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需要统计在职员工家庭成员做什么

& &IPO审核权下放给交易所的消息,牵动着市场神经。不管下放时间为何,我们终究在逼近以信息披露为本的注册制改革“最后一公里”。
& &110多家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35万亿元,根据国资委统计的境外经营单位资产总额占比12.5%计算,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超4.3万亿元。
目前,经济界普遍预计2015年GDP增速目标将调至7%左右,CPI全年涨幅目标将设定为3%。分析认为,2015年为改革和转型的关键之年,经济发展不能只看速度,更要看重质量。
,有7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将出台关于户籍改革或其配套措施的规定。分别是:重庆、河南、贵州、陕西、青海、江西、安徽。
2014我国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多家企业通过人民网向广大网友恭贺新年,2015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一切安好!
策划互动留言板
上证深证沪B深B
财经百宝箱
宏观股票理财
24小时财经新闻排行榜
12345678910
观察与评论
房价下跌引发担忧 楼市会“撞冰山”吗?
会不会不知道
涨跌排行榜
沪涨幅跌幅深涨幅跌幅
重点合作机构
政府及事业单位(不分先后):
|||||||||||||||||||||||||||||
 媒体同行(不分先后):
 公司机构(不分先后):
财经 邮箱:
股票 邮箱:
能源 邮箱:
理财 邮箱:迷你上市公司生存状况调查 部分公司堪比家庭作坊
10:00:2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园城黄金仅剩25名员工苦撑  定增募资投向“变脸”买矿改还债以保壳  在公司复牌摘帽后,便有分析师指出,连续公告的利好消息更像是在为配合二级市场炒作释放的诱饵  ■本报记者 杨萌  “上市公司”,一提到这个词,往往人们能够联想到的就是“高大上”的办公环境,进出入的高素质员工,座无虚席的办公场所……  但现实往往和联想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国A股市场中就存在着这样一批人数不足50人的“迷你”上市公司,而园城黄金就是这样一家。  根据园城黄金2013年年报母公司和主要子公司的员工情况显示,截至2013年末园城黄金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23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2人,而从人员专业构成类别来看,生产人员8人、技术人员3人、财务人员4人、行政人员10人。  而就是这样一家“迷你”上市公司,曾经募集8亿元资金,欲收购澳大利亚三处金矿。  募资买矿变还债  园城黄金一直在“保壳”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更名为园城黄金之前,公司有过11个曾用名,前身为烟台华联,于1996年10月份在上交所挂牌交易。但之后由于亏损,多次易主,2006年由于已经无法正常经营,债权人蜂拥上门逼债,公司被查封,近1400名员工工资被拖欠4个月之久。  当时,政府出于保壳考虑,动员以地产为主业的园城实业参与重组,而当公司原董事长徐诚惠缴清了80万元的租赁费用后,才发现公司还有3.7亿元的债务,急需1.5亿元解决近1400名员工的下岗安置问题及约900名退休员工各种欠缴福利资金。同时,尚有2亿元左右的对外担保。  面对累累债务,2007年园城实业曾酝酿定向增发。在深圳万基集团(原股东)提议将其下属医药资产注入被否决后,园城实业的融资方案也遭到了股东的反对,被迫终止。  2008年,我国政府重点对地产行业进行了调控,房地产行业越做越难。该公司多年亏损,濒临退市,若想保壳,迫切需要转型自救。当时,众多房企都在想方设法“涉矿”,所以公司也打起了“涉矿”的算盘,酝酿购买澳大利亚金矿。而在这段时间,由于连年亏损,园城实业也披星戴帽,更名为*ST园城(园城黄金曾用名)。  2013年3月份,*ST园城募资资金8亿元左右收购澳大利亚三处金矿,欲转型为黄金企业。在2013年5月份,*ST园城复牌后摘帽,正式更名为园城黄金。公司8亿元涉足金矿,当时也引起了市场不小的关注。  对于一个连续亏损业绩不佳的公司,募资重金海外购矿,当时就有分析师质疑,“连续公告的利好消息更像是在为配合二级市场炒作释放的诱饵”。对于市场的质疑,园城黄金一直澄而不清。
& ( 09:59:17)
& ( 09:58:42)
& ( 09:58:15)
