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医药股将要涉足互联网医药股

医药流通万亿市场将向电商开闸 13股望享盛宴 _ 股票频道 _ 东方财富网()
||||||||||||||||||||||
医药流通万亿市场将向电商开闸 13股望享盛宴
  点击查看&&&  ===本文导读===  【行业前景】  【个股研报】 |     总规模达1.3万亿的医药流通领域即将迎来电商模式的冲击。时隔近7个月之后,网售处方药新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呼之欲出。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如无意外,该办法将于2015年元旦前后正式颁布,其中就包括对处方药的网上解禁。  目前,、、、、、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已涉足医药电商。以瑞银证券医药研究员季序我为代表的业内人士认为,电商业态的发展将为医药流通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  不过,已涉足医药电商的部分上市公司认为,上述管理办法短期内尚不会对处方药现行销售格局形成实质性影响,即网售处方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形成规模。  网售处方药规模受限  12月4日,康恩贝拟斥资2.71亿元受让浙江珍诚医药在线30.81%股权。后者主营医药健康电子商务及渠道增值服务,前三季度营收及净利分别为14.82亿元、3173.76万元。并购完成后,康恩贝将快速切入医药电商领域,成为继九州通、上海医药、等公司后,又一家涉足医药电商的上市药企。  医药电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医药电商规模约为40亿元,而在2010年,医药电商才刚刚起步,在随后的3年间维持了250.35%的年均增速。  尤其在2012年,医药电商规模从2011年的4亿元大幅增加275%至15亿元。彼时,天猫医药馆的前身淘宝医药馆刚于2012年2月份重启,此前淘宝医药馆曾被监管部门叫停8个月之久。  就在淘宝医药馆重启后不久,康美药业e药谷也随之筹建,当当网也一度有意布局医药电商。去年2月份,京东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京东医药城,并在当年9月份上线,与天猫医药馆形成对峙。  与淘宝、康美药业等公司涉足医药电商的路径不同,京东2011年7月份曾与九州通旗下北京好药师项目达成战略合作,持股后者49%股权,双方初期均计划将好药师项目打造为医药电商平台。然而,仅合作两年后,京东有意自建医药电商平台,遂与九州通分手,好药师全部股权尽归九州通。  据了解,随着电商巨头及大中型医药集团的角逐,国内医药电商已形成了多种模式,包括天猫医药馆、京东医药城等第三方平台,九州通、一心堂等医药流通企业自建平台,另外还包括健一网等垂直医药电商。  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国家食药总局登记在册的网上药店达到255家,实际开展业务的网上药店也高达132家。若加上利用天猫医药馆等第三方平台切入医药电商的企业,数量则更多。  记者在天猫医药馆发现,该平台云集了广州药业、、、、、等数十家上市药企的部分产品,医药电商平台效应渐显。  不过,相比于医药流通领域去年1.3万亿元的总规模而言,医药电商40亿元的规模仍然较小,无法对医药流通格局形成冲击。  “医药流通领域毛普遍维持在3%~7%之间,医药批发毛则更低。医药电商理论上可以降低相当一部分流通成本,但国内医药流通市场以处方药为主导,在网售处方药全面解禁之前,医药电商规模仍存局限。”华南一家大型券商医药研究员对记者表示,医药电商今年发展速度之所以很快,主要原因是基数效应所致。  数据显示,去年OTC(非处方药)药品市场规模仅为1783亿元,远不及处方药规模。在这种背景下,医药电商呼吁放开网售处方药的声音日趋高涨。  多公司涉足医药电商  目前,欧美市场绝大多数处方药均可实现线上销售,消费者出示医师处方笺可同时在线下实体药店及网上药店买药。而在国内,网上处方药始终存在监管红线,即便是部分在售处方药,也多系保健品及小型医疗器械。  今年5月28日,国家食药总局曾印发《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v征求意见稿w》,该意见稿被誉为网售处方药的破冰之旅。根据意见稿,出售处方药及甲类OTC药物,须建立执业药师在线药事服务制度,对处方进行审核及监督调配。  医药研究员刘亚明认为,医药电商将逐渐对传统医药商业流通环节形成深远影响,进而逐步影响人们用药消费习惯。  上述意见稿出台后不久,部分药企闻风而动。如太安堂9月17日晚间披露拟以募集资金3.5亿元收购广东康爱多连锁药店,后者主要从事网上医药商品零售,今年前7个月营收及净利分别为1.81亿元、626万元。据了解,这是A股药企收购医药电商的首例,此前九州通、国药股份、上海医药等涉足医药电商的药企主要是自建平台。  资料显示,广东康爱多拥有自建交易网络平台“康爱多网上药店”,另外在天猫等第三方平台建有5家旗舰店。浙商证券医药研究员程艳华认为,上述征求意见稿将在未来促使医药电商扩容至千亿元级别,对位居医药电商第一梯队的广东康爱多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康恩贝效仿太安堂,于12月份宣布拟收购珍诚医药在线,快速切入医药电商。