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一周股市将爆发什么大事?哪个板块又出配股是利好还是利空了?想知道风口在哪

以下专供金融证券高端人士参阅
★政策影响中国
《首席证券内参》一周精华
【热点聚焦】
从领导人陪访团看新经济炙手可热的行业
编者按:国家级领导人出访进行国事访问,陪同出访的代表团直接代表了领导人对相关行业的重视,从本次习近平主席出访韩国,和德国总理默克尔来华访问代表团中的商界代表我们可一窥中国未来崛起产业的端倪。
【财经分析】与以往出席国际会议和国事访问连在一起的访问形式不同,韩国是习近平任职以来首次专程访问的第一个国家。中国人对“第一次”向来比较敏感和慎重,此次也不例外。
尤其从经济层面看,习近平访韩带去了超过250人的经济使团,除了制造业,还包括金融、IT、服务业等未来有希望合作领域的代表企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层次上都是史上最高水平。
商界大佬们随访这本是常事,但这一次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韩国还是引发了不少互联网圈内人士的关注,因为在随访团中马云、李彦宏和任正非的名字赫然在列,甚至是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也能算做半个互联网人,此次出访对互联网产业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而无论是传言中的主动争取也好,还是商务部外事司所说的商会选择也罢,中国IT业的发展还是得到了国际认可的,尤其是BAT、华为、中兴、联想们,加之韩国本身出色的互联网基础创造的合作可能,出访韩国,互联网显然是一张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好牌。
至于随访带来的曝光度自不用说,利用和政府的关系来为自己做背书更是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因而随访团的选择显然也不会是随意之举。
相比于传统行业,互联网虽然早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来自政府层面的重视显然还是稍逊一筹,多少有点“中南海时差”。
而去年开始高层频频到互联网公司调研,互联网大佬们也在两会上纷纷露脸,就连郭金龙送连战的礼物都是小米手机,习总书记更是提出了把中国从网络大国建成网络强国,来自高层的重视正在让互联网迎来一个新的阶段。
对于阿里、百度、华为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们,自然可以借着这股风进一步实现业务的国际化,尤其是在像韩国这样互联网基础良好的国家。正如商务部外事司给出的随访团“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理由一样,未来这样的机会显然会更多。
但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这样的关注也同样可能带来更多的限制和监管。
不过,技术依托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但又总会推动着这种环境的改变,这一次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异常华丽的随访团无疑就是这样一种表现,无论如何,互联网经济的时代显然已经来了。
默克尔学宫保鸡丁:想在中国西部做点什么?
老牌川菜馆"成都印象",默克尔认真观摩大厨用她购买的原料烹饪这道菜。也许回到德国后,她会试着运用在这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给她的先生秀一下手艺。毕竟,就像她当天早晨说的,她打算在这里"学点什么"。
在默克尔4天的行程中,大部分时间还是会用于国事访问。中方领导人对德国代表团发出了多个晚宴和会谈邀请。这是相当特殊的礼遇。德国媒体推测,这也许说明,中方把德国这个欧盟最大经济体的首脑视作整个欧盟的"非正式领导人"。
随默克尔访问中国的德方代表团里聚集了一大批商业领袖和企业掌门人:西门子的克泽尔、德意志银行的菲辰、蒂森克虏伯的赫辛根、汉莎航空的斯波尔斯、德国邮政的阿佩尔、商业银行的布莱辛、英飞凌的波斯、软件公司SAP的科格曼、工业气体巨头林德的比歇勒和德国证券交易所的弗兰乔尼。
默克尔选择四川作为此次访华的首站,反映了德国企业到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发展的强烈兴趣。随着大规模的城镇化,这一地区势必将崛起若干仅次于北上广的特大型城市--单单四川省的人口就超过8000万。道路、运河、垃圾处理系统、供电、供水等需求与日俱增,依托理工类高校的众多IT公司也急需技术和金融服务。这也是众多德国金融机构对此地区感兴趣的原因。
德企投资前沿
四川省内德国企业众多。德国大众在四川的工厂生产中国版的捷达和帕萨特。"如今,在四川的公路上行驶的大多数汽车都是我们生产的。"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文德恩在默克尔参观当地的汽车工厂时说。
他同时表示,目前在中国的德国汽车制造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应对电动车发展大潮。鉴于越发严峻的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一直在努力控制空气污染并大力扶持新能源电动车的推广。在此大背景下,电动发动机的开发和制造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充电站建设都是集团面临的难题。
此外,去年9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位于成都高新区的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研发基地正式投产。这是西门子在德国之外的首家数字化企业。西门子东北亚区工业业务领域总裁吴和乐(MarcWucherer)称,这也是西门子在全球考察对比300多个城市后,最终做出的决定。
分析人士表示,多年以来,中德两国均维持良好经贸投资合作关系,而汽车产业的交流一直是经贸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几年来新能源扶持政策逐渐加码,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元年,在此背景下,中德两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的交流将格外引起社会关注,相关概念股亦有望再起波澜。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决策参考】
指数僵局如何打破?
结论:我们认为,造成股指上下两难的宏观变因是,市场总是在“经济指标是否企稳”和“微刺激是否演化为强刺激”的预期间摇摆、博弈,而这两个预期本身又是相悖的,除非有一方能够取得压倒性优势,方能令股指打破僵局。但这并不妨碍市场在“新经济”板块中继续寻找机会。
【财经研报】与个股行情的火爆相比,目前大盘指数陷入了下跌不易上涨亦难的僵局,股指波动性相当微弱,这其中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一僵局会在什么条件下被打破?股指是否具备上行突破的动力?
我们认为,造成股指上下两难的宏观变因是,市场总是在“经济指标是否企稳”和“微刺激是否演化为强刺激”的预期间摇摆、博弈,而这两个预期本身又是相悖的,除非有一方能够取得压倒性优势,方能令股指打破僵局。但这并不妨碍市场在“新经济”板块中继续寻找机会。
造成市场快速下跌的地产恶化、信托违约、流动性紧张等因素等都慢慢缓解,再加上宏观政策的“托市”预期,使得市场快速下跌的空间不大。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并无超预期迹象出现,微刺激演化为强刺激的概率也不大,使得市场的上行空间亦有限。
当前的市场情形是,股指既没有对经济指标企稳反弹作出乐观反应,也没有对定向宽松加强给予正面表现,而是沿着市场自身的轨迹窄幅波动。市场对经济企稳和政策刺激越来越不敏感。
压在长期经济身上的三座大山――高负债、高产能、地产泡沫,是导致市场不敢给予实体经济过于乐观预期的根本因素,也是短期市场对经济企稳不敏感的关键原因。这三座大山不移,以金融、地产为代表权重股难以获得持续上行的动力,进而股指亦缺乏大幅上行的基础。
股指缺乏波动性的背后,是经济指标企稳反弹的微弱,以及刺激政策定向投放的方向性不明显。市场已经对这种微弱的经济反弹出现了审美疲劳。同时,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政策也难以给予市场充分的想象空间。经济指标越反弹,政策刺激越不可能演化为强刺激,市场越缺乏想象空间;同理,政策越不强刺激,经济指标反弹就越不明显,市场亦缺乏强势反弹的经济基础,这就是经济、政策、股市之间的悖论。
事实上,2012年底和2013年中的经济回暖,市场都给予过乐观反应,主板指数反弹均超过10%,如今实体经济又出现企稳反弹迹象,主板指数又将反弹多少呢?
短期股指打破盘整僵局的条件仍然是,实体经济的小周期复苏得到市场的认可,这一点将会随着6月和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发布而有所好转。既然前两年的经济小周期的复苏都曾引发股指一定幅度的反弹,相信今年下半年也不会例外,区别只是上涨幅度的大小而已。
在我们看来,中国经济在“高负债、高产能、地产泡沫”三座大山的压制下,任何短期的小幅度的经济企稳反弹,都难以给予股市大幅反弹甚至反转的基础。
我曾预测下半年股指将强于个股,是基于实体经济将进入一个小复苏周期所作出的判断,是一个阶段性的周期股的复苏,但从大的周期来讲,A股仍然难以摆脱经济“三座大山”的压制。
不过,我们对于7月A股行情仍然抱有较为乐观的预期,即使指数上升幅度不明显,个股行情亦将继续精彩纷呈!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个股机会如何把握?
