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角度看,我国是如何加强对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管理的

从法制角度看如何完善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体系我国,完善,监管,进出口商品,检验..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从法制角度看如何完善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体系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分析从宏观角度看会计的职业环境--《中国外资》2013年10期
分析从宏观角度看会计的职业环境
【摘要】:会计职业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对经济过程的简单记录,它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对会计主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会计工作者的职业水准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近年来会计舞弊、审计造价等事件的频繁披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如何为会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的现状,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会计的职业环境,并对如何改进当今的会计职业环境提出了建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233【正文快照】:
一、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现状的分析会计职业道德滑坡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2003年度国家审计报告来看,滥用国有资产所分布的范围之广令人震惊:体育总局滥用奥组委1.31亿元资金;国家电力领导人员的决策失误造成总损失近32.8亿元。2002年国家财政部对全国的283户会计师事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洪灵;陈汉文;;[J];当代财经;2007年02期
陈颖;;[J];商业会计;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劳川奇;[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莫磊;[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桂英;;[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5期
黄秀云;;[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11期
刘建秋;;[J];财会月刊;2008年27期
陈申;;[J];国际商务财会;2011年02期
黄秀云;;[J];财政监督;2009年16期
黄秀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娄伟;;[J];河南科技;2010年16期
许京婕;;[J];经济师;2009年02期
宋依倩;侯扬扬;;[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04期
柳木华;;[J];审计研究;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京婕;;[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诚;[D];湖南大学;2009年
张艳芹;[D];东北大学;2009年
王萱;[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向晶晶;[D];湖南大学;2008年
缴国凤;[D];河北大学;2009年
崔燕丽;[D];长安大学;2010年
翟政莲;[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阮洁;[D];江苏大学;2010年
赵一民;[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王文青;[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文柱;[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赵德武;[J];财经科学;1995年03期
孙翯;;[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王跃堂,张莉,赵子夜;[J];财经研究;2004年12期
郝振平;陈武朝;;[J];财经研究;2010年03期
张肖飞;张霞;;[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2期
石本仁,赖红宇;[J];财会通讯;2000年11期
赵德武;[J];财会通讯;2001年03期
刘秋月;;[J];财会通讯;2006年02期
张开华;黄爱华;;[J];财会通讯;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运传;[D];厦门大学;2003年
陈瑜;[D];厦门大学;2004年
李伟;[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马笑芳;[D];厦门大学;2008年
顾乾屏;[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路丽丽;[D];兰州商学院;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钮荫昌;;[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2年11期
邵文定;[J];上海会计;1983年05期
;[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4年07期
成圣树;李翔华;;[J];当代财经;1987年01期
;[J];上海会计;1990年07期
张立;[J];财会月刊;1997年04期
董晓平;;[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6年12期
;[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7年10期
周冰;;[J];商业经济;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2003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辑[C];2003年
;[A];纪念会计改革与开放30年暨上海市会计学会成立30周年专辑[C];2009年
;[A];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集[C];2000年
;[A];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集[C];2000年
;[A];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集[C];2000年
;[A];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秦洪珍;;[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于永生;;[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A];2007年湖南省社科联“学会发展相关问题研究”论文集[C];2007年
曹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邓天林;[N];中国财经报;2007年
;[N];财会信报;2006年
本版编辑 李京
晓舟;[N];中国财经报;2007年
张然;[N];财会信报;2006年
崔静;[N];财会信报;2007年
;[N];财会信报;2006年
辛财;[N];新乡日报;2005年
曹继军;[N];光明日报;2007年
边敏霞;[N];江苏科技报;2007年
李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务会计研究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星龄;[D];厦门大学;2006年
