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靖城中学柏木乡什么时间撤并归靖城

泰州市多路突破乡镇卫生院发展困局_泰州卫生局
设为首页 &&
&您的位置:→ 泰州卫生→
泰州市多路突破乡镇卫生院发展困局
时间: 15:04:03 点击:3594
积极实施综合改革多路突破乡镇卫生院发展困局
&&&&& 泰州下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市和海陵、高港两区,有乡镇99个。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131所(其中实行“两权分离”改革的卫生院53所)。从1997年开始,我市乡镇卫生院改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资源优化整合、建制镇卫生院“两权分离”改革、非建制镇卫生院资产出售为阶段性重点,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进行多途径、多形式的综合改革,不断突破发展困境,逐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市乡镇卫生院显现了积极、稳妥的发展势态。&&&&& 一、实施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的动因&&&&&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乡镇卫生院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迫使我们必须加快农村卫生改革步伐。&&&& 一是来自经济体制转型的外力驱动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乡镇卫生院传统运营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卫生干部职工思想不够解放,在发展中遇到困难时,“等、靠、要”思想和埋怨情绪严重,自我加压、自我发展能力不够,部门垄断难以突破,影响甚至损害群众利益;所有制结构单一,多种所有制之间的竞争无法形成,市场调节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内部运行机制僵化,用人上“人浮于事”、“能进不能出”,分配上平均主义,管理上职责不明。&&&& 二是来自内部运营状况的压力推动改革。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乡镇卫生院失去了集体经济的支撑,部分乡镇卫生院处于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甚至“瘫痪与半瘫痪”的状况,主要表现是:政府投入减少,设施设备简陋,发展潜力不大;人多才少,职工工资不断上调,业务量逐年下降;运营成本加大,经济效益下滑;预防保健任务得不到落实,功能难以发挥。&&&& 三是来自市场外部的活力促进改革。医疗市场开放以后,竞争日趋激烈,原有的市场格局逐步被打破,市场机制的作用与活力日益突显。如果仍然固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套路”,势必淘汰出局。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们更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尊重医疗卫生事业内在规律,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促进多种所有制医疗卫生机构有序竞争、共同发展,使其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正是强烈感受到改革的内外驱力,我们始终把改革作为乡镇卫生院突破发展重围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组织广大卫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多次组团赴浙江等地和省内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开设改革论坛研讨交流,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改革。市政府于年连续召开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推广泰兴等试点地区改革经验。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制订了《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文件明确规定“每个乡(镇)原则上要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要求因地制宜,积极推行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探索合作或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的改革,规范政府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使改革有章可循,稳步推进。&&&&&&二、实施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的主要做法&&&&& 我们在实施卫生院综合改革进程中,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院制宜,积极寻求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卫生院发展规律的改革模式。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探索了卫生院“一坚持两保证三调整”的综合改革路子,即坚持一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重点加强预防保健职能;保机构,保基本功能,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医疗卫生机构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可及的医疗保健服务;调整资源,调整经营模式,调整所有制结构。&&&& (一)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结构。&&&& 我市和其他地区一样,以往都按农村人口设置床位,按行政村、乡镇设置医疗卫生机构,村镇合并前就有六个乡镇一地两院。乡镇、村组合并之后,一乡多院,一村多室的现象更为严重,99个乡镇有卫生院158所,1453个村有卫生室1693个。加之投入不足,不少卫生院、卫生室处境艰难,农村卫生存在“网破线断”的危机。经过调研,我们强烈意识到,必须优化配置农村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医疗卫生机构。首先我们组织调研,制订农村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卫生机构调整方案。全市中心卫生院由原来的32所重新核定为16所,重点加强建设,增强辐射能力。其次是合理配置农村卫生资源。积极推广泰兴市常周乡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经验,进一步理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关系,整合乡村卫生资源。几年来,全市有90个乡镇推行一体化管理,撤并村卫生室271所。我们大力引导和鼓励市(区)属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之间合并或托管。如东郊卫生院并入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黄桥镇卫生院与泰兴二院合并,姜堰市溱潼医院与湖西卫生院“联姻”,靖江市人民医院与第三人民医院、柏木卫生院融合,靖江季市中心卫生院与季市镇卫生院“牵手”等,全市涉及合并的医疗机构有20多所,撤并卫生院11所。再次是指导卫生院转换职能。我们在政策上支持城郊卫生院转换职能,海陵区朱庄卫生院、高港区刁铺卫生院分别转向为市精神病防治院和市戒毒所,海陵区、姜堰市有8所卫生院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对政府确定举办的卫生院实施“两权分离”改革。&&&& 围绕乡镇卫生院“政府办与不办”、“产权售与不售”等问题,我们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讨,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在一个乡镇,政府必须办好一所卫生院。又广泛讨论政府如何办好卫生院的问题,力求摆准、放好卫生院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位置,寻找卫生院的发展新模式。我们首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清产权概念和卫生院产权结构的特点,提出“动产出售,不动产租赁”的构想,进而逐步形成了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改革思路,即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以契约的形式约定政府与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落实经营者的责任制。在卫生院产权形式不改变的前提下, 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改变卫生院的所有者、经营者、监管者等都由政府承担的单一运行模式。我们认为,“两权分离”改革以后,卫生院所有权的主体是政府,表现为房产、土地、大型设备等仍然为政府所有,并不断改善,体现了政府举办的原则和责任,政府只是把经营管理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落实给经营者。经营者通过竞争获得经营权,其权利一般有:管理经营权、财产支配使用权、劳动人事权以及必要的(法定的)外联权等;应承担的义务是:有效地利用固定资产,保障设备完好与充分运行,服从国家法律和有关卫生政策、规定的管理,承担开展卫生服务的义务等;其责任是保证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卫生工作任务,自负盈亏,保证公有资产不流失,保证职工的民主权利和利益等。经营者的“责、权、利”明确以后,卫生院实现了市场条件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能够建立“权责明确,法人治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运行机制,较好地体现了市场规则。2002年,泰兴市在广陵卫生院试点“两权分离”改革,经过一年运转,使该院起死回生。厅领导和市领导调研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坚定了我们推进“两权分离”改革的信心。目前,全市实行“两权分离”改革的卫生院已经达到53所,其中泰兴市33所,海陵区5所,高港区3所,兴化12所。&&&& (三)对政府不再举办的卫生院探索“资产出售”改革。&&&& 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以后,有一批乡镇卫生院政府不再继续办了,主要是一地多院、卫生资源相对富余的地区,或卫生服务利用不足、经济薄弱的地区,政府无力继续举办。对此,我们探索了集体资产全部退出或部分退出的产权改革。2000年8月,姜堰市在叶甸乡卫生院进行改革试点,改革形式为全资出售、公转私营,改革后医院性质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叶甸的改革取得成功,其经验得到了推广。到目前,姜堰、兴化、靖江三地共有16个卫生院资产转让。主要做法是:(1)有明确的改革原则。即积极、稳妥、慎重,成熟一个,改制一个;因地制宜、因院施策、分类指导,合理选择改革形式,不搞“一刀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调动职工积极性;确保公有资产不流失。做到“三个不变”,也就是人员性质不变、业务指导不变、财政拨款三年不变。(2)有权威的指导文件。各市区卫生局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订政策性文件,明确资产评估、处置和资产损失的核销办法;明确产权转让的程序,对转让价款的确定与支付、转让方式、受让人和经营管理人的资质条件等作了严格规定;明确防保体制的改革方法;明确人员分流及解聘、辞退等方面的具体办法;明确有关配套和优惠政策等。(3)有规范的改制程序。