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重要性重要性水平是怎么确定 的

资讯信息>>正文
如何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的选择基准
时间: 字号:
来源:中国会计报
&&&&&&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第十条规定:“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相关指南指出:确定重要性需要运用职业判断。通常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那么,注册会计师针对不同的情况,如何确定审计的重要性水平的选择基准呢?&&&&&&& 盈利实体如何选择&&&&&&& 审计指南指出,如果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不稳定,选用其他基准可能更加合适,如毛利或营业收入。&&&&&&&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不稳定的原因,是由于特殊事项造成的偶然事件还是由于本身的情况造成的必然事件。&&&&&&& 比如,某企业经常性利润比上年大幅下降,其原因是由于当年突发限电导致的季节性停产。&&&&&&&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采用其他基准更为合适。&&&&&&& 但是,如果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系由于产品遭到淘汰,该产品已无生产价值,利润的下降是不可逆的,则仍然应当以经常性税前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基准。&&&&&&& 财务数据如何选择&&&&&&& 按照审计指南的规定,在计划和执行阶段选用重要性水平,可以采用前期或者当期的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或者本期的预算和预测结果。最主要的是尽量接近当期的实际结果。&&&&&&&&&& 比如,本期由于出售了一家很重要的盈利企业,那么,不能机械的用上年的财务状况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基准。不管用哪些相关的财务数据,都必须与最终的结果保持较小的差异。&&&&&&& 因此,在审计时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的相关数据,并没有一定的规定,可能根据上年报表的数据所作出的预测比根据当年前几个月的数据作出的预测更为准确。&&&&&&& 计划和执行审计中的应用&&&&&&&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的表述,对于重要性作出的判断为下列方面提供了基础:确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因此,不能仅将重要性水平作为复核最终结果的工具,而应当成审计工作的基准。&&&&&&&&&& 识别出的错报应用&&&&&&&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51号——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的表述,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是否需要修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一是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以及错报发生的环境表明可能存在其他错报,并且可能存在的其他错报与审计过程中累积的错报合计起来可能是重大的错报。&&&&&&& 二是审计过程中累积的错报合计数接近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的规定确定的重要性。&&&&&&&&&& 当累积的错报水平接近或超过重要性水平时,应当确定是否修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比如,某公司的未审会计报表显示,其经常性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000万元,选择经常性税前利润作为审计工作的起点。根据10%选择计算重要性水平为100万元,在审计中,发现差错为200万元,审定的经常性业务利润为800万元。由于合计的差错大于重要性水平,因此需要考虑根据原先的重要性水平所制定的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是否适当。如果根据最终的审定报表,其重要性水平与最终经常性税前利润的比例为12.5%(即100/800),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会影响投资者所作出的决策,需要修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再如,如果初始确认重要性水平的比例是2%,根据计算其初始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发现差错为200万元,最终审定的经常性利润为800万元。根据最终的审定报表,其重要性水平与最终经常性税前利润的比例为2.5%(即20/800)。虽然发现的差错大于重要性水平,但注册会计师可能觉得根据最终的经常性税前利润的2.5%作为重要性水平也是可以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无需修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铂略咨询官方微信二维码
铂略财务培训是领先的财务和税务培训机构。通过在线视频和电话课程、面授课程、调研报告为四万家集团及跨国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提供服务。致力于传播财务管理最佳实践经验。
&&看过本文的人还浏览过网站以下内容
免费申请体验课程
姓&&&名:*
公&&&司:*
手&&&机:*
邮&&&箱:*
已经有账号,点击这里
直击铂略线下课程
订阅铂略财税新知电子报
免费申请体验课程
*姓&&&&&&名
*公&&&&&&司
*手&&&&&&机
*邮&&&&&&箱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400 689 0679审计人员在审计各阶段分别是怎样运用重要性概念的_百度知道
审计人员在审计各阶段分别是怎样运用重要性概念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一是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CPA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是形成审计报告的重要前提、漏报金额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是否已进行边当处理。它包括两层含义,初步确定对重要的子公司采取直接审计方法.获取重要的审计证据、销售收入,但会计报表的反映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决定意义的程序一,以降低审计风险,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错报或漏报,并对其进行评价。CPA在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时。
二,也可以不合并审计,并可能因此导致重要反映失实时.复核审计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大遗漏、销售收入,可能影响到大多数甚至全部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以证实问题或排除疑点,对次要的、净利润占整个集团公司资产总额。 三。
2,在了解客户基本业务情况之后,CPA就应当发表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是指能对重要的审计意见显示出其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对重要的会计误差作出调整建议.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重点领域,具体确定报表各项目可接受的最大差错额、漏报,并据此初步决定审计程序的性质,可适当减少审计证据的数量、重要性概念在审计报告阶段的运用
1。当发现可能存在错误和弊端的迹象。CPA在发表审计意见时,通过对会计报表的总体复核、相关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意见、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公允性的会计误差事项、时间和范围。
(2)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的判断.错报和漏报的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
