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中2010年二季度企业景气指数相比于2015年一季度业绩预测有所下降的行业有几个

进入2014年,我国新一届政府对经济调控的思路日渐明确,基本确定了“不刺激、去杠杆、促改革”的总体策略。一是不会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二是保持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推动政府和去杠杆化;三是全面而坚定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让“改革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红利”。在此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了缓中趋稳的增长态势,上半年GDP增长预计在7.4%左右,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保持在了7%-8%之间运行。据资料显示,2014年二季度的三个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分别为50.4%、50.8%、51.0%,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了平稳回升的良好势头。
&&&&在外贸出口方面,2014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2.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0.9%。其中,出口6.5万亿元,下降1.2%;进口5.9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6306亿元,收窄6.5%。为了稳定和扩大对外贸易,今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随后海关总署以及国务院的其他部门相继出台了配套措施,5、6月份进出口增速的增幅在逐月扩大,二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速实现了正增长。
&&&&从我国安防行业发展形势看,二季度与在低谷的一季度情况相比,有了较大程度的好转。据对行业景气调查资料显示,二季度安防行业生产规模、内销、外贸出口、企业盈利等主要景气指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企业投入也相应增加。但由于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及行业增速趋缓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安防企业家对未来发展信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家信心指数有所下降。
&&&&一、行业景气度企稳回升
&&&&(一)行业景气继续保持在“较强景气区间”
&&&&2014年一季度,我国安防行业景气指数为157,从2013年四季度的“非常景气区间”下降为“较强景气区间”。2014年二季度保持了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安防行业景气指数为156。调查企业中,61%的企业认为经营状况处于“良好”状态,有34%的企业认为“一般或持平”,只有5%的企业反映“不佳”。
&&&&(二)生产景气度恢复正常状态
&&&&今年年一季度,受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调查企业生产(施工)总量景气指数下降为115,跌落至“相对景气区间”。进入二季度,这一情况有了较大的好转,生产(施工)景气指数为155,重新恢复至“较强景气区间”,也好于去年同期的139。在调查对象中,65%的企业反映生产(施工)规模比上季度扩大,比上季度上升30个百分点;25%的企业反映“持平”,下降了20个百分点;有10%的企业反映生产量“减少”,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从劳动力需求情况看,景气指数为152,比上季度持平,反映劳动力需求“增加”的企业占61%,反映“持平”的企业占30%,有9%的企业反映“减少”。
&&&&(三)内销市场升温,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二季度安防(工程)销售景气指数为136,比上季度上升了21点,从“相对景气区间”上升为“较景气区间”,大体恢复到了去年同期139的水平。调查企业中,有50%销售额有了新的增长,比上季度上升了15个百分点;有36%的企业反映销售“持平”,下降了9个百分点;有14%的企业反映“下降”,下降了6个百分点。
&&&&(四)外贸出口景气度回弹,升至“较景气区间”
&&&&2013年二季度,我国安防行业景气指数达到了127,达到了2008年以来的最好水平,之后却逐季下降,2014年一季最低降为103,已接近景气临界点。进入2014年二季度,外贸形势出现好转,外贸出口景气指数达到了130,与上季度相比提升了27点,也高于了去年同期的水平。在出口企业中,反映出口业务“增加”的为42%,比上季度上升21个百分点;有46%的企业反映“持平”,与上季度下降15个百分点;有12%的企业反映出口“减少”,比上季度减少6个百分点。责任编辑:刘海峰上一页1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您可能还会关注的
供应商服务:
采购商服务:
 谈及兴趣,刘双广说喜欢的东西杂,不专,但当他一一列出,笔者便发现其中共性
 1998年,张能锋便投身安防,一做就是15年。是什么让张能锋坚持到了现在?
 说话的时候,肖刚的语速并不快,可以看得出,他很喜欢反思和总结,话语中总是透漏着对过去事情的总结。
? ? ? ? ? ?
