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原供销系统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收购是特种行业吗?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 浏览次数: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涵义及发展现状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涵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它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类型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悄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于90年代中期。近年特别是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数量迅猛增长,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红河州供销合作社自2005年开始组织发展以&两社一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专业协会)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州、县(市)党委、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使&两社一会&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截止2012年6月底,红河州供销合作社领办、创办的&两社一会&达2629个,累计入社(会)农户11.79万户,累计服务农户1694768户(次),累计助农增收56亿元。其中:发展专业合作社1084个(已经进行工商登记注册572个),累计助农增收36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和依托龙头企业注册产品商标52个,其中蒙生、铁扎、乍甸、磐江4个商标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蒙生&等3个商标被评为红河州知名商标。专业合作社产业涉及种植、养殖、流通、加工、机耕、土地流转、科技、乡村旅游、餐饮、特种养殖等储多产业。
从组织功能角度可以把我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分为六种类型。一是农产品销售型。如红河州蒙自山里红苹果专业合作社等,主要是解决我州农产品销售难题,打造农产品品牌,搞活农产品流通;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型。如红河州金平县金河镇大树脚农资消费专业合作社等,主要为农民及时提供优质廉价的农业生产资料,减少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中间环节,确保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三是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型。如泸西县磐江老东山火腿加工专业合作社,主要解决我州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脱节及利益分割问题,联结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增加农民的经营收入,降低市场风险;四是技术服务型,如开远市老燕子机耕服务专业合作社,主要是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开辟技术引进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五是土地流转型,如开远市金土地粮食专业合作社、开远市红土高原种植专业合作社,把社员的土地集中起来按农业标准进行规模化生产,统一对农产品加工升值,对社员进行内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进行二次返利;六是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带动型,这种模式由从事相关产业的不同合作社组成,形成产、加、销一体经营的联合体,并在各环节上带动社员和农户,如开远市赛康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该联合社由红河州赛康养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远市红土高原种植专业合作社、开远市东平养殖专业合作社、开远市众利养殖专业合作社、开远市郑林养殖专业合作社等5个成员联合组成,注册资金30万元,共有入社农户399户,主要为成员提供养殖、种植技术服务和产品的收购销售。
二、高原特色农业涵义及发展现状
(一)高原特色农业涵义
高原特色农业说通俗一点就是将高原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成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高原特色农业的关键之点就在于&特&,其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业之&魂&是惟我独存或惟我独尊。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对于发展特色农业来讲,也只有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特&起来。二是特色农业之&根&是天赋,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各地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只有结合实际生产品赋兼优的产品才能突出&特&质。三是特色农业之&本&是传统,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尤其是传统融合先进的农业科技是生存之道,如果不管农民有无技术就强迫农民搞特种特养,势必会造成事与愿违、事倍功半。特色农业顺应农民意愿发展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要的必然结果。
(二)红河州特高原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其重大意义
&当前我省&立足高原特色、体现现代农业特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调快调优一产&的新思路应运而生,&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全新定位和航标破土而出&;全省上下掀起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新高潮,因此加快发展红河州高原特色农业步伐意义重大。红河州近几年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典型带动等多种方法,强势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优质米、蔬菜、水果、葡萄酒、烤烟、甘蔗、蚕桑、茶叶、石斛、花卉等10多个具有规模效应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涌现出了云龙科技、高原葡萄酒、红枫优质米、蒙生石榴、、美誉蚕桑、千山灯盏花、大围山秀峰茶、云牛乳业、赛康家禽等100多家注册为具有法人资质的国家级、省级、州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这些高原特色农业企业的背后都背靠着自己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如云龙科技以云南农大、千山灯盏花以西南大学、大围山秀峰茶秀峰茶以华中农大、云南农大、美誉蚕桑以省蚕桑研究所、赛康家禽以云南农科院、云牛乳业以云南大学等作为技术依托,这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企业项目规划开始就参与立项、设计,在具体的生产实际中进行全面的技术支持,确保企业按照&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过程中,红河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农产品商品化、品牌化、产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农业产业化的政策,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技术和信息,注重科技对农业的提升作用,全力支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不断为高原特色农业注入活力,有了政策和科技这两个平台支撑,红河州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已开始发挥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州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红河州具有山区多、民族多、边境线长、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文化多元、区位独特,后发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特色。