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尼国家要在最近人民币为什么贬值贬值之前降息??为何

央行的能与无能:2015年降准、降息、人民币贬值可能性分析&日 14:17本文由中融信托产业金融部王秀海推荐&& 关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人们已经看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下行,对未来10年中国经济增速能够维持在多高,还需要谨慎评估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仍能至少维持6%-6.5%的增长,对于未来10年的物价水平,大多数学者认为物价中枢将再下台阶,即处于1%-3%的区间,与此相应,中国货币政策应该走向宽松,越来越多的声音在呼吁普遍降准、降息和放松货币供应量。&关于普遍降准。一个貌似奇怪的问题是,中国央行是否具备调降4-5个百分点的能力?这个问题和突兀,但并非不需要思考。&需要理解的是,央行“蓄水池”有两种锁定,一种是通过存准率的深度锁定,一种是通过央行票据的浅度锁定。从2006年开始,存款准备金率的持续上升,是和中国国际收支顺差比较多,外汇占款增长迅速相一致。&即央行在外汇市场买入外汇释放人民币,再在公开市场释放央票对冲人民币,简单来说,货币当局负债端的21万亿多的存款准备金,对应的是央行资产端的外汇储备。事实上并不存在20多万亿的沉睡在央行的闲钱。&在既有的基础货币投放和冲销框架下,中国央行具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能力,但并不完全具备持续降准的能力。负债端存款性机构在央行的法定和超储,要么通过减少资产端的外汇储备来进行,这几乎不可能,要么通过回笼央票来进行,而央票余额只有1.3万亿,尽数回笼也只相当于0.5个百分点的降准,除此之外,央行如何降准?&我们也许忽视了,基础货币的外汇占款投放,意味着外汇储备和存存准金几乎一致的上升关系。也就是说,事实上并不存在多达21万亿的闲钱。&因此,期望普遍持续降准,对央行来说,是难能和难行之举。&怎么办?央行可以有多种选择,一是创新运用再贷款工具,就象在SLF、PSL那样,二是尽管不具备四五万亿级的降准能力,但央行仍可尝试较小规模的降准操作,这在2014年9月之后已逐步有所体现;三是新老划断,即已有一般性存款维持既有存准率,未来一般性存款的增量部分,实施新准备率,这种新存准率可能有必要回复到2006年之前的水平,例如,增量存款的准备金率也许应低至10%。&央行总是有智慧的,2001年底,央行持有的国债卖无可卖,无法回笼流动性,随后央行票据问世了。当下持续普遍急降准如果难行,也可能迫使央行全面审视基础货币新的释放机制。&关于降低利率&在2014年底,央行采取了降息举措,贷款基准利率下行了40个基点,存款利率下行了25个基点并扩大上浮区间至120%,这种不对称降息使得银行的名义息差急剧收缩了40个基点以上。显示了国务院对2014年第4季度宏观经济的不乐观,以及对2015年争取良好开局的迫切心态。&但这和市场广泛预期有差距,市场期待2015年央行能够至少再采取3-4次降息,以根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结症。如果认真考虑央行的能与无能,我们可以判断,市场的大幅降息预期是缺乏可操作性的超现实主义设想。&信用定价=信用利差+无风险利率。对于这个等式应无异议。其中无风险利率主要取决于长期核心通胀;信用利差取决于实体经济的风险收益。因此,央行大致上并不具备降低信用利差的能力,但具备降低无风险利率的水平。这也是伯南克量宽操作的关键着力点。&首先要说明的是,观察信用利差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市场关注。次贷危机之前,美国企业债收益率的波动,以欧式期权去诠释波动率的话,清晰传达了信心趋向崩溃的轨迹。&在中国也一样,在2014年10月底,信用利差陡然下降时,人们将之归结为央行的定向降准,和财政部对地方债务分类管理,很可能忽略了投资者突然的情绪乐观和资本市场随后的汹涌狂潮。&在12月黑色星期二降临之前大约一周,债市已提前一周清晰表达出信用利差再度急剧放大的信号,也就是投资者在重新审视风险。但资本市场已经在找猪和找风中迷失了自我。有做债经验的基金经理,在这次A股的急剧上升中,表现得比没有做债经验者要优秀得多。&从本质上看,信用利差取决于实体经济的经过风险调控的收益率水平,也就是俗称的产业资本回报率。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的税后净利润率为5.5%-6%,利润增速为12%;而在2014年则估计分别为5.53%-5.5%和7%,产业资本的回报率仍在温和降低,不良资产仍在继续堆砌,实体经济还没有到风险和利润的拐点。&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信用利差呈现的只能是短暂波动,而不是趋势性的拐点。如果乐观的话,也许2015-16年间,中国产业资本能探明风险回报的底部。央行无力调控这一探底进程。&从技术上说,政府如果想要强行拉低信用利差,大致的手段有三种:一是无限买入有毒资产,这是伯南克危机救助方案中所采取的,但却被忽略的;&二是以政府担保方式,部分承担产业资本运营中面临的风险,这个策略中国政府也在采取,最为典型的是PPP设想和为科技企业,小微企业设立政府融资担保或基金引导机制;&三是允许加杠杆措施,杠杆上升不能降低信用利差,但可以使之更具波动性,也就是让银行家或企业家的行为更像赌徒。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就是典型的金融加杠杆进程,但目前这种加杠杆已空间受限。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和央行都没有特别明确的举措,来人为压低信用利差。&央行是否应该降息,如何降息的关键,聚焦到如何引导无风险利率的下行上来。从可行层面看,央行要解决融资贵的唯一现实途径,恐怕就只有降低无风险利率了。&但是,目前中国十年期国债利率3.6%-3.8%,储蓄基准利率为2.75%并可上浮20%,为什么在中国无风险利率,持续偏离中国未来将经历的核心通胀水平?这其中有一系列因素需要考虑。&因素一,中国CPI是否可靠?二、央行不显著的数量宽松是否影响了无风险利率?第三,利率市场化是否影响无风险利率,第四,存准率是否影响无风险利率,第五,国库现金管理是否影响无风险利率等等。&第一,中国CPI数据相对可靠,原因比较简单,统计局的商品和服务篮子较为可信,并且物价采集员采集的物价数据比较可信。最重要的是,除了很罕见的特殊月份,中国官员通常不会因为物价指数而受到上级官员的行政压力。&因此中国物价中枢是逐步下行的,在90年代中枢为5%-8%且波动率极大,在21世纪头10年中枢为3%-5%且波动率较小,而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物价中枢将走入1%-3%的区间,中国无风险利率显然有持续下行的压力。而目前中国的无风险利率高达2.5%,远远高于历史均值,也和全球无风险利率的空前低位背道而驰。&第二,央行不显著的量宽操作。这确实影响了无风险利率的下行,但这不是决定性因素。&第三,利率市场化。这是一个很大的扰动冲击。我们曾经在2012年写过12篇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报告,其中一篇的结论是,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不承担风险的储蓄者,尤其是富裕的食利阶层,而不利于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尤其是财富杠杆较高的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利率市场化使得储蓄争夺战尤其激烈,理财和私人银行等高收益的类储蓄产品不断涌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变得不清晰。央行目前的做法并不可取,要么存款侧的利率市场暂时停止,要么加速完成最后的临门一脚。2015年央行应该完成存款侧的利率市场化。&第四,存准率是否影响无风险利率,这勿庸置疑。以余额宝为代表的零售货币基金,和银行储蓄之间的息差是典型反映,这至少使得无风险利率被抬高0.5-1个百分点。关于持续大幅调降存准率,我们也已经讨论过,央行是上了灯台的老鼠,不容易下来。&第五,国库现金管理框架。这是貌似奇怪,但却非常实际的问题。人们不难观察到地方自发自偿债,和国债之间曾一度出现息差,也不难发现国库现金协议存款的中标利率,和国债利率之间的息差。&导致这种息差的根本因素,在于包括国债发行收入在内的国库现金,必须存入央行,而地方债的发行收入则存入商业银行。&因此国债发行意味着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持续丧失。从地方债和国债一度出现的息差来看,国库现金管理框架,至少使十年起国债利率被推高50个bp.也使得央行和财政的关系持续不佳。&从上述因素看,中国无风险利率高企不下,央行难以辞其咎,而地方政府和国企的所谓预算软约束,举债不计成本有可能是影响因素,但绝非决定因素。因地方政府也罢国企也罢,其融资行为都必须遵循市场规则,且其预算也并非完全软弱。&如果说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必要的,其他因素,包括不充分的量宽、存准率、经理国库,都明显存在央行抱残守缺的烙印。央行以其相对开明的形象,博得了民众尤其是学界的称赞。但小川也是人,也有各种约束。从县支行的处置方式,到坚持经理国库,折射出央行不是没有部门利益盘算。&到此我们总结一下,为什么钱多钱贵?&1、央行无力影响信用利差,信用利差取决于产业资本的风险回报率。除非政府人为加杠杆或分担风险;&2、无风险利率应该下行,但却下行得不够充分,原因在于量宽不足,存准率,利率市场化和经理国库等多种因素。&3、从长期核心通胀看,目前的无风险利率显著偏高,严重阻碍了融资成本的下行,也使得深灰收入分配有恶化的可能。资本应该掌握在承担风险的投资者手中,而不是掌握在不承担风险的食利者手中。&那么,央行可以做什么?央行可以做的有许多:&1、从体制改革看,放弃县支行,放弃经理国库,让政府存款流入银行系统;2、如果央行缺乏持续降准的能力,那么央行可以考虑存款新老划断,对新增一般性存款,采取较低的存准率;&3、采取加杠杆措施,放宽贷存比约束,更根本的举措应该是采取新巴塞尔协议的流动性管理框架,使贷款通则和贷存比逐渐淡出历史舞台;4、加速存款基准利率的降息,并扩大浮动区间,以完成利率市场化。