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提供种植场地想合作搞食用菌种植留个联系方式

食用菌种植我是四川的,想种植食用菌,有闲置房60㎡左右,请高手指教,做什么品种,要多大投资,产量多少,周期多久,最好是菌棒,我一个人做.越详细越好,请高手们就我以上的具体条件分析一下_百度作业帮
食用菌种植我是四川的,想种植食用菌,有闲置房60㎡左右,请高手指教,做什么品种,要多大投资,产量多少,周期多久,最好是菌棒,我一个人做.越详细越好,请高手们就我以上的具体条件分析一下
  2010食用菌前景  纵观2009年食用菌市场状况可以看出,整个市场处于需求旺盛、价位不断攀升的态势,也就是说,食用菌市场处于上升境况,所以,菇农效益较好,经营者信心十足.2009年,大部分品种的鲜货价格,较2008年上升80%以上,有的品种甚至超过100%,如双孢菇产地价格较2008年上涨200%.预计2010年的食用菌市场行情将仍然看好,主要原因:  一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的需求日益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如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此类食品的营业额一直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食用菌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强身健体的理想食品,也是我们人类的三大食物之一,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人民公认的高营养保健食品.食用菌生产既可变废为宝,又可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食用菌产品不仅行销于国内各大市场,而且还畅销于国际.  二是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态势明显,主要体现在连锁经营、品牌培育、技术创新、管理科学化为代表的现代食品企业,逐步替代传统食用菌业的随意性生产、单店作坊式、人为经验生产型,快步向产业化、集团化、连锁化和现代化迈进,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的经营管理、现代营养理念在食用菌行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三是从国家政策和社会大环境来看,食用菌已经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食用菌栽培技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而目前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为民谋利的主要体现和政策取向.  四是食用菌业还能带动畜牧业、种植业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行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做用,所以国家在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倾斜.  五是在市场方面,中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逐步城市化,原有城市人口的消费能力逐步增强,由于人口众多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民以食为天”“绿色健康饮食”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市场.  六是食用菌生产中,技术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大田作物的生产,菇农对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掌握还需不断得到提高,技术与品种一样,一直制约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影响着食用菌产量.  行情上涨也要冷静思考  食用菌生产形势一片大好,行情不断看涨,虎年将迎来一个大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但笔者也不得不提醒广大菇农朋友,在再好的发展势头面前也要冷静思考,不可盲目跟风,其原因一是预防一哄而起,“突破性发展”,二是食用菌生产技术并不是一学就会,就是已熟练掌握技术要领也要灵活运用,三是菌种菌需物质是否配套,特别是菌株的选择是否适应当地气候非常重要,四是气候变化反复无常,食用菌生产中要随时根据情况进行技术调整等.  一是发展食用菌生产要因地制宜,一定要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在菌株选择中,菇农要根据当地资源、气候等条件,搞好适应性试验示范,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种,特别是要注意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品种.  