结论:我们认为投资机会仍将存在于行业、题材等战术层面,把握趋势性战略投资机会的意义有限,7月投资者可关注:1、把握中报行情前期的超预期以及高送转机会;2、厄尔尼诺现象的预期炒作。
【财经研报】随着“五穷六绝七翻身”的到来,当前市场存在多方面因素支持,包括经济数据好转;利率保持低位;新股抽血的影响边际减弱;中报发布前期风险有限,不达预期的公司多在8月下半月发布,市场有望在炒作高送转等概念中进一步活跃等。不过根据徐志丹女士在《指数僵局如何打破?》的判断:即使指数上升幅度不明显,个股行情亦将继续精彩纷呈!这意味着“大盘搭台,个股唱戏”的结构性行情在短期仍难打破。
我们认为投资机会仍将存在于行业、题材等战术层面,把握趋势性战略投资机会的意义有限,7月投资者可关注:1、把握中报行情前期的超预期以及高送转机会;2、厄尔尼诺现象的预期炒作。
高送转概念正当时
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股市历来有“报喜不报忧”的传统,一般来说,披露时间点考前的公司,往往业绩较好一些。另外,前期公布中报的家数较少,题材标的非常明确,再加上A股市场有炒新鲜题材的传统,第一批中报披露公司容易成为市场活跃资金选择的短期标的。目前来看,沪深两市7月披露中报的A股家数共有184只,从已经进行预披露的78家公司来看,只有17家预忧,59家报喜,中报行情或将在七月中下旬进入第一个高潮。
而把握中报行情的关键就在于挖掘其中可能的高送转标的,根据历史经验,我们认为存在高送转预期的标的满足4个条件:1、中报收益可观,每股收益最好在0.4元以上;2、每股未分配利润与美股公积金合计超过4.5元;3、上一次分红方案中没有出现送转股;4、股本规模尽可能小,主板在5亿以下,中小板与创业板也最好不要超过2亿。
根据以上四个条件,以下标的符合高送转预期标准:
关注厄尔尼诺概念
从今年年初欧美气象学家就开始预言厄尔尼诺现象即将到来,在我们此前的产品中对其成因以及相关经济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直观的讲,历次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东南亚的确显著的干旱与美洲地区持续洪涝,不过无论是那种异常都会带来的大面积减产进而影响到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剧烈波动。
虽然目前尚难言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开始初现端倪,不过金融市场一直是一个交易预期的市场,往往在现象发生之前就已经完成了金融产品价格上的反应。一旦进入7月份市场发掘到更多气候异常的现象,对于这一概念的炒作就将正式开始,届时或将形成一波类似于5、6月份“妖镍”行情的周期股题材投资。
我们认为,目前投资者可考虑以下三条线索提前布局厄尔尼诺受益股的投资思路:
1、直接受益于农作物减产、大宗商品涨价的一系列农业股,相关标的如:、、、等。
2、间接受益资源品价格上涨导致产品价格上涨的相关上市公司,相关标的如:、、等。
3、“农业科技股”,包括提供增产与防灾抗灾一类技术与机械设备的上市公司,相关标的如:、、、等。
总而言之,目前股市“有熊转牛”的有利因素正在不断聚集,但量变引起质变仍需时间发酵,个股层面的结构性机会仍是未来赚钱效应的根源。但在基本面下行压力犹存,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背景下,高估值科技股与低估值蓝筹股无法具备持续的向上动能,“追新”仍是市场题材热点的主要投资思路。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焦点透视】
中韩自贸区:一个股市中的故事!
【财经研报】在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同时发表题为《风好正扬帆》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
坚持互利合作,强化利益融合。经贸关系一直是中韩关系的亮点。中方愿意同韩方一道,加快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深化金融领域合作,强化宏观政策协调,不断做大利益蛋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中韩还应该同舟共济、携手努力,共同引领地区发展,为亚洲繁荣和振兴作出贡献。
另据新华社电,习近平主席7月3日在同韩国总统朴槿惠会谈后共见记者时说,我和朴槿惠总统同意,两国将加大中韩自贸区谈判力度,争取在年底前结束谈判,为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000美元的目标创造更好条件。
在我们看来,习主席出访韩国对于股市最大贡献就是中韩自贸区的故事,为什么说说是故事因为即使再大利好对于公司短期影响不大,为此只是概念。
如果概念中韩自贸区有什么可讲的,我们认为两点值得注意就是中国的换韩国电子产品,尤其是山东的蔬菜和韩国的三星如果顺利他们会对于两国有消费有巨大影响。对于股市没有这样的上市公司为此聚焦运输上,也就是两个港口一是山东日照和辽宁的:一个把东北运到韩国,一个把山东蔬菜运到韩国,如果有实质发展这两个港口预期将支撑股价上涨。这就是故事,实质是从去年到现在这两只股票没有涨过,做盘机构横盘很久需要一个事件爆发做出利润空间,为此有利好马上上涨成为中韩自贸区龙头。
应该说,习主席本次访问韩国,基本上就是为中韩自贸区谈判的重大纲领、原则一锤定音,而在此之前,截至目前,中韩自贸区谈判已经过11轮,第12轮谈判预期于7月在韩国举行。中韩自贸区多次部长级谈判,为今年年底前结束谈判作了充分的铺垫。
为何中韩携手撇开日本先建中韩自贸区?
早在2010年,中日韩三国就初步提出了建设中日韩自贸区的动议。
2010年5月在中国成都举行的第三届中日韩运输及物流部长级会议签署了《第三届中日韩运输及物流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提出了建立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的倡议。在2010年12月召开的中日韩运输及物流发展论坛上,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NEAL-NET)正式成立。网络的组织机构包括指导委员会、理事会和秘书处,秘书处设在中国杭州。目前,三国物流信息共享服务接口已成功开通,三国试点港口中国宁波-舟山港、日本东京-横滨港和韩国釜山港基本实现船舶动态信息的互联共享。
按照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蓝图,最受益,也最有可能成为中日韩自贸区枢纽的应该是浙江,尤其是。
但在目前的发展态势,以浙江为交通枢纽建设中日韩自贸区的构想目前还面临着障碍,而是退而求其次,中韩先行直接对接。其中原因,不在经贸层面,而在政治和军事层面。
中日韩三国,中韩关系前所未有牢固,正处于“蜜月期”,而中日和韩日由于历史问题,高度合作缺乏战略互信。
中日两国一方面是需要合作,来削弱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和美元在亚洲的控制力,所以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对日本追求正常化采取了技术性“绥靖”政策。
中国推动朝日5月29日在瑞典的局长级会谈,日本和朝鲜的关系一夜之间破冰。这不仅抛开了六方会谈框架,又抛开了美日韩对朝协调机制。美国向西进一步,促使中国就趁机向东进一步。欧洲力量的削弱,加强了日本。
中国的这种转变将对东亚的安全机制,甚至区域贸易协定(离间TPP,促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国际货币结算体系甚至金融体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需认识并持续跟踪这一线索。
当然,谁都知道,日本正常化是危险的。就在2天前,日本通过了解禁集体自卫权决议案!
所以,对日本的顾虑,使得中韩自贸区更容易践行,两国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先行一步。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一张图揭示中日韩自贸区最佳地区
【财经分析】中日韩自贸区最大的是中国,日本,韩国的经济总量太小了,所以中日韩自贸区的位置应该是靠近中国、日本是最好的最节省物流成本的。
从地图上面看宁波--舟山距离日本韩国是最近的,建设中日韩自贸区枢纽的最好地区就是宁波--浙江,最关键的是宁波--舟山已经和日本韩国的港口实现了对接。要建立自由贸易区,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如立法、自贸区域的划定、相关制度安排,等等,这都要由国家层面来做决断和安排。显然,这需要有一个从呼吁、酝酿到探索和实践的过程,现在宁波和舟山已经走到了全国前列。由于韩国和朝鲜理论上还处于战争状态,未来不能排除朝鲜和韩国发生战争,从规避战争风险的角度看,试点地区远离朝鲜是符合中日韩的利益的,这也是中日韩三国选择联网的港口城市都远离朝鲜的根本原因。
浙江作为中日韩自贸区枢纽优势明显
放眼世界上现有的自由贸易区,一般都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大多都建在海岛、海岸线、港口城市上;二是都有公平开放的环境、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高效规范的政府服务。如新加坡、德国的汉堡等,都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区。
从地图上看,浙江作为中日韩自贸区枢纽优势明显。
第一,浙江港口岸线资源十分丰富。浙江有海岸线6696公里,居全国首位,可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506公里,约占全国30.7%,相对集中分布于宁波―舟山港城,是我国建设深水港群的理想区域。目前,宁波―舟山港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综合港、第八大集装箱港。
第二,浙江特别是宁波、舟山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浙江位于长三角地区南部,南接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临(股吧),西连长江流域和内陆中部地区,区域内外海陆空交通发达,又紧邻国际航运战略通道,具有深化国内外区域合作、加快开发开放的有利条件。如果能在宁波、舟山建成自由贸易区,其对周边地区,甚至与其相连的中部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值得期待。
第三,由于浙江在全国较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资源环境有偿使用等改革,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已基本形成了高效、规范的市场机制。特别是在国家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大背景下,浙江一方面加快地方立法步伐,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全省初步形成了法律法规日益健全、市场竞争公平有序、政府服务高效规范、开发开放不断深化的整体环境。
当然未来会把自贸区扩散到山东、江苏大连等地,综合来看,中日韩自贸区,浙江宁波-舟山收益最大,因为他们的综合物流成本最低。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连云港成韩国与欧亚大陆的便捷通道?
【财经分析】是中国国内首家同时拥有两条中韩客货班轮航线的港口!
和韩国的交流源远流长,韩国新罗时期的民族英雄张保皋曾率商业船队到过,这使得很多韩国人对有着特殊的感情。据悉,2012年6月份,中国政府已正式批准在市设立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该市希望以此为契机,“依托,面对东北亚,连接中西部”。而韩国正好与这个欧亚大陆的重要铁路枢纽及出海口隔海相望,因此,通过战略对接,韩国可以与中国中西轴线及东亚及欧洲大陆形成一个建立在铁路和海洋运输基础上的技术和经济纽带,进而打造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通道。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是中国国内首家同时拥有两条中韩客货班轮航线的港口!在中韩自贸区概念黑马爆棚的当下,、、纷纷涨停的刺激下,作为被韩国人普遍看好的“韩国与欧亚大陆的便捷通道”,大概率成为下一个打板的中韩自贸区概念股!
