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买安邦入股民生银行行22.51平均价

耗资近400亿元买入民生银行 安邦的钱从哪儿来?-民生银行 安邦保险 韩国友利 均价 持股比例-中国新闻-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耗资近400亿元买入民生银行 安邦的钱从哪儿来?
原标题: 耗资近400亿元买入民生银行 安邦的钱从哪儿来?  /CFP  晨报记者 曹西京   & &连续12次增持民生银行、耗资近400亿元,民生银行利益和话语权格局或被改写  有钱任性的安邦保险这两天被刷屏了。从去年11月28日至今,仅两个月时间,安邦集团连续12次增持民生银行,持股比例从5%增至22.51%,耗资近4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安邦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结合此前一系列增持,其金融控股集团的战略方向明确,控股银行是其中重要一步。而民生银行的利益和话语权格局可能被改写。  控股民生后 安邦不罢手  被戏称为“中国最耀眼土豪”的安邦集团再次出手。港交所数据显示,1月23日和1月26日,安邦保险合计斥资51.1亿元两度增持民生银行,持股比例升至22.51%。这也是今年以来,安邦对民生银行的第五次增持。此前的1月19日-21日,安邦保险分别以9.191元、9.367元、9.723元的每股均价,买入民生银行A股1.64亿股和2.52亿股、1.98亿股。至此,注册资本扩充619亿元、居中国内地保险公司第一位的安邦集团,牢牢控股民生银行,加上增持的招商银行、金融街、金地集团等,累计动用资金已超千亿元。  2014年底,安邦通过增持已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同时安邦副总裁姚大锋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现在看来这些似乎不能满足安邦的“胃口”。民生银行是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成立于1996年,59家股东中有48家为民营企业背景。近20年来,该行已由一家成立之初存款40亿元、净利润1.5亿元的小银行,一跃成为总资产近4万亿元、年度净利润约400亿元的全国性商业银行,2014年跻身全球50大银行之列。弱冠之年,民生银行迎来新的大股东。一位民生银行董事描述:“安邦一开始是敲门,后来是推门,现在看是踢门。”这种风格让原股东们生畏。今年4月,民生银行董事会将迎来换届,各界预期现任管理层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安邦或许会谋求更多的董事会席位,民生银行董事会可能上演新一轮明争暗斗。  “安邦保险是个‘庞然大物’,目前仅在A股市场上就持有9家公司股票,持仓总市值近1000亿元。”一位保险从业人员说,仅银行方面,安邦就是成都农商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三家的重要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5%、10%和22.51%。它还持有邦银金融租赁、世纪证券等多家金融企业股权,加上海外收购险企、买酒店、买银行,这家公司囊括了保险、租赁、证券、银行牌照,布局混业经营版图明显。  民生老股东 有留有走  面对安邦接二连三的增持,民生银行老股东开始动摇,刘永好等选择撤离,史玉柱等坚守。“健特生命持有11.5亿A股民生股票,既然咱公开承诺了三年不卖,就绝不会卖,就留给孙子的儿媳妇吧。安邦控股民生,我觉得挺好。有大股东照料,民生未来说不定更有戏。”这是史玉柱今年年初的时候发的一条微博,透露出他对安邦增持后的期待。  也不是所有股东都这么想。事实上,被安邦举牌后,民生银行股东股权变动频繁,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卢志强均多次减持民生银行A股,分别套现8.2亿元、2.8亿元。原第一大东家新希望也没有与安邦争锋。日,就在民生银行公告安邦收购其股权至股本占比14.06%的第二天,民生银行副董事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减持1.854亿股民生银行A股,套现约20亿元。  “安邦不断增持,除了民生银行业绩优秀外,更重要的是其股东多是民营企业,且股权分散有利于收购。”知情人士称。安邦增持前,民生银行长期股权分散,即便是多年来的第一大股东新希望集团,其单一持股甚至从未超过10%,而其他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介于1.98%到4.06%之间,均相差无几。民生银行一直在避免一家独大,以利于银行治理结构。若要阻击“野蛮人”举牌威胁,原股东要么花巨资买股权,要么结成一致行动人。但民生银行原股东没有任何阻击,安邦保险顺利登上第一大股东宝座。  2013年底,安邦曾举牌招行并试图进入招行董事会,最终被拒,一大原因在于控股股东招商局不愿意。而民生银行的股份分散程度在整个大中型银行中独一无二,安邦觊觎“上市银行”这块招牌已久,成为民生银行的话事人之后,安邦与民生的合作空间很大。以存款为例,从平安保险对平安银行的存款(直接和间接)拉动可知,财大气粗的安邦保险亦有望对民生银行贡献可观的存款。  “目前安邦在民生银行的持股已超过原先预计的20%比例,大大超过其他股东,而且不知何时收手。”一位银行研究员说,安邦的强势会给其他股东带来压力,一股独大有时会侵害其他股东利益。民生银行话语权格局可能要被改写,其长期发展要看安邦策略。因此投资者不必急于“傍大腿”,因为产业资本意在长远,一般人耗不起。  安邦增持民生   & &●主要“时点”  2014年  ●11月28日,安邦财产保险、和谐健康保险、安邦保险集团等安邦系成员合计买入民生银行17.02亿股,占公司总股份5%。  ●12月17日,安邦人寿保险通过“传统产品”账户购买民生银行A股13.8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4.06%,加上中国中小企业投资将其持有的3.19亿股A股(持股比例0.94%)的表决权委托(期限为一年),“安邦系”持有民生银行10%股份,取代“新希望”成为第一大股东。  ●12月25日,安邦保险等拥有民生银行51.06亿股,占公司股份表决权总量15%。  2015年  ●1月19日,以9.191元/股买入民生银行A股1.64亿股,耗资约15亿元。  ●1月20日,再次增持2.52亿股民生银行A股,均价9.367元/股,耗资约23.60亿元。这是去年11月28日以来,安邦第9次增持民生银行A股,持有比例达到19.28%  ●1月21日,以均价每股9.723元买进1.98亿股民生银行A股,持股比例增至20%。10次增持共耗资约328.76亿元,花钱的节奏根本停不下来。  ●1月23日,增持民生银行A股2.6亿股,增持均价10.33元/股,增持后持有民生A股近61.3亿余股。  ●1月26日,增持2.3亿A股,增持均价10.442元/股;同时耗资1.31亿余港元购入近0.13亿股民生银行H股,均价为10.185港元/股,增持后安邦集团持有民生银行近3.59亿股H股。  [财经分析]  安邦的钱到底从哪儿来?  不仅仅是民生银行,安邦保险近两年也举牌两家地产上市公司金融街和金地集团,还是华业地产和万科A的第三大股东;另外持工商银行5.41亿股为第七大股东、持中国电建2800万股为第七大股东、持吉林敖东1141万股为第四大股东……经过眼花缭乱的操作,安邦持有的9家A股上市公司股票2014年平均收益率46%左右。  对外,该公司则买下纽约百年酒店华尔道夫,收购百年历史的比利时FIDEA 保险公司和200年历史的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亦有消息称,安邦保险曾对香港第二大家族银行永亨银行发起收购;欲控股韩国友利银行、拟收购天津信托等,其打造金融全牌照金控平台的计划悄然浮现。华泰证券研究员罗毅分析,安邦近年来一系列动作目标清晰,未来民生银行或将受益于其综合平台,销售能力提升。  那安邦上述收购资金来自哪里呢?分析人士称,从公开信息看,除了这两年股东迅速增资外,安邦人寿2013年年报显示,其99%以上的保费收入来自银保趸交产品,并表示未来三年仍将继续以银保渠道业务为主。“保险公司可利用高收益利率吸引投保人,且多采用趸交模式,即一次性缴清所有保费。持续不断的巨额保费收入,也支撑了安邦在A股和海外频频扫货。”他说,根据2014年2月保监会颁布的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产品上限为上季度末总资产的30%。按其官网简介的7000亿总资产来看,安邦集团在权益类投资的上限为2100亿元。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耗资近400亿元买入民生银行 安邦的钱从哪儿来?