崔刚;[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宋英慧;[D];吉林大学;2005年
岳泽军;[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黄菊珊;[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梅芳;[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王茜;[D];东北大学;2005年
张云云;[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佘渝娟;[D];重庆大学;2004年
陈之举;[D];西南大学;2008年
蒋宁;[D];兰州商学院;2008年
徐玉良;[D];山东大学;2007年
陈艳;[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曾尚梅;[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汪金谷;[D];武汉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如何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如何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09-07-01 & 发布
第一,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经济,而是有管理,有调控,有章可依,有序可循的经济。宏观调控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贯彻于市场经济的始终,贯彻于市场经济整个活动的过程,贯彻于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如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密切配合,共同协调,整个社会经济就会顺利发展,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就会得到及时的妥善的解决;相反,如果这两只手运用不好,一有一无,一轻一重,就会发生问题。因此,进行宏观调控不是2004年的特点,“完善”和“加强”才是特点。“完善”和“加强”的主要特点,则是适时适度,选准重点,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大起大落。2004年宏观调控,正是从这些方面完善和加强,因此获得较好效果。第二,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是硬道理,也是加强宏观调控的硬道理。有人误认为加强宏观调控,就是不要发展,不要经济增长。这是错误的。发展是基本原则。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运行中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的。国家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就是为了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均衡发展,为了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为了经济发展质量提高,效益更好。也就是为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而且,也只有发展,才能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必要条件。因为,宏观调控是在动态中进行的。要调整产业结构,要改变增长方式,要加大改革力度都不能孤立的静止的进行,而必须在经济发展中进行。而且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发现经济增长中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使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更有针对性,更能见实效。必须看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发展使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大,社会财富不断增大,因而也为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因此,持续快速发展,既是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 的目的,也是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第三,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应有具体的目标。本来宏观调控是经常进行的,但每次“完善”和“加强”都是有针对性的。例如2003年以来这次的调控,具体目标是要压缩部分地区、部分项目投资过热,降低由于投资增长过快而引起煤、电、油、运紧张,经济增长率上升过快。但如果把这次“完善”和“加强”的目标规定为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增长方式、加快体制改革,这个目标太大。这次“完善”与“加强”当然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国企改革;如果以此为目标,这次的“完善”和“加强”就缺乏具体的针对性,也就难以界定“阶段性”成效。第四,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必须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和法律手段为辅。这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原则和提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却重视不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如果经济运行中出现比例失衡,或者出现重大问题,往往采用行政手段来解决。这种办法立竿见影,省时省事,成效显着;但却不能治本,后遗症严重。我们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之中。运用行政手段,轻车熟路;采取经济手段,则缺乏经验,因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行政手段的作用。2004年宏观调控初期,行政手段力度大一些,投资增长的落差也大一些,虽然增长的势头被抑制了,但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这种情况今后也可能出现。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逐渐积累经验,不断吸取教训,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第五,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必须把保压与优劣相结合。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比例失衡因素,有保有压是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原则。一些长线领域或项目需要压短,一些短线领域或项目需要扶持和拉长。因此,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压缩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钢材、水泥、电解铝等投资项目,一方面增加农业、能源等投资,这是正确的。但有保有压不仅是保短压长,保与压,必须与优与劣相结合,不能仅仅从项目上、规模上考虑。短线领域和项目不是一律都要保,而是保优压劣;长线领域和项目,也不是一律都要压,而是存优去劣。这样才能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素质。同时,对长线和短钱领域和项目的处理,重点不是压长,而是增短。按照短边规律,经济增长主要受到短边制约;因此,为了保持继续增长,不仅要保短,而且要增短,这样才能保持增长的势头和后劲。在采取保和压时,宏观部门对未来经济形势要作深刻分析和科学判断。应该看到,像钢材这样一些大型投资项目,往往需要三五年以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形成生产能力。