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也有净利润,但是没有现金分红,只有库存,怎么分红

本年利润代表挣了多少钱,为什么我拥有的钱跟本年利润贷方余额数对不到呢?年底分红不是根据本年利润的钱分么
本年利润代表挣了多少钱,为什么我拥有的钱跟本年利润贷方余额数对不到呢?年底分红不是根据本年利润的钱分么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因为你记账根本不可能跟实际完全一致,尤其是中小企业。再说了,本年利润只是账面利润,并不代表收回来的现金。有些应收应付的债权债务也算在里边。
你实现的收入中有多少是欠款呢?本年利润中包含你未收到的债权,也有可能你已经把实现的利润资金拿去购买设备等其他资产了,跟你的银行存款不是一个概念。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财务税务领域专家发表于: [ 20:15:19]
楼主: [] [] [] []
等级:...&&积分:...
年报表明大多公司现金流紧张 股民分红不及去年
来源: 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 日 07:19 作者: 苗润生
  春节刚过。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已有1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08年年报,其中,深市1家,沪市9家;10家公司中有3家为ST公司。根据已经公布的年报,显示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报表利润表现好于预期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并影响到实体经济,这种经济危机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影响,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也会收到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证券,会对上市公司的年报产生不利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上市公司今年的年报可能会很难看。
  但是,通过对已经公布年报的10家上市公司的分析,除1家ST公司仍然亏损外,其他9家公司都实现了盈利,并且半数以上公司的利润都有增长;尤其是2家ST公司的每股收益超过了0.2元。因此,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上市公司的年报影响还没有充分反应出来,表现为已公布业绩好于预期。
  截止到2008年底,沪深两市累计有近千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业绩快报或预告,近七成上市公司已经实现或预计盈利,约半数实现盈利增长,另有半数公司盈利同比减少,可以看出,上年的报表业绩比预期的要好。
  可以说经济危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还没有充分反应出来,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发布的年报或业绩预警中可以看出,2008年第四季度业绩增速加速下滑态势几成定局。50%以上的公司对第四季度业绩发出了预警,这一数据远高于2007年的20.67%和2006年的33.81%。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其次,超过一半公司的营业收入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已披露年报的10家公司中,有2家公司的营业收入下降幅度在40%左右。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对公司今后发展及业绩增长的不利影响将是巨大的。
  现金流下降明显
  资金紧张或制约分红
  在已经公布年报的10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公司的经营净现金流量是负的,而其他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即使是正数,大多数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甚至下降超过50%,从这种现象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业绩中的隐忧。
  在已经公布年报的10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来一个现象,就是货币资金的大幅度降低,1家ST公司由于重组不具备可比性外,其他9家公司中,7家公司的货币资金低于期初值,只有2家保持原有的数额,并且部分公司货币资金降低了2倍。结合经营现金流量的降低,2009年上市公司的资金会相对比较紧张。
  而受此影响,2009年上市公司分红计划或将受到制约。按照中国证监会《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的指示,沪深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在此次年报中以列表方式明确披露公司前三年现金分红的数额、与净利润的比率,并最晚于日前完成对公司章程的修订,明确现金分红政策。
  《通知》指出,2008年度盈利但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的上市公司,应当在审议通过本次年报的董事会决议公告中说明原因,并说明未分配利润的用途和使用计划。上市公司应按照规定,最迟于日前完成对公司章程的修订,明确公司现金分红政策。从政策方面看,管理层鼓励上市公司分红,但是,资金问题将是制约该政策的实施以及影响2009年生产经营的关键因素。
  从已经公布年报的10家上市公司的资料中看到,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经济内忧外患,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增速减缓、外盘股市拖累等,多重负面因素共同作用于A股,表现为上市公司的业绩下滑,但是,业绩下滑并没有预期那样严重。
  而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银行业、业、石油等行业巨头的业绩是不能从这10家公司可以预测的。2009年,在扩内需、保增长举措陆续出台的同时,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的“十大重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次第亮相,将惠及众多板块和相关上市公司,但是,经济危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作者苗润生为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将本文分享至:||||||
-5-4-3-2-1&0&1&2&3&4&5
1楼: 发表于:[ 20:24:41]
[] [] [] []
东方:上市公司刻意做差年报
[蔡晓铭] 来源:东方财富网
现金压力大 2008年报分红公司或仅占一成
  据《证券日报》最新统计,1604家上市公司2008年前三季度未分配利润合计达17788.03亿元。庞大的未分配利润额度似乎能为者带来“红包”,但投资者能达成“不要红股要现金”的意愿并非易事,2008年报能推出现金分红预案的公司或不到一成。