日 12:25 来源:新闻晨报
原标题: 耗资近400亿元买入民生银行 安邦的钱从哪儿来?  /CFP  晨报记者 曹西京   & &连续12次增持民生银行、耗资近400亿元,民生银行利益和话语权格局或被改写  有钱任性的安邦保险这两天被刷屏了。从去年11月28日至今,仅两个月时间,安邦集团连续12次增持民生银行,持股比例从5%增至22.51%,耗资近4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安邦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结合此前一系列增持,其金融控股集团的战略方向明确,控股银行是其中重要一步。而民生银行的利益和话语权格局可能被改写。  控股民生后 安邦不罢手  被戏称为“中国最耀眼土豪”的安邦集团再次出手。港交所数据显示,1月23日和1月26日,安邦保险合计斥资51.1亿元两度增持民生银行,持股比例升至22.51%。这也是今年以来,安邦对民生银行的第五次增持。此前的1月19日-21日,安邦保险分别以9.191元、9.367元、9.723元的每股均价,买入民生银行A股1.64亿股和2.52亿股、1.98亿股。至此,注册资本扩充619亿元、居中国内地保险公司第一位的安邦集团,牢牢控股民生银行,加上增持的招商银行、金融街、金地集团等,累计动用资金已超千亿元。  2014年底,安邦通过增持已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同时安邦副总裁姚大锋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现在看来这些似乎不能满足安邦的“胃口”。民生银行是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成立于1996年,59家股东中有48家为民营企业背景。近20年来,该行已由一家成立之初存款40亿元、净利润1.5亿元的小银行,一跃成为总资产近4万亿元、年度净利润约400亿元的全国性商业银行,2014年跻身全球50大银行之列。弱冠之年,民生银行迎来新的大股东。一位民生银行董事描述:“安邦一开始是敲门,后来是推门,现在看是踢门。”这种风格让原股东们生畏。今年4月,民生银行董事会将迎来换届,各界预期现任管理层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安邦或许会谋求更多的董事会席位,民生银行董事会可能上演新一轮明争暗斗。  “安邦保险是个‘庞然大物’,目前仅在A股市场上就持有9家公司股票,持仓总市值近1000亿元。”一位保险从业人员说,仅银行方面,安邦就是成都农商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三家的重要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5%、10%和22.51%。它还持有邦银金融租赁、世纪证券等多家金融企业股权,加上海外收购险企、买酒店、买银行,这家公司囊括了保险、租赁、证券、银行牌照,布局混业经营版图明显。  民生老股东 有留有走  面对安邦接二连三的增持,民生银行老股东开始动摇,刘永好等选择撤离,史玉柱等坚守。“健特生命持有11.5亿A股民生股票,既然咱公开承诺了三年不卖,就绝不会卖,就留给孙子的儿媳妇吧。安邦控股民生,我觉得挺好。有大股东照料,民生未来说不定更有戏。”这是史玉柱今年年初的时候发的一条微博,透露出他对安邦增持后的期待。  也不是所有股东都这么想。事实上,被安邦举牌后,民生银行股东股权变动频繁,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卢志强均多次减持民生银行A股,分别套现8.2亿元、2.8亿元。原第一大东家新希望也没有与安邦争锋。日,就在民生银行公告安邦收购其股权至股本占比14.06%的第二天,民生银行副董事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减持1.854亿股民生银行A股,套现约20亿元。  “安邦不断增持,除了民生银行业绩优秀外,更重要的是其股东多是民营企业,且股权分散有利于收购。”知情人士称。安邦增持前,民生银行长期股权分散,即便是多年来的第一大股东新希望集团,其单一持股甚至从未超过10%,而其他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介于1.98%到4.06%之间,均相差无几。民生银行一直在避免一家独大,以利于银行治理结构。若要阻击“野蛮人”举牌威胁,原股东要么花巨资买股权,要么结成一致行动人。但民生银行原股东没有任何阻击,安邦保险顺利登上第一大股东宝座。  2013年底,安邦曾举牌招行并试图进入招行董事会,最终被拒,一大原因在于控股股东招商局不愿意。而民生银行的股份分散程度在整个大中型银行中独一无二,安邦觊觎“上市银行”这块招牌已久,成为民生银行的话事人之后,安邦与民生的合作空间很大。以存款为例,从平安保险对平安银行的存款(直接和间接)拉动可知,财大气粗的安邦保险亦有望对民生银行贡献可观的存款。  “目前安邦在民生银行的持股已超过原先预计的20%比例,大大超过其他股东,而且不知何时收手。”