&那么,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应该对融资难融资贵否但怎样的责任?几乎不需要负担什么责任。缺乏银行从业经验者喜欢夸夸其谈中国的商业银行如何缺乏竞争力。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道理。&1、竞争高于产权,不要忽视中国银行业残酷的竞争,甚至过度竞争,因此没有银行能控制存贷款利差;2、银行无力控制信用利差,除非银行改变其风险容忍度;3、如果用bankscope数据库计算银行业的净息差,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银行业的净息差,低于拉美,北美,和欧洲接近,你不能总是拿台湾,香港的息差作为基准;&4、银行已采取了大部分投机取巧的方式来逃避监管和加杠杆,其典型是影子银行系统的膨胀;5、中国银行的作业成本已是全球最低,上市银行的收入成本比仅为30%,全球银行业则在60%;6、有人可能梦想互联网金融能显著持续降低融资成本,现实则是,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价格,是异乎寻常的昂贵。&因此我们大致可以判断,中国银行业基本不再具备主动降低利差的能力,但仍具备以利润和拨备缩减,不良资产上升来被动吸收息差继续收窄的冲击。到此,如有你是有耐心阅读完上述文字,并停下来思考一下的极少数金融从业人员的话,你应该不难得出2015年央行如何降息的结论:&1、2014年底,央行最大一次降息已发生,2015年不会有更大力度,&2、要求央行再2015年降息3-4次是不现实的,如此银行业的净息差有可能消失,&3、撼动信用利差,必先改变产业资本的回报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4、就单纯降息举措而言,央行可能依据增长,物价和无风险利率的变动,至多再2015年上下半年,各有一次25个BP的降息,降息主要针对存款侧。&5、2015年底央行有可能完成利率市场化。&关于人民币汇率调整&关于人民币汇率,一个十分重要但却被忽略的问题是,为什么次贷危机至今人民币不贬值?&次贷危机之后欧美日的货币操作,无非是联手操作利率使之处于空前低水平,另外就是欧元和日元汇率的显著贬值。不仅如此,全球贸易和投资也陷入困境,国际贸易增速甚至低于全球经济增速。&从购买力平价角度观察,人民币究竟是低估还是高估了?只要在全球主要国家走一走,答案就显而易见。&从中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来看,持续上升的汇率,人力、土地和资金价格,已使得中国外贸大致和日韩处于同一竞争线上。人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制造业产业升级进展并不快,因此中国产品和日韩产品在品质上的差距并没有显著缩小,但价格优势却基本丧失了。&从人民币国际化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可能对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第三极充满兴趣,但从清迈协议多边化,到香港离岸人民币的清算行模式,到人民币跨境购销的代理行模式,到新近双边挂牌和交易模式。&人民币国际化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因素仍然横亘:资本项目难兑换、人民币汇兑清算安排的复杂性,以及境内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我们不否定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但应对新常态调整汇率水平,是近渴;人民币国际化,是远水。&从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来看,年,人民币分别升值2%和8%,这使得外贸雪上加霜。我们必须看到,至少连续两年,海外顺差大于结售汇顺差,这可能暗示着资本已开始外流。&因此,继续维持人民币强势,很大程度上是有损于中国经济转型的虚张声势。&怎么办?央行可以有多种选择,一是继续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二是推动人民币在波动中温和贬值;三是毫无征兆的,够力度的一次性贬值,例如贬值15%-20%,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回到95-100。&贬值之后有国际压力怎么办?很简单,在贬值暂时挨骂,和不贬值硬挨打两者之间,选什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共1条& 发表了博文《央行的能与无能:2015年降准、降息、人民币贬值可能性分析》本文由中融信托产业金融部王秀海推荐关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人们已经看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下行,对未来10年中国经济增速能够维持在多高 |&|&|& 来自& |& 西亳炉火
2月21日 13:42  前言  08年惊吓过度慌忙施政以来的大放水下猛药,眉毛胡子一把抓,让中国经济结构和财富分配恶化,弊端已经完全暴露:钱流入权贵和利益阶层口袋,差距拉大民怨加大;经济结构矛盾加剧,又大干快上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重复投资的产能,各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原材料和恶性通胀、房价及租金高企,商业利润压缩,企业盈利下降。  乘着全球放水人为推迟的全球经济衰退的正式暴露,潮水开始退出,也是时候检讨修正了。  因此,不能再继续印钞模式的真放水,只能挤水,借水,节水、调水。  挤水:降准,降息  借水:外资,外国热钱  节水:政府开支缩减  调水:收缩外部投资,比如卖美债。  现状  前期温和的降准降息,确实是在温和的挤水-----因为经济衰退,要保值资金血液的惯性流量,防止房市和股市等资产价格过快下跌,不能断粮,实现逐步下移,就是期望软着陆。  但国内的热钱警觉衰退了,想跑!这怎么能行呢,党国温和的放水想维持局面,你们这一撮如果跑掉,那就失血了,血液流量不够,局面就维持不住了,得崩溃硬着陆了。--------汇率升值,稳定热钱的军心!  同时,美国此次QE3也是温和逐步的放水,这批新热钱也要找出路,他们完全预判了上述情况,所以最近流入香港和内地,期望沾光人民币此次升值获利。  此次汇率升值,实质标志着紧缩政策确立。  在经济衰退下,货币升值一定是冒险的,升值到临界点,出口这架马车会死人的,所以,现在的升值政策,都只是混沌期的暂时权宜之计,暂时用升值手段委屈出口,避免加息牺牲房市股市崩盘。  (加息也是紧缩的标志,但为什么没有加息?若加息,则国内房市股市承压巨大,风险很大。不到最后,不敢加息。)  但是,但是,但是。。。。。我认为此次紧缩是短期行为,小碎步升值,小碎步加息,不断想办法挤水,借水,节水、调水维持局面缓慢下行,等待下一轮印新钱的发展期。  为何?  -------货币升到临界点,出口真的就死翘翘了。一到临界点,升不动的时候,这些热钱还是会外流。  -------加息过大,房产崩盘,这是不行的。这个行业是前面十年发展的主业,只能软着陆。  -------任何一个政党在通胀和紧缩之间,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通胀,宁要表面繁华维持,不要失业造反。从维稳政治看,通胀是长期的既定策略。只不过目前全球大环境不好,得顺势喘口气休养生息,短期的紧缩是中场休息。  -------所以,我觉得是短期行为,党国是在跟时间赛跑,在抢时间差,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后,结束紧缩,进入一下轮温和通胀之路。  那么,什么时候这种中场休息会结束?我估计是2013年整年时间。  如果能执行一个1年时间的快速紧缩期,完成政府精简和产能精简,将是一件大好事。  然后进入下一轮十年放水,通过免费医疗,免费十二年义务教育,提高低保和企业员工退休金,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压住房价,降低个税和企业税负等手段来完成逐步完成财富向普通民众转移------------------最终还财于普通民众---------来提振内需,完成经济结构的转型。  亲们,我是不是太理想主义了?是不是把当权者想的太仁慈了?  远方,你怎么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元芳,早点睡觉了
  目前升值表现的货币紧缩只是中场休息的假象。节点一到,立马放水。  下一轮放水的标志是什么?——人民币贬值(保出口),降息降准,印钞投资(我猜测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将是下一个十年投资拉动经济的唯一道路。)。
  党国现在就想用一切办法维持局面,严防经济崩盘。  而鬼子们赚的盆满钵满的热钱流出,逼人民币升值,是想***崩溃,崩溃以后再次调转头进来抄底,这就是剪羊毛----这次囤积在香港的热钱就是等候着下手做空中国的。  若党国失败,经济崩溃,房子股票跌是小事,实业产业将被鬼子们控制将是长久灭国之难-----上次鬼子来是炒股炒房制造泡沫的,这次一定是冲着控制实体产业来的。
  现在的一切政策都是维稳,稳住鬼子和国内的资金,权宜之计。  都在与时间赛跑。  美国大选和SB大之后,一切分晓。  是中美继续互相妥协苟且纠缠,还是撕破脸翻脸拆台?拭目以待。
  取消出口退税,限制外资投资实业,逐步用国企民企替代外资,估计是下个十年经济主方向  
  人民币汇率两个涨停,步步惊心。  迷茫不?  高人指点指点!
  @镝箭 6楼   取消出口退税,限制外资投资实业,逐步用国企民企替代外资,估计是下个十年经济主方向  -----------------------------  您说的这两条,我觉得是乱搞傻出牌,没有任何逻辑。  取消出口退税?----自己整死出口?目前玩不起,保出口和扩内需是健康经济的两大支柱。  限制外资投资实业?国企代之———更不可能,朝鲜可以,中国早加入WTO,还一直指望欧盟给予市场经济体系的认证。这么玩。。。。?  坐等高人!