在此期间,部分公司对医药电商逐级加码,如一心堂10月下旬拟投资1.2亿元发展医药电商业务,涉及电商、物流系统升级等多个项目建设。  此外,康美药业、九州通、上海医药、国药股份等在医药电商方面均有加码动作,包括建设网站、收编线下资源等。如国药股份去年推出的国药商城在集团的整体支持下,目前可调动42万家药店及10万家诊所资源。  当然,直接搅动医药电商格局的动作是今年1月份对中信21世纪的大手笔投资行为。该笔交易耗资10.37亿元,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及盟友云锋基金将持有中信21世纪54.3%的股权。更为重要的是,中信21世纪拥有第三方网上药品销售资格证牌照,可对天猫医药馆现有业务形成有益补充,因为天猫医药馆及京东医药城均不具备该牌照。  经过一系列意见征求之后,《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料于明年元旦前后正式出台。  上海一家上市药企董秘告诉记者,网售处方药初期可能以试点形式展开,具体是制定处方药白名单,即某些网上药店可在线上销售某些处方药,短期内不会全面放开。  瑞银证券医药研究员季序我认为,上述管理办法的真正作用将是,医药电商未来会成为监管层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包括推进医药分开改革等,医药流通企业亦可据此摆脱“药品搬运工”的角色。(证券时报网)    结论与建议:  伴随《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的临近,处方药网售开禁已基本确定。新政策力度较大,亮点颇多,有望超出市场预期;其中“可以委托第三方配送”、“单体药店可以申请网上交易”、“部分处方药业可以网上交易”等内容,被行业协会人士评论为“思想开放、措施得当”。 在处方药等网售政策出现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医药电商将有能力复制电商在其他商品领域的增长曲线。数据显示,2013 年我国2C 规模仅为40 亿元左右,规模尚不足我国医药流通市场的1%。而在美国等成熟市场,药品网络销售额已占到整体药品零售规模的近30%。医药电商的市场空间有望从目前的近2000 亿非处方药,向近处方药万亿市场扩展,医药电商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契机。九州通作为行业内电商平台布局最为完善,具有全国性物流配送能力的,医药物流企业,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借助政策东风成长为行业的NO.1.  公司具有成为医药电商巨头的基因:九州通一方面在互联网销售领域提前布局了B2B、B2C、O2O 三大平台,在流量导入方面已经先期卡位;在物流方面九州通是业内仅有的4 家有全国物流布局能力的企业之一;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依托强大的业务规模,对上游具有强大药品议价能力;作为一家上市民企出色的经营效率一直是公司赖以成功的根本。我们认为九州通最有可能成为本次药品网售大潮中最具成功潜力的竞争者。  积极转型成果初显:受基药制度执行的影响公司原有第三方终端业务受到较大冲击,过去几年业绩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公司依托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通过在医院纯销、中药材/饮片、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进行探索,基于上述业务的快速增长,公司2014 年1-3Q 实现净利润2.96 亿元,同比增长22.70%,折合ESP 为0.19 元,扣非后净利率2.5 亿元,同比增长26.2%,增速重回20% 以上,预计未来新兴业务营收占比将会逐步提升,助力业绩稳步上扬。  股权激励范围广,提振经营活力: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政策,向公司主要管理层及核心人员授予限制性股票约397 万股,有助于提高人员的稳定性,利于提振经营活力。  盈利预计:预计16 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81 亿元(YOY+21.6%)/7.54 亿元(YOY+29.76%)/9.44 亿元(YOY+25.11%),EPS分别为0.35 元/0.46/0.57 元,对应PE 分别为49 倍/38/30 倍,我们认为随着处方药网售的开禁,医药电商发展空间将得到极大拓展,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随着业务的拓展目前的估值将会被快速消化,维持“买入”投资评级,目标价20 元,(对应16PE 为35X).(群益证券)    麻醉业务:维持传统优势领域,扩大麻药市场容量:麻药特许业务是公司最重要的盈利,一级批发和参股麻药工业贡献利润超过60%,公司也围绕麻醉业务在进行一些整合和创新,并购二级批发商,寻求相关产品,力求继续维持优势地位;电子印鉴卡的平台在几个省份进行试点;  特色口腔平台:积极补充产品线,试点医疗服务在即:国药前景口腔运行十周年,口腔耗材分销已经占有非常高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充新品类的同时,也将试点运营口腔诊所服务;  电商平台:差异化竞争路线:自国药商城上线一年多来,B-B的运行平稳,直销业务的空间模式使得关注,B-C的模式也在探索中,走相对高端的差异化竞争路线,积极寻找优质品牌厂家合作,加大零售终端的覆盖面,形成线上线下互动模式。  