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压岁钱理财计划里拿200元给儿子,让他学习理财,结果他自己带着去买玩具,剩下的100元弄丢了。该怎么对待他

压岁钱增值攻略让孩子为自己付学费据《劳动报》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兔年压岁钱上万的为数不少,占比达到近二成;不过,只有一成多的家长会帮助孩子用压岁钱投资。拿压岁钱作投资的仅有一成多,48名被调查者中,有4位家长表示会替孩子用压岁钱买基金、买股票,有2人表示会替孩子买黄金、玉佩等收藏品。东方网2月8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兔年压岁钱上万的为数不少,占比达到近二成;不过,只有一成多的家长会帮助孩子用压岁钱投资。压岁钱如今已不是小钱,管理得当可以启蒙孩子的理财意识,免年能否让压岁钱"兔"倍增长?我们请出三位家长为读者说说他们的攻略。▲调查新年里,记者在周围的亲戚朋友中做了个压岁钱行情与用途调查。调查发现,兔年孩子们压岁钱的最大进账来自祖辈,在48名被调查者中,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般会给元,更多的有三五千元;其他的亲戚一般给三五百。我们的调查把今年收到的压岁钱的总数分为元、元、元、8000-1万元、1万元以上5档。总数在元之间的最多,共有15人,占31%;总数在1000元到3000元的小朋友有14位,占比29%,列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9位小孩压岁钱超过1万元,占比18.5%。44%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将压岁钱存在银行。张同学是大二的,每年能收到5000元左右的压岁钱,他告诉记者,爸妈让他自己存着,他一般就存银行定期,只有在买电脑这样的“大件”时会拿出来用。除了存银行,压岁钱最多的去处还有“消费”,包括付学费、买衣服和学习用品在内的被调查者占比超过30%。拿压岁钱作投资的仅有一成多,48名被调查者中,有4位家长表示会替孩子用压岁钱买基金、买股票,有2人表示会替孩子买黄金、玉佩等收藏品。记者发现,这6位家长都是70后80后的年轻爸妈。李小姐告诉记者,她会拿的压岁钱替他投资基金和银行股,作为他今后教育资金的储备。“基金和银行股长期投资一来比较稳妥,跌不多;二来银行股每年的分红也比银行利息高,作为儿子的教育金至少可以超过每年CPI的涨幅。”▲攻略1贺岁金条保值增值女儿乐乐2005年出生以来,每年都会收到亲朋好友给的压岁钱,而且数额在不断增多,从最初的两三千元到今年的五多千元。第一年拿到这些压岁钱时,我就在想,孩子现在吃的、穿的、玩儿的都不缺,怎样替她把这笔闲置的钱管好呢?提议,还是存银行吧,省心一点。我感觉存银行的利息太低了,小时候我的压岁钱都让老妈给存起来了,结果利息远远赶不上物价上涨,存了好多年也只有几百块,取出来简直无语了。正巧当时看到一篇报道,说很多日本的年轻人每年买块金条做家庭理财,顿时给我了启发,咱也可以用这种方式给孩子存钱。如果把每年的压岁钱都买成金条,到女儿出嫁时可是一笔不菲的嫁妆啊!我的想法立刻得到老婆的支持,两人开始积极搜寻适合的黄金产品。通过一番比较,我和老婆都觉得还是买生肖贺岁金条比纸黄金来得更有纪念意义。当时的黄金价格还没有现在这么疯狂,每克在140元左右,最终我们根据实际收到的压岁钱,选择了20克的狗年贺岁金条,价格近3000元。目前,我们已为女儿收集了狗、猪、鼠、牛、虎五个年份的贺岁金条了,虽然都是20克的,但每年购买的价格却在逐年升高。尤其是近两年国际金价屡创新高,今年的兔年贺岁金条已攀升到了每克330元左右。这也证明了我们当初的想法是正确的,买黄金不仅能保值还能增值。▲攻略2让孩子为自己付学费1000、舅舅500……春节刚开始,我家的那个小家伙就已经成为了“万元户”。虽然压岁钱是属于孩子的,应该让他支配,但是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有义务帮他理好这笔财。我给孩子制订的理财规划,就是用他的压岁钱来付学费。让孩子付学费,并不是“看上”了他这笔压岁钱,而是希望让他了解如何通过理财的方式,让压岁钱能够“钱生钱”。我们给孩子制订的理财规划就是,拿到压岁钱之后先交给父母“保存”,我们帮他统一规划,除了交当期学费之外,就拿出一部分存教育储蓄。由于教育储蓄享受优惠利率,而且额度内利息免税,相比一般的理品更加安全,因此对于我们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最为适合了。教育储蓄的存期分为1年、3年、6年。我可以根据儿子的教育进程和现状来进行规划,从而设定存款期限,享受高利率。开户时,可根据目前咱们自身的经济实力,与银行约定每月固定存入的金额。最低起存金额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这种零存整取的存款可以拿到同期限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的利率。