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为什么只算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而不算在社会中运转的?

货币基础理论的反思与修正  一直以来,货币银行学的主流教科书总是向学生们重复着这样的货币演化史:  人们在交易中需要有共同需求的物品作为交易媒介,交易媒介从谷物、绵羊直到贝壳、金属,最后由于稀缺性、耐久性、易分割性等等综合方面的考虑而集中到了金银上。而后金匠们发现客户存放在他们那里的金币总是只有一定的比例被提取使用,于是金匠就可以在保障一定比例提取需求的实物金银库存准备之上,发行比库存更多的提货凭证;由于提货凭证可以保持与金银之间的自由兑换,它们被客户当做金银一样来接受,于是金匠就可以被并把它们借贷出去赚取利息收益。由此在商品货币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货币,并且由于信用货币具有便于携带、便于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摆脱金银数量增长速度的客观限制等特点,信用货币逐渐取代了商品货币。最终由于金银数量的增长无法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适应,信用货币最终与金银脱钩成为法币,其价值则依靠中央银行把货币发行数量控制在一定通胀率范围内来维持。当前所有的货币都是不可兑换的纯信用货币。  主流教科书描述的这段货币演化史有意无意地加入了一个预设:信用货币是商品货币自然演化的结果。在这个视角上,对交易媒介的需要自发形成了商品货币,对交易便利的需要使商品货币自发演化为信用货币,并由于适应经济发展速度的需要而使可兑换的信用货币最终自发演化为当代的不可兑换的法币。换言之,法币是商品货币的自发演化产物,而非人为的选择。  某种程度上,主流教科书阐述的货币演化史为法币披上了一层“自然选择”的袈裟,似乎法币是自由市场中历经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种先进形态,而不是国家所创制的产物。哈耶克等学者甚至基于这一假设提出了货币非国家化等构想。这样一种货币的演化史看上去逻辑自洽,近于完美,然而其中有很多疑点。我们似乎很少听说有多少银行家族是从金匠行业发展而来,相反由于放贷收息是被基督教所禁止的,银行家族们似乎与和金匠并不沾边的犹太民族更有关联(犹太教允许向非本教的基督教人士放贷收息);在这一演化史中货币被描述为一种具体形式不断变更、但始终以自身价值为基础的特殊的物,直至法币时代才突然摇身一变,抛弃其商品准备基础而成为一种纯粹的“信用”关系,这一突发式的转变也有违常理。  实际上,在具有暴力后盾、能够保护部分乃至全部成员“私有”产权的国家出现之前,以氏族为单位的原始部落之间谈不上具有对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的需求,商品经济意义上的“为取得货币而交换”并不存在。即使部族成员已经形成“财富”的概念,与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也并非一回事。例如非洲某些部族以牛为财富的象征,其衡量财富的标准是牛只的多少。这些牛只与当代意义上的货币是否具有亲缘关系呢?实际上这些部族人士持有牛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生存消费(赖以取得生活来源如肉、奶、血、皮等),而并不是为了用作交换的媒介(实际上他们往往养牛至其老死也不拿去交换)。所以这些部族人士持有牛只是作为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持有商品经济意义上的“货币”。  与那些常被视为当代货币起源的小麦、牛、布、金属等等商品不同,当代的货币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相反其本身没有任何用处,甚至绝大多数都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只是银行系统中的一串串数字而已。如果硬说这形同鬼魅的当代货币是非洲人的那些牛所生出的崽,恐怕就与皇帝说他是上天所生一样荒谬不堪。  换言之,从商品货币的历史上去发掘当代信用货币的起源,很可能是走错了道路、认错了祖宗,所以才会出现这样难以解释的“基础消失”的问题。这样的货币演化史更像是从自然选择说的角度,为当前不可兑换法币存在的合理性作隐晦的辩护,是带着主观目的而刻意去“发现”的历史。  回顾历史长河,我们其实能从另一个角度找到当代货币的影子。回溯到金银本位形成之前的时代,大量的考古史实说明,在硬币尚未面世的时代里,现今世界中的借贷、交易、征税等等使用货币的行为就早已存在了。那么,彼时人们是使用什么来进行这些行为的呢?  答案令人惊讶:是听起来很现代的“债券”。 我们知道现代的债券不论是计价还是兑付,都是基于货币的,货币尚在襁褓之中而债券率先高度发达?这对于货币演化论而言,无异于是说孙子出生得比爷爷还早。然而这却确是事实。  《周礼》有云,“听称责以傅别”。这里的博别是民间借贷的债务凭证,乃指在一契券(简牍)的正面、反面都写以大字,然后一分为二,借贷双方各执其一,以为凭证。可见在货币尚在萌芽之初时,债券却早已高度发达。相应地,在古欧洲人们使用类似的“符木”,在更早的古巴比伦人们使用加盖有神庙封印的泥版,这些近似于今日债券的方式起到了满足交易需要作用。“信用”这一当代法币的核心内容,早在货币产生之前就已经以债券的形式广泛存在于世了。当代意义上的信用货币,似乎与古老的“债券”存在更为密切的亲缘关系,乃至可以揭示货币何以能够发展为不可兑换法币的背后根源。换言之,现代货币并不是从商品-》一般等价物-》金银-》法币的路径发展而来,而是从债权债务关系发展而来的。货币是一种债券,形形色色的商品货币不过是发行债券所选择的抵押物。  普通的债券可以在个别交易者之间起到货币的作用,那么又是什么使债券走出个别债权人与债务人的范围,成为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呢?如果把货币的本质理解为一种以持券人为债权人的可转让债券,那么我们今日的法币所代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是谁?债务标的又是什么?  所有这些问题的线索都指向两个名词:国家和税收。  今天的我们为何接受来无影去无踪、还没有可兑换的具体商品作抵押的“信用” 货币作为交易的对价?有两个层面的因素,其一是因为法律规定我们对他人的债务(包括对国家的应纳税款之债)可以使用此货币而合法地彻底清偿,其二是法律规定此货币在我们交换其他物品时他人必须接受用作对价。这两点的实现与其说是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哪怕该货币是商品货币或者可兑换纸币),不如说是货币背后的法律以及维持法律的国家力量所决定的。每个人都需要纳税,否则将面临失去人身自由乃至入狱的暴力处罚。所以如果该货币能够用于支付税金且国家承诺接受此等支付(即国家承认该货币可以冲抵持有人对国家的税收负债,所以从会计角度可以相应地把该货币视为国家对持有人的负债),则该货币就拥有了被整个社会接受的基础。进一步地,每个人都需要清偿欠他人的债务,如果一切债务(包括购买物品尚未支付对价所形成的债务)能够用该货币合法地予以清偿,则该货币就拥有了在任何民间交易中被接受的基础(即国家强制该货币可以冲抵持有人对任何接收方的负债,所以从会计角度可以相应地把该货币视为任何接受方对持有人的负债)。  从这个层面看,信用货币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国家暴力和税收而创造出了社会普遍需求的、以持有人为债权人并以包括国家自身在内的任何接受人为债务人的、可自由转让的特殊债券。