  这“涨停”的一幕在25日第一次上演。来自WIND的数据显示,2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高开于6.2450后迅速上行,午后开盘不久,该汇价便触及6.2417这一相对于当日中间价上涨1%的“涨停”位置,而在下午约15时50分后一直牢牢封死“涨停板”。2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价再度走高,开盘就封在6.2380这一最新的涨停价位水平。  从交易情况看,市场抛售美元情绪较强烈。有银行交易员称,客户唯恐美元继续下跌,开始大量卖出积累的美元,银行头寸居高不下。不愿意留美元令人民币当日以涨停收盘。  对人民币汇率飙升的原因,很多人与“热钱”联系在一起。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推出QE3以来,全球热钱开始流入亚洲地区,香港最近表现明显:股市、房市上涨,港元汇率上升。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指出,热钱涌入香港推高港元持续走强,虽然与人民币汇率并不直接相关,但在外汇市场上,港元持续升值势必加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从而给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带来影响。  ----------------------------------------------------------------------  如何做空?先拉先做多,然后调头。  香港市场已经有所反应,接下来看内地A股和房市是否有一波中期反弹?
  我内心还是希望SB大以后,出现强力的新领导人带领国家走回正道  还残留这一丝幻想。
  回复第8楼,@solor2008  @镝箭 6楼   取消出口退税,限制外资投资实业,逐步用国企民企替代外资,估计是下个十年经济主方向   -----------------------------   您说的这两条,我觉得是乱搞傻出牌,没有任何逻辑。   取消出口退税?----自己整死出口?目前玩不起,保出口和扩内需是健康经济的两大支柱。   限制外资投资实业?国企代之———更不可能,朝鲜可以,中国早加入WTO,还一直指望欧盟给予市场经济体系的认证。这么玩。。。。?   坐等高人!  --------------------------  你还相信WTO?经济全球化玩不下去,估计下来就是局部自保了,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能源安全和粮食问题了  
  加入WTO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期,欧美玩不下去了,再玩WTO欧美的高端制造业将不保。  现在中国将要力保的就是能源和粮食,保住这两项,没什么不可以牺牲的。  
  不  
  战争已经开始了  
  不明白为何最近人民币会出现如此快速的变化  
  粮食!!!!!!!!!!!!
  感觉有点像美国人做好事向中国人输送金钱发展经济,看不懂当局。最近人民币有加速下冲的迹象有点主升浪的意思。  
  最大的庄是央行,在制造升值预期,缓解美大选压力和热钱流出。
  回复第18楼,@辉辉王123a  最大的庄是央行,在制造升值预期,缓解美大选压力和热钱流出。  --------------------------  觉得有理  
  节水政府开支缩减---难!
  原标题 [防范热钱风险成为亚洲课题]  自美联储9月13日宣布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来,亚洲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纷纷出现价格上扬。在美国大选即将开始投票之际,美联储10月24日的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继续执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有分析预测,美联储还可能于12月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扩容。美元在全球市场释放的能量令人关注。  当前,东南亚市场的热钱问题也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标准普尔驻新加坡分析师陈锦荣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亚洲市场回报率相对较高,而且汇率上升的可能性较大,大量资金涌入亚洲市场,给亚洲各国政府带来很大挑战。  资本流动性激增  由于投资者寻求更高的收益,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所产生的过剩流动性已迅速进入亚洲市场。截至10月25日,反映亚洲地区股市状况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亚洲(除日本)指数上涨了近4%,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也有相当大的涨幅。香港恒生指数过去3个月以来已上涨了10%。泰国股指今年累计上涨了28%,菲律宾股市涨幅达24%,印度一主要股指也上涨了23%。新加坡大华银行经济分析师全德健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对金融产品价格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  在债券市场方面,渣打集团的数据显示,印度尼西亚债券市场9月净流入外资约13亿美元,8月则为净流出5.4亿美元。韩国市场9月净流入外资14亿美元,8月净流出24亿美元。在东盟和韩国,近几个月来发债成本一直被压低,特别是长期债务,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外资持有的债券在上升。陈锦荣表示,这些迹象显示,外资对这些经济体带来了冲击,如果政府没有应对,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资产泡沫,或者信贷规模过于快速上涨。  全德健表示,金融市场价格上升,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带来大量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则是这些流动性寻求高回报。  作为十分开放且政策透明度高的亚洲经济体,新加坡的房地产市场也受到外资热捧。第三季度新加坡私人住宅价格暴涨了56%。近几周来,新加坡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例如缩短房贷年限,减少房地产杠杆等。有分析认为,美元供应过剩是祸根,它扭曲了估值,推动房价和租金进一步上升,并再次提高通胀。  面临货币升值考验  近期人民币汇率重回升值轨道,有数据显示,人民币、韩元以及新加坡元过去3个月来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幅度在2%—3%。麦格理银行的数据显示,9月亚洲各国央行花费了180亿美元来抑制本币升值,是今年1月以来最高的水平。“亚洲货币将面临升值压力,同美国推出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时不同的是,亚洲各国央行将不会让本币升值太多,因为全球增长疲软”,麦格理银行外汇分析师大卫·福雷斯特表示,这将促使政策制定者采取进一步行动,以阻止本币升值。  美国经济分析与咨询机构“环球透视”经济学家埃德尔斯坦指出,新兴市场国家虽然普遍面对货币升值问题,但由于中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中国这方面的压力可能小一些。需要注意的是,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可能长期化,而且由于美联储正在实施的另外一项货币宽松政策“扭转操作”将于今年底到期,美联储可能在今年12月进一步扩大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他对本报记者表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刺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其传导效应会致新兴市场国家国内物价上涨。由于美元疲软,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竞争力也会受到削弱。  摩根大通美国首席经济学家费罗利对本报记者表示,“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关注自身国内金融市场状况,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警惕长期风险  谈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陈锦荣表示,应该说是风险大于收益,长期风险大于短期风险。信贷过快增长、资产泡沫、中长期的通货膨胀是三大主要风险。  首先是东南亚的银行贷款市场以及企业发债市场。现在东南亚各国发债成本、借款成本很低,大家预期低利率现象会持续很久,因为美国、欧盟的问题至少两三年内不会解决,这就出现了信贷幻影,造成借款过多,未来如果利率突然上升,或者当地经济状况出现变化,银行会面对很大的违约风险。所以,政府对控制信贷增长的态度非常重要,现在应该实行比较紧的信贷政策,以防未来信贷风险上升。  陈锦荣还表示,目前,韩国等东亚多数经济体对外资多有戒备,对外资持有本地债券增加了一些限制,因为其本地资金充裕,如果加上外来资金,带来的风险会比较高。另外,一些国家主要针对泡沫可能形成的领域出台一些政策,例如房地产市场等。但越南等一些国家因为其缺乏资金,对外资更为欢迎。所以亚洲各国政府对外资的态度取决于本国的融资情况。  受访专家均称,虽然资金大量涌入亚洲市场,但出现类似上世纪90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小。首先,各国政府经过危机的洗礼,对外资更为审慎。其次,这些国家资金充裕,借债规模小。最后,很多国家外汇储备很大,央行有能力来应对外资流出的情况。  (驻泰国记者王慧驻美国记者吴成良 曼谷、华盛顿10月26日电 ) (来源:人民日报) .
  老美12月还要提高放水规模,打着刺激本国经济复苏的旗号,实质是放出来稀释债务,更要外币升值来坐收渔利,好狠,继续割全世界的羊毛赤裸打劫。  全球经济衰退的形势下,为什么老美还要如此这么逆天啊?  虽然是地球的大庄家,但非得把全世界都搞崩溃才罢手啊?  ------不把欧元,人名币亚元搞的彻底熄火,他的美元地位有风险!在你们动我之前,继续放水冲垮你们。  中国内部前面几年的问题没解决啊,不敢放新水;  外部老美逼着升值;  钓鱼岛和南海。伊朗的战争风险;  ------内外都决定党国要紧缩一段时期忍着被割肉,看欧洲,亚洲其他国家谁先死!
  这是党国不敢撕破脸的被动情况。  若敢撕破脸,人民币贬值,降息蒋准把热钱赶走,刺激出口,内部放水刺激经济和福利支出。----这是不可能的。  党国哪敢跟美帝撕破脸呢,儿子孙子都在那边呆着呢。  等着被割,朱溶剂时代的紧缩状况可能会再次重演,那一次内部牺牲的是国企,这一次内部牺牲的是谁?公务员还是民企?
  ------美帝对中国是两手准备。  目前党国妥协选择人民币升值用割肉换时间,热钱就做多获利;  一旦党国撕破脸人民币贬值,热钱就快速撤退反手做空打残你  ——此次,我担心的是,还没等中国完成政府精简和产能精简,解决好放新水抗衡老美的各种疾病前,热钱就会提前做空,彻底作乱中国,再谋抄底控制中国经济。
  我们这一代人,都太高估中华帝国的权贵们的品行了,求求大家了,咱能不能也学习一下权贵们,咱也素质低下一回,可以吗?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美国,二战奠定的地球庄家的位置难以撼动  美元剪羊毛收益,美军无力恐吓,来操控能源和黄金等大宗商品控制世界的两条动脉;  世界周而复始,全世界给美国做长工交租子,美国人就是地球的地主,养着英国和加拿大两个小蜜。  虽然仅凭美军和美元做地主,但这个地主还很有事业心,高新技术也是毒霸全球,又狠又有才,咋整?