地域资源丰富,为发展高原特色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地发展别具一格的高原特色经济,首先是新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的有效途径;其三是转变产业结构、参与市场竞争、转变产业结构的迫切要求;其四是推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化的现实选择。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多年,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各国各地区经济结构个性化的有机结合,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越来越需要中国,中国也越来越需要世界,同样中国也需要云南也需要红河。高原特色经济这种个性化很强的经济,应抓住红河州桥头堡建设的战略机遇,勇敢地迎上去,参与国际市场循环,进入市场的最前沿,在市场技术和管理水平上实现大的改变,用提高自身实力的办法积极地接受市场的冲击,接受竞争的考验。
三、红河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助推高原特色农业的途径
红河州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多样,具有发展特高原特色农业的良好基础和潜力。近年来我州供销合作社按照&巩固、规范、发展、提高&的要求,紧紧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骨干产业、特色产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资产、网络、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扎实推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工作。专业合社的发展壮大,促进了高原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支持了专业合作社的持续发展,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整合特色资源、土地资源、科技资源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加强了科技与农民的结合,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色农业是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来运营的,在传统的农业市场中,市场主体有一家一户的农户、家庭农场、农业经纪人、农业企业、非营利组织、农业科研机构等等,由于农户、家庭农场在市场中呈现分散、弱小、不经济等特点,无论是农业生产和交易,还是科技的传播和使用,都无法达到最佳的规模化、经济化。从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的发展来看,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的演变和发展中,农业合作社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农业合作社在家庭农场(农户)与市场之间搭起纽带和桥梁,同时,农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特色资源、土地资源、科技资源整合的平台,在科技对特色农业的支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特色产品在市场中的强有力的竞争。
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高原特色农业具有较高的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程度,并且运用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组织管理方法,不但在特色农业领域内逐步推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为常规农业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形成了示范效应,极大地带动了常规农业不断向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社会化方向迈进,实现增产增效,从而有利于整个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如开远市大黑山农特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明确&以碑格优质藠头和苦荞作为主要运营产业,立足市场大力开展外向型经营&的长期战略目标,对内努力提高服务农户水平,促进农户提升产品品质,流转了1500亩土地建设有机藠头基地;对外则改变过去坐等销售初级产品的传统模式,与果酒厂合作,注重产品加工,注重科技提提升,打造出&碑格&品牌系列产品。&碑格&品牌藠头具色白、脆嫩无渣、耐储存等特点被誉为&珍珠玉藠头&,藠头产品获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藠头证书&,盐渍藠头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苦荞系列产品也销往国内外市场。该专业合社打造出了碑格山区农村的主要特色农业经济支柱,合作社被省供销社、市委、市政府认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二)专业合作社提升了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产业依托
高原特色农业的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等特点,单家独户很难将其做大做强,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经营,尽快形成特色农业的适度规模。而建水县在农业产业化方面起步较早,目前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扶持、订单农业等方面都有很多成功经验,已有不少特色农业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建水全县各类农业产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87家,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0家,发挥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
在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大的发展空间是在合作社外部、在国内外市场中,纵向一体化发展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常见,也是最容易成功的路径;此外,相对于公司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更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制度安排,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最具发展前景的组织形式。如蒙自市蒙生石榴产销专业作社是当地村干部和部分种植能手发起成立的,合作社充分发挥当地软籽石榴的优势,积极探索为成员服务的新途径,逐步形成了上联加工企业、下联基地农户,产、加、销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成为农民新型专业合作社与高原特色农业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三)专业合作社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营造科技支持高原特色农业的良好氛围
