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些措施是属于医疗费用保险中控制道德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的方式,a,共壤b,提高保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医疗保险》总复习 试题讲解
下载积分: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35|
上传日期: 00:37:1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医疗保险》总复习 试题讲解.PPT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研究
下载积分:25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2:27:1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研究.PDF
官方公共微信您现在的位置: &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防范
来源:不详 &&&&
所属类别:
内容提要: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道德风险使医疗费用快速不合理地增长,过度消耗有限资源,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本文对我国医疗保险及其表现,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和防范措施,对当前医疗保险进行制度上的改革与完善方面提出一点建议。关键词: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风险防范&一、引& 言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是公共选择的结果,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即具有社会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身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使它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起着“减震器”和“安全网”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社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社会稳定担负着巨大作用,因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医疗保险,政府以各种形式来组建、完善和提供社会医疗保险。在理想的情况下,医疗保险的提供不应改变被保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医疗费用的变化,也就是说,保险当事人的行为不应该影响保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条件是很难满足的。在医疗保险中,医疗费用并不是完全由个体所患疾病来决定的,它还受个体对医生的选择、就医习惯和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内容等因素的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由于医疗保险的提供,它为患者提供了过度利用医疗服务的动机和激励机制,也给医疗机构的过度供给创造了更多机会和条件。即通常会引发所谓的“道德风险”问题。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医疗保险机构所面临的一个最重要风险,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如何减少道德风险,提高对有限资源的利用率,防止对医疗卫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却值得我们认真去探讨与研究。二、道德风险及表现形式在保险领域里,道德风险是任何一个保险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风险。国家实行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后,使医疗机构和患者都成为“经济人”,而“经济人”在做决策时就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其出发点。我国的基本社会医疗制度推出时间较晚,医疗卫生体制也存在诸多的缺陷,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在我国就更为严重。如何对其加以有效的防范与控制显得极为迫切。(一)道德风险的概念及其影响道德风险最早源自于保险业,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道德风险亦可称之为“败德行为”,一般是指一种无形的人为损害或危险,是市场失灵的一种形式。泛指市场交易中一方难以观测或监督另外一方的行为而导致的风险。[1]在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是指一方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险市场时,发现了一个经典的例子: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防范的不作为行为。而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是道德风险。可以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二)不同角度下的道德风险1、从时间的角度分析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来自于个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机会主义倾向假设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前提。[2]是指人们借助于不正当的手段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以发生时间上的先后为依据,可以将道德风险分为事前的道德风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事前的道德风险与事后的道德风险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1)事前道德风险。保险可能会影响被保险人的防灾、防损措施,改变被保险人的行为,个体通过选择不同预防措施会影响自身疾病发生的概率。事前道德风险会对被保险人疾病发生的概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增加保险人在医疗费用方面的支出,给医疗资源带来更多的消耗。心理风险是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一种无形的因素,它指由于人的不注意、不关心、侥幸或存在依赖保险的心理,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的因素。如企业或个人投保了财产保险后放松对保险财产的保护措施;投保人身保险后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等。逆向选择是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现象。逆向选择是说一个制度的实施非但没有把好的对象选出来,反而使比较差的入选了,逆向选择的存在说明此项制度是不合理的或者说是有待改进的。利用制度缺陷而获得额外利益的行为肯定是非道德的,或者是道德水平下降的。逆向选择使社会承担的风险随着道德水平的下降而提高。心理风险直接影响个体的逆向选择,也影响事后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个体的心理活动必须通过其行动来实现其目的,但心理风险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法律无法对其加以控制,只能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其具体行动进行约束来减少心理风险。事前道德风险的发生是制度安排不合理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扭曲的现象。