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政手机软件安装包下载银行下载安装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个7(省北河 行支道西阳雍区清武司公任责限有行银蓄储政邮国中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个7(省北河 行支道西阳雍区清武司公任责限有行银蓄储政邮国中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8:46:4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个7(省北河 行支道西阳雍区清武司公任责限有行银蓄储政邮国中.PDF
官方公共微信怎么做好邮政储蓄经营管理
怎么做好邮政储蓄经营管理
10-01-08 &匿名提问 发布
邮政储蓄经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  目前,我国邮政储蓄与邮政业务实行混合经营,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邮政储蓄作为金融业务仍被混合在邮政的其他几项业务之中进行管理。虽然邮政局内设邮政储蓄局(科),负责管理邮政储蓄的业务活动,但邮政储蓄的各项管理仍无法严格依照金融企业的相关要求进行,导致被依法赋予金融机构性质的邮政储蓄机构主体不清,其内部也未能依照经营货币企业的属性建立严格的内控机制和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邮政储蓄收入核算中储蓄业务资金、转存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利差收入仍占有较大比重,而邮政储蓄业务成本、利润则全部纳入邮政企业的统一会计核算中,致使邮政储蓄业务发展的实际成本难以准确核算。在这种核算模式下,邮政储蓄机构经营成效无法体现,导致业务发展过程中成本意识淡薄,经营风险被掩盖,盲目扩张欲望强烈,有效监管受到严重制约,违规经营屡禁难止。邮政储蓄这种管理方式和捆绑核算模式已成为影响邮政储蓄健康发展和实施有效监管的瓶颈。具体表现为: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  邮政储蓄在农村吸收农户存款,采取给回扣,或者发放农资物品日常用品等方式;对于存款大户,则采取安装电话不收费、送手机等优惠活动变相提高存款利率。更有甚者直接通过高息揽储。  二、吸收非储蓄资金。  邮政储蓄部门吸收不属于储蓄存款性质的非储蓄资金,套取人民银行利息。这主要包括:第一“公款私存”,用个人名义吸收企事业单位存款。第二汇兑资金转储蓄,通过延期汇兑,擅自转存的方式强行将个人邮政汇兑款直接转入邮政储蓄,或者用汇兑资金垫付储蓄备用金,来增加邮政储蓄余额。  三、业务制度执行不力。  虽然国家邮政局对邮政储蓄制度的制定和管理是较严格和全面的,但是下面的储蓄所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点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紧张;“四双”、“三分管”的业务制度又难以落实到位;尤其在人员休息上,无人替班;双人临柜和钱帐分管难以落实,单人临柜时有发生,缺乏内部相互制约机制。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一是从目前邮储网点来看,主要是农村邮储网点的资金,仍然在农行分理或农信社开户,自己没有金库。有的个别网点设立了金库,但又非常简陋不合标准。二是双人值守流于形式。三是营业场地建设不标准,安全性较差。  五、人员素质低。  由于邮政储蓄在邮政局是附营业务,邮政储蓄人员大多数得不到专业培训,其从业人员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从而违规经营时有发生。  六、业务交叉,资金相互占用,核算不规范。  邮政储蓄与邮局的其他业务混合经营,在资金的管理和制度的执行中,难以做到较好地执行金融政策法规;一个网点两个营业员,全部包揽了所有的邮政业务,其使用的业务资金和储蓄资金、汇兑资金都难以分开,其之间都有相互占用资金的行为。此外,邮政储蓄部门没有独立的核算体系,通常由邮政局组织,其管理费用由邮政局财务部门核算计入邮政业务成本,不仅增加了邮政业务的亏损,而且与《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相违背。问题的根源在于,目前的邮政储蓄管理模式和组织体系已经严重不适应其业务发展要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必须加快邮政储蓄体制改革。国务院第 99 次常务会议已经原则上通过《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正在酝酿组建邮政储蓄银行,使邮政储蓄业务从邮政部门完全独立出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商业银行运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提高稳健经营能力和整体竞争水平。这将有利于理顺邮政与邮政储蓄的关系,促进双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通过寻求有效机制和途径,解决邮政储蓄资金返回农村使用问题,为邮政储蓄银行的建立和拓展业务发展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国邮政储蓄绿卡账户余额网上查询:打开a href=&money.183/%E9%82%AE%E6%94%BF%E5%82%A8%E8%93%84& rel=nofollowmoney.183/邮政储蓄/a,在左上角输入你的卡号和密码就能进去,卡号是银联卡卡号,这个不要再注册.根据提示就能查询余额! 回答完毕。2。中国邮政储蓄绿卡账户余额电话查询:电话查询还是可以的,可以拨打96200-然后转0-再然后转1,输入卡号帐号和密码即可查询拉a href=&.szdnwx/webdn/webdn37.htm& rel=nofollow.szdnwx/webdn/webdn37.htm/a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关于整顿县及县以下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建议》,是银监会2005年承办188件全国人大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的其中之一。