二是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当前,食用菌生产多是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很不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食用菌生产产业化的进程.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应积极组建食用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市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市场引导生产,实现食用菌产业化发展运行机制.  三是强化竞争意识,提高产品质量.从生产食用菌培养料开始,到播种、发菌、出菇管理、采菇,以及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的全过程,都要严格遵循无公害的原则进行操作,一定要生产出有竞争优势的高质量产品,实现食用菌产品有机、绿色、无公害的目标.  四是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新技术研究和扩繁体系.各食用菌科研机构和各级菌种厂站、食用菌推广部门,应围绕食用菌优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产品保鲜、加工、储运等方面开展研究推广,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尽快提高食用菌种植户的科技素质,抓好规范化栽培和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基地建设.  五是以设施栽培为主,积极推进工厂化生产模式.这种栽培模式虽然投资大、风险大,但利润高、收入也高,是未来食用菌生产发展的方向.目前,工厂化设施栽培在一些地方异军突起,有的业主今年建了一个,明年又建一个.工厂化设施栽培最能做到月月日日均衡供应市场,做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目前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秀珍菇等,发展前景广阔.  六是生产上一定要讲究一个早字,同时要注意发展反季节生产.如双孢菇生产,要记着9月5日之前播种最好,再迟也不可晚于9月15日,这样产量最高,即使价格低一些但有产量在照样有较好的收益.平菇可以考虑反季节生产,如在7月15日前后出菇的话,也是非常赚钱的,每斤干料利润绝对不会低于1元.  七是生产中要注意培养料配方一定要合理.品种不同,培养料配方不会一样;同一品种不同的菌株,其配方也会存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营养成分和酸碱度上,所以一定要搞好适应性试验.  蘑菇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蘑菇渭北旱腰带地区,温差大,空气湿度小,季节变化快,可提前播种,时间安排在8月中旬-9月上旬.关中平原一带安排在8月底-9月中旬,当然,有窑洞、果窖的菇农,可在麦草收获后就能堆积发酵,7月底就可以播种,8月下旬就能收获.玉米秆收获后,待玉米秆干后,能进行第二轮播种,用截断玉米秆+牛粪,12月-元月播种,越冬,春季3月开始出菇,5月底前结束.经试验产量和质量近似麦草.  原材料的准备  栽培双孢菇的主料:麦草、玉米秆、牛粪.辅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6月份收小麦开始,收集麦草,麦草要堆在距播种大棚的空地上.堆起时不用粉碎:玉米秆收集时,待11月份玉米秆干后,没有绿色时便可粉碎使用,或是截成两段均可发酵用;牛粪要提前拉回凉半干捣碎,再堆起宽2米、高1.5米,长不限,自然发酵,温度升到75℃.约15天翻一次堆,里外位置调换让其自然发酵.牛粪也可晒干捣碎存起备用.
另外,鸡粪、猪粪均可加入栽培用.粪中不能掺有土块.
油渣:最好采用菜油渣,棉油渣亦可使用.
豆秆:发酵料中加入少量豆秆效果最好.
磷肥、尿素、石膏、石灰均应备好.
1、预湿 建堆前在麦草堆上撒上一层石灰粉,用水管浇湿麦草,让其软化三天,或用石灰水直接泼在上面.
2、建堆 建堆时,将所有称好的辅料拉到堆前,先在地面上洒一层石灰,在面上铺一层干的草,其厚为30厘米左右,宽为2.3米,长28米左右为1亩地料.分5-6层堆料,一层25-30厘米的麦草,蘑菇上面撒一层石灰,铺一层牛粪,撒一层油渣、磷肥、石膏(用1/2量),尿素在最上二层分别撒入,把辅料可以混合,分6份每层撒一分,再铺料.如此一层草料、一层辅料建堆,撒完后开始浇水,将料面浇一遍水,料的四周要垂直整齐,按同样方法作完一堆,总高为1.5米,顶部为龟背形.用薄膜覆盖发酵.
3、第一次翻堆 建堆6天,料堆内温度达到70-7℃,稳定后即可进行翻堆.翻堆的方法是:从料堆的一侧开始撤料,在另一侧重新建堆,插上木棒或竹竿,即翻滚式翻堆.翻堆时要将料堆顶部料放在一边,后夹在中间,外层料放在内层,内层料放在外层,下层料堆放在上层,边翻边抖松培养料,将培养料混合均匀,排除料中废气,增加新鲜空气.将剩余的石灰、石膏分层撒上,料偏干发黄、白时表示水分不足,要边堆料边洒水,补足水分.每隔50厘米竖立一根木棒,堆完棒摇动抽出,即料上许多通气孔.由于经过堆积发酵一段时间后,草料已变软,料堆体积缩小,因此在建堆时,要适当缩小长度,即将料堆长度缩短2米左右,宽度和高度不变,料四周垂直整齐,呈长方形,顶部呈龟背形,顶上盖薄膜式草帘均可.盖薄膜时不要盖的过严,不利于排气,每隔一天将膜揭开排排废气,亦利于升温,约3天后温度可升到70℃以上,保持2天,又进行翻第二遍.