被确定为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的主要港口之一,与上海港、一起并列为长三角3大主枢纽港。
公司所处的位于江苏省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是华东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陇海、兰新铁路的东端起点,港是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安徽、河南、山西、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等十一个省(自治区)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是连接上海和青岛之间最重要的国家主枢纽港,周边铁路、水运和公路集疏港方便快捷。
港以建成集装箱运输优先发展的亿吨大港、上海和青岛之间的集装箱运输干线大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组合大港、全力服务于地方和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为目标追求,坚持好中求快,科学发展,吞吐量大幅上升,集装箱运量占据江苏首位,跨入全国前10、世界百强,多次跃上中国最具竞争力10大港口排行榜;奉行“客户至上,质量第一”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装卸运输竭诚服务客户,多次荣膺中国海运船港星光榜服务五星级港口。
港拥有包括集装箱、散粮、焦炭、煤炭、矿石、氧化铝、液体化工、客滚、件杂货在内的各类码头泊位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0个;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通航关系,辟有至欧洲、美洲、中东、东北亚、东南亚等集装箱和货运班轮航线40多条,并开通了至韩国仁川、平泽两条大型客箱班轮航线。
作为海滨城市、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地处中国南北经济带、东西经济带的交汇点,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城市,也是一个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
中国中央政府和江苏省对的发展十分重视,近年来先后有四个国家级战略在汇集,对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战略推动力。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对加快开放、借助外力促进自身的发展有着深刻的体会。
近年来,当地政府确定了日韩港台新、东亚、东北亚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作为对外开放、外经外贸的主要目的地。当前,韩国的经济在加快发展,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中韩贸易也处在一个最好的时期,这样的发展势头令双方深受鼓舞。
与韩国的经济交往和贸易交流具有良好的基础,已与韩国仁川、平泽建立了客货班轮航线,有一批韩国企业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诸多在投资的韩国企业都在谋划和推进进一步扩大合作。
最近几年,在港口开发、开发园区建设方面不遗余力,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展。
现在正在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韩国企业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与韩国企业的合作空间十分广阔,相信随着与韩国经贸交流的日益密切,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到投资兴业。
尤其要着重指出的是,持有50%股份的中韩轮渡有限公司于2004年底开通至韩国仁川的客货班轮航线。经过近几年时间的运营,该航线客货运量持续增长,经营业绩迅速提升。由于该航线已无法满足客货运输量增长的需求,多次出现客货爆舱现象。为此,经中韩两国主管部门核准,中韩轮渡有限公司将于2007年底前开通至韩国平泽的客货班轮航线,使的中韩客货班轮航线运输能力增长一倍以上,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拥有两条中韩客货班轮航线的港口。
韩媒称或将成为韩国与欧亚大陆的便捷通道!!!
《亚洲经济》于日报道称:素有“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之称的中国海港城市日前在首尔举行了投资合作推介会。据悉,2012年6月份,中国政府已正式批准在市设立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该市希望以此为契机,“依托,面对东北亚,连接中西部”。而韩国正好与这个欧亚大陆的重要铁路枢纽及出海口隔海相望,因此,通过战略对接,韩国可以与中国中西轴线及东亚及欧洲大陆形成一个建立在铁路和海洋运输基础上的技术和经济纽带,进而打造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通道。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投资参考】
三季度,你不知道的风险因素!
结论:在地产销售出现转好迹象之前,还需对市场保持一定的谨慎。我们对地产销售企稳的时点判断是在三、四季度之交,因此对股市的操作策略建议是“三季度继续防御,四季度等待转机”。
【财经研报】6月30日是A股2014年上半年的收官之日。此前市场看空之声鹊起,但是大盘并未出现单边大幅下跌,上证指数仅在约200点区间内窄幅腾挪,走势可谓出乎预料的“稳健”,反映出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风险与政策微刺激、改革持续发力这两股力量的胶着。另外,从当天的股指期货消息来看,也有报道称期指空头也出现平仓离场的情况。一切看起来,都“风平浪静”。
我们认为,如果非要说A股3季度要面临什么样的坎儿,那可能非地产链条的风险暴露莫属了。在地产销售出现转好迹象之前,还需对市场保持一定的谨慎。我们对地产销售企稳的时点判断是在三、四季度之交,因此对股市的操作策略建议是“三季度继续防御,四季度等待转机”。
我们预计,现在是暴风雨来临前最闷热的时刻。流动性现在暂时可以搁一边了,它不是现阶段制约市场的主要矛盾,A股7月份是否会掉坑里,完全就看基本面是否给力了。不知大家最近有留意到这样的新闻没有:环渤海动力煤大批量压港,前段时间李克强催促相关部门“尽快拿出项目来”(似乎真有些急了)等,这些迹象说明了什么?情况或不容乐观!对此,我们须密切关注即将出炉的6月经济数据,3季度潜在的大空头,地产链条的风险会如何释放,到什么程度,现在难说,不过,从链条上的大宗商品价格趋势看,地产产业链处于全线溃败之际(这里对地产链进行了简化处理):
为保险起见,我们再引用地产的销售和库存数据作进一步论证(如下图):
上周(6月21日至27日),新房销售当周同比增速为-32.2%,累计增速-17.9%,较前段时间继续下滑,颓势依旧。6月以来地产销售仍然疲弱,库存状况也非常不容乐观,十大城市商品房库存销售比居高不下,远高于往年水平。我们认为按揭利率高企应该是地产疲弱的根源,预计地产是下半年经济的最大风险所在,未来中上游需求也因此仍不乐观。
成长股“结构性行情”再来一次?
近期的创业板的放量反弹又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了去年。有人会说了,这是“大盘搭台,小盘唱戏”。我们认为,滥用股谚而不经思考,最后害的是自己。因为今年不是去年行情的翻版,宏观环境和政策环境与去年有很大的不同。
从宏观环境来看,去年制造业投资下滑和地产投资上行相互抵消是“存量经济”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而这样的存量经济正是孕育结构性行情的温床,但今年,制造业投资和地产投资同时下行概率增大,“存量经济”面临向下打破可能;从政策环境来看,虽然政策面比去年宽松了不少,但前期刺激政策已初见成效的情况下,微刺激政策在7月新出台和加码的概率较低,政府或更关注前期政策落实。
既然有别于往年,那这波创业板上涨的逻辑是什么?
我们认为,没逻辑,就是躁动,暴风雨来临前的躁动。从板块结构来看,去年创业板持续上涨的动力来自于传媒、医疗、电子等创业板权重板块的强势,因此去年市场流行一种逻辑是“创业板业绩最好、市值最大的优质公司带动了创业板整体上涨”。但今年年初和最近一个月创业板的两波反弹,领涨的却是一些小市值的细分板块,因此现在的流行逻辑是“小而美最好,小市值的公司容易受到资金追捧,且未来成长空间大”。如果按此推导,估值讲不通了就讲业绩,业绩讲不通了就讲市值,等市值再讲不通了,可能就真的无理可讲了。另外,我们也注意到,现在的市场热点轮动得非常快,前段时间领涨的公司很可能近期就领跌,因此虽然创业板指数在反弹,但大家赚钱却并不容易,所以在我们看来,这并不是真正的“结构性行情”。下图是6月最后一周以来,涨幅居前的主题(周涨跌幅):
不要“在推土机前捡钱”
最近,随着政策的持续放松、部分宏观数据的“转好”、以及美国股市的持续创新高,一些投资者明显已放松了对经济基本面风险的警惕,憧憬着“吃饭行情”的持续。我们认为,目前的行情,只要仓位控制得当,假装炒炒无妨,但对6月即将出台的经济数据须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以及3季度的地产风险暴露,这就好比是在“在推土机前捡钱”。
下半年配置策略建议
我们认为,在地产销售出现转好迹象之前,继续对市场保持一定的谨慎。目前对地产销售企稳回升的时间判断是在三四季度之交的时点,因此对股市的操作策略建议是“三季度继续防御,四季度等待转机”。在行业配置上,三季度防御阶段首选稳定增长的必须消费品(食品加工、白酒、服装家纺),四季度若市场形成基本面企稳预期,则是“大盘搭台,成长唱戏”,届时建议配置顺应产业结构变迁的消费型服务业(传媒、医疗服务、旅游)。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4G+苹果概念将引爆高端PCB行业!