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特色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不断变革。合作社一般由掌握技术和营销渠道的专业大户牵头组织,为农户提供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和技术培训、生产资料购置、机械化作业、灌溉、施肥等服务。可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创新,它适应了目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代表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极大地促进农村生产力的释放。组织引领着千百万农民进行农业的规模生产和科学生产,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承担着由传统农业向高原特色农业跨越的历史重任,成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中坚力量。而合作社在规模生产和科学生产的平台作用,首先取决于合作社成员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因此,红河州非常注重合作社教育与特色农业科技的结合,通过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科技支撑高原特色农业营造良好的氛围,截止2012年6月,红河州供销系统培训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934人,培训农产品经纪人(持证)达7075人。
(四)专业合作社提供日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为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步伐,红河州各地专业合作社积极组织技术人员,从信息、技术、销售、加工等方面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创办服务示范基地,依靠示范带动、典型引路,带动了红河州广大农民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积极性。
四、红河州专业合作社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红河州专业合作社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同时,还应看到在其发展进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由于对特色农业结构调整方面,思路不够清晰,社会化服务滞后,农业科技服务与结构调整步伐还不相适应,导致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结合产业特色形成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低;特色农业基地难做大,品牌难叫响,难以将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融合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红河州专业合作社虽发展数量增长快,规模扩大,但地区间存在不平衡性,在东北部地区发展较快,在南部地区发展较慢,而且存在规模实力弱、组织管理松散、辐射带动力不强、产业分布比例失衡(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分布在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的比例很小)、营销方法和渠道单一等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的潜力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尤其在科技支撑特色现代农业方面,由于政出多门和体制中的条块分割,众多的支持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或措施大多成为&撒芝麻盐&的操作,不能集中发挥效力,不利于合作社规模的发展,不利于特色优势农产品、优势产业的做大做强;三是发展环境不够宽松,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还很多。相关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高原特色农业的的指导、资金扶持和信息、技术、管理服务相对还比较弱,专业合作社在信贷、税收、用地等方面均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使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真正成为实施高原特色农业项目的重要载体。
五、对红河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助推高原特色农业的几点思考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要以市场为导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基地、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经过几年的实践,红河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产业门类日益增多,服务内容不断拓展,组织功能逐步完善,市场竞争能力逐步增强;红河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根据红河州的农业优势条件和发展机遇,需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红河州应依托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确定和发展若干个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使高原特色农业真正成为红河州的支柱产业。在特色农业基地的选择上,应坚持&高、大、外、强、多&的五字原则,整合特色资源。高,就是高起点、高档次,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自动化程度。大,就是大规模。要具备相当规模,具备足以胜任示范基地角色的各项功能。外,就是外向型,产品外销。把产品销路瞄准国内外市场,提高农业的外向度,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强,就是强带动力,强辐射力。打造既是生产中心、科研中心,又是一个信息中心、服务中心,能对其他同类基地实施全方位的带动的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多,就是多层次,多种类。按照上述原则,建议在现有农业基地及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中,选择发展条件好、市场大的特色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高原特色农业基地,真正做到&建一流基地、创一项产业、兴一乡经济、富一方百姓&。
(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培育龙头企业,注重典型示范、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推进高原特色产业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势,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结合红河州实际,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特色产业化发展之路,要实行&放水养鱼&的政策,制定优惠政策,尽量让利于农民,扶持、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坚持&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工作思路,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按照&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原则,鼓励集体、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渠道、多途径创建龙头企业,积极向高原特色农业投入。充分利用红河州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尤其以实施&8311&行动计划,林业&8631&工程为重点,加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特色林业经济建设,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等,以山区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为载体,全面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示范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林、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规模,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使红河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三)加快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科技创新,提升高原特色产业开发水平