医药工业:国瑞药业的品种还有较大的市场开发力,在新产品方面,加快推进无水乙醇等重点品种申报及现有品种质量标准升级工作,吲达帕胺缓释胶囊、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等后续研发储备品种均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并积极推进国瑞药业与体系内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合作,提高核心竞争力。  国企改革试点工作: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为国务院国资委选定的中央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中央企业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三项职权的试点企业之一;公司与国控的同业竞争问题还未解决,国企改革的推进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投资建议  作为中国医药集团麻醉药和口腔业务平台,公司的医药流通业务精耕细作,并且具有较高的壁垒。我们积极关注国企改革进展,看好新时代下的医药流通企业业务创新和价值。  估值  不考虑整合,给予公司年EPS为1.034、1.262和1.519元,同比增长20%、22%和20%。  风险  药品价格降低;麻药管控政策变化;国企改革低预期;()    公司发布 2014 年 3 季报,1-9 月份营业收入为 687.2 亿元,同比增长18.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9.1 亿元,同比增长 16%。扣非净利润为 17.1亿元,同比增长 8.1%。  分季度看, 三季度收入与利润分别为 247.0 亿元和 7.0 亿元,同比增长27.7%和 19.9%。快于今年上半年收入与利润的 13.7%和 8.4%的增速。  医药分销业务快速增长  公司前三季度分销业务收入达到 608.1 亿元,同比增长 20.1%。毛利率为 5.98%,营业利润率 2.69%,同比上涨了 0.11pp。公司上半年收购的8 家分销公司于 6 月底并表,增加公司 3 季度的分销收入。若剔除收购的影响,分销收入增长 16.5%,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着重为医院供应链提供有高附加值服务。新托管医院药房 55 家。2)分销网络积极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通过纯销的方式向社区卫生中心配送,基层医疗机构新开户数达 120 家。 3)积极与外资企业合作,争取总代理产品。并通过整合二、三级经销商,提高对渠道的掌控能力和盈利水平。  费用控制初见成效  公司于今年年初开始推动组织架构优化和内部资源整合。通过实施集中采购,内部工商协同和六西格玛管理等措施有效的提升了运营效率。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5.1%和 3.0%,同比改善了 50pp和 30pp.  对、投资评级和估值的修正:  我们看好公司通过管理改善带来的运营效率的提升和费用率的下降。同时,公司医药工业业务在 GMP 改造完成后收入增速回升和医药商业通过渠道下沉获得快速增长动力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快速向前发展。根据我们的盈利预测,公司 14-16 年的 EPS 分别为 0.94 元、1.10 元和 1.26 元,给予公司 15 年 EPS 15 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 16.5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管理改善不达预期;药品降价风险。()    珍诚医药是一家垂直类 B2B 医药电商   珍诚医药在线是一家专注于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等医药健康领域的垂直类 B2B 电子商务及渠道增值服务运营商。公司拥有自主开发并运营的医药B2B 电子商务平台――“医药在线”()以及现代信息化医药物流配送体系。1)为医药第二、第三终端及医药分销企业提供医药互联网分销服务。2)为医药分销渠道上下游用户提供信息共享、数据分析、网络营销、金融创新等增值服务。3)通过“药联 5 万家”和“云联千商”等互联网虚拟整合模式,提升全产业链信息化水平,提高医药流通效率。公司是我国首批获得医药分销 B2B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质的企业,截至 2014 年 6 月底,“医药在线”拥有 3397 家供应厂商会员和 24141 家第二、第三医药终端企业会员,报告期内,日平均访问用户超过 2459 个 IP 浏览量、日平均访问网页数量 45017页。  快速切入医药电商,实现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和提升  珍诚医药
