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用人民币购买的外汇换是现汇与现钞的区别还是现钞

行情搜索:
央行大修个人外汇管理制度 取消现汇现钞界限
10:45:53 来源:    
  在中国加入WTO逾5年,对外汇管制越来越松动之际,央行近日出台了最新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对一些关乎普通中国居民用汇、结汇制度做了比较大的修改。根据这一修改,今后中国老百姓在使用外汇上将更具灵活性,这个改变对个人外贸企业、个人境外投资等都具有很实质性的利好?
日,当大多数老百姓都沉浸在对即将到来的元旦假期的憧憬中时,中国人民银行“悄悄”地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个人结汇由单笔限额管理改为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取消了“现汇”和“现钞”之间的界限。
很快,这个将从日起施行的《办法》引起了大量留学人员、个人外贸从业者、拟在境外投资者以及QDII投资者中引起了强烈的振荡。
年度总额管理个人外汇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办法》的主要改变内容。
《办法》对个人外汇收支活动按交易主体区分境内个人和境外个人、按交易性质区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进行管理。对个人经常项下外汇收支贯彻可兑换原则,对资本项下外汇收支进行必要的管理。
“可兑换原则”指的主要是对个人结汇和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其中,首次明确境内个人可进行5类资本项目交易;将个人结汇由单笔限额管理改为年度总额管理。
这5类资本项目交易包括:在履行必要的核准、登记手续后,可进行符合国家规定的境外投资;可通过银行、基金公司等具有相应业务资格的境内机构,进行境外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买卖;向境内保险经营机构支付外汇人寿保险项下保险费,可以购汇或以自有外汇支付;对外捐赠和财产转移需购付汇的,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经外汇局核准;向境外提供贷款、借用外债、提供对外担保和直接参与境外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到外汇局办理相应登记手续。境内个人在境外获得的合法资本项目收入经外汇局核准后可以结汇。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对个人结汇由单笔限额管理改为实行年度总额管理,统一了个人结汇与购汇管理的政策。根据新政策,在年度总额内的,个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直接在银行就可办理,与以前逐笔审核的办理方式相比手续将非常简便。超过年度总额的,经常项下外汇资金需要个人提供有交易额的相关证明材料,经银行审核后结汇。
而2006年4月公布的《关于调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规定,境内居民个人购汇年度总额为每人每年等值2万美元。也就意味着在这个额度内,个人可以凭本人有效证件直接在银行办理购汇。
央行的发言人表示,目前我国已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但资本项目仍实施必要的管制,对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管理仍然进行真实性审核。
鼓励投资全球化
此外,国家对个人资本项目下用汇也将逐步放宽限制,此举有利于大量的居民手中的外汇到境外投资。这次政策调整的重点还包括:在个人购汇已实行年度总额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个人结汇年度总额管理;对个人贸易外汇收支给予充分便利,只要符合有关规定,个人真实贸易项下的外汇不论结汇还是购汇,都没有总额限制,按实际需要办理;不再区分现钞和现汇账户,对个人非经营性外汇收付统一通过外汇储蓄账户进行管理,对外币现钞存取和携带的管理进行了规范。
根据《办法》,境外个人可进行的资本项目交易包括:在遵守实需自用的原则下可购买境内商品房,境外个人出售境内商品房所得人民币,经外汇局核准可以购汇汇出;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境外个人不得购买境内权益类和固定收益类等金融产品,但按照我国有关规定,可购买,或者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参与国内人民币股票买卖;个人境内合法财产可按规定对外转移或对外捐赠。
“今后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对个人资本项目外汇交易也将逐步有序地放宽。”央行明确表示。
今后,境内个人可通过银行、基金公司等具有相应业务资格的境内金融机构,进行境外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买卖,个人境内合法财产可按规定对外转移或对外捐赠。而境外个人可按规定在境内进行直接投资;境外个人在遵守实需自用的原则下可购买境内商品房;境外个人在境内的大额外汇存款纳入存款金融机构短期外债余额管理。通过多项目措施鼓励居民持汇。