& ( 09:58:01)
& ( 09:57:49)互联网企业员工激励研究——以XX上市公司客户发展部为例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互联网企业员工激励研究——以XX上市公司客户发展部为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原标题:迷你上市公司生存状况调查  园城黄金仅剩25名员工苦撑  定增募资投向“变脸”买矿改还债以保壳  在公司复牌摘帽后,便有分析师指出,连续公告的利好消息更像是在为配合二级市场炒作释放的诱饵  ■本报记者 杨萌  “上市公司”,一提到这个词,往往人们能够联想到的就是“高大上”的办公环境,进出入的高素质员工,座无虚席的办公场所……  但现实往往和联想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国A股市场中就存在着这样一批人数不足50人的“迷你”上市公司,而园城黄金就是这样一家。  根据园城黄金2013年年报母公司和主要子公司的员工情况显示,截至2013年末园城黄金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23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2人,而从人员专业构成类别来看,生产人员8人、技术人员3人、财务人员4人、行政人员10人。  而就是这样一家“迷你”上市公司,曾经募集8亿元资金,欲收购澳大利亚三处金矿。  募资买矿变还债  园城黄金一直在“保壳”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更名为园城黄金之前,公司有过11个曾用名,前身为烟台华联,于1996年10月份在上交所挂牌交易。但之后由于亏损,多次易主,2006年由于已经无法正常经营,债权人蜂拥上门逼债,公司被查封,近1400名员工工资被拖欠4个月之久。  当时,政府出于保壳考虑,动员以地产为主业的园城实业参与重组,而当公司原董事长徐诚惠缴清了80万元的租赁费用后,才发现公司还有3.7亿元的债务,急需1.5亿元解决近1400名员工的下岗安置问题及约900名退休员工各种欠缴福利资金。同时,尚有2亿元左右的对外担保。  面对累累债务,2007年园城实业曾酝酿定向增发。在深圳万基集团(原股东)提议将其下属医药资产注入被否决后,园城实业的融资方案也遭到了股东的反对,被迫终止。  2008年,我国政府重点对地产行业进行了调控,房地产行业越做越难。该公司多年亏损,濒临退市,若想保壳,迫切需要转型自救。当时,众多房企都在想方设法“涉矿”,所以公司也打起了“涉矿”的算盘,酝酿购买澳大利亚金矿。而在这段时间,由于连年亏损,园城实业也披星戴帽,更名为*ST园城(园城黄金曾用名)。  2013年3月份,*ST园城募资资金8亿元左右收购澳大利亚三处金矿,欲转型为黄金企业。在2013年5月份,*ST园城复牌后摘帽,正式更名为园城黄金。公司8亿元涉足金矿,当时也引起了市场不小的关注。  对于一个连续亏损业绩不佳的公司,募资重金海外购矿,当时就有分析师质疑,“连续公告的利好消息更像是在为配合二级市场炒作释放的诱饵”。对于市场的质疑,园城黄金一直澄而不清。  不过,到了2014年2月份,一切变得明了起来。2月12日,公司发布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暨关联交易预案(修正案)》的公告,公告称,曾经用于购矿的8亿多元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至此,“涉矿”以失败告终。  对于近年来园城黄金如此这般“折腾”,有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可以这样假设,园城黄金近年来其实都是在跟着市场热点走,房地产行业好的时候,转型成房地产公司,国家对房企进行宏观调控后,公司又发现涉矿是热点,又跟着转型成矿企,转型之后的融资,恐怕就是为了还债,而涉矿募资的资金最后也是为了还债,可以说公司是一直在为了‘保壳’。这也就不难说明为什么现在这个上市公司才只有25人。”  一季度营收大涨63倍  源于去年同期基数过低  自2014年1月份,处在“涉矿”传闻中的园城黄金股价就一路走高,在1月24日宣布停牌之前,公司的月涨幅达到了22.75%,1月24日宣布停牌当天,公司还一度大涨了5.1%。  但是,随着修改募资方案复牌后,澳大利亚购矿的预期落空,园城黄金也未能延续前期的走势。2月12日,公司以11.26元、大跌5.85%收盘。二级市场投资者“中招”,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则在停牌前“先知先觉”地进行了减持。公告显示,在今年1月20日、1月21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徐诚惠共计减持了30万股,所得收益为58.13万元。  