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购买美国国债可以遏制为什么人民币升值不好?

石齐平:增持美国国债和人民币升值有两全办法-金石财经-凤凰视频-最具媒体品质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来源:凤凰视频&&&&发布: 19:04:00&&&&时长:00:51&&&&播放数:0&&&&评论数:0
将视频分享给站外好友,或嵌入到博客、论坛
选择成功,请使用ctrl+c进行复制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席夫:现在全球最大的泡沫是美元和美国国债
美元兑人民币:贬值80%-90%甚至更多《21世纪》:你怎么看美元对人民币未来的走势?席夫:美元兑人民币可能会贬值80%-90%甚至更多。对于那些继续选择持有美元资产的人来说,可能会蒙受巨大的财务损失。所以我建议尽可能减少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减少美国国债,减少按揭证券(即MBS),减少美国股票。对于持有大量美元储备的国家来说,他们也面临着同样风险。很多人说,中国不会让美元崩溃,因为他们拥有太多的美元。中国不应该担心已经拥有的美元,而应该担心他们未来还将继续购买的美元,那个数量比目前拥有的美元还要大。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现在持有的美元亏点钱,而是选择在以后亏更多的钱呢,中国要考虑一下这样的做法是否划算。如果你的货币汇率升值了,现阶段你持有的美元资产是缩水了,但是你未来还有可能会继续购买美元资产。汇率升值你的钱更值钱了,你以后买到的美元资产代价就要小得多。中国现在可能忽视了这样一个算术。不要忘记,人民币升值后,其购买力也上升。从购买力上升中获得的好处,远远超过因为汇率升值而导致自己的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贬值所带来的损失。而美国可能会出现超级通货膨胀。可能美国人手上都很有钱,绝对数值都很大,但是大家都不要忘记在津巴布韦,关键还是要看货币的购买力。货币的购买力来源于哪里?所有的国家货币都是要以本国的生产力作为支撑的。如果本国的生产力没有提高上去,货币的购买力就不行,其价值就不高。另外,人民币升值了之后,我相信如果美元价值下跌,原油和钢铁的价格都会下降。中国现在在世界范围内是这些原材料的大买家。这样,对中国来说,油也便宜了,钢铁也便宜了。《21世纪》:你说过,美国不可能偿还欠中国的债务。席夫:是的,中国不可能把他的钱要回来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中国借了很多钱给美国,现在这变成了中国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借更多的钱给美国根本没有任何道理。借得越多,亏的也就会越多。而美国政府拿到这些钱后,都用在了扩张政府自己身上,这是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中国正在为美国经济的社会主义化提供融资,作为一个美国人,我不希望这些情况发生。我希望我们的政府更小一些,而不是越来越大。《21世纪》:那中国对此可以做些什么?席夫:什么都做不了。购买黄金《21世纪》:你说中国应购买黄金,但中国外管局局长上月曾表示,黄金市场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太小了。席夫:不,不是这样的。很明显,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商,比南非还要多。所以中国可以从本地的金矿来购买黄金。中国政府的外汇储备和主权财富也可以购买黄金矿业公司。购买一家金矿100%的股权,然后获得他们100%的产量。中国买了这些矿业公司,就可以自己生产黄金,然后储存起来。中国有很多方式可以囤积黄金储备,同时又不会大幅推高黄金价格。《21世纪》:你依然坚持黄金会上涨至每盎司5000美金吗?中国在推动黄金价格上涨中会扮演什么角色?席夫:是的。中国也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认为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都会购买黄金,我还希望美国也购买黄金。《21世纪》:你怎么看欧元和接下来的走势?席夫:英镑问题很大,是不是比美元好,我不知道,但边际上来讲比美元要好。欧元的问题没有英镑大,但也比较严重。中国还是应该更多的看看黄金。如果要看其他货币的话,或许可以看看,以及更多的新兴市场货币,或许拉丁美洲、东南亚、甚至卢布。中国正通过一些主权基金囤积自然资源。这是更好使用外汇储备的一种方式,比只购买美国国债及两房债务要好。即便中国努力将部分美元资产多元化到其他资产上,他们到今年年底依然会持有更多的美元。救助比让希腊破产对欧元的破坏更大《21世纪》:你认可希腊危机是冰山一角吗?未来会否有更多的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席夫:这取决于希腊危机怎么解决的。如果希腊得到了救助,那这场危机就是冰山一角。如果允许希腊债券违约,那结果就会好得多。因为如果借钱给希腊的人亏了一部分钱,就会导致像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国家的借钱成本增加,会逼迫他们采取有意义的措施,削减赤字,以避免落入希腊目前面临的境况。即便有某种形式的救助,但如果这种救助有很多限制,并要求削减赤字,这对欧元区来说,也可以产生不错的效果。我相信欧元区能理解这种后果。现在人们说,我们需要救助希腊,如果没有救助,欧元会受到打击。我认为救助希腊比让希腊破产对欧元的破坏更大。短期来说,欧元可能会受点打击,但长期来说,破产对欧元有利。我们需要限制借款,需要债权人感到恐惧,让他们知道,如果政府借钱太多的话,他们可能没有能力还钱。这是唯一遏制毫无顾忌的借贷行为的方式。我们需要限制政府,希腊破产会带来这些。这种情况和美国房市发生的情况一模一样。
[责任编辑:Jackxiao]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人民币升值的美国意图及中国策略分析_研究分析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人民币升值的美国意图及中国策略分析
  ■通过压迫人民币升值,美国可成功扰乱中国的货币金融环境,引起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严重背离,进而损害和遏制实体经济的发展。无独有偶,上世纪80年代,美国正是通过类似的手法打垮了日本的经济。今天的中国与当年的日本是何其相似。
  ■至少就近期而言,通过采取盯住美元的形式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最优策略。但如何应对国际社会的压力和恶意的贸易制裁是一个难题。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采取表明坚定立场、大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藏汇于民、调整吸引外资政策等措施,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货币及汇率政策解读(3)
  ■黄涛
  4月3日,美国财长盖特纳宣布,美国政府推迟公布原定于4月15日发布的主要贸易国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情况报告。不过,由于美国政府只是推迟公布主要贸易国汇率政策报告,因而最终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维持在均衡水平之下,由此攫取了国际贸易的不公正竞争优势”,并以此相要挟,多次要求人民币升值,实行完全的浮动汇率制,放开对资本账户的管制。但事实上,中国从未操纵汇率以“攫取国际贸易的不公正竞争优势”,也非今日全球经济不平衡格局的根源。