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大力提高特色农业组织化程度,鼓励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条件下流转土地,促进高原特色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在当代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特色产品的优势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它的特色技术。无论是传统特色农业的改造提升,还是新兴特色农业的培育壮大,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因此,要积极抓好国内外与特色农产品发展有关的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应大力推广已成熟和效果明显的新品种、新技术;要加强农民技术示范培训和农业科普宣传,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特色农产品开发领域首先实行&绿色食品证书&制度,加快针对红河州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生产环境及产业化经营要求的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如&美系杜洛克&商品猪、西(洋)芹、美国提子等种养业新品种,已在农村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泸西乌金猪、红河垤玛小耳朵猪等地方品种通过保种提纯后更具特色,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均较为明显。
(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特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长期以来,红河州各地群众依据资源优势,辛勤耕耘探索,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经济
比如泸西老东山火腿、南沙紫沙山药、开远甜藠头、石屏豆腐、玛玉茶、鲁沙梨等,均以其独特风味,在市场竞争中占居有利地位。这些特色产品必须予以保护、巩固和加强。但是这些产品的推广难度较大,幅射力不强,难以成为一方经济的主业。有些土特产品囿于土质的特殊需要,改换地域就会失去风味特点,因而专业合作社在助推高原特色农业时要实施名牌战略,提高特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基地环境选择、生产经营、加工、贮藏、销售各环节均应建立严格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使名牌产品均能通过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为今后加强品牌宣传及市场营销,强化品牌认定、注册保护和良好市场秩序的营造环境,打击各种仿冒行为,塑造好红河州特色农产品的整体形象打基础。
(五)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搞活特色农产品流通。特色农产品需求变化明显,风险较大,流通渠道是否通畅成为农产品迅速抢占市场、节约交易成本的重要环节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重点选择特色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区、交通枢纽地和农产品集散地,建设特色农产品集散地中心及专业批发市场,加强特色农产品分级分类以及储运、保鲜、包装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红河州在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方面,目前主要是抓好&双百市场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乡村流通工程&的实施,建设和改造一批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家店。二是搞活特色农产品流通方面,要鼓励专业合作社开拓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加工,依托加工带动生产,实现产销衔接,推广&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和&农产品网上交易&等交易方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三要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产销合作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采取多方联合、靠强靠大的形式,解决本地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通过以上列举与回顾,得出以下二个结论: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重要载体;二是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能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规范。总之,红河州作为农业大州,应及时抓住战略机遇,发掘优势,合理规划,科学发展,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新跨越。
(作者:红河州供销合作社 刘 春)
Copyright (C) 红河州供销合作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滇ICP备号 电话:7
网站维护:红河州供销合作社办公室企业基本资料
河北省阜平县供销社畜产品加工厂 属于 集体企业 , 位于河北 保定 阜平县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阜平镇东寺村 , 主营 收购;批发;毛洗净;分梳;中药材;农副产品购销 等。...
相关产品推荐安徽省供销社:大力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 促进我省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
安徽省供销社:大力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 促进我省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 9:34:51
&&& 我省是全国主要产棉省份之一,地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棉花优势区域,沿江和淮北具有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棉花生长,是棉花生产两大优势区域。全省常年棉花播种面积接近600万亩,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均居全国第6位。据安徽省棉花协会调查,2011/12年安徽省棉花种植面积约为540万亩左右,较去年的516万亩,增幅为4.65%,预计产量为 38万吨,较去年增加20.25%。籽棉单产将有望达到500斤/亩,棉花品级也较去年高1个等级左右。
&&& 棉花产业作为我省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持,省供销社作为全省棉花产业化的牵头单位,积极协调各产棉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棉花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大力推动全省棉花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棉花产区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目前,全省省级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4家,棉花产业实现年产值70亿元;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全省棉花生产、加工迈上新台阶,棉花质量、品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助农增收成效更加突出。 “十二五”期间,省供销社将继续加大履职力度,抓实事,促发展;抓转型,促效益;全力推动我省棉花产业化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 一、抓实事 促发展