同时,央行在大部分个人外汇收支由银行审核真实性的同时,还将通过个人结售汇管理系统,实时监测个人外汇收支情况,完善对大额、可疑外汇交易的记录、分析和报告,并加强对大额提钞的管理,加强对个人跨境收支按有关规定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手续的监管。央行还特别启用个人结售汇管理信息系统,要求银行必须通过该信息系统办理个人结售汇业务。
央行表示,个人资本项下的结售汇也适用个人年度总额管理的规定,总额以内的,可持有效身份证明直接在银行办理;总额以上的,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经外汇局核准。不过,央行将根据国际收支形势和个人外汇收支情况,适时、适度地调整年度总额。
取消现汇和现钞账户
《办法》中尤其明显的一个改变是:“不再区分现钞和现汇账户,对个人非经营性外汇收付统一通过外汇储蓄账户进行管理。”
有些平时很少换汇的读者可能还不是很明白现汇与现钞的异同,而事实上这个制度也是我国特殊的货币管制环境催生出来的“中国特色的外汇制度”。
简单地说,现钞是具体的、实在的外国纸币、硬币。现汇是账面上的外汇。境内居民个人不可以将其外币现钞存储变为现汇存储;境内居民个人本人境内同一性质外汇账户(含外币现钞账户)之间的资金可以划转,但境内居民个人外汇账户不得用于办理境内账户间的划转及结算。
在外汇指定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中,现钞买入价小于现汇买入价,而现钞、现汇的卖出价则相等。这说明国家的外汇管理政策是:鼓励持有现汇、限制持有现钞,因为现汇作为账面上的资金比现钞更便于外汇管理。
这是因为,与买入现汇相比,银行买入现钞后要承担更高的成本费用。当客户把现汇卖给银行,就是把其在国外银行的外汇存款卖给银行。这笔外汇存款从卖给银行的那一刻起,就转移到银行的名下。银行只要做相应账务处理,就可以马上得到这笔在国外银行的外汇存款,并可以马上开始计算利息。而如果银行买入的是现钞,由于外币现钞不能在交易的当地流通使用,需要把现钞运往国外,所以它不仅不能立即获得存款和利息,而且还得支付费用保管现钞。等到现钞积累到足够数量,银行才能把这些外币现钞运送到国外,存在国外的银行里。直到此时,银行才能获得在国外银行的外汇存款并开始获得利息。银行收兑外币现钞需要支付的具体费用包括:现钞管理费、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等、这些费用就反映在现钞买入价低于现汇买入价的差额里。
一些专家表示,《办法》取消现汇现钞的账户,实际上是鼓励中国境内居民持有现钞或者外币在境外的投资,包括在境外银行的存款、基金、保险等,实际上是在以往鼓励“藏汇于民”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民间对外投资”,也是减轻压力的一种措施。
网易财经,更多精彩在首页,
今日网易财经看点
今日网易科技看点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为了方便出入境人员的对外交往,规范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行为,打击洗钱、货币走私和逃汇等违法犯罪行为,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联合制定了《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 海关总署颁布时间
【法规标题】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外汇管理局 海关总署关于印发《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驻天津、上海特派办,各直属海关、院校;各外汇指定银行:
为了方便出入境人员的对外交往,规范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行为,打击洗钱、货币走私和逃汇等违法犯罪行为,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联合制定了《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以下简称《携带证》)仍沿用日开始使用的《携带证》,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印制,各外汇指定银行应到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领取。
二、出境人员可以携带外币现钞出境,也可以按国家金融管理规定通过从银行汇出或携带汇票、旅行支票、国际信用卡等方式将外币携出境外。
出境人员携带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的,无须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出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应向外汇指定银行申领《携带证》,海关凭加盖外汇指定银行印章的《携带证》验放;出境人员原则上不得携带超过等值10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对属于下列特殊情况之一的,出境人员可以向外汇局申领《携带证》:
1.人数较多的团组;
2.出境时间较长或旅途较长的科学考察团组;
3.政府领导人出访;
4.出境人员赴战乱、外汇管制严格、金融条件差或金融动乱的国家;
5.其他特殊情况。
三、考虑到外币支付凭证和外币有价证券将纳入银行管理系统,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对出入境人员携带上述凭证和证券出入境,海关不再予以管理。