国家强制向人民提供武力保护和公共服务,并以该种债券为凭向人民交换物品和劳务;人民则将取得的该种债券以税收(保护费)的形式支付给国家,完成这一循环。  所以,信用货币的实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和基于普遍认可之实物价值的商品货币相比,本身就是两种不同本源的属性。作为早期信用货币之发行准备的商品货币,相当于货币发行人为向货币接收人提供的质押,并非债权债务关系本身。发行准备的根本意义是对国家发行信用货币的数量(即借款规模)增长不致超出其征税能力(即还款来源)的增长提供一种硬性限制。因此发行准备本身并不是货币这一特别债券的价值本源,而是附随在债券上的一项信用保险。正如住房抵押贷款的归还来源实质上是贷款者的收入,而非抵押物本身的变现价值一样,信用货币作为国家向人民的借款,其归还是通过税收回笼货币的方式实现的,而不是靠发行准备的兑现来实现的。从这一角度理解,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商品本位的纸币可以被纯粹的法币所取代了:这实质上只是最初的足额抵押贷款逐步过渡到部分抵押贷款,最后演变为无抵押的授信贷款而已。  既然信用货币本身是国家、税收和法律的产物,是一种无息债券,则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国债和货币实际上是具有相互替代性的。一国的国债如果是用本币计价,则其在信用角度实质上和本国货币是完全一致的。货币是无息的国债,国债是有息的货币。区别不过是当你想要作为交易媒介使用时会持有无息债券(货币),而暂时不使用时就持有暂不作为交易媒介的有息债券(国债)。这可以类比为持有作为转账支付用的活期存款和持有作为获取利息用的定期存款。  以此论之,我们不必为美联储以美国国债为“准备”发行美元这样感到不可思议,觉得这是“以纸片为抵押发行纸片”。实际上这里根本不存在商品货币意义上的抵押关系。当美联储买入国债抛出美元或买入美元抛出国债时,它不过是在调整作为交易媒介使用的无息国债(即当代货币)与有息国债之间的比例关系。为什么美联储会选择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盯住目标?因为联邦基金利率反映了货币供应与市场需求的平衡关系,如果人们对货币(无息国债)的需求已经得到超额满足,则银行间市场的货币就会过剩,对有息国债的需求上升,联邦基金利率会下跌。此时美联储抛售有息的国债收回无息的货币以提升目标利率至目标值;反之如人们对货币(无息国债)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则银行间市场的货币就会不足,此时美联储抛售货币(无息国债)回笼有息国债同样能降低目标利率至目标值。而同样地,美国政府向美联储透支(相当于美联储购买国债)支付开销和通过征得税收,以及存回美联储抵消透支款(相当于美联储抛售国债)也会起到等效的结果。所以这里的美元货币和美国国债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形式,美联储不过是美国政府的另一个分身,所谓“以国债为准备发行”的美元与美国国债的区别,不过是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区别。  我们知道债券的价值在于按期足额偿还。信用货币既然作为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出现,是否能够作为货币被积极接受就将取决于国家自身的按期偿还。考虑到信用货币相当于以零息债券的形式出现,且其本身就是债务的计价单位,所以考察其是否违约需要看国家能否通过维持货币发行与通过税收回笼货币之间的数量平衡,使债务总规模的扩张与生产的扩张基本相符,进而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否则零息债券就变成实质利率为负的债券,即形成部分债务违约)。如果国家能控制其债务与债权的差额,维持物价稳定,则即使不施加法律和暴力也没有提供可兑换商品货币准备作为担保,货币的非国家接受方也会倾向于自愿接受货币作为清偿债务的最终方式。但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则单纯以暴力后盾强制非国家的接受方去接受货币作为清偿债务的最终方式,就无异于国家在债务违约的同时,把自身的债务转嫁到货币的接受方,使接受方承担物价上涨的实际损失,即接受方实际支付了铸币税。此时如果暴力后盾继续维持,则人人都会倾向于合法的规避手段,即不愿借出而只愿借入货币、不愿持有而只愿用掉货币,进而导致人人不肯销售实物而转入囤积居奇,实业生产萎缩中断,债务货币失去实物支撑的问题更加严重,导致物价上涨螺旋式地恶化,进而倒逼国家缩减支出规模以恢复经济运行和维持自身生存。此时如果国家陷于战乱等政权自身难以维持的风险而再被动扩大自身的债务,则恶性通胀就会终结一个国家的生命并导致新运行模式的登场(可见于一战后的德国大通胀促使希特勒夺权、内战后的中华民国大通胀促使共产党夺权等等)。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老师好!
  学习!
  前面这一大段理论反思与修正的意义在哪里呢?  在2012年准备贴之一里,马甲描述了主流货币理论,  其中关键的基础货币恒等式 M×V=P×Q   M:货币数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物价 Q:生产总额  在货币被认定为一种外生的“物”的基础上,M被视为央行唯一可以调整的主动变量,V被视为一个神秘的、无从调控的客观变量,央行试图通过货币M的数量控制,在稳定物价水平P的同时维持Q保持适度的增长。换言之,央行放弃了V,通过对M的调整试图在P和Q两个目标之间维持一定的平衡。  然而正如准备贴之一中引发的争议所揭示的问题,这一调控思路的对象和目标在实践中似乎都存在问题  首先,什么是货币M?  MO,M1,M2,社会融资总量,影子货币等等,一重又一重的“本轮”无法明确货币与准货币之间的界限,争论不休的同时也使央行对货币的调控面临立足点不清的问题。  其次,什么是物价P?  房子涨价,教育涨价,医疗涨价,能源涨价,生产资料涨价,哪些应该算在物价P里面,哪些又不应该算进去?为什么投资品的价格不能计入物价P?争论不休的同时也使央行的调控效果(物价P)本身面临诸多质疑。  最后,V真的是一个调控之外的外生变量吗?我们在历史上的恶性通胀中都观察到V的螺旋加速上升,这似乎说明V与M的增长速度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仍然存在关联关系。
  除此之外,基于部分准备金而形成的“货币乘数”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概念。伴随着“货币”本身定义的模糊化,货币周围形成一圈圈“本轮”即准货币都有自己各自的范围和特性,即它们的乘数并不一致。那么整个系统的乘数又是多少?金融形式越是多样,找到答案的希望也就越是渺茫。
  我顶!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物价P与流通速度V之间关系的问题。  A把一个苹果卖给B,支付给B一美元,B把苹果卖还给A,支付给A一美元,假设流通速度上升10000倍,AB之间这样循环10000次,按照M×V=P×Q 的等式,假设其他因素不变,物价应该上涨10000倍。可实际上物价并没有变化,一个苹果还是一美元。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个苹果并没有被消费掉。  所以为了让货币恒等式看起来与现实更接近,P被定义为消费物价,以避免一个苹果就让等式破产。投资品的价格因此被掩耳盗铃地排除在P之外。但房子这类介于消费和投资之间的物怎么办呢?此外,投资品真的不影响消费物价吗?如果你的股票涨价100倍,你是否还会如平时一般啃着玉米棒子去炒股呢?所以我们的CPI总是为人诟病脱离实际,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本身的衡量标准也缺乏真实意义。