更令投资者不解的是,根据2014年一季报,今年一季度园城黄金实现营业收入917.4万元,同比增长6270.39%,净利润404.6万元,同比增长2154.19%。扣非后净利润346.5万元,同比增长1830.36%,每股收益0.02元。  对于一个仅有25人的“迷你”上市公司来说,这样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是巨大的。不过公司并未在一季报中解释净利润剧增的原因,营业收入方面,公司则表示主要是因为公司销售黄金及收到托管费收入增加所致。  对此,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看起来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是巨大的,但是从公司的营业收入来看,其实并没有多少,917万元的营业收入并不算高,而404万元左右的净利润也不算高,那么,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之前公司的业绩一直不好,2013年一季度的业绩基数过低,凸显出了2014年的数据激增。”  事实也确实如此,资料显示,2013年公司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仅为14.4万元,净利润仅为17万元。 原标题:迷你上市公司生存状况调查  上海新梅频放重组“烟雾弹”成空壳公司仅余39名员工  ■本报记者 矫月  自上海新梅以1020.86万元的低价卖掉江阴新兰之后,公司便家无恒产,只余空壳一个。而在此后,上海新梅先后传出多个重组概念,但最后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对此,公司投资者颇为愤慨。  而对于未来的重整计划,公司也仅仅是回复,公司已在重组终止公告中承诺在未来6个月内不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至于6个月后是否进行重组,需要视届时的项目储备、市场等各方面情况而定。“未来我们会持续关注有利于公司经营发展和利润增长的项目,能够增强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并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回报也是我们一直以来致力发展的目标。”  对于上海新梅的回复,投资者也无可奈何,更有人认为公司是在晃点投资者。  而据《证券日报》记者调查,上海新梅虽然正空壳以待,公司业绩亏损,但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兴标却在重组概念炒高股价的同时高位减持,大大的赚了一笔。  变成空壳  大幅减员仅余39人  从2013年年报可知,已经成为空壳等待重组的上海新梅目前公司人数仅余39人。  而回顾历史,公司在2003年经历了重组,上海兴盛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了上海港口机械制造厂所持有的公司全部国有股。此后,公司主营业务由港口机械制造转为住宅房地产开发。  重组后,在2003年,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60人,其中,管理人员有39人,技术人员有9人,销售人员有9人,财务人员有3人。此外,公司需负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1人。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至今这段期间内,2006年,上海新梅的员工数量达到最高值,当年,公司在职员工增加至8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增加最多,达到了21人。  此后,2007年,公司的管理人员出现大幅增加,达到50人,但同时,公司在职员工人数减少至7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减少至14人,财务人员有8人,销售人员有6人。相比2006年,公司在管理人员增加的同时,工程技术人员有所下降。而公司为此支付的工资不减反増。  直至2009年,上海新梅的员工数量再次减至60人。此后,随着房地产业的政策调整,上海新梅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与此同时,公司的员工人数也逐步减少。  股价爆炒重组概念  原控股股东高位减持  回顾上海新梅的控股股东变动历史可见,日,公司原控股股东上海港口机械制造厂将其持有的1.65亿股国有股转让给兴盛集团,同时该股份性质变更为社会法人股。  