  中国的汇率政策对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控制资本流动、妥善管理外汇交易,对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做出巨大贡献。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东南亚国家的货币竞相贬值,中国维持汇率不变的承诺和行动,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况且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只要中国的汇率政策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和大众福利水平的提高,本身即是为世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诺奖得主蒙代尔所指出的,“过去十多年里,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不仅确保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而且是对世界经济金融的重大贡献。”
  美国频频施压人民币的真实意图
  在中国并没有实质性的汇率操纵行为背景下,如果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极有可能引发中美之间全面的贸易战,而这显然是中美两国都极不愿意看到的。一旦全面的贸易战开打,虽然有可能解决美国本土的就业问题,但美国将难以享受到中国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物价水平很可能立即出现飙升。如果美国通过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方式来替代中国,则美国保护本国就业的努力将再次付之东流,因为美国长期的贸易逆差乃是当今存有缺陷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国际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美国当然明白,即使人民币升值了,美国的贸易逆差也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善,更不必说对今天全球经济不平衡的现状有任何裨益。2005年至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了21%,但中国贸易顺差不降反升,对美贸易顺差年均增长20.8%。2009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中国贸易顺差反倒下降34.2%,对美贸易顺差下降16.1%。美国当然明白,中国和美国在国际产业链上的互补远多于竞争,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不仅没有导致美国失业的增加,反而为2000年以来美国走出“IT泡沫”、“9?11”冲击、伊拉克战争的阴霾而实行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保驾护航,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维持了美国的低物价水平。美国当然也明白,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规模远不像看起来的那么大,而且这种顺差很大程度上还来源于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2001年至2008年期间,美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8.3%降至6.3%。如果美国能放宽对华出口管制,仅仅维持18.3%的市场份额,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就可达600多亿美元。
  那么,美国三番五次要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目的何在?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和遏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维持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是美国政策的根本性着力点。
  经济上,通过压迫人民币升值,美国至少可以获得三方面的利益。首先,虽然人民币升值无助于改变今日全球经济失衡之基本格局,但至少在较短的时期内有助于美国扩大对中国的出口,一定程度上降低美国的失业率和促进美国经济的复苏。当然,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对美国对华出口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因为人民币升值虽然可以增加对美国产品的需求,但可能出现的经济减速也会使中国从美国进口需求减少。其次,通过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可以变相地对华债务违约。目前,中国有超过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大约有9000亿美元以美国国债的形式持有。倘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0%,则9000亿美元的债务也将缩水10%。第三,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打压人民币,可以有效维护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若放任人民币朝着自由兑换并成为重要国际货币的方向迈进,则世界对美元的需求将会大幅下降,美元的国际地位也会受到极大威胁。
  政治上,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迎合选民,可以快捷有效地赢得选票。美国对汇率问题的强硬态度背后,或许是奥巴马政府对提振出口的期待。按照奥巴马政府的计划,在未来五年内,美国对外出口将翻一番,由此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通过压迫人民币升值是否能够有效增加美国的出口,并创造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是存疑的,但至少此举有助于转移人民对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不满,为中期选举乃至连任奠定基础。经济学者余永定曾经形象地用“失业+中期选举=贸易保护”这一公式描述美国的政治现实,而当前的美国恰好满足这两个条件。从历史上来看,这一点也是十分正确的,大萧条期间的1930年,美国通过了旨在保护美国本土就业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恰也是美国处于高失业和中期选举的时期。
  然而,诚如前面所述,这一措施对于改善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完全无能为力。之所以美国乐此不疲,遏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不断上升的国际竞争力是关键。通过压迫人民币升值,美国可成功扰乱中国的货币金融环境,引起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严重背离,进而损害和遏制实体经济的发展。无独有偶,美国正是通过类似的手法打垮了日本的经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大有争夺世界第一之势,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生产的产品在世界上有着最强的竞争力,大量资本到美国投资、购置地产。然而,通过《广场协议》压迫日元升值,并通过巴塞尔协议限制银行业放贷以及金融衍生品的渗透,在打压日本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同时,美国成功催生日本资产泡沫并将其成功刺破,导致随后日本陷入长达近20年的经济停滞。从所面临的复杂形势来看,今天的中国与当年的日本是何其相似!