四、国家外汇管理局和海关的各级机构应当组织对《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学习和培训,并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广泛进行宣传,以便贯彻执行。收到本通知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尽快转发所辖支局、外汇指定银行和相关单位;外汇指定银行应尽快转发所辖分支行;各直属海关应尽快转发所辖海关。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或海关总署监管司反馈。
二○○三年八月二十八日第一条 为了方便出入境人员的对外交往,规范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含义:
“外币”是指中国境内银行对外挂牌收兑的可自由兑换货币(见附件1);
“现钞”是指外币的纸币及铸币;
“银行”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或备案,经营结售汇业务或外币兑换、外币储蓄业务的中资银行及分支机构和外资银行及分支机构;
“出、入境人员”是指出境、入境的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当天多次往返”是指一天内出境或入境超过一次;
“短期内多次往返”是指15天内出境或入境超过一次。
第三条 入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入境,超过等值5000美元的应当向海关书面申报,当天多次往返及短期内多次往返者除外。
第四条 出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出境,凡不超过其最近一次入境时申报外币现钞数额的,不需申领《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以下简称《携带证》,见附件2),海关凭其最近一次入境时的外币现钞申报数额记录验放。
第五条 出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出境,没有或超出最近一次入境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的,按以下规定验放:
一、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内(含5000美元)的,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当天多次往返及短期内多次往返者除外。
二、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应当向银行申领《携带证》。出境时,海关凭加盖银行印章的《携带证》验放。对使用多张《携带证》的,若加盖银行印章的《携带证》累计总额超过等值10000美元,海关不予放行。
三、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10000美元以上的,应当向存款或购汇银行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申领《携带证》,海关凭加盖外汇局印章的《携带证》验放。
第六条 “当天多次往返”及“短期内多次往返”的出入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按以下规定验放:
一、当天多次往返的出入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入境须向海关书面申报,出境时海关凭最近一次入境时的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验放。没有或超出最近一次入境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的,当天内首次出境时可携带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的,海关不予放行;当天内第二次及以上出境时,可携带不超过等值500美元(含5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携出金额超过等值500美元的,海关不予放行。
二、短期内多次往返的出入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入境须向海关书面申报,出境时海关凭最近一次入境时的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验放。没有或超出最近一次入境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的,15天内首次出境时可携带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的,海关不予放行;15天内第二次及以上出境时,可携带不超过等值1000美元(含1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携出金额超过等值1000美元的,海关不予放行。
第七条 出境人员可以携带外币现钞出境,也可以按规定通过从银行汇出或携带汇票、旅行支票、国际信用卡等方式将外币携出境外,但原则上不得携带超过等值10000美元外币现钞出境。如因特殊情况确需携带超过等值10000美元外币现钞出境,应当向存款或购汇银行所在地外汇局申领《携带证》。
第八条 出境人员向银行申领《携带证》,携带从自有或直系亲属外汇存款中提取外币现钞出境的,应当持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有效签证或签注,存款证明向存款银行申请;购汇后携带外币现钞出境的,应当持规定的购汇凭证,向购汇银行申请。