昨日从银监会传出消息,银监会已对邮政储蓄网点进行了清理整顿并纳入规范化管理,目前正在抓紧做好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方案的设计及相关准备工作。而《第一财经日报》获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最早将于今年6月挂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政储蓄是面向居民个人、依托邮政网点资源办理的零售金融业务。我国邮政储蓄业务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存款规模稳定增长。尤其是近几年来,存款规模增长异常迅猛,储蓄存款余额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而位居第五,对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我们在充分肯定邮政储蓄发展成效辉煌的同时,也应当清楚地看到,当前邮政储蓄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不少与安全经营、提高效益、金融监管、深化改革等方面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矛盾,急需认真研究解决。一、邮政储蓄经营管理的现状和问题1、储政不分,深化改革难。一直政企不分的大邮政从来就没有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制度。目前,邮政储蓄业务已与快递业务、集邮业务构成邮政企业的三大支柱,在邮政储蓄业务与整个邮政业务存在着严重的财产共用、人员混岗、帐务统一核算、财务统负盈亏的情形下,很难实行邮政储蓄金融业务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其实,各级邮政部门也不愿意将邮政储蓄业务与整个邮政业务分开经营、分开核算和分开管理。从而,既延缓了邮政储蓄体制的深化改革进程,也不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邮政企业扭亏增盈的内生积极性和创造性。2、储汇不分,金融监管难。邮政与储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业务。按照制度规定,邮政储蓄业务与汇兑业务应坚持做到帐务公开、资金分开、人员分开、专人专管,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邮政储蓄部门特别是乡镇支局储蓄与汇兑业务混合经营、一人双岗、储蓄汇兑一肩挑,每日营业收入为储蓄和汇兑收入,支出则为储蓄存款的本息和汇款的解付。由于现金相互坐支,共同使用,每日营业终了的余款作为储蓄存款上划邮政局,汇总后交人行存入“邮政储蓄转存款”帐户,当储蓄和汇兑支出大于收入时则动用“邮政储蓄转存”和“邮政汇兑资”两个帐户支取现金。由于“邮政储蓄转存款”帐户利率远远高于“邮政汇兑资金”帐户,邮政储蓄部门往往把“邮政汇兑资金”帐户作为现金活动户,以保持“邮政储蓄转存款”帐户资金稳定增长。这样,既导致了邮政储蓄存款的“虚长”,又造成了金融监管的巨大困难。由于职责所限,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对邮政部门的业务监管范围仅限于对邮政储蓄的帐户进行监督检查,而无权查看邮政局的全部收支帐务、费用利润帐表和记帐传票,这样邮政局只要把邮政储蓄的收支帐务与邮政局的全部财务收支并帐核算,就可逃避过人民银行的监管。目前邮政储蓄主要发生在基层,而基层邮局往往是汇款和存储混业经营,汇转储经常发生,财务也是一本账,收入、效益、成本根本算不清。直接加大了资金风险和人民银行监管的难度,成了一个没法打扫的金融死角。但如果要把邮政储蓄分离出来,即使是在邮政局内部相对独立出来,基层邮政支局局长们也决不会轻易同意。因为剥离了邮政储蓄,几乎就等于剥去了基层邮局的财源。3、储蓄盈利奇高,掩盖了邮政效益“短板”。邮政业务的普遍服务原则,使世界各国的邮政业务都面临经营亏损,需通过不同途径弥补。1998年邮政、电信分家前,我国邮政部门是以电信、邮政储蓄业务养邮政业务;分家后,邮政储蓄业务成为国家邮政局的拳头产品,邮政业务政策性亏损弥补重担落在邮政储蓄身上。据有关资料统计,邮政储蓄利差收入约占国家邮政部门总收入的35%左右。在国家财政对邮政部门亏损补贴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正是靠邮政储蓄业务逐年增加的高收益,邮政部门才勉强维持收支平衡的局面。其实,邮政储蓄业务的“高效益”,并不是主要通过邮政部门的努力做出来的,而是主要靠人民银行制定的过高的不合理转存款利率制造出来的。如果完全体现公平性原则,同样执行商业银行的转存款利率,那么,绝大多数邮政储蓄网点都是亏损经营,邮政储蓄整体经营效益也必将是严重亏损的。4、内部控制乏力,潜在风险不些?目前,邮政储蓄机构及业务事实上被金融业务经营管理不熟悉甚至相当生疏的邮政管理机构所管理,一般比较重视抓市场拓展,当对理性经营和科学管理比较忽视,其邮政储蓄业务的内部管理制度、业务考核办法、安全防护设施等与金融机构设置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一是财务核算不独立,难以对邮政储蓄业务的经营成果进行准确评价。二是从业人员变动频繁,业务素质、金融法规意识相对较差,难以管理。三是业务规章制度与金融法规经常撞车,使执行者无从着手。四是一些储蓄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淡薄,内控制度和机制不健全,高息揽储,私设储蓄网点,公款私存,将汇兑、代理业务资金转为储蓄等,甚至出现了边查边犯、屡查屡犯的严重现象。近年来,邮政储蓄机构揽存经营的手法也花样翻新,从前些年毫不隐讳地给付储户好处费、协储费,变为转弯抹角利用邮政工具,诸如利用赠阅报刊、提供寻呼服务乃至免费为储户人邮政133网,以达到吸引储户的目的。为了增强储蓄人员的揽存动力,邮政储蓄部门还把储蓄余额与储蓄人员的工资、奖金待遇挂起钩来,把原来用于支付给储户好处费的资金作为揽储经费直接发给储蓄人员,再由储蓄人员把这块资金转移给储户。五是内部控制薄弱,技术防案水平低,潜在道德风险较大。六是基本设施投入不到位,安全防护能力差。5、经营定位偏差,削弱可持续发展力。邮政储蓄部门以往把储蓄市场拓展的主要力量放在县以下农村区域,依靠“四千四万”(即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道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等粗放经营、低层次经营、高风险经营、亏损经营(目前处于亏损经营的邮政储蓄网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来扩大储蓄存款总量。