4、第二次翻堆 经第一次的调整水分,添加辅料,增设通气孔,料温上升很快,约,5-6天进行翻堆,用同样方法翻,此时可采用从一头翻堆,排上木棒留出通气孔,完后盖上薄膜.用同样方法过五天后翻第三次堆,翻后四周喷上三氯杀螨醇.
5、第四次翻堆 三次过后,料已腐烂,熟后标准为麦草棕红色,手一拉即断,料握住不沾手.此时进行第四次翻堆,是把料面上边翻边喷除臭剂或甲醛和杀螨药.检查酸碱度,PH值8-8.5为宜.翻完后闷二天便可准备凉料播种.
6、排料 当第四次翻堆后已能播种时,关键要会辨认料的腐熟程度,培养料要求腐熟均匀一致,色棕红,草秆柔软、富有弹性,用手拉即断,无氨味,无臭味,不发粘,不变黑,料疏松为标准.PH值7-8.不能有夹生料,否则在栽培时,会有鬼伞杂菌等发生.
具体做法:将料堆摊开,排废气,可在外面凉开,亦可直接进棚,按照开畦要求不同大棚,不同场地、行间、距离、厚废都所所不同.  配料及堆制  培养料配方:每亩的用量
1、麦草5000公斤、硼肥200公斤、鲜牛粪10立方米、尿素40公斤、棉籽壳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石灰250公斤、石膏200公斤、PH值8左右.
2、玉米秆2500公斤、麦草2500公斤、鲜牛粪6立方米、棉皮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磷肥200公斤石膏200公斤、尿素40公斤、石灰250公斤.
3、堆制:根据自身地理环境,无论是温室、大弓棚、大田、窑洞栽培,堆料发酵均在距栽培场地附近,水、电要方便的进料场所建堆.
建堆发酵步骤为 预湿-建堆-第一次翻堆-第二次翻堆-第三次翻堆-第四次翻堆-撤堆,共计:28天左右.以上已叙述过.  大棚、露地选择及开畦  栽培蘑菇,现有的温室大棚、大弓棚、中小棚均可栽培.若需建棚,在收过小麦的地里,弓棚南北走向,温室东西走向.大棚用旧薄膜或黑薄膜,加草帘均可.一般棚长30-50米为宜.
1、大棚开畦方法是
① 直畦:棚内铺料一般三行料二行走道(4米的棚),或四行料三个走道.两边畦放线铺料各60厘米,中间畦放线铺料1.2米,走道各70厘米.
② 横畦:在棚内中央留一条宽70厘米的沟路两边作横畦,每畦放线铺料80厘米-1米,畦沟间隔40厘米,以此作完,算好棚长能做多少畦.不管那种开畦做法,把畦提前整平,杂草拔掉,铺料前一天灌一次大水,湿度适宜,使棚内土壤手捏成片,一拽即散,便可进行铺料播种,每亩地撒石灰25公斤.
2、露地开畦方法是 将畦子直开,畦宽1米,直道宽70厘米(两边各留10厘米作取土用),畦深20厘米,是地下畦,畦高出地面20厘米是地上畦.把土壤水份灌好,后划线铺料、凉料排废气.  铺料播种  铺料播种应选在晴天和阴天进行,不能在雨天播种,因料被雨水淋后,一是会增加含水量,二是易感染杂菌.晴天中午强阳光下也不宜播种,以免晒死菌种.
1、铺料 将堆制发酵好的培养料从料堆上撤出放在撒有鲜石灰的畦面上,让其散热冷却到30℃以下,然后抖散并混匀培养料后铺在成龟背型的畦床上,铺料厚度为20厘米左右,料厚薄均匀一致.边铺料边播种.