结论:我们认为,随着4G、FDD牌照的发布以及苹果iPhone6、iWatch等新产品发布的临近,国内PCB产业将迎来新的爆发期,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参与4G通信基站升级与建设、以及有机会为苹果供货的PCB行业上市公司。
【财经研报】我们认为,随着4G、FDD拍照的发布以及苹果iPhone6、iWatch等新产品发布的临近,国内PCB产业将迎来新的爆发期,可关注客户关系稳定的行业龙头以及可生产HDI(高密度互连电路板)的上市公司。
PCB(PrintedCircuit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PCB产品应用非常广泛,下游包括电脑及周边设备、消费电子、通讯设备、汽车电子等基本所有的电子产品。PCB产品的上游主要是覆铜箔板,由电解铜箔、专业木浆纸、电子级玻纤、树脂等产品加工而成。
我们预计到2017年,中国大陆PCB行业产值将达到290亿美元,对应年复合增长率达6%,较全球PCB产值年复合增长率高2.1个百分点。日本、欧洲和美洲PCB产能将持续转出,均出现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3%、-2.1%和-0.6%。2017年中国大陆PCB行业产值占全球比例将达到44.1%,较2012年提高4.3个百分点。
我们长期看好PCB行业中能够运用在高端电子产品中的多层覆铜板、FPCB挠性板与以AnylayerHDI为首的HDI板。而当前两个催化剂或引爆上述三类产品需求:
催化剂一:去年年底国内4G牌照正式发放,国内三大运营商在中国移动的带动下开始了4GLTE大规模建网。而中兴、华为在国内4G招标中优势非常明显,二者占份额超60%。
此外,工信部6月27日下午宣布发放16个城市点FDD-LTE4G试验网许可,料将引爆相关设备更高峰。
国内PCB厂商在通信用硬板FR4(覆铜板的一种,广泛用于基站等通信设备)深耕多年,本轮设备需求爆发,料相关厂商将从中极大受益。
催化剂二:iPhone6第三季度发布已成定局,iWatch或取代iPhone6c九月份正式亮相。
苹果的iPhone以及iWatch等多款新产品推出,对于整个PCB产业来说将是重量级的利多,首先在大尺寸iPhone的部分,对于HDI以及软板的需求通通会大幅增加,尤其是在HDI板,其甚至可能出现供需紧俏的缺口。而就供给面来看,日商陆续关闭HDI生产线,而韩系的HDI供应商也在三月份发生火灾,加上HDI的新产能开出量又有限之下,市场预期供需很可能会出现瓶颈,苹果与非苹果两大阵营为了HDI产能可以顺畅交货,近期已经开始展开固桩行动。
投资策略:通信硬板方面关注行业龙头,HDI方面关注相关个股进入苹果产业链机会。
在通信硬板方面,我们认为二季度迎来松山湖六期FR4产能释放的,以及有意切入软板的值得关注。此外,新股作为华为通信设备PCB产品的主力供应商,将直接受益于国内4G大规模建设和华为抢占高市场份额。目前,华为为第4大客户,占公司2013年营收的7%。
在苹果所需的AnylayerHDI方面,目前市场普遍认为暂未有中国大陆厂商直接参与苹果设备主板生产,但据报道称,近期通过苹果公司主板认证,切入iwatch产业链,提供主板PCB。有投资者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询问公司消息是否属实。回应称,公司是苹果公司PCB板供应商。
此外,我们看好依靠新增柔性板(FPCB)产能进军iWatch供应链的潜力。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未来十年“无风险套利方式”及确定性机会
【财经观察】&&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的全球地位:由量而质的改变
做投资的时候,很多投资者试图去看短期趋势,例如3个月、5个月、6个月的趋势,对此,复星集团CEO梁信军指出,“这基本上是在赌博”。当然如果你运气好的话你能赌赢,但是如果你要敢于赌更长一段时间的趋势,比如说3年、5年的话,那么你赌赢的概率会更高。他表示,对中国而言,未来十年跟过去十年有根本性的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一个由数量到质量的改变。有这样一句话,可能是玩笑话,但是却有真实的数据作为佐证。就是有人说人类历史在过去五千年就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前人均的GDP每年只增长0.2%,所以社会基本没有什么进步的;真正的进步发生在工业革命后,人均的GDP每年增长2.2%左右,并且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均GDP差距也是渐行渐远的。基本上越早工业革命、越早进行制度改革的国家,人均GDP越高。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改变了这一格局,中国经济的增速改变了整个人类的进程。
仔细想来,中国做对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改革开放。当初决定要改还是不改的时候,设计了很好的政策,即所谓的三个有利于,小平同志讲,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觉得即便到了今天,当我们在谈论哪些应该改革,哪些不应该改革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坚持这三点。
第二件事情是我们对金融危机的处置。对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很多人事后诸葛亮,指责中国政府的比较多。但我觉得总体来看,应该是可以打90分以上的。因为我们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处置非常得当,所以使中国的GDP、综合国力全球参与度快速上升,今后我们的机会也比较好。今后为什么下一个十年比较好?在过去2008年决定做什么的时候,之所以引来这么多人的议论,说你是不是做快了,做大了,关键回到2009年的时点,你不知道自己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下一个十年对于当前的政策是更容易做决断的,因为它的确定性加强了,比如说关于美国成长不成长的关系,这个已经没有悬念了,只是说成长4.2%、3.4%还是3.8%、2.8%的问题。资本市场特别是在欧猪五国的长期国债方面,这些国家的长期国债跟英德法都已经接近了,所以投资者拿自己的钱关于欧洲稳定性都在做判断,欧洲、美国的经济复苏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四季度中国的出口数据就应该能够反映出来,我认为出口应该是往上涨的。
第二欧美经济的复苏对中国的决策有非常有意义,所以中国未来十年,恐怕是从小体量的高增长逐步转成大体量、中高增速的增长,在全球应该也可以在第二、第三。
二、中国企业出海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刚才讲了从全球的角度去看,现在我们从历史性的角度去看有哪些机会。第一个讲一讲出海投资,最近中国的ODI增速非常快,过去十年每年的增长接近50%,咱们现在已经是ODI的第三位了,FDI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经过十年的迅猛增长之后,其实到年ODI是全球第三,接下来像今年、最晚明年,从绝对值角度上来说,ODI跟FDI差不多,将来可能都能够占到全球的第二位。特别是2013年民营企业对海外的投资占到中国整个对外投资的超过一半占对美直接投资总金额的76%核项目总数的近90%。
出海方式我们看有三类,第一类是基于制造大国的出海方式,即投资资源、海外当地市场渠道、购买先进技术流水线用以产能回迁,未来可能产生的产能出口,基于中国是制造大国的出产,越来越多大家会看到产能出口的问题,复星就做了点尝试。我们在去年今年年初出口了一百万吨的钢铁产能,到印尼去,那么为了出口这点产能,我们又去带动国有企业出口了30万千瓦的机组,因为它那儿发电不行,为了把它钢渣煤渣消耗掉我们又去建了一个水泥厂,就是让中国的水泥过剩的产业出口了一点过去。再然后我们还出口了一点码头过去,发现码头也不够大所以码头也重新建。
所以将来中国的过剩产能消化,我们消费类、金融类的更应该投资,但是制造业里面有两类企业还是非常值得投的。第一类就是去产能化过程中行业整合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如果是龙头企业进行行业整合,成长可以期待。
第二类假如说市场已经对它的忧虑很充分了,价格很低廉了,那么这些低的价格如果能够转到海外去恢复增长的话,也是值得考虑的。现在在印尼跟中国大陆有制造钢材,每吨钢售价差到460元左右。所以我觉得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另外平稳的去产能化,也是考验中国GDP短期会不会遭遇下滑风险的一个当前的风险,如果这个问题只是采用关停的方式来处理过剩产能,对于行业,对于地区来说,对于中国的GDP都是非常现实的挑战,会形成一些危机。所以鼓励行业整合,鼓励产能出口,恐怕是国家应该考虑的方向。
第二个方式就是我要讲的无风险的套利方式,就是基于中国是消费大国的出海,为什么说是无风险的套利,现在在目前的投资者,在分析师的心目当中,中国迄今为止还是被当作一个新兴市场,实际上我们在很多行业里面是全球主流市场,是全球的第一大市场,比如奢侈品、汽车、视频、游戏,我们都是全球老大。所以我们就有这么一种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在复星我们称为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简单来说就是找出那些行业,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或者是即将成为第一大行业,在这些行业当中你找那些最有竞争力的老大、老二、老三,在他们当中找那些迄今为止来中国的比例还很低的,比如说中国的销售占全球7.1%都不到,那些家伙,你能成为它的第一、第二大股东,然后快速协助他回中国发展。这件事复星已经干过好几次,效果是非常好。2010年我们投资地中海俱乐部,那一年中国的出境游占了全球的18%,全球第一大,增长力19%,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的度假村的连锁公司,地中海俱乐部在中国的销售不到全球的2%。我们投资他,成为他第一大股东,最近我们争取让他私有化,自从我们投资以来,来自中国的销售每年增长41%左右,明年中国的销售就占全球的15%~17%,全球第一大市场,所以这个模式是可以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我觉得不仅可以在消费品领域做,在很多领域,如装备制造、核心的零部件都可以重复这个行为的。