  舒缓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应对策略
  人民币升值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考虑一次性大幅升值的情形,大量出口企业将倒闭,失业增加,经济增速下滑,这一成本超过任何由人民币一次性升值所带来的收益。渐进升值呢?人民币升值预期将再次被放大,热钱将以惊涛骇浪之势加速流入中国,不仅会进一步助涨中国的资产泡沫,而且会让通货膨胀加剧,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变得更加不可控制,结果是适得其反。且中国作为原材料、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人民币升值在增加中国进口能力的同时,将令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外贸将受进出口双重打击。而不管是一次性大幅升值还是小幅渐进升值,中国约1.7万亿的美元资产储备和9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都将遭受大额的资本损失。
  因此,至少就近期而言,通过采取盯住美元的形式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最优策略。但如何应对国际社会的压力和恶意的贸易制裁是一个难题。当务之急,乃是采取切实措施,有效应对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减轻货币当局决策之难。
  第一,表明人民币不会屈服外部压力而被动升值的坚定立场。
  面对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纠缠与强硬打压,官方要在各种场合和恰当时机表明中国不会屈服于外国的压力,而只会依据中国实际和发展水平做出有关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策。要向西方国家指出,人民币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而肆意妄为,强迫人民币升值,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要强调汇率问题是有关中国主权的问题,并非两国之间的双边问题,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美国所认为的低估和操纵。如果美国果真对中国采取全面恶劣的贸易制裁,中国也不会熟视无睹。
  第二,表明愿意同西方国家就遏制全球失衡问题协作和中国追求贸易基本平衡的立场。
  要向西方国家指出,人民币汇率无关全球经济失衡,也无关美国长期大额的贸易逆差。要让西方国家意识到,中国不会维持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一成不变,而是将根据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适时调整,逐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要向西方国家表明,中国将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将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由出口转变为内需,为缓解全球失衡做出努力。要表明中国一贯追求贸易的基本平衡,大额的外汇储备不仅不必要而且易将中国置于汇率风险之下。对于美国对华贸易长期存在大额逆差的情况,中国可以增加从美国的进口。特别是,要通过谈判,让美国放宽对华出口限制,让双方各取所需,互利共赢。
  第三,大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适时推出“国际板”。
  要进一步扩大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货币互换的规模和范围,并在继续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基础上,逐步发展境外人民币金融业务。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出国际板,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到国内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和债券。这样将不仅可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还在客观上减少了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美元使用和积累,有效降低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占比,分散外储面临的汇率风险。通过国际板从国内募集到的资金若要投资境外业务,需要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确保国际收支整体的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和持续增长。
  第四,藏汇于民,打通中小投资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通道。
  要逐步改革强制结售汇的政策,藏汇于民,以避免大规模的外汇资产集中于政府。同时,应放松民间外汇资金的用途管制,逐步有序打通中国中小投资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通道。要解除企业和个人到国外的直接投资和直接购买金融产品的诸多限制,允许中小投资人对外直接投资和购买国外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扩展外汇资金的运用方式。如此,在拓宽国内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和避免大量资金扎堆于股市与房市的同时,还可有效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第五,适时调整吸引外资政策。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FDI(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战略性作用已经有很大程度的下降。在当前形势下,大规模吸引外资,负面效应明显:挤压中国民族企业的投资机会和生存空间;促成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不合理增加的局面。中国出口产业中很大比例是FDI导致的“两头在外”的低端加工模式,创造的经济效益小,而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大。加之中国早已告别外汇短缺时代,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时机已然成熟。通过这一调整,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会有较大程度改善,外汇储备处于更加适宜的水平,同时我国资源、环境压力下降,而由此导致的失业增加也将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而被吸收。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系)
&nbsp&nbsp&nbsp&nbsp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升值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