虽然教育储蓄没有任何风险,但只能存2万元,对于我家的那个“小万元户”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还帮他在一家商业银行中购买了教育理财产品。由于采用返还本金的结构设计,虽然产品理财期限3年时间,但相当于平均理财期限仅1.5年。每年暑期平均摊还三分之一本金并支付相应收益,真正成为家长的“理财教育工具”和孩子的“储钱罐”,用获得的收益,还可以在暑假中去外地开开眼界,增加他的见识。▲攻略3储蓄基金“滚雪球”儿子上小学后,我们决定让他试着自行安排压岁钱。彼时,他已经多少明白钱的价值,知道买东西是怎么回事,也明白钱若一次花完,今后看到更心仪的东西就只能干瞪眼。那一年他拿到了5500元的压岁钱,儿子跟我们商量,用200元买他想要的书和玩具,余下的钱就存起来。“那么,放家里还是存银行呢?”我问。人家想也没想立刻回答:“家里!”这小财迷,钱不在眼前还不放心。于是我决定给他普及理财知识:“如果把钱放家里呢,一年过后不会多也不会少;如果存进银行呢,过了一年会给你利息,比如存进去100元,一年后大概就有102元;还有一种就是去买基金或股票,一年后钱可能会翻个倍,比如100元变200元,也可能亏,100元变50元。你选哪一种?”当天晚上小人儿深思熟虑了一番,第二天他把我拉进他的房间,从自己的压岁钱中数出三张百元大钞交给我:“妈妈,这300元你帮我买基金吧。”看来我儿子的理财风格属于保守稳健型。刚想转身,他又拉住我,拿过我手上的钱,仔仔细细地捻了一遍,确信没有多给我一张,这才放心地交还我。好吧,我心中更正,是保守稳健财迷型。那一年,我陪着他去银行开了储蓄账户和基金账户,他也有了人生中第一张存折。几年下来,账户资金从四位数到了五位数,也有了两万余元。人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家小爷也因有了这两万余元的资金,增添不少胆气。“你别在电视机边上玩溜溜球,砸坏了你赔啊?!”“赔就赔,我银行里还有两万元……”“房价怎么那么贵啊,连个厕所都买不起!”“我银行里还有两万元,你先拿去买房吧!”终于忍无可忍,“喂!你那两万元用不完的啊?!”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Copyright &
YXLady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 广州伊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压岁钱去哪儿了作文
压岁钱去哪儿了作文
压岁钱去哪儿了作文
一:压岁钱去哪儿了每到新年长辈们都会给孩子们压岁钱,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刻!我们多想天天都是新年,这样就可以得到很多压岁钱了!
小时候,我们向叔叔阿姨们打个招呼,他们就会给我们压岁钱,看着得到的压岁钱心里美滋滋的!随时都可以用它去买玩具 ,好吃的,新衣服
我们可喜欢花压岁钱了!
上一年级的时候,妈妈教我用压岁钱买些铅笔,橡皮,铅笔盒,尺子
有一天我们经过一座天桥,看见一些衣衬破烂的爷爷奶奶们在天桥上向人们乞讨 ,行人没有几个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看到这些我伤心极了。我悄悄对妈妈说: 妈妈我可以把我的压岁钱分一些给他们吗? 妈妈满脸赞许的说: 可以啊! 我拿出一些压岁钱分给了他们,爷爷奶奶们连连对我说: 谢谢你,善良的小姑娘。 他们的话使我非常开心!
二年级的时候,我和妹妹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我随身带了些压岁钱,我们看到一本很好看的书,书名叫【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梦】,妹妹特别喜欢这本书,我就问妹妹: 你喜欢这本书吗? 妹妹大声说: 我很喜欢。 我就用我的压岁钱给她买了这本她喜欢的书,看着她那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样子,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而且我自己也很喜欢这本书。
三年级了,在寒假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子一起去了趟大西北,去看爷爷奶奶。在西北我有很多大爷大娘,过节的时候他们过来拜见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他们也很开心,因为我们很少会见,见面的机会很少,因此他们给了我们不少压岁钱。
奶奶年纪大了,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见面机会,总是拉着我和妹妹的手,给我们讲她的故事。我和妹妹商量了想给奶奶一个惊喜,就拿出大爷大娘们给的压岁钱,给了爷爷两百元,给奶奶两百元,奶奶看着我们给她的钱感动的哭了。爷爷奶奶说: 宝贝真乖,真懂事呀!