在这期间,随着经济增长对钢材需要量增加,随着技术进步原有生产设备会报废或提前报废,随着国际市场的波动,进出口形势会变化,因此在压长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免若干年后又出现像当前煤电短缺一样,制约经济的增长。第六,完善和加强调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协调一致。2004的部分地区部分项目投资偏热、速度过快,与地方政府的“加码”、“推进”有关。一些地方政府没有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战略布局出发,站在地方的局部的角度看问题,不顾市场供求状况和地方财力、物力等条件,乱上项目,滥加投资。这是部分地区投资偏热的主要原因。江苏的“铁本”事件,就是一个典型。原来,企业只计划把钢材生产能力发展到240万吨,但地方政府不断加码,达到840万吨。为了回避国家监管,把一个大项目分成22个小项目立项,把项目投资额控制在地方政府的审批权限之内。批租土地也是为此。把占地9000亩分成14批,控制在地方政府审批权限之内,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盲目发展,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这种情况必须引以为戒。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必须中央与地方协调,方向相同,步调一致,才能达到既定目标。第七,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必须降低调控成本,提高调控效益。2004年宏观调控成绩显着,有目共睹,但宏观调控也是需要成本的。例如一些项目下马了,其损失是多少,由谁来承担;职工失业,由谁来安置;半截工程,由谁来处理;尤其是银行贷款如何归还,会不会形成新的不良资产?这些问题,都要考虑。成本问题,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像其它经济活动一样,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不仅要考虑成本,而且要不断降低成本。只有这样,调控的作用才能更大,效益才能更好,成绩才能更显着。第八,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滞后影响值得重视。纵观我国历次宏观调控,都有一个滞后影响的问题,在加强宏观调控时,经济增长速度降下去了,但接着就是增长率下降,经济低迷。最近的一次,即那一次,情况更加明显。那时,经济增长率从14.2%降至10%以下。从1997年开始,投资不振,经济不旺,市场萧条,失业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不得不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增加财政赤子,增加国债发行,增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以推动经济上升。从1998年至2003年,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期间,可以说都是为了推动经济增长,解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加强宏观调控的滞后影响。经济运行中的“冷”与“热”是一对矛盾。经济偏热时,需要调整政策和措施使其有所降温;经济偏冷时,需要鼓励投资,使其增长上升。但降温容易升温难。经济偏热或过热,会出现许多困难和矛盾;经济偏冷或过冷,困难和矛盾会更多。因此,当我们加强宏观调控时,要考虑宏观调控的滞后影响,在政策取向上,要留有余地,为后续发展留下空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国的宏观调控与市场化过程相伴随,先后经历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抑制需求型和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扩大需求型两个阶段。其中1997年以前, 面对卖方市场的情形,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来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1997年以后,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大,形成了买方市场的情形,政府实施了更具有市场经济意义的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具体说来,根据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不同,我国的宏观调控主要经历了六个阶段:①年;②年;③年;④1993年下半年-1996年;⑤年上半年;⑥2003年下半年- 至今。本文着重从后四个阶段谈谈国家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年治理整顿时期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及措施 始于&六五&中后期全国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在&七五&中期其所日趋积聚的诸多问题显露出来,信贷投资和消费失控,通货膨胀加剧,经济秩序混乱。为此, 从1988年10月开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治理整顿的方针, 把稳定通货、物价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首要目标,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努力增加有效供给,整顿商品流通秩序。在货币政策方面,提高利率,实行保值贴补,稳定存款;适当收缩信贷规模、控制货币发行、控制职工货币收入的增长。在财政政策方面,开征特别消费税、征收预算外调节资金、延期归还企事业单位的国库券本息等。在行政手段方面,对涨价过猛的商品(如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专营,对部分商品实行控购(如控制社会集团的商品购买)、清理公司、凭证供应;冻结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并相应增加国家的物价补贴。通过治理整顿,使居高不下长达20个月的零售物价指数从 1989年4月起开始回落,治理整顿初见成效。这个时期宏观调整和紧缩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国家行政措施和增加物价补贴,以直接调控为主。 二、年适度从紧时期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及措施 经过三年治理整顿,1991年我国经济开始逐步走出低谷。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国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增长期,&八五&时期除1991年外,其它4年全国经济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伴随经济的高增长,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房地产业严重膨胀,开发区盲目扩张,信贷投资猛增。面对再次过热的国民经济,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加强了宏观调控。以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采取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和改进调控方式等经济政策,出台了宏观调控16条措施,加强和稳定农业基础,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政策方面,强化交通运输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重点是煤炭、电力、钢铁、建筑材料和石化工业的发展;大幅度地增加农业优质品种的产量;按照规模经济、合理布局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发展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财政政策方面,通过税制改革、清理预算外资金、增收节支等手段,将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规模之内。