可是,在储蓄存款资源特别丰富、吸储经营附加值很高的城市,邮政储蓄却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经营要素投入严重滞后,网点短少且设施落后,增长极培育明显不力,以致在城市区域储蓄市场竞争中实力处于显著劣势。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偏差,势必制约着将来邮政储蓄的快速、高效和持续发展。6、资金配置力弱,不适应资本经营需要。邮政储蓄部门以往在制度上无权配置营运储蓄资金(邮政储蓄部门筹集的储蓄存款资金以转存款形式全额交由人民银行配置营运),以致资金配置营运观念至今十分淡暴?以往把绝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集中用于拓展储蓄存款市场,从来没有制定过有关储蓄资金的金融配置运用操作规程,更没有从事过储蓄资金的金融配置运用的实践操作。然而,如今人民银行已经从政策制度上打开邮政储蓄部门配置营运储蓄资金之“门”,并且大幅度降低新增储蓄存款的转存款利率,以引导邮政储蓄部门积极对储蓄资金进行金融配置营运操作。但是,令人焦急的是,目前邮政储蓄部门既没有储蓄资金的金融配置运用操作制度规范,也严重缺乏从事储蓄资金的金融配置运用操作的专门技术人才,更没有科学合理、灵敏高效的储蓄资金运用的经营管理机制。二、邮政储蓄经营管理痼疾的病理分析1、经营管理认识偏差。思想观念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五重五轻”,即:重市场开拓,轻内部管理;重广种薄收,轻集约经营;重存款增长,轻存款成本;重存款组织,轻资金营运;重经营业绩,轻合规经营。由于思想上对经营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在邮政储蓄业务发展中忽视了集约经营、效益经营和安全经营,内部管理乏力。2、邮政储蓄机构性质变异。1994年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第3条明确规定,邮政储蓄网点为金融机构。1995年出台的《商业银行法》第90条也明确指出,邮政企业办理储蓄业务适用于该法有关规定。可是,作为邮政储蓄业务管理部门的邮政储汇局,只是邮政部门内设的行政管理机构,由此出现了非金融机构管理金融机构、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矛盾,给金融监管造成了较大难度。同时,由于邮政储蓄财务与邮政财务没有分开,内部关系没有理顺,不利于加强内部储蓄业务的管理,也导致人民银行对高息揽储等违规行为难以从财务帐务上查实。3、邮政汇兑资金清算帐户制度缺陷。目前,各级邮政部门在人民银行设立邮政汇兑资金往来清算户和转存款两个帐户。前者是1993年人民银行为解决“绿条子”问题而设置,允许邮政部门无限期、无限额透支,透支利率按中央银行再贷款最低档次利率执行(目前为2.7%);后者是专门为邮政储蓄存、取款而设置,执行转存款利率(转存款的存量部分目前仍为4.131%)。由于汇兑资金清算账户可以透支,透支利率又大大低于转存款利率(目前利差为1.431%),从而在政策上诱使邮政机构将正常汇兑资金通过多种方式转为储蓄存款,在汇兑帐户出现兑超缺口时,从人民银行透支资金,以套取利差收入。4、邮政储蓄转存定价机制缺陷。中国邮政储蓄资金的转存价格是由人民银行确定的,由于转存款利率长期定在过高水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转存人民银行的利率仅为1.89%,而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的利率即使是在下调之后仍然高达4.131%(尽管今年8月1日开始,人民银行已将邮政储蓄转存款新增部分下调为1.89%,但转存款存量部分利率目前仍为4.131%),两者相差2.241%,这一毛利水平比需要自负高风险的商业银行放贷毛利率还要高,明显严重扭曲了资金价格。在此利益机制的驱动下,邮政储蓄违规经营现象严重,从而打破了公平有序的金融竞争格局,扰乱了金融秩序,加剧了金融风险。5、邮政储蓄资金营运制度缺位。人民银行对邮政储蓄资金营运的管理制度规定,邮政储蓄吸收的资金只能转存到央行,不能发放贷款和自主运用。6、金融监管部门作为不力。任何单位开展金融业务活动,都必须接受人民银行的金融检查监督。邮政储蓄是一种重要的金融业务,其业务活动也离不开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对邮政储蓄业务活动进行监管,是中央赋予人民银行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之一。然而,由于邮政储蓄经营管理体制、制度和核算办法存在误区,该人民银行设置了很大的监管障碍,加上人民银行人力不足、检查技术不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金融监管部门作为软弱无力。三、改进邮政储蓄经营管理的思路和政策建议1、提高改进邮政储蓄经营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思想认识。改进邮政储蓄经营管理,是邮政储蓄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邮政储蓄经济效益的现实需要,是确保邮政储蓄经营安全的必由之路,深化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必要前提和内在要求。2、改革邮政储蓄经营管理的组织体制。我们认为,从有利于金融监管、内部控制和充分发挥邮政机构网络优势,应当组建邮政储汇总公司,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各施?直辖市、自治区设立分公司,在各市、地、州设立支公司;邮政储蓄与邮政汇兑在性质上都是金融业务,应当实行并轨,列为邮政储汇公司的核心业务;邮政储蓄、汇兑结算的经营管理自成体系。在县及其以下区域的邮政储蓄、汇兑结算实行委托代理制,委托相应的邮政机构经营,根据代办的邮政储蓄存款数额计付手续费。3、优化经营定位。应当进一步强化“三大产品”(储蓄负债、金融资产、中间业务)一起抓、“三大市畅?(农村市畅?城区市畅?城郊市场)分层抓。要切实培育和壮大邮政储蓄增长极。首先,保持乡镇和农村巨大的传统邮政储蓄、邮政汇兑业务市场优势。我国邮政储蓄、邮政汇兑数量的巨大市场在乡镇和农村。其次,大力开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工者、城市大企业打工者邮政储蓄、邮政汇兑市畅?