  作为打响年报披露第一枪的中兵光电,2008年经过资产重组后实现每股收益0.75元,但公司在年报里没有推出管理层格外重视的现金分红方案(只是每10股转增10股)。其实,公司年报财务指标已经很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每股经营现金流量-0.86元,现金量明显不足。公司董秘赵晗也对本报记者坦陈,项目建设以及下一步新业务开展都需要现金,并且公司还有再融资需求。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中兵光电的尴尬所在。
从排名上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银行(601988)、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年前三季度未分配利均超过800亿元,另有中国人寿(601628)、宝钢股份(600019)、中国神华(601088)等18家公司的未分配利润超过了百亿元。可惜的是,这些大型公司或者不分红,或者每股分红的力度很小,并不是现金分红的。这形成一个怪圈:拥有庞大的未分配利润却不能进行现金分红。细心的投资心知肚明,上市公司决定现金分红的条件,不仅仅是拥有一定的未分配利润,更重要的是公司是否具有充足的现金流和公积金。
  我们再对照另一家已推出分红方案的公司――永新股份,“每10股派息2.50元”,这是永新股份(002014)自2004年上市以来,连续五年现金分红,同时也是连续五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据披露,由于公司库存减少、货款回笼较好、缩短营业周期,2008年经营活动性现金流量净额达1.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09%。
  很明显,上市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又有充足的现金,年终发个“红包”犒劳一下投资者也是情理之中;相反,那些表面业绩光鲜,但存量现金很少的公司只能给投资者遗憾了。
  从历史上看,2005年至2007年,实施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分别达621家、698家、779家,占所有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5%、48%、50%,现金分红总金额分别为729亿元、1163亿元、2757亿元,现金分红规模逐年增加。尽管如此,A股分红力度仍不能和国际成熟同日而语。2007年A股派现总额2757亿元,占2007年净利润9483亿元的29%;英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的上市公司这一比例约40%至50%。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受到很大冲击,这更让上市公司2008年的现金分红充斥着更多不确定性。从业绩持续增长、年度持续分红以及目前每股现金流量的充足情况综合分析,笔者预计,2008年报能推出现金分红预案的公司或不到一成。
数据显示,我国A股市场最近4年都进行了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有396家,其中40%保持了每年分红逐年增加的态势(比如张裕A自2000年以来年年均有高分红,且分红逐年增加)。而截至2008年三季末,这些具有分红传统的公司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值的只存283家,其中每股经营性现金流超过0.3元的有186家。如果再剔除业绩较差的公司,基本每股收益超过0.3元的分红潜力股只有117家。当然,2008年报还会有个别实施现金分红的新兵加入,但真正实施现金分红的公司总数也只是百余家而已。百余家和2007年实施现金分红的公司相比缩减八成以上;而这百余家有可能现金分红的公司占全部A股公司家数的比例不足一成。
业内人士针对市场关心的分红问题还表示,“分红新规”应辩证看待,尽管能督导符合条件的部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但对那些没有再融资要求或只是定向发行的上市公司不具备约束力;另外,现金分红政策贵在落实,上市公司提高现金分红责任意识的同时,还要做到分红量力而行,分红数额客观实在。长此以往,A股就会扭转长期以来分红率偏低的现状,从而在上市公司中形成良性分红潮,进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2楼: 发表于:[ 20:51:40]
[] [] [] []
铁公鸡声声叫苦 大多出年报公司不愿分红
截止到昨日,已有13家上市公司披露2008年利润分配计划,其中三安光电、哈高科(600095)及威远生化(600803)已是多年没有进行过分红。尽管“铁公鸡”都是一毛不拔,却各有自己的隐痛。为此,记者连线了这些铁公鸡们,探究其不分红原因以殇者。
  三安光电:累计利润亏损 乐观估计2010年能分红
  净利润5205万,累计的未分配净利润却有。三安光电,这家1月份刚从ST三安脱胎换骨的光电企业,仍然无法分红。至此,三安光电已连续9个年头未分红。
  去年6月份,厦门三安有限公司借壳S*ST天颐上市,成为了以LED外延片及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ST三安。
  2月5日,记者拨通了三安光电证券办的电话,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新入主的大股东在重组的时候有承诺,2008年实现每月800万元的利润,这个已经达到了;2009年预计净利润1.2亿元;2010年的承诺是1.6亿元,所以估计2010年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将为正,那时候才有分红的可能性。”
  公开资料显示,三安集团承诺保证重组后,S*ST天颐2008年-201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00万元、12181.47万元和15000万元,若低于上述承诺数,将用现金补足差额部分。尽管利润不薄,但三安集团主宰下的三安光电将成为现金奶牛还是延续铁公鸡路线,还需时间检验。
  哈高科:2007年刚“转正”分红却难
  哈高科08年年报显示,公司08年实现营业收入40,100.95万元,同比下降3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2.91万元,同比下降67.79%。同时,哈高科账上已有2782万元的未分配利润,却依然创下了自己9年未分红的纪录。
  与三安光电冠冕堂皇不同,2782万元的未分配利润,不分红似乎更难交待。为此,记者采访了哈高科的董秘马昆。
  “这要追溯到2005年新湖集团接收哈高科,当时未分配利润达到负的4千万,直到2007年,我们未分配利润才变成正的,不分红主要是我们并不富足。”马昆解释说。
  对于2008年不进行分红,马昆表示有两个原因:一是3个亿的股本,却只有2782多万可进行分配,平均每股也分不到多少钱;二是他们自己还需要银行融资补充流动资金。为了减少财务费用,会尽量使用自有资金,而分红会占用现金流。
  “根据自己的现金状况平衡发展和分红是个永恒的话题,借钱的代价更大,而且银行贷款并不一定能下来,所以我们要在资金上打着富余。”马昆如是说。
  威远生化:未分配利润8250万,名副其实铁公鸡
  三安光电未分配利润不足,哈高科缺资金,而威远生化(600803)未分配利润达8250万元,货币资金也有1.9亿元,却也连续7年未分红。