  刘明 武彦
  也有可能是日本的资金走投无路,冲到香港了  
  升值的紧缩信号,让股市恐惧大跌,  政府就是要跌个坑出来,引诱让热钱进场低吸。
  通过免费医疗,免费十二年义务教育,提高低保和企业员工退休金,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压住房价,降低个税和企业税负等手段来完成逐步完成财富向普通民众转移------------------最终还财于普通民众---------来提振内需,完成经济结构的转型。  ==========  完美啊...这些是割谁的肉啊...
  引诱热钱进场充实资金链,稳定国内经济局势,但又不允许大涨大跌。热钱会听话吗?
  @迎面吹来西北风 30楼   最终还财于普通民众---------来提振内需,完成经济结构的转型。  ==========  完美啊...这些是割谁的肉啊...  -----------------------------  呵呵,人总得往好处盼吧,假如中奖了呢,哈哈
  9月国务院表示要促进出口,月底提出了政策,20几天后突然让人民币升值,确实看不懂!
  @地茫茫天茫茫 33楼   9月国务院表示要促进出口,月底提出了政策,20几天后突然让人民币升值,确实看不懂!  -----------------------------  他发现热钱想跑,会造成国内的资金链会更紧张。  在自己的经济问题么有解决前,不能再印新的,只能圈住热钱来维持。  出口,暂时牺牲一下,只要不彻底搞死就行。  党国在抢时间,尽快解决问题,然后结束紧缩,自己印新票放水下一轮发展。  自己身体康复了,才能吃壮阳药。某种程度上讲,热钱就是来给党国救难的,当然中国必须付出人家收益的;但这是双刃剑,弄不好反咬一口,所以就想日本人用伪军,既用之,又防之,主客博弈。
  如果以上的逻辑推理大方向没有问题,  那么,我们眼下需要分析的是:在这个过渡维持阶段,党国请来的热钱帮手资金,会引导进入哪些领域?哪些领域是党国希望资金介入,同时这些资金认为也是有利可图的?  QE3以来,全世界的股市和楼市都上涨了,就中国是个例外?这又是为何?
  @solor2008 3楼   党国现在就想用一切办法维持局面,严防经济崩盘。  而鬼子们赚的盆满钵满的热钱流出,逼人民币升值,是想***崩溃,崩溃以后再次调转头进来抄底,这就是剪羊毛----这次囤积在香港的热钱就是等候着下手做空中国的。  若党国失败,经济崩溃,房子股票跌是小事,实业产业将被鬼子们控制将是长久灭国之难-----上次鬼子来是炒股炒房制造泡沫的,这次一定是冲着控制实体产业来的。  -----------------------------  热钱是双刃剑,控得住就是好事,控不住兴风作浪暴涨谋利,暴跌做空。
  @solor2008 29楼   升值的紧缩信号,让股市恐惧大跌,  政府就是要跌个坑出来,引诱让热钱进场低吸。  -----------------------------  因为没有看得见的收益,热钱不会进场。  但我判断不会跌的太深,虽然紧缩导致自身资金链紧张,但进来的热钱刚好补充一下,估计党国判断整体资金链大池子没问题。
  楼主:solor-27 19:22  我内心还是希望SB大以后,出现强力的新领导人带领国家走回正道  还残留这一丝幻想。  ~~~~~~~~~~  大人,咱们公雾猿手里的房子如何处理?  
  作者:帅帅a花开 回复日期: 11:10:46  回复   提供看法,大家讨论:  1:外资进入中国已经很久了,局已经布好了,只等一个好的价格和时机赚够走人。  2: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价格和时机对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外国金融的价格和时机不对。表现在股票价格低,房地产低迷,既没有合适的价格,也没有下家接手。  3:热钱进入香港提高香港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提升人民币估值,间接提升全世界中国金融资产的价格,为先期进入中国资产的外国金融资产抬轿。   4:这次金融战中国和美国金融资本斗很久了,不是现在才开始的。所以全世界股票涨,美国欧盟无限量化宽松,中国股票和房地产就是不大涨,而且成交低迷。  5:一句话,外资想走人了。既然忽悠不了政府,就忽悠中国老百姓和他们一起干。  不知道表达清楚没,谨供参考。  =====================================  这个判断有一定道理。
  回复第33楼,@地茫茫天茫茫  9月国务院表示要促进出口,月底提出了政策,20几天后突然让人民币升值,确实看不懂!  --------------------------  手忙脚乱而已  
  围剿与反围剿,这个时候央行要有取有舍,不计一时之得失,以消灭热钱的有生力量为目的。  如果还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老是两难无法取舍,麻烦就比较大了。  这次老百姓是承受不起了,需要中央政府作出牺牲,看下来怎么应对了。  
  @镝箭 42楼   围剿与反围剿,这个时候央行要有取有舍,不计一时之得失,以消灭热钱的有生力量为目的。  如果还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老是两难无法取舍,麻烦就比较大了。  这次老百姓是承受不起了,需要中央政府作出牺牲,看下来怎么应对了。  -----------------------------  消灭?为啥?  我们不能极端。  我说过热钱是双刃剑,管好了就是帮手,不管好就是会兴风作浪。  当下的局势,党国是需要热钱帮助的  我前面推理过,目前党国不可能大肆放新水,只能借,挤,调。  央行今天又开始巨量逆回购调水,表明现在到处缺钱,资金链紧张的原因是什么?-----按道理说前面放的N万亿资金应该不缺钱啊,都哪里去了?沉淀了,沉淀在权贵利益集团口袋里(并在外流转移中)----如果这些钱在流转,经济就不缺钱了。  升值---圈住准备外流的钱,同时吸引少数进来的;  降息降准逆回购----挤银行沉淀的资金出来
  为什么后来一直降准逆回购,而不敢继续降息?---怕刺激沉淀在银行的热钱跑路。  奶奶的
  楼主分析有道理
  把这几天的思考重新做个归纳整理如下:  -----------------------------------------------------------------  感觉当前的股市,与国内经济领域的资金链关系 特别 的 敏感紧张。  由于前面几年放了N万亿的新水,导致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财富差距拉大,从11年开始,深层次问题都剧烈暴露出来,虚假过度的繁荣开始引起警惕,导致放新水的政策开始收手。-----估计高层原以为,放了那么多新水,即使现在收手,现有池子里的水也够维持用了。  谁知道,收手之后立马发现,流动性剧烈降低,社会资金链骤然紧张了,为何?这些钱都沉淀了和套牢了,很大部分放出去的新水都转化沉淀在权贵和利益集团口袋里(并在外流转移中)套牢在股市房市等各种投资品上----如果这些钱在流转,经济就不缺钱。  虽然大衰退貌似来了,美国的QE3也来了,但党国这次没有像上次手慌脚乱,不敢跟着放新水-------继续放会崩盘的,经济结构只会更糟糕,社会差距只会更大,关键的是,放出去还是回转移到权贵垄断阶层口袋,还是会继续炒房炒股玩投资品。  实体经济确实缺钱,不放新水,那怎么办?只能挤水,借水,节水、调水,把现有的水搞活。  挤水:降准,降息,逆回购  借水:升值(外国热钱),吸引外资  节水:政府开支缩减,过剩产能精简合并,减税减负  调水:收缩外部投资,比如卖美债。  挤水:  降息搞了一次,就不敢了。---降息预期刺激资金开始外流,前几个月数据很吓人。  所以只能一再降准,一再逆回购。  怎么样把沉淀在利益集团手中的资金挤出来,目前还没看到办法。  借水——外资在撤,所以必须升值。  人民币升值。圈住想外套的资金,小心吸引外部的QE3热钱。(热钱是双刃剑,管好了就是帮手,不管好就是会兴风作浪;交易所海外推介遇冷,诱骗不太成功;热钱囤积香港;全世界股市楼市都上涨,中国除外)  外部投资:美帝布局的钓鱼岛打乱了中日合作计划,日系资金在撤退,美乐了,中国上当。  节水:  目前不但还没动作,反倒满街的交警抄牌,税务征收过头税-----由奢入俭难,地方政府在最后的疯狂中。但缩减政府支出和重复投资,定时下一届的任务。  调水:  卖债券。美债,欧债。  -------------------------------------------------------------  以上就是国内资金链紧张导致的政府行为的合理解释。升值,逆回购,降准,折腾现有的水。  一切为了维持稳定局面,防止党国资金链紧张断裂崩盘。  从经济发展看,通胀是长期的既定策略,紧缩只是小插曲。只不过目前全球大环境不好,得顺势喘口气休养生息,短期的紧缩是中场休息。  等待内部政治经济调整后,自己身体康复了,才能吃壮阳药。再次放新水扬帆起航。   所以,党国是在跟时间赛跑,在抢时间差,完成各项治病工作后,结束紧缩,进入一下轮通胀之路:放新水,挤出利益集团手里的沉淀资金,收入分配改革充实中下阶层民众口袋促进内需。  现在只有中国大陆的股市和楼市没涨,我想问题可能在于,想圈住和吸引的外部资金还不够,外围资金在观望;内部权贵资本热钱外撤依然加速。  估计,搞活党国的资金链的动作还要继续:升值!降准!逆回购!减税减负!  如果接下来内外热钱稳住流入到一定规模,估计会流向哪个领域?  实业萧条,内需不足产能过剩,资金暂时不会这么傻。  楼市肯定得政策压着,整体波动幅度不大,没确立新的经济支出,胀死不得,崩溃不得。  剩下之后两条路:  股市----拉高一波震荡,狂发新股分配资金,通过股市完成企业与资金的对接?  债市——近期新闻一直提倡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难道这是新的池子?