再次,重点突破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等发放支付的邮政储蓄、邮政汇兑和中间业务市畅?又次,积极挖掘和竞争个体私营经济等邮政储蓄、汇兑结算大客户。最后,要大力竞争城区中高级管理人员、中高级技术人员、国家公务员等邮政储蓄、邮政汇兑结算高端客户。从而,形成我国多层次、多元化目标的邮政储蓄、邮政汇兑和中间业务市场格局。4、建立高效的邮政储蓄营销机制。一是要利用邮电行业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依托邮政集传递实物流、货币流、信息流三位一体的通信网络优势,构造强竞争力的邮政储蓄高效营销组织体系、网络体系、技术体系和激励体系。二是要吸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以往粗放经营模式的教训,在资产质量不断优化的同时扩大业务范围和经营规模,要加大集约经营改革力度,坚决撤并经营亏损大、潜在风险高而改进发展前景暗淡的邮政储蓄网点,以实现发展、效益、安全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三是要抓住城区和乡村两条主线,强化科技、营业网点和营销队伍三个支撑力量,全面加大邮政储蓄、邮政汇兑和中间业务产品的营销工作力度。乡村营销上,要在抓好邮政储蓄业务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把外出务工汇兑作为一项重要业务来抓实抓好。要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对用工单位和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提供业务咨询和优质服务,加强邮政汇兑尤其是电子汇兑业务知识的宣传,不断培植汇兑及转储业务资金来源。在城区营销上,要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企业和第三产业的打工者为主线,以储蓄、电汇、电子汇兑为主要工具,抓好打工收入的储蓄、汇款服务市场;以社会保障机构为主线,以储蓄、代发工资、信汇、电汇为主要工具,抓好养老金、待业保险金的储蓄、中间业务、汇款服务市场;以个体私营经济户为主线,以电子汇兑、绿卡为工具,抓好商品交易资金的支付汇款、储蓄服务市场;以中高级管理人员、中高级技术人员、国家公务员为主线,以绿卡、网上汇兑为主要工具,抓好高端客户资金往来的支付汇款、储蓄服务。四是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以进一步激发广大邮政储蓄人员尤其是客户经理的市场营销潜能。5、改革邮政储蓄帐务核算制度。一是实行邮政储蓄业务与邮政业务的财务分开核算,准确测算邮政业务的亏损程度。二是由邮电部门在人民银行分设存款、贷款两个账户来办理邮政汇兑资金清算业务,其汇超资金存入存款户,兑超资金由人民银行再贷款。三是调整人民银行对邮政汇兑兑超贷款的利率,该利率最低应与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持平,以防止邮政部门将邮政汇兑资金转存储蓄,故意透支套取利息收入。6、改革邮政储蓄资金运用机制。改变邮政储蓄存款全额转存人民银行办法。改为既可可转存人民银行,也可自主用于购买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及其他债券,或者在银行间市场拆出。在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发放小额存单质押贷款。7、强化邮政储蓄内部控制。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努力加强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支付风险管理、员工道德风险管理。8、切实提高邮政储蓄员工素质。金融业是高负债高风险的特殊行业,员工要有良好的现代知识结构,要懂经营、会管理,懂业务、会操作,懂理论、会实践。要认真选拔、聘用精经营、善管理、能力强、素质高的邮政储汇公司经理及其他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现在我国大部分从事邮政金融工作的员工熟悉邮政业务,但对金融知识掌握太少,金融业务经营管理技能先天不足。当务之急,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择优上岗;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邮政储蓄资金配置运用人才,从整体上尽快提高邮政储汇队伍的金融业务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尽快适应邮政储蓄深化改革和高效安全发展的客观需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关于你的问题,提供如下资料,希望能对你有作用!为全面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增强我国传统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现就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任务  (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的根本保证。  传统产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0%以上,占工业增加值的91%,固定资产原值的95%,利润的80%,上交税金的95%,从业人数的94%,出口的87%。传统产业创造了绝大部分的产值、利税和就业机会,有着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基础。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和跨国公司的并购浪潮,以及国内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中心任务。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必须把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发挥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支撑和推动作用。