一是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摸清家底。二是对改革单位资产评估情况报财政部门予以确认。三是在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改革形式。四是制订实施方案,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报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原则同意后实施。五是申报资产剥离、扣除方案,发布转让公告、资格审查、召开招标大会等。&&&& 三、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我市经过调整资源结构、调整经营模式、调整所有制结构等综合改革,使卫生院逐步适应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往乡村卫生机构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社会群众不满意的尴尬局面,农村医疗卫生秩序进一步好转,医疗安全逐步落实,显示出较好的经济运行质态,呈现了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两级卫生机构运营状况好转。目前,全市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关系逐步理顺,布局趋于合理,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和非政府办医疗机构协同发展,卫生队伍逐步稳定,医疗市场秩序良好。如兴化市徐扬卫生院和地处北郊的二院,多年运转失灵、濒临瘫痪,“两权分离”改革后都显现了生机与活力。靖江市马桥、长里两所乡镇卫生院合并后,马桥卫生院通过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及管理上的逐步完善,将长里卫生院带出了困境,年业务收入从原来的20万元左右增加到现在的91万元;两院总业务收入上升至540万元,固定资产从450万元递增至620万元。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实施“两权分离”改革后,去年一年就减亏131万元。改革使卫生院、卫生室走出困境,卫生院固定资产、净资产明显增加,2004年底,全市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4.44亿元,比上年底增加0.22亿元,海陵区增幅53%,泰兴市增幅9.29%。姜堰市实施资产出售改革的卫生院固定资产达到增幅38%,净资产从2003年的1404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2114万元,增幅超过50%。&&&& &(2)预防保健任务得到落实。为配合卫生院综合改革,使乡镇防保工作得到加强,我市从以下方面着手巩固提高防保工作质量:一是改革乡镇卫生院经费补助办法,规定各级财政预算农村的卫生经费主要用于公共卫生,并经考核后发放。二是深化预防保健体制改革。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已出售的乡镇卫生院,将其防保职能整体划归建制镇卫生院或组建相对独立的防保所。对防保力量薄弱的乡镇或对防保工作缺乏经验的经营者,由市直防保单位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直接承担防保业务和管理工作。三是通过规范防保组建设,调整充实基层防保队伍。由于我们能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改革后不但没有出现滑坡,反而因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使预防保健工作得到了加强。2004年,我市计划免疫五苗覆盖率98.72%,传染病的发病率控制在150/万以下,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18%,儿童保健管理当年符合率95.80%,爱婴医院创建成果得到巩固,合格率97%,孕产妇死亡率13.76/10万,婴幼儿死亡率5.96‰,村卫生室药品代购率90%以上,管理合格率达96%,规范化防保组(所)合格率80%。&&&& (3)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改革后,经营者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在农村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首先是维修房屋,改造环境,改善门诊和住院条件。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经营者一次投入260万元改造诊疗环境,使医院面貌焕然一新。叶甸医院转让产权以后,经营者筹集200多万元,使多年不能如愿的医院搬迁计划得以实施,迅速实现了新址、新院和新貌。其次是更新增添设备。海陵区5所卫生院已投入300多万元,用于购置X光机、心电图、超声波和生化分析仪,以及手术器械和抢救设备,满足了临床需要。再次是加强科室建设。改革后的乡镇卫生院充分利用灵活的用人机制,加强人才培养,聘请高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健全内、外、妇、儿、中医等临床科室,打造特色专科。随着医疗条件改善,服务能力增强和服务水平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作用得到了发挥,2004年底全市乡镇卫生院门诊量377万人次,住院人次9.9万人次,病床使用率由30%增加到50%左右,其中泰兴从30%提高到45%,海陵从29.65%提高到62.72%,姜堰从50%提高到65%。&&&& (4)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通过改革,卫生院逐步走上一条以社会综合效益取胜的可持续发展轨道,社会、职工和政府等各方面都较满意。一是社会群众满意。大多数卫生院增加对村卫生室的投入,通过选派医生下点坐诊、实行“双向转诊”等措施加强对卫生室的“五统一”管理,有效落实便民措施,方便了群众就医。有的开通便民服务车免费接送病人,有的为住院病人免费加工食品,受到群众好评。卫生院严格控制住院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病员、让利患者,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为参保农民免费体检、免费挂号、减免部分检查费用。泰兴市乡镇卫生院平均门诊费用从83.5元下降到65.7元,平均住院费用从1598元下降到1453元。二是职工满意。由于改革过程透明,职工参与度高,大家对改革比较满意。尤其是实行“两权分离”改革的卫生院至今没有一例上访。同时,改革后职工收入有了保障,人均收入上升10%以上。三是政府满意。乡镇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合作医疗等工作得到落实,质量和效率也明显提高,矛盾纠纷减少,政府也感到比较满意。&&&& (5)经营责任制得到落实。经营机制转换后,经营者的责任风险加大,压力相应增加,他们积极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保证资产增值,减亏力度明显加大。通过实行全员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推行绩效工资制和成本核算制度,经营责任逐步细化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职工。由于加强了内部管理和核算,改革后的乡镇卫生院已开始减亏增盈。姜堰市卫生院从2002年前亏101万元,到2004年底收支结余233万元,海陵区卫生院从2003年底收支结余69万元上升到2004年的174万元。&&&&& 四、改革进程中的难题和需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认识到,综合改革是乡镇卫生院改革的基础,必须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权制度、经营模式等方面同步探索,单纯依赖某一方面的改革难以奏效。当然,从目前运行情况看,随着政策的明朗以及对策的调整,“两权分离”和“资产出售”也有不够完善及不够规范的地方。因此,需要研究和思考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建议尽快制订卫生院综合改革的政策文件。对照中央相关政策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对各种改革模式进行评估,尽快确定全省卫生院改革的模式。通过制订规范性文件,确定卫生院改革的指导原则,为今后的改革提供政策依据。&&&&& 二是建议关注卫生院改革对预防保健工作的潜在影响。以前由于农村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等为有偿服务,最近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明确一类免疫接种不得收取费用,这对预防保健任务落实有潜在影响。建议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向农村延伸,确保乡(镇)、村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责任考核。可以探索乡镇防保组由县级机构托管的办法,实行预防保健工作“县乡一体化”。各地政府应该划拨资金购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使预防保健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建议研究解决经营管理者存在的短期行为。对医疗卫生市场缺乏有力监管,可能导致进入的资本惟利是图,出现“冷血医院”。要切实防止经营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开大处方、滥用新药、滥检查、延长住院时间,发布虚假广告,搞医疗欺诈行为等。这将会导致医疗改革偏离公益性的目的,导致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同时会同物价、工商、药监、税收、纪检等部门,加强对改革医院的政策引导与职能监管,促使其守法经营,诚信服务。&&&&& 四是建议营造卫生院改革的稳定环境。卫生院改革,必须稳定为先,就是要保持公有资产不流失,妥善处置遗留问题,保证全过程公开透明。特别是要维护职工权益,保护离退休职工利益,在国家尚未出台明确的政策和办法前,对职工身份置换等问题不盲动,不草率从事。对承租人的选择要公平公正,建立院长准入制度,促使改革稳步推进。 &&&& 五是建议抓紧制订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发展后劲的根本。要建立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的用人机制,就必须完善政策,明确医疗预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服务4-5年,落实晋升前下乡服务一年的政策,省级财政要建立支持和鼓励他们下乡服务的专门基金,对他们赴乡村工作实施补助。为他们提供在县级医院培训一、两年的机会,然后委派到乡村卫生机构,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日
[编辑:赵瑾瑶
------------------ 相 关 内 容------------------
------------------
------------------
()()()()()
泰州市卫生局
版权所有地址:泰州市永泰路318号 邮编:225300
电话(传真):1(2)您是本网站第位贵宾!谢谢您的浏览!水木-诗画之江·浙江-杭州市志(区县概况篇)-建德县
主题文章列表
下一页&共1页&
杭州市志(区县概况篇)-建德县
发信人:&kangaroo&(袋鼠^LaTex...),&信区:&Zhejiang
标&&题:&杭州市志(区县概况篇)-建德县&&&&&&&&&&&&vivas&
发信站:&BBS&水木清华站&(Sun&Mar&13&18:42:28&2005),&站内
发信人:&paladine&(挖好坑,灌纯水,恩那就酱紫,hoho),&信区:&Geography&&&&&&&
标&&题:&杭州市志(区县概况篇)-建德县
发信站:&BBS&水木清华站&(Wed&May&28&15:19:47&2003),&转信
&&&&&&&建德县位于杭州市西南部,钱塘江上游,地处东经118°54′~199°45′
,北纬29°13′~29°46′。东邻浦江县,西接衢州市,东北与桐庐县接壤,西北
与淳安县毗连,南与龙游县、兰溪市交界。东西长约90公里,南北宽约47公里,总
面积2321平方公里。1985年末,全县总人口450,423人。县治白沙镇,距杭州市区
150公里。?