  楼主,帖子必须回  
  ~~~~~~~~~~~~~~~
    如果我们把货币还原为特定的债券,则其实M,V,货币乘数这些概念都是多余的。  我们在准备买东西的时候,选择购买何种价格的东西,就平均水平而言通常取决于两大因素:其一,你有多少财富;其二,你准备把财富中的多大比例用于积累,多大比例用于消费。  首先说说财富总量。  从我们的常识而非某种假设出发,我们会把财富定义为一切归你所有、且你可以用于直接或间接向他人交换所需产品的东西。不论是纸币,存款,理财产品,股票,黄金,房产,对他人的债权等等等等,也不论是购买或易货的直接交易还是先变现后再购买的间接交易,都不影响其作为财富而存在。从这个角度看,财富实质上不是物,而是持有者对他人的权利。只是这一权利的保障系数、强制力和实现的具体条件随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罢了。  你拥有市价百万的股票,他拥有现金一千,谁的财富更多?在教条主义者眼里或许是后者,因为后者才算是货币。但在市场运行正常、变现并不困难的条件下,显然前者拥有的财富远大于后者。  我们的购买行为总是点点滴滴地发生,并不是一下子全部释放的。所以可以即时用于消费的资金数量并不是决定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  如果A持有股票百万、外加现金500元,与无股票但持现金1000元的B相比,在购买一杯咖啡时,谁会倾向于出更高的价买更贵的品种?显然A更可能高消费,因为他从身家百万的角度考虑咖啡的价格时,一杯100元的咖啡不过是所持财富的万分之一,而B则要支付所持财富的10%。如果A用光了现金,可以随时变现一小部分股票,所以持有现金的多寡并不影响A的消费模式,财富总量对消费模式具有更为直接的影响。
  然后就是积累与消费之比例。  如果你的财富中大部分用于积累,用于消费的部分自然就减少了,反之亦然。  如何区分财富中用于积累与消费的部分呢?  我们可以看看这两者之间的动机区别。前者的目的是获取增加的收益,后者的目的是实现财富所代表的权利,即完成交易本身。  因此在为这两种目的而持有的财富形式中,前者会选择利息更高或增值更快的形式,后者会选择更便于完成交易的形式。  简化一下举个例子,  如果你只能持有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两种形式的财富,  则预备用于积累的部分你会持有定期存款,以获取利息;  预备用于消费的部分你会持有活期存款,以便利完成交易。  如果你只能持有国债和现金,  则预备用于积累的部分你会持有国债,以获取利息;  预备用于消费的部分你会持有现金,以便利完成交易。
  如果使用会计标准,套用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可以理解为:  你的财富即你的资产,而不仅仅是现金或存款。  你的资产同时就是他人(现在或将来)的负债,否则你的资产就不成其为资产,需要计提减值或损失的准备。比如你的存款资产是银行的负债,你的债券是发行人的负债,你的不动产到出售时会转变为购买你不动产者的负债,如此等等。  投资品和消费品两者的价格变动,分别取决于财富总量中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比例。  财富不是用于投资就是用于消费,所以如果把投资品也列入物价的范围内,则显然除生产总量之外,物价的唯一决定因素就是财富总量。  如果不列入投资品,则除生产总量之外,消费物价的决定因素就是财富总量乘以其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财富就是资产,也就是他人的负债。所以我们可以把财富看做一种债权,债权可以兑现的数量、兑现的保障系数、难易程度综合决定了债权的价值。  那么我们是如何计算财富总量的呢?  回到我们的资产负债表,这个问题实际上问的是资产的记账单位。  比如在国内,我们的记账单位是法币。  所以财富总量在法币系统正常运转时,是用法币作为度量衡的。  所谓财富总量,就是所有人的财富可以兑换的度量衡(法币)的数量。  注意按兑换方式的不同,这里有两种方式:短时间内立即兑换的的,即清算价值;  按原定持有期限在将来完成兑换并计入风险因素的,即公允价值。  是按清算价值还是按公允价值计算财富总量,取决于系统本身是处于运行中断状态还是运行于持续运转的状态。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用上述理论,回顾一下吴英案这类情形下对社会的影响  按教条观点,由于吴英案的民间借贷不影响货币总量,所以吴英所构建债务系统的膨胀和收缩对社会财富总量和物价都没有影响。  按我们的上述口径,则在吴英所构建债务系统的膨胀期(即系统持续运转时期),吴英的行为无疑增加了财富总量(每出借一次,在吴英持有的现金财富增加的同时,出借人仍持有债权财富)。  假设吴英的投资形成了足额回报,则系统就可以继续运转。这时如果足额回报是通过有效生产总额的增加换来的,则财富总量可以维持,就不是虚增。  如果足额回报是通过炒作等不增加有效生产总额的途径换来的,则财富总量的增加就只是记账单位意义上的增加,每个记账单位本身的价值会下降,物价上涨。  如果根本没有足额回报,则系统运转就会中断,这时财富总量就只能改按清算价值计算。于是财富总量即使按记账单位计算也会大幅缩水。
  呵呵楼主还是把精力放在“温州经济空心化的货币根源"这个帖子上吧,估计没多少人对吴英感兴趣
  所谓货币乘数,实际上就是社会财富的清算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当整个系统停摆时,货币乘数将急剧下降为1,即突然向基础货币的数量塌缩。  此时即使通过央行直接收购资产来扩大基础货币,也只是在增加清算价值,按增加的清算价值计算的社会财富与原先按公允价值计算的数额之间仍会存在相当的差距。所以如果不能重启系统,则社会财富仍会继续塌缩,直至回到基础货币的数额。  美联储这次停摆中猛打救心针,就是试图不惜大幅增加清算价值来重启系统,阻止整个社会财富记账单位价值的计算方式向清算价值的方向塌缩。  马甲在“温州经济空心化的货币根源”中所担心的,也正是中国经济即将面临的停摆。由于中国的货币发行套着以美元为事实准备金的枷锁,而且历年发行的大量的人民币事实上掌握在外资以及有外流倾向的内部官商资本手中,一旦原有的扩张动力丧失时,维持人民币汇率不大幅贬值以避免资本大幅外流的外在压力,将会极大地限制政府采取措施的空间,从而使中国政府及其央行在系统停摆时无法像美联储那样自由地采取急救措施来重启系统。届时社会财富总额恐难避免在向清算价值方向的塌缩中大规模灰飞烟灭。
  “温州经济空心化的货币根源"这个帖子是应用性质的,是对具体数据的具体分析。  但为了保证具体分析和判断的理论基础本身的可靠性,需要对理论本身任何可能存在问题之处时刻保持反思与修正,这也是陆续发这几个贴的主要目的所在。  吴英只是个例,本身其实并不是理论贴的讨论核心。
  美联储这次停摆中猛打救心针,就是试图不惜大幅增加清算价值来重启系统,阻止整个社会财富记账单位价值的计算方式向清算价值的方向塌缩。  =====================================================================  美国的有效生产总额也在减少吗??  美元也要停摆啦??