  人民币兑美元汇价上周五创出十九年新高,香港人民币金融产品咸鱼翻身,扭转今夏资金外流货币贬值之声不绝的势头。然而,就在汇率议题被其他“热点”取代、淡出中美关系最具争议的项目之际,本来不应在汇率问题上“说三道四”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上周末出席IMF/世银东京年会时“旧事重提”,力促新兴经济体容许货币加速升值。伯南克虽未指名道姓针对中国,只说部分新兴经济体的决策者选择有系统地抗衡货币升值,以此争取出口优势和推动本土增长。  然而,有“伯南克打手”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Jon Hilsenrath 把话说得明白,伯南克这番看似适用于所有新兴市场的评论,实际上乃对准中国而发。老毕相信,Hilsenrath下笔前必已先向伯南克求证,作此引述并没有曲解美联储主席的意思。  有趣的是,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虽不在东京,仅派副手列席,但伯南克在汇率问题上有的放矢,周小川不甘示弱,通过新华社跟伯南克“隔空开火”。周小川警告,西方大国相继推出量化宽松措施刺激经济,可能促使通胀升温,人行正密切监察相关风险,随时因应形势微调政策。周小川还提到,欧美央行上月分别落实直接货币交易(OMT)和第三轮量宽行动(QE3),亚洲各国央行应考虑采取措施回收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以长远消弭环球宽松政策引发的通胀压力。  减息降准恐难成事  伯南克千里迢迢,借IMF年会力促北京容许人民币升值,顺道为美联储政策护航;周小川人不在东京,通过官方媒体发表的言论却跟其对口对径。在欧美英日四大经济体合力“放水”下,中国却独沽一味,以极短线的逆回购行动纾缓内地不时出现的资金紧张。  周小川强调,央行须为长远控制通胀作好回收过剩流动性的准备,这番话既跟伯南克东京言论相呼应,亦向期望人行在通胀回稳(9月份CPI上升1.9%,与市场预期相符,较8月份2%通胀率温和)、领导层交接大功告成后减息降准的投资者,发出安于现状,憧憬央行“放水”者勿期望过高的讯号。
  10月30日新闻:  中国央行3950亿逆回购创史上单日最高  日本央行增加11万亿量化宽松规模 |  印度央行降准25个基点  人民币兑美元再触及涨停(20::0) |  货币供应跳升有利实体经济回暖  ---------------------------------  周边的日本,印度都加大宽松力度!中国继续升值涨停,只通过短息逆回购改善流动性。  说明政府的稳健紧缩的决心没变。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天量逆回购操作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  9月,公开市场正回购和央票到期量为560亿元,逆回购到期量为3000亿元,不计当月发行的逆回购,全月公开市场需被动回笼资金2440亿元,市场资金状况总体偏紧。尤其自9月中下旬起,受银行季末考核和长假前市场资金需求上升两重因素的影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日益紧张,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一路上行,一度升至近7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为调节市场流动性,平抑资金利率,央行加大了逆回购操作力度,节前两周在公开市场上通过逆回购释放流动性总计7050亿元,其中节前最后一周实现净投放资金3650亿元,创下公开市场单周净投放的历史新高,9月份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资金达到4060亿元。受此影响,市场资金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9月26日起银行间市场同业拆放利率明显下跌,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资金利率还是有所上涨。全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放加权平均利率为2.93%,较上月上升0.09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3.0%,较上月上升0.14个百分点。  近几个月,央行并未如市场预期的调降存准率,而主要倚重于短期流动性工具来调节市场资金面,主要基于:一是逆回购能够通过对资金数量和期限的调整,实现对流动性更加精准的调节,实现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目的;二是常态化操作的逆回购能够比存贷款利率更快地传递央行的利率政策信号,对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可能更加直接有效。预计下一阶段央行仍将主要通过逆回购操作来调节市场流动性。
  不敢降息是因为会被理解为降息周期,这东西都是周期性的,没有这次降息,下次就升息的操作方式,都是周期性操作,要降就是连着几次的降。所以公开市场逆回购比较灵活,这次逆了,下次看情况还可以正回购。  而按照某经济学派的看法,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操作都是滞后的,也就是常说的一抓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抓,总之就是没有一步踏对节拍。  对比08-10的经济操作就能看出来了,4万亿下去,起来了房地产,现在好容易按下房地产,但又到了该放水的时候了。
  目前升值,逆回购的目的就是维持局面,看似一个紧,一个宽送,但结果是中和对冲。  严格意义上讲,只要不是加息,就不能说是货币紧缩。  至少2013年,我觉得都会一直处在温和货币的大环境下  温和这个词,估计以后会常态化。  温和紧缩,温和放水,交替循环,今后几年就是这种纠结探底震荡的缠绕时期。
  QE3后一直等着中国大放水的人很失望,不放水股市楼市涨不动,解套难;  一直赌升值,加息的也开始多起来,但我认为升值只是过渡阶段小步升,周边都放水我们偏去加息不太可能。。  政治换届和经济治病时期,上下两难,松紧纠结,盘整横盘。  11月份之后中美换届之后,会有短期明确的方向性选择。
  看一篇旧新闻,07-08大紧缩(快速升值/快速加息紧缩信贷)--09大放水(快贬值/降息/直接印钞),冰火两重天。  党国这次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吧,  -------------------------------------------------------------  3年多的持续稳步升值之后,人民币汇率是升是降,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杜艳 日  2008年12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贬值将市场坚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无情地打碎了。   1-8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并创下汇改以来中间价单日跌幅156个基点的新纪录,与此同时,银行间市场人民币汇率连续三天跌停板,甚至一度出现“做市商不做市”的事件。随后5天里,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价格将6.85左右的中间价击落到6.88附近。  无论境内远期市场,还是境外NDF市场,贬值已经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而在其背后,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讨论再次雀起。正如每一次汇率改革的艰难前行一样,本次的讨论也注定多有分歧,少有定论。  汇率惹的祸?  2008年初,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年会如此多变、不平静。从年初的“双防”到年中的“一保一控”到年底的“保增长”,经济形势变化之快超出了人们预期。  无可否认,国内经济急转直下与美国次贷的发生不无关系。如果说,美国的危机是源起金融创新过度,那么中国的情况则截然不同。  2008 年初,中国各项经济数据还依然“滚烫”:2月份CPI增长达到8.7%,PPI上涨6.6%,前两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5%,1-2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3%,广义货币M2增长达到17.48%,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9%。  直到6个月后,人们才如梦初醒:一派繁华的数字背后,中国经济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已经开始放缓。  而在此之前,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依然迂回于“输入性通胀”还是“结构性通胀”的争论中。尽管未有定论,但中金公司、高盛、JP摩根等机构开出的药方惊人地一致:用汇率加速升值来抑制通胀。中金甚至预期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应升值10%,同时辅以从紧的货币政策。  事实上,中国似乎真的践行了这一“药方”。2008年1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单季升值3.91%,几乎相当于2006年一年的升值幅度。至6月6日,人民币用半年的时间对美元升值6.6%。  事实很快给了政策以严酷的回应:快速升值和信贷紧缩,并没有触动引致中国“过热”问题的根源,但却带来了中国无力承担的结果。  2008年中,沿海的出口型企业遭遇空前困难。不少企业反映,节能减排、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调整等,综合因素造成企业成本急剧提高,而汇率让这一切雪上加霜。  2008年3月,物流与企业联合会统计的企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9.1%,5月滑落到55.4%,11月大幅跌至29%。高速回落显示了出口乏力,而出口约占中国GDP的40%。  汇率加速升值的影响还不仅于此。它不仅没有解决中国经济过热的根源,而且加剧了过热的可能。原因之一在于,加速升值后热钱的加速涌入。  还原用外汇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后计算,今年1-5月份新增外汇储备分别为885亿美元、573亿美元、644亿美元、1047亿美元、715亿美元。而不能通过贸易顺差和FDI等解释的外汇资金净流入分别为372亿美元、259亿美元、121亿美元、905亿美元、447亿美元,单月流入都高于去年下半年月均 158亿美元的规模。  而在4月份,汇率加速升值之后,中国的外汇资金净流入更创下历史新高。  由于外汇大量涌入,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亦水涨船高。2008年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07%,增幅比上年末高1.3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1.13个百分点。远远超出了年初既定的16%的增长目标。  人民币升值论鹊起  实际上,中国近8年来一直沉浸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梦魇之中。  2000年,中国还处在国际舆论不断“唱衰中国”的质疑之中,而次年,国际上已四处密布“中国威胁论”。2001年8月,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中国的廉价货币》一文,首次提到了人民币升值。  日,《日本经济新闻》刊登文章《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中国威胁论的升级》。此后,日本的政府官员开始在不同场合敦促人民币升值。  其后,日本政府成为呼吁人民币升值的急先锋。2002年2月,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在OECD七国集团会议上向其他六国提交议案,要求人民币升值。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文章,称“中国向亚洲输出了通货紧缩”。  日本的理由是,由于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加入,导致供给增加物价下跌,如果中国政府不能严格限制出口,那为了扭转国内通货紧缩的局势,应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或者让人民币升值。  从2003年开始,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舆论压力开始转向美国。  2003 年中,美国时任财政部长斯诺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先后表态,希望人民币更具弹性。从2003年6月开始,健全美元联盟抛出每月一期的《亚洲货币操纵监控报告》,认为,中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存在严重的货币操纵行为,它成为美国制造业失业的主要原因。在此之下,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给出了人民币汇率低估 15%-50%的测算。  突如其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让中国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  事实上,中国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汇率机制也成为中国历次外汇改革的核心内容。  1978 年到1993年,为了刺激外贸企业出口的积极性、保证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以汇率的双轨制为特征,实行外汇留成和集中管理制度。但到1994年,外汇调剂市场和官方价格之间差距巨大,企业不愿意将外汇卖给商业银行,造成企业外汇存款多,而官方外汇储备严重不足。  为改变这种状况,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给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建立了“重流入、轻流出”的管理体制,其目标是增加市场机制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Lz,很不幸,国内紧缩不起,无非不要留一个太烂的摊子给下一届而已,不要以为上层手里有什么牌,被动调整而已,最后结果就是妥协,中华大地易帜变色!  