银行审核出境人员提供的材料无误后,向其核发《携带证》,并留存上述材料复印件5年备查。
第九条 银行向出境人员核发《携带证》时,不得超过本行存款证明的金额或购汇金额核发《携带证》,银行核发的《携带证》每张金额不得超过等值10000美元,但可以低于5000美元。
第十条 出境人员向外汇局申领《携带证》的,应当持书面申请,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有效签证或签注,银行存款证明,确需携带超过等值10000美元外币现钞出境的证明材料向存款或购汇银行所在地外汇局申请。
外汇局审核出境人员提供的材料无误后,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向其核发《携带证》,并留存书面申请及其他材料的复印件5年备查。
第十一条 《携带证》应盖有“国家外汇管理局携带外汇出境核准章”或“银行携带外汇出境专用章”,并自签发之日起30天内一次使用有效。
第十二条 《携带证》一式三联。原《携带证》是由银行签发的,第一联由携带人交海关验存,第二联由签发银行按月交当地外汇局留存,第三联由签发银行留存。原《携带证》是由外汇局签发的,第一联由携带人交海关验存,第二、三联由签发外汇局留存。
第十三条 出境人员遗失《携带证》,原《携带证》是由银行签发的,应当在出境前持第八条规定的材料到原签发银行申请补办,原签发银行应当审核出入境人员提供的材料和原留存材料无误后,向其出具《补办证明》(见附件3),出入境人员凭银行出具的《补办证明》向银行所在地外汇局申请,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到银行补办《携带证》,银行应当在补办的《携带证》上加注“补办”字样;原《携带证》是由外汇局签发的,应当在出境前,持补办申请以及第十条规定的材料向原签发外汇局申请,外汇局应当审核出入境人员提供的材料和原留存的材料无误后,为其补办《携带证》,并在补办的《携带证》上加注“补办”字样。禁止外汇局和银行在出入境人员出境后为其补办《携带证》。
第十四条 银行应当在每月终了5日内,将上月签发《携带证》的情况,以《携带外币现钞出境统计表》(见附件4)报送所在地外汇局。
第十五条 各外汇局应当汇总辖区内外汇局和银行签发《携带证》的情况,并在每月终了10日内以《携带外币现钞出境统计表》报送国家外汇管理局。
第十六条 银行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向出入境人员核发《携带证》,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银行,由外汇局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罚款直至取消其签发《携带证》资格的处罚。
第十七条 出入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海关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 出入境人员携带汇票、旅行支票、国际信用卡、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外币支付凭证以及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有价证券出入境,海关暂不予以管理。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和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日开始施行。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日开始施行的《关于对携带外汇进出境管理的规定》;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日开始施行的《关于启用新版&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的《关于启用新版&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的《关于加强&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管理的通知》,同时废止。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存外币要学会“率比三家” 与银行约定转存-外币
上调-东方财经-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存外币要学会“率比三家” 与银行约定转存
来源:中国新闻网 选稿:方翔
  东方网2月10日消息:在我们身边,持有外币的人已不在少数。而对于这些持外币者来说,虽然银行已开办了外汇宝、外汇结构性存款等多种外汇投资理财品种,但多数人还是认为外币储蓄才是最稳妥、最安全的投资理财方式。那么,究竟怎样存储外币最合算呢?
  巧妙选定储蓄存期
  外币储蓄利率一般都会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其稳定性非常差,利率变动也比较频繁。所以,外币储户在参加外币储蓄时,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当时国内外金融形势以及利率水平的高低,选择外币存储的期限长短。
  现在,外币定期储蓄的存期分五档,即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比较而言,如果利率相对稳定且利率较高时,应选择存期长一些的外币定期储蓄。反之,则最好选择短期的外币储蓄,以便等待高息时期的到来。这样,既利于外币储户适时抓住升息转存的最佳机会,又利于提前支取时少损失利息。