企业媒体关注榜
主营:摄像机
主营:镜头
主营:监控系统
主营:显示设备
主营:监控系统
主营:摄像机
主营:监控系统
主营:摄像机
主营:摄像机
主营:摄像机
话题人物排行榜
北京蓝色星际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蓝色星际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佳信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佳信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九鼎安防有限公司
湖南九鼎安防有限公司
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6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高级工程师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高级工程师
7 华南自动化联合公司
华南自动化联合公司
8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弱电所所长
高级工程师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弱电所所长
高级工程师
9 北京康孚环境控制有限公司
北京康孚环境控制有限公司
10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高级工程师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高级工程师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白莉;
汽车行业景气指数创新高
未来预期需谨慎  4月22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联合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发布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景气指数”。2010年第一季度,汽车行业景气指数为105.8(2001年=100),比上季度上升3.8点。回眸2009年,中国经济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侵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中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产销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力量。2010年,在国家扶持政策持续、外部环境日益趋好的积极因素影响下,汽车行业景气指数继续上行,开局良好。汽车行业预警指数是用以反映汽车行业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数。2010年一季度汽车行业预警指数为133.3,比上季度上升16.6点,连续四个季度回升且升势加快,处于黄灯区,表明汽车业在2008年下半年遭遇危机后在较短的时间内从低谷迅速恢复正常增长的过程。企业家信心指数反映了汽车生产企业对现有市场的满意状况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期。2010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5.6,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10.7,表明尽管与四季度相比企业家对汽车市场的信心有所回落,但信心指数仍高于100,企业家对当前状况基本满意,对二季度(本文共计1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16.00元/期全年定价:11.73元/期 共281.60元
      西城区:企业景气指数继续回升
企业家信心仍显保守
&&& & 正文
西城区:企业景气指数继续回升
企业家信心仍显保守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
  据西城区企业景气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西城区企业景气指数连续四个季度逐季稳步回升,至四季度景气指数达120.72,与一季度相比,景气指数回升15.48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一至三季度连续回升,至四季度有所下降,为105.90,比三季度下降4.69点,比上年同期上升12.34点。从全年运行情况看,企业经营状况逐渐向好,企业家信心正在逐渐恢复。(见图1)
  一、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逐渐转好,企业家信心有待提振
  四季度西城区企业景气指数继续回升,企业家信心指数有所回落。调查显示,有31.30%的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好于上季度,58.13%的企业基本持平,有10.57%的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偏差。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数为120.72,比上季度提高3.02点,较上年同期提高8.30点。有20.62%的企业家对所在行业总体运行状况表示乐观,有64.66%的企业家持观望态度,有14.72%的企业家表示不乐观,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05.90,比上季度下降4.69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2.34点,企业家信心正在恢复中,但仍需提振。
  (一)从登记注册类型看
  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景气指数攀高。西城区股份有限公司克服了金融危机影响,显示出雄厚实力。全年各期景气指数连续攀升,且居其他登记注册类型企业之首。四季度,股份有限公司景气指数达151.49,进入“较强景气”区间,比上季度提高22.88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0.28点。在各类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中,有股份有限公司的综合生产经营好于上期的企业比例超过五成,且股份有限公司中没有企业家对当前行业的运行状况表示不乐观。
  其余类型企业景气指数复苏性上涨,私营企业信心尚显不足。四季度,国有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景气指数在三季度下降后回升,分别为129.01、125.0、125.42,比上季度回升7.27、50.0、1.45点;私营企业景气指数逐季上升,从一季度的91.85升至四季度的113.34,但四季度仍比上年同期低4.60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景气指数位于“微景气”区间,为106.61,比三季度提高1.49点,比上年同期提高9.67点;集体企业景气指数从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三季度一直处于景气临界点100的位置,四季度未升反降,比三季度下降25点,为75。