年上半年分别实现收入 18.74 亿、9.39 亿元,其中在线分销收入分别达到 18.43 亿和 9.18 亿,分销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为 3067 万和 2084 万,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3224 万和 1465 万。 珍诚医药 9 月已经向新三板提出了挂牌交易申请,现在审核过程中。公司受让价格对应 13 年 PE 约 27倍,估值较合理。公司借助此次投资将快速切入医药电商领域,完善产业链布局。另外通过此次投资,公司自有医药品牌在线下传统渠道基础上打通线上渠道,实现线上线下渠道业务融合和提升,有利于增强营销的广度与深度。  投资建议  我们重申之前观点,外延和内生双轮驱动下, 1)生产营销体系整合带来的包括内部效率提升以及营销方面的突破。 2)拜特制药在产能瓶颈解决后的快速增长。3)大股东参与及增持,表明强大信心。暂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14 至 2016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36.3 亿、43.6 亿和 52.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4.2%、20.1%和 21.3%。不考虑公司持有股权的减持投资收益以及增发后摊薄及财务费用降低情况,预计实现每股收益 0.59 元、0.66 元和 0.82 元。若不考虑持有佐力药业股权投资收益情况,并假设公司在2015 年完成增发,预计增发摊薄后 15、 16 年 EPS 为 0.58 元和 0.73 元。 继续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内部整合不及预期、外延并购不及预期、行业政策性风险。(渤海证券)    新推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高  公司新推出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拟向 194 位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骨干授予总计 660 万股限制性股票,其中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为595 万股,授予价格为 6.46 元,授予价格不低于公告前 20 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 12.92 元的 50%,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自授予之日起满 12 个月后,满足解锁条件的,激励对象可以在未来 36 个月内按 30%:30%:40%的比例分三期解锁。 本次限制性股票的解锁条件为: 以 2014 年业绩为基准, 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较 2014 年增长分别不低于 50%、105%、195%; 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较 2014 年增长分别不低于 30%、70%、145%。  本次激励计划行权条件高, 年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 43%, 年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达 35%,较公司过去几年的增速显着提升。考虑到公司新收购的电子商务等业务贡献业绩需要时日,公司在设定此次激励计划的行权条件时也给予充分考虑,未来三年公司业绩同比增速整体呈逐渐加快态势。  战略布局清晰,内在增长动力足  公司上市四年多时间,通过外延式并购扩张,已经由单一的皮肤药企业,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的全产业链企业,目前公司业务包括三大板块,以心脑血管、不孕不育、皮肤药为核心的制剂业务, 2013 年进军的上游人参及中药饮片业务, 2014 年进军的下游连锁药店和电子商务业务。我们认为, 公司战略发展布局已基本完成,未来发展重心在于如何经营好各项业务板块,此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将充分调动公司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公司的内在增长动力,保障公司未来几年业绩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  盈利预测及估值   暂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