  据年报显示,2008年威远生化实现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1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846万元,同比下降49.31%,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仅为46.89万元。但累积的未分配利润已达8250万元。
  威远生化董秘百付林前日接受本报另一记者采访时谈到:之前他们也考虑过实施年度分红,但分下来股东拿到的红利很少。另外,“考虑到公司未来的发展,要投资发展需要资金,如果把几千万元未分利润给分了,公司还要去贷款筹资支付利息,财务费用等成本增加了还是会带来利润减少。这样,我们还是想咬咬牙再坚持一年不实施利润分配。”
  而百付林亦直言:“因为如果我们考虑到外界的看法,技术性地拿出几百万元来分红,自然也就不会成为铁公鸡。”
  可见有威远生化这样的上市公司对分本如此态度,那么也不要怪中国的中小股东爱好追高杀跌了,只寄希望于搏杀的盈利,确实让人叹息。
  方大炭素:有钱了,我们分红
  今年方大炭素的投资者总算享受到高分红的待遇了。五年没有分红的方大炭素终于捧出了每10股2.46元的高分红。
  2月5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了方大炭素证券办。“正因为去年业绩好,我们才分红的,大小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方大炭素08年年报显示,公司08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531.07万元,同比增长116.82%;基本每股收益0.9525。此外,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红利2.46元。
  其实,今年能够分红更大的原因在于2008年方大炭素定向增发,现金流充裕。“我们现金流还可以,因为去年增发的资金项目上暂时用不到,我们就用4个亿补充流动资金了,还了1个亿还剩3个亿,所以资金还是充裕的。”工作人员如是说。(孙洁琳
证券日报 )
3楼: 发表于:[ 22:36:22]
[] [] [] []
强制分红难逼铁公鸡下蛋
《证券红周刊》
  ■ 《红周刊》记者 张宇
  截至2月6日,15家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了2008年年报。在威远生化(600803行情,爱股)公布的年报中,利润分配预案依然是不分配不转增,这已经是该公司连续7年未分红利了。
  去年10月,证监会公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把现金分红比例由20%提高到30%,并首次要求上市公司在2008年年报中明确披露现金分红政策。然而强制分红政策未能撼动这些铁公鸡一根毫毛,轻轻一句“公司快速发展需要补充资金缺口”就把小股东“拿红包”的权利抹杀了。
  圈钱恶名
  A股缺少分红,但是从来不缺少长期忘记分红却不忘记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这与西方证券市场上长期连续分红形成了鲜明对照,A股也因此落下了“圈钱市”的恶名。据《红周刊》统计,2007年两市累计分红约为1317亿元,而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发债在内的融资额约为8614亿元,分红额约为融资额的15%。而2008年分红额约占融资的78%,但这要考虑到2008年下半年两市融资收紧因素。
  剔出新股后,连续超过5年未现金分红或公积金转增股本的上市公司有170家。其中包括ST类公司59家。在非ST公司中,光华控股(000546行情,爱股)、深深房A、三普药业(600869行情,爱股)、自仪股份(600848行情,爱股)、安信信托(600816行情,爱股)等公司连续10多年未进行过现金分红。而华立(600097行情,爱股)、大元股份(600146行情,爱股)、同力水泥(000885行情,爱股)上市10年来,既没有过现金分红,也没有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堪称两市中最铁的“铁公鸡”。统计结果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上市公司分红的积极性还较高,但是从2000年以后就热情不再。去年10月证监会推出分红新规后,者幻想这可以强制上市公司分红,然而,在已经公布了年报的公司中,ST金瑞(600714行情,爱股)、威远生化连续7年不分红的神话依然续写着。
  “这非常荒唐,好比是养了只母鸡,总不下蛋还要吃粮食。”国都证券的一位投资者向《红周刊》表示。是母鸡不愿意下蛋还是另有原因?
  拒绝下蛋
  铁公鸡不下蛋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因为企业未来快速成长需要用钱而拒绝下蛋,二是已经失去了下蛋的能力。在翻阅部分连续5年以上未分红公司历年年报后,本刊记者得出了这个结论。众所周知,股息和分红均来自于上市公司税后净利润,如果像ST金瑞、ST贤成(600381行情,爱股)这样连年未分配利润为负,怎么还会有下蛋的能力?
  不愿意下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2月5日,本刊致电威远生化证券部询问不分红的理由,被告知公司正在进行鄂尔多斯(600295行情,爱股)新项目阿维菌素的建设,但是具体投产见效的时间尚不确定。从公司、2008年红利政策来看,年年都是不分红不转增不送股。“在高速成长期的企业对现金的需求很强烈,短时期内不分红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股市当作企业解困的融资平台,连续5年以上都不分红,那真是铁公鸡了。”财务专家夏草对《红周刊》说。
  部分投资者的漠视也纵容了上市公司不分红。个人投资者李先生对《红周刊》说,投资者最看重的是股性活跃度和填权行情而不是分红,“上市公司分红就像下毛毛雨,再说小股东胳膊细也拧不过大腿。”不过,还真有例外。2007年末西水股份(600291行情,爱股)每股收益加未分配利润达0.68元/股,每股净资产和公积金为23.94元、22.27元,然而公司还想把吝啬坚持到底。在乌市国资委相助下,小股东战胜了公司实际控制人明天系,硬是让公司乖乖地拔毛了。
  分红受阻
  “稳定市场的前提是上市公司的红利回报,如果不分红大家只能赚差价,根本不会长期持有,长期不分红会导致市场不稳。”上述国都证券投资者表示。而北大教授曹凤岐也多次呼吁建立强制现金分红制度,他说,“这不是简单的社会责任问题,而是制度建设问题。从保护中小股东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必须强制现金分红”。
  但是从已经公布的年报来看,多家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出现了明显下降,其中华发股份(600325行情,爱股)由2007年末的万元降至2008年末的 43551.96万元,约降81%,而建投能源(000600行情,爱股)经营性现金流降幅则为59%,另外还有ST万杰(600223行情,爱股)、中兵光电(600435行情,爱股)、哈高科(600095行情,爱股)等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而在资产负债表上,大多数公司期末的货币资金也低于期初值,这预示着2009年上市公司的资金会比较紧张,即便是强制性现金分红,上市公司的分红计划也将受到很大制约,投资者不可期望过高。
4楼: 发表于:[ 10:05:19]
[] [] [] []
63份年报亮相 拟分红公司不足六成
第一财经日报
  21家盈利公司当“铁公鸡”