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运用多种手段改进金融调控方式,注重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整,改变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和货币结构不合理的局面,采取&对冲&措施,收回央行再贷款减少基础货币投放,通过两次利率下调,调整了货币结构,通过控制固定资产和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将现金发行控制在预定的调控目标之内,为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软着陆 &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坚持以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为主,再辅之以产业政策、外贸政策以及利率、汇率、价格、关税等经济杠杆,国民经济调控方式实现了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 三、年上半年扩大内需时期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及措施 1997年,为巩固前三年&软着陆&成果,中央在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针对通货膨胀水平不断下降的新情况,实施稳中求进的政策,两次下调利率,使经济运行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1998年由于遭受国内特大洪涝灾害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和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商品供求矛盾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了&扩大内需&,从反通货膨胀转为防止出现通货紧缩趋势,主要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还辅之以产业和贸易等各种政策工具。积极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扩大政府支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五年中,又推出了一些其他配套政策,如:增发国债用于企业技改贷款贴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国企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以及城镇居民低保对象等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抑制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开征利息所得税、鼓励消费信贷、延长法定节假日等;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加大退税力度,支持出口;对高新技术产业给予税收优惠,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国债投资向中、西部倾斜,支持西部大开发等等。此外,财政政策还进行了分税制和税制改革,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加快&费改税&步伐,扩大中央财政收入,强化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社保基金的支持。在货币政策上,目标是稳定币值,支持增长,对内保持物价稳定,对外保持汇率稳定。一是通过取消贷款规模限额管理,代之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二是注重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再贷款等多种手段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积极试点公开市场业务,灵活运用利率手段,自1996年以来连续8次降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市场需求;三是发行特别国债充实银行资本金,降低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从这一时期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表明国家宏观调控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从以前注重追求增长速度,转变为既注重增长速度又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结构优化升级上来。 四、2003年下半年以来冷热兼治、双向使劲时期(一)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及措施 面对经济在&十五&前三年连续&加速增长&之后,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增长速度、部分行业盲目重复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以及乱占滥用耕地、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等问题,继发了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工业、投资&过热&,农业、服务业&偏冷&的&结构性失衡&,出现了一定范围的&油荒&和&煤荒&,煤电油运等供应全面紧张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同时为了抑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从2003年8月起,以央行提高商业银行准备金率为标志,国家逐渐加大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转型力度。特别是从今年4月份以来,面对物价上涨逼近5% 的临界线,国家果断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财政政策由前几年的&积极&取向逐渐向&中性&方向转变,货币政策由前几年的&稳健&逐步转向&适度从紧&,并对市场机制还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如土地管理等,适当运用一些行政手段。具体包括: 一是加强货币信贷投放调控。央行在去年8月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今年4月又提高了0.5个百分点。同时,央行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向贷款增加较多的商业银行发行500亿元定向票据,收紧放贷能力。出台了加强窗口指导和银行监管的措施,将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起来,要求商业银行一方面严格控制对钢铁等过热行业的信贷投放,另一方面支持有利于调整结构、扩大消费和增加就业的项目资金需要。 二是围绕产业政策准入,严格用地管理。开展了土地市场特别是开发区的清理整顿。从5月份开始冻结土地审批半年,农转非用地半年内停止审批。停止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和高档别墅、高尔夫球场等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供应。配合做好制止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工作,严格加强用地管理,防止突击批地。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对违法违规占地严重的地方,暂停土地使用审批。坚决收回违规多占或占而未用的土地。 三是全面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在建和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和审核,对国家明令禁止的、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符合环保规定、城市规划、信贷管理和项目审批程序等有关规定的在建项目停建缓建,并视情况进行处理。暂停审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培训中心和各类会展中心、大学城等项目。 四是提高建设项目市场准入标准。