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94 亿元、2.76 亿元、3.86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27 元、0.38元、0.53 元,以当前股价 12.46 元计算,PE 分别为 46.3 倍、32.5 倍、23.3 倍。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评论  增长稳健,期待重获优惠税率: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2%,由于母公司高新企业资格到期,暂时按25%的所得税率计算,净利润同比增长8%,以所得税率15%还原净利润,同比增长22%,预计年底前母公司可重获高新企业资格。综合毛利率下降0.15 个百分点;销售费率基本持平,管理费率下降0.23 个百分点,财务费率上升0.24 个百分点。  中药饮片、西药贸易及保健食品高增长:前三季度,(1)中药饮片收入同比增长约50%。目前,北京中药饮片生产基地已取得GMP 证书,亳州基地、四川阆中基地正在办理生产认证等手续,预计年底前可通过认证。随着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全年中药饮片业务收入增速有望超过45%;(2)中药材贸易收入同比增长约5%,药材贸易业务逐步精选林下参等优质品种;(3)西药业务中,自产药品收入同比略有增长。受益于医院药房托管工作的开展,西药贸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0%以上;(4)保健品、食品收入同比增速超过80%,公司与人保合作的直销业务已正式启动,前三季度贡献收入2 个多亿,有力促进了保健食品的销售;(5)商铺租售业务收入恢复增长,主要因为三季度亳州二期等项目已部分开始出售并结算。  电商业务步入发展快车道:(1)B2B 业务:中药材平台(e 药谷)上线运行以来,依靠全国30 多处的仓储物流中心,已制定上市品种标准近20 个,业务电子盘面达100 多亿元;(2)B2C 业务:“康美之恋”健康云平台项目已启动,旗下“康美商城”也已上线运行,中药材O2O 交易平台“康美中药城”也已上线运行。借助电商平台,公司保健品、食品、饮片及药材贸易等业务增长有望提速。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贯穿中药材上下游全产业链,中药材贸易业务稳定发展,饮片产能瓶颈逐步消除,下游消费品正快速增长,电商平台助力公司各项业务更上层楼。预计 年EPS 分别为1.05 元、1.31元、1.65 元,对应PE 分别为15X、12X、9X,估值具有提升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责任编辑:DF064)
&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值班热线:021-5
东方财富产品下载专区
网友点击排行
&&&&&|&&&&|&&&&&&
滴滴快的宣布战略合并,保留各自的品牌独立性[]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医药流通万亿市场将向电商开闸 13股望享盛宴
  点击查看&&&  ===本文导读===  【行业前景】  【个股研报】 |     总规模达1.3万亿的医药流通领域即将迎来电商模式的冲击。时隔近7个月之后,网售处方药新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呼之欲出。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如无意外,该办法将于2015年元旦前后正式颁布,其中就包括对处方药的网上解禁。  目前,、、、、、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已涉足医药电商。以瑞银证券医药研究员季序我为代表的业内人士认为,电商业态的发展将为医药流通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  不过,已涉足医药电商的部分上市公司认为,上述管理办法短期内尚不会对处方药现行销售格局形成实质性影响,即网售处方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形成规模。  网售处方药规模受限  12月4日,康恩贝拟斥资2.71亿元受让浙江珍诚医药在线30.81%股权。后者主营医药健康电子商务及渠道增值服务,前三季度营收及净利分别为14.82亿元、3173.76万元。并购完成后,康恩贝将快速切入医药电商领域,成为继九州通、上海医药、等公司后,又一家涉足医药电商的上市药企。  医药电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医药电商规模约为40亿元,而在2010年,医药电商才刚刚起步,在随后的3年间维持了250.35%的年均增速。  尤其在2012年,医药电商规模从2011年的4亿元大幅增加275%至15亿元。彼时,天猫医药馆的前身淘宝医药馆刚于2012年2月份重启,此前淘宝医药馆曾被监管部门叫停8个月之久。  就在淘宝医药馆重启后不久,康美药业e药谷也随之筹建,当当网也一度有意布局医药电商。去年2月份,京东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京东医药城,并在当年9月份上线,与天猫医药馆形成对峙。  与淘宝、康美药业等公司涉足医药电商的路径不同,京东2011年7月份曾与九州通旗下北京好药师项目达成战略合作,持股后者49%股权,双方初期均计划将好药师项目打造为医药电商平台。然而,仅合作两年后,京东有意自建医药电商平台,遂与九州通分手,好药师全部股权尽归九州通。  据了解,随着电商巨头及大中型医药集团的角逐,国内医药电商已形成了多种模式,包括天猫医药馆、京东医药城等第三方平台,九州通、一心堂等医药流通企业自建平台,另外还包括健一网等垂直医药电商。  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国家食药总局登记在册的网上药店达到255家,实际开展业务的网上药店也高达132家。