2、播种 播种方式有撒播、穴播和层播.麦粒菌种应采取分层撒播,不管大棚和露地栽培均可采取撒播.
每平方米用种1.5-2瓶,菌种要求菌丝浓白、粗壮、不吐黄水、没有萎缩、无杂菌、无螨虫.先将菌种瓶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里洗一遍,表面消毒后再用,将菌种瓶打碎,种块放入干净的盆中,用手掰碎,取三分之二的菌种,往料面上撒一遍,再用叉或手抓提培养料,让菌块落入料层中,整平料面,再将余下的三分之一菌种均匀地撒在料表面,最后用木板或盆底稍压平料面,紧跟覆盖土壤.厚度4厘米左右,特别注意:撒种时面积不宜过大,应撒多少土盖多少,另外大棚可采用播种7天后覆土.  覆土及管理  1、覆土时间 播种后应立即覆土,有利于保温保湿发菌,还可提早出菇,一般在播种25天左右就开始出菇.若料水份偏湿,可播种7天后才开始覆土,一方面让水分蒸发,另一方面可看到菌种块菌丝生长情况.播种后上面可盖薄膜或草帘.
2、覆土方法 栽培双孢菇必须覆盖土壤,不覆地是不出菇的.大棚、露地栽培匀从走道中直接取土.先将走道出挖处打碎,上面撒上少许磷肥、炉渣、石灰粉、拌匀,最大土粒不能超过2厘米,土湿度是手捏成扁并能搓成团、而不粘手为宜.边撒种边盖土,露地播种的可直接盖上一层地膜和草帘,畦要带龟形,料面上土四周要盖严,均匀4厘米厚左右;走道顺便形成了一条地沟,地沟能放水,增湿、通蘑菇风、保湿.
3、覆土后的管理 大棚播种,覆土后料面可以不盖草帘,为了预防土表面水分流失快,可以盖一层地膜,前三天不要揭膜,以后每天揭一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增加菌床内新鲜空气.若土表面干发白,可用喷雾器表面喷湿,若膜下菌丝已上土约15天左右,可去掉薄膜,增加湿度,让气生菌丝倒伏增粗,呈线状横向生长,使土内菌丝往土下长,往往因土层干燥菌丝上不了土表面,可根据菌丝上土情况灵活管理,菌丝离表面土1厘米,料内全部长白,时间约20天左右;便可进入出菇期管理.  出菇管理  当气温降到20℃以下,保持13℃以上,上满料的菌丝很快就会出菇,此时关键在于保持土层的水分.检查土层菌丝是否离表面1厘米左右,菌丝边低,出菇慢,菌丝在表层,出菇密而个体小,易(开伞)成薄皮菇,产量低.
1、催菇 催菇即是诱导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催菇的方法主要是用水来进行,此次喷水叫结菇水.当菌丝长到距土层表面1厘米时,喷一次重水,每平方米用水1.5-2.5公斤.喷水可根据土的干湿程度喷,宜在上午或下午棚温20℃以下喷水,喷水后,要加大通风量,大棚两侧要打通风孔,两头要揭起,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喷水后,若温度适宜,在土壤中便形成大量的小白点状原基,此时不能再喷水,以免原基死亡,注意保温保湿管理.