  随着今日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8年年度报告,累计披露2008年年报的上市公司已经增至63家,其中拟进行分红的不足六成。
  公告显示,7家在今日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万通地产(17.46,1.14,6.99%)(600246.SH)、建峰化工(13.58,0.98,7.78%)(000950.SZ)、云铝股份(7.33,0.18,2.52%)(000807.SZ)和中银绒业(000982.SZ)等四家拟进行分红。其中万通地产分红比例最大,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再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
  而综合Wind资讯统计,截至今日,共有35家上市公司提出了2008年分红方案,占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的55.56%。不过,如果剔除出现亏损的六家上市公司后,这个比例则达到了61.40%。
  由于公布年报时间较早,中兵光电(37.86,3.44,9.99%)(600435.SH)目前已经实施了其分红方案,其方案为每10股转增10股;而华发股份(14.49,-0.01,-0.07%)(600325.SH)也已经获得了股东大会表决通过。
  在这些拟分红方案中,以派发现金方式分红的最多,其中天士力(15.34,0.76,5.21%)(600535.SH)现金分红比例最高,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元(含税),而渝开发(8.15,0.58,7.66%)(000514.SZ)仅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
  在现金分红的同时,保利地产(18.88,0.03,0.16%)(600048.SH)、恒瑞医药(41.26,-0.43,-1.03%)(600276.SH)和哈空调(17.04,0.03,0.18%)(600202.SH)全体股东还分别每10股获送3股、2股和2股。江钻股份(9.93,0.43,4.53%)(000852.SZ)和重庆路桥(7.87,0.05,0.64%)(600106.SH)股东同时每10股获转增3股和1股。
  尽管这些拟分红的上市公司的分配方案厚薄不一,但仍强于那些未分红的上市公司。除了亏损公司外,截至目前,已经有21家上市公司成了2008年的“铁公鸡”。不仅在2008年,将分红、送股及公积金转增股份均计算在内,也有很多上市公司多年未分红。如三安光电(600703.SH)至1998年后,近10年未进行分红,而威远生化(8.11,0.61,8.13%)(600803.SH)在2005年之后也未见分红。
  光大证券曾在此前的一份行业报告中指出,从国外的经验看,在弱市和熊市时,分红型的股票具有防御性。在寻找具有安全边际的优质分红公司,会使长期者受益。
5楼: 发表于:[ 16:05:52]
[] [] [] []
两大利空 股市演绎"很差钱"
时间:日 14:30:02 中财网
  业绩"急刹车" 上市公司牛年分红"很差钱"
  经济不景气、业绩增速下滑、现金流萎缩
  经历多年业绩较快增长后,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换挡减速"的现实愈加清晰。截至日,已发布年报的9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143.47亿元,同比增长15.60%,而这93家公司2007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250%。
  收入增速放缓,上市公司的分红欲望也降低不少。截至2月25日,已公布年报的公司仅有过半数推出分配预案。除了分红公司比例降低,分红力度也在削弱。分析人士预计,尽管有证监会促进派现分红的新规在前,但由于经济不景气、现金流同比下降显著等诸多因素,上市公司2008年的分配政策将趋于谨慎。
  增幅15% 业绩"急刹车"
  经历多年的业绩较快增长后,上市公司2008年业绩明显"刹车"。中国证券报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日,已发布年报的9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43.47亿元,同比增长15.60%。2007年,这9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250%,增幅下滑可谓迅猛。
  如果考虑到发布的业绩预告情况,上市公司2008年业绩更不乐观。天相投顾截至25日的最新报告显示,沪深两市91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08年报业绩预告,其中41%的公司为预增或预盈。按照业绩预告情况测算,发布预告公司预计2008全年实现净利润合计约为159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1%。
  已披露年报和发布业绩预告的1009家公司,2008年实现净利润合计约17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61%,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司中不少未列其中,2007年,这1009家公司净利润占上市公司全部净利润的比例为32.18%,因此上市公司2008年整体业绩到底如何还有待最终揭晓。
  半数分红 慷慨者少
  业绩增幅趋缓,上市公司分红水平自然"水落船低",仅有刚过半数的公司推出分配预案。2007年报中有57%的公司提出分配预案,2006年度这一比例为52.23%。
  截至2月25日,93家公司中有48家公司推出了送转预案,占比51.61%,其中派现占绝大多数,有46家公司拟派现。派现最慷慨的当属龙净环保(600388),公司拟10派4.5元(含税),值得肯定的是,龙净环保自2000年上市以来坚持每年派现,年,每年派现比例分别为10派1.4元、10派3.7元、10派3.3元。而率先披露年报的中兵光电(600435)则唱响第一曲,公司以资本公积10转增10的2008年分配方案业已实施,2008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34%。万通地产(600246)也颇为大方,拟10派3.5元并转10股。
  除了分红公司比例降低,上市公司2008年的分红力度也削弱不少。目前高送转的公司只有中兵光电等三家,派现阵营中派现比例高于10派3元的只有龙净环保、天士力(600535)、万通地产。大多数公司的分红颇为"羞涩",每10股派现在1元到3元(含1元)的有22家,每10股派现低于1元的有21家,其中,纯粹以现金分红且比例低于10派0.5元(含0.5元)的"迷你"型分配方案的有15家,例如太行水泥(600553)、皖维高新(600063)、渝开发(000514)均拟10派0.2元。
  不少公司2008年度的分配计划相比上年更为"羞涩",例如,博汇纸业(07年10派2元送1转增7,2008年的分配预案为10派0.8元;云铝股份(07年10派4元转增1.5,2008年预案为10派0.8元;日照港(07年10派1元,2008年的派现比例为10派0.5元。
  公司很"差钱" 高分红潮难期
  近年来,监管层一直积极倡导上市公司分红派现,以回馈股东,但是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上市公司经营及现金流均受到影响,分红意愿恐难高涨。