  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除私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集体企业持平外,其余登记注册类型企业较三季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按上升幅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家信心指数106.01,比三季度下降3.94点,但比上年同期提高16.92点。私营企业家信心指数为88.30,比三季度下降33.01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2.29点,私营企业信心尚显不足。
  (二)从企业规模看
  大型企业综合优势强于中小型企业,小型企业景气指数下滑。四季度,大型企业景气指数运行在“较为景气”区间,为128.81;中小型企业景气指数上半年运行在“微弱不景气”区间,下半年上升至临界点以上。四季度中小型企业景气指数为105.19,其中,中型企业景气指数为115.38,比三季度下降3.85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5.09点;小型企业景气指数为101.04,比三季度下降6.14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1.92点,小型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
  (三)从特殊分组看
  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成员、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企业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国家重点企业发展稳定。从2009年一季度开始,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成员、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企业景气指数逐季大幅回升,整体水平从“较为不景气”区间上升至“相对景气”区间。特别是与上年同期水平相比,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成员、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企业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75.59、49.56、22.08点。国家重点企业发展稳定,与三季度景气指数持平为117.11。
  二、八大行业景气指数“五升两降一平”,景气度正在向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恢复
  从全年各行业景气指数看,信息传输业、批发零售业在八大行业中景气度分列前两位,建筑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景气指数从一季度开始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工业景气指数波动较大,交通运输业和住宿业回升较慢。
  四季度八大行业景气指数呈现“五升两降一平”的态势,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业较上季度上升,交通运输业与上季度持平,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较上季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除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还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外,其余行业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见表1)
各行业景气指数状况
  (一)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上升,企业家信心指数持平。四季度,西城区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02.44,运行于“微景气”区间,比上季度提高4.88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1.46点。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83.82,与三季度指数相同,比上年同期提高13.41点。企业原材料及能源供应景气指数为145.13,原材料及能源供应较为充足,生产总量、产品订货、国外订货、销售价格景气度均有所提高,盈利变化指数从三季度的“较为不景气”区间上升至“微景气”区间。
  2009年,西城区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小于2008年,各季度生产成本景气指数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但景气指数仍在“较为不景气”区间运行。(见表2)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景气指数
  (二)建筑业景气指数上升,企业家信心指数回落。四季度,建筑业景气指数为126.71,比上季度提高5.67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7.34点。建筑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9.02,比上季度下降4.52点,但比上年同期提高32.16点。建筑业企业运行质量有所提升,工程合同、工程结算收入和盈利变化指数分别比上季度提高12.79、19.27和8.74点,达到111.33、135.31和124.78点。建筑业成本压力依然较大,建筑材料购进价格和工程结算成本景气指数分别为67.74和62.06,比上季度下降10.8和4.4点。
  (三)交通运输业成本压力大,行业发展速度缓慢。由于受行业竞争激烈,油价上涨,成本压力较大的影响,交通运输业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两个季度下滑,从二季度的127.01下滑至106.57。企业景气指数维持在三季度的水平,为112.0,比上年同期下降45.21点。
  调查显示,该行业对目前企业经营状况评价“偏好”的企业比例为20%,评价“持平”的比例为72.0%,评价“较差”的比例为8.0%。企业主要经营指标中,业务成本指数为65.43,比上季度下降17.14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0.41点;业务预定和业务量指数同步跌至景气临界点以下,分别为95.83和88.0,比上季度下降16.67和20.0点,比上年同期下降37.89和27.94点;企业融资和货款拖欠情况也不乐观。以上分项指标显示,本年度交通运输业经营压力较大,行业发展不容乐观。
  (四)批发和零售业恢复迅速,企业家较为乐观看待市场。从全年批发和零售业景气指数走势看,该行业景气指数自一季度跌至历史最低点110.85后迅速反弹,二季度和三季度连续攀升至145.13,四季度有所回落,为132.08,依然运行在“较为景气”区间。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3.49,比上季度提高21.13点。
  从分项指标看,购货合同、商品销售、商品出口、商品销售价格、商品库存、经营费用、企业融资、经营费用景气指数均呈两位数增长幅度,特别是商品销售景气指数比三季度提高35.24点。但商品购进价格指数依然在低位运行,四季度跌至2006年以来的最低点59.61,成本压力依然制约企业盈利水平,企业盈利变化指数比三季度下降4.62点,为97.26,跌至景气临界点以下。