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之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市场空间,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举措。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随着市场准入的扩大、关税的削减和非关税措施的减少,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等必将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传统产业中那些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带来严重冲击。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对经济全球化也将产生重要影响。据有关方面统计,全球6万多家跨国公司以及遍及世界各地的70万个分支机构的产值已经占到了全球总产值的25%,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新技术70%以上为世界500强所拥有。要实现我国民族工业的振兴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核心是要在世界市场上取得支配权。因此,加快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我国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  (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蓬勃兴起的技术革命,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技术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的载体,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其技术和装备水平,为发展高技术及实现产业化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基础条件。以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广泛推广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为传统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必将极大地带动传统产业的整体提升,进一步增强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突破口。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信息技术的渗透与融合,将在提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业技术水平中发挥核心作用。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虽然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将增加30%的投资,但可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从而增加85%的经济效益。加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和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努力提高能源、交通、原材料、轻纺等领域一批骨干企业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劳动效率及产品和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加速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  当前我国传统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二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多数行业的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和工艺装备依靠进口并存;三是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开拓能力差;四是主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落后;五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六是优秀人才资源匮乏。  二、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在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五”计划纲要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基础,以研究开发、集成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加速我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  (二)原则。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目标,改造提升工作的核心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的技术档次,使传统产业的发展尽快步入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增长方式的轨道上来。  2.坚持可持续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注重节能降耗,防止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针对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4.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5.