  证监会去年10月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二十"修改为"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此举提高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门槛,被认为将积极促进上市公司的派现热情与力度。
  "今年经济不景气,上市公司派现势必会更加谨慎",某研究人士表示。统计显示,93家公司2008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为36.66亿元,同比下降约66%。
  银基发展(000511)在2008年报中表示,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及2009年的计划,为满足项目再投入资金的需求,公司决定2008年度不分配。公司2007年、2006年的分配方案分别为10派0.45元送4转增、10派1元送5转增3。
  同持此类打算的还有中天城投(000540),公司表示,由于公司刚标购了贵阳市金阳2008-01地块,同时计划加大现有开发项目的建设进度,资金需求量出现较大增长,2008年不计划分配。
  营口港(600317)则表示,根据公司目前经营发展的需要,考虑到公司流动资金的情况,为实现公司长期、持续的发展目标,公司决定2008年度剩余未分配利润不进行分配。公司未分配利润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公司再投入。
  广东宏图虽然提出了10派2元的预案,但仍表示,基于目前外部经济环境仍十分不稳定,汽车类产品的需求仍未恢复正常,为顺利度过这个经济寒冬,公司需持有一定的现金,以进行稳健、谨慎的经营。
  尽管监管层从再融资方面提高了对上市公司派现的要求,但是上市公司定向发行的条件相对要低很多,上市公司仍可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郑朝晖教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上市公司来说,本身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但是派现又成为再融资的条件之一,有关政策规定值得商榷。
  在缺乏真金的情况下,高送转将成为上市公司吸引眼球的一大利器。"不过,如果不振,高送转的填权效应将大打折扣",郑朝晖表示。(中国证券报)
6楼: 发表于:[ 16:16:10]
[] [] [] []
7楼: 发表于:[ 16:31:33]
[] [] [] []
上市公司赚钱不分红是谁在掣肘
作者:龙昊 发布时间: 14:0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上市公司赚了钱不分红,已经成为中国证券的老大难问题,随着分红新规的实施,以及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的逐渐披露,上市公司业绩及现金分红情况备受者关注。
  去年10月9日出台并于今年实施的上市公司分红新规,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将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至30%,而且还剔除了股票分配所占的比例,使得这一分配比例成为上市公司纯现金分红的比例。此举有利于增加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的回报。
  在上周公布年报的56家上市公司中,宣布分红的31家公司2008年共计分红32.55亿元,占净利润的比重为27.08%。在实施分配的公司中,分红暂排第一的天士力是10派4元。
  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重要方式,是投资者实现合理投资回报的有效渠道,也有利于改变投资者主要通过赚取差价来获利而助长市场炒作的现状。
  国际上,上市公司分红能力如何,是投资者选股的一个重要依据。2000年中石油在香港上市,“股神”大量购入。据说巴菲特当初看中的,正是中石油承诺每年以净利润的45%分红这一点。并且,在国际股市,包括我国香市,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分配模式是“按季分红”,而且一般都是“四季等分”。同时,国际股市在分红方式上则主要以派现为主。从分红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例看,英国、日本和香港的上市公司约拿出40%至50%的利润用于分红。从分红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看,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支付现金股利公司占一半以上。
  目前,我国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比例也已占全部上市公司的50%左右。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至2007年,实施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分别达621家、698家、779家,占所有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5%、48%、50%。
  然而,这一数字很大程度上是监管部门通过“公司若不分红、甭想再融资”的狠招逼出来的。去年,曾一度陷入财务危机的深发展在拨备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仍决定10送3,每股分红两毛,就是为了再融资。
  尽管如此,但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不少公司已经长年没分红,其中不乏“铁公鸡”。1月份刚从ST三安脱胎换骨的三安光电发布2008年报称,其净利润5205万元,但其累计的未分配净利润却没有,仍然无法分红。至此,三安光电已连续9个年头未分红。哈高科2008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0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2.91万元。同时,哈高科账上虽已有2782万元的未分配利润,却依然创下了9年未分红的纪录。
  有条件的上市公司为何不分红?除了与某些企业实施资产转移之外,主要还是与上市公司的资金渴求有关。有的公司虽然账面上有利润,但公司经营过程中却是现金短缺,分红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于高成长性的企业来说,尽管公司盈利很多,但业务发展需要更多资金,现金分红只会加剧公司资金紧张的局面。微软就是很好的为了成长不实施分红的例子。在2002年以前,该公司一直采取的是不派现政策。公司多年的可分配利润都投入到了产品研发与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最终获得的是高资产回报率与高成长。如果当年微软被要求强制派现,其成长性恐怕要大打折扣,最终受损的还是微软股东的利益。
  还有一些与企业的投资冲动有关。由于受融资渠道与融资成本的制约,上市公司控制人采取参股、借贷和担保的手段,甚至直接将上市公司资金挪用于关联企业,获取资金差价或通过与资产注入的方式收购这些企业。如此一来,企业获取收益,股价得以提升,皆大欢喜。
  因此,除非需要再融资而不得已分红外,上市公司一般不愿分红。况且,在现行税制不合理的情况下,强制A股上市公司分红,很难说是社会公众股东的福音。
8楼: 发表于:[ 16:32:26]
[] [] [] []
派现值不值得期待