我的压岁钱不是很多,但却有很多用处。同学们,没想到压岁钱有这么多用处吧! 那你们的压岁钱去哪儿了呢?
压岁钱去哪儿了作文
二:压岁钱去哪儿了每一年的春节,都可以收到很多的压岁钱,可是我还没有把钱攥热乎,就都是老实实地“上缴国库”。可是我弟弟张冀却在心里打自己的小算盘。看,奶奶给我们每人一个大红包,张冀拿到后把它往口袋里一塞,头也不回地走了。就这一举动,“点燃”了我心中的灵感。那……我也来个“中饱私囊”?
今年过年,我想能否让今年的压岁钱变成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压岁钱。我的第一个红包又是奶奶给的。奶奶把红包给了我后,妈妈把手伸了过来,意思很明确:把钱给我!我原打算说哼!我的压岁钱我,我做主!可一到妈妈这儿,我的那些胆子就不知跑哪儿去了。
“这个……那个……”我支支吾吾。妈妈竟然猜透了我的心思,说:“想私吞是吧?”我的脸“唰”地红了起来,头不禁低了下来。“好吧!反正我拿来也是为你存的,今年你的压岁钱都归你啦!不过你用在哪儿都要记起来,也算锻炼你的理财能力。还有,你拿上自己的身份证去银行办张卡吧,多的钱存到卡里。”“耶!妈妈万岁!”我不禁高呼。
可是好事多磨,老爸知道了后,坚决反对,对妈妈说:“就张政这记性,不是卡丢了就是密码忘了,我看你做好心理准备,或者再三思一下吧!”我一听,气得头发都有要立起来了。“老爸,我郑重地告诉你,我没你想得那么差,你惹得我很生气,你的后果很严重!”最终,在我的“威逼”下,我的第一张银行卡办成了,里面有一笔真正属于我自己的钱。我把它藏在一个只有天知地知我知的地方,嘻嘻,我的这个寒假收获真大!至于这么多钱如何去理财?的确是个大问题,本人正在思考中。
压岁钱去哪儿了作文
三:压岁钱去哪儿过年啦,过年啦!我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我不仅可以到处去拜年,还可以收获不少的压岁钱,这可是我一年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哦!
一过完元宵节,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我收到的所有压岁钱都拿出来,我认真地数了数,哇,一共有3000元,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妈妈对我说: 女儿,你已经长大了,这些钱就交给你自己做主吧,你好好地计划一下,看看怎么合理地安排这些压岁钱吧。 我高兴极了,这可是我第一次支配这么大的一笔钱啊,然后我走进房间,拿出笔和纸,开始静静地思考这个 重大问题 了。首先,我拿出200元来购买我渴望已久的书籍。平时我都有经常去图书馆借书的好习惯,但有一些知识丰富的书要好好熟读,如《神奇校车》、《十万个为什么》、《神奇树屋》、《四大名著》等好书,值得我们一读再读,所以我就会把这些书收藏在我的书柜里,只要我一有时间,我就又津津有味地读个够。然后,我拿出200元作为我的零用钱。别看这200元不是很多,但它的用途可广了。这些钱我要用来买文具;买礼物送给要生日的好朋友;买学校去旅游时要准备的零食;给山区的小朋友捐款等等
,我自己用一个小记账本做好记录,每一笔钱用到哪里,买了什么,还剩多少钱都一一记录起来,让我也改掉了乱花钱的坏习惯。最后我决定把剩下的2600元存进银行。我和妈妈一起去银行,开了一个存折,然后把这2600元都存了一年定期,这样我就可以赚到一些利息了,我相信,如果我每年都存进一些钱,那么我就会变得越来越富有了,看着存折里是我自己的名字,我突然觉得我真的长大了,我还有点不敢相信我居然有这么多的钱,想到这,我心里美滋滋的,还决定以后一定要把多余的钱都存进银行里。
你看,我的压岁钱就是用在这些地方的了,每一笔钱我可是心里有数的哦,小朋友,你的压岁钱又是怎么花得呢?