日,兴盛集团因实施公司分立,将7000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划转给其分立新设企业荣冠投资,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荣冠投资。  日,荣冠投资委托公司发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因荣冠投资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公司控股股东由荣冠投资变更为兴盛集团。  而在日,控股股东的头衔又落回了兴盛集团的头上,而荣冠投资此后更是将公司股份清空,彻底不再持股上海新梅。  值得深思的是,兴盛集团成立荣冠投资并让其成为控股股东是否多此一举?荣冠投资成立的意义又在哪里?为何荣冠投资最后销声匿迹了?  据记者调查,在荣冠投资持股上海新梅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海新梅的股价曾出现大幅波动,而公司也因此多次发布股价异动公告。而在公司股价大涨之后,兴盛集团和荣冠投资同时在高位大幅减持。  数据显示,日,荣冠投资成为上海新梅控股股东之时,公司当日收盘价为3.36元/股。  而自日,上海新梅发布年报后,公司股价大幅攀升,对此,公司解释称,公司已在2012年年度报告中披露将选择在新材料、白酒和金融等行业适时进行审慎地投资,培育公司的第二主业并逐步实施转型,与此同时,公司还表示,公司已于日披露拟向大股东兴盛集团收购其所持有的喀什中盛创投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从而间接持有河南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10%股权以及后续期权条款等事项。  除了上述公告的原因外,南江集团的入主,带给上市公司的是石墨烯概念的预期,也助涨了上海新梅的股价大涨。  2013年2月底,上海新梅第二大股东兴盛集团以5.5元/股的价格将上海新梅3600万股转让给南江集团,南江集团承诺在股权转让过户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该股份。  石墨烯概念直接刺激上海新梅的股价节节攀升。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海新梅的股价涨至7.45元/股,创2008年之后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新梅股价上涨的同时,上海新梅的股东兴盛集团(张兴标持股75%)和公司控股股东荣冠投资(张兴标持股75%)也在不断的减持。  在实施分立存续后的兴盛集团持有上海新梅6812.62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47%;新设企业荣冠投资持有公司70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23%。  截至日,兴盛集团持有公司股份已降至6598.79万股。而荣冠投资则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上述可见,张兴标通过同时控股上述两家公司大笔减持上海新梅,而在高位减持之后,即使上市公司业绩亏损,但这并不影响张兴标借套现大赚一笔。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代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时代财经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相关阅读:
本月点击排行迷你上市公司生存狀況調查 部分公司堪比家庭作坊-上市公司,上海新梅,淨利潤,在職員工,投資者-安徽廣播網-新聞中心
迷你上市公司生存狀況調查 部分公司堪比家庭作坊
  園城黃金僅剩25名員工苦橕
  定增募資投向『變臉』買礦改還債以保殼
  在公司復牌摘帽後,便有分析師指出,連續公告的利好消息更像是在為配合二級市場炒作釋放的誘餌
  -本報記者楊萌
  『上市公司』,一提到這個詞,往往人們能夠聯想到的就是『高大上』的辦公環境,進出入的高素質員工,座無虛席的辦公場所……
  但現實往往和聯想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國A股市場中就存在著這樣一批人數不足50人的『迷你』上市公司,而園城黃金就是這樣一家。
  根據園城黃金2013年年報母公司和主要子公司的員工情況顯示,截至2013年末園城黃金母公司在職員工數量為23人,主要子公司在職員工數量為2人,而從人員專業構成類別來看,生產人員8人、技術人員3人、財務人員4人、行政人員10人。