作者:王维波 发布时间: 00:32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8年上半年,两市上市公司共融资近23400亿元,而这一期间累计分红总额为8266亿元,占融资额的比例为35%。
  近年来,随着有关部门多方面“挤压”,A股上市分红水平正在逐渐提高,有些公司还年年分红派息。但总体而言,派现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想派现奈何无钱。客观上讲,许多公司不愿意分红有诸多现实的因素,如公司正处于扩张时期,急需资金投入;或者目前正好有很好的项目,放弃了实在是可惜,与其分了还不如投入到这个项目今后多挣钱;要不就是其他融资途径窄且成本太高等等。
  但从资本角度看,上市公司只筹资而不分红,不利于资本市场的规范运行和长远发展。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回报,证券市场如何发展壮大?因此,监管部门不断地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和规范上市公司的分红。
  事实上,上市公司的分红水平也正在逐渐提高,特别是在监管部门出台措施后。比如有数据表明,从1993年到2000年,平均分红率大约为35%。就是说,每年大多数的公司没有给投资者回报。但在2001年由于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办法,将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条件之一,此后现金分红开始增多。特别是在2005年的股改、2006年和2007年业绩增长的背景下,分红水平不断上升。如2005年度有50.56%的上市公司派发现金红利,2007年现金分红总额较2006年增长112.8%。
  也有公司说,想派现但奈何无钱,这正是A股相当数量公司共同面临的尴尬。统计数字显示,自1998年以来,每年上市公司的亏损家数少则近百家,多则达到300多家,再加上不少的微利公司,多年来,这些公司占比超过了20%,而且分红之前还要弥补前一年的亏损、提取公积金公益金等,因此,指望这些公司分红,是不可能的。
  而有些公司则是账面有钱手头无钱,让它分红难度也很大。比如,2007年在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大幅增长时,上市公司每股现金流净额为负值的达到580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达到35.69%;而在2005年整个经营形势不好时每股现金流净额为负值的达到831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达到51.33%,若加上现金流净值不足1毛的公司,占比超过67%。
  由此可见,大部分公司要想现金分红,恐怕还得通过融资来实现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金分红那么少。
  据统计,1993年至2003年的11年间,流通股股东获得的平均股息率即每股股息/每股股价仅为1.89%,低的年份甚至只有0.48%,均低于同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有的可能还低于活期存款利率。
  当然也应当看到,有不少经营业绩良好的公司,坚持连续分红。如深赤湾从1993年上市以来连续15年派发现金,而且派息水平不断提高,从1993年的10派0.81元提高到2005年的7.47元,2007年也达到6.78元;新兴铸管自1997年上市以来,除了2000年和2003年外,均进行了分红派息,而且从2004年开始连续分红派息。其他类似的公司还有佛山照明、长城开发等,其良好的经营业绩和高水平的分红在证券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9楼: 发表于:[ 16:34:23]
[] [] [] []
上市公司牛年分红多“缩水”
业绩“急刹车” 现金流萎缩
作者:陈健健 发布时间: 02:30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经历多年的业绩较快增长后,上市公司2008年业绩明显“刹车”。中国证券报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日,已发布年报的9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43.47亿元,同比增长15.60%,而此93家公司2007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250%。
  业绩增幅趋缓,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水落船低”,仅有刚过半数的公司推出分配预案,低于往年水平。93家公司中有48家公司推出了送转预案,其中派现占绝大多数,有46家公司拟派现。派现最慷慨的为龙净环保,公司拟10派4.5元(含税),而率先披露年报的中兵光电则唱响第一曲,公司以资本公积10转增10的08分配方案业已实施。除了分红公司比例降低,上市公司08年的分红力度也削弱不少,不少公司08年度的分配计划相比上年更为“羞涩”。
  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上市公司经营及现金流均受到影响,分配政策将更趋于谨慎
10楼: 发表于:[ 16:35:24]
[] [] [] []
上市公司牛年分红“很差钱”
经济不景气、业绩增速下滑、现金流萎缩
作者:陈健健 发布时间: 00:34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截至2月25日,已公布年报的93家公司中有48家公司推出了送转预案,占比51.61%,其中派现占绝大多数,有46家公司拟派现。而2007年报中有57%的公司提出分配预案,2006年度这一比例为52.23%。
近年来,监管层一直积极倡导上市公司分红派现,以回馈股东,但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上市公司经营及现金流均受到影响,分红意愿恐难高涨。"
     
  经历多年业绩较快增长后,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换挡减速”的现实愈加清晰。截至日,已发布年报的9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143.47亿元,同比增长15.60%,而这93家公司2007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250%。
  收入增速放缓,上市公司的分红欲望也降低不少。截至2月25日,已公布年报的公司仅有过半数推出分配预案。除了分红公司比例降低,分红力度也在削弱。分析人士预计,尽管有证监会促进派现分红的新规在前,但由于经济不景气、现金流同比下降显著等诸多因素,上市公司2008年的分配政策将趋于谨慎。
  增幅15% 业绩“急刹车”
  经历多年的业绩较快增长后,上市公司2008年业绩明显“刹车”。中国证券报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日,已发布年报的9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43.47亿元,同比增长15.60%。2007年,这9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250%,增幅下滑可谓迅猛。