  如果没有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也许会继续顺利推进。但危机改变了既有路线。为了避免货币危机的深化,日,中国政府庄严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由此维持了长达7年的人民币对美元的“8”时代,即事实上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暂时止步。  实际上,作为一种临时的制度性安排,钉住汇率制度确实不能长期实施。至200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7110亿美元,对外贸易顺差迅速扩大,贸易摩擦亦进一步加剧。   日,中国开始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此后3年的时间,人民币走上了渐进式升值之路。迄今,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约20%。  但世事如棋,问题总是推陈出新。  由于渐进式的升值过程中,不仅没有解决人民币升值预期问题,反而更加强化和坚定了预期,从而导致了中国长达3年的“反热钱战争”。  渐进式反思  汇改之初央行曾赋予了本次改革7大使命:贯彻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贸易条件;保持物价稳定,降低企业成本;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效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但事实表明,汇改承载了过多的期待。  由于稳定升值带来了丰厚的资本收益,这3年里,热钱打破了资本账户管制的层层樊篱,规模水涨船高。从2003年到2007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从4032亿美元涨至1.5万亿美元。  而央行成为所有外汇净头寸的最终购买者,基础货币投放不断翻番。2004年央行开始启用央票进行对冲,但成本不断提高。2008年中期,一年期央票收益率水平已经超过4%。  流动性过剩带来了三大后果:资产价格和经济基本面脱节;通胀如影相随,2008年上半年CPI超过了8%;投资过热迟迟难以退烧。  与此同时,由于资本管制,大量热钱通过贸易项下隐蔽入境,导致中国的贸易顺差逐年增长,并再次成为人民币继续升值的一个借口。  迄今,中国净顺差的格局依然未有改变。在流动性过剩的泡沫背后,央行不得不在年加大货币紧缩的力度。  但这几乎是一种错位:因投机资本大量涌入而导致的流动性过剩,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其几乎毫发无伤,而不断加息反而进一步增进了其投机的资本收益,从而刺激了加速涌入的热情。但另一方面,层层加码的紧缩却让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上升,融资困难,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马甲植物 52楼   不敢降息是因为会被理解为降息周期,这东西都是周期性的,没有这次降息,下次就升息的操作方式,都是周期性操作,要降就是连着几次的降。所以公开市场逆回购比较灵活,这次逆了,下次看情况还可以正回购。  而按照某经济学派的看法,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操作都是滞后的,也就是常说的一抓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抓,总之就是没有一步踏对节拍。  对比08-10的经济操作就能看出来了,4万亿下去,......  -----------------------------  赞同.专制制度下的任何决策都是极端化的结果,大旱大涝。  现在正在重走07-08升值紧缩的路,不过这次似乎柔和点。  下一次的转向会在13年么?应该不会再象09年的力度吧。  欢迎你多发表看法。
  常识  
  经济学说破天无非过日子  
  @清算办主任 56楼   Lz,很不幸,国内紧缩不起,无非不要留一个太烂的摊子给下一届而已,不要以为上层手里有什么牌,被动调整而已,最后结果就是妥协,中华大地易帜变色!  -----------------------------  紧缩一直都是暂时的休克治病,通胀是长期的既定策略。只要不是恶性通胀就不会死人,但紧缩过度是会造反死人的。  但此次,我还是担心会出现98年那样的的大通缩。记得98年左右,鹏哥下台,朱总接手一个烂摊子:大洪水,中美对抗,台海危机,政府腐败,经济过热产能过剩-----朱总大紧缩,国企下岗潮。。。。。那一阵子,很苦的。  现在也差不多:钓鱼岛,产能过剩,贫富差距。。。。多么相似。  11月,如果奥巴马上台,中美再缓和几年也好,继续放水一起混着。  如果骡子上台就来硬的,撕破脸,麻烦。---骡子上台很有可能。
  无论是美国的QE3,还是欧洲的OMT以及日本的QE8,都在置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于两难选择之境地。全球市场放松货币,特别是美国“放水”美元,本来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中国。中国如果跟随其放松货币,那么,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货币洪水,最终推高通胀和资产价格。如果不跟随其“放水”货币,那么,必将导致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出口遭受更大打击,对正在放缓的经济增长,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中国通胀抬头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手段贸然启动,都不是最佳选择。那么,如何应对外围市场大肆“放水”货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呢?中国货币政策工具该如何选择?中国在降准、降息都受制约情况下,有没有更为合适的应对之策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这就是央行采取的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规模的逆回购。央行创下有史以来最大逆回购规模,说明降准、降息操作更加渐行渐远了。一方面,缓解了市场短暂性资金面紧张状况。在央行逆回购操作之后,资金融出已明显增多,资金利率已开始回落;另一方面,对低迷的股市应该是一个利好。节前最后几日市场的大幅反弹,与央行及时出手天量逆回购不无关系
  楼主幻想的不错。继续幻想
  通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通胀的同时国民收入也应该相应增加,保持能跑赢通胀并有所增涨。  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合理,政府与民争利、铺张浪费,在目前的情况下,只有政府紧缩自己的开支、杜绝三公消费,把钱用在刀刃上,尚有希望,  
  革命了一百年,流血推到重来,结果呢?  好不容易经济基础打下了,再暴力革命或者权贵式劣质伪民主,前功尽弃!  我坚持改良的路径。20年内,必然和平政改完成。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内容分析与我上面的表达基本相同  ---------------------------------------------------------  中国已成海外热钱的肥羊 警惕做空势力反手倒戈  日09:28来源:东方网  当前,海量热钱来袭亚洲资本市场,如中国、东南亚等。其实这不难理解,包括日本、美国、英国等在内的发达国家,政策基调是财政紧缩以及货币宽松,由于处于资产负债表紧缩的大环境下,经济在衰退的边缘或者即将衰退。大量资本在这种宽松货币的环境下难觅机会,而中国等国家具有一定的套利空间。  此次热钱流入中国受多种因素驱动:既可以规避国际金融动荡风险,也可以对人民币套汇套利,还可以对中国的股市、楼市进行投机。热钱进入将使中国经济造成虚假繁荣。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热钱在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同时,趁机在房地产、债券、股票以及其他市场寻找套利机会。  最明显的莫过于股票市场。这是因为股市的流动性最好,适宜于热钱的快速流动特点和需求。热钱的持续流入也必然体现在股票等市场的上扬等方面,因为实体经济还没有多少机会吸引大量资金。这样,热钱手中的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大量增加,假以时日以及机会(这样的机会是注定的),热钱会反手做空人民币以及人民币资产。如果为了汇率稳定,用美元购买人民币(或者还加上加息),将是个严厉的双刃剑,砍向敌人的同时,也把自己伤得体无完肤。理由是:人民币汇率也许暂时不会跳水,但是人民币的货币紧缩将相当显著,中国经济将面临紧缩。而这时中国的态势,很可能是资本市场泡沫巨大而实体经济没有好转,反过来将导致外资(包括热钱)的严重恐慌而逃出中国,这样的首尾正反馈逻辑就像为做空中国的势力安装了一个弹射器。  在这场洪水之后,恐怕我们会见到当年印尼海啸般的金融以及经济狼藉。人民币的升值再次使大量出口企业面临困境。央行必然干预外汇市场大量买入美元,使得我国货币政策主动性不断下降,扰乱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热钱流入也会人为加大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如果热钱大规模迅速流出,将造成经济剧烈波动,会使一些投机气氛较大的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如房地产价格迅速回落、债券以及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等。  