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信建投官网的么?怎么看市值额度

中信建投证券108网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270号 中信建投被指产品粗糙 疑涉关联交易
  日前,记者从接近中信建投的相关人士处获悉,该券商的某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的一只中小企业私募债被监管层通知卖出。有趣的是,据记者调查,该私募债的保荐、承销商同为中信建投,而业内人士指出此“自产自销”模式涉及关联交易,可能就是被监管层叫停根本原因。
  实际上,私募债的“集合-保荐”模式在业内并不鲜见,上海一家券商的固定收益部人士认为,叫停原因或由于产品设计太粗糙,风险过大。“如果投资者知道自己买的集合理财产品90%以上的资金重仓了一只有关联交易嫌疑的私募债,他们还会买吗?”而在新的监管下,该模式或正面临冲击。
  产品设计粗糙
  据媒体报道,中信建投被监管层要求卖出的私募债的相关资管产品为“中信建投优债1号”(下称“优债1号”),其关联私募债为“江苏东升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私募债”(下称“12苏东升”)。
  有业内人士指出,监管层提出这一要求的原因,或在于中信建投本身即为该只私募债的保荐券商,因此该操作属于关联交易,现已遭到监管层的叫停。
  根据《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第四章规定,“证券公司应当实现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与证券自营业务、证券承销业务、证券经纪业务及其他证券业务之间的有效隔离,防范内幕交易,避免利益冲突。”
  上述细则同时规定,“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不得存在内幕交易、操纵证券价格、不正当关联交易及其他违反公平交易规定的行为”。
  “实际上这个产品也快到期了。”上海一家券商的固定收益部人士告诉记者。据中信建投网站显示,优绩1号投资范围为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和现金类资产,截止日期为日。
  而对于监管层为何在截止日期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要求中信建投平仓该私募债,不少受访业内人士也有诸多不解,“因为还有10多天就到这只产品的清盘时间,到期时肯定要平仓的,也许监管层是出于防止极端风险的考虑。”
  资料显示,12苏东升的保荐承销券商正是中信建投。去年9月19日,上交所正式接受12苏东升的备案,发行规模6000万,票面利率7.35%,该债券的起息日为日。
  &数据显示,优绩1号成立于日,与上述私募债起息日前较为接近。截至今年6月30日,其债券投资市值为3198.51万元。其中,全部债券投资市值仅投资一只私募债,即12苏东升,占比高达94.25%。
  “这样的产品设计实在太粗糙了。而普通投资者是不能看到一款产品具体投资了哪些标的的,如果投资者知道自己买的集合理财产品90%以上的资金重仓了一只有关联交易嫌疑的私募债,他们还会买吗?”上述固定收益部人士表示。
  在去年券商资管计划将中小企业私募债纳入投资范围后,市面上首次出现专投私募债的系列资管产品。“但一只产品几乎只投资一个私募债,而且重仓程度这么高还是很少见的,存在极大风险。”上述固定收益部人士称。
  其实,私募债也被称为高收益债券,由低信用级别的公司或市政机构发行的债券,这些机构的信用等级通常在Ba或BB级以下。由于信用等级差,利率高,所以风险很大。
  对如何转手这笔私募债,业内人士认为难度较大,不容易卖掉,“7.35%利率有些过低,10个点以上的也有卖不出去的。”
  “集合-保荐”模式弊端
  “国内的私募债推出时间并不长,是去年才‘火’起来的。”东方证券一位投行人士认为私募债是一种时代的产物。2012年5月底,沪深交易所发布了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指引,正式接受发行人发行私募债的备案申请。彼时,中信建投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券商,最先申报了项目。
  私募债在设计之初是作为“中国的高收益债”推出的,但其销售一直都很困难。而“集合-保荐”模式之所以存在,较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私募债的销售困难。
  一方面,由于品种推出时间短、市场认可度不高,所以私募债的承销一直不好做;另一方面即使发行成功,私募债流动性也并不理想,“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都太少,很多券商拿资管或自营的钱包销的,流动性很差。”上述人士表示。
  据了解,由于中小企业私募债销售不太景气,甚至不少采取包销的投行最终将承销的私募债“砸在自己手中”。
  业内人士分析称,“砸在手里”的私募债,和股票包销一样,最终会转到自营部门。而这样必然会占用自营投资额度,还不容易转手。所以券商希望将私募债推销给客户,而不是用自有资金去购买。而这也是券商在设计资管计划时,将私募债作为投资标的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12苏东升市值与该私募债实际发行的市值相差2801.49万元的差额。有业内人士指出,这部分剩余债券可能完成销售或由券商自营盘认购。
  实际上,私募债的“集合-保荐”模式并不鲜见,不少券商以此解决私募债的销售难题。
  在该模式下,中小企业私募债由证券公司投行部、固定收益部保荐承销,并与融资方签订包销协议。“具体哪个部门来做要看券商自己内部的分工,比如我们公司现在私募债还是固定收益部门在做,投行如果做私募债用的也是固收的资质。”东吴证券一位债券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再由该券商资产管理部设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募集资金,投资前述私募债,进而完成该笔私募债的销售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自产自销”私募债的行为都是源于销售压力。上述东吴证券债券人士表示,“有时候投行承销了资质好的私募债,会优先让自己公司的资管或自营等部门优先认购。”
  上述人士进一步解释,“主要看私募债的担保信用,如果私募债本身的资质很好,比如信用评级是AA级,就比较好卖,这个时候内部会优先认购;如果评级较差,私募债就不容易卖出去,承销部门可能会跟企业签订包销协议。”
  “但无论哪种情况,这样的模式均涉嫌关联交易,在新的监管下,该模式可能会面临冲击。”上述人士称。
声明:本公司网站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参考,投资者使用前请予以核实,风险自负。在本文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 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任何利害关系。
方正证券研究
&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09&ALLRIGHTSRESERVED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方正证券网上证券委托业务资格&
投诉电话:95571
客服及投诉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信建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