将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经济实用房除外)等部分行业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钢铁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5%提高到40%以上;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0%提高到35%以上。并相继制定出台了一些相关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切实按照产业政策和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市场准入标准,从严审核新建项目。 五是强化经济运行调节。加大煤电油运协调力度,促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需衔接,限制不符合产业政策、没有达到市场准入条件企业的用电用油用煤额度。加快能源、电网建设,制定有序供电方案,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和重点单位的用电需求,充分挖掘煤电油运企业的生产潜力,努力保障重要物资运输。调整煤价和电价,实行新的用电政策。全国范围内提高电价,取消地方出台的优惠电价,对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积极疏导矛盾。组织开展全国资源节约活动,号召把节能特别是节约用电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六是鼓励和扶持粮食生产。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包括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农机补贴、农资价格管理、农业税减免、对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等。 这一时期国家运用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控主要向两个方面侧重,既 &防热&,控制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适时适度调控回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苗头性问题,防止局部过热现象蔓延;又&升温&,加大对农业、交通、能源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避免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与前三次宏观调控不同,本次调控充分体现了适时适度,区别对待,不&急刹车&,不&一刀切&,注重实效的方针。1至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4.8%,增幅比前4个月回落8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长18.3%,增速比4月份和3月份分别回落16.4和25.2个百分点,投资增长过快势头有所遏制,房地产等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的势头开始回落,粮食价格趋稳,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涨势减缓。财政支出增速成明显减慢,银行信贷有所控制,贷款余额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增速比前4个月回落 0.1个百分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很多,比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行政法律法规,大的国家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等等.我国近段时间要进行宏观调控是因为经济规律决定的,简单说就是国家调控经济,使经济更好发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第一,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经济,而是有管理,有调控,有章可依,有序可循的经济。宏观调控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贯彻于市场经济的始终,贯彻于市场经济整个活动的过程,贯彻于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如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密切配合,共同协调,整个社会经济就会顺利发展,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就会得到及时的妥善的解决;相反,如果这两只手运用不好,一有一无,一轻一重,就会发生问题。因此,进行宏观调控不是2004年的特点,“完善”和“加强”才是特点。“完善”和“加强”的主要特点,则是适时适度,选准重点,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大起大落。2004年宏观调控,正是从这些方面完善和加强,因此获得较好效果。第二,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是硬道理,也是加强宏观调控的硬道理。有人误认为加强宏观调控,就是不要发展,不要经济增长。这是错误的。发展是基本原则。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运行中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的。国家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就是为了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均衡发展,为了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为了经济发展质量提高,效益更好。也就是为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而且,也只有发展,才能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必要条件。因为,宏观调控是在动态中进行的。要调整产业结构,要改变增长方式,要加大改革力度都不能孤立的静止的进行,而必须在经济发展中进行。而且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发现经济增长中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使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更有针对性,更能见实效。必须看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发展使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大,社会财富不断增大,因而也为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因此,持续快速发展,既是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 的目的,也是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第三,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应有具体的目标。本来宏观调控是经常进行的,但每次“完善”和“加强”都是有针对性的。例如2003年以来这次的调控,具体目标是要压缩部分地区、部分项目投资过热,降低由于投资增长过快而引起煤、电、油、运紧张,经济增长率上升过快。但如果把这次“完善”和“加强”的目标规定为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增长方式、加快体制改革,这个目标太大。这次“完善”与“加强”当然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国企改革;如果以此为目标,这次的“完善”和“加强”就缺乏具体的针对性,也就难以界定“阶段性”成效。第四,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必须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和法律手段为辅。