&&& (一)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的水平。按照“行政推动、扶优扶强、项目带动、市场运作”的原则,把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作为提升产业化经营能力,构建现代生产、加工和营销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制定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全力培育现有龙头企业做强,着力培育成长型企业做大。坚持政策扶持与协调服务并举,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并重,着眼于提升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科技含量、产品竞争力,培育壮大一批有发展潜力、成长性好的骨干龙头企业,使之成为带动我省棉花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 (二)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实力。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建设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产业集群,把产业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坚持用市场的作用有效配置资源,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完善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优化发展环境,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产权重组、企业并购、投资融资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合纵连横,优势互补,不断强化实力,实现大联合、大发展。
&&& (三)加强基地建设,提升产业化经营的竞争力。重点围绕淮北和沿江两大棉花优势区域,建设优质棉基地,提高棉花单产、纤维成熟度和品质一致性。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加强棉花生产基地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按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组织生产,逐步建立起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充分重视品牌建设,加强品牌整合,以品牌经营为先导,抓住品牌创建、品牌营销、品牌整合、品牌保护四个环节,强化品牌意识,努力培育名牌产品。
&&& (四)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化经营的科技水平。大力推广科学植棉技术,建设病虫草害监测系统,实行综合防治,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加快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仪器设备和检验手段。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创新,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和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重视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 (五)兴办合作经济组织,提升产业化经营的带动能力。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社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一体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方向发展。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跨区域经营,走联合发展的道路,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引导合作组织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联系,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带动作用。
&&& (六)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强化各级棉花行业协会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贯彻落实政府对棉花产业的扶持政策,反映棉农诉求,参与审核产业化项目和龙头企业及资金的安排,检查督促资金、项目的落实和实施。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各类流通、服务中介组织,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拓宽流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 二、抓转型 增效益
&&& “十二五”期间,全省棉花产业化工作将按照全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要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棉花产业化转型升级为核心目标,努力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棉花产业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实现六大转型:一是技术升级转型,由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型;二是产品结构转型,由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三是产业布局转型,由龙头企业分散布局向产业集群转型;四是规模效益转型,由外延式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型;五是发展方式转型,由资源消耗型粗放式发展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集约式发展转型;六是营销业态转型,由传统营销方式向现代商业业态转型。实现棉花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切实推动棉花产业进一步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积极发展皖北与沿江两大棉花优势产业带,提高棉花单产,提升棉花质量,消除“三丝”。鼓励发展棉花种植合作社,形成棉花产业链利益分配合理机制。构建棉花纺织、印染、服装一体化产业链,发展棉花加工产业集群,积极承接沿海地区棉花产业链的整体转移。提升棉花加工、包装技术,重点生产大包棉。加强棉籽、棉秆等副产品开发利用,提高棉产品利用率。到2015年,实现加工产值40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1个,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5家。棉花种植面积900万亩,其中优质专用棉生产基地600万亩以上。
&&& 安徽省棉麻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省棉麻有限责任公司是安徽省供销商业总公司控股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800万元,实际拥有资产超过3亿元,是安徽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产、购、销一体化的大型综合型棉花企业。
&&& 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立足三农、服务社会”的宗旨,在大力发展棉花基地、巩固棉花资源、探索与棉农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同时,努力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努力向棉花生产及纺织业延伸,连续多年年被评审为“全国供销社重点龙头企业”、“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全省供销社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 自2006年起,公司先后在我省东至、无为等县投资兴建7个轧花厂,并用两年时间就完成400型打包机及轧花配套设备的改造升级。公司拥有合肥、蚌埠、巢湖、宿州、无为、东至、宿松、望江8个直属棉花仓库和分库,总仓储量达20万吨棉花,基本覆盖全省各大主要产棉区,并且均为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指定交割仓库。