  (五)房地产业回暖迅速,企业家信心充足。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暖迅速,房地产业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一路攀升,至四季度分别升至130.55和132.86。商品房销售和空置商品房景气指数分别比三季度提高10.6和12.99点,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景气指数从一季度的景气临界点以下上升至四季度的142.14,比上年同期提高32.16点,全年价格指数提高50.47点。
  (六)社会服务业量升价降,企业家信心有待加强。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社会服务业的发展较为低迷。社会服务业景气指数从一季度至三季度一直在景气临界点以下运行,直至四季度才超越临界点达104.34,比三季度提高8.26点。服务预定和业务量指数分别比三季度提高3.96和13.5点,为93.85和108.01点。而收费服务价格指数比三季度下降22.5点,跌至77.29,盈利变化指数比上三季度下降5.58点,为100.29。企业家信心指数为93.97,比上季度下降14.19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5.5点。
  (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景气指数高位上扬。四季度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景气指数以142.66运行在“较为景气”区间,比上季度提高10.87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9.54点。拉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景气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一是企业竞争力增强,产品订货明显增加。四季度,竞争能力指数为130.21,比上季度提高5.15点;产品订货景气指数为101.64,比上季度提高6.65点。二是销售价格上升,营业收入增加。四季度,销售价格景气指数为98.64,比上季度提高12.24点;营业收入景气指数为113.07,比上季度提高13.33点。
  (八)住宿和餐饮业发展趋缓,企业家信心不稳定。2009年,受甲型H1N1流感和旅游客源减少的影响,住宿餐饮业经营不顺。调查显示,住宿和餐饮业景气指数一直在110上下徘徊,大大低于以往年度150左右的水平。企业家信心指数波动较大,从一季度至四季度分别为93.78、69.36、114.71和101.74。全年住宿业景气指数最高仅达景气临界点100,餐饮业高于住宿业,全年餐饮业景气指数在120上下浮动。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01.74,比上季下降12.97点。其中,住宿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仅为33.96,处于“较重不景气”区间,比上季度下降32.25点,对行业发展预判表示“不乐观”的住宿业企业占六成以上;餐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89.47,比上季下降21.06点,住宿餐饮业发展遭遇寒流。
  三、当前企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货款拖欠、融资困难依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货款拖欠、融资困难仍是目前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债务负担过重、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大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企业融资指数为88.67,均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货款拖欠指数虽比上期略提高0.26点,但也仅为94.85。此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的不规范经营现象依然存在,干扰了正规企业的经营,市场秩序需进一步规范。
  (二)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部分企业成本增加。四季度,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景气指数仅为59.43,比上季度提高5.45点,比上年同期下降37.57点。建筑业材料购进价格景气指数为67.74,比上季度下降10.8点,比上年同期下降32.45点。在被调查的工业企业中,有45.45%的企业认为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上升,有49.67%的企业认为持平,只有4.88%的企业认为下降。在被调查建筑业企业中,有41.03%的企业认为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上升,有50.21%的企业认为持平,只有8.76%的企业认为下降。
  多数企业表示在市场回暖的关键时刻,争取把握机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企业也希望政府能够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能保持各项扶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稳定恢复创造良好环境。
  四、2010年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预测
  根据企业对本季度生产经营状况的现实评价及下季度发展形势的预期情况看,预期2010年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会继续平稳回升,企业家信心指数达110.61,企业景气指数达123.42。
  相关文档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第05版:中经产业景气指数专刊
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报告(2010年二季度)
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核心内容:发展动力逐渐增强&&2010年二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为101.4点(2003年增长水平=100),比上季度上升0.7点。中经煤炭产业预警指数为103.3点,较上季度下降3.4点,继续处于“绿灯区”内运行。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的变动表明煤炭产业的景气状况仍然处于改善之中,产业自身发展动力逐渐增强。&&其中,除煤炭产业税金总额的景气度有所下降之外,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额都有小幅增长,而利润总额和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加,但同比增速呈小幅回落。&&从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走势图来看,剔除随机因素和季节因素的景气指数上升势头比仅剔除季节因素的景气指数更为明显,这表明煤炭产业自身发展动力较为充足,对国家扶持政策的依赖性逐渐减弱。