第三个是基于中国是资本大国,资本大国的话呢未来十年内中国毫无疑问会超过欧洲,成为全球第二大的资产管理市场,如果看十三四年、十四五年的话,超过美国也是可能的。有几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海外资产配置问题,现在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是有这个需求做一些海外的资产配置。如果你喜欢房地产你想配置房地产的话,如果把房地产纯粹都配在中国对不对,这是一个问题,基于资本大国的出海有几个小例子,比如说像现在在复星在美国在英国,最近在看日本的一些产品,以房地产为例的话,基本上以当前的租金除以当前的售价,毛租金率可以做到14%左右,如果净租金收益率基本上我们买的各个产品都在6.5~7%左右。反过来你在当地融资的话融资的成本在1.7~4%,你的净收益6.5%~7%,如果对比中国同样的数据,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当然我等一下会讲一个观点,中国的老百姓就像当初日本的做法一样因为觉得海外便宜去买的话,我认为你一定会吃苦头的。那么不基于海外估值便宜,基于什么才能不吃苦头,待会儿我们再说。
第四种方式是基于境内外资金成本不对称,我举了不少例子,第一个例子,大家知道现在境内的各种商业银行因为各种宝宝的增长,把它的存款利率搞得很高了,给弄到百分之四点几,现在在境外筹资,比如说我们在过去五个月四大银行在欧洲就发行了790亿人民币的债券,平均利率他们发下来大概只有2%都不到,五年期的。再比如说四大行在日本的分行他们最近宣布了把日本的储户的存款利率提高了4倍,比法定的提高4倍,法定的是千分之0.35,那么现在提高到4倍的话,就是提高到千分之1.4,就是百分之0.14,大家都知道日元对人民币还在贬值呢,所以其实对于这些银行找到这些便宜的钱补充他的资金非常有帮助。当然我们也投了一个葡萄牙的保险公司,其实成本也是非常低廉的。
总结一下我刚才提到,出境不能基于觉得境外的东西非常便宜,这是非常危险的,那不基于便宜要基于什么呢,我觉得要基于受益于中国成长,受益于中国成长的话呢你就要弄清楚什么东西可以受益于中国成长。有两样东西是非常确定的,还有一些东西他是有挑战的。确定的第一个就是受益于中国的中产阶级爆炸性增长的增长,中国的中型企业是在爆炸性增长,所以跟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有关联的,你可以考虑的,这个是确定的。第二个确定的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的规模是爆炸性增长的,并且成为全球第一大,甚至是美国的3~4倍,所以跟这两件事关联的,你就大胆投。还有一些是有挑战的,我待会儿会细说。
如果说跟中产阶级关联的分三类,第一类是升级消费,第二类是体验式消费,第三是个人金融。升级消费讲讲很容易,真的投资者在买的时候就不是太肯定,打个比方说我现在告诉大家高端旅游、高端酒店、高端餐饮就是升级消费,你愿意买吗,你敢买吗现在?白酒也是,我觉得很多人还不太能买。如果你研究透的话是可以买,这个毫无疑问是受益于中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增长,买之前要把这个事情弄清楚,我觉得这个大的方向是对的,具体哪个个案什么时候启动,你要确保你信息了解的信息比别人要多。所以我们的策略还是把大的方向想明白了,是逆市场而动,现在市场上不要的东西我会非常非常认真的看。体验式消费就比较清爽了,除了互联网的体验式,文化体验,休闲旅游都是体验式的,还有包括餐饮体验式,美容、健康、养老都是体验式的,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投的。个人金融我们待会儿会解释,所以我们在海外呢,我从2008年以来,头三年大概投了1.5亿美元,投了两个项目,在第三、第四、第五年我们一下子投了十几个项目,从目前来看效果的确是非常好。
回到中产阶级的问题,中产阶级我给大家一个数据,所谓的中产阶级呢,就是把你的固定开支去掉,比如按揭、孩子的读书,什么都去掉,去掉之后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流在10.6~22.9万人民币之间的,这些中产阶级的人数占全球9%,增长率是15%,这些增长率202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将占全球16%左右,消费额会占全球13%左右,人数咱们是全球第一大,销售额是全球第二大,所以我觉得跟中产阶级关联的是非常值得投的。增速为15.1%,全球仅4.9%。
从复星来说我们的想法作为投资者来说,一个方面你要想在哪里有高回报的东西我们要去投资,要做努力。第二个你要建设自己的融资管道,就是你怎么样去找到便宜的可持续的体制,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复星我们经过几年的建设,从2007年开始,尝试投保险,到2012年保险牌照基本拿齐,2013年一共有3家保险公司,三年做下来第一年就赚了5亿多,今年又买了三家保险公司。所以总得复星有六家保险公司,保险总金额有1100多亿,这些资金的平均成本大概是2%左右,平均的时间在17年以上。如果做投资你想挣钱的话,我觉得三个很重要:第一要投对,投好东西,第二个要拿到便宜的可持续的资金,第三确保这当中能够优化运行生存的环境,当然第四点你要卖得出来。所以对我们来说,投资稳定把它建设好,融资稳定需要有保险的前提把它建设好。
这里面到海外的话有很大的挑战,包括刚才你们也听了关于国有企业的投资,都是一些挑战,最重要的是文化挑战。我觉得对于文化挑战我们想提复星的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第一个就是谁是自己人。我并不希望我投资了这个体系,非要我派董事长、派总裁,派一堆的人,通常的情况下派财务总监,大家说你怕不怕呢,花了那么多钱。这里面就涉及到如何界定自己人的问题,新的公司的经营层如果你要把他的利益及风险跟我们做的一模一样的话,他其实是自己人,也是可以用的。所以对海外的投资我们要把自己界定成三个身份,对于老股东扮演善意股东,不一定要在股东会当中占大头,董事会当中占小的也没问题。对经营者,扮演开明股东的角色,鼓励他们成为企业主人,对员工,扮演积极股东,使员工分享公司成长。
第二个确定性增长性就是互联网,刚才也讲过了,我想说的几个概念。第一移动互联网跟PC互联网是完全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说互联网加什么东西,是这个移动互联网跟哪个行业一混合,产生了一个新的业态,新的产品,不是大家理解的把金融产品放到互联网上去销售,不是那么回事。比如像互联网跟零售结合一起,就产生了电商,电商去年的规模已经达到1.85万亿元,超过美国的1.62万亿元,其实这个例子是非常好的支持我的观点和想法。移动互联网嫁接之后,余额宝这样的产品对于货币基金的颠覆,我觉得今年年底货币基金的总量可能有三分之二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大大颠覆传统的体系。那么接下来我们估计像支付可能也会被颠覆,将来一半以上是移动互联网,未来股票,所以一系列的影响。但是通过这个业态要产生新的产品,新的业态。
前面这两个是确定性的,都可以做比如说像移动互联网,给大家提四个投资方向的建议――
第一个你可以投一下VC。里面有很多人有巨大的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你可以买它。第三种它是一个传统行业,但是受益于互联网传统,比如说刚才讲的移动互联网加上商业电商,受益于电商发展的的是什么?仓储化、快递、物流,这些东西原本是制造业当中低端行业,低端环节,现在有巨大的市场。你可以想像一下,将来移动互联网嫁接金融之后,哪些行业会受益。嫁接旅游、嫁接汽车之后,你要想想哪些行业会受益,要琢磨一下。
下面有几个机会都是有机会、有挑战的,第一个是大健康,2011年是一个拐点,未来的6~8年之内中国的整个大健康的支出大概乘以3,是这样一个数字。所以我觉得6~8年之后,大健康有机会超过方面,成为全中国第一大行业。第二在15年内,我觉得在大健康这个领域当中,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的第一大大市场,所以中国地区如果你投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前三十年,投大健康领域的前三十年,投中产阶级关键领域的前三十年,将来就是全球的前几名。大健康从培训教育研发生产批发零售医疗养老包括支付,都在涉及。
国企的问题,我觉得刚才葛总也讲了,国企基本上是非常看好,但是国企的问题想成功改制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我这边的数据分析,我写的量很大,第二负债率很高,将近三分之二,利率市场非常敏感,现在你说市场化的利率下降,银行间的利率要下降,因为有个放水的问题,但是整个市场的利率上升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国企改革成功与否很多投资者是没有感觉的,他认为只要我们投了资,拿了股票就好。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国企跟普通投资的变化,普通的投资你钱跟股权交易的体系已经结束了,国企的话可以翻烧饼,如果五年八年以后,之后有一个群体性事件可以翻烧饼,国企的路在于你买了之后,你得在明年买了之后才能知道。
复星投资国企的经验还是比较多的,一共投了23个项目89亿,里面有央企、地方企业,有各种各类的行业的企业。但是我们的经验,其实心态是一样的,就是第一你要确保能给企业增值,第二你不要谋求控制。因为国企的这些经营者,我不知道葛文耀葛总和大家讲了没有。像葛总这样的国企领导,本质上他要找的是兄长,不是后妈,他不希望国企改制找个后妈进来,他要找兄长进来。兄长的意思是兄弟、小弟,就是有事儿你帮帮忙帮我扛着,没事儿你别管我。所以从复星来看,我们扮演兄长的角色,不想被别人看做后妈。