  建德于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年)建县,唐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后一直是州
、府治所,为浙西重镇。因舟楫之便,梅城曾是浙西及赣、皖的货物集散地,商贸
一度兴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新安江水电站的建成,经济有了较大的发
展,1979年实现粮食自给有余,1980年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现为浙江
省茶叶、生漆、油桐、柑桔重点产区,全国蚕茧重点生产县。
  建德一直为浙西文化中心。晚唐著名诗人李频是“睦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有《梨岳集》传世。自北宋始,拥有多家著名的书院。民国期间,专业教育兴盛
一时。现有大、中专院校4所,普通中学48所,小学513所。
  建德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民国16年(1927年)9月建立中共建德县委
,是浙江省较早建立县委的10个县(市)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先后领
导寿南农民暴动、建德农民暴动等农民革命运动。民国31年建德沦陷时,组织建德
抗日自卫队打击日军。解放战争期间,金萧支队在县境内建立江东(富春江以东)、
江西和严衢3个根据地,一度攻占寿昌县城。日,建德、寿昌获得解放
&&&&&&&&建德位于杭州—黄山黄金旅游线中段,是全国22个自然风景保护区之一和
国家首批公布的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古往今来,曾博得了沈约、孟浩然、李
白、杜牧、范仲淹、黄公望、张大千、郭沫若等名人名家的赞誉。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地质地貌?
  建德县地质上位于南岭准地槽杭州复向斜的中段。县境内的寿昌地区被称为我
国和东南沿海地区研究中生界地层和环太平洋火山岩的“窗口”,曾吸引众多中外
科学家前来考察,在发表的论著、论文中,以建德地名命名的地层和化石有23种之
多。县境地表以分割破碎的低山丘陵为主要特色,山地和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
88.6%;地势为西北和东南两边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北部山势陡峻
,坡度在30~45度之间;山间流谷狭窄,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6.81万千
瓦,可开发利用3.34万千瓦;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平原面积共215平方
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4%。县境东部为龙门山脉,北部为昱岭山脉,西北部为千
里岗山脉,山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其中,位于李家乡的山羊坞尖海拔1157.8米
,为县最高峰。
  二、河 流?
  境内有富春江、兰江、新安江、寿昌江四大河流和38条中小溪流,河流总长
562.1公里,流域总面积2287平方公里。新安江源于安徽省休宁县西南山区,是钱
塘江干流,含沙量小,清澈见底。新安江从白沙镇西部芹坑坞入境,由西向东流经
8个乡(镇),在梅城镇的东关与兰江汇合后入富春江,境内全长41.4公里。兰江从
三河入境,自南向北流经6个乡(镇),在梅城东关注入富春江,境内全长23.5公里
。富春江由西南流向东北,于冷水入桐庐县,境内河段长19.3公里。寿昌江发源于
长林乡大坑源,在白沙镇罗桐埠注入新安江,全长57公里。
  三、气 候?
  境内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低气温
-9.5℃(日),极端最高气温42.9℃(日);1月平均气温
4.8℃,7月平均气温28.7℃。一般11月下旬初霜,3月中旬终霜。年平均降水量
1500毫米,雨日160天,降雨量6月最多,平均240毫米,12月最少,平均50毫米。
常年多东北风。
  四、土 壤?
  土壤大致分红壤、黄壤、岩性土,潮土和水稻土5类,28个土属,44个土种。
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和地域分布规律。海拔650~700米以上的中山,主要分布有黄
泥土和山地石砾土;海拔200~650米之间的低山、高丘地带,主要分布有黄泥土
、石砂土、砂粘质红土、粉红泥土、油黄泥土和油红泥土;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
地带,主要分布有黄泥土、黄红泥土、红砂土、酸性紫砂土、紫砂土、水稻土及江
河两岸的培泥砂土;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河谷两岸,是主要的农业土壤。
  五、灾害性天气?
  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春播育秧期的低温阴雨、梅汛期的暴雨洪涝、盛夏的干旱
、春秋季的冰雹和强雷雨大风,秋季的低温、冬季的寒潮和大雪等。而以洪灾、旱
灾造成的损失最严重。解放后的三十多年中,连旱两个月以上的大旱灾有8年,洪
涝灾害有17年。1955年,发生特大洪水3次,为400年来所未有。1979年,受松毛虫
危害面积30.34万亩,占全县松林面积的37%。
第二节&建置政区&
 &&&&一、建置沿革?
  建德县现辖原建德、寿昌两县地。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年)析富春县置建德、
新昌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新昌县改名寿昌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建德
入长山,改名吴宁县;并寿昌入始新,改名新安县,均属婺州。仁寿三年(603年)
,于新安县置睦州,大业初改名遂安郡,改新安县为雉山县。唐武德四年(621年)
,遂安郡复名睦州,同时重置建德县,并以桐庐、分水、建德地别置严州。七年
(624年),废严州,建德并入桐庐、雉山两县。永淳二年(683年)复置建德县,属睦
州。唐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迁睦州治于建德梅城。&武周永昌元年(689年)
析雉山复置寿昌县,旋又废,神龙元年(705年)再置,属睦州。北宋建隆元年(960
年)于睦州置军,宣和元年(1119年)升为建德军节度。宣和三年(1121年)方腊起义
被镇压,改睦州为严州。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升严州为建德府。元至元十四年
(1277年)改建德府为建德路。明初改称建安府,旋称建德府。洪武八年(1375年)复
称严州,明代相沿不变,下领建德、寿昌、桐庐、分水、遂安、淳安6县,故有六
睦之称。清承明制。民国初,建德、寿昌属金华道,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制,直
隶浙江省。民国24年后,建德先后属浙江省第四、第十一、第四行政督察区,寿昌
先后属第五、第十一、第四行政督察区,其中36年5月至37年4月间两县均直隶浙江
省。1949年5月,建德、寿昌解放,新置第四专区,旋改建德专区,两县均属之。
1950年3月,两县改属金华专区。1955年3月复属重置的建德专区。1957年1月,为
适应新安江水电站建设的需要,分建德、寿昌地置相当于县一级的新安江区,直属
建德专区。1958年3月,新安江区并入建德县,原辖区改建为新安江镇,旋又改名
白沙镇,隶属建德县;同年11月,撤销寿昌县并入建德县。1959年4月,建德县改
属金华专区。1960年8月,县治由梅城迁往白沙镇。1963年5月,改属杭州市。
  二、行政区划?