  而就是這樣一家『迷你』上市公司,曾經募集8億元資金,欲收購澳大利亞三處金礦。
  募資買礦變還債
  園城黃金一直在『保殼』
  據公開資料顯示,在更名為園城黃金之前,公司有過11個曾用名,前身為煙臺華聯,於1996年10月份在上交所掛牌交易。但之後由於虧損,多次易主,2006年由於已經無法正常經營,債權人蜂擁上門逼債,公司被查封,近1400名員工工資被拖欠4個月之久。
  當時,政府出於保殼考慮,動員以地產為主業的園城實業參與重組,而當公司原董事長徐誠惠繳清了80萬元的租賃費用後,纔發現公司還有3.7億元的債務,急需1.5億元解決近1400名員工的下崗安置問題及約900名退休員工各種欠繳福利資金。同時,尚有2億元左右的對外擔保。
  面對累累債務,2007年園城實業曾醞釀定向增發。在深圳萬基集團(原股東)提議將其下屬醫藥資產注入被否決後,園城實業的融資方案也遭到了股東的反對,被迫終止。
  2008年,我國政府重點對地產行業進行了調控,房地產行業越做越難。該公司多年虧損,瀕臨退市,若想保殼,迫切需要轉型自救。當時,眾多房企都在想方設法『涉礦』,所以公司也打起了『涉礦』的算盤,醞釀購買澳大利亞金礦。而在這段時間,由於連年虧損,園城實業也披星戴帽,更名為*ST園城(園城黃金曾用名)。
  2013年3月份,*ST園城募資資金8億元左右收購澳大利亞三處金礦,欲轉型為黃金企業。在2013年5月份,*ST園城復牌後摘帽,正式更名為園城黃金。公司8億元涉足金礦,當時也引起了市場不小的關注。
  對於一個連續虧損業績不佳的公司,募資重金海外購礦,當時就有分析師質疑,『連續公告的利好消息更像是在為配合二級市場炒作釋放的誘餌』。對於市場的質疑,園城黃金一直澄而不清。
  不過,到了2014年2月份,一切變得明了起來。2月12日,公司發布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暨關聯交易預案(修正案)》的公告,公告稱,曾經用於購礦的8億多元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至此,『涉礦』以失敗告終。
  對於近年來園城黃金如此這般『折騰』,有分析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可以這樣假設,園城黃金近年來其實都是在跟著市場熱點走,房地產行業好的時候,轉型成房地產公司,國家對房企進行宏觀調控後,公司又發現涉礦是熱點,又跟著轉型成礦企,轉型之後的融資,恐怕就是為了還債,而涉礦募資的資金最後也是為了還債,可以說公司是一直在為了「保殼」。這也就不難說明為什麼現在這個上市公司纔只有25人。』
  一季度營收大漲63倍
  源於去年同期基數過低
  自2014年1月份,處在『涉礦』傳聞中的園城黃金股價就一路走高,在1月24日宣布停牌之前,公司的月漲幅達到了22.75%,1月24日宣布停牌當天,公司還一度大漲了5.1%。
  但是,隨著修改募資方案復牌後,澳大利亞購礦的預期落空,園城黃金也未能延續前期的走勢。2月12日,公司以11.26元、大跌5.85%收盤。二級市場投資者『中招』,而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則在停牌前『先知先覺』地進行了減持。公告顯示,在今年1月20日、1月21日,公司實際控制人徐誠惠共計減持了30萬股,所得收益為58.13萬元。
  更令投資者不解的是,根據2014年一季報,今年一季度園城黃金實現營業收入917.4萬元,同比增長6270.39%,淨利潤404.6萬元,同比增長2154.19%。扣非後淨利潤346.5萬元,同比增長1830.36%,每股收益0.02元。
  對於一個僅有25人的『迷你』上市公司來說,這樣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增長是巨大的。不過公司並未在一季報中解釋淨利潤劇增的原因,營業收入方面,公司則表示主要是因為公司銷售黃金及收到托管費收入增加所致。
  對此,有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雖然看起來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是巨大的,但是從公司的營業收入來看,其實並沒有多少,917萬元的營業收入並不算高,而404萬元左右的淨利潤也不算高,那麼,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之前公司的業績一直不好,2013年一季度的業績基數過低,凸顯出了2014年的數據激增。』
  事實也確實如此,資料顯示,2013年公司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僅為14.4萬元,淨利潤僅為17萬元。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