  与银行约定自动转存
  对于工作比较繁忙、没时间去银行或身处境外、不愿委托他人代理的外币储户,最好在第一次定期储蓄外币时,与银行约定办理好自动转存手续,即储户的外币定期储蓄存款到期后,银行将自动把储户原来的外币定期储蓄存款本息合计金额按原存款单上约定的定期期限,根据转存日的银行挂牌外币利率,转存为新的定期外币存款。这样,储户就不会因忘记转存定期外币储蓄而损失利息了。
  学会“率比三家”
  因中央银行对短期外币定期储蓄利率的调整,规定各银行可在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上限内进行自行调整。所以,在规定的上限内,特别是现在中央银行对美元、欧元、日元、港币等外币的2年期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改为由各银行自行确定后,各家银行的外币定期储蓄有所不同。因此,储户在进行存储外币储蓄时最好“率比三家”,以免减少利息的收益。
  合理用好现钞、现汇账户
  目前,按照外币储蓄存款的账户性质分类,外币储蓄可分为现钞账户和现汇账户两种。假如您收到了从境外汇入的外汇,最好将其直接存入现汇账户。因为现钞账户无论是汇出境外,还是兑换成人民币,经办行都要收取一定数额的手续费;而现汇账户则一般不收取手续费,即使收取手续费一般也低于现钞账户。因此,外币储户切不要把现汇账户里的钱轻易转入现钞账户,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TIPS:
  外币储蓄也要注意把握节奏,做到灵活应对。近期,各银行一改上半年外币降息节奏,转而开始了加息的行动,光大银行更是在一个月内两次上调外币存款利率。
  经过此轮利率上调,银行间的利率比较优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四大国有银行上调后的外币存款利率仍低于股份制银行的利率水平,甚至低于一些目前尚未上调利率的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美元1年期利率为1.25%,高出四大银行上调后的利率水平15~25个基点。
  股份制银行中不同币种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也有高低之分,目前,光大银行的美元1年期定存利率比招商银行低0.1%,而港币活期存款利率比招商银行高0.02%。
  近期,各银行一改上半年外币降息节奏,转而开始了加息的行动。外币储蓄也要注意把握节奏,做到灵活应对。
财经频道推荐阅读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外汇换成人民币有学问 不同方法兑换收益不同_投资理财_财经纵横_新浪网
外汇换成人民币有学问 不同方法兑换收益不同
.cn 日&08:46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韩先生、樊先生、高先生在1月26日这一天将各自银行账户中的1000欧元兑换成人民币,然而三人得到的人民币金额却相差不少,韩先生得到了10631.80元人民币,樊先生得到了10723.10元人民币,李先生却得到了10794.57元。最多和最少之间相差了162元多!
  是银行工作人员出错了么?并不是。中国银行专家提醒市民,将手中的外汇兑换成人民币是有学问的,不同换法得到的结果会完全不同。
  汇钞有别
  在我国,居民外币储蓄存款有两种账户:现钞户和现汇户。如果存入的是外币现钞,则为现钞存款;如果外币资金是从境外或港澳台地区汇入,或携入的外币票据(如旅行支票、私人支票)转存款账户,则为现汇存款。外币现汇在银行的人民币牌价是高于外币现钞的。上述案例中,韩、樊、李三人本都是现汇户。然而韩先生在兑换前却先将1000欧元支取出来再兑换成人民币,使“现汇”变成了“现钞”,因此在兑换人民币时适用银行当天的“欧元钞买价”1063.18元/100欧元;而樊先生直接将现汇户中的欧元兑换成人民币,使用的是银行当天的“欧元汇买价”1072.31元/100欧元,于是两人所得就差了90多元人民币。
  利用汇率波动获取更多兑换所得
  我国是汇率管制的国家,每天由人民银行公布当天的人民币牌价。在一天中,各种外币对人民币的牌价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各币种之间的汇率波动却是随时发生的。目前内地居民进入国际汇市的渠道就是银行提供的即时外汇交易服务,如中行的“外汇宝”。市民完全可以使用“外汇宝”转换手中货币的币种,从而提高其对人民币的“相对价值”。精明的李先生就是先做了一个“外汇宝”交易,用当时的汇率卖掉1000欧元现汇、买入1306.2美元现汇,再用当天银行的美元“汇买价”826.41元/100美元换到了10794.57元人民币。
  因此,中行专家建议市民:
  1、如非必需,现汇存款不要轻易支取,否则会让手中的外汇“贬值”。每年春节前夕,总有大量“赡家款”从境外汇入境内,通常有电汇和票汇两种方式,直接转入存款都是现汇。
  2、有外汇存款的市民不妨开通“外汇宝”功能,在汇率波动时通过转换货币而让存款“升值”。中行“外汇宝”通过柜面、电话、网上银行、自助设备都可进行交易,相当方便。
  3、下次去银行兑换外币时,不妨带个计算器,算一算再换。(苏显清)
  点击此处查询
【】【】【】【
】【】【】【】
新 闻 查 询
彩 信 专 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相关链接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其他文章
电话:010-4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汇换现钞手续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