当今主宰世界的金融体系,说到底是华尔街的金融体系。而不受管制的自由市场则使华尔街得以独霸世界资源,使金融投机分子得以从世界范围的政府、大众手中获得垄断权力以进行投机,疯狂掠劫世界财富。狼群总是跟着肥羊走,目前全球最肥的“羊”就是中国。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必须做好与狼共舞的准备。”  如果中国央行对热钱的流入无动于衷或者动作不力,那么人民币汇率将击垮大量出口企业,实体经济的资本如同以前的剧本转战股市等市场。这将把中国的大量企业与大量个人的资本集中起来,这样的社会资本配置将是致命的。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此,中国多次重申将逐步引入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以减少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逆差。可见,中国走向浮动汇率体系,还有一段长远的路。  当然,人民币升值也可以变坏事为好事,那就是趁此之机“大规模资本利用”。也就是说,当美国人通过QE打劫中国资本的时候,如果我们反过来利用优势,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把它引向我们想要的方向,使之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服务,那将是一件大好事。关键要看我们的央行有没有魄力,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打出一片天地。经济政策的选择关键是“兴利除弊”。如果可以权衡好利弊,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利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总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竞争与产业变迁正将中国推到与美国进行全面战略竞争的前台。欧元命悬一线,QE的连续出台,推动制造业回流,这些均是美国在力量相对削弱的形势下试图扭转被动局面的战略安排。在全球金融面临大洗牌、新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的关键时期,中国必须构筑能够全方位参与金融竞争与产业分工的种子选手,迫切需要总结以往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经验,借鉴美欧金融业教训,前瞻性地分析全球金融竞争的未来生态,把握产业与技术变迁趋势,以制度创新和人才培育为牵引,构筑中国的“经济与金融高边疆”。作为美国认定的高价值竞争目标,中国决不能简单地适应国际规则,而应拿出一套前瞻性的国家竞争战略,切实提升战略层面的经济竞争力。
  作者:funk635012 时间: 16:07:00 .    人民币升值(最多到6)----然后大幅贬值----开放资本市场----巨型中央企业私有化(采用前苏联内部人和外部财团赎买的方式进行)---中国又一个黄金十年到来(不过不是屁民的)。下一个十年看来要改制,彻底的,不过先要把巨型国企私有化了再搞,以后没有中石化了,中石油了,全改成私人的了,中国版苏联改革正式启动,屁民可以高呼万岁。  PS:中国彻底开放资本市场之时,就是人民币汇率调转之时,到时人民币会大幅贬值,出去的热钱会风卷残云般杀个回马枪,通过资本市场收购巨型国企(当然有出去的黑钱,跨国资本),中国完成整改(有时候从阴谋论的角度看问题思路会非常清晰)。  屁民看来得研究一下前苏联解体时候的历史了。  .=================================================================  权贵卖国成功的景象  反之,则是他们上断头台。  希望强力人物出现,扭转乾坤。
  ---------------------------------------------  作者:funk635012 时间: 21:44:43 .  中国三年内体制巨变 权贵资本正疯狂 几大迹象  中国处在“邦无道”的时代  问:你说现在中国处在“邦无道”的时代,怎么解释?  答:是的。我发过一篇博客,引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孔子的一段话: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后面一句话的意思是:国家不好,富贵是耻辱。这是我们的孔老先生说的,不是我说的。  当今中国明明是一个原始资本主义的时代,却偏偏不敢承认。因为原始资本主义时代的主要特征就是圈地运动。这在经济史上都是很血腥的。不管是在什么阶段,百姓一直被掠夺,也就是掠夺是永远存在的,关键是百姓并不在乎被掠夺,而在乎认可目前的次序。只要还有希望,百姓就不会造反。关键是现在中国13亿人有5.7亿人看不见希望,这个社会就会大乱,次序不存,政府无信,常纲就会崩溃。  早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时,我们就曾向政府建议,请珠三角长三角当地政府就地安置突然失业的外来工,给于生活补贴。因为我们知道,他们尽管是蓝领工人,事实上国家一直没有让他们享受蓝领工人的基本待遇,什么保障都没有,一失业就只有返乡一条路。如果把他们留下来,危机一结束,企业恢复生产时,就不用重新招聘了。但是,当时政府没有采纳我们的建议,产生了轰轰烈烈的外来工返乡潮。不出我的所料,外来工返乡后,又回到过去的那种孤单贫穷而无事可干的日子,农活不愿干,别的事又找不到,再加上他们已经见识了外地的新生活,有了一些新思想,便在当地积聚起来,带领当地人,向当地政府的不公行为挑战,可以说是四处暴动。贵州瓮安、湖北石首、江西南康、湖南湘西等等,一时烽烟四起。  现在想起来,2009年政府的刺激经济政策出台是多种因素促成的,这是中国历史的必然。客观的评价,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但是,造成的后果远比 2008年要严重得多。2008年社会次序没有紊乱。但是,2009年刺激政策出台后,加上货币大量发行,导致中国房价大涨,政府的威信从此荡然无存,投机客都在狂笑,而普通劳动者都在落泪。  这种颠倒价值观的事都在发生,所以,只能说是邦无道了。这不是我的能力能够解决的事,而是一种时运。  问:对中国资本的划分源于什么考虑?  答:这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我找遍资本主义的起源,也没有找到类似于中国这种现象。未来的史学家我想比我更头疼。因为这个阶段中国没有人考虑未来,也没有未来,所以,只考虑当下。主要社会生态就是,一有钱就移民。从来就没有看见过这样的国家。不仅如此,如果我们了解资本主义的起源,不管资本家在原始积累时如何的罪恶,至少有两点是必须的,一点是完善的法制,二点是自由化市场体系。关于这点,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的香港,香港就是一个资本主义的怪胎,他的法制体系和自由市场体系完全英国化,非常严明和完整,但是,他的政治体制到现在还是没整明白,那就是原来称作的港督,现在称为特首,是派遣来管理香港的,不是港人自己选的。所以,香港人100多年来一直很郁闷。中国公民现在比港人更加郁闷。  先说法制,财产问题没有一人敢公开,很简单,只要财产公开,每个人都有财产来历不明。这是一本烂账,影响许许多多人。再比如你住的房子说你值钱是值钱,现在价格比全球其他国家还高;说不值钱就分文不值,因为土地没有私有化,等于土地权不是不在而是根本没有,钢筋水泥根本就不值钱。谁都知道会出大事,买了一个房子一遇政治变革,可能分文不值。所以,谁也搞不清楚中国究竟以后如何?也完全不能对应什么主义,由得政府想怎么胡来就怎么胡来。所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尽早逃离。  正因为如此,关于中国现阶段的定义谁也做不出。当然,这个定义不由我来下,我也没有资格下这个定义,所以,我只是把几种资本现象作了一个罗列。上面讲的三种资本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国家资本、权贵资本和民族资本,在这个时代并存。真奇怪,中国这么大,这三种资本共处在一个经济体中,如此协调,全球经济史上十分罕见。不过,现在矛盾开始爆发了。一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几乎已经不可调和;二是两极分化极为严重,中国社会已经严重裂变,很多人把这个时代称为——拼爹的时代,就是这种无奈的心态。三是民族的裂痕已经越来越深,已经在隔代相传。  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把资本分成三种形式,做出分析。  问:你为什么说,权贵资本只有三年的好光景?  答:从历史的眼光看,这三年中国的政治制度要发生根本性变革,否则,经济无法转型,可能有些制度会建立,我不能揣摩那些制度会建立,但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说明,当一条路走到头后,在完全走不下去以后,还是会选择新的路径。这是我的信念,也是我至今不肯移民的主要原因。所以,我说权贵资本顶多只有三年的好光景。  问:权贵资本这三年怎么赚钱?  答:他们现在已经卖空了人民币资产,正在疯狂购进美元资产,几个迹象我已经看出来了,一个是美元不断走强,所谓热钱出逃,有一大部分是权贵资本卖空在中国的不动产四处在美国购买不动产,是美国房地产见底回升的主要购买力,温哥华房价出现泡沫,澳洲海边豪宅被中国权贵资本买空等等,都是中国权贵资本所为;二是全球粮食价格56月份大涨50%,很多人理解为美国干旱,这是表面的,实际上是中国权贵资本干的,他们在6.3元囤积美国的粮食,哪怕明年粮价没涨,但是,人民币贬值到6.8元,它仅仅只是赚取人民币汇率的钱就是暴利。这只是我讲的一个实例,很多我都看出来了,都是中国权贵资本干的。明年国家很可能放宽政策,扩大进口。而这些政策的制定,很多都是迫于权贵资本的压力制定出台。不信,等着瞧。  .==================================  清算什么时候开始?