一位银行研究员说,安邦的强势会给其他股东带来压力,一股独大有时会侵害其他股东利益。民生银行话语权格局可能要被改写,其长期发展要看安邦策略。因此投资者不必急于“傍大腿”,因为产业资本意在长远,一般人耗不起。  安邦增持民生   & &●主要“时点”  2014年  ●11月28日,安邦财产保险、和谐健康保险、安邦保险集团等安邦系成员合计买入民生银行17.02亿股,占公司总股份5%。  ●12月17日,安邦人寿保险通过“传统产品”账户购买民生银行A股13.8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4.06%,加上中国中小企业投资将其持有的3.19亿股A股(持股比例0.94%)的表决权委托(期限为一年),“安邦系”持有民生银行10%股份,取代“新希望”成为第一大股东。  ●12月25日,安邦保险等拥有民生银行51.06亿股,占公司股份表决权总量15%。  2015年  ●1月19日,以9.191元/股买入民生银行A股1.64亿股,耗资约15亿元。  ●1月20日,再次增持2.52亿股民生银行A股,均价9.367元/股,耗资约23.60亿元。这是去年11月28日以来,安邦第9次增持民生银行A股,持有比例达到19.28%  ●1月21日,以均价每股9.723元买进1.98亿股民生银行A股,持股比例增至20%。10次增持共耗资约328.76亿元,花钱的节奏根本停不下来。  ●1月23日,增持民生银行A股2.6亿股,增持均价10.33元/股,增持后持有民生A股近61.3亿余股。  ●1月26日,增持2.3亿A股,增持均价10.442元/股;同时耗资1.31亿余港元购入近0.13亿股民生银行H股,均价为10.185港元/股,增持后安邦集团持有民生银行近3.59亿股H股。  [财经分析]  安邦的钱到底从哪儿来?  不仅仅是民生银行,安邦保险近两年也举牌两家地产上市公司金融街和金地集团,还是华业地产和万科A的第三大股东;另外持工商银行5.41亿股为第七大股东、持中国电建2800万股为第七大股东、持吉林敖东1141万股为第四大股东……经过眼花缭乱的操作,安邦持有的9家A股上市公司股票2014年平均收益率46%左右。  对外,该公司则买下纽约百年酒店华尔道夫,收购百年历史的比利时FIDEA 保险公司和200年历史的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亦有消息称,安邦保险曾对香港第二大家族银行永亨银行发起收购;欲控股韩国友利银行、拟收购天津信托等,其打造金融全牌照金控平台的计划悄然浮现。华泰证券研究员罗毅分析,安邦近年来一系列动作目标清晰,未来民生银行或将受益于其综合平台,销售能力提升。  那安邦上述收购资金来自哪里呢?分析人士称,从公开信息看,除了这两年股东迅速增资外,安邦人寿2013年年报显示,其99%以上的保费收入来自银保趸交产品,并表示未来三年仍将继续以银保渠道业务为主。“保险公司可利用高收益利率吸引投保人,且多采用趸交模式,即一次性缴清所有保费。持续不断的巨额保费收入,也支撑了安邦在A股和海外频频扫货。”他说,根据2014年2月保监会颁布的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产品上限为上季度末总资产的30%。按其官网简介的7000亿总资产来看,安邦集团在权益类投资的上限为2100亿元。民生银行危机48小时:大股东承诺当前不减持-民生银行 安邦保险 业绩快报 减持 三三制-东方财经-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民生银行危机48小时:大股东承诺当前不减持
原标题: 民生银行危机48小时:大股东承诺当前不减持  刚刚过去的48小时,对于中国第一大民营银行――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来说,犹如一部剧情大片。如何应对重重危机,考验各方实力与能耐。  1月30日晚,一条消息震惊银行圈:民生银行行长毛晓峰被带走协助调查。  1月31日14时,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2号民生银行总行大楼的十一楼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一场不寻常的董事会临时会议在此召开,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来自安邦的董事姚大峰等悉数到场。  2月1日11时,同样在十一楼会议室,该行2015年第一次投资者交流会召开。洪崎率领银行高层悉数出席。洪崎在会上特别指出,在与第一大股东安邦集团沟通时,安邦明确表示增持民生银行属财务投资。  两天时间里,民生银行频频传递一个核心信息:民生银行一切经营正常。  四五月份将换届  被带走协助调查前,毛晓峰担任民生银行行长不足半年,现年43岁的他,被称为“最年轻的上市银行行长”。  毛晓峰早年从政,2002年才“空降”民生银行,出任总行行长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出任董事会秘书;到了2008年,又被任命为民生银行副行长。