&&&&宋淳熙年间,建德县设9乡、40里;寿昌县设4乡、22里。清康熙十年(1671年
),按田地设都图,建德设9乡21都53图;寿昌设4乡15都31图。雍正六年(1728年)
改都图为乡庄,建德划为5区,编45庄;寿昌5区,73庄。宣统二年(1910年),筹办
地方自治,寿昌划为1个城区、8个乡。民国3年(1914年)和6年,寿昌、建德分别以
乡改区,寿昌划为9个区,16年增为10个区;建德设8个区。16年和18年,建德、寿
昌先后改行村里制。18年和21年,建德、寿昌改行乡镇制,建德设5区,辖11镇83
乡;寿昌设5区,辖3镇72乡。23年和25年,建德、寿昌两县分行保甲制,并缩编乡
镇。29年,寿昌设2镇、12乡、153保;建德设2镇、21乡、259保。
&&&&&&&&1949年5月,建德、寿昌解放,寿昌划为一、二、三、四、五5个区,次年
扩并成城镇、航头、大同3区,辖44乡;建德设城关、大洋、洋溪、乾潭、三都5区
,辖28乡,次年改为5区,辖50乡。1956年撤区并乡,建德县设1镇,21乡;寿昌县
设1镇,20乡。1958年11月,撤销寿昌县并入建德县,同年撤乡建立15个人民公社
,105个大队。1959年7月,公社下设管理区,同时恢复新安江、梅城、卜家蓬为县
属镇,至此,全县设3镇,14个公社,56个管理区;下半年,撤并为1镇,7个公社
。1961年撤销管理区,调整公社规模,全县设7区,辖3个镇,43个公社。1965年撤
并为5区,30镇,40个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仍行乡村制,全县设3镇,40乡,辖
514村。1985年末,全县设大同、寿昌、梅城、乾潭、三都、白沙6个区,白沙、梅
城、寿昌、大同、更楼、洋溪、乾潭、三都、大洋9个镇,邓家、莲花、罗村、钦
堂、下包、安仁、芝峰、大洲、长宁、杨村桥、千鹤、下涯、南峰、马目、洋尾、
麻车、三河、姚村、梓里、凤凰、前源、童家、石屏、卜家蓬、陈家、航头、檀村
、里叶、大店口、李家,长林、劳村、上马、溪口等34个乡,辖516个村,27个居
  三、主要集镇?
&&&&&&&&白沙镇
&&&&&&&&位于县境西部,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面积49.40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
村和10个居民区,人口39,8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335人。县城沿新安江两旁
延伸,东西长南北狭,面积6.5平方公里。城内有36条路,11条巷,主街新安路长
200米,宽10米。城东为工业区,城中为商业、文化区。白沙镇随新安江水电站建
设而兴起。1960年8月,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梅城移此。1985年,镇内有省、市、县
、镇属工业企业64家。新安江水电站为我国首座自己设计、建造、自制设备的大型
水力发电站,是华东电网的骨干电厂。有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500多个,其中
个体商业397户;有旅馆、饭店、招待所30多家,设3000多个床位;有3家科技研究
所,2所中等专业学校,9所中、小学及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青少年宫、电视
台等,文化设施齐全。水陆交通方便,白沙大桥横跨新安江;金岭铁路在镇内设站
,至岭后与千岛湖航班相接,可抵安徽深渡;320国道从城东穿过,县内可通41个
乡(镇);水路下抵杭州,上达兰溪,县内通14个乡镇。新安江水清澈见底,水温常
年保持在14℃~17℃之间,形成了白沙城冬暖夏凉的独特小气候和江上“水、雾、
风”的奇观妙景。白沙镇已成为杭州—新安江—黄山黄金旅游线上的一座新兴旅游
  &&&&&梅城镇?
  位于县境东部,兰江、富春江、新安江交汇处,背靠乌龙山,距县城白沙30公
里。历史上为睦州、严州(府)治所。现为梅城区公所驻地。面积26平方公里,辖9
个居民区,4个行政村和1个渔业大队;人口21,54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808人
。城区面积1.4平方公里,有23条街、路,33条巷弄。沿江为2270米长的护城墙—
—梅城大坝。商店、贸易市场主要集中在城南,工厂、学校分布在西北近郊。手工
业发端较早,行业较齐全。1985年有工业企业30余家,尤以电子仪表工业为最,有
“仪表之乡”美称,玉雕工艺品、万用电表、针织服装、珍珠项链等工业产品是重
要的外贸出口商品。梅城曾为浙西交通要冲,是皖、赣和浙西山区商贾往返杭州的
必经之路,商贸兴盛。1985年有各类公司、商店近60家,个体商业逾百户,辟有粮
食、竹木、仔猪、工业小商品等专业市场。宋家湖农贸市场有摊位600余个。梅城
镇内有2家航运公司,杨梅公路至杨村桥和320国道相接。梅城办学历史悠久,自宋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创办龙山书院到“戊戌维新”,先后办过30多家著名书
院。1985年,镇内有大、中、小学8所,幼儿园19所,在校学生6000多人。此外还
有文化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古迹名胜有六合古井、范公祠、严陵双塔、明桂、
青柯亭等。
  &&&&&寿昌镇?
  位于寿昌江畔,为建德西南部重镇,距县城白沙16公里。从唐肃宗至德年间至
1958年11月,一直为寿昌县治所,现为寿昌区公所驻地。330、320国道公路和金岭
铁路横穿其间。“据严陵之上游,扼瓯歙之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全镇面
积7.477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区和6个行政村;人口14,1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9816人。城区有街、路10条,巷8条,以主街中山路为轴左右分布。中山路是主要
的商业街,有各类商店50多家,辟有竹木、柴草、耕牛、仔猪市场,西湖桥农贸市
场占地2180平方米。1985年,全镇有各类工厂15家,有文化馆、影剧院、工人俱乐
部等文化设施,县第三人民医院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
临床经验。
第三节&人口&
&&&&&&&据1974年冬从李家乡新桥村的乌龟洞内发掘出的“建德人牙”化石鉴定,
早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县境内繁衍生息。西晋太康年间,建德始有户口记载。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建德县(含寿昌县,下同)有26,270户,110,626人。民国
25年(1936年)有41,824户,200,918人;35年有48,384户,207,195人。1949年有
54,354户,223,221人,其中男122,910人,女100,311人,非农业人口12,609人。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有64,117户,264,200人,其中男143,073?人,占总
人口54.15%;非农业人口24,459人,占总人口9.26%。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有
81,608户,381,525人,其中男203,758人,占53.14%;非农业人口48,297人,占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有108,768户,436,423人,其中男229,093人,占
52.49%;非农业人口70,423人,占16.14%。人口密度188人/平方公里。0~14岁儿
童少年人口114,335人,占总人口的26.20%;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298,356人,占
68.36%;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3,732人,占5.44%。在业人口229,334人,占
总人口的52.55%,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者155,126人,占在业人口总数的
67.64%;生产、运输工人47,821人,占20.85%;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文化、
教育、卫生、经济专业人员)11,777人,占5.14%;商业、服务性人员9135人,占
3.98%;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3157人,占2.36%。有各种文化程度的
人口279,804人,占总人口的64.11%,每万人口中,有大学文化程度的45人,高中
文化程度的70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1809人,小学文化程度的3858人。有汉、畲、
回、蒙古、瑶、满、高山、苗、朝鲜、壮、俄罗斯1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9.38%;
少数民族2717人,占0.62%,其中畲族2640人,分布以大同最多,计517人。
&&&&&&&1985年底,全县共18,221户,450,423人,其中男236,593人,占52.53%;
非农业人口79,076人,占17.56%。
第四节&党派政务&
&&&&&&&&一、中国共产党?
  民国14年(1925年),就有共产党员来建德活动。16年2月,竹均之在省立九中
附小建立中共建德县小组,有10余名党员;同年8月,中共建德县临时县委在大洋
成立;9月,正式成立建德县委,童祖恺任书记,共有党员46人。17年11月,有区
委2个,支部(小组)14个,党员300余人。19年上半年成立中共建德中心县委,负责
建德、寿昌、桐庐、义乌等8县工作,时建德有区委5个,中心支部2个,支部、小
组30个,党员200余人。7月6日,在中共中央巡视员卓兰芳的领导下,在南乡、西
乡的大洋、洋尾、麻车、三都、郭村、洋溪组织发动农民暴动。暴动失败,党组织
遭破坏。同年秋,曾志达、房森林等重建中共建德县委。次年3月,县委和所属基
层党组织再次遭到严重破坏。?