  美国在AIG出事时险些停摆,是靠美联储的紧急救市重新激活的。  不过它这个停摆和我们的有明显不同。  就是美国本身是资本输出国,没有我国那么大的资本外逃压力,相反美元作为避险货币(也是很多国家事实上的基础货币),可以通过输出危机、召引避险资本回国来自保。我国则恰恰相反。
  天有不测风云,经济最吸引人就是其不确定性!经济学微观就像光粒一样杂乱无章,宏观却像光束一样有一定的方向趋势!可是我们都是如此渺小,微没于光束之中,看不到整个光束前进的方向!欢迎论坛有志英雄,无论草根、大家,一起来探讨经济学光束的原理,一起来探讨经济学光束的方向趋势!  人有旦夕祸福,人类有史以来浩浩五千年,可是有多少时候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芸芸众生,荡荡几十亿黎民百姓,有几人能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几千年来,科技日新月异,不知跨越几次?制度管理不知完善了多少,高效了多少?可是为什么依旧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轮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希望大家一起来关注百姓生活,探讨大家向往的大同社会!  论天之道,探天之势,济天之民,欢迎论坛热心经济学,关注社会草阶的网友加入论天经济学QQ群,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一旦原有的扩张动力丧失时,维持人民币汇率不大幅贬值以避免资本大幅外流的外在压力,将会极大地限制政府采取措施的空间  到时候想要外流的人民币资本想要出逃也不大可能吧,国内外汇兑换急速增加直至枯竭,国外又不会有人要人民币。一旦中国开始出现这样的情况,ZF就会对换汇进行管制,所以提前预判就显得无比重要了。
  顶楼主!  思维严谨
  同顶,用律师的严谨,推演货币。佩服。
  @agun509
21:08:23  呵呵楼主还是把精力放在“温州经济空心化的货币根源"这个帖子上吧,估计没多少人对吴英感兴趣   -----------------------------  楼主的意思是用吴英案这个小系统来说明国家这个大系统
  顶楼主,期待更新。
  顶楼主,楼主在做经济学家们该做的事
  好帖,学习。
  如果楼市估值出现断崖下跌和高值基础设施(如高铁、电网等)大面积下马,就可能出现楼主所说的货币乘数急剧下降并趋向1,货币总量向核心圈坍塌。
  楼主,从你另外个帖追到这来了,呵呵。有个问题想不明白:现在对  于RMB对美金汇率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认为人民币确实被低估了,另一种认为是被严  重高估了。比如经坛里就有不少人认为现在应该兑换美金压箱底,已应对RMB可能的暴跌(他们  认为暴跌是回归客观估值)。那究竟是低估了还是高估了捏?怎么解释?
还往楼主能够百  忙中给予解答下。  比如:丰田凯美瑞在大陆卖22W,在美国1W美金,但是没有什么进口。  谢谢!!
  马甲头像有意思。
  期待楼主用更多简单模型解释货币理论:钱到底是什么?
  等到现在,楼主还没有更新,只好先睡了。
  回复第16楼(作者:@某马甲 于
20:36)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用上述理论,回顾一下吴英案这类情形下对社会的影响   按教条观点,由于吴英案的…… ==========mark  
  cqp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我仔细阅读了两遍,感觉财富其实并不是作为金银等贵金属之类的所谓“钱”,甚至不完全是物质,而是一种可持续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就是信用。如果信用崩塌,财富也随之灰飞烟灭。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楼主 的公式M*V=P*Q,还没讲清楚
  可以类比举个例子:  一棵果树和一堆苹果在当前的价值区别,在于前者需要不断运转生长才能在将来实现,后者可以快速实现但没有增加值,不能象前者那样生生不息。  我们的财富存量中,只有一部分是现成的苹果,大部分其实是果树。如果经济停摆,相当于果树就成了无价值的枯柴,财富就缩水到其中相当于苹果的那部分去了。  
  这一篇是在分析货币恒等式理论的缺陷,意思就是说它的定义中M和P过于简化,且加入了V这样难以计量的“黑箱”因素,不足以解释现实世界的一些问题。  
  所以不是要把这个等式讲清楚,相反是说这个等式存在问题,要在这个等式之外换个思路重新审视货币与经济。  
  @某马甲  20:36:00  吴英的行为无疑增加了财富总量(每出借一次,在吴英持有的现金财富增加的同时,出借人仍持有债权财富)。  ...........  -----------------------------  荒唐!  你右手借给左手1块钱,你的个人财富总量就增加了1块钱吗? ----- 既然衍生出的债权被当作财富的“增量”,那么衍生出的债务怎么却不是财富的“减量”呢?
  有空就来看看楼主更新了吗
  好贴,顶起!  说白了,货币就是债权,换言之就是交易主体之间的契约。而契约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基础——虽然在人类历史的一些时间段及一些地区被谎言的神权、天子、革命所僭越;但是,归根结底地说,文明的程度就是对契约的尊崇程度。  而在鸡国,基于契约的货币,几乎没有一点契约的影子。即楼主说的“法币”,不是基于代议或者直议的契约型法律【就是自己定位为领导者的执政者自己,所颁布的法律,都没有真正地成为明确的规则】。在这里,货币只是权力派出的鬼魅,让权力无孔不入地控制,所有的一切。
  不是所谓货币衍生出债权,而是货币自身也是债权。这个前面已述。  债权必然是和债务相伴而生的,所以债权必然总是等于债务。如果你的统计方式是债权与债务的差额才算入社会财富总量,那么很不幸,必定会得出全球财富总量为零的悖论。  
  在权力没有制约的国家里,货币是否完全是权力的化身呢?实际上并非总是如此。人民会就会用货币投票换成他们相信的可靠货币,如果限制兑换人民还可以用脚投票移民国外,再限制移民的话人民会选择某些合适的商品作为债权债务的实际记帐单位,如果更绝些,生产自身就会停止,国家也就随之溃散如四九年的民国。所以权力可以违抗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  
  请教楼主,如果人们贷款不是基于信用和预期收益,而是靠关系,靠请客送礼送回扣等手段,导致坏账,此时的债权债务关系是怎样的?
  为什么民间借贷可以在银行系统存贷款不变的情况下炒高资产价格,从而导致短期内帐面上的社会财富总量增加?如果把货币严格定义为m2,则货币恒等式难以解释这个问题。  而把货币还原为债券,就很容易解释了。民间借贷增加了另一种形式的债券,对持有者而言,这种债券和定期存款具有类似的特性,所以那些把定期存款置换为民间借贷债券的人们并不觉得自己减少了财富,他们的消费模式不会因此改变,甚至可能会因为预期的利息收入增加而扩大消费。而另一方面,民间借贷的借入方需要将通过这一置换获得的资金用出去,用在自我包装和囤积炒作房产来支付或装作可以支付高额的利息。两方面结合的结果就是房价和物价的上涨。  当然,当系统无法继续维持运行并向清算价值方向突然塌缩时,房价和物价也会快速下跌。但停摆清算意味着实体生产的中断,所以产品的增长也突然变慢。房子这类要几十年来消耗的耐用品消耗减少的速度极慢,一般不会超过系统财富总量的下降速度;而快速消耗品的存量则由于消耗较快而很容易减少,一旦下降速度超过系统财富的帐面缩水速度,就会导致快速消耗品的价格相对房价坚挺得多。  
  贷款不是为了收益,请客送礼去借钱来自己亏掉变坏帐,还不出来跑路,这种雷锋恐怕除了一开始就是诈骗贷款准备打包跑路的(这毕竟少数,正常做企业的跑路还是不得已而为之),否则正常的民企是不会肯做的。  而公家倒是可能不为收益而去贷款,因为管事的自己不用担偿还责任有纳税人兜底,自己还可以雁过拔毛。可政府控制下的主体去申请贷款哪用得着请客送礼呢?  