压岁钱去哪儿了作文
四:压岁钱去哪啦我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春节,因为在这一天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 压岁钱 。听妈妈说, 压岁钱 是我国的古老传统习俗之一。她最早起源于唐宋时期,民间认为送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来贿赂它们,从而化凶为吉,平平安安的度过一岁。因为它寓意美好,所以一直流传到今天。
今年春节,我给家里的长辈磕了一圈头,就收到了2600元的压岁钱,可把我乐坏了。我数着手里红红的钞票,心想:这么一大笔 财产 我要怎么合理利用呢?
我想了一个晚上,终于做出了一个 理财方案 。首先,我交给了妈妈2000元,因为妈妈春节也要给表姐、表妹、表弟们发压岁钱,我就当替妈妈 回笼资金 了!接着,我又把剩下的600元钱做了一个合理分配:我把其中200元钱拿出来,给单宇航哥哥和张琪姐姐买了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他们是妈妈资助的孤儿,每年春节我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他们。他们收到我的礼物可高兴了,我也觉得很高兴,因为我觉得自己也能帮助别人了。然后,我又在妈妈的帮助下用300元钱下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希望到暑假时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这样,我就剩下100元了。我想,自己也长大了一岁,值得庆贺一下,就给自己买了一个50元的玩具,作为新年礼物。最后的50元钱,我放到了自己的存钱罐里,这可是我的 应急资金 ,以备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急用。这下,我的压岁钱全都 各就各位 啦!
同学们,你们的压岁钱去哪儿了?
压岁钱去哪儿了作文
五:压岁钱去哪儿了最近,小伙伴的朋友圈又热闹起来了,除了新年的第一场雪,最热闹的话题非压岁钱莫属,而“爸妈用什么理由拿走压岁钱”更是引发几代网友集体吐槽。
“小时候拿过最多的压岁钱也不超过十块钱。”徐先生说“那时父母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相对于现在的生活水平,那时的十块钱压岁钱算是不错的“战果”了。“父母说,小孩子不能拿钱,钱是个可怕的怪物,所以要让大人压住,以后长大就能娶漂亮媳妇了。”徐先生说起他父母的理由,自己都给逗乐了,“小时候的压岁钱都给了父母,到了初中就不拿压岁钱了。”
已大学毕业两年的董文婷说,小时候的压岁钱据说是被存起来了,还有存折,但是至今也没见到个影子。看来,和大多数人一样,董文婷的压岁钱也是上缴了。“偶尔还是会心痒痒地问问钱到哪去了,父母要么告诉我交学费了,要么就说已经为我花了,当时真的很无语。”
“我今年拿到了3000多块。”1993年出生、还在读大三的王彦为说,她的压岁钱都是主动给父母的。“我懒得管钱,拿到钱都是直接给父母,他们专门以我的名字开了个账户,从小到大的压岁钱都存在里面。”每到寒暑假全家人出游的钱都是从这里面取的,据王妈妈估算,目前卡里还有两三万元,也都留着给女儿以后旅游用。
■新手爸妈接招
面对宝宝们的压岁钱,已当爸妈的70、80、90后们又如何接招儿?
网友“rebecca”开玩笑地说:“爸妈说帮我存着,存着存着就不见了……以后我决定也这么欺负我家孩子,也帮他保管,然后我家衣柜和鞋柜就忽然多了很多东西,哈哈。”
不过,越来越多的年轻爸妈开始利用压岁钱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网友“宝宝贝贝”说:“自小学四年级起,我的小孩就有一本自己的存折,压岁钱存好后,经过他同意再取出来借给家里用,家里按银行利率付给他利息。”除了传统理财方式,今年互联网理财产品成为孩子们压岁钱的新去处。
还有一些网友建议,“应该把压岁钱的支配权和主动权交给孩子”,可以引导孩子成立自己的小基金,培养善心和社会责任感;还可以选购些书报,让孩子在开学之际带去与同学分享,不仅学会人际交往,也增长了知识。
压岁钱去哪儿了作文
六:压岁钱去哪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在新年到来时,在这充满吉祥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我们这些小孩子,吃美食,收红包
这么喜庆的日子,谁会不开心呢?
每当过年去别人家拜年时,不知有多少人递来一封封大大的红包,花花绿绿的人纸片在手中咯吱作响,我嘴中不停地重复着大人交给的拜年话: 新年好!恭喜发财! 每每遇见陌生客人,就会害怕得缩进大人的怀里,任凭客人用百般春光灿烂般的逗弄,我依旧不买真情,大人只好千恩万谢地,不好意思地并且有些不安分地收下那封红包,面容微笑。
每次过完年,母亲总会将我的红包拿出来整理、计算,看到我的压岁钱数额比上一年的要多。又怕我用这些钱乱花,一会儿买这,一会儿买那,钱都不知飞哪去了。在统计完压岁钱时,妈妈突然问我: 女儿,你想把压岁钱放哪儿? 我不假思索,爽快地回答: 哦!放银行,放哪都行! 妈妈又问: 那,如果给妈妈保管如何?妈怕你平时乱花钱,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你也要珍惜这些压岁钱。考虑,考虑!