  如果考虑到发布的业绩预告情况,上市公司2008年业绩更不乐观。天相投顾截至25日的最新报告显示,沪深两市91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08年报业绩预告,其中41%的公司为预增或预盈。按照业绩预告情况测算,发布预告公司预计2008全年实现净利润合计约为159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1%。
  已披露年报和发布业绩预告的1009家公司,2008年实现净利润合计约17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61%,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司中不少未列其中,2007年,这1009家公司净利润占上市公司全部净利润的比例为32.18%,因此上市公司2008年整体业绩到底如何还有待最终揭晓。
  半数分红 慷慨者少
  业绩增幅趋缓,上市公司分红水平自然“水落船低”,仅有刚过半数的公司推出分配预案。2007年报中有57%的公司提出分配预案,2006年度这一比例为52.23%。
  截至2月25日,93家公司中有48家公司推出了送转预案,占比51.61%,其中派现占绝大多数,有46家公司拟派现。派现最慷慨的当属龙净环保,公司拟10派4.5元(含税),值得肯定的是,龙净环保自2000年上市以来坚持每年派现,年,每年派现比例分别为10派1.4元、10派3.7元、10派3.3元。而率先披露年报的中兵光电则唱响第一曲,公司以资本公积10转增10的2008年分配方案业已实施,2008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34%。万通地产也颇为大方,拟10派3.5元并转10股。
  除了分红公司比例降低,上市公司2008年的分红力度也削弱不少。目前高送转的公司只有中兵光电等三家,派现阵营中派现比例高于10派3元的只有龙净环保、天士力、万通地产。大多数公司的分红颇为“羞涩”,每10股派现在1元到3元(含1元)的有22家,每10股派现低于1元的有21家,其中,纯粹以现金分红且比例低于10派0.5元(含0.5元)的“迷你”型分配方案的有15家,例如太行水泥、皖维高新、渝开发均拟10派0.2元。
  不少公司2008年度的分配计划相比上年更为“羞涩”,例如,博汇纸业元送1转增7,2008年的分配预案为10派0.8元;云铝股份元转增1.5,2008年预案为10派0.8元;日照港元,2008年的派现比例为10派0.5元。
  公司很“差钱” 高分红潮难期
  近年来,监管层一直积极倡导上市公司分红派现,以回馈股东,但是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上市公司经营及现金流均受到影响,分红意愿恐难高涨。
  证监会去年10月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二十”修改为“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此举提高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门槛,被认为将积极促进上市公司的派现热情与力度。
  “今年经济不景气,上市公司派现势必会更加谨慎”,某研究人士表示。统计显示,93家公司2008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为36.66亿元,同比下降约66%。
  银基发展在2008年报中表示,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及2009年的计划,为满足项目再投入资金的需求,公司决定2008年度不分配。公司2007年、2006年的分配方案分别为10派0.45元送4转增、10派1元送5转增3。
  同持此类打算的还有中天城投,公司表示,由于公司刚标购了贵阳市金阳2008-01地块,同时计划加大现有开发项目的建设进度,资金需求量出现较大增长,2008年不计划分配。
  营口港则表示,根据公司目前经营发展的需要,考虑到公司流动资金的情况,为实现公司长期、持续的发展目标,公司决定2008年度剩余未分配利润不进行分配。公司未分配利润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公司再投入。
  广东宏图虽然提出了10派2元的预案,但仍表示,基于目前外部经济环境仍十分不稳定,汽车类产品的需求仍未恢复正常,为顺利度过这个经济寒冬,公司需持有一定的现金,以进行稳健、谨慎的经营。
  尽管监管层从再融资方面提高了对上市公司派现的要求,但是上市公司定向发行的条件相对要低很多,上市公司仍可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郑朝晖教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上市公司来说,本身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但是派现又成为再融资的条件之一,有关政策规定值得商榷。
  在缺乏真金的情况下,高送转将成为上市公司吸引眼球的一大利器。“不过,如果不振,高送转的填权效应将大打折扣”,郑朝晖表示。
11楼: 发表于:[ 16:37:44]
[] [] [] []
上市公司牛年分红“很差钱” 业绩增速下滑现金流萎缩
作者:陈健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新时间: 7:09:00
----------------------------------------------------------------------------
截至2月25日,已公布年报的93家公司中有48家公司推出了送转预案,占比51.61%,其中派现占绝大多数,有46家公司拟派现。而2007年报中有57%的公司提出分配预案,2006年度这一比例为52.23%。
近年来,监管层一直积极倡导上市公司分红派现,以回馈股东,但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上市公司经营及现金流均受到影响,分红意愿恐难高涨。
  经济不景气、业绩增速下滑、现金流萎缩
  经历多年业绩较快增长后,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换挡减速”的现实愈加清晰。截至日,已发布年报的9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143.47亿元,同比增长15.60%,而这93家公司2007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250%。
  收入增速放缓,上市公司的分红欲望也降低不少。截至2月25日,已公布年报的公司仅有过半数推出分配预案。除了分红公司比例降低,分红力度也在削弱。分析人士预计,尽管有证监会促进派现分红的新规在前,但由于经济不景气、现金流同比下降显著等诸多因素,上市公司2008年的分配政策将趋于谨慎。
12楼: 发表于:[ 16:42:57]
[] [] [] []
迫于监管压力“铁公鸡”摘帽 先分红为再融资铺路
作者:张Z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更新时间: 7:06:00
在去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具备分红能力的公司较2007年度减少,截至昨日,有9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年报,其中有46家在年报中表示将分红派息。“中国的上市公司在分红方面基本上都是铁公鸡,从今年数据看已经好很多”,人士称。
迫于新规现金分红比往年大方
一些达到分红标准而长期不分红的上市公司曾引起股民们的大讨伐,被戏称为“铁公鸡”,比如三安光电自1998年后,10年未进行分红,而威远生化在2005年之后也未见实施分红,2008年报中也表示不会进行派息分红。