坚持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紧紧围绕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创新能力。  6.坚持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紧密结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企业全面管理相结合,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7.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加强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产业发展所需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装备,积极做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工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8.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选择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基础较好的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局部领域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三、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总体目标:到“十五”末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专、精、特、新”,并颇具活力的中小企业群体,大幅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研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工艺,研制一批重大技术成套装备和主导产品,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使我国传统产业中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同期先进水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新途径和成功经验。  “十五”期间主要行业目标如下:  煤炭行业的主要目标:加强技术创新,大中型煤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以上,小型煤矿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明显提高。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步伐,加快企业机械化装备更新升级速度,使大型矿井配套的年生产能力达到300-500万吨。应用高新技术解决煤矿灾害防治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使煤矿重大恶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好转。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加大煤炭的转化比率。全国原煤入选比例达到50%。推广污水处理技术,提高矿井和矿区生活用水的复用率,大、中型煤矿实现达标排放。  石油行业的主要目标:根据石油工业“十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立足国内、开拓国际、加强勘探、合理开发、厉行节约、建立储备”的方针,在3-5年内,按照统一的框架与规划,建立石油石化行业分步实施的从传统产业到网络化经营的系统,在油气勘探开发方面,通过研究开发、采用和推广一批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使探井成功率在“九五”基础上提高3%,钻井完井周期缩短1/3,原油采收率提高2%-3%,油气占一次能源的比例提高3%以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科技贡献率达到55%。  石化行业的主要目标:加快催化裂化技术、加氢技术、乙烯、聚丙烯、聚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核心技术、专有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使石化主体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增加石化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控制技术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生产的优化控制,“十五”末,主要炼油、化工装置80%以上实现集散控制系统(DCS)或现场总线控制,60%以上装置完成先进控制。推进安全、环保、节水减排、节能降耗等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减少“三废”排放,主要石化产品能耗降低5%-10%。  化工行业的主要目标:通过技术创新,使主要行业新建和改建装置技术、工艺、装备立足国内,达到国际90年代水平,推进信息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骨干企业和主要化工产品基本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化工大中型企业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化工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电力行业的主要目标:城市平均供电可靠率提高到99.92%以上,部分城市达到99.99%、线损率下降0.4个百分点、每度电煤耗下降10-15克、在燃煤量增加约30%的情况下,烟尘排放量与1999年持平,二氧化硫仅增加约10%、废水回用率50%以上。  