若加上利用天猫医药馆等第三方平台切入医药电商的企业,数量则更多。  记者在天猫医药馆发现,该平台云集了广州药业、、、、、等数十家上市药企的部分产品,医药电商平台效应渐显。  不过,相比于医药流通领域去年1.3万亿元的总规模而言,医药电商40亿元的规模仍然较小,无法对医药流通格局形成冲击。  “医药流通领域毛普遍维持在3%~7%之间,医药批发毛则更低。医药电商理论上可以降低相当一部分流通成本,但国内医药流通市场以处方药为主导,在网售处方药全面解禁之前,医药电商规模仍存局限。”华南一家大型券商医药研究员对记者表示,医药电商今年发展速度之所以很快,主要原因是基数效应所致。  数据显示,去年OTC(非处方药)药品市场规模仅为1783亿元,远不及处方药规模。在这种背景下,医药电商呼吁放开网售处方药的声音日趋高涨。  多公司涉足医药电商  目前,欧美市场绝大多数处方药均可实现线上销售,消费者出示医师处方笺可同时在线下实体药店及网上药店买药。而在国内,网上处方药始终存在监管红线,即便是部分在售处方药,也多系保健品及小型医疗器械。  今年5月28日,国家食药总局曾印发《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被誉为网售处方药的破冰之旅。根据意见稿,出售处方药及甲类OTC药物,须建立执业药师在线药事服务制度,对处方进行审核及监督调配。  医药研究员刘亚明认为,医药电商将逐渐对传统医药商业流通环节形成深远影响,进而逐步影响人们用药消费习惯。  上述意见稿出台后不久,部分药企闻风而动。如太安堂9月17日晚间披露拟以募集资金3.5亿元收购广东康爱多连锁药店,后者主要从事网上医药商品零售,今年前7个月营收及净利分别为1.81亿元、626万元。据了解,这是A股药企收购医药电商的首例,此前九州通、国药股份、上海医药等涉足医药电商的药企主要是自建平台。  资料显示,广东康爱多拥有自建交易网络平台“康爱多网上药店”,另外在天猫等第三方平台建有5家旗舰店。浙商证券医药研究员程艳华认为,上述征求意见稿将在未来促使医药电商扩容至千亿元级别,对位居医药电商第一梯队的广东康爱多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康恩贝效仿太安堂,于12月份宣布拟收购珍诚医药在线,快速切入医药电商。在此期间,部分公司对医药电商逐级加码,如一心堂10月下旬拟投资1.2亿元发展医药电商业务,涉及电商、物流系统升级等多个项目建设。  此外,康美药业、九州通、上海医药、国药股份等在医药电商方面均有加码动作,包括建设网站、收编线下资源等。如国药股份去年推出的国药商城在集团的整体支持下,目前可调动42万家药店及10万家诊所资源。  当然,直接搅动医药电商格局的动作是今年1月份对中信21世纪的大手笔投资行为。该笔交易耗资10.37亿元,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及盟友云锋基金将持有中信21世纪54.3%的股权。更为重要的是,中信21世纪拥有第三方网上药品销售资格证牌照,可对天猫医药馆现有业务形成有益补充,因为天猫医药馆及京东医药城均不具备该牌照。  经过一系列意见征求之后,《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料于明年元旦前后正式出台。  上海一家上市药企董秘告诉记者,网售处方药初期可能以试点形式展开,具体是制定处方药白名单,即某些网上药店可在线上销售某些处方药,短期内不会全面放开。  瑞银证券医药研究员季序我认为,上述管理办法的真正作用将是,医药电商未来会成为监管层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包括推进医药分开改革等,医药流通企业亦可据此摆脱“药品搬运工”的角色。(证券时报网)    结论与建议:  伴随《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的临近,处方药网售开禁已基本确定。新政策力度较大,亮点颇多,有望超出市场预期;其中“可以委托第三方配送”、“单体药店可以申请网上交易”、“部分处方药业可以网上交易”等内容,被行业协会人士评论为“思想开放、措施得当”。 在处方药等网售政策出现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医药电商将有能力复制电商在其他商品领域的增长曲线。数据显示,2013 年我国2C 规模仅为40 亿元左右,规模尚不足我国医药流通市场的1%。而在美国等成熟市场,药品网络销售额已占到整体药品零售规模的近30%。医药电商的市场空间有望从目前的近2000 亿非处方药,向近处方药万亿市场扩展,医药电商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契机。九州通作为行业内电商平台布局最为完善,具有全国性物流配送能力的,医药物流企业,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借助政策东风成长为行业的NO.1.  公司具有成为医药电商巨头的基因:九州通一方面在互联网销售领域提前布局了B2B、B2C、O2O 三大平台,在流量导入方面已经先期卡位;在物流方面九州通是业内仅有的4 家有全国物流布局能力的企业之一;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依托强大的业务规模,对上游具有强大药品议价能力;作为一家上市民企出色的经营效率一直是公司赖以成功的根本。我们认为九州通最有可能成为本次药品网售大潮中最具成功潜力的竞争者。  