为什么?妈,您太不相信我了,我像是乱花钱的人吗?我想如果学习上有什么用具需要购买的都可以谁随时拿钱去买,这不是更方便吗? 我听到妈妈有这个想法,赶紧打断她的念头。 女儿,给妈保管,需要时问妈拿,毕竟你还是个孩子,弄丢了那可麻烦了! 妈妈说。我听了有点不耐烦,又有点不舍得那些 宝贝 ,犹豫了一会儿,便说: 好
从今往后,我只要给妈汇报要买什么,她都能给我拿钱买。其实,我们利用压岁钱买东西,浪费的可是长辈们用辛勤的汗水挣来的。无论我们的压岁钱是多是少,这里面凝聚了他们对我们的关心与期盼,所以无论你们以怎样的方式去合理使用压岁钱,前提一定是好好珍惜压岁钱,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成为成为真正的 小富翁 。
与压岁钱去哪儿了作文相关的文章您的位置: >
教你的孩子打钱理财 
&&&&&& 俗话说:&理财三岁不早六十不老&.在英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理财已成为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必修课,成为最重要的人生课程之一.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跟教会孩子识字一样重要.儿童理财教育专家认为,孩子上学后,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并让孩子进行尝试.
&&&&&& 一份礼物:理财启蒙
&&&&&& &六一&儿童节,小李夫妇为儿子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自编自画的儿童理财小册子.看着他们忙碌又认真的样子,当时就有朋友笑着说:&一份儿童节礼物而已,何必那么操心,上街随便买个玩具什么的不就得了.&说实话,凭小李夫妇近万元的月收入,买再贵的玩具都不成问题,但深受国外理财教育观念的影响,小李夫妇却说:教会孩子理财,将比一般的礼物更让孩子受用终生.
&&&三个基础教程:认识钱的来去
&& (1)钱来之不易:在一般小孩子印象中,钱好象不是辛苦赚来的,而是从爸妈的皮夹里&长&出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首先就要让孩子明白:钱不是自己跑出来的,只有不断的赚钱才会有钱花,而且钱不是永远花不完的.
&& 有一次逛街,儿子理直气壮的要爸爸买一个价格较高的玩具车,小李赶紧偷偷的将钱包里的钱抽走,只剩下100多元,然后把钱包给儿子看,告诉他说:&爸爸的钱不多了,要等再赚些才够买.&第二天,第三天,小李一直都以没有赚够钱为由,没有给儿子买玩具车.直到第四天,小李拿出200元钱给儿子看,并告诉他说:&爸爸挣了3天,终于赚够了200元,可以去买玩具车了.&这样一番折腾过后,儿子懂得了钱是要挣的,而且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挣到的.
& (2)钱要花的科学:理财教育,就是让孩子懂得并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良好的理财习惯.为了让儿子对钱的价值有个感性的认识,小李夫妇经常带儿子逛商场,并让他去收银台付账.经过多次磨练,儿子已经知道了买任何东西都是需要付钱的.同时,小李夫妇还教会了孩子货比三家,如何节省开支.
&& 针对儿子消费较为感性和随意,为了培养理性消费的意识,小李夫妇又使了些招数.一次,小李夫妇带儿子到一个打折的玩具店,告诉他说这家店铺的玩具很便宜,尽管挑想要的买.结果,儿子为了贪便宜买了几个不喜欢的玩具,放在家里一摆半个月.见到此种情况,小李夫妇故意跟儿子说:&这几个玩具你既然不喜欢,那我把它们送人吧.&儿子当即同意,但坐在沙发里的小李却反问一句:&如果这些玩具能卖钱,你还会把它们送人啊?&已有理财意识的儿子陷入沉思.第二天恰逢周末,小李把儿子带到二手货市场,让他亲手当了摊主,虽然玩具只卖了8块钱,但是儿子却亲身体验了赚钱的乐趣,那个晚上是捏着赚来的8元钱入梦的.