当然我们的国企改制里面,上海模式目前是最成熟最安全的,上海模式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国资改制决策者的两个风险。国资改制最容易被媒体、投资者追问,被大家追踪的问题,第一是定价,第二交易。定价用出售上市公司股票的方式来定价,是非常聪明的,因为市场每天对你这些国资进行定价。第二用集合交易的方式来处理,也是非常聪明的,所以我觉得上海的模式非常好。
浙江的模式做了些优先股的创意改革,也是非常正确的。对于一些大型国资,如果让渡的股比少一些,把一些经营权先让渡出去。第二让国有股有二次交易机会,用这个方式也是非常聪明的。
再一个关于金融的话题。如果我把金融列为机会,许多人是很有想法的,他们认为这个根本就是个挑战嘛。我本人认为的确是个机遇。第一个挑战是关于净利差的问题,我觉得利率的管制政策放松之后,存款端利率上升,贷款端利率上升,绝对是一个非常大概率的事实,不用去讨论的。但是这个问题本身也证明了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说存款端的成本,全中国会趋同。贷款端,在资产端这一个角度,如果效率高的公司的话,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但是现在所有的金融机构都不行,价格都很便宜。如果你能找到投资效率高的机构,就是黑马。
第二个就是个人金融。现在我们金融机构做的生意主要是B2B,所谓中间业务也主要是B2B。但是今后个人金融会快速起来,大家看右下方的表,第一家庭负债率很低,第二是配置有问题,房地产在中国家庭资产中的占比达到61.7%,金融资产占比只有26.2%,跟欧美日正好是颠倒过来的。这张表是非常具有深刻寓意的,第一是说明中国家庭增配房地产资产的概率、积极性在下降,第二说明中国的家庭增配金融资产的概率、积极性在上升,所以将来能把个人金融做好的机构,这个金融机构将来那就是白马了。
再一个是直接金融,直接金融的增长增速大大超过银行,根本不是悬念。今年我估计会超过一半,所以有直接金融牌照,有直接金融能力的金融机构就是好金融机构。
另外关于出境的问题,从党中央来说,都写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里面去了,就是鼓励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降低通胀的压力,因为人民币外流,第二个争取发钞的红利。因此人民币出海的速度还会加强,金融机构在海外有渠道、有能力,你就能抓住这一波的红利,没有的话这个出海对你就是噩耗,有的出海对你就有好处。
那么人民币汇率的拐点问题,很多人认为既然一直升,那么将来会不会一直跌。我觉得升是升到头了,但跌也未必,可能这个汇率说不定就是合理的汇率。这个汇率上下波动也是很有可能性的。
还有一个行业就是环保。环保我觉得从概率上讲是高成长行业。首先环保对于政府来说是负担,一些人认为今天政府重视了,我们的环境就会马上好起来,但是这个其实是不可能的。从经验标明,大概整个环保的投入占到GDP的3%的时候,环境会改善了,但问题是咱们一直到2015年才能占到2%,所以大家如果希望喝干净的水、好的空气的话,估计得2026年左右才有希望。反过来说,从现在2026年,平均环保的复合增长率大概在16%左右。所以我觉得第一高增长的,可能是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第二高增长的是大健康,第三高增长的很可能就是环保,所以我觉得是非常值得投资的。
另外一个讲讲地产的问题,地产很多人的确觉得它是个危机,个人也是认同的。我觉得未来三五年内应该能看到供求的平衡点,就是跨越过那些长期供不应求的那个点,到达平衡点。平衡点之后可能供过于求,这里取决于我们这两年开发商、投资者以及政府的智慧,如果你继续大规模投资,这意味着跨国平衡点之后,需要有7~8年,甚至10年的去库存过程。对政府来说,要考虑整体还债,所以在新的投入上它要想办法不能只用财政的资金,还要想办法用社会的资金,所以就想出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就是公私合营的模式。
从复星来说,我们把自己的房地产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现在希望把房地产改成一个叫蜂巢社区(蜂巢城市)模式。蜂巢城市三句话就能解释清楚:
第一为城市提供一个核心功能,那么为城市提供什么核心功能?取决于它需要什么核心功能。比如我们左下方亚特兰蒂斯这个项目,是在三亚的海棠湾建设的。三亚需要一个能将游客留住3-4天的体验式消费的产品,于是我们就在那里建设一个全世界最大的海洋馆,中国最大的水世界,23个国家的餐饮城,奢侈品的一条街。这就是三亚需要的,就是说你首先要建设人家要的功能,有的城市可能需要的是金融的功能,那你就直接把金融的建设过去,有的城市要的是医疗健康功能。
第二你要证明自己有能力提供功能的话,就得导入一个核心产业,围绕核心产业再导入一些衍生的产业,比如金融产业的话,直接金融,光直接金融就有27个门类,那你必须要有能力把27个门类里的每个门类的一家两家都招商引资进来,那么还有一些衍生功能。
第三个是想办法做产城融合,现在新的业态再也不要像过去那样,道路连接若干个环,东边工作西边生活,这种摆渡成本太高了,所以要想办法把工作场所、消费的地方结合,这样城市能耗也会很低,就是产城融合的方式。
产城融合也带来生活消费的产业,再加上核心产业,再加上衍生产业,这样加起来一个社区就会有一万到四万个岗位。有这样一个稳定就业岗位,这个城市就会有增长,不会有鬼城的问题。复星目前结合自己的产业做五类蜂巢,健康、旅游、物贸、文化、金融。围绕这些蜂巢,我们把自己的投资的企业都变成吸引地方政府的资源,非常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也比较容易拿到优惠的条件。
当然最后一点结合互联网的创新,复星也在考虑一些新的问题,我们也在想怎样利用商业力量,利用互联网力量创新业态。其实刚才我们听到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投资的里面其实还有一块就是O2O的问题,就是传统行业如何触网的问题,我举个小例子。比如说像现在第三方支付的最大前三、四名价格,现在有人出资一百亿美元来买,你可能觉得这个实在是很贵,但是在传统的金融机构里面有几家公司,它第三方支付的规模非常的大。我给大家报上几个数字,比如说大家耳熟能详的PayPal,它的规模1千7百亿美金(1万亿人民币)而已,中国超过1万亿的有四五家。再仔细看,金融机构里面单手机支付,除了手机支付还有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手机支付这一项超过万亿就大有人在。所以在O2O的领域大家可以认真看一看,非常值得讨论。
今天跟投资者都讲怎么挣钱的事儿,我看口号是“非赚不可”,那么在做“非赚不可”之前有一个忠告,投资你不用每次都赚最多,但你要确保每次亏得最少。如果做每笔生意,最坏结果只亏5%-10%,赚的话能赚20%-30%,只要每年这么跑下来,你就是赢家。复星没有一年我们是明星的,我们就是亏得少,然后持续赚,赚个15年、20年,你就是老大。我们现在离老大还有距离,但我们的哲学就是这样。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多维观察】
当前赚钱效应来自“炒新不败”神话!
结论:前段时间,“千呼万唤”的IPO2.0终于再度重启,我们将本轮新股行情形象的总结为“打新哭天喊地、炒新风采依旧、影子股风起云涌、次新股不甘寂寞”。总体而言,在游戏规则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之后,“打新不败”已经成为历史,天量资金换来的历史罕见的超低中签率,机构投资者纷纷哭天喊地称,“赔钱赔到家了,规则在不改变就再也不打新了”。那么打新落得一地鸡毛之后,市场该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炒新呢?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缺少机构参与的新股未来如何演绎将对于股市至关重要。
【财经研报】前段时间,“千呼万唤”的IPO2.0终于再度重启,我们将本轮新股行情形象的总结为“打新哭天喊地、炒新风采依旧、影子股风起云涌、次新股不甘寂寞”。总体而言,在游戏规则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之后,“打新不败”已经成为历史,天量资金换来的历史罕见的超低中签率,机构投资者纷纷哭天喊地称,“赔钱赔到家了,规则在不改变就再也不打新了”。那么打新落得一地鸡毛之后,市场该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炒新呢?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缺少机构参与的新股未来如何演绎将对于股市至关重要。
一方面,在基本面下行压力有所缓解,股市赚钱效应加速聚集的情况下市场继续找到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炒作热点。在新股发行之前,市场一度以并购重组与原材料涨价作为题材炒作的“带头大哥”,但经过5、6月的持续炒作前者高风险(重组失败导致股价急跌)与后者可持续性差的致命伤已充分暴露,已无法引领市场继续前行。
反观新股炒作,虽然制度变革导致打新对资金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不过由于新股天然的低价格、低市盈率特性使得炒新低风险、高收益的传统优势仍未改变,况且在证监会对年内发行规模已做限制之后,每月10家左右的发行节奏犹如武林高手一般绵绵不绝的向股市输送“内力”,是炒新股持续赚钱效应的有力保证。
另一方面,炒新股的传染效应已经开始蔓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新股影子股与次新股都在其带动下表现活跃。目前的市场特征与去年的自贸行情比较类似,去年上海自贸概念股集体涨停,资金因无法大规模介入其中而“法乎其中,取之其下”选择对有一定关联性的泛自贸概念进行炒作。