2014年8月,毛晓峰正式出任民生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以42岁的年龄坐到民生银行行长的位置前,毛晓峰对民生零售业务的提升出力不少。据媒体报道,2008年出任副行长后,毛晓峰曾许下承诺表示,“希望通过5年时间,将零售业务占比提升到30%左右”。这个目标2012年已初步完成,实现了零售业务占比29.74%。  1月31日9:30左右,民生银行新闻发言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民生银行关注到有关毛晓峰行长的传言。据该行了解,此事属毛晓峰个人原因,与民生银行经营无关。该新闻发言人还表示,目前民生银行其他董事、监事及高管全部在职在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事情出来后,所有的行领导周六周日都在行里开会商议应对之策。”一位民生银行知情人士称。1月31日14时,民生银行董事会召开第七次临时会议,洪崎、姚大峰等人现场出席,卢志强、吴迪、郭广昌、郑海泉等董事通过电话连线参加会议。“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上述民生银行知情人士还透露,大股东们的态度高度一致,支持并看好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  上述董事会临时会议通过两项决议:《关于同意毛晓峰先生辞去行长职务的决议》和《关于同意董事长代行行长职责的决议》。1月31日17时左右,两项决议公布。  次日的投资者交流会,洪崎再次出席,包括监事会主席段青山等在内的银行高层也悉数出席。交流会上,洪崎称,毛晓峰此次完全是因为个人原因辞职,银监会和董事会均已走完流程,“目前我代任一段时间,对业务和经营层面不会有任何影响。”  第一财经获得的此次投资者交流会会议纪要显示,今年四五月份,民生银行董事会将进行换届,在此之前,何人担任行长、党委书记,将有定论。  在毛晓峰出任民生银行行长时,媒体曾这样介绍他:“毛晓峰先后主管过民生银行前中后台多个条线的30多个部门,是民生银行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实现H股上市、推出小微金融服务、完成新一代银行系统上线和推进事业部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操盘者。”  毛晓峰留给外界的印象一直很低调,很多在民生总部工作的人都不清楚他的个人情况。  安邦是财务投资者  其实,在毛晓峰被调查一事发酵之前,由于安邦保险的持续增持,资本市场对民生银行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这种关注可以直接落地为两个问题:其一,安邦保险的增持是否会继续?其二,安邦保险是否要控制民生银行,甚至向民生银行派驻高管?  港交所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23日和1月26日,安邦分别以10.33元、10.442元的每股平均价,买入民生银行A股2.59亿股和2.33亿股,合计斥资约51亿元。目前,安邦稳居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地位。  对于安邦的频频增持,一位民生银行人士坦言,刚开始确实不知安邦入股意欲何为。  而在昨天举行的投资者交流会上,洪崎特别指出,在与第一大股东安邦集团沟通时,安邦明确表示之所以频频增持,是看好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并表示将只作为财务投资者,双方已经在一些业务领域开展了合作。  民生银行高管还称,安邦增持是市场行为。仅作为大股东的话,会更关注民生的经营情况,这不是一件坏事,会对民生银行在经营各个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大股东承诺当前不减持  过去几个月里,一方面安邦不断增持民生银行;另一方面,不少原有的民生银行股东却不约而同进行了减持。  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民生银行原第一大股东、新希望集团刘永好于日,清空了所持有的民生银行H股股份。与此同时,在A股市场上,刘永好也于日减持民生银行,持股比例降至7.69%。  在A股市场上,民生银行另一大股东卢志强也分别在日和日,连续两次减持民生银行A股股票,其持股比例降低至3.09%。此外,复星集团郭广昌已于日清空了其所持有的民生银行A股股份。  曾经承诺三年不卖股票的史玉柱并未加入减持的行列。对于新股东的进入,史玉柱还在上述微博中称,安邦控股民生,他觉得挺好,有大股东照料,民生未来说不定更有戏。  洪崎称,在1月31日的董事会会议上,安邦增持看好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其他大股东也纷纷表示看好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当前不会卖出民生银行股票。