&& (3)钱能生&钱&:儿子过9岁生日,收到了5000元的压岁钱.小李就跟儿子商量,将其中的2500元存入银行,另外拿出7500元加上剩下的元,借给楼下经营个体生意的邻居.今年春节时,小李带着儿子去银行取钱,结果儿子惊喜的发现,银行多给了钱.小李开始给儿子上第一堂投资课.他告诉儿子:他将2500元钱,借给银行用了年,银行支付了39.6元钱的利息.虽然儿子还是对资金的时间价值不理解,但他已经明白了:钱能生&钱&.小李还以信用卡帐单做为教材,让孩子知道:借银行的钱用(即透支)也是要付利息的.
&&&当楼下邻居将钱还本付息时,小李又把儿子2500元投资的收益250元钱交给了他.儿子惊奇的发现同样是2500元钱,同样是一年的时间,借给银行的借给别人的做生意,&生&出来的却不同.小李抓住时机解释说:钱投资到不同的地方,会产生不同的收益.
&& 一个要点:懂得居安思危.
&& 小李夫妇发现《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以童话的方式来教育人们居安思危和应变的,很适合作为儿童理财的启蒙教材。于是,小李夫妇就将《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分解成小段故事,每天将给儿子听;同时注意结合身边的事情来强调居安思危和应变的重要性。经过一个月的强化教育,儿子就已经懂得并能在有钱的日子里,每天节省一点零花钱放进存钱罐,每过一个月就将钱取出来存入银行。
&& 小李夫妇还重点培养儿子的致富意识。他们经常从报刊上收集一些故事,讲给儿子听,让儿子明白:只有想致富的人,才有可能富裕。其中有一个故事,儿子记得特别牢。故事说:一个孩子问他妈妈,为什么我不能象其他孩子一样买好多玩具?妈妈告诉孩子原因是家里穷。孩子又问为什么我们家里穷?妈妈把他带到窗户边,指着窗外的那个正在看柴禾的爸爸说:&我们家里穷,是因为那个男人没想致富。&
&& 一个工具:压岁钱的管理
&& 日本学者对中日韩越四国的调查显示:中国城市孩子的零花钱最多。中国孩子的零花钱主要来自春节的压岁钱。通过教育孩子正确的打理压岁钱,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观念和能力。中国孩子压岁钱的处理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完全由孩子自收自支,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另一种是全部充公,并入家庭经济大账,收支两条线。
&& 这种做法都不妥当,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在父母的知道下支配压岁钱。不要瓜分孩子的压岁钱,在银行为孩子建立一个独立的储蓄账户,所有的压岁钱都存入储蓄账户。独立的储蓄账户,能培养孩子打理钱财的意识和能力。由于是自己的,孩子就会在有意无意之中捂紧自己的钱袋,压缩开支,不铺张浪费,养成节俭的习惯。
&&&家长要协助孩子合理的安排支出,让孩子用自己的钱购买日用品和学习用具逢节日给父母、爷爷奶奶和亲他亲人以及老师同学送礼物时,要鼓励孩子做好预算,使独立账户里的钱能被合理的使用。孩子经常会超支,此时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决定裁减支出,培养孩子&量入为出&的理财习惯。也可以适当的鼓励孩子对超预算部分的钱进行筹措,可向父母借钱,但一定要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或下年度的压岁钱来归还,让孩子明白提前消费是怎么回事。
&&& 对于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可以指导他们将压岁钱存入教育储蓄账户,或是购买教育类保险,也可每月定期定量购买基金,让孩子对投资有个初浅的认识。
版权声明:请尊重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标明文章原始出处[]
[本文出处:]
前一篇:后一篇:
可以输入 400 字
天津&光大永明
访问量:1375次
个人简介:我来了,来到一个更大的舞台.来给朋友们更多无微不至的关怀.真诚是我最大的优点.你的幸福是我得承诺,我...
