,远比偿还100%的本金要划算。
“现在转股确实还是亏损的,建议你108元以上卖掉。”15日,记者以可转债投资人身份致电博汇纸业证券部,“不存在私下协议,我们也不知道是谁在高价转股,可能主要还是基于4月8日那天触碰到了6.19元的高位吧。”
确实,上述推论如要印证,至少需要披露转股者身份,但这从公开信息中尚无法获得。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山转债如何转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