3。对不太重要的审计项目,CPA就越需获取充分。会计报表中的会计误差由计算错误。当重要审计程序不能如愿实施时,其二是就其本身证明力而言是重要的。所谓重要的审计程序。会计误差是指未正确地记录与报告经济事项或业务发生时存在的事实.决定发表何种审计意见,汇总所有的审计差异而形成审计结果、漏报仍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如对集团公司审计,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调整已发现的错报.确定要调整的重要会计误差、误用会计方法或忽视会计报表编制时存在的事实而引起。CPA在完成审计外勤工作后、重要性概念在审计实施阶段的运用
1,CPA应当考虑采用两种措施以降低审计风险.履行重要的审计程序,就是确认某一审计项目最关键、漏报非常重要、净利润的比率均在10%以下。如果某些子公司的资产总额,对次要的子公司采用审阅方法,对波动异常的项目。
3。一般来说。又如,以合理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漏报金额的汇总数接近重要件水平,CPA应当发表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评价会计报表和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性水平,CPA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
2,确定为重要审计领域、重要性概念在审计计划阶段的运用
1。越是重要的审计项目。
(3)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会计报表或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
(1)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判断会计报表中是否存在可能导致报表饮用者改变其决策的重大遗漏或歪曲,但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或漏报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二是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所谓重要的审计证据,应当追加相应的替代程序,以使其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并不是一概作出调整建议,以进一步确认汇总数是否重要,可以适当忽略,审计人员必须扩大审计范围。根据审计结果和职业经验,而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和当时的实际情况。CPA对于会计误差:其一是相对审计意见而言是重要的、漏报的汇总数可能影响某个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检查波动幅度较大的项目。
2。即确定多少的错误入达即为重要,分析其合理性
其他类似问题
审计人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内部审计人员如何对承包合同进行审计并提出改进意见
内部审计人员如何对承包合同进行审计并提出改进意见
09-09-06 &匿名提问 发布
1、明确了各级合同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合同领导组是我公司合同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由分管经营的副总经理担任领导组组长,负责公司重大合同的决策,处理合同签订、履行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合同管理办公室设在审计处,由审计处处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合同审查,监督合同履行及其它合同日常管理工作;各业务处室合同管理员负责审查单位对外签订的常规合同,负责向合同管理办公室报送合同及履约报表,并按要求对合同进行编号、登记、保管和存档。
  2、制定了合同签订程序。对于联营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承包经营合同以及金额较大的购销合同等重大合同,必须经合同管理办公室审查批准后方可加盖合同专用章,如果合同条款存在问题,则由合同管理办公室出具评审意见,合同签订单位按评审意见修改后,经合同管理办公室审签、合同管理员加盖合同专用章后,方能生效,这样,确保了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避免了因合同签订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起到了事前监督、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对于常规合同,因其数量众多、业务频繁,则由各单位合同管理员负责审查,月末送合同管理办公室备案。
  3、实行签订合同的委托代理制度。依据《合同法》,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对外签订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而我公司对外业务频繁,大量的合同签订工作主要由各部 门的业务人员承担,为此,我们每年举办合同业务知识培训班,对成绩合格的方给予办理《企业法人授权委托书》,目前,已有45人取得这一资格,这样,理顺了法人及其内部业务处室及分支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实现了合同的集权管理和统一制约。
  4、监督检查合同的履行情况。对于合同履行的监督,实行定期检查与履行情况月报表制度相结合,要求业务处室月末将本单位合同履行情况以月报表的形式上报合同管理办公室,以便掌握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
  5、按照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实行销售合同评审制、原料煤合格分承包方评审制度。
  6、在公司内部电脑网络上实现了合同台帐联网。
  在合同管理的其它方面,我们仍然按《合同法》及我公司制定的《合同管理规定》为依据,实行审查合同条款与监督合同履行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合同文本、授权委托书、合同专用章、合同台帐四统一,这些制度措施的建立与完善,机构、人员的设置与分工,使我公司合同管理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也为我公司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重要性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是:“本准则所称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的判断或决策。”可见重要性是指一种错误的程度,是报表中的错报和漏报是否会影响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临界点。它不仅包含数量上的,还有性质上的。重要性实质上强调了一个“度”,在会计或审计报告中,允许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或不正确的存在,但是要以这个“度”为界。重要性原则的运用贯穿于会计、审计理论及实务中,但重要性水平则可以是针对会计报表、会计账户乃至于各项交易,在多数情况下是针对会计报表的。  (二)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就是重要性的具体标准,是指会计报表中允许错报或漏报的最高限额。在审计实务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重要性水平:实际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估计重要性水平。这三种水平的内在逻辑是:报表使用者总有一个决策点对他来说是重要的,但这个点相对于审计人员又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在实务中由于报表使用者可以接受的重要性标准各不相同,所以这种客观仅是相对的。我们把这个相对来讲是客观的决策点称为实际的重要性水平。在编制审计计划阶段,由于必须确定重要性水平,以便于确定审计程序性质、时间和范围,在审计计划后评价审计结果。所以审计人员必须在计划阶段根据各种情况,利用自己的专业判断,评估出计划的重要性水平。估计的重要性水平是指评价审计结果时,由于对被审计单位的进一步了解,审计人员会对原有的计划水平进行调整,从而形成估计的重要性水平,作为评价审计结果的依据。由此可见,实际的重要性水平相对于审计人员是客观存在的,审计人员只能利用专业判断在不同的审计阶段对这个实际重要性水平进行估计,从而产生了计划重要性水平和估计重要性水平。  (三)判断审计事项重要性应考虑的因素  审计重要性原则要求审计师在考虑审计环境、审计资源、审计风险、审计成本等各因素的基础上,关注重要审计事项。审计重要性原则能否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将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审计资源的节约,关系到审计质量的提升。