  党在寿昌县的活动始于民国16年(1927年)下半年。17年3月,中共寿昌支部成
立;6月,正式成立中共寿昌县委,负责人邵桂根,有支部13个,党员200多人;7
月2日,艾溪暴动失败党组织遭破坏。靠近兰溪的寿南地区于民国16年11月成立湖
塘支部;次年7月底,建立寿南区委,辖5个支部,隶属中共兰溪县委。17年8月,
寿南区委组织农军攻打兰溪永昌镇,遭当地军警狙击失败,党组织被破坏,部分党
小组坚持活动到18年。25年9月,朱学鑫等受衢遂寿中心县委派遣在寿西建立谢家
等4个支部,有党员30余人。26年元旦,成立中共衢遂寿中心县委第六(寿昌)区委
,2月,在国民党政府的围剿下被破坏。
  民国27年(1938年)下半年、28年9月,寿昌、建德分别恢复党组织,两县共有
党员60余人。至29年底,建德有三都等5个支部(小组),先后归金衢特委、建桐淳
特派员、富桐建工委领导;寿昌有县民众教育馆等4个支部(小组),分属金衢特委
、兰溪中心县委领导。30年初,中共建德县工作委员会建立,孙景良任书记,有4
个支部,40多名党员;同年5月,成立中共寿昌小组。31年5月,日军侵占建德。当
地党组织以党员为骨干组建成建德抗日自卫队,在洋尾埠、下二都等地袭击日军据
点,伏击日军兵船。7月,日军撤离,抗日自卫队组织群众举行大会,镇压汉奸恶
霸,稳定地方秩序。次年4月奉命开赴金(华)义(乌)浦(江)抗日根据地。34年上半
年,中共金萧工委派人来建德指导工作,期间曾成立过建、兰、浦三县边界工委。
  民国36年(1947年)5月,上级党任命杜子文为兰建寿特派员。37年6月21日,成
立中共江东(富春江以东)县工作委员会,建德县境内设立建浦区委。38年3月1日,
在建德罗村成立中共江西县工作委员会,下设建淳、建桐、建分3个区的特派员;
同月27日,在寿、兰、龙边境地区设立严衢办事处;4月21日,建立中共严衢工作
委员会,李铁峰任书记。?
  ~6日,建德、寿昌相继解放,20日和24日,正式成立中共寿昌县
委和中共建德县委,李铁峰、孙汉杰分别担任两县的县委书记。1956年建立党的代
表大会制度。1957年1月,根据新安江水电站建设需要,成立直属中共建德地委的
中共新安江区委。次年3月和11月,新安江区、寿昌县并入建德县,建立新的中共
建德县委。是年底,县委下辖3个党组,26个党委,77个总支,364个支部,共有党
员5343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党组织活动被迫停止,1967年12月,县委
被夺权。1968年10月,中共建德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成立。1970年4月,召开县
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重新建立县委。1985年后,县委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
部等13个工作机构,辖区委5个,基层党委82个,党组14个,总支12个,支部1118
个,共有党员15,035人(其中女党员1489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4.61%,
35周岁以下的占29.67%。
  二、人民代表大会?
  1949年10月和1950年2月,寿昌、建德两县分别建立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作为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会议代表由县(区)人民政府指定、邀请、遴选产生。
1954年3月和7月,寿昌、建德分别建立县、乡(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县人民
代表大会代表由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乡(镇)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每届任期
二年。1958年后,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每届任期改为三年。1966年县第六届人民代
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迫中断。1980年
恢复县、公社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81年6月,建立县人大常委会,下设办公
室和法制工作委员会。1983年改公社人民代表大会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县、乡
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均由选民直接选出,实行差额选举,每届任期3年。至1985
年,共召开过8次县人民代表大会。县人大常委会设有代表中心联系组和代表小组
,组织代表视察、评议政府工作。
  三、人民政府?
  民国37年(1948年)6月21日,江东县(富春江以东)民主政府成立,建德县境内
设有建浦区署。次年4月,洪岭、前源民主乡政府成立,隶属建浦区署。38年3月
15日,江西县民主政府在建德罗村成立,设建桐、建淳,建分三个区署。1949年5
月12日和24日,寿昌县人民政府和建德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张丙辰、陈相海分别
为首任县长。寿昌县设9个直属工作机构、建德设8个。同年10月,建立新的区、乡
政权。1955年7月和11月,寿昌、建德两县人民政府分别改称县人民委员会,1957
年1月,设立建德专区直属的新安江区。日和11月30日,新安江区和寿
昌县撤销,并入建德县。根据上级部署,1958年11月始,实施建德县人民公社联合
社(县联社)的方案,下设七部一室四委一局。1959年5月,停建县联社,恢复县人
民委员会的工作部门,设4科3委2室9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人民委员会工
作机构活动被迫停止,1967年12月,成立建德县革命委员会,下设办事、生产指挥
、政治工作和人民保卫4个组和16个办公室。1981年6月,重新建立县人民政府。
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镇)人民政府建置。1985年底,县人民政府设23个直
属局,5个委员会,4个办公室,1个科,辖6区(镇)9镇34个乡。
  四、人民政协?
  日至14日,召开政协建德县第一届委员会全体会议,正式成立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建德县委员会。下设学习委员会和工商、文化教育、医
药卫生3个工作组。两县一区合并后,1959年12月,召开政协建德县二届一次全体
会议,组成县政协第二届常委会,设文教、医务、工商、科技、社会5个专业工作
组及新安江、寿昌两个综合工作组,同时成立学习委员会,设学委办公室。“文化
大革命”中,政协工作停顿。日,召开县政协五届一次会议,恢复政协
正常工作。1985年末,县六届政协常务委员会设办公室及学习委员会、祖国统一委
员会、文史资料征集编写委员会和教育、文艺、乡村、医卫、工商、城建旅游6个
  五、民主党派?
  1985年末,建德县有4个民主党派的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建德县
支部委员会成立于日。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建德临时小组成立
于1957年6月,1958年正式成立民盟浙江省委员会直属建德小组,1961年又改为中
国民主同盟建德县支部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80年12月恢复组织
生活。日,成立中国民主同盟建德县委员会,下设3个分部、1个小组。
中国民主建国会建德县支部委员会成立于日,下设3个小组。中国民主
促进会建德县支部委员会成立于日,下设5个小组。
第五节&经济&
 &&&&&一、经济总情?
  建德地处浙西水运要冲,商贸繁盛,梅城曾是浙西及赣、皖货物集散地之一。
清乾隆年间,县境内即已形成矿产采掘、酿造、造纸、粮油加工等4个传统产业。
20世纪20年代后期,现代工业开始出现。解放前夕,建德经济落后,粮油不能自给
,工业企业寥寥。1949年,全县(含寿昌县)工农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下同)仅
3940.7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56.06万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49%。国民生
产总值(当年价,下同)1583万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0.42元;国民收入(1980年不
变价,下同)1531万元,人均68.10元。?
&&&县境解放后,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寿昌、建德分别于1951年
上半年和1952年春完成土地改革。通过土改,建德县占总人口79.9%的贫农、雇农
、佃农、中农占有土地的比例从土改前的47.9%上升为81.5%;占总人口6.9%的地主
占有土地的比例从土改前的31.3%下降为5.6%。1956年,又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1953年后,国家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基本完
成。全县工业企业由1952年的19个增加到1957年的156个,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2.
34%。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18.92%,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9.4%上升
为1957年的17.12%;国营(含公私合营)、集体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1952年的18.74%上升为1957年的63.33%,私营与个体工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由81.