&&总体来看,二季度以后,煤炭产业仍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第一,在国民经济企稳向好的大环境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从“保增长”转为“促转变”;第二,随着煤炭产业兼并重组工作的不断推进,产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煤炭产量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三,夏季火电需求提升,煤炭用量增加,将推动煤价上涨,煤炭产业会继续向好,但受相关政策影响,煤炭价格出现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很小;第四,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为煤炭产业的出口贸易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加上国际煤炭市场供给不足,国际煤价走高,我国煤炭出口有望逐渐回升。&&预计三季度,煤炭产业的景气状况将保持良好态势,继续处于“绿灯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景气指数平稳增长&&景气:2010年二季度,中经煤炭产业①景气指数为101.4点(2003年增长水平=100②),比上季度上升0.7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走势。&&在构成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的6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③,保留随机因素④)中,与上季度相比,仅税金总额和从业人员数小幅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额有小幅增长,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呈大幅增加、同比增速小幅回落态势。&&总体看来,煤炭产业企业家的投资信心有所上升,这使煤炭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和增速都可能进一步提高。基于出口环境的好转,煤炭产业的出口额有望在下季度转负为正。随着企业发展后劲的增强,全年煤炭产业的销售情况仍将处于平稳增长区间,企业利润将稳步增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见中经煤炭产业景气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比未剔除随机因素的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高0.1点,且两条曲线的走势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其中,未剔除随机因素的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本季度复苏势头趋缓;而剔除了随机因素后的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上升走势更加明显。这表明煤炭产业的自身发展动力正在逐步增强。&&预警:2010年二季度,中经煤炭产业预警指数为103.3点,比上季度下降3.4点,在“绿灯区”内小幅回落。这主要因为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速出现逆转,产量有所下降等。&&灯号:2010年二季度,在构成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的10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中,位于“绿灯区”的有6个指标————产品销售收入、税金总额、从业人员数、固定资产投资、出厂价格指数和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⑤);位于“深蓝灯区”的有1个指标————出口额;位于“浅蓝灯区”的有1个指标————应收账款(逆转);位于“红灯区”的有2个指标———原煤产量和利润合成指数。数据显示,除产品销售收入和税金总额有所降低之外,生产经营的多个指标均呈平稳增长态势,产业基本面将保持平稳向上。&&目前,产品销售收入和税金总额同比增速呈现小幅回落,预计下季度这两个指标将继续在“绿灯区”运行;利润合成指数在基期影响和税金总额下降的影响下,跃至“红灯”,预计下半年该指标有可能回到“黄灯区”运行;目前处于“绿灯区”的6个指标预计都将保持原有灯号不变;位于“浅蓝灯区”的煤炭产业应收账款(逆转)从总额和同比增速来看,有可能大幅反弹,预计三季度将回到“绿灯区”;位于“蓝灯区”的出口额有望在下一季度转负为正,但外部需求总体低迷的格局短时间难以改变,预计下季度该指标仍会在“蓝灯区”运行。&&在贯彻淘汰落后产能的背景下,煤炭产业总体增速将放缓,产能扩张将减弱,依靠涨价提高企业盈利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煤炭产业加速上升的可能性不大,将由前几期的强势上扬,逐步回落至稳定增长区间,继续在“绿灯区”内运行。主要经营指标显著上升&&产量: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我国原煤产量为83550.6万吨,比上季度减少883.8万吨;同比增长18.1%,增速较上季度下降9.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0%,增速较上季度下降2.7个百分点。随机因素带动原煤产量增长约1131.1万吨。&&原煤产量同比增长率自2009年一季度触底反弹之后,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强劲上升态势,今年二季度首次出现回落。这主要是因为在煤炭企业并购重组和安全生产的作用下,煤炭产能扩张受到抑制。综合来看,预计2010年我国原煤产量稳中有降,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销售: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煤炭产业产品销售收入为5629.2亿元,比上季度增加379.3亿元;同比增长45.1%,增速较上季度降低7.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7.2%,增速较上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随机因素带动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约189.8亿元。&&煤炭产业产品销售收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连续5个季度攀升,其同比增长速度大幅上扬后有所回落。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煤炭需求增多,将推动煤炭销售收入的上升。预计2010年煤炭产业产品销售情况将持续向好。&&出口: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我国煤炭产业出口额为5.7亿美元,比上季度增加0.5亿美元,同比下降16.3%;环比增长8.7%,增速较上季度降低36.6个百分点。&&二季度,煤炭产业出口额仅占产品销售收入的0.68%,而在2006年至2008年间,该比重最高值为7.4%,平均值约为5.4%,这表明煤炭产业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国内用煤需求。&&当前,国际煤价走高,国外市场的煤炭供不应求,有助于我国煤炭企业出口进一步回升,但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回升的可能性不大,出口额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处于较低水平。&&利润: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煤炭产业利润总额为831.3亿元,比上季度增加122.5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76.0%,增速较上季度减缓15.