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认为,纵观近年历次千亿市值以上的大型上市公司高管被带走事件,对股价反而多为中性偏正面,例如最近的日中石化事件后一周内股价上行4%,一个月股价上行27%;日中石油多名高管出事后股价走势平稳。  抛出凤凰计划  对于民生银行未来的发展,洪崎在昨天的投资者交流会上称,未来民生银行要做到“对公、中小加小微和零售”的“三三制”业务布局。  所谓“三三制”业务布局,即零售占三分之一、小微(包括部分中小)占三分之一、公司业务占三分之一,各业务条线相对均衡。  洪崎还在交流会上首次抛出了民生银行正在着力推进的凤凰计划。  所谓凤凰计划,全称为应对利率市场化能力提升计划,取凤凰涅之意。这一计划于2014年5月启动,在2015年正式开始,根据民生银行的规划,计划用3到5年时间全面实现。  民生银行称,将系统借鉴国际先进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实践,聘请咨询机构全面分析。与此同时,民生银行还要全面梳理战略规划、体制机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规划全面提升管理的蓝图。  投资者交流会上,民生银行高管还透露,再过几天民生银行将发布全年的业绩快报,总体而言是稳健发展。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 章文贡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银行危机48小时:大股东承诺当前不减持
日 09:05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 民生银行危机48小时:大股东承诺当前不减持  刚刚过去的48小时,对于中国第一大民营银行――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来说,犹如一部剧情大片。如何应对重重危机,考验各方实力与能耐。  1月30日晚,一条消息震惊银行圈:民生银行行长毛晓峰被带走协助调查。  1月31日14时,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2号民生银行总行大楼的十一楼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一场不寻常的董事会临时会议在此召开,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来自安邦的董事姚大峰等悉数到场。  2月1日11时,同样在十一楼会议室,该行2015年第一次投资者交流会召开。洪崎率领银行高层悉数出席。洪崎在会上特别指出,在与第一大股东安邦集团沟通时,安邦明确表示增持民生银行属财务投资。  两天时间里,民生银行频频传递一个核心信息:民生银行一切经营正常。  四五月份将换届  被带走协助调查前,毛晓峰担任民生银行行长不足半年,现年43岁的他,被称为“最年轻的上市银行行长”。  毛晓峰早年从政,2002年才“空降”民生银行,出任总行行长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出任董事会秘书;到了2008年,又被任命为民生银行副行长。2014年8月,毛晓峰正式出任民生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以42岁的年龄坐到民生银行行长的位置前,毛晓峰对民生零售业务的提升出力不少。据媒体报道,2008年出任副行长后,毛晓峰曾许下承诺表示,“希望通过5年时间,将零售业务占比提升到30%左右”。这个目标2012年已初步完成,实现了零售业务占比29.74%。  1月31日9:30左右,民生银行新闻发言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民生银行关注到有关毛晓峰行长的传言。据该行了解,此事属毛晓峰个人原因,与民生银行经营无关。该新闻发言人还表示,目前民生银行其他董事、监事及高管全部在职在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事情出来后,所有的行领导周六周日都在行里开会商议应对之策。”一位民生银行知情人士称。1月31日14时,民生银行董事会召开第七次临时会议,洪崎、姚大峰等人现场出席,卢志强、吴迪、郭广昌、郑海泉等董事通过电话连线参加会议。“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上述民生银行知情人士还透露,大股东们的态度高度一致,支持并看好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  上述董事会临时会议通过两项决议:《关于同意毛晓峰先生辞去行长职务的决议》和《关于同意董事长代行行长职责的决议》。1月31日17时左右,两项决议公布。  次日的投资者交流会,洪崎再次出席,包括监事会主席段青山等在内的银行高层也悉数出席。