26%下降为26.67%。社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下同)和国民收入增长到8768万元
和4989万元,分别增长50.91%和40.42%。
&&&&&&&&1958年“大跃进”违反客观规律,经济发展受挫。1962年,全县工农业总
产值比1957年下降6.25%。“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发展缓慢,1979年实现粮食
自给有余,1980年县属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1984年开始打破封闭的经
济模式,实行横向经济联合。至1985年末,已与全国26家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协作
关系,还与上海市、宁波市、温州市,余杭县、杭州市半山区、江干区建立了经济
协作关系;共引进县外经济技术项目91项,引进资金3339.1万元。1985年,全县工
农业总产值达68,869.12万元,社会总产值79,389万元,国民收入40,073万元,
国民生产总值52,835万元。
  二、农 业?
  建德县“八山一水一分田”,有山地20.53万公顷,水面6426.6公顷,耕地1.
853万公顷,是一个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地区。长期以来,农业在整个国
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1982年后,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茶叶、
水产、柑桔、林业、蚕桑等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涌现大批专业户、重点
户和新经济联合体。据1984年10月统计,全县共有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专业
户、重点户13,396户,占全县总农户的13.8%;有新经济联合体196个。1985年在
农村的19.02万社会劳动者中,从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的占
14.12%,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0.59%。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6,849.02万元
  &&&&&&&&种植业?
  1985年,全县种植业产值9641.4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7.22%。其中粮食生
产产值6916.39万元,粮食总产量222,401.20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油料产量
2680.15吨;茶园面积6135.7公顷,茶叶产量2939.85吨;桑园面积1142公顷,蚕茧
产量748.45吨。水果产量6092.65吨。?
&&&&&&&&林 业?
&&&&民国5年(1916年),原建德、寿昌两县就开办模范林场。据1954年森林普查,
全县(含寿昌县)林木蓄积量64.2万立方米。到1985年,全县共造林49.7公顷,建立
了用材林、毛竹、乌桕、油桐、油茶等各类基地共3.3万多公顷。全县共有林业用
地18.47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3.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1.3%,立木蓄积量
265.9万立方米,毛竹立竹784.2万支。自年,全县共生产规格材101.5
万立方米,油茶籽2.82万吨、油桐白2.43万吨,乌桕籽3.32万吨,生漆191吨。
1985年,林业产值121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2%。
  &&&&&&&&畜牧业?
  年,全县生猪年均收购量13.42万头,调出5.4万头;鲜蛋年均收购
641吨,调出420.4吨。1985年,生猪饲养量39.19万头,年末存栏20.29万头;家禽
饲养量115.85万只,禽蛋产量1856.30吨;出产蜂蜜322.55吨,鲜牛奶1371.5吨。
畜牧业总产值372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11%。?
  &&&&&&&&渔 业?
  建德有大型水库水面、新安江大坝下冷水区水面、山塘水库水面、库湾围坝水
面等四类可养鱼水面,共4412公顷,鱼类资源18科88种。1979年推广网箱养鱼,并
实行多种形式经营。1985年末,全县共有各类渔业生产组织3884个,淡水渔业养殖
面积1584公顷,大江大河利用面积2828公顷。淡水鱼产量1569吨,其中,养殖
1319吨。生产淡水鱼种1037.23万尾、鱼苗4217.0万尾。渔业产值192万元。?
  &&&&&&&&水 利?
  截止1985年,全县有各种蓄水工程6559处,总库容8600多万立方米。全县总有
效灌溉面积1.574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4.92%。建成旱涝保收农田面积1.125万
公顷。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7万公顷,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63.15%。?
  &&&&&&&&农 机?
  1985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6.338千瓦,其中,排灌机械2919台,喷
灌机械83套,大中型农用拖拉机110台,手扶拖拉机2522台,农用汽车141辆,机动
船229艘,机动收割机13台。年机耕面积8813公顷,机械脱粒面积1.214万公顷,全
年农业用电5758.5万千瓦小时,农业化肥施用量(标氮)44,600吨。
  三、工 业?
  工业企业?
  秦朝建德即采矿炼铜。清乾隆年间,境内形成采掘、酿酒、造纸、粮油加工4
个传统产业。解放前夕,全县有2家烟厂,2家机碾米厂,4家万元资本的油坊。
1949年,工业总产值仅256.06万元,从业人员4387人。随着地方工业逐步发展,新
安江水电站的建成,加快了建德工业的发展速度。1978年后,乡镇工业异军突起;
1984年后,城乡个体户也兴办工业,开创了全县工业生产新局面。1985年末,县境
内共有各级、各类工业企业1433家,职工49,181人,工业总产值52,020万元。县
及县以下工业企业1418家,职工41,666人,工业总产值32,259.10万元。工业门
类,已逐步扩展到采掘、化工、机械、建材、电力、饲料、饮料、食品、冶金、纺
织、电子、仪器仪表等33个行业,形成以轻工业为主,化工、机械、建材、电力为
支柱的工业体系。1985年,全县有化工工业企业19家,工业产值7143万元,占全县
工业总产值的14.94%。建德有机化工厂、建德化工厂、建德更楼化工厂是该行业重
点企业。机械行业工业企业73家,产值4423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25%;建
材行业企业57家,产值379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94%。1985年末,全县有
乡(镇)、村及个体工业企业1245家,工业总产值10,685.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
值的33.12%。其中乡、村办工业企业644家,产值8591.68万元;城乡个体户办工业
企业601家,从业人员5081人,产值2093.52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6.
63%和6.49%。?
  电 力?
  民国15年(1926年),建德开办两家小火电厂,装机3台,共63千瓦。31年遭日
军破坏后停业。解放后,火电厂经过改造,增加装机容量和发电量。1957年8月,
新安江水电站动工兴建,推动全县水电建设。1958年始在水力丰富的山区兴建微型
水电站。1960年,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陆续建成寿昌、横钢、梅城等地变电所,
农村大电网相继形成,小火电和微型小水电逐步淘汰。1967年后,开始小流域水力
资源的梯级开发。1985年末,县境内有大型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66.25万千瓦;小
型水电站36座,装机60台,装机总容量7368千瓦。是年发电16.82亿千瓦小时,产
值11.48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4.03%。
  四、交通邮电?
  交 通?
  建德为浙西交通要冲,历史上以水运为主。民国17年(1928年)始兴公路交通。
解放前夕,县境内公路4条,92.05公里。1957年建成金华至新安江铁路,1975年又
延伸至岭后;1960年白沙大桥建成通车;从1972年始,对公路进行改造,提高等级
;新安江水电站、富春江水电站建成后,航道状况得到改善。1985年,全县公路总
长514.94公里,其中国道两条(330、320)106.83公里,省道31.30公里,县道376.
81公里;公路桥全部固定化。41个乡(镇)通了汽车,客运里程419.35公里。航道通
航里程105公里,新安江、富春江、兰江可通百吨货轮,经富春江水电站船闸可抵
杭州市区,经新安江水库,客轮可通淳安、安徽深渡等地。是年,全县有客货车
1092辆,公路客运量581.53万人次;货运量23.65万吨。有机动船64艘,驳船111艘
,水运客运量109.49万人次,货运量28.56万吨。金华至岭后铁路贯通建德6个乡(
镇),境内长37公里,设檀村、排塘、寿昌、更楼、新安江、朱家埠、岭后7个车站
  邮 电?
  清光绪26年(1900年),严州开办二等邮局,寿昌设邮政代办处。民国7年
(1918年),设建德电报局。解放前夕,建德、寿昌两县有步班邮路9条,电话总机
2部25门。解放后,分别设立建德县邮政局、电信局和寿昌县邮政局,电信代办处
。1951年后逐步扩展合并,并为建德县邮电局,1960年,从梅城迁往白沙。1985年
,县邮电局下设支局6个、邮电所11处、代办所31处。邮路56条,总长(单程)614公
里;农村投递路线1600公里,比1949年增长9.5倍。拥有邮政汽车5辆,摩托车16辆
,自行车79辆。年订销报纸累计1222.35万份,杂志90.56万份。有长途电话36路;
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846门,电话机2231部;市话交换机总量2005门,电话机
1307部;杆路总长985.9公里。邮电业务总收入168.58万元。
  五、商 业?