2、子实体生长时间的管理 喷水后形成的原基,经过2-3天以后,便分化形成菇蕾,当其长到有黄豆粒大时,喷一次重水,增加土壤的湿度,满足子实体生长所需水分,此次用水叫出菇水.喷水还要根据天气、土壤湿度和菇蕾大小、多少而定.在晴天,土壤偏干发白,菇多,菇蕾大时,喷水量要大.要用喷雾器喷水,或者用洒水壶装水淋下.在雨天和阴天,土壤湿润,菇少、菇蕾小时,少喷水或不喷水.菇体表面光滑、洁白、无鳞片时,则表明分水不足,就要及时喷水增加湿度.出菇土的湿度仍是能捏扁并搓成圆形而不粘手为宜,菇盖长到5厘米左右便可采收.  采收与管理  1、采收 当菇蕾长到菌盖直径达到3-5,菌膜未破裂,菌褶没有裸露出来时,就要采收.一般适温下5-7天便可采收.采收时,采大留小,旋转摘下,注意不要伤及周围的幼菇.丛生的菇,用刀切取大菇,留下小菇继续生长,采菇留柄1厘米,切口要平整,不破裂,切根时将开伞菇、畸形菇分别装在一起,标准菇整菇装在一起,要轻拿轻放,装入塑料筐或桶中.采收同时,清理掉菌床上的死菇、病菇,用土填补好菇脚坑.
2、转潮管理 每批菇采完后,彻底清理去掉蓖床上的残留根和死菇,修补好覆土层、填平菇脚坑,喷一次杀虫药,氯氰菊脂和杀螨药,然后喷一次重水,即称转潮水.过3-5天,下一潮菇又形成了.有的菌床连续出菇,一般出4-5潮菇,营养基本耗完.春节上冻前,若播种早,9月初下种,12月前可出2-3茬,晚了只出一茬,越冬,春季3月份后再出三茬.关中地区气候干燥,人为管理程度大,出菇潮数明显,南方湿润地区,连续出菇,没有明显潮次.秋菇质量比春菇好.  越冬管理  当气温低于10℃时,就极少有菇长出,此时停止喷水,做好越冬管理.其做法是:在畦料面上盖上一层草帘或薄膜,保温保湿管理,每周揭开1-2次,通风1小时,要在中午进行,若床上有菇,及时采收,检查菌床土壤不能过干,保持土处于微湿状态.  春菇管理  每年冬季玉米秆收获后,在11-12月份可以发料播种.冬前越冬发菌,春季出菇,此批菇也叫春菇,秋菇播种未出完菇的春季温度到12℃以上,即3月中旬,便进入春菇管理.此时揭去薄膜,喷一遍杀虫药,后再喷重水1次,浇湿透土壤,走道灌满水.若土干,可分作2次上大水,直至土壤渗透,春季温度上升快,菇长的快,5月天气,每天要采2次,避免采大菇和开伞菇,后两茬菇出来后,可喷营养素、菇大多等,以增加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  在磨菇生长过程中,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没有发酵的培养料,或是采菇后没有及时清理等诸多原因,都会导致发生病虫害,要求每个管理人员,一定要有严格、卫生、保量的完成每个操作过程,棚内场地常撒石灰,发料一定要熟透拌匀,覆土要干净,用水要卫生,用清洁水,通风良好,棚内空气新鲜,都会减少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生有菌蝇、线虫,用菇虫净、高效氯氰菊脂喷雾或灌食盐水,蘑菇上表面出现斑点,要多通风,少上水,用喷重康宁或百菌清克霉灵喷雾,以便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这样病虫害发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张家湾镇食用菌种植带头人马宝金
核心提示:&&& 他叫马宝金,是通州区张家湾镇垡头村人。1994年,看到别人通过劳动富了起来,马宝金也想搞点儿什么,让自家也能富起来。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宝金听到了&&& 他叫马宝金,是通州区张家湾镇垡头村人。1994年,看到别人通过劳动富了起来,马宝金也想搞点儿什么,让自家也能富起来。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宝金听到了一条搞种植能致富的信息,于是开始到处拜师学艺,查书找资料,搞起了食用菌的栽培。
&&& 当时由于场地、栽培等诸多原因,马宝金只是简单地在自家院子中搭建了一个长10米宽5米的小拱棚,棚内使用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记得从9月份开始,马宝金和爱人就在这间20平米左右的&大棚&里试着用玉米芯、稻草、麦草,配上尿素拌料发酵,准备装袋接种。由于事先在书上简单学习了一些食用菌的种植方法,了解到食用菌在发菌期的管理非常重要,温度湿度对菌丝生长异常关键。
&&&& 马宝金夫妻俩在小拱棚中安装了温度湿度计,时刻测量棚内温湿度,注意通风、拉遮光草帘,捡出杂菌,棚内的蘑菇小苗在他们的期许下茁壮成长。10月中旬的一天,马宝金爱人急冲冲地把她拉进拱棚,掀开草帘的那一刹那,满棚的&小花&让她惊呆了,这就是他们近两个月精心照料下收获的果实。