交流会上,洪崎称,毛晓峰此次完全是因为个人原因辞职,银监会和董事会均已走完流程,“目前我代任一段时间,对业务和经营层面不会有任何影响。”  第一财经获得的此次投资者交流会会议纪要显示,今年四五月份,民生银行董事会将进行换届,在此之前,何人担任行长、党委书记,将有定论。  在毛晓峰出任民生银行行长时,媒体曾这样介绍他:“毛晓峰先后主管过民生银行前中后台多个条线的30多个部门,是民生银行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实现H股上市、推出小微金融服务、完成新一代银行系统上线和推进事业部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操盘者。”  毛晓峰留给外界的印象一直很低调,很多在民生总部工作的人都不清楚他的个人情况。  安邦是财务投资者  其实,在毛晓峰被调查一事发酵之前,由于安邦保险的持续增持,资本市场对民生银行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这种关注可以直接落地为两个问题:其一,安邦保险的增持是否会继续?其二,安邦保险是否要控制民生银行,甚至向民生银行派驻高管?  港交所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23日和1月26日,安邦分别以10.33元、10.442元的每股平均价,买入民生银行A股2.59亿股和2.33亿股,合计斥资约51亿元。目前,安邦稳居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地位。  对于安邦的频频增持,一位民生银行人士坦言,刚开始确实不知安邦入股意欲何为。  而在昨天举行的投资者交流会上,洪崎特别指出,在与第一大股东安邦集团沟通时,安邦明确表示之所以频频增持,是看好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并表示将只作为财务投资者,双方已经在一些业务领域开展了合作。  民生银行高管还称,安邦增持是市场行为。仅作为大股东的话,会更关注民生的经营情况,这不是一件坏事,会对民生银行在经营各个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大股东承诺当前不减持  过去几个月里,一方面安邦不断增持民生银行;另一方面,不少原有的民生银行股东却不约而同进行了减持。  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民生银行原第一大股东、新希望集团刘永好于日,清空了所持有的民生银行H股股份。与此同时,在A股市场上,刘永好也于日减持民生银行,持股比例降至7.69%。  在A股市场上,民生银行另一大股东卢志强也分别在日和日,连续两次减持民生银行A股股票,其持股比例降低至3.09%。此外,复星集团郭广昌已于日清空了其所持有的民生银行A股股份。  曾经承诺三年不卖股票的史玉柱并未加入减持的行列。对于新股东的进入,史玉柱还在上述微博中称,安邦控股民生,他觉得挺好,有大股东照料,民生未来说不定更有戏。  洪崎称,在1月31日的董事会会议上,安邦增持看好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其他大股东也纷纷表示看好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当前不会卖出民生银行股票。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认为,纵观近年历次千亿市值以上的大型上市公司高管被带走事件,对股价反而多为中性偏正面,例如最近的日中石化事件后一周内股价上行4%,一个月股价上行27%;日中石油多名高管出事后股价走势平稳。  抛出凤凰计划  对于民生银行未来的发展,洪崎在昨天的投资者交流会上称,未来民生银行要做到“对公、中小加小微和零售”的“三三制”业务布局。  所谓“三三制”业务布局,即零售占三分之一、小微(包括部分中小)占三分之一、公司业务占三分之一,各业务条线相对均衡。  洪崎还在交流会上首次抛出了民生银行正在着力推进的凤凰计划。  所谓凤凰计划,全称为应对利率市场化能力提升计划,取凤凰涅之意。这一计划于2014年5月启动,在2015年正式开始,根据民生银行的规划,计划用3到5年时间全面实现。  民生银行称,将系统借鉴国际先进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实践,聘请咨询机构全面分析。与此同时,民生银行还要全面梳理战略规划、体制机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规划全面提升管理的蓝图。  投资者交流会上,民生银行高管还透露,再过几天民生银行将发布全年的业绩快报,总体而言是稳健发展。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 章文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邦保险收购民生银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