  建德地处水运要冲,梅城等镇历史上商业贸易兴盛,浙西及赣、皖货物多在此
集散。解放前夕,全县(含寿昌县)有商户967家。1953年,国营和供销合作商业成
为流通主渠道。1978年后,恢复和发展集体商业、个体商业,城乡市场日趋繁荣。
1985年,全县有商业,饮食、服务业经营单位2682个,其中,商业1125个,从业人
员5236人,饮食业777个,1574人,服务业、修理业780个,1212人。是年,全社会
商品零售总额16,695万元,全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值5508万元。全县外贸商品收
购总值1627.5万元,主要商品有收音机、钾酸、工业磷酸、腈纶衫、柏木油、柏木
脑、珍珠加工品、玉雕、鲜蛋、生猪、山苍子油、保险粉等。
  六、名优特产?
  建德柑桔?
  建德柑桔生产历史悠久,宋皇祐年间,建德知县梅光臣就有“养茶摘芯新春后
,种柑收苞小雪前”的诗句。主要品种有本地早、温州蜜柑、椪柑等。黄饶香枹以
其果形大、色泽黄、肉瓤厚、果汁多、味香甜而享盛名。1985年,柑桔种植面积
1585公顷,产量4625吨。?
  建德苞茶?
  苞茶为建德名茶之一,原产三都小里埠和梅城东关一带,现产于大洲、罗村等
高山茶区。在清明和谷雨之间采摘,按茶叶嫩度,分制“顶苞”、“次苞”两种。
苞茶外形独特,品质优异,特点是芽叶成朵,不断不碎,茶芽满披茸毛,色泽黛绿
。冲泡之后香气清幽,滋味清爽,水色橙黄,叶柄朝下,芽尖朝上,如同含苞欲放
  严东关五茄皮酒?
  严东关“致中和”五茄皮酒于清咸丰年间由安徽商人朱仰懋创制。质地甘而醇
和,呈红褐色泛金黄色。因其配有多味中草药,具有活血去湿,舒筋解疲,强肌健
身功效。光绪二年(1876年)在新加坡南洋商品赛会中获金质奖;民国4年(1915年
)2月,在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银质奖;18年在西湖国际博览会上又
获优等奖。1956年,新安江酒厂(1980改名为建德县严东关五茄皮酒厂)聘请原“致
中和”老技师,恢复生产。1985年年产2542吨。?
  严州雪梨?
  原产地在马目和睦。以果大、色白、皮薄、肉脆、汁多、渣少、梨心小著称。
因上市期正值盛夏酷暑,入口特别甘冽爽口。解放前年产500余担,1985年产1067
  严州干菜鸭?
  成品黑中透红,入口油而不腻,酥嫩爽糯,在鸭的鲜味中,伴有干菜的清香并
略带甜意,色、香、味皆异于烹鸭各派,别具一格。?
  寿昌白莲?
  盛产于里叶及附近的檀村、大店口等乡。主要有高脚莲、低脚莲、白花莲、红
花莲4种。以去皮通心、粒大饱满、洁白圆润、质地细腻、耐煨易熟、汤清肉绵、
味美鲜甘的里叶通心白莲最为著名。1985年,全县种植1442亩,仅里叶乡就达980
亩,产量97.70吨。?
  严州生漆?
  又称“严漆”。早在隋朝就有种植,宋徽宗年间赢得盛名。明清各代皆为贡品
。此漆质地优良,粘膜坚韧,附着力强,色泽光亮,品质细,漆醇高,被誉为“涂
料之王”。解放后,产量一直居全省之冠。1972年最高收购量6845公斤,1985年产
量12,250公斤。?
  建德蚕茧?
  南齐永泰元年(498年),建德县令沈(?)教民“每丁种桑15株,……女丁半
之”。隋时,养蚕已是县的重要经济收入。但到解放前夕,全县却已无一蚕户。
1956年开始恢复种桑养蚕。1985年年产14.969担。?
  干菜烧饼?
  又名严州酥饼,集松、脆、酥于一体,口感清香,为传统名产小点。以梅城镇
“方顺和”烧饼店所产最负盛名。民国18年(1929年),在西湖国际博览会上被评为
同类产品第一名。1984年,白沙镇设立专厂生产。?
  虹鳟鱼?
  属鲑科鱼类,为高档冷水性淡水鱼类,须在水温20℃以下清澈见底的水域中才
能生存,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涧溪流中。其肉质细嫩,味鲜美,肉厚骨软,无肌
间刺,且无腥味,可热炒及熏制,尤宜清蒸。新安江大坝下游10公里内水面因受高
坝影响,水温终年保持在10~17℃之间,为养殖虹鳟鱼的理想场所,1980年从山西
引进获得成功。1984年春,在农牧渔业部扶持下,建立虹鳟鱼养殖场,并被列为全
国三个养殖基地之一。
  七、旅游业?
  建德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是国务院1982年11月公布的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
区之一。1980年成立新安江风景规划建设委员会,次年改称建德县风景旅游办公室
并成立新安江旅游服务社,负责全县旅游接待工作。1984年11月合并成新安江旅游
公司。年,共投资459.3万元,用于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建设。相继开
发白沙、灵栖洞、七里泷、葫芦瀑、大慈岩等风景点,建成溪灵(溪沿至灵栖洞)旅
游公路,形成“二江三洞一湖(新安江、富春江;清风洞、灵栖洞、霭云洞;千岛
湖)”风景旅游线,设立灵栖洞、大慈岩两个旅游管理处,建成翠谷山庄、罗桐山
庄、水上旅馆、东湖旅馆、兴华旅社等旅游饭店。1985年末,全县有设施较为完备
的旅馆、招待所21个,床位3300多张,拥有旅游车16辆,游船6艘。是年共接待游
客74万人次,旅游业务总收入321万元。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
  解放以来,在生产发展,流通扩大的基础上,财政收支逐年增加。1949年,财
政收入155.1万元,1965年超过1000万元,万元,1985年,全县预算内
财政收入5399万元。年,累计上交国家财政59,317.4万元。1985年,
财政支出2574.70万元。年,累计财政支出总额28,578.4万元,其中,
经济建设费13,547万元,占47.40%;社会文教福利费10,387.5万元,占36.35%;
行政管理费4299.9万元,占15.05%;其它费用344.5万元,占1.20%。?
  金 融?
&&&&&&&&1985年,全县有5家县级金融机构,43个农村信用社。年末,银行、信用
社存款余额18,874.3万元(其中城乡储蓄余额6815.4万元),贷款余额18,813.8万元
。1981年县保险公司恢复,1985年开办企业财产、家庭财产、机动车辆等14个种类
的保险业务,保险总额3.1亿元,保险费收入102.4万元,赔付金额33.7万元。
第六节&科教文卫&
 &&&&&一、科学技术?