钢铁行业的主要目标:继续推进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改造钢铁生产,41个占钢产量82%以上的企业全面实现基础级、过程级计算机控制,部分企业实现企业管理级计算机控制。抓好1-2个智能化钢厂的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以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污染治理与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系统,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全部65个大中型钢铁企业,建成冶金工业“十五”规划确定的14个清洁生产示范工厂。洁净钢的系统优化技术在重点板材生产厂得到应用。13家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主要工艺装备水平、技术经济指标和产品实物质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有色金属行业的主要目标:使大型骨干企业工艺技术装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电解铝直流电耗由2000年的每吨14300千瓦时降到2005年的13500千瓦时;粗铜吨能耗由0.72吨标煤降到0.65吨标煤;铜、铝加工成材率提高3-5个百分点。预焙铝电解槽生产能力占总能力90%以上;采用强化冶炼的铜、铅先进生产能力分别占85%、60%。采用湿法和密闭鼓风炉法炼锌先进生产能力占90%以上。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0年基础上再削减10%,工业水复用率由75%提高到85%以上,建成一批“清洁生产”企业。  机械行业的主要目标: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先进设计技术,提高产品设计水平,主要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推广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技术和网络化制造技术,通过用数控技术改造老设备等方式,使总体机床数控化率达到5%以上,提高企业制造能力。推广应用精密成型技术、快速原型成型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提高制造工艺水平,使优质、高效、低耗制造的普及率达到20%以上。1/3的大中型企业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生产模式和现代管理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和管理的合理化。通过上述目标的实现,从整体上提升机械产品的水平和质量。  船舶工业的主要目标:开发与推广应用船舶工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集成系统技术,设计与制造集成系统技术、船舶制造装备自动化生产线,船舶共性技术、现代造船集成工艺技术等。加大新船型技术开发、海洋工程技术装备及船用设备国产化等技术创新力度,使我国的船舶设计手段上实现现代化,缩短船舶快速报价设计周期,增强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提高船舶产品自动化生产能力,造船周期缩短1/3,降低能源、原材料的耗损,将船舶工业的材料利用率提高到90%。  轻工行业的主要目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企业新产品产值占销售额的40%以上,轻工各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九五”末期提高10%以上。家用电器工业在生产技术、装备、品种、质量和整体效益上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造纸、食品、皮革、陶瓷等主要传统产业整体上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洗涤剂、食品添加剂、塑料制品、电池等行业在生产技术、装备、品种、质量和整体效益上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末水平。轻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降低15%以上,使轻工业生产对环境和生态的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点能耗产品的能耗比“九五”末减少5%-10%。  纺织行业的主要目标: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开发生产各种差别化、功能化及新型化学纤维,使纺织原料结构中化纤的比重达到60%以上,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比重达40%以上。应用机电一体化、在线检测、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提高整体装备水平,使70%以上技术装备达到国际90年代先进水平,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纺织用、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比重达到64:21:15,2005年吨纤维出口创汇水平提高到17000美元。在1/3大中型企业推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全国纺织电子信息网络体系,重点企业实现电子商务。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42%,其中棉纺印染行业和毛纺染整分别提高到20%和30%,2005年每万元产值节能降耗比2000年降低15%。  医药行业的主要目标:针对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结合医药行业的结构调整工作,立足创新、仿创结合,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和制药机械产品,积极开发相应的关键技术。50个化学原料药的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0个非专利药品进入国际市场。