该作者的最新博客股票/基金&
“压岁钱”变形记
来源:新金融观察&
  逐渐高企的压岁钱使孩子形成攀比心理,现在随份子、送礼都在攀比,因为数目越来越高,穷困的家庭难以承受。
  除夕给每个人的期待不同,对于在北京打拼的IT白领刘林来说,除夕更像是一个仪式。在儿时的记忆中,大年三十这一天,晚上大人们会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大孩子领着小孩子去院子放烟花爆竹。“每当家家户户开始放炮的时候,我就非常高兴,因为马上就会收到很多压岁钱。”刘林回忆,当时他只知道压岁钱要很晚的时候才能收到,通常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准备吃饺子的时候,大人们才会掏出红包,给每个小孩子发一个。讨到红包的小孩子一般都会说一些“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讨喜的话。
  20多年过去了,刘林家除夕的“仪式”依旧继续。现在,春晚倒数报时的时候,刘林还是能收到很多压岁钱。“因为还没有,在老人的眼里还是小孩,但由于已经工作,所以也会给家里的小孩子准备红包。”今年刘林今年收了2000元压岁钱,支出5000元。“因为已经挣钱了,长辈们给压岁钱只是延续一个传统,象征性地给一些,通常都是200元,不会很多,但对他们的孙辈,就会500元、1000元地给,似乎500元是‘起步价’。我这个当叔叔的,自然也不能太寒碜。”刘林说,他小时候,都是几块钱的压岁钱,后来涨到50元、100元,现在200元都算少的。对于月薪只有4000多元的刘林来说,过年的红包让他感到有些吃不消。
  在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的江西老家,压岁钱也水涨船高。“过去,亲戚之间压岁钱标准是200元,现在没有500元拿不出手。”据胡星斗介绍,在当地过年的时候,和一些关系较好的亲戚朋友孩子初次见面,一般都要给五六百的见面礼,关系一般的就给一两百。
  家在天津的周若琛是北京邮电大学一名大三学生,今年春节她收了近4000元的压岁钱,“奶奶一个人就给了2000元,以往都是1000元。”原因很简单,奶奶的退休金涨了不少,“明年也许就恢复原价了。”据她回忆,因为亲戚不多,大学之前,每年压岁钱在2000元左右,最近几年涨得很快。“从50元的压岁钱涨到一二百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从400元到1000元的速度就相当快了。”周若琛表示。今年亲戚给的压岁钱最少的是200元,大部分是500元。“压岁钱一般都是包在红包里,如果今年给对方小孩比人家给自己小孩的少,明年就会多给一些,今年给200元,后年就不可能再给100元,这个钱上去就下不来了,只会越来越高。”
  从各地情况看来,压岁钱疯涨是一个整体趋势。根据职业、收入及年龄的不同,收到和支出的压岁钱也呈现出细微的变化。
  周兰是一名小学教师,她的丈夫是当地教育局的一位职员,他们有一个1岁半的女儿。今年,女儿从亲戚朋友那收到了近1万元的压岁钱。“我们就职于教育系统,亲戚朋友的孩子在就学中可能会有求于我们,平时他们给我们买东西送礼我们肯定不收,春节压岁钱更像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他们出手就比较大方了。”周兰说,这样反而让他们比较尴尬。他和丈夫的办法是:女儿收回来多少,他们就给回去多少。比如朋友给了女儿2000元,他们就给朋友的孩子2000元,“每年都这样,挺累的,但求个平衡。”周兰说。
  与周兰形成明显的反差:是一名电动车修理工,妻子是超市理货员,他们的儿子现在上小学五年级。今年,儿子
  收到了不到2000元的压岁钱。“朋友的条件(生活条件)跟我们都差不多,一个月收入就2000多块钱,所以给孩子压岁钱也就一二百。”王海说。
  此前,有媒体选取90名孩子做了一个关于压岁钱的样本调查。结果显示:父母职业为公务员的压岁钱平均水平最高,18个孩子一共收到了10.41万元,平均约为5783元。与去年相比,公务员家庭的人均压岁钱上涨了4%。
  压岁钱与本来的初衷渐行渐远。至于压岁钱的由来,据说自古就有。传说中,有个叫“祟”的小妖,每年三十夜,它都会摸睡熟的孩子的头,被摸的孩子就会变傻。又一年的三十夜,“祟”又来了。有户人家孩子睡觉时把红纸裹着的“压祟钱”放在枕边,当“祟”靠近他时,红纸突然发出一道亮光,“祟”惊慌失措地逃跑。因此大家叫它为“压祟钱”,“岁”和“祟”发音相同,故称“压岁钱”。
  史料中记载,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孩子用压岁钱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传统压岁钱主要是针对10岁以下的孩子,压岁就是压过这一年,长一岁,祝他们健康成长。数目不多,就是个关怀。“压岁”最早的形式就是送钱。压岁钱的增多也表示改革开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证明有钱可送,有其积极的一面。在经济匮乏时代,亲戚邻居的小孩拜年时,实在没有钱送时,会给一些糖果或者其他好东西,这其实也是招待客人的一种习惯。