  1985年,设有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咨询服务公司等单
位,建有农业科学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及柑桔研究所3个专业科研所,27个县
级协会和县、乡、村、组四级农业科技网。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141人,其中,
具有高中级职称的83人。年,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4项。
  二、教 育?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设立全县第一所中学——严郡中学堂(今严州中学
)。三十二年,第一所小学堂——建北高等小学堂在胥村(今乾潭大畈)诞生。民国
初,创办浙江省立第九师范学校、省立甲种森林学校、寿昌县私立乙种商业学校等
中等专业学校。至民国13年(1924年),建德、寿昌两县共有高、初级小学229所。
解放前夕,两县有各类学校160所,在校学生约9000余人,学龄儿童入学率30%左右
。1951年,农村开始普遍办学;1957年,小学纳入普及教育的轨道;1958年,中学
教育加快发展。1985年,全县有普通中学48所,教职工1536人,在校生21,830人
,其中高中7所,在校生3800人。完全小学513所,教职工1927人,在校生35,846
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6.96%,巩固率99.86%。幼儿园223所,教职工481人,入园幼
儿7900人。设有工业技校1所;农业职业中学12所(其中单独建制5所),23个班,在
校生965人,开设茶叶、会计、建筑、畜牧、蚕桑、水产、林学等12个专业。办有
31所职工技术培训学校,7个成人教育中心,36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并开展函授
、广播电视教育和高等自学考试。1985年,全县少、青、壮年非文盲率89.36%,经
省验收合格,成为基本无文盲县和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县。此外,县内还有浙江冶金
经济专科学校、浙西电力技工学校、水电部十二局职工中等经济管理学校,严州师
范学校等4所大、中专学校。解放后,全县共向大专院校输送新生2678人,其中
年1295人;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新生4278人,其中年2479人
  三、文化艺术?
  建德向为浙西文化中心。晚唐著名诗人李频为“睦州诗派”的主要代表,有《
梨岳集》传世;元有名画家王绎;清代诗人章燮的《唐诗三百首注疏》历为世人所
重;《剑南诗稿》、《聊斋志异》的早期版本——青柯亭本皆在睦州刊行。民国时
期,建德县曾办有民众教育馆、阅报所、教育电影队、通俗图书馆等文化机构。解
放前夕,仅存建德县民众教育馆和省立严州民众教育馆两家。1985年末,全县有电
影院52个、电影放映队60个、文化馆(站)44个、档案馆1个。县图书馆藏书5.81万
册,农村图书室藏书4.2万册。新华书店年发行图书306.5万册。有越剧团、婺剧团
各1个,农村业余剧团14个及新安江书画社、新安江艺术团等群众文艺团体。1985
年浙江省社会主义时期的第一部县志——《建德县志》编纂完成。民间传统文化活
动有舞灯、赛舟、抬阁、目莲戏、渔鼓等。
  四、新闻、广播、电视?
  1954年,建德县总工会成立建德县工人有线广播站。1956年元旦,建德县农村
有线广播站正式播音。1958年11月,寿昌县并入,成立建德县有线广播站。1970年
,全县43个公社广播站全部建成。1978年初,县广播站设电视组。1979年10月,建
成新安江电视转播台。1984年4月,县电视台建立,次年4月,开办建德新闻节目。
1985年末,全县有广播站44个,扩音机51部,总功率15.75千瓦,安装喇叭75,
493只,入户率61.3%,广播线路总长2263公里。有电视转播台19座,差转台31台,
中央电视一台的人口覆盖率为48.58%,浙江电视一台人口覆盖率达74%。民国时期
建德县曾先后办有《严州报》、《严州民报》、《严州日报》、《寿昌民报》、《
寿昌报》等报纸。民国34年(1945年),建德县政府曾设国民通讯社,37年寿昌县设
有东流通讯社、新安通讯社。解放后至1961年,创办过《建德大众》(地委机关报
)、《寿昌报》、《建德报》、《建德日报》等报纸。1984年4月,《建德农科报》
创刊,次年5月22日,改名《建德科技报》,1985年发行70万份;县委设有报道组
  五、卫生体育?
  医疗卫生?
  解放前夕,全县有3所医院,35名医务人员,病床50张;私人药店76家,开业
中西医72人。广大农村缺医少药,天花、流脑、菌痢等10多种传染病流行。解放后
,卫生事业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医疗机构不断兴建,消灭天花、血吸虫病、
回归热、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大大降低了麻疹、流脑等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人口死亡率由1949年的12.18‰下降到1985年的6.07‰。1985年末
,全县有各类卫生机构109个,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6所,乡卫生院42所,厂矿、
企业、学校、农林场医务室51个,另有农村医疗站479个。病床1095张,卫生技术
人员1284人,其中,中西医师211人,护师13人,西药师12人,检验技师8人,其他
技师6人,医、护士474人,助产士54人。?
  体 育?
  1985年末,全县共有各类运动场316个,其中篮球场179个(灯光球场21个),排
球场22个,小运动场4个。白沙镇还建有标准乒乓房、室内旱冰场、健身房等体育
设施。全县有等级运动员314人,等级裁判员102人(其中一级6人)。有业余体校11
所,在校生124人,先后向体育院校输送新生99人,向省、市少体校输送13人,向
省、市运动队输送运动员15人。成立有棋类协会、田径协会、乒乓球协会、篮球协
会、武术协会等群众性体育组织。传统体育项目有武术、拔河、长跑、棋类、乒乓
  六、文物名胜?
  县境内现存古文化遗址7处、古城遗址1处、古墓葬2处、烈士墓6处、古建筑
13处及历史纪念物5件。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个。县文化
馆馆藏文物有:历史革命文物5件,古旧字画5件,善本图书3部,新石器时代石器
34件,战国至宋代陶器14件,东晋至明代瓷器42件,唐代至明代铜器10件。名胜古
  白沙大桥?
  位于县城东南原白沙渡口,日竣工。桥长362米,高24米,宽10米
,是一座六孔空腹式石拱桥,中间两主孔跨径55米,左右四孔45米;桥栏雕刻有神
态各异的石狮子264只。此桥造型轻巧明快,气势雄伟,融合了我国古代赵州桥和
芦沟桥的艺术风格而有所创新。南岸桥头石崖上建有六角“迎客亭”一座,亭内有
郭沫若手书“白沙桥”的汉白玉石碑。登亭,新城全貌、山光水色,尽收眼底。?
  灵栖洞天?
  位于县城西南34公里石屏乡铁帽山,洞区包括彼此相连的灵泉、清风、霭云三
洞,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洞景古朴、神奇,具有洞奇、石秀、水清、雾幻的特色
。其中灵泉洞内有一条300余米长的地下河,以水见长;清风洞凉风喷涌,以风取
胜;霭云洞云气袅袅,以云称奇。各洞还有多处前人题词。被誉为“地下艺术宫殿
  大慈岩?
  位于县城南25公里的檀村乡。山形诡怪,五峰如指弓屈成一拳,峰谷间有瀑布
蜿蜒下泻,南麓有石阶千级,盘旋而上。近山巅有古刹大慈岩寺,建于元大德初年
,寺宇僧舍傍岩而筑,一半嵌入岩腹,一半凌架悬崖,长廊相接,石栏相续,因势
布局,与山峰混为一体,有“江南悬空寺”之称,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正殿西面岩壁上有一石洞,高约百丈,题刻曰“洞天一览”。此外,还有“罗浮
仙境”、“一线天”、“玉池”、“云亭”等胜迹。
  葫芦瀑布?
  位于七里泷南岸坌柏坞内。此处空山幽谷,清风习习,绿竹萧萧,溪水潺潺。
高山鞍部有一飞瀑,瀑高近百米,宽约5米,从陡壁先泻入壁间形似葫芦的石窟,
再从石窟底部冲出,腾起层层白雾雨花,直注深潭,在阳光照耀下,有如白练飞金
,璀灿耀眼,潭下溪壑形成大小不等的小瀑布二十余节,首尾相衔,气势非凡。?
  南、北峰塔?
  位于梅城三江口两旁,两塔隔江相望,古为严陵八景之一。南峰塔位于南峰乡
巽峰顶,新安江南岸,为八面七级楼阁式砖塔。北峰塔位于梅城镇碧溪坞卯峰顶,
为六面七级(内实际六级)楼阁式砖塔。皆重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南峰塔
内有石碑两方,竖碑为《卯巽二峰建塔记》。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BBS&水木清华站&smth.org·[FROM:&166.111.204.168]
下一页&共1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靖江市人民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