  ---------------------------------------------  作者:funk635012   美国人当然会利用这一次的危机打压中国。这是顺势而为,有机会打压潜在的敌人总是好的,更何况这个机会是中国自己递给美国的    所以,未来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会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国的危机爆发期,美国会尽量在这个事情从中国获取利益,包括经济上和政治上的。但美国并不希望,中国立刻天下大乱。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个阶段:中国继续作世界工厂,当然经过危机洗礼,规模会比现在小。人民币在那个时候,会处于让美国人觉得“中国货真便宜”的价位的。  所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会在当前这个价位上保持一段时间,直到危机全面爆发。在危急时刻的汇率的剧烈变动,从来都是“剪羊毛”的大剪刀,这一次,这个大剪刀当然也不会弃之不用。  如果左小雨是对的,那么未来十年,人民币会保持对美元的升值,或者至少不贬值的态势。  如果我是对的,我们在一年,顶多两年之内,也就是危机全面爆发的时刻,就会看到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而且这个贬值幅度会比较大。  谁对谁错很快就能验证。  出口导向的国家,货币贬值才是常态,货币升值那是偶然中的偶然,你可以用阴谋论去解释。最典型的例子,日本。  对出口导向的国家,货币贬值,才能保持出口,保证出口,才能保证工厂开工,工厂开工,这关系到政权稳定。  请放心,抢着进富士康并不是美国工人的梦想。  资本逃出的时候,对美元要升值,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带走中国的财富。  资本走了还会再回来,等他们再回来的时候,货币对美元要贬值,一美元在该国才能指更多的钱。  一个循环结束,另一个循环开始。  这不难理解,大斗进,小斗出,这是黄世仁都明白的道理。  危机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触顶转向,什么时候开始新一轮“盛世”?  危机开始的标志——外资撤退。  全面危机的标志——中国开始实行外汇管制。  触顶转向的标志有 3 个:  第一,土地私有化;  第二,变卖国有资产和公共设施;  第三,事业单位改制。  政府使出这三招的时候,就是外资再次进入中国的时候,新的“盛世”就要开始了。  先从外资撤退说起。其实也不一定是外资,也有很多内资,甚至还有腐败官吏的黑钱。  这些钱中国泡沫破灭的预期的驱动下,流向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以躲过危机爆发时刻的财富收割。  在这个资本外流期,美国一定会给中国政府施加强大的压力,保证人民币不在这个时候贬值。说白了,就是要保证这个时候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  不断流出的资金消耗中国的外汇储备,这是一个恐慌不断放大,循环加强的滚雪球的过程。中国的外汇储备减少得越是厉害,资金的恐慌外逃就越严重。  因为腐败官员的黑钱,也要趁这个时间段安全转移到国外,因此,在这个阶段,某些人会全力配合美国,保证人民币至少不贬值。  当中国的外汇储备减少到某个阈值以下时,美国会主动加息。这会刺破一直在限购的冰冻措施下阴跌的中国房地产的巨大泡沫。  泡沫破裂后的社会景象,不多说。  政府这时候会采取外汇管制,因为金融资本一定会在中国房市泡沫破裂的同时在外汇市场上攻击人民币。同时在期货市场做空石油,钢铁,煤炭,化工产品,有色金属等。受资源支撑的货币,比如澳元,也是做空的对象。  泡沫破裂以后的中国,政府会做三件事情以摆脱困境。  第一,土地私有化。  因为到时候的通胀非常厉害,而土地私有化是当局手里最能吸纳货币的筹码了。所以,不管有些人怎么反对,这一条未来一定会实行。  第二,出卖国企偿还债务。地方上没有国企,但公共设施还是有的,这些一定会卖了还债。不要以为政府回赖账,你要看看给政府借钱的那些人是谁。政府或许会赖屁民的帐,但不会赖这些人的帐。  第三,事业单位改革。  这个早开始了。但要真正实行,需要危机的推动。  主要是两条,第一是有些单位政府拨款改自负盈亏。  第二,政府拨款的那些单位,工资和养老金都会缩水,尤其是养老金,会统一该社会统筹。  有这三招,政府将顺利渡过危机。这时候,新的一轮“盛世”就开始了。  先前撤退的外资内资会蜂拥而入,享受中国资产廉价大甩卖的盛宴。  时间点是最不好确定的,但总体而言,这个从泡沫破裂,到新的“盛世”开始的时间段,应该在4-5年,甚至更短的一段时间内完成。  当新的“盛世”开始的时候,整个社会是什么景象呢?  1,政府的外汇储备少了;  2,国有企业少了。  3,事业单位少了。  4,失业的人多了,正好进新的“血汗工厂”。  5,农村的新地主多了,很多农民工将彻底斩断他们和农村还存在的一点联系,把地卖掉,进城生活,与此同时,农村会出现很多达官贵人的“庄园”。  传统的中国农村,从这个时候开始,走进历史。  6,人民币贬值了,一碗面 30 块或许还是便宜的。  7,很多人发现自己拿到手的养老金只够买两袋面粉。  8,外资企业重新成为青年人的理想就业去向。  9,原有的国有企业,现在私有企业,会推行一系列的人事改革,以后没有所谓的“正式工”。  10,群体事件多了,这个不多说。  接下来的 10 年,分成两个阶段。  前 5 年是危机的 5 年, 后 5 年是新的“盛世”阶段。  你知道前 5 年的轨迹, 后 5 年的事情会怎么发展,你大概心里有数。  不管怎么说,那个新的“盛世”将是一个新的时代,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对大部分人来说,艰难地生存着,和今天大致相同。  那个新的“盛世”,人民的数量会更多,既得利益群体的数量更少——洋葱只剥得剩下一个洋葱心了。这或许是好事,但也说不准。(以上为天涯某位高人分析)吻合昨天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对中国未来趋势的分析,他表示中国接下来将会首先进行经济改革,开放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然后下一个五年进行初步政治改革  .
  绝口不提不是因为忘记,而是因为铭记        
  ennxperience  
  今天的新闻:  放松中小企业赴港上市------内地企业帮助香港消化热钱,引导热钱进入内地实业领域,解决内地实业资金链紧张  RQF2额度提高——直接吸引香港热钱进入内地  ----------------------  香港扛不住了,内地出手消化热钱。  国内货币必定任然保持紧缩,利用热钱充实资金链。
  政治交接时期,内地的大量权贵资本外逃进行政治避险,升值是挡不住他们的,他们怕清算围剿;  世界量化宽松,外部热钱进入香港内地进行经济投机。  两种趋势都越来越明显。可能刚好对冲。  目前的资金面真的很复杂。
  希望天佑中华,国运昌隆,度过此劫。  希望H+X联手,反左击右,拨乱反正,带领这个国家走向正确的道路:回归理性,公平,中下层人民。
  党国目前谨慎的货币政策市明智的,继续放水只会让病体加重,恶性膨胀走向崩溃,所以要压房价控物价紧货币;  美国不断放水,就是逼中国放水胀死自己。  不防水就只能升值,持有美债损失。  美帝两头都不亏。党国宁亏钱,不能赌命。
  选择温和,适度的理性作为,不管妖风从哪里来,我自巍然不动,坚守既定策略。  外面鬼子和内部的第五纵队的权贵汉奸能耐我何?
  热钱进来后,唯一的渠道就是股市和债市。  房市已经半冻结,未来还会继续冻结,房价不涨或者小跌才是符合国家利益的。  国外的金融战在香港开打。  国内的金融战只可能在股市展开,热钱要进股市,首批资金必然先拉高一波获得筹码,然后做空打到极低,全面吸筹,看走势这些动作已经完成,剩下就是拉升。  2000点是今年的底,今年的高点在哪里?  热钱希望暴涨暴跌短平快,党国允许么?震荡,慢牛,才是符合双方利益共赢的。
  国内产能缩减,腐败惩治,技术升级,产业转型,结构调整,中西部发展补课,必须加快,抢时间!  即使是政府行政干预,也是值得的。
  鄙人感觉人民币此次升值确实为了热钱。
  有一种观点:08年四万亿是为了抄全世界生产资料的底,趁着便宜大搞建设。  仅仅从价格上看是如此。  但弊端也很明显: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大量财富通过政府投资项目转移到权贵口袋,通货膨胀加剧,贫富差距过大。  08年的N万亿,确实过于仓促,很多细节工作不够,控制措施欠缺,对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缺乏估计认识。  ---------------------------------------------------------------  美原油,从2004年40美元下方开始涨,2008年7月到达147美元。半年后跌破40美元。辛辛苦苦涨五年,半年跌光,伦敦铜也一样。橡胶更是跌到了2002年,铝跌到了1999年。中国的4万亿投资砸进这些期货品种之后,V型反转就出现了。銅,橡胶更是创出历史新高。什么盲目投资,产能过剩,汉奸就这几招。谁信谁傻!  标签:   转发(22)| 收藏| 评论(14)5月30日18:38 来自新浪微博
举报   08年底时的四万亿投资,现在看来,抄世界的大底过份的稳准狠了。因为那时,几乎所有生产物质都处于不可想像的历史低位。看着所有期货交易品种90度角的大跌到四万亿投资的大口袋中,欧美悔死了。就连大豆从那时到今天也翻倍了。那时不集中花钱还等着涨上来再买吗?去看看那求之不得的历史低点有几天吧!
  回复第1楼,@xuangong2010  元芳,早点睡觉了  --------------------------  睡了  
  @非典型50分 78楼   鄙人感觉人民币此次升值确实为了热钱。  -----------------------------  在内部政治交接和经济调整治病时期  货币政策必须紧缩,短期利用热钱。  听话就让你赚点大家都好,不听话就圈住你玩死。
  @solor2008 79楼   美原油,从2004年40美元下方开始涨,2008年7月到达147美元。半年后跌破40美元。辛辛苦苦涨五年,半年跌光,伦敦铜也一样。橡胶更是跌到了2002年,铝跌到了1999年。中国的4万亿投资砸进这些期货品种之后,V型反转就出现了。銅,橡胶更是创出历史新高。什么盲目投资,产能过剩,汉奸就这几招。谁信谁傻!  标签:  转发(22)| 收藏| 评论(14)5月30日18:38 来自新浪微博 | 举报  08年底时的四万亿......  -----------------------------  2008年11月国务院操盘了牵动全球神经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涉及十大产业。说的明白些,就是国务院指挥了对十大产业的突击花钱。花钱的重点就是买生产资料。此时伦敦铜在3000之下,今天是7700。原油破了40,今天是90。橡胶破了100,今天是270。几乎所有交易对像那时都在最低点。这就是突击花钱的原因。
  未来2-3个月,料股市震荡上行,看涨。  积压了那么多的过会公司,大会开完就得发行,需要钱啊。  股市的核心功能是资金配置实业,不能忘了本。  热钱来了,请进。你情我愿,后面翻不翻脸,那是后话。
  不准元芳回帖。  
  @李元芳_ 80楼   睡了  -----------------------------  还没问你怎么看,别走啊
  @solor-27 18:02:57  目前升值表现的货币紧缩只是中场休息的假象。节点一到,立马放水。   下一轮放水的标志是什么?——人民币贬值(保出口),降息降准,印钞投资(我猜测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将是下一个十年投资拉动经济的唯一道路  -----------------------------  恭喜你答对了  
  怎么都没有人了?  
  ?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降息 贬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