  如果贷款不是用于生产创造,而是为了投机炒作,甚至拿炒作物作为抵押物套取更多的贷款,帐面上看社会财富短期也是可以膨胀的。而一旦炒作过头,趋势逆转,则这些贷款没有还款来源,抵押物又不断减值且丧失流动性,贷款资产向其清算价值的螺旋式塌缩就更为猛烈了。  
  @某马甲
19:54:36  在权力没有制约的国家里,货币是否完全是权力的化身呢?实际上并非总是如此。人民会就会用货币投票换成他们相信的可靠货币,如果限制兑换人民还可以用脚投票移民国外,再限制移民的话人民会选择某些合适的商品作为债权债务的实际记帐单位,如果更绝些,生产自身就会停止,国家也就随之溃散如四九年的民国。所以权力可以违抗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用脚投票”?90%以上的人在原来的窝里都拮据地苟活着,还有那个脚力?没有制约的权力在统治着足够多的被洗脑、被威逼、逆来顺受的屁民的状态下,不是“违抗规律”或者“改变规律”,他无视规律。儿女揭发父母是“反革命”的事件,不是没有发生过的。几千年来,反人道、逆人文、扭曲人性的权力运作,在人类历史上不只是短暂篇幅啊!就是在当下,“普世价值”不是也被被权力及其附庸,以“特色”之名,长期流放么?
  在当下,我们不是需要“高人”指点权力怎么做。而应该指出的是,权力,必须由社会各主体商议达成规则后委托授予。并且随时接受社会各主体的监督。
  @某马甲
19:45:36  不是所谓货币衍生出债权,而是货币自身也是债权。这个前面已述。  债权必然是和债务相伴而生的,所以债权必然总是等于债务。如果你的统计方式是债权与债务的差额才算入社会财富总量,那么很不幸,必定会得出全球财富总量为零的悖论。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看清楚了!你的原文是:  吴英的行为无疑增加了财富总量(每出借一次,在吴英持有的现金财富增加的同时,出借人仍持有债权财富)。  ----- 那么所谓“吴英的行为”,究竟是什么行为?难道不是“借贷”吗?  借贷当然不可能产生财富增量,全球的借贷总额为全球财富带来的增量理应是零!这不是“悖论”,是小学生也该明白天理!
  借贷当然不可能产生财富增量,全球的借贷总额为全球财富带来的增量理应是零!这不是“悖论”,是小学生也该明白天理!   ===============================================  问题恰恰产生在这里。  信用货币本身也只是一种借贷关系,所以不仅仅是资产负债表意义上的财富增量,包括财富存量在内也是借贷的产物。  所以换句话说,如果否认借贷总额与财富存量的对应关系,则全球就不是财富增量为零,而是财富总额为零了。  借贷可理解为用一人当前的投入交换另一人未来的产出,当代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生产本身就是借贷关系正常运行时的表现。如果一切借贷都告终结,当代信用货币下的整个社会生产就会终止。人类社会的末日就到来了。  “借贷当然不可能产生财富增量,全球的借贷总额为全球财富带来的增量理应是零!”这样的结论,是基于自给自足、互不交换的孤立个体经济,或者说老子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经济得出的推论。在现实社会中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多谢某马甲讲解。
  @某马甲
12:22:20  信用货币本身也只是一种借贷关系,所以不仅仅是资产负债表意义上的财富增量,包括财富存量在内也是借贷的产物。  所以换句话说,如果否认借贷总额与财富存量的对应关系,则全球就不是财富增量为零,而是财富总额为零了。...........  -----------------------------  请你解释一下:  你的手里只有1块钱,你的个人财富是多少?  你的右手把1块钱借给了左手,你的个人财富增加了吗?  你的左手再把1块钱借给了左脚,你的个人财富又增加了吗?  你的左脚再把1块钱借给了右脚,你的个人财富又增加了吗?  你的右脚又把1块钱借给了右手,你的个人财富又增加了吗?
  @某马甲
12:22:20  信用货币本身也只是一种借贷关系,所以不仅仅是资产负债表意义上的财富增量,包括财富存量在内也是借贷的产物。  所以换句话说,如果否认借贷总额与财富存量的对应关系,则全球就不是财富增量为零,而是财富总额为零了。...........  -----------------------------  请你解释一下:  你的手里只有1块钱,你的个人财富是多少?  你的右手把1块钱借给了左手,你的个人财富增加了吗?  你的左手再把1块钱借给了左脚,你的个人财富又增加了吗?  --------  马甲不是说了吗?借出去的钱 有部分是未来有产出的。  即使没有创造社会财富,拿去炒作,也会把资产推高,从而达到个人财富增加(一而再提示,是在借贷系统还可以维持运作的情况下 分析解释此疑问)  你不见,很多温州人,一辈子不做事,拿100多个房门钥匙过日子吗?  别钻牛角尖
  并且马甲上面也解释了,1元钱 左手借给右手的想法,是基于 你老死不相往来的个体经济。你口袋有1元钱,借给了右手,就天天回去睡觉了,那能叫借吗。  呵呵哈哈
  楼主,我一直都在得。  
  @你0好
20:14:31  马甲不是说了吗?借出去的钱 有部分是未来有产出的。  即使没有创造社会财富,拿去炒作,也会把资产推高,从而达到个人财富增加(一而再提示,是在借贷系统还可以维持运作的情况下 分析解释此疑问)  你不见,很多温州人,一辈子不做事,拿100多个房门钥匙过日子吗?  别钻牛角尖
....  -----------------------------  你看清楚了,原话是:  吴英的行为无疑增加了财富总量(每出借一次,在吴英持有的现金财富增加的同时,出借人仍持有债权财富)。  按这个逻辑,你有1000块钱,马甲没有钱,你和马甲总的财富总量是1000块。  如果你把1000块钱借给马甲,在马甲持有的现金财富增加1000块钱的同时,你作为出借人仍持有债权财富1000块钱。  这样,你和马甲的财富总量就有2000块了(现金财富1000+债权财富1000)  --- 做什么梦呢!!!
  @你0好
20:17:33  并且马甲上面也解释了,1元钱 左手借给右手的想法,是基于 你老死不相往来的个体经济。你口袋有1元钱,借给了右手,就天天回去睡觉了,那能叫借吗。  呵呵哈哈  -----------------------------  基于什么经济财富总量有分别吗?“左手加右手”的财富总量究竟是多少呢?  1块还是2块?