这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原则和提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却重视不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如果经济运行中出现比例失衡,或者出现重大问题,往往采用行政手段来解决。这种办法立竿见影,省时省事,成效显着;但却不能治本,后遗症严重。我们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之中。运用行政手段,轻车熟路;采取经济手段,则缺乏经验,因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行政手段的作用。2004年宏观调控初期,行政手段力度大一些,投资增长的落差也大一些,虽然增长的势头被抑制了,但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这种情况今后也可能出现。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逐渐积累经验,不断吸取教训,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第五,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必须把保压与优劣相结合。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比例失衡因素,有保有压是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原则。一些长线领域或项目需要压短,一些短线领域或项目需要扶持和拉长。因此,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压缩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钢材、水泥、电解铝等投资项目,一方面增加农业、能源等投资,这是正确的。但有保有压不仅是保短压长,保与压,必须与优与劣相结合,不能仅仅从项目上、规模上考虑。短线领域和项目不是一律都要保,而是保优压劣;长线领域和项目,也不是一律都要压,而是存优去劣。这样才能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素质。同时,对长线和短钱领域和项目的处理,重点不是压长,而是增短。按照短边规律,经济增长主要受到短边制约;因此,为了保持继续增长,不仅要保短,而且要增短,这样才能保持增长的势头和后劲。在采取保和压时,宏观部门对未来经济形势要作深刻分析和科学判断。应该看到,像钢材这样一些大型投资项目,往往需要三五年以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形成生产能力。在这期间,随着经济增长对钢材需要量增加,随着技术进步原有生产设备会报废或提前报废,随着国际市场的波动,进出口形势会变化,因此在压长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免若干年后又出现像当前煤电短缺一样,制约经济的增长。第六,完善和加强调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协调一致。2004的部分地区部分项目投资偏热、速度过快,与地方政府的“加码”、“推进”有关。一些地方政府没有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战略布局出发,站在地方的局部的角度看问题,不顾市场供求状况和地方财力、物力等条件,乱上项目,滥加投资。这是部分地区投资偏热的主要原因。江苏的“铁本”事件,就是一个典型。原来,企业只计划把钢材生产能力发展到240万吨,但地方政府不断加码,达到840万吨。为了回避国家监管,把一个大项目分成22个小项目立项,把项目投资额控制在地方政府的审批权限之内。批租土地也是为此。把占地9000亩分成14批,控制在地方政府审批权限之内,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盲目发展,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这种情况必须引以为戒。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必须中央与地方协调,方向相同,步调一致,才能达到既定目标。第七,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必须降低调控成本,提高调控效益。2004年宏观调控成绩显着,有目共睹,但宏观调控也是需要成本的。例如一些项目下马了,其损失是多少,由谁来承担;职工失业,由谁来安置;半截工程,由谁来处理;尤其是银行贷款如何归还,会不会形成新的不良资产?这些问题,都要考虑。成本问题,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像其它经济活动一样,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不仅要考虑成本,而且要不断降低成本。只有这样,调控的作用才能更大,效益才能更好,成绩才能更显着。第八,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滞后影响值得重视。纵观我国历次宏观调控,都有一个滞后影响的问题,在加强宏观调控时,经济增长速度降下去了,但接着就是增长率下降,经济低迷。最近的一次,即那一次,情况更加明显。那时,经济增长率从14.2%降至10%以下。从1997年开始,投资不振,经济不旺,市场萧条,失业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不得不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增加财政赤子,增加国债发行,增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以推动经济上升。从1998年至2003年,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期间,可以说都是为了推动经济增长,解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加强宏观调控的滞后影响。经济运行中的“冷”与“热”是一对矛盾。经济偏热时,需要调整政策和措施使其有所降温;经济偏冷时,需要鼓励投资,使其增长上升。但降温容易升温难。经济偏热或过热,会出现许多困难和矛盾;经济偏冷或过冷,困难和矛盾会更多。因此,当我们加强宏观调控时,要考虑宏观调控的滞后影响,在政策取向上,要留有余地,为后续发展留下空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第一,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经济,而是有管理,有调控,有章可依,有序可循的经济。宏观调控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贯彻于市场经济的始终,贯彻于市场经济整个活动的过程,贯彻于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如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密切配合,共同协调,整个社会经济就会顺利发展,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就会得到及时的妥善的解决;相反,如果这两只手运用不好,一有一无,一轻一重,就会发生问题。因此,进行宏观调控不是2004年的特点,“完善”和“加强”才是特点。“完善”和“加强”的主要特点,则是适时适度,选准重点,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大起大落。2004年宏观调控,正是从这些方面完善和加强,因此获得较好效果。第二,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是硬道理,也是加强宏观调控的硬道理。有人误认为加强宏观调控,就是不要发展,不要经济增长。这是错误的。发展是基本原则。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运行中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的。国家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就是为了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均衡发展,为了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为了经济发展质量提高,效益更好。也就是为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而且,也只有发展,才能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必要条件。因为,宏观调控是在动态中进行的。要调整产业结构,要改变增长方式,要加大改革力度都不能孤立的静止的进行,而必须在经济发展中进行。