(2)事后道德风险。个体在患病后相应的治疗成本不是固定的,患者可以在从便宜到昂贵的各种治疗方案中进行选择。实际上,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并非越昂贵越好。由于这种形式的道德风险对于医疗费用的影响更大,因此,在医疗保险中,事后道德风险的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道德风险的发生与疾病费用的价格弹性有关,价格弹性大的医疗服务可能产生更大的道德风险。在这种道德风险的作用下,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相对较高的个人可以靠玩弄道德风险来解决不能享受医疗保险或享受待遇较低的家属及亲戚朋友的看病吃药等问题。[3]因此,在经济学中,将道德风险看作是人们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的需求弹性造成的经济激励机制的理性反应。2、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根据道德风险中不同主体在微观上的表现,可以将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分为患者的过度消费引起的道德风险和医疗服务人员的诱导性需求而引起的道德风险。(1)患者的过度消费心理。患者在投保之后,其实际承担的医疗费用下降导致其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上升现象。由于社会医疗保险的提供减免了个体所需支付的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用,造成个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就会比没有医疗保险时的需求量大,从而导致对医疗卫生资源的过度利用。(2)医疗服务人员的诱导性需求。医疗服务人员利用其信息优势诱导患者接受过度医疗服务的现象。在诱导需求中,患者的不合理的医疗需求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被医疗服务人员激发出来的。医生兼具医疗服务的指导者和提供者的双重身份,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又存在严重不对称,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生的收入与医疗费用的高低成正比,促使医生对诱导需求产生强烈的愿望和动机。他们就会通过增加服务量和提高服务价格来实现自己目的。三、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分析医疗服务具有准公共性及专业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提供服务价格和数量时,可能偏离市场的实际需求水平,造成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经济学对医疗服务的观念,在于强调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强调医疗服务是消费者用于生产健康的投入要素。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受伤害,而且还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由于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医疗服务又具有高度专业性,这导致消费者和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使得医疗服务的供给方缺少内在的成本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甚至可以造成供给方的诱导性需求,必然使医疗费用上涨的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确立医疗保险制度,其初衷在于分散疾病风险,减少因医疗费用开支过大而造成的家庭收入水平的大幅度下降,从而保障公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但是,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客观上提高了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水平,加大了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消耗。我们必须看到,医疗保险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消费者的道德风险意识,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产生过度消费,进而导致全社会医疗费用开支不合理的过快上涨。医疗保险领域所涉及的医院(医生)、患者、医疗保险机构三方都非常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并且都会尽量维护自己的利益,相互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博弈关系,于是,道德风险也由此而生。在医疗保险运行过程当中,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患者都不需要自己掏钱,而是由第三方来支付的,因此造成道德风险的概率就大大增强。四、道德风险产生的途径探讨如何防范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必须首先对道德风险产生的途径进行分析,才能对如何防范道德风险提出有针对性建议。医疗保险市场与普通的市场相比有它的特殊性,医疗保险市场实际上存在三个主体,即:保险人、被保险人和医疗服务提供者。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也来自这三个方面,即:一是被保险人(患者);二是医疗服务提供者(医院);三是保险人(医疗保险机构),医疗保险机构的职能是直接由法律、法规规定的,因而其实质上属于医疗卫生体制范畴。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而给医疗保险带来的道德风险更为严重。(一)患者的道德风险作为医疗保险的需求方,患者就诊时医药费不需要自己支付,而由第三方(即医疗保险机构)来支付,患者的医疗消费需求可能会无限膨胀,出现小病大养、门诊改为住院等现象。在参加医疗保险的情况下,人们将面临较低的医疗价格,当消费者只需支付其医疗费用的一小部分,且他们的消费行为又难以观察时,过度消费医疗服务的需求就不可避免。这种因医疗服务的提供使社会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而形成的过度使用医疗服务资源的道德风险与医疗保险的目标相冲突,不利于医疗风险的完全彻底转移。而且会严重破坏医疗保险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医疗保险机构支出增加,甚至亏损,正常运行难以为继,进而导致医疗保险市场萎缩。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膨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预防的忽视从而增加疾病发生概率。众所周知,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自我保健行为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减轻疾病造成的危害。参加医疗保险后,被保险人往往认为自己参加了保险,患病时医药费可以报销,不需要自己掏钱,对如何避免风险的工作可能就会较少去做,如吸烟、不太注意饮食和不太注意锻炼身体等等;个人减少了健康预防措施,从而改变疾病发生的概率,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短期内虽然无法观察到,从长期上看却增加了医疗卫生费用的支出。2、患者的“过度消费”心理。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后,患者就诊时不需要自己付费或付费很少,部分患者会提出要求给予过度检查及选择昂贵治疗方案。“过度消费”的心理倾向很普遍,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多多益善”的消费动机。