积极转型成果初显:受基药制度执行的影响公司原有第三方终端业务受到较大冲击,过去几年业绩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公司依托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通过在医院纯销、中药材/饮片、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进行探索,基于上述业务的快速增长,公司2014 年1-3Q 实现净利润2.96 亿元,同比增长22.70%,折合ESP 为0.19 元,扣非后净利率2.5 亿元,同比增长26.2%,增速重回20% 以上,预计未来新兴业务营收占比将会逐步提升,助力业绩稳步上扬。  股权激励范围广,提振经营活力: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政策,向公司主要管理层及核心人员授予限制性股票约397 万股,有助于提高人员的稳定性,利于提振经营活力。  盈利预计:预计16 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81 亿元(YOY+21.6%)/7.54 亿元(YOY+29.76%)/9.44 亿元(YOY+25.11%),EPS分别为0.35 元/0.46/0.57 元,对应PE 分别为49 倍/38/30 倍,我们认为随着处方药网售的开禁,医药电商发展空间将得到极大拓展,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随着业务的拓展目前的估值将会被快速消化,维持“买入”投资评级,目标价20 元,(对应16PE 为35X).(群益证券)    麻醉业务:维持传统优势领域,扩大麻药市场容量:麻药特许业务是公司最重要的盈利,一级批发和参股麻药工业贡献利润超过60%,公司也围绕麻醉业务在进行一些整合和创新,并购二级批发商,寻求相关产品,力求继续维持优势地位;电子印鉴卡的平台在几个省份进行试点;  特色口腔平台:积极补充产品线,试点医疗服务在即:国药前景口腔运行十周年,口腔耗材分销已经占有非常高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充新品类的同时,也将试点运营口腔诊所服务;  电商平台:差异化竞争路线:自国药商城上线一年多来,B-B的运行平稳,直销业务的空间模式使得关注,B-C的模式也在探索中,走相对高端的差异化竞争路线,积极寻找优质品牌厂家合作,加大零售终端的覆盖面,形成线上线下互动模式。  医药工业:国瑞药业的品种还有较大的市场开发力,在新产品方面,加快推进无水乙醇等重点品种申报及现有品种质量标准升级工作,吲达帕胺缓释胶囊、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等后续研发储备品种均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并积极推进国瑞药业与体系内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合作,提高核心竞争力。  国企改革试点工作: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为国务院国资委选定的中央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中央企业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三项职权的试点企业之一;公司与国控的同业竞争问题还未解决,国企改革的推进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投资建议  作为中国医药集团麻醉药和口腔业务平台,公司的医药流通业务精耕细作,并且具有较高的壁垒。我们积极关注国企改革进展,看好新时代下的医药流通企业业务创新和价值。  估值  不考虑整合,给予公司年EPS为1.034、1.262和1.519元,同比增长20%、22%和20%。  风险  药品价格降低;麻药管控政策变化;国企改革低预期;()
中央经济会议指出;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经济增长将靠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推动绿色发展新方式,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把资本引导入战略新兴产业.证监会本月派检查组查券商两融杠杆,对透支两融将严惩不怠.银行不良贷款激增36.93%.银监会要求严控风险.随年报临近,产能过剩大垃圾业绩很难看,年底要坚决抛出,转向新兴产业股.跟着国家产业策略走.
网上买药吃死了人,责任怎么定?
浙江杭州股友
可笑!好像一沾上电商二字,业绩就会好似的,换汤不换药,天还是那个天,在国外,电商不是新名词……
融券狂搞000788北大医药才是正道,狂赚,半夜月了,继续搞
处方药网上解禁不太现实
上海医药历来操纵股价,名声极臭。它有着一套完整的操纵股价的利益链。包括庄.宣传机构等。已经被证监会多次警告过。但是屡教不改。瞧,这不又来了。大家远离该股!只要它的喉舌一喊就是出货。有该股的快跑!!!
广东深圳股友
跟拉皮条一样,动都不动就这么夸张的语气叫喊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意见反馈回到顶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基础知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