今年出现的天量打新资金使得申购新股沦为“全民博彩”,而上市就涨停同样将大资金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市场不断挖掘新股背后的参股上市公司进行联想炒作,对于次新股同样不放过。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影子股还是次新股,其本身都不具有内在上涨动力,新股未来的走势强不强,上涨趋势是否持久,都将决定影子股以及次新股的后续走势。
目前来看,市场对于新股发行情绪高涨,一级市场上申购难度超过了有史以来的历次新股发行,这是二级市场“炒新不败”的有力保证。我们注意到,新股申购踊跃导致9家新股在峰值期间单天冻结资金3800亿元,共计冻结规模近10000亿,对银行间和二级市场产生了脉冲式影响,甚至还对市场带来了“钱荒”又要来了的感觉。
据统计,本轮IPO。平均每支新股冻结资金千亿元,相比之下,此前48家新股平均冻结资金为265亿元,只有目前的1/4,而考虑到此前48支新股上市后一个月内平均涨幅110%,无一下跌,我们有理由猜测,本轮炒新收益虽然不会必然超过上一轮,但至少与此前持平问题不大。
而资金对于新股的追捧还直接反映在了打新中签率上,。本轮新股的平均网下中签率和网上中签率均较前期有明显下降。网上平均中签率从年初的1.8%下降至0.8%;网下中签率下降的更为明显,从年初的15.4%骤降至0.3%左右,降幅98%,中签率甚至低于网上,这种情形还是2010年至今首次出现。很明显,一级市场上新股处于供远小于求的状态,想要参与到新股行情中,二级市场成为了获取筹码的主战场。
不过持股者在二级市场不会轻易让出筹码,由于本次新股定价上限受限且发行估值较低,投资者普遍预期新股上市后将有不错表现,惜售情绪明显。三支新股首日换手率仅1.7%,只有上一轮时的1/8,成交额1200万元左右,为年初时的1/12。 总结而言,目前的新股炒作就如一座围城,城外的投资者苦于一字封板想进而进不来,而城内的投资者生怕过早的丢掉筹码想卖而不敢卖。目前的新股炒作或许只是餐前开胃菜,当本轮IPO第一只新股打开涨停之时或许才是大戏拉开之日。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炒作影子股及次新股须避免高位站岗
结论:与强烈看好新股相反,我们提醒投资者在参与影子股以及次新股的炒作时注意防控风险,避免高位站岗。李鬼毕竟不是李逵,随着新股发行进入常态化,炒新热潮重回理性时,“裸泳者”终将难以上岸。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对于“泛新股概念”全面的风险预警,而只是认为对于影子股或次新股不应一锅端,而需要进行甄别与比较,我们认为:对于影子股的炒过应当加以甄别,对于前期有所表现股价严重的个股需有所回避,遇到合适的标的还应坚定做空;而对于次新股而言,跟风上涨同样缺乏支撑起更进一步动力,短期有一定回调压力。
【财经研报】与强烈看好新股相反,我们提醒投资者在参与影子股以及次新股的炒作时注意防控风险,避免高位站岗。李鬼毕竟不是李逵,随着新股发行进入常态化,炒新热潮重回理性时,“裸泳者”终将难以上岸。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对于“泛新股概念”全面的风险预警,而只是认为对于影子股或次新股不应一锅端,而需要进行甄别与比较,我们认为:对于影子股的炒过应当加以甄别,对于前期有所表现股价严重的个股需有所回避,遇到合适的标的还应坚定做空;而对于次新股而言,跟风上涨同样缺乏支撑起更进一步动力,短期有一定回调压力。
对于影子股,新与便宜是选择的关键,对于那些前期已经充分炒作,股价已经处于透支状态的影子股而言,短期股价下行风险已显著放大,应谨慎回避,对于能够融资融券的个股还可逢高做空,赚取双向收益。
如前文提到的那样,影子股的走强仰仗的是市场情绪对于新股发行的追捧,而新股供给严重不足才带动了资金对于其收益股票的挖掘炒作,预期炒作虽然能使股价脱离地面,缺难以提供这些影子股长期维持高位的能量,脉冲式的上涨难以为继。
单就这些影子股上市公司本身而言,多数分属传统行业,其主营业务已经失去继续创造价值的“造血功能”。换句话说,短期上涨脱离了基本面所决定的内在价值。
从6月初新股预期炒作开始以来,与两家上市公司分别依靠参股(参股20%)与会稽山(参股34%)这两家拟上市公司股价分别上涨127%与50%,但从其收入构成来看,这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造纸与纺织已经处于亏损的边缘。考虑到两家参股公司近期将依次上市(将于7月2日上市),资金对这两家“傀儡”公司的关注或将转向对两家新股的直接炒作,因而短期股价存在较大下行压力。
那么除了上述两家公司,还有哪些影子股值得投资者下一批关注呢?我们将其整理制成下表以供投资者参考:
金融资讯制图
相比于影子股且炒且珍惜,我们认为针对次新股的炒作近期出现回调的风险更加值得投资者所关注,主要来自三方面压力:
其一、随着IPO进入常态化发行阶段,市场对于新股的需求将逐渐缓解,特别是首批新股打开涨停后,资金或将大量涌入这些更加新鲜,相对价格更加有吸引力的新股炒作中,这将对现有次新股构成不小的冲击。
其二、距离一月份的IPO1.0已经过去将近半年,许多次新股股价再次接近前高,技术存在短期回调的需要。特别是市场经过5个月的炒作,已经对于各个次新股有了明确的概念或行业定位,使其上涨将更加依靠相关题材概念的拉动,如受益于在线教育概念股价已经翻倍,而相比之下等传统题材因缺少题材驱动,股价一直跌跌不休。次新股内部的结构性分化已经开始,“一人得道”未必“鸡犬升天”。
其三、股市即将迎来中报行情,鉴于上一批新股在上市前进行了业绩承诺,需要警惕次新股中报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从基本面来看,上半年宏观经济一直处于探底阶段,企业盈利可能有所下滑,这在一季度的税收增速中已有体现,美股市场中概股普跌亦敲响警钟。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影子股的炒过应当加以甄别,对于前期有所表现股价严重的个股需有所回避,遇到合适的标的还应坚定做空;而对于次新股而言,跟风上涨同样缺乏支撑起更进一步动力,短期有一定回调压力。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如何在季报中挖掘金股?
【财经观察】对于股票交易而言,困境好企因其既具备价低的安全性,又具备戴维斯双击的高盈利性,所以是效率值最高的交易标的。要想提高挑到好企业的成功率,减少失误率,就要专注于在好行业中挑选龙头股。当好行业的龙头股陷入短期困境时,就应加大关注力度,并在等待中注意审核其财务安全,通过定期查看季报及时发现反转的重要标志,也即营业收入的提前报喜。
(1)为什么季报研究比年报重要
首先,一个季度的时间比较长,能够化解短期因素的干扰,减少一些见风就是雨的盲动。
其次,现在的机构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没有耐心,经常根据一个季度的变化就做结论,看好或看坏的反应很快,如果用年报或半年报来衡量,会慢很多。
第三,企业也是在用季报说话,通常第一个季度是为全年定调,开局顺,往往全年顺;而第二季度公布的是中报,虽然只有半年,但这是对第一季度的纠偏或修正,若第一季度没做好而第二季度又没扳回的话,往往全年都没戏;而那些能够延续第一季度向好势头的,全年都会有不错表现;第三季度则是直接出结果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第四季度公布的年报往往与一季报时间接近,是成果汇报,也是新的起点,通常只是用来与次年第一季报作为比较之用,或者是配合在一起说说第二年要干的事情,除了炒炒分红,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所以说,一季报与半年报的研究很重要,对于把握企业全年的情况有前瞻作用,而到了三季报,只是验证年初与年中的判断而已,往往是兑现利润或发现好企进入困境的一个依据,年报则是三季报的再延伸。
如何在季报中发现,相比利润增长的做法,我更为倾向于先行指标――营业收入。
(2)营业收入是财务数据的“”
企业有分内生性成长与外延性增长。
内生性成长主要是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控制产品成本等手段,从而提升净利润率;而外延性增长,主要是扩大产品销售,增加市场份额,从而增加收益。
虽然内部管理很重要,但相较而言外延性增长更重要,因为内生性成长的空间是有限的,能够提升百分之二、三十就很了不起了;而外延性增长从理论上来说是空间无限的,只要有能力,可以逐渐增加市场份额,直至达到赢家通吃的垄断地位。
营业收入代表着产品的需求、市场的份额,有些产品一旦能够占领市场,哪怕前期亏点钱也是一种销售策略,市场占领以后,可以通过控制成本,提高售价,慢慢再把利润做上去。而这一切都是以营业收入的健康表现为前提的,离开了营业收入,净利润就像无源之水,如果你连产品都卖不出去,什么控制成本、高毛利的经营手段都是空的。
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而困境中的企业,营业收入更是先行指标。
困境往往表现为净利润增速下滑,甚至负增长,由于利润低,每股收益也低,可能只有一、两分,甚至是零点几分,而企业如果曾经是好企业的话,市场也不可能给出太低的市值与股价,如果用每股收益去衡量,那一定是市盈率高企的垃圾股。但买股是买未来,交易者对一只股票的定价,往往是用将来的收益来考虑的,如果将来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很高的话,那么,现在的低股价与高市盈率只是假象而已。
而好企业为了摆脱净利润下滑或微利的困境,要么选择转型生产新产品,要么加强渠道管理和建设,不管怎么样,都是要额外付出研发与渠道费用的,这些措施必然要短期吞噬净利润,有的还需要持续投入,即使措施见效,产生了良性后果,也只能先表现为市场份额的恢复或扩大,报表上体现为营业收入增长的先行恢复,但由于投入还在持续,净利润暂时还出不来,所以,每股收益仍可能很低,照样维持高市盈率的垃圾形象。
但有能力的交易者却早已听见营业收入增长这只的欢唱,勇敢地逢低买入,等到净利润恢复正常甚至是高增长时,市场开始热捧,而每股收益也恢复甚至提升到较高水平,这个时候市盈率就不高了,部分先知先觉的交易者却选择了离开。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观察与思考】
“低估值”游戏值得参与嘛?