许多患者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在许多情况下,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以有多种,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治疗方案都可以使患者恢复健康,而使用何种方案取决于医生的偏好和患者个人的意愿,在提供社会医疗保险的条件下,患者相互之间存在攀比心理,使用低成本方案治疗的患者会觉得自己吃亏,因此往往会放弃“便宜”的治疗方案而选择“昂贵”的治疗方案,出现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现象,从而影响医疗保险机构的成本控制。(二)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道德风险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患者对医疗知识的匮乏,使患者缺乏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数量进行事先判断的知识和能力,缺乏对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所提供服务的质与量是否符合自己病情的准确信息。国家不允许其他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医疗行业具有较高的垄断性,造成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道德风险是各类道德风险中最为严重的。1、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的垄断性。医生在其提供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掌握着主动权,对医疗技术又拥有足够多的信息,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不能讨价还价,难以控制卫生消费的种类与数量,加上疾病具有突发性和需求缺乏弹性的特点,患者的被动地位非常明显。病人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时,通常不能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购买一般物品那样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来进行选择。医生则可以通过抬高医疗费用,或降低收治标准或分解住院套取结算单元等方式增加医疗机构收入。在医疗卫生市场,病人获得的信息是相当不充分和不透明的,如医疗卫生的服务质量,医生的工作资质与技术水平等几乎找不到客观真实的鉴别资料。尤其对要支付的价格具有不可预测性,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就更没有选择余地,一直要到医疗服务提供结束后才能知道。医疗卫生市场存在的这些信息障碍使其不能正常而又有效地运转。2、医疗服务的过度供给创造了需求。较高的专业性使医疗服务常常处于垄断地位,医院具有医疗服务供给的排异特权,不允许外行提供医疗服务。在信息不对称严重存在的情况下,医生要求病人做什么检查,吃什么药,病人只能唯命是从。一方面,医生为了保护自己,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风险,存在着不适当服务现象,医务人员从最大限度减少自身利益损失的角度出发,要求患者做“高、精、尖”医疗设备的检查,甚至在病情已确定的情况下,仍然建议患者做这些检查。另一方面,来自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道德风险表现为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过度供给”行为,也就是在传统的按服务付费制度的情况下,医疗服务提供方因为其提供服务越多,得到的收益就会越大,医生的收入与其提供服务量的多少是成正比的,这种经济利益上的好处往往鼓励医疗服务提供者提供过多的或昂贵的医疗服务,从而诱发了需求。并且医院和医生的收入与其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数量相联系时,在利益驱动下,开大处方、小病大医等就成了一种必然出现的现象。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通过更换不同剂量的药品,提高用药档次,将过去价廉、疗效高、实用的药品变为价格昂贵的药品。这就是所谓的医疗服务领域的“萨伊定律”:医疗供给创造医疗需求。[4](三)医疗卫生体制造成的道德风险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医疗卫生体制,也使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道德风险更具有复杂性。实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对基本医疗保险政府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医疗卫生服务不创造经济效益,为减少医疗卫生费用的支出而把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产业化,许多道德风险也由此而生。1、“第三方支付”制度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道德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与“第三方支付”的制度设计有关,医疗服务的费用不是由被保险人本人直接支付,而是由第三方支付。这种“第三方支付”的特点和结果是:(1)患者(被保险人)和医生(医疗服务机构)在“交易”过程中的感觉是“免费的”。在“第三方支付”制度下,尽管医疗费用在交易过程中金额可能很大,但他们双方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都面临着“零”成本;由于医疗服务的需求者并没有受到其支付能力的限制,其结果必将是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背离。(2)在“第三方支付”制度下,医生事实上是被保险人和保险人这两个委托人共同的代理人,在这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医疗机构、保险机构、患者三方之间信息不通畅,加之健康的标准和治疗的效果与其他服务相比很难界定和度量。所以,“健康”这个标准就难以写进合同之中,更何况一种疾病存在着多种治疗方案,不同个体之间在体质上也存在差异,采取哪一种为最佳就更难以明文规定了。由于医、保、患三方权利义务的不对等,医务人员和投保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可能联合起来对付保险机构。[5]2、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对卫生资源的配置过多地集中在东部地区、大城市、大医院,集中在医疗上,而不是公共卫生和广大农村基层,造成了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合理状况。受市场经济作用的影响,卫生资源的重复配置所形成的闲置和浪费,加上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改造、医疗补偿机制不完善所引发的诱导需求等因素。[6] 表1卫生总费用年份卫生总费用(亿元)卫生总费用构成(%)城乡卫生费用(亿元)卫生总费用占GDP%合计政府预算卫生支& 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现金卫生支& 出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城市农村1978110.2135.4452.2522.5232.247.420.4&&3.041988488.04145.39189.99152.6629.838.931.3&&3.2719983678.72590.061071.032017.6316.029.154.81906.921771.84.7019994047.50640.961145.992260.5515.828.355.92193.121854.384.9320004586.63709.521171.942705.1715.525.659.02621.691964.945.1320015025.93800.611211.433013.8915.924.160.02792.952232.985.1620025790.03908.511539.383342.1415.726.657.73448.242341.795.5120036584.101116.941788.503678.6617.027.255.84150.322433.785.62注:①本表系调整后的测算数;②按当年价格计算;③2001年起卫生总费用不含高等医学教育经费。数据来源:卫生部《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目录:第57期
中国女性青睐暖男!!