&&& 初试的成功给了马宝金不少动力。当年,这个简易的小拱棚产出了3茬品相较好的平菇,扣除先期投入的成本,纯收入高达4000多元。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回报如此丰硕,夫妻俩格外高兴。年,马宝金继续在家中试验种植平菇,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栽培技术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为了不断积累资金,直至1997年,马宝金承包了村东南角一处3亩的闲置地,作为食用菌的种植基地。有了场地和成熟的,马宝金和爱人踏踏实实地干起了食用菌的种植。
&&& 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积累和成熟,食用菌的产量日益增加、品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也逐年增加。一晃十几年过去了,3亩食用菌栽培基地现在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马宝金家的生活渐渐宽裕起来,新盖了房子,带大了孩子,那3亩地的大棚也重新修缮了。最重要的是,马宝金种植食用菌品相好,销售渠道宽,村里的邻居、周边村的群众听说后都纷纷找到他学技术。本来没什么文化的马宝金,为了让来学习的人们也尽快富起来,悄悄下了不少工夫。&在平时劳动之余,我自己翻阅有关书籍,把种植经验和技术进行整合,内容既要规范,还要通俗易懂,只要是我会的,就无偿教给大家,并且定期到各户进行指导,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就大家一起研究解决。&马宝金说在其带动下,目前共有20多户农民纷纷种起了食用菌,每亩年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 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给更多的想通过种植食用菌致富的农户提供服务,2009年,马宝金又找到村委会,由村委会出面从邻近农户手中流转出了4亩农用地承包下来。至此,马宝金的食用菌种植规模由原来的3亩地扩大到7亩,追加投资10万多元,又建起了3个日光温室大棚。与此同时,为了减轻菌料在搅拌过程中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拌料、装料的速度,提高均棒的生产数量,2009年,马宝金又投资10多万元,购买了一台拌料机、更换了一台装料机。通过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生产条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菌棒的生产数量;有效地提高了为周边农户提供食用菌菌棒的服务功能,年服务周边农户由原来的不到十家扩到了二十多家,生产食用菌料也由原来的2万公斤扩大到了3万多公斤,提供菌棒数量由几千棒增加到1.5万棒左右。新增的十多户食用菌种植户每户年均增加收入2万多元,马宝金自己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年增收也达3&4万元。
&&&& 在镇组织部、农业管理办公室和妇联的扶持帮助下,马宝金在自家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起了农民田间学习,定期开班,现场免费为农户讲解食用菌栽培,进行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服务,进一步扩大服务面,给周边群众提供更为快捷、方便、有效的食用菌致富实用技术培训服务。2010年,设在马宝金家食用菌基地的农民田间学校被区农委正式授予了&农民田间学校&荣誉称号。目前,田间学校的授课规模由最初的三五名学员发展到了现在的几十名学员。马宝金也从原来的一名农村妇女、食用菌种植个人成长为现在的食用菌种植技术指导老师。同时,还被镇政府评为2010年度张家湾镇农村实用人才优秀指导老师。
&&&& 2010年,在全体食用菌种植户的共同努力下,马宝金将全镇食用菌种植户组织起来,成立了北京金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现有食用菌种植会员20多户,全体会员种植的食用菌菌棒由马宝金统一提供,并免费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合作社在购进食用菌菌料、菌种等过程中,由全体会员共同出资,共同参加拌料、装袋、菌棒制作等。在销售环节,如果有大的订单,全体会员首先共同保证订单任务完成,余下部分自行销售。合作社成立后,每户年收入增加到了3&4万元,比以往增加了1万多元。