  当然有区别。  在为交换而生产的系统里,生产的过程就是借贷-生产-交换-偿还的过程,如果系统运行可以持续,借贷规模与全社会的财富总量是对应的。当然,借贷的偿还伴随着消费,财富不断被创造出来也不断被交换到需求方手里用掉,这个过程也是借入方借以赎回债券的过程。但你不能说这和从来没有创造也没有用掉是一回事。财富就是这样不断流转的。  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借贷需求是微不足道的,债务货币本身的意义也是极为有限的,经济本身大部分根本没有货币化,拿有多少钱来衡量财富总量也就没有意义。假设你有个大庄园,什么东西都自给自足,包括庄园本身在内从不会拿去卖,只偶而卖一点用不完的余粮换一百元去买个西洋镜之类的新奇玩意,你的财富总量能用这一百元来衡量吗?  
  有内容
  @某马甲
09:35:39  当然有区别。  在为交换而生产的系统里,生产的过程就是借贷-生产-交换-偿还的过程,如果系统运行可以持续,借贷规模与全社会的财富总量是对应的。当然,借贷的偿还伴随着消费,财富不断被创造出来也不断被交换到需求方手里用掉,这个过程也是借入方借以赎回债券的过程。但你不能说这和从来没有创造也没有用掉是一回事。财富就是这样不断流转的。  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借贷需求是微不足道的,债务货币本身的意义也是.....  -----------------------------  你下楼买早点,忘记带钱了,向同事借了10块钱,社会财富总量就增加了10块钱?  如果你没有忘记带钱,社会财富就少增加了10块钱?  ----- 你真是糊涂死了!!
  作者:BCHO 回复日期: 22:38:30  回复
  -----------------------------  你下楼买早点,忘记带钱了,向同事借了10块钱,社会财富总量就增加了10块钱?  如果你没有忘记带钱,社会财富就少增加了10块钱?  ----- 你真是糊涂死了!!   ======  你继续钻你牛角尖吧。  马甲在全帖里,一再定义“财富”这个概念,你却总是执迷不悟,  记得前几年,你本人还开了讨论经济的新帖,到处拉粉丝,你这点却糊涂了~~~  呵呵
  真理越辩越明!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知识分子的天性,就应该是质疑与批判!~~
  ——————————————————————  无权限收藏和关注,只有水贴回复了!~
  @你0好
12:19:53  作者:BCHO 回复日期: 22:38:30  回复  -----------------------------  你下楼买早点,忘记带钱了,向同事借了10块钱,社会财富总量就增加了10块钱?  如果你没有忘记带钱,社会财富就少增加了10块钱?  ----- 你真是糊涂死了!!......  -----------------------------  用最简单的例子,可以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其错误所在。  你可以随意定义财富这个概念,也可以重新定义,但你一定迈不过“借钱买早点”这到坎儿。---- 不信,你就试一试!
  @你0好
12:19:53  记得前几年,你本人还开了讨论经济的新帖,到处拉粉丝,你这点却糊涂了~~~  呵呵  -----------------------------  你大概记错认了
  引用一个简要的归类表来阐述一下,可以有助于更清楚地理解问题。  货币创造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理论简介  外生性      内生性  理论基础   交换的货币经济  生产的货币经济  货币概念   存量       存量和流量的统一  考察角度   货币的使用    货币的使用和创造  货币需求   灵活偏好     信贷需求  银行作用   不重视      重视  创造过程   储蓄决定信贷   准备金决定储蓄  储蓄决定准备金  信贷决定储蓄  供给决定需求   需求决定供给  利率决定   利率与货币供给  利率与货币供给  负相关      正相关  政策取向   货币数量控制   综合货币、财政和收入政策  政策操作   主动随机,    被动适应,  直接影响供给   通过利率间接作用
  上面这个表格不是很好,再重排一下吧。甲哥。
  外生性      内生性  理论基础   
交换的货币经济  生产的货币经济  货币概念   
存量       存量和流量的统一  考察角度   
货币的使用    货币的使用和创造  货币需求  
 灵活偏好     信贷需求  银行作用  
 不重视      重视  创造过程  
 储蓄决定信贷   准备金决定储蓄  储蓄决定准备金  信贷决定储蓄  供给决定需求   需求决定供给  利率决定   
利率与货币供给  利率与货币供给  负相关      正相关  政策取向   
货币数量控制   综合货币、财政和收入政策  政策操作   
主动随机,    被动适应,  直接影响供给 
通过利率间接作用
  好像还是不行,天涯的排版和WORD里不完全一致
    还是用图吧
  占位  
  马甲兄能点评下这篇文章吗?  从“四万亿救市”说起  对于基本分析而言,我更觉得像是一种有趣的思维锻炼,而宏观分析的价值要大大高于微观分析。显然,我们很难用经验主义的方式来分析某只股票的基本面,毕竟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亲身经历之外的“道听途说”。对于宏观的基本分析来说,我试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亲身经历,来寻找中国经济的核心逻辑。接下来,我将和大家随便聊一聊。  随着2008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政府推出了“四万亿救市计划”。如果考虑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那么这的确是一种非常激进的财政政策。在2008年以前,中国虽然也经历了一轮疯狂的信贷扩张,但始终表现为一种市场的自发行为,政府始终试图压制这种信贷的扩张。而四万亿之后的信贷扩张,似乎表现为一种刻意的人造产物。七折房贷利率甚至略低于银行存款利率,房地产市场开始迈向更高的价格。。。。。。  非常有趣的是,中国政府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政策,非常类似于日本政府在1987年“黑色星期一”时采用的政策。在一轮经济扩张之后,本应该进入收缩期的经济却被人为的吹出更大的泡沫。郎咸平曾经讲述过日本政府在经济扩张中的浪费现象:与一条国道平行的是一条省道,而又有一条与之平行的乡道。至于道路的尽头只是什么都没有的大海。。。。。。我不想过多的评价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兴土木的经济效率,而更加关心的问题是: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覆辙,或者说政府为什么不惧怕这种风险?  其实,政府调控经济的第一目标是“和谐与稳定”,至于“效率与发展”只能算作第二目标。客观的说,我们不能说“浪费”就一定是没有意义的,至少浪费要远远好于战争与动荡。请大家想一下这个问题:古人在复活节岛上修建大量的巨石像,到底算不算是一种“浪费”呢?显然,这的确是一种毫无价值的浪费,但我们并不能说这种浪费是毫无道理的。有一种学说认为:复活节岛附近海域物产丰富,人们只需要用很少的时间就能够捕获到生存所需的鱼类。另一方面,复活节岛相对封闭,不太可能发生大规模的部族战争。那么,当地人过剩的劳动力应该去做些什么呢?很显然,修建复活节岛石像的意义,要远远好于人们通过流血的战争来消耗掉过剩的精力。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当地人不去发展工业呢?”。对于一个封闭的小岛,落后的当地居民的确没有一点发展工业的基础。第一产业的严重过剩之后,并没有继续发展第二产业的基础。与此非常类似的一个现象:很久以前日本、韩国就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甚至目前中国也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口号。或许呢,复活岛石像的意义与当今社会中的动漫、游戏产业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当中东发生严重的社会动荡时,我才意识到拒绝浪费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或许,上山下乡运动也是一种“复活节岛效应”。