本期国公之音――中国女性青睐经济适用型暖男!!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赶紧来收听今天的国公之音吧!!!
版权所有 福州市国公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6- Inc.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客服电话:
京ICP备号 公网安备9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医疗保险的道德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社会医疗保险中医疗服务提供方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社会医疗保险中医疗服务提供方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摘要】:近20年来,医疗费用的迅速膨胀在世界各国不同程度的存在,如何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医疗服务提供方基于个人利益,倾向于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产生医疗道德风险行为,造成医疗资源配置的低效和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特别在我国现阶段,人口众多、医疗保险体制尚不健全,医疗服务中供方道德风险问题表现尤为突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经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威胁了社会稳定。因此,加快社会医疗保险中医疗服务提供方道德风险的研究,尽快建立与完善控制供方道德风险的防范机制,就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本文的引言部分,首先是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接着论述了与本文相关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最后简要地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指出本文的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回顾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医保制度的发展过程及伴随其演变的医疗道德风险问题,接着借助DEA数学模型对现阶段我国医疗服务进行成本效率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评估我国医疗道德风险的影响程度。第三部分,首先梳理了各医疗主体之间的市场关系,借助经济学模型和贝叶斯理论模型对医疗服务提供方在医疗市场上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接着解析了医疗服务提供方道德风险行为产生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医疗市场上医生声誉价值体系的缺失,以及医疗改革后形成的不合理的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政策造成的。第四部分,介绍了国外医疗道德风险的发展过程,论述了国外抑制道德风险采用的三种路径,接着通过与我国抑制道德风险办法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对我国今后道德风险防范的有益启示即,采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对医疗资源与服务从数量控制转向结构控制,从对医疗服务领域单一的监管主体控制转向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控制。第五部分,依据前文总结的经验教训,总结出通过内部自律、外部约束、资源调配三种路径建立防范与控制医疗供方道德风险的有效机制。第六部总结和归纳了全文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F842.6【目录】:
摘要5-6Abstract6-11绪论11-19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11-1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6
(一) 国内有关研究现状综述12-14
(二) 国外有关研究现状综述14-16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16-18
(一) 研究方法16-17
(二) 创新之处17-18 四、难点与不足18-19第一章 我国医疗服务提供方道德风险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19-30 一、我国医疗道德风险的历史回顾19-22
(一) 计划经济时期医疗道德风险问题19-20
(二) 改革开放初期医疗道德风险问题20-21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道德风险问题21-22 二、我国医疗服务提供方道德风险的具体表现22-24
(一) 医院的道德风险行为22
(二) 医生的道德风险行为22-24 三、基于DEA数学模型下的我国当前医疗服务道德风险现状分析24-30
(一) DEA理论模型24-25
(二) DEA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25-27
(三) 基于DEA数据分析下的医疗服务效率评估27-30第二章 医疗服务提供方道德风险行为原因探析30-40 一、医疗服务提供方医疗行为的解析30-35
(一) 医疗服务提供方在两大医疗市场中的地位30-31
(二) 医疗服务提供方道德风险行为的经济学解析31-32
(三) 医疗保险市场中医患双方行为的博弈分析32-35 二、医疗服务提供方道德风险的原因探析35-40
(一) 医生声誉价值的丧失降低了产生道德风险的机会成本35-36
(二) 不合理的补偿机制诱使道德风险的产生36-40第三章 国内外规避医疗道德风险措施和经验40-48 一、国外医疗道德风险发展的几个阶段40 二、国外抑制医疗道德风险的方法40-45
(一) 通过医疗管理机制抑制道德风险40-42
(二) 基于供方的抑制——支付方式42-44
(三) 强化需方费用控制意识44-45 三、我国医疗改革中抑制道德风险的经验与不足45-46
(一) 我国医改中的几种试点模式45-46
(二) 医改中道德风险抑制的反思与评价46 四、国外经验对我国防范医疗道德风险的启示46-48
(一)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46-47
(二) 从数量控制向结构控制转变47
(三) 从控制与被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47-48第四章 政策建议48-57 一、重构内部制度约束的自律机制48-52
(一) 重建医生声誉机制48-49
(二) 建立公益性的医生薪酬体系和医院补偿机制49-50
(三) 加强医疗服务领域内的竞争性50-51
(四) 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51-52 二、强化外部约束的监管机制52-54
(一) 改革医保保险市场,增强医保机构监管动力52-53
(二) 完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健全信息公开制度53-54 三、政府宏观层面合理调控医疗资源的投入与配置54-57
(一) 合理调控医疗领域人力资源54-55
(二) 加大医疗预防保健领域的投入55-57结语57-58参考文献58-62致谢6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游春;李燕萍;;[J];保险研究;2007年12期
李连友;李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赵曼;[J];财贸经济;2003年02期
赵曼,吕国营;[J];财政研究;2002年03期
赵曼;潘常刚;;[J];财政研究;2009年02期
郭有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王锦锦;李珍;;[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董立淳;;[J];经济经纬;2009年02期
郑秉文;[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6期