&&& 为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的发展规模,扩大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引导、促进并带动更多的农民通过发展食用菌生产增收致富,2011年,北京金阳食用菌合作社计划投资扩大服务和生产规模,建接种室2间,面积32平方米;建发酵棚1栋,面积320平方米;建菌棒加工棚1栋,面积700平方米;硬化拌种场地80平方米;购置蒸菌锅炉1台,温控设备2台,拌料用旋耕机1台。通过扩大生产和服务规模,逐步形成食用菌生产的规模效益,带动全镇更多的农户通过食用菌产业实现就业、致富增收。
&&& 马宝金希望有机会向更多的农民兄弟姐妹传授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使他们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她说对食用菌的明天很有信心,因为有条件如此好的种植基地,有经验丰富的技术指导,还有宽泛的销售渠道,食用菌的种植能使更多的家庭通过辛勤劳动走上致富的道路。地址:浙江省永康市前仓镇(永康市林场内)
邮编:321304
路线:贵地到永康东站做永康至大陈班车,大陈站下车往西500米即到
董事长:李汝芳
公司主页:
汇款账号农业银行: 陈勇光(收)
&&&&&&& 邮政银行:& 陈勇光(收)
&&&&&&& 农村合作银行:& 陈勇光(收)
打款后发短信手机告知,注明:金额,购买内容
食用菌菌种专业基地想你介绍一种保存产品的方法
发布时间: 16:21:08
&&&&& 使优良的性状保持稳定,人为地创造条件,使食用菌菌种的新陈代谢活动处于不活泼状态,即选取优良食用菌菌种的休眠体(孢子或芽孢)或富有生命力的悬浮液在低温或脱水状态下保存。
&&&&& 低温保存法,简单保存法,将琼脂斜面孢子培养物、菌丝悬浮液以及由麸皮、大米、小米等谷物原料制成的孢子培养物置于4℃冰箱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1~2个月,若将谷物原料制备的孢子瓶抽真空并在棉塞上浸蜡,以隔绝外界空气和水汽,保持时间可达3~4个月;②液氮超低温保存法,将生长稳定期的细胞悬浮在10%甘油或其他低冰点液体中,密封于安瓿管内,然后控制冷却速度,使安瓿管温度逐步下降至 -35℃时,即可置于-150~-196℃的液氮罐中保存。大多数微生物如病毒、噬菌体、多种细菌、放线菌、酵母和原虫、特别是一些用冷冻干燥法有困难的微生物,都可用此法长期保存。
&&&&& 菇尔康产业创始人李汝芳,永康市人大代表,金华市拔尖人才,金华市劳动模范,浙江省突出贡献农技员,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中国食用菌产业贡献奖,在上世纪1992年起从事食用菌生产,历经20年发展,由最初的食用菌种植户,到1998年创办永康市食用菌研究所,刻苦钻研和推广食用菌新技术,学员遍布全国各地,企业相继被评为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浙江省菇尔康食用菌科技研发中心,2004年牵头组建永康市三农菌业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建基地,闯市场,合作社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做大食用菌产业,2008年又成立永康市菇尔康农产品有限公司,走食用菌深加工道路,基地通过浙江省无公害食用菌产地认证和食品安全QS认证,菇尔康食用菌主要销往本地及上海、江苏、广东等省份,在省、地、市农博会上多次获得优质奖、金奖,菇尔康商标2009年被省工商局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菇尔康食用菌2011年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企业不断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在打造品牌农业的道路上再创辉煌。机构永康食用菌研究所提供,食用菌菌种。我们提供: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导,食用菌培训指导,食用菌菌种制作。相关标签:,,,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产品&/&Product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厂化种植食用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