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中日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将会发现呈现明显的“8”字形。单从人口年龄来看,中国在2013年达到劳动力供给的最大值;而日本在九十年代初期也达到这种劳动力供给的最大值。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吹泡沫的核心动机都来自于“复活节岛效应”。毕竟,社会上如果游荡着一批游手好闲、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那么的确是政府的一场噩梦。并非政府养不起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只是给他们面包牛奶以后他们仍旧是游手好闲。但如果让一半人挖沟、另一半人填上,那么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当劳动力供给的洪峰过后,社会主要的问题将会从就业转变为养老。  最近在看郎咸平关于土地财政的文章时发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确是索罗斯笔下的“反身理论”的经典案例。地方政府靠激进的财政政策来大兴土木,这将创造巨大的就业机会和充裕的货币。紧接着民间充裕的货币又会通过支付土地出让金的方式流回地方政府手中。这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由于巨大的收入可以使得举债显得非常安全。这就好像对于月收入1万元的人,承受每月还款1000元的按揭贷款风险不大的道理一样。当地方政府手中握有更充裕的资金时,就可以进行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请注意,地方政府所花出的每一分钱,都将流入民间,从而创造更为充裕的货币。这也就是为什么土地出让金连年增长的原因,因为地方政府投放出去越来越多的货币,而更多的货币就对应着更多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如果说以前政府的财政支出依赖于老百姓的储蓄。那么目前的情况就早已转变为政府的财政支出依赖于老百姓的消费(资产项目下的消费)。这时有趣的“土地出让金”与“激进财政政策”的循环就上演了。  发现没有,政府与民间的行为早已形成一种相互加强的正反馈,而所谓的“四万亿救市计划”只不过是点燃正反馈之火的“引火碳”。问题是,这种“风借火势、火助风势”的游戏无法永远的维持下去。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依赖于政府的消费。如果政府的消费停止了,那么无论是财政收入巨大的地方政府,还是月入万元的按揭者,都无法继续实现曾经的收入。这时信贷风险就会付出水面!索罗斯告诉我们,看月收入的多少来衡量房贷是否安全在宏观上是靠不住的。这就好像看股票的业绩来投资股票是靠不住的道理一样!问题在于,我们无法知晓报表上数据的形成机制。  显然,这种正反馈的游戏如果继续玩下去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螺旋式通胀”。事实上,中国政府在养老压力很小的今天并不惧怕通胀,而真正惧怕的是“螺旋式通胀”。如果目前中国劳动力供给处于最大值,那么就几乎等于养老金(实际)收入数量的最大值。在这种情况下,养老基金甚至可以出现略微的盈余。在盈余的情况下发生通货膨胀,只不过是使得养老金的缴纳、支付、盈余等比例上涨。也就是说,通胀可以增加养老金盈余的幅度,而支付养老金的增长就可以解决通胀给老年人带来的压力。  螺旋式通胀解释起来也并不复杂,同样是一种正反馈效应:发电的主要成本是煤炭,而煤炭开采的主要成本是电力。当电价上涨时就有可能推动煤炭价格上涨,而煤炭价格的上涨也有可能推动电价的上涨。现实中的螺旋式通胀会涉及更多的环节,比如工人需要获得更高的工资,而工资的提高同样会形成类似于煤电循环的效应。我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经济学,而全部的观点都来自于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自然我很难从理论上解释螺旋式通胀的问题。这里我引用郎咸平的一句话:“这种通胀到目前为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没有找到什么好的应对方法。”而温总理也曾经说过:“通胀就像是一只老虎,放出来就很难再把它关进去。”如果说政府调控经济的第一目标是和谐与稳定的话,那么政府一定会非常清楚能够威胁这种目标的只可能是:过大的通胀率和失业率。当政府在讨论保增长还是控通胀的时候,就是在权衡这两种威胁的平衡点。  其实,我想每一位中国人都会非常关心,这种靠正反馈来继续的吹泡沫游戏该如何收场?无论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总之经济是一定必须要着陆的,而欠的帐早晚都是要还的。本来我不想谈关于股市的问题,这里我只简单地说一句:经济不着陆,牛市不要谈。那么中国经济会用什么方式着陆呢?  其实,经济的着陆方式不外乎三种。第一种是通过市场自发的力量来实现管理层不作为的硬着陆。这有点类似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模式:该破产的破产、该倒闭的倒闭。虽然政府绝对的不干涉是最公平的方式,但即使在美国也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毕竟,这会系统性的波及整个经济的所有角落,使所有人在公证面前都成为受害者。谁欠的帐谁来还,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奢望。即使美国因为自己的信仰而拒绝了第一次救市计划,但第二次的救市计划也必须通过。事实上,这种着陆方式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的社会环境绝对不可能承受如此硬的方式。有一点我必须指出:这种着陆方式虽然冲击最大,但却是后患最小的方式。我相对看好美国经济,至少美国更容易轻装上阵、而美国经济的问题也是相对最干净的。
  续上...  下面还剩下两种软着陆的方式:虽然市场长期萧条是免不了的,但这却体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通胀的方式还是通缩的方式?中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的经济扩张就是靠通胀的方式着陆,但我倾向于我们未来会经历日本式的通缩式着陆。不过这里仍旧有一个问题,我仍旧无法彻底的搞清他的机制:那就是谁是最后的债权人???毕竟,四个人打麻将不可能出现四个人都输钱的情况。  有一种说法人为,日本之所以长期维持极低的利率,完全是因为日本政府所欠下的巨大债务。如果日本政府不把利率推到接近于零,那么日本政府就会因支付利息而破产。这里顺便说一句:我始终认为中国经济的核心逻辑在于储蓄问题,而北京的王兄却认为是人口年龄结构的问题。事实上,人口年龄结构的问题我是受到他的启发才开始展开思考的。这种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引发一个更有趣的问题:政府与民间究竟是合作关系,还是博弈关系呢?如果我的逻辑是正确的(因为上一代人拼命的储蓄,所以才会出现通货膨胀。),那么这就更接近于博弈关系。而如果王兄的逻辑是正确的(因为社会老龄化而无法承受更高的通胀率,所以日本才会出现通货紧缩),那么这就更接近于合作关系。当然,我们的辩论没有得出任何结论。事实上,这种辩论也不可能得出任何单一的、绝对的结论。毕竟这个世界不可能是单调的,而我则更喜欢用两个不同的维度来思考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本人关于《微宏互换》的文章:微观与宏观两个不同维度的逻辑必定是截然相反的,我们的世界才能和谐的运行下去。上次的辩论还给我留下了另一个疑问,而这个疑问如今又体现在中国的经济问题上:日本不是一个崇尚生产与节约的社会吗?日本靠勤劳和省吃俭用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那么日本政府又是如何欠下巨额的负债呢?或者说,日本政府的债权人又是谁呢?  回到中国的问题上来,我身边的同龄人很大比例都欠下了房贷,而父辈一生的积蓄也被子女的结婚消耗殆尽。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中国政府是美国政府的债权人,但我最近才意识到中国地方政府又是债务人,甚至官方披露的数字都已经超过十万亿。那么,谁才是最后的债权人呢?我们该如何理解:政府、民间、国外三方全部成为债务人呢?