史文璧,黄丞;[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官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项勇,陶学明;[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杨岑;彭盈;陈玉水;;[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项勇;任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杨太华;郑庆华;;[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阳霞;周文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万可,汤卫君;[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廖楚晖,薛刚;[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杨卫军,韦苇;[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黎秀蓉;;[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李五四;;[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李春;;[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赵礼强;郭亚军;;[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赵礼强;;[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王焱;;[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吴晶;;[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胡伟清;张宗益;;[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王雷;;[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江翔宇;[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李平英;[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马晓丽;[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刘家国;[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杨皎平;[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刘嘉莹;[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徐连章;[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武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丁武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红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雄;[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张舒;[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林敏;[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叶宗玲;[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温新刚;[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张娜;[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黄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刘园园;[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贾学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张晓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曼;[J];财贸经济;2003年02期
严清华;吴广灼;;[J];当代财经;2007年10期
连升,赖小琼;[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沈炳珍,陈畴镛;[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王鸿勇;[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99年02期
史文璧,黄丞;[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2期
孙祁祥,孙立明;[J];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邓超,侯建明;[J];金融与经济;2005年04期
李玮,黄丞;[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01期
龚荒;徐燕;蔺明;;[J];现代金融;2008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琼,张润晖,朱华琳;[J];上海保险;2003年05期
左学金,胡苏云;[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王留女;;[J];经济论坛;2008年07期
迟淑贤,尹传钊;[J];卫生经济研究;1994年09期
孙丹平,陈琼芳;[J];中国卫生经济;1994年12期
林时晗;[J];中国卫生经济;1995年02期
朱劲松,孙颖;[J];财贸经济;1998年09期
程乐华,董曙辉;[J];中国社会保障;1998年10期
魏东海;[J];南方经济;1999年07期
;[J];甘肃税务;199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云;;[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李文鹏;;[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傅文军;;[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疗保险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院协会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资料汇编[C];2011年
王丽英;;[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徐汉友;;[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徐汉友;;[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中国智慧城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徐汉友;;[A];2011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徐汉友;;[A];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谢峰;;[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暨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8年
陈诚;刘剑君;么鸿雁;何广学;于兰;;[A];2005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黎黎 记者
单小书;[N];抚顺日报;2007年
张登海;[N];云南日报;2007年
杨龙?本报记者
车喜韵;[N];陕西日报;2008年
吕静;[N];本溪日报;2009年
孔令敏;[N];健康报;2009年
鼓楼医院外宣办;[N];新华日报;2009年
通采;[N];中国财经报;2009年
肖苏萍;[N];江西日报;2009年
本报记者 陈锋 魏丽娜 王晶 陈玉洁 本报实习记者 李志刚;[N];塔城报;2009年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李玲;[N];中国税务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兰英;[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温小霓;[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刘丽杭;[D];中南大学;2005年
王小万;[D];中南大学;2005年
武爱文;[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周蒙滔;[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张亚东;[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李晓林;[D];吉林大学;2006年
王建;[D];天津大学;2008年
陈鹏军;[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书杰;[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赵翠红;[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王艳霞;[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张廉;[D];武汉大学;2005年
廖礼奎;[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方敏红;[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沈林;[D];东华大学;2005年
李晨光;[D];山东大学;2006年
朱孟晓;[D];山东大学;2007年
王静;[D];厦门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险控制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