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7.3%,增速较上季度降低1.1个百分点。此外,煤炭产业利润率也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回升,二季度销售利润率为14.8%,而前四个季度分别为11.7%、11.9%、11.8%和13.5%。&&税金: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煤炭产业上缴税金总额为535.7亿元,比上季度减少4.5亿元;同比增长34.9%,增速较上季度收窄2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降幅较上季度扩大20.9个百分点。&&投资: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817.36亿元,比上季度增加629.8亿元;同比增长26.8%,增速较上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35.7%,增速较上季度上升414.7个百分点。这表明煤炭产业的企业投资信心有明显恢复。&&价格:二季度,煤炭产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为108.7点,较上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升3.2个百分点。产品出厂价格已有3个季度连续上涨,但本季增速稍显平缓,这说明维护夏季煤价稳定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随着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短期内煤炭价格缺乏上涨动力。预计下季度煤炭产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将温和上涨至110点左右。&&产成品资金占用:截止到二季度末,煤炭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额为493.9亿元,比上季度增加42.6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较上季度小幅降低0.1个百分点。产成品资金占用出现季节性增加,而同比增速小幅回落,说明目前我国煤炭库存增加;部分地区的“煤荒”现象缘于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等。&&应收账款:二季度末,煤炭产业的应收账款净额为1574.6亿元,比上季度增加287.8亿元;同比增长38.5%。应收账款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8.0%,大大低于往年同期的平均水平,表明煤炭企业的资金流动性有所改善。随着2010年煤炭产业平稳增长,应收账款净额也将持续增多,企业应适当规避应收账款数额过大而导致亏损增加的风险。&&就业:二季度末,煤炭产业从业人员数为494.4万人,比上季度增加14.2万人;同比增长4.4%。虽然煤炭产业从业人员数呈现季节性小幅增加,但同比增长率略有回落。煤炭产业就业状况小幅增加说明煤炭企业的投资信心有所回升。&&企业景气:二季度,中经煤炭产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56.8点,与上季度相比上升7.7点,表明煤炭产业企业景气持续向上,企业家对煤炭产业经济运行持积极乐观态度,这有利于改善煤炭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从业人员数等多项指标,对煤炭产业产生利好影响。煤炭企业应抓住政策机遇,积极推行产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自身发展动力。行业发展预期与建议&&2010年二季度,煤炭产业景气度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为全年煤炭产业景气的继续向好奠定了基础。&&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煤炭产业在2010年二季度以后将继续稳定增长态势,但景气度在短期内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首先,在国民经济企稳向好之际,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从“保增长”转为“促转变”,煤炭产业兼并重组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中度短期内得到提高,煤炭产量将受到一定影响;其次,夏季火电需求提升,推动煤炭产业继续向好;再次,世界经济恢复低速增长,为煤炭产业的出口贸易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加上国际煤炭市场供给不足,国际煤价高企,为我国煤炭出口创造了相对有利的条件。&&我们建议:首先,应建立健全煤炭产业综合监管体系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要建立明确的目标责任体系、动态的监控体系和安全的保障体系,充分保证煤炭生产的安全性。同时积极研究新生产技术,整合资源,增强产业自身发展的后续动力。&&其次,应优化煤炭产能结构,科学确定煤炭产能,积极探索煤炭产业的新型发展道路,促进煤炭的绿色生产和清洁利用,巩固和提高科学生产能力,并对实施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的企业优先给予配套资金支持;企业也要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从降低生产成本源头上提升企业效益。&&再次,应进一步推动系统、高效、科学的煤炭市场体系建设,创新煤炭交易模式,推进煤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融合,提高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注解:&&①煤炭产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统计范围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00家。&&②2003年煤炭产业的预警灯号基本上在绿灯区,相对平稳,因此定为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的基年。&&③季节因素是指四季更迭对数据的影响,如冷饮的市场销量随四季气温年复一年发生周期变动。&&④随机因素亦称不规则性,如新政策实施、宏观调控、自然灾害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⑤逆转指标也称为反向指标,对产业运行状况呈反向作用。其指标量值越低,产业状况越好,反之亦然。图1: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101.4图2:中经煤炭产业预警指数103.3图3:中经煤炭产业预警灯号图&&预警灯号图是采用交通信号灯的方式对描述行业发展状况的一些重要指标所处的状态进行划分:红灯表示过快(过热),黄灯表示偏快(偏热),绿灯表示正常稳定,浅蓝灯表示偏慢(偏冷),蓝灯表示过慢(过冷);并对单个指标灯号赋予不同的分值,将其汇总而成的综合预警指数也同样由5个灯区显示,意义同上。图4:原煤产量图5:煤炭产业产品销售收入图6:煤炭产业出口额图7:煤炭产业利润总额图8:煤炭产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图9:煤炭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图10:煤炭产业企业景气指数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一季度预增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