培育10-20种质量标准完善、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现代中成药。  建设行业的主要目标:通过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大力提高建筑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建筑施工机械能力,200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2000年提高20%,全国预拌砼年产量占现浇砼总量的30%。提高住宅和公共建筑中化学建材的应用比例,2005年城镇新建采暖住宅的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比1981年降低50%,建筑物耗指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现有水平。城市建设中节水20-3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5%。基本消除城市垃圾污染,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  建材行业的主要目标:以节能、节土、利废、环保为目标,开发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对水泥、玻璃、墙体材料、建筑卫生陶瓷、非金属矿深加工和玻璃纤维等主要产品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升级,到“十五”末使建材工业的万元产值能耗降低20%,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提高到20%,水泥散装率达到31%,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和玻璃纤维的整体生产工艺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型墙体材料比例提高到40%,节约土地110万亩。建材生产的主要污染物粉尘、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20%以上,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量提高40%,年减少天然资源开采使用量1.5-2亿吨。重点开发“生态水泥”等绿色建材产品生产工艺及装备,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能力。  交通运输业的主要目标:加强现有设施和装备的技术改造,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应用先进技术,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结构、新装备,促进公路、水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调整码头货种结构和车型、船型结构,调整公路、水路企业组织结构和行业管理体制,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  铁路行业的主要目标:掌握最高时速160公里提速技术,形成快速客运网。发展最高时速200公里客运专线技术,建成京沈快速客运通道。成功研制时速270公里高速动车组,开工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完善货运重载体系,积极发展25吨低动力作用四轴大型货车,提高货车速度,初步形成快捷货运网。大面积推广电力牵引。发展铁路宽带综合业务数据通信网,基本建成铁路综合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大力发展安全检测技术,建立集监测、控制和管理为一体的高度信息化的安全监控网络。形成以铁路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为基础的市场营销网络。大力采用交流传动技术,实现牵引动力升级换代。积极发展动车组和摆式列车。通信信号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铁路勘测设计实现一体化、智能化,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装备。掌握青藏铁路建设技术。到“十五”末期,铁路主要技术装备要接近20世纪末国际水平。  邮政行业的主要目标:大幅度提高全网信息化水平,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加快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和应用,加强信息技术在传统邮政业务、邮政金融业务和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邮政综合计算机网联通邮区中心局生产场地比例达到100%、电子化营业局所比例达到70%。185客户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覆盖城市比例达到100%;邮政储蓄网点电子化率达到93%,其中异地联网达到66%。进军现代物流业务,加速邮政实物传递网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邮政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信函状邮件上机分拣率达到70%,扁平状邮件上机分拣率达到65%,包状邮件上机分拣率达到85%,集装箱使用率达到60%,给据邮件条码识别率达到98%。  商贸流通业的主要目标:加强流通企业设施和装备的技术改造,尤其是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流通企业的开发和应用,积极开发和引入国际先进流通技术和装备,支持连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的发展,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技术装备水平的连锁、配送企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微信安装包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