而且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发现经济增长中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使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更有针对性,更能见实效。必须看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发展使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大,社会财富不断增大,因而也为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因此,持续快速发展,既是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 的目的,也是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第三,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应有具体的目标。本来宏观调控是经常进行的,但每次“完善”和“加强”都是有针对性的。例如2003年以来这次的调控,具体目标是要压缩部分地区、部分项目投资过热,降低由于投资增长过快而引起煤、电、油、运紧张,经济增长率上升过快。但如果把这次“完善”和“加强”的目标规定为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增长方式、加快体制改革,这个目标太大。这次“完善”与“加强”当然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国企改革;如果以此为目标,这次的“完善”和“加强”就缺乏具体的针对性,也就难以界定“阶段性”成效。第四,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必须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和法律手段为辅。这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原则和提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却重视不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如果经济运行中出现比例失衡,或者出现重大问题,往往采用行政手段来解决。这种办法立竿见影,省时省事,成效显着;但却不能治本,后遗症严重。我们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之中。运用行政手段,轻车熟路;采取经济手段,则缺乏经验,因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行政手段的作用。2004年宏观调控初期,行政手段力度大一些,投资增长的落差也大一些,虽然增长的势头被抑制了,但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这种情况今后也可能出现。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逐渐积累经验,不断吸取教训,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第五,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必须把保压与优劣相结合。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比例失衡因素,有保有压是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原则。一些长线领域或项目需要压短,一些短线领域或项目需要扶持和拉长。因此,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压缩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钢材、水泥、电解铝等投资项目,一方面增加农业、能源等投资,这是正确的。但有保有压不仅是保短压长,保与压,必须与优与劣相结合,不能仅仅从项目上、规模上考虑。短线领域和项目不是一律都要保,而是保优压劣;长线领域和项目,也不是一律都要压,而是存优去劣。这样才能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素质。同时,对长线和短钱领域和项目的处理,重点不是压长,而是增短。按照短边规律,经济增长主要受到短边制约;因此,为了保持继续增长,不仅要保短,而且要增短,这样才能保持增长的势头和后劲。在采取保和压时,宏观部门对未来经济形势要作深刻分析和科学判断。应该看到,像钢材这样一些大型投资项目,往往需要三五年以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形成生产能力。在这期间,随着经济增长对钢材需要量增加,随着技术进步原有生产设备会报废或提前报废,随着国际市场的波动,进出口形势会变化,因此在压长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免若干年后又出现像当前煤电短缺一样,制约经济的增长。第六,完善和加强调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协调一致。2004的部分地区部分项目投资偏热、速度过快,与地方政府的“加码”、“推进”有关。一些地方政府没有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战略布局出发,站在地方的局部的角度看问题,不顾市场供求状况和地方财力、物力等条件,乱上项目,滥加投资。这是部分地区投资偏热的主要原因。江苏的“铁本”事件,就是一个典型。原来,企业只计划把钢材生产能力发展到240万吨,但地方政府不断加码,达到840万吨。为了回避国家监管,把一个大项目分成22个小项目立项,把项目投资额控制在地方政府的审批权限之内。批租土地也是为此。把占地9000亩分成14批,控制在地方政府审批权限之内,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盲目发展,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这种情况必须引以为戒。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必须中央与地方协调,方向相同,步调一致,才能达到既定目标。第七,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必须降低调控成本,提高调控效益。2004年宏观调控成绩显着,有目共睹,但宏观调控也是需要成本的。例如一些项目下马了,其损失是多少,由谁来承担;职工失业,由谁来安置;半截工程,由谁来处理;尤其是银行贷款如何归还,会不会形成新的不良资产?这些问题,都要考虑。成本问题,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像其它经济活动一样,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不仅要考虑成本,而且要不断降低成本。只有这样,调控的作用才能更大,效益才能更好,成绩才能更显着。第八,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滞后影响值得重视。纵观我国历次宏观调控,都有一个滞后影响的问题,在加强宏观调控时,经济增长速度降下去了,但接着就是增长率下降,经济低迷。最近的一次,即那一次,情况更加明显。那时,经济增长率从14.2%降至10%以下。从1997年开始,投资不振,经济不旺,市场萧条,失业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不得不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增加财政赤子,增加国债发行,增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以推动经济上升。从1998年至2003年,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期间,可以说都是为了推动经济增长,解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加强宏观调控的滞后影响。经济运行中的“冷”与“热”是一对矛盾。经济偏热时,需要调整政策和措施使其有所降温;经济偏冷时,需要鼓励投资,使其增长上升。但降温容易升温难。经济偏热或过热,会出现许多困难和矛盾;经济偏冷或过冷,困难和矛盾会更多。因此,当我们加强宏观调控时,要考虑宏观调控的滞后影响,在政策取向上,要留有余地,为后续发展留下空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品煤管理办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