或许只有中央政府的外汇储备使其成为债权人,但这种债权并不能直接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毕竟,地方政府欠下的是人民币,难道最后要用美元偿还吗?事实上,日本政府也同样即使债务人又是债权人。  其实,我只想弄清一个问题:地方政府到底欠的是谁的钱?事实上,在中国投资,“站在政府的一边”是获利的不二法宝。如果政府想搞土地财政,那么你囤积房产就对了;如果政府想发行股票,那么你持有股票就对了。。。。。。同样的逻辑,如果政府疯狂的借贷,那么是否我们一起跟着借贷也就对了呢??至少上一代人使用这种逻辑就对了,老百姓拼命的存钱;政府、国企拼命的借钱。那么你如果能成为第一波贷款买房者,那么政府会帮着你思考该如何赖账的。问题是,现在的借贷市场上,似乎有太多的人站到了政府的那边。如果出现大尺度的通胀,那么地方政府赢了;我身边的买房者赢了;中央政府的外汇储备赢了,那么到底谁在输呢?  以上是我们对于中国经济进行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为了尝试回答“谁是最后的债权人”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只能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分析了。正巧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我个人感觉,在读者消除了“平均数”与“中位数”的误解后,这样的报告还是比较贴近于现实的。  首先一组数据证实了我此前的观点,城市家庭的“金融资产”平均数为11.2万,而平均负债为10.1万。实际上,金融资产中包括股票等投资性资产,而真正意义上的现金级(无风险)储备只有75%。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储蓄平均值只有8.4万,负债已经超出了现金储备!  该报告指出,城市家庭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为7.1万。这似乎说明,城市家庭的现金储备只相当于一年的可支配收入。从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中,也能证实类似的观点:银行存款占比为57.75%,现金占比为17.93%。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知,银行存款为现金的3.2倍!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对于金融支付手段非常发达的今天,我们的收入可以通过银行卡来获取,我们的部分支出也可以通过刷卡来完成。显然,我们手中的现金只不过是为了应付短时间的消费,甚至现金对于我们的意义还能体现为“忽略不计”、“不值一提”。否则,我们将会把现金存入银行。如果我们假设现金平均周转率为2个月,那么城市家庭的储蓄很可能小于一年的收入。  城市家庭的平均总资产为247.6万,而银行存款和现金只有8.4万。我们该如何理解投资性资产呢?无论我有一套房子,还是有100股的股票;也不论他们究竟价值多少。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我们出售资产获得现金的行为,必须依赖于他人的反向操作。事实上,金融资产的价值完全是一个虚数!只要没有人愿意卖出,那么他将是无价之宝;只要没有人愿意买入,那么他将是一钱不值。当股市出现大幅下跌的时候,总会有人问我:大家赔的钱到底跑哪里去了?其实,资产价格依赖于潜在买入者的购买欲望和现金水平。很显然,239.2万元的资产之船,只有8.4万的现金之水来支撑。无需我多说,大家应该理解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了吧?  高投资率与低储蓄率的问题,使得中国的养老问题浮现。事实上,目前的高房价是靠我们这代人的收入预期和上一代人的长期储蓄来实现的。父母为了子女结婚而倾其全部的将储蓄用来买房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时出现一个问题,他们的养老怎么办呢?显然他们只有一个预期,那就是稳定的退休金。这里我只能说,如果退休金的增长速度无法跟上通胀水平,那么社会一定就热闹了!显然,政府欠老百姓的养老负债是绝对与通胀水平挂钩的,而保百姓所欠的房贷却与通胀率毫无关系。如果未来继续出现大尺度的通胀,那么政府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而老百姓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小。事实上,目前经济的热络与辉煌,是在榨干两代人全部的活力后实现的。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似乎让我们更加糊涂了,统计显示中国民间的储蓄行为并不能使其成为最后的债权人。那么,最后的债权人究竟是谁呢?我猜测不外乎有两种解释:第一,少数企业拥有大量的银行存款;第二,真正的债权人在8438份统计采样之外。无论如何,都说明一个明显的问题:中国的财富已经快速流向极少数人手中。这些真正富有的人,左手有现金、右手有资产。无论通胀还是通缩,他们都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我继续反思另一个问题:中国的贫富差距有可能继续拉大吗?就拿房地产市场来说,虽然购房价格越来越高,但买房群体似乎是越来越穷。有钱人通常很早就已经购房,甚至有多套住房。他们可以在房价上涨中获利,而成本却需要最穷的一些人来支付。显然,继续吹资产破灭只能更大程度的拉大贫富差距。或许,资产泡沫的破灭,更加有力环节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压力。  最后,我不得不谈一谈股市上最为危险的一种现象:那就是银行股!据说16家银行股业绩的收入,大于剩下所有上市公司的业绩收入。即使从银行股的业绩增长率来看,到目前为止这也是一个高增长的行业。我们已知的原因现实,银行股将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让人感到巨大反差的是,银行股的股价只能够在净资产的支撑下勉强维持,而他们的市盈率只有5倍!如果看H股的市盈率水平,银行股只有4倍的市盈率。就是这么低的市盈率,想要继续在香港市场融资都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全球所有的金融大鳄都在大抛中国的银行股。显然,银行股的“结果”是非常糟糕的!这时出现了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样的“未知原因”能够调和这之间巨大的反差呢?哈哈,我不想过多的猜测,我只要知道这种未知原因的性质即可。另一个明显的实事是:银行股的未知因素,无疑会对整个经济层面的所有角落带来冲击。
  @某马甲
23:24:00  货币基础理论的反思与修正  一直以来,货币银行学的主流教科书总是向学生们重复着这样的货币演化史:  人们在交易中需要有共同需求的物品作为交易媒介,交易媒介从谷物、绵羊直到贝壳、金属,最后由于稀缺性、耐久性、易分割性等等综合方面的考虑而集中到了金银上。而后金匠们发现客户存放在他们那里的金币总是只有一定的比例被提取使用,于是金匠就可以在保障一定比例提取需求的实物金银库存准备之上,发行比库存更多的...........  -----------------------------  马甲这篇文章含金量极高,对货币的重新定义不是一般的课题。  我非经济专业,但能看懂大部分内容,也颇感欣慰和激动。  经济学目前好像流行一个contract理论,不知道和马甲的货币债券定义是否有一些联系?
  绝对支持马老师的帖子,感觉到马老师是个专门为普通大众点解经济话题的好人,在点向马老师敬礼!!  
  很高级。  
  @某马甲
23:24:00  货币基础理论的反思与修正  一直以来,货币银行学的主流教科书总是向学生们重复着这样的货币演化史:  人们在交易中需要有共同需求的物品作为交易媒介,交易媒介从谷物、绵羊直到贝壳、金属,最后由于稀缺性、耐久性、易分割性等等综合方面的考虑而集中到了金银上。而后金匠们发现客户存放在他们那里的金币总是只有一定的比例被提取使用,于是金匠就可以在保障一定比例提取需求的实物金银库存准备之上,发行比库存更多的...........  -----------------------------  有毛用,咱们能有什么影响力,买不起房子的还是买不起房子,吃不上饭的照样吃不上饭
  有良心的学者,值得尊重与支持,向某马甲致敬。
  向楼主学习理论!
  绝口不提不是因为忘记,而是因为铭记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