&&& 公司购销网络遍布省内棉花主产区,在新疆、甘肃等棉花主产省区也开辟了棉花收购、加工网点,同时积极发展同中央涉棉单位及其他产棉省相关单位之间的联系。在交易方式上,以全国电子撮合交割库、期货交割库为中心,大量运用电子交易手段。公司经营客户遍及全国300多家企业,购销网络遍布全国各棉花主产和主销区,棉花进口代理的范围拓展到美洲、澳洲、亚洲及非洲等多个国家。
&&& 合肥银山棉麻股份公司
&&& 围绕棉花产业链 搭建企业发展框架
&&& 公司围绕棉花产业链的延伸开展工作,探索出“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综合经营模式,实现了由单纯商业流通企业向以棉业为中心的综合性企业飞跃。企业连续多年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式,先后荣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黄金客户”、省农发行AAA级企业、合肥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构建棉花产业链框架,做好棉花产品深加工
&&& ――公司参股、控股了安徽华阳河农业股份公司、合肥银山诚大棉业公司及安庆银山江花棉业储备公司,建立了两个大型400轧花厂,在省内布局了自己的棉花加工基地和仓储物流基地;
&&& ――扩大被胎生产加工规模,在长丰引进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棉胎生产全自动流水线,着力于纯棉银山家纺产品的品牌塑造;
&&& ――在滁州建立了2万吨特种棉浆粕生产加工基地,运用新工艺生产的银山牌棉浆粕成为安徽省名牌产品;
&&& ――在优质棉基地新疆石河子设立了天乾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集约化经营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 目前,“银山牌”棉浆粕已牢牢占据了国内造币原料市场45%以上的份额,公司也成为国家造币公司的主要原料供应商,且连续九年被确定为特指优秀供应商。
&&& 以全新的设计理念开发的银山家纺系列产品,如救灾系列、婚嫁系列、市场适居系列等产品,以纯棉的优质、舒适与环保,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转变棉花经营模式,为一线涉棉企业服务
&&& 公司在把股份公司直接收购棉花为主要投资方式,转变为以安徽棉业一线轧花厂融资服务与销售服务为主要投资的模式。以合肥银山棉麻股份为龙头,以指定交割仓库为载体,利用国储棉、电子撮合、期货等销售平台,将省内若干家一线轧花厂联系在一起,为他们提供服务,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多方共赢。
&&& 安徽省皖垦棉业有限公司
&&& 安徽省皖垦棉业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安徽农垦重要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公司于2007年组建,注册资本2460万元,有3家控股公司,其中,安徽华茂华阳河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皮棉加工,拥有400型打包机及配套轧花、脱绒生产线一条;安徽省白云华鑫油脂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油脂加工,拥有日处理原料300吨、浸出150吨、炼油50吨生产线一条;安徽省华阳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参股子公司1家:宿松县怡丰纺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棉纱纺织,拥有3.8万锭的纱线生产能力;主要产品有:皮棉、棉纱、棉籽油、棉粕、棉壳。
&&& 公司自创建以来,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华阳河农场4万亩的棉花基地和宿松洲区的棉花资源,通过对棉花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田间技术管理,统一采摘要求,统一收购,严格控制棉花质量,努力打造“无三丝”品牌,为纺织企业提供优质原料,带动农场和周边近3500农户从事棉花生产。
&&& 公司主导产品“华阳河”牌皮棉作为纺织企业的优质原料,销往安徽、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地。 2010年末,公司总资产达9582万元,固定资产3634万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379万元,带动农户3500户,户均增收1560元。力争到“十二五”末,加工业产值达2.7亿元。
&&& 安庆市皖农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安庆市皖农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是安徽省供销商业总公司控股的一家从事棉花收购、加工、储运、经营的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册资本为800万元。公司现拥有皖河农场轧花厂(租赁企业)、望江新丝路棉业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公司)、宿松县皖农棉业有限责任公司 (控股公司)、宿松县富华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公司)等棉花收购、加工、棉絮生产等基地。2010年末,公司资产达亿元,正常年景,销售皮棉逾万吨,加工棉絮5万床,销售收入超亿元,实现利税500余万元。公司先后多次获得 “A级纳税信用单位”、“金融守信企业”、“诚信单位”,“省供销社系统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 公司以“新网工程”为载体,积极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在望江县杨湾镇、宿松县洲头乡、皖河农场等优质棉区发展了棉花种植基地。已投资建设400型轧花厂两家,棉花收购网点二十家,拥有完善的仓储设施。公司力争在“十二五”末,达到销售收入超5亿元,利润达1000万元。
&&& 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建设,“雪绒花”牌皮棉远销福建、广东、浙江、江西、江苏、湖北等省及省内各地;同时利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电子撮合交易交割平台及徽商期货平台进行产品交易,拥有完善的购销网络。
&&&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沿江东路100号
&&& 邮编:246003
&&& 经理室:
&&& 办公室:
&&& 业务部:
&&& 传真:
&&& E-mail:wannong_
&&& 无为县万友棉业有限公司
&&& 无为县万友棉业有限公司,属无为县供销合作社控股企业,本公司于2002年7月经无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设立,取得法人资格,注册资金365万元,法定代表人丁会贤,总经理吕有为。2010年被批准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连年被省农发行评定为“AA”信用企业,市、县级工商部门授予“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获得县人民政府农业产业化“先进龙头企业”称号。
&&& 公司按现代管理方式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实行法人负责制,员工持证上岗,健全了收购、加工、消防、质检、保管、销售等较为完善的企业管理和职能机制。2007年,进行了棉花生产加工机械设备更新改造,配置了400B型液压双箱打包机一台,机电一体化的MY-96型轧花机三台,144D型剥绒机十台,年加工设计能力20万担皮棉,采用管道化、气流化生产加工工艺,产品质量稳定。
&&& 近三年,与县供销合作社签订了“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项目责任书,建立了16个棉花收购经营网点,优质服务“三农”。共收购籽棉49.7万担,投放收购资金1.8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33亿元,创利税792万元,上交国家税费164万元。
&&& 公司收购数量逐年递增,销售渠道由过去的现货市场,拓宽为棉花期货市场和电子撮合交易市场,并积极参与国储棉收储工作。公司将向棉花深加工产品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做大做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 公司地址:安徽省无为县汤沟镇秀石新区
&&& 邮编:23831
&&& 电话及传真:
( 来源:安徽日报 )
责任编辑:方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畜产品加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