判断审计事项重要性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以往的审计经验。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审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审计师可以过去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为依据,考虑被审对象经营环境的变化加以修正,判断本次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  2.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结果。如果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可信赖程度高,审计风险相对较低,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如果评估的审计风险较高,审计重要性水平就低,需扩大审计测试。  3.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被审单位规模越大,确立审计重要性水平应该越高;不同行业执行的会计规范不一样,也直接影响审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4.涉足新业务。若基本业务发生重大变化,那么就有理由重点关注,并适当降低重要性水平。  5.数字异常波动。会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可能促使使用者做出反应,审计师应重点关注变动较大事项,深入研究这些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审计人员还应根据错、漏报的性质,错、漏报原因判断其重要性。某项错、漏报从数量方面或许并不重要,但就性质而言可能是重要的。具体来说,金额相同的情况下,以下几种错报与漏报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更为重大:舞弊或违法行为造成的错报与漏报;可能影响履约义务的错报与漏报;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与漏报;不期望出现的错报与漏报,如现金和实收资本账户若出现较小错报与漏报,也应引起相关利益者的高度重视。  二、审计风险  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或者说是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我国新的审计准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  审计风险实质上强调的是会计报表中未被查出的重大错报或漏报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由于审计测试和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审计人员不可能将所审计报表中所有的错报或漏报都审查出来,所以审计风险始终存在,但审计人员在审计测试过程中,又总是希望通过执行合理的审计程序,尽可能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同时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这就需要充分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二者之间的关系。  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于1983年发布的第47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业务中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给出了著名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2003年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AIASB)发布了一系列新的审计风险准则,对审计风险模型重新描述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模型变迁的原因主要是原来的模型只重视控制风险的评估却忽视固有风险的测试。这种风险导向模式可以发现一般的员工舞弊和财产盗窃行为,但是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舞弊是高层管理人员的舞弊,而内部控制对高层管理人员很难起到监督作用。因此“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实际上指的是“企业舞弊风险及经营风险”,而不是事务所的经营风险。企业的经营风险越高,则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大。  三、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相互关联。审计风险的高低往往取决于重要性的判断,而重要性的确定又常常依赖于对审计风险的评估,两者互为条件。  (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联关系  我国新的审计准则(1221号第11条)把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描述为: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从会计报表使用者角度而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这里的重要性是指实际重要性,这里的审计风险是指终极风险。即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低,从而较大的错、漏报对其判断或决策影响不大,实际重要性水平为高,审计人员所面临的终极水平就低,反之亦然。  从审计人员角度而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有可能成正向关系。这里的重要性水平为估计重要性,这里的审计风险依然指终极风险。当审计人员所估计的重要性与实际重要性相差不大时,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关系如前所述;当估计重要性水平严重偏离实际重要性水平时,重要性水平确定的越高(也即偏离越多),审计人员所面临的终极风险就越大,因为把原本是重大的错报或漏报认定为不重大。相反,重要性水平确定得越低,审计人员所面临的终极风险相对越低,因为此时多花的审计成本可能已经查出了正常情况下由于确定低水平重要性而查不出的那部分错报或漏报。  (二)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相互作用  重要性是决定审计风险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直接影响审计风险水平的确定,但在一定程度上,审计风险水平的高低又反作用于重要性水平。在现代的审计理论与实务中,重要性水平对审计风险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一是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会影响审计风险;二是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需要考虑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检查风险高,则重要性水平就会计划或估计得低一些。如果检查风险低,则重要性水平就会高。总之,在审计的理论与实务中我们要从两方面考虑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一是从重要性确定的角度考虑审计风险,二是从审计风险的角度考虑重要性水平的确定。《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中指出了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时,应当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其中第3款就是考虑“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评估的结果”,如果内部控制越差,评估的审计风险越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应越低;反之,如果内部控制行之有效,审计风险综合评估水平较低,则重要性水平可以确定得高一些。只有考虑这两方面才会更加深入地理解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反向关系,从而指导我们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工作与学习。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审计的重要性水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