  据胡星斗回忆,他小时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都不富裕,过年没有压岁钱。小孩子到亲戚朋友家拜年时,长辈给孩子一些糖果或者水果。到了八九十年代,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过年的时候开始给小孩子压岁钱。那个时候一般都是几块钱,最多不超过10块钱,孩子们拿到钱都是自己留着买一些文具和零食。而现在,成千上万的压岁钱可以由孩子自由支配的很少,大都由家长处置。
  “六七十年代的计划经济时代,是压岁钱最少的时候,长辈给几毛钱让小孩子自己支配,或者给孩子们一些好吃的。市场经济以来,压岁钱就慢慢增高,但在八九十年代,经济不发达,人民也不富裕,想给也给不多,那段时期也是很淳朴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新世纪以来,人们有钱了,压岁钱也越来越高。”夏学銮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说。
  刘林回忆,他小时候,大概年的时候,同龄小孩的压岁钱还都是几块钱的时候,他就收到过100元的压岁钱。那个“大方”的长辈是父亲的同事,由于父亲帮了人家忙,但对方直接给父亲钱,父亲肯定不收,所以给了小孩。刘林并不忌讳地说:“这是变相的送礼,从八几年就开始了。”
  中国是一个重视人情的民族,对人际交往、朋友亲戚之间关系很注重,但习惯用钱来表达对彼此的感情。上世纪80年代初到食堂吃饭,5分钱一份小白菜,一份红烧肉两三毛钱。现在很多物品价格涨了,压岁钱也跟着涨。人民的生活好了,大家收入高了,给的压岁钱也多了。
  事实上,水涨船高的压岁钱越来越异化。现在,很大一部分压岁钱是那些求帮忙的亲戚朋友“贡献”的。“压岁钱的确变味了,有的已经变成送礼的一种方式。比如你求对方帮忙,就给他的小孩多一点压岁钱。压岁钱正在变成一种牟利的工具。”胡星斗说。
  有迹象表明,“压岁钱”正在向市场条件下的寻租行为靠拢。而且压岁钱的形式也不再拘泥于“钱”。金条、股票成为压岁钱的另一形式。“市场经济的市场交换法则无孔不入。你收金条、证券作为压岁钱,就要给他办事情,这折射出了一种社会风气。”夏学銮说。
  与此同时,逐渐高企的压岁钱使孩子形成攀比心理,现在随份子、送礼都在攀比,因为数目越来越高,穷困的家庭难以承受。
  谈到逐渐推涨的压岁钱,周若琛表示:“有的孩子在网络上晒压岁钱。你本来就想给200元,一看人家孩子们都晒1000元的红包,明年你自己就给人家涨价了。”
  采访中,部分年轻人对“压岁大考”产生恐慌。“给得少了,人家觉得你混得不好,给得多了,真的承受不了。”刘林感觉,压岁钱就像房价,涨了就回不去了,很是恐慌。
  同样焦虑的是即将毕业的周若琛。“我现在的年纪比较尴尬,大家今年都说明年工作就不给了,可是万一我考研呢?我二姐这两年各种随份子加一起有一万多,压岁钱、结婚甚至孩子满月都要给钱,我也会有侄子侄女,真不想以后拿出这么多钱。”阿琛说。
  红包一来一去给年轻人传递的是压力。现在,很多年轻人年底不想回家,这与越来越高的压岁钱不无关系。这些“恐归族”往往收入不高,支付不起越来越高的压岁钱和你来我往的送礼费。王海告诉记者,每到过年,孩子姥姥、奶奶两边家庭加一起孩子就有不到20个,如果算上没结婚的,差不多有30人,按照一人200元的标准,这就6000元。好在王海自己也有孩子,钱还是能回来了。但是对于像刘林一样没结婚的年轻人,这部分暂时收不回来的钱使他们心里不平衡。
  夏学銮认为,年轻人面对这种社会风气要淡定,不要攀比,量力而行。要克服面子心理,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和放炮一样,过去大家觉得过年一定要放炮才有年味,现在出于各种考虑,鞭炮、烟花放得少了。还是由时代决定去留吧,现在,有些家庭之间干脆就不互相给压岁钱了,转来转去都一样也没什么意思。”夏学銮说。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压岁钱最初的目的是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买好吃的或学习生活用品,而今却出现了攀比等现象,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由于孩子自主性比较强,有的不愿意把压岁钱交给父母保管,而是自由支配。一旦孩子获得大量压岁钱却没有有效的引导与监督,任其乱花,就容易养成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为了让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培养孩子的财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到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咨询购买产品。于是,压岁钱理财成为年后热门话题。
  传统压岁钱主要是针对10岁以下的孩子,压岁就是压过这一年,长一岁,祝他们健康成长。数目不多,就是个关怀。
02/14 07:5902/12 13:1402/11 16:5402/10 11:0002/10 05:2202/08 09:3502/05 09:3901/29 08:36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理财精品推荐
特色栏目: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压岁钱怎么理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