【财经观察】在各类牛股广受追捧的时候,最蛊惑人的一句话就是“企业的高增长可以抹平高估值”。比如一位基金经理年初展望创业板时说过这样的话:“别人看到的是它今天80倍,觉得很贵,不忍心下手,而我们看到的是它美好的未来,确定将来它能够把这个高估值降下去。”我明白他的意思,假如股价不变,今年业绩增长100%,PE就成了40倍,明年再增长100%,估值就成了20倍。即便是以后业绩增长维持50%,相对于20倍的市盈率也是超级的便宜。
但回顾A股市场,除了少数股票可以享受“估值下沉、股价上扬”的待遇外,大部分曾经的高成长股、优质股、价值股,其结局是:估值的确是降下来了,但同时,股价也跌得没人样了,例如大牛股中石油、、等。
这让逢高买入或锁仓不动的散户朋友很受伤:你不是说“降估值”吗?怎么连我的股价也降得没毛了?原因很简单:
1,这些企业之前都有几年的高速成长,但机构投资者提出要和你玩“降估值”的游戏时,增长的拐点就要出现了。这好像是中国股市的铁律。机构投资者有足够的实力判断出拐点的出现,但小散户不明就里,只能做最后一个接棒者了。我在2010年高位买入的时候,就是沉醉于智能电网的美好前景,坚信“企业的高成长一定会抹平高估值”的。但不幸的是,买入之时,正是这家企业3年高成长戛然而止之日(截至目前,这只股票已经下跌了78.96%)。
2,估值的降低主要看预期。原来预期100%的增长率,如果实际增长率只有50%,股价立马杀一半,如果降为30%,立马再杀一半,三杀两杀就把股价杀成零头了。你看中石油48元成了8元,125元成了25元,从60元成了10元,都是这么一路杀下来的。这些年它们的业绩没有增长吗?增长肯定有,只是不达标。它们的估值没有降下来吗?都降了几倍了,但股民的钱包却瘪了。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1,当有人要和你玩“降估值”的游戏时,你一定要有主见。我们炒股的终极目的是来挣钱而不是送钱的。说白了,我们买入一只股票,是奔着“升估值”而去的。价值投资者买入5倍PE的股票,是希望它将来升到10倍,成长投资者买入20倍的股票,是希望它升到40倍。如果业绩给力,就是双击。谁闲着没事买上一只股票,然后伸出脑袋等着市场先生杀估值的?
2,等着别人玩完了游戏之后,你再进场坐收渔翁之利。不是美好的前景可以降低估值吗?好啊!我等你降到20倍、10倍再买。降不到?没这一说。美国百年股市100%的大牛、中国20年股市99%的大牛都有好的入场时机。不是等不到,而是你不愿等。你愿意把钱送给人家,然后让别人主宰你的命运。
3,直接买估值已经回归了的股票,这岂不是省去了等待“降估值”的时间?就像,2年半的时间,PE从45倍降到13倍,股价从125降到25元,剩了个零头。原来只能买1股的钱现在可以买5股,这与你提前交纳高昂的“定金”相比,划算多了。你可能会说,不行,你说的那些股票都是风口的猪,而我要的是风口的鸟。你看创业板,看哪只股票都像鲲鹏展翅。其实这完全是事后诸葛亮――风口的猪和风口的鸟,只有风停了才知道。、在风口翩翩起舞的时候,有谁说过它们是风口的猪?
退一步讲,即便是风口的鸟也需要适度的风(估值),如果是龙卷风或12级台风,也会把你心爱的小鸟撕个稀巴烂。
诚然,像茅台、格力、海尔、白药这样的优质股票,经历了2007――2008年的估值回归后,在随后的几年,又迎来了一次漂亮的戴维斯双击,似乎为“降估值”一说提供了完美的佐证。但这也恰恰证明了:只有在“估值和股价双低”的情况下买入优质股票才是成长投资的不二法门。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低估值的公司在哪里?
【财经观察】如果想从股票投资中赚钱,投资者除了选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利润增长最快的公司,更应该注意以合适的价格买进它们。在很多时候,便宜的价格比利润增长快更重要。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利润超额增长的公司的价格很可能已经够贵了,昂贵的价格已经把这种“好”公司变成了一家低性价比公司。另一个原因是,一家公司的超级增长能持续多长时间,几乎无法准确预测。这个难点也表明,投资者卖出那些超级利润公司的时点选择是非常难的―说实话,我还没有遇到一个完美的能在这方面做得足够好的“预测之神”―而相对来说,要找到足够便宜的公司和选择卖出这些便宜公司的时点也要容易多了。这两者之间的难度差别类似,你很难判断哪支队伍能赢得世界杯,但你可以判断,那个最终举起大力神杯的队伍不太可能是厄瓜多尔队,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这支队伍也存在得冠军的可能性。
便宜的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并不是平均分布的,在某些领域里,打折品特别的多,如果你想通过买便宜货获得投资收益,这些领域都是应该关注的。
被分析师们忽略的公司
主流声音在很多情况下会忽略一些公司,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证券分析师们的注意力。因此,你可以发现由于行业不同,分析师的态度也不一样,有的行业分析师人数非常多,研究得很细致,而分析师对这类行业公司的态度也比较积极进取。而在另外一些行业,分析师们似乎在抄去年的投资报告。所以很多机构投资者也基本把这类公司忽略掉了,而很少人购买的公司价格肯定不会很高。这类公司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够时髦,老气横秋。
在大多数时候,一个不时髦的行业的特点是:这些行业的工作方式相当原始几乎不怎么受现代技术发展的影响,而工作场面也让人没有什么好的联想。或者由于行业利润的挤压,这些行业的公司也不能为从业者提供令人兴奋的薪酬待遇。这类公司从财务上看,也并不令人欣喜,它们的利润增长非常缓慢,市场容量基本没变化。不过,如果这些公司价格足够低,那么买进它们也不一定是坏生意。这是因为,这些公司利润虽然增长不大但周期性也很不明显,从而变成了投资者廉价买入的债券型股票。如果能比较稳定地获得10%以上的单利收益,在这个市场不景气情况下应该是很棒的投资了。
有明显替代特征的公司
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行业会消失或者变得非常衰微。如果公司人投资者看一下美国道琼斯指数的历史会发现曾经的很多公司根本没听说过,比如美国罐头公司,而它们能进入这个指数,说明它们曾经强大得和Google、苹果一样。
一些行业会被替代,有时看起来是非常明显的事,而被替代行业中的公司下场一般也不够乐观。但如果这些行业公司的价格很低,就会给投资者带来一些机会。这种机会产生于市场总是认为一种趋势发生得过快,而实际上一个行业被替代需要的时间要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这种判断和实际发生的差异,令更细致的投资者可以赚取其中的差价。这差价有点像废品收购:在市场认知中,一家被替代的公司可能在5年内消失,并且给出一个5年内消失的价格,如果实际上这家公司还能盈利20年,投资者买下这家公司就能获得多出15年的定价偏见收益。另外,有的被替代公司也会出现咸鱼翻身的事,它们被收购或转型成功,这类机会不多,需要投资者更密切地关注才有可能捕捉到。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上边咱们提到的美国罐头公司,它经过并购和转型,后来成了现在的花旗集团。
被排除出指数的公司
如果一家公司被选进某个指数,比如美国的道琼斯工业指数30或者中国的沪深300,对这家公司的股价绝对是有力的支持。这一是因为这些指数都有一些颇具权威性的标准,能被选入起码是一家公司非常正向的背书;而更重要的,很多被动的指数基金会因此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所以当某家公司刚被选入一个获得广泛认同的指数的时候,它的股票价格都会虚涨一段时间。相反,如果某家公司被替换出某个重要的指数,它的股价也会由于很多指数基金的卖出,而出现一段时间的虚跌。这种“虚跌”也可能形成投资者买入股票的机会。
有社会伦理问题的公司
有一些公司的业务可能会涉及到社会伦理问题,当然,这些公司的业务并不违法,但这些公司的业务会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举个例子,这种业务比如咱们曾经讨论过的那个活熊取胆公司,另外,还有为同性恋介绍对象的公司。这种公司有一个特点,他们很可能在历史上存在很长时间了,但由于人类发展引起的道德判断变化,把这类公司放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上;或者正好相反,由于人类道德认知的变化,有的公司把一些原本令人尴尬的事变成了自己的主要业务。但不管哪种公司,都会有一些人用道德来判断那些业务,这很可能会引起这些公司定价的偏差。如果对股票价格市场认定过低,应该是投资者买入的机会。
公司常涉及法律问题
就像不会有太多女孩愿意嫁给一个经常蹲班房的男性一样,很多投资者对经常涉及法律赔偿的公司都敬而远之。市场对这种公司的定价往往比资产盈利能力相类似的其他公司低很多。这种公司包括烟草公司―当然中国的烟草公司因为根本不缺钱,所以也不上市交易―生产可能造成周边比较严重污染的公司。
拿法律赔偿事务当家常便饭的公司其实是有准备的,他们雇有强大的律师团队,在多数情况下能把捅出的篓子大事化小,而且赔偿数额也不会像最开始申请赔偿要求的那么大。一般来讲,一家容易涉及赔偿的公司很容易被低估其价值,如果这家公司的合理拨备低于市场对它的低估,那么这就是家值得投资的公司。
管理层希望公司被低估的公司
有的公司的管理层希望公司价值被市场低估。原因可能挺复杂,比如管理层想把公司私有化,低估的价格可以使私有化的成本降低,或者管理层想通过公司上市转移资产。这类公司的价值低估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可能需要发现者具有很专业的分析能力和比较大精力的投入。
+ 文章评论
+ 相关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文章...
点击此处添加标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北车合并是利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