A股上市公司对于股东回报历来“吝啬”。在08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业绩受到很大影响,具备分红能力的上市公司比07年度少。不过根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经公布08年年报的93家上市公司中,有46家确认将派息分红,每股派息在1毛钱以上的有25家。
“跟历史相比,08年度还能有那么多上市公司分红,已经比往年大方了一些”,太平洋证券研究员刘继伟表示,从目前数字看,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在提高,据他统计,包括发布分红预报的企业在内,目前有64家将派息分红。
刘继伟分析,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提高,很大程度是因为证监会的文件要求。证监会2008年10月发布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规定,三年分红占利润30%方可再融资。“短期投入少量进行分红,为以后再融资获取更大回报做准备”。
业绩、分红行情或在3月启动
高分红、高分配的股票业绩好,具有防御功能,这些股票在熊市里可以跑赢大盘、跌幅较小,者已经关注到这个指标,从以往经验看,3月份可能会掀起一波业绩和分红行情。
Wind数据显示,派息个股最多的行业业,有30家上市公司将分红派息,细分子行业来看,金属非金属行业有8家分红,机械仪表、石化塑料分别有7家,医药生物有3家,此外,业、交通仓储业也分别有4家、3家公司公布将分红派息。
从个股来看,46家公司中,税前每股派息在0.2元以上的有8家,每股派息在0.1元以上的有25家。最多的前三家分别是龙净环保0.45元、天士力0.4元,万通地产0.35元,其中天士力和龙净环保在07年也曾进行分红。
刘继伟分析,从股价看,龙净环保近期已经炒过业绩预期,股价偏高已经到达顶部,短期内可能会进行大幅调整;天士力基本面良好,股价处于上升通道;而万通地产近期正在演绎年报行情,股价出现快速上涨,短期内需要注意风险。
13楼: 发表于:[ 22:04:51]
[] [] [] []
年报不分红公司逾四成
根据天相投顾最新统计,截至昨日,两市共有189家公司公布年报。而在这些公司中,记者统计发现,“铁公鸡”仍然非常流行,共有109家公司公布年度分红送股预案,有超过四成的上市公司仍然是“一毛不拔”。
  多数公司分红数额不高
  统计显示,截至3月4日,沪深两市共有189家公司公布年报,ST金瑞、ST万杰等14家公司去年出现亏损,其余175家公司均实现盈利,其中99家公司去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实现增长。
  然而记者统计发现,在发布年报的189家上市公司中,虽然有92.59%的企业实现盈利,但不分红、不送股的企业有80家之多,占披露年报总家数的42.33%。有统计表明,截至2007年,两市超过10年没有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就超过110家,7年连续未分红的公司十分普遍。
  不仅愿意分红送股的上市公司相对较少,那些已有分红预案的企业,其分红送股的比例也不高。记者通过统计,在109家有分红送股的公司中,现金分红超过5元的仅5家,最高的是每10股派10元(含税)。而的公司只有8家,其余大多数公司分红送股颇为“羞涩”。
  “不分红”不等于没钱
  虽然近几年A股“铁公鸡”非常流行,但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缺钱,相反,有的甚至还很富有。美菱电器(000521)年报显示,公司2008年实现净利润2567.90万元,业绩同比增长45.01%。但公司仍选择“不分配,不转增”。
  实际上,管理层为了提高积极性,不断要求上市公司加大对股东回报。证监会在2001年、2004年和2006年都分别发布有关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对利润进行分配,但A股市场的“铁公鸡”仍然“流行”。
14楼: 发表于:[ 00:11:08]
[] [] [] []
分红是诚信问题
  ――专访武汉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
  武汉科技大学董登新教授
  □ 本报记者 胡潇滢
  本报连续推出系列“铁公鸡”报道后,引起资本市场的强烈反响,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先后披露,很多公司长期不分红的现象似乎有愈演愈烈之风,甚至很多公司在账面高额未分配利润的情况下以公司要扩大经营为由,拒绝分红。
  公司的发展和对股东分红之间真的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么?3月5日晚间,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
  《证券日报》:现在很多上市公司长期不分红的原因您觉得都有哪些方面?
  董登新:分红政策是一个市场诚信的问题,比如在国外上市公司的分红是连贯的,透明的,分红保持在稳定连贯的政策,是上市公司对股东一种诚信和负责任的表现。而我们国家的上市公司不存在一个稳定的、成熟的分红政策,中国上市公司分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所以中国上市公司在客观和主观方面都有一些因素影响着其分红。
  从客观上来讲,中国上市公司大多数处在一种成长较快的时期,由于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通过股市融资上市的,因此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本身就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从扩张角度还需要保留一种资金的盈余扩大。还有一些公司是无利可分的,没有盈利能力也就没有分红能力。还有一种公司有很强的盈利能力,比如账面上有很客观的未分配利润余额,比如一些绩优股贵州茅台等,每股未分配利润高达6块以上,但是这些公司就是不进行现金分红,在这种盈利能力强可分配利润高却不分的情况下,一个解释就是上市公司不自信,还有一个是上市公司缺乏一个回报的意识,上市公司要留着未来的不时之需,但是这对于股东来说是不公平的。股东未能获得分红的情况下,未来如果存在公司利润大幅下降,股价下跌,那么股东即未获得分红又承受了股价损失,这对于股东来说是不公平的。
  国际惯例中,上市公司就应该按期分红,按期分红鼓励长期投资而且使得投资的按期获得应得的回报,因此有利而不分配是对股东的一种不负责任,不诚信的表现。
  《证券日报》:很多上市公司也提到您上面说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扩大生产所以不分红,您觉得扩大生产和分红之间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么?
  董登新:这并不是一个矛盾体。有的上市公司每年年报每股未分配利润是很高的,但是就不分红,如果按照公司的说法是用来扩大生产,那么这个留存的利润就会用来增资扩股或用来投资使用,但是账面的未分配利润年年处于高位,这种公司根本不是扩张需求,也没真正将留存的利润扩大投资。
  这种长期处于账面的未分配利润是会贬值的,未来可分配利润的内在价值来讲就是贬值了。
未登录用户请在此登录:
插入股票行情图
插入基金行情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利润现金保证比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