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次要责任赔偿伤者四十万交强险多少钱够用吗

对方醉酒驾驶把我撞了。交强险能赔偿我吗
对方醉酒驾驶把我撞了。膝关节受伤、半月板受伤、前交叉韧带断了。前一次关节镜手术修复了半月板,4个多月后做了前交叉韧带重建。现在想问问对方车辆交强险能赔偿我吗
09-10-01 & 发布
酒后驾驶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而且造成一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已经涉嫌交通肇事罪,很可能要判刑,至于坐多久则要看犯罪情节。具体见如下“详细分析”。民事赔偿部分的数额主要是看责任承担(是全责、主要责任还是次要责任),受害人的子女、父母情况(决定被抚养人生活费的多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决定死亡赔偿金的多少)等,具体数额要根据案件情况核算。详细分析:交通肇事罪(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特征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其基本特征如下: 本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这里的“交通运输”一般是指航空、铁路运输以外的公路交通运输和水路交通运输,对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营中发生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一般而言,应分别按重大飞行事故罪和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定罪处罚,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该两罪的主体是特殊的,而特殊主体之外的一般主体违反规章制度,危害到飞行安全或者铁路运营安全而发生重大事故的,则只能以本罪论处。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这是导致交通肇事的原因,也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所谓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是指国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为了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而作出的各种行政规定,包括交通规则、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等。如《城市交通规则》、《机动车管理办法》、《内河避碰规则》、《渡口守则》、《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可以表现为作为,如酒后开车、超速、超宽、超载行车、强行超车、错发信号等,也可表现为不作为,如通过交叉道口不鸣笛示警、夜间航行不开照明灯、岔路口不减速等。 (2)必须造成重大事故,导致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虽有违章行为,但未造成上述严重后果的,不成立本罪。 (3)违章行为必须与严重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换言之,即使行为人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客观上也发生了危害结果,但如果危害结果与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则不能以本罪论处。 (4)事故发生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根据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不按本罪定罪处罚,分别依照刑法第134条、第135条、第233条等规定定罪处罚。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另外,根据《解释》,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以交肇事罪定罪处罚。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可以是疏忽大意,也可以是过于自信,即行为人对自己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未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这里过失是指行为人对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至于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本身,则可能是明知故犯。 (二)交通肇事罪的认定 1.交通肇事罪与非罪的界限 (1)行为人虽然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并没有造成重大事故的,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至于何为重大事故,有关司法解释作了详细规定,我们将在下文“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部分阐明。(2)行为虽然造成了严重后果,但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3)另外,《解释》第1条强调,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方可定罪处罚。因此,分清事故责任是认定交通肇事罪的重要依据。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8条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根据《解释》规定,行为人对交通事故如负次要责任,是不能构成本罪的。对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负有其他几种责任的,则有可能构成本罪。分清事故责任有助于判定交通肇事行为人与肇事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交通行政管理上的责任与刑法上的责任是不相同的,不能完全依此来判断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而且,在目前而言,有关事故责任认定方面的统一执法标准仍需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因此,人民法院在审理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不能仅依据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而应根据刑法所规定的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进行实质的分析判断,一般说来,交通管理部门认定为次要责任的,不得追究刑事责任;交通管理部门认定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或同等责任的,也要严格判定有无刑法上的责任。2.交通肇事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1)应划分本罪与利用交通工具故意杀人或者伤害他人的犯罪的界限。两者的区别在于主观方面:前者是过失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后者是故意伤害他人或者故意杀害他人。具体而言,如果行为人只是利用交通工具杀伤了特定的人,则侵害的是他人的生命或健康权利,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论处。但如果行为人利用驾驶的交通工具,在公路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冲撞人群,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则应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2)应划清本罪与重大飞行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界限。如前所述,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主体不同:本罪是一般主体,而重大飞行事故罪的主体是航空人员,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主体是铁路职工,均为特殊主体。(三)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这里应注意两个问题:(1)司法解释将财产损失数额限定为“无能力赔偿数额”,据此,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下,不管交通肇事行为造成何种财产损失,只要行为人能够赔偿,则不成立犯罪。有人认为这会造成实质的不公平。但其实,如此规定是有合理性的,首先,在我国刑法中,只有故意毁坏财物罪,过失毁坏财物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如此规定也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其次,如肇事者承担了赔偿责任则使自己承担了损失,如果仍与未承担损失赔偿责任的肇事者一样定罪处罚,这其实更不公平。(2)按该《解释》,对于构成犯罪所要求的“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仅指“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不包括对肇事者本人的财产所造成的损失。2.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解释》,“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书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故《解释》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值得研究的是,《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因为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而我国刑法理论中共同犯罪则是指共同故意犯罪,“交通肇事罪的共犯”的提法确实令人费解。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对方是醉酒驾车呀,交通法上规定,醉酒要负事故的全责呀。所以你不用害怕事故责任书的认定及其事故责任的划分,真像你所说的那样对方是醉酒驾驶,第一:你可以要求交警队扣留其机动车车辆,对方如果是一辆名贵轿车或者是营运中车辆的话,用不了多久对方就会着急了。第二:你要有事故现场最重要的证据,其中要包括对方醉酒驾驶证据,要有照片之类的资料。至于车辆损坏及其人员受伤情况,只要有关部门追究了,你只要把票据拿出来,就可以追究对方“民事”责任,说白了就是钱。如果与对方一直没有达成协议,那你就可以一直要求有关部门对其车辆暂扣,想想交警部门的停车场费用那么贵,难道对方会不着急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交强险能赔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轿车与轿车事故后,对方主要责任,我次要责任,而我只有交强险,对方有全险,怎么理赔?_百度知道
轿车与轿车事故后,对方主要责任,我次要责任,而我只有交强险,对方有全险,怎么理赔?
1.对方修车花了三万多,我花了七千,这样的话,先找谁定责任比例,定好比例后,又怎么个理赔法?? 2.定责任比例可不可以再去找那个交警?有没有可能让他重新开个单据,弄成对方全责(在对方同意的基础上),弄成对方权责后,还需要理赔吗?还需要啥手续? 3.如果弄不成,我也不处理了,对方是不让?会有什么后果?急切盼望着答案呀!!!!
提问者采纳
1、交警一般是不会给你们划定比例的。因为交警只有调解的权利,没有裁决(判决)的权利。如果交警给你们定比例,说,他70%。你30%,呵呵,这就叫裁决了。所以,划定比例的问题,是在交警的主持下,你和对方进行协商,交警最多只能给你们一些建议。当然,你们也可以私下协商好,但因为涉及到保险,即使是私下协商,最好都要到交警那里去开个正规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这样,双方保险公司都没有话说。2、如果交警已经给你们出具了认定书,现在要交警去重新开,呵呵,我估计没哪个交警有这么大的胆子。如果这事一旦曝光,性质是“保险诈骗”,交警也是你们的同犯。呵呵,即使交警是你的亲兄弟,估计他也不会为你修车这几千块钱去冒这个险吧。3、如果你真有本事弄成对方全责,假定对方也同意并且保证永远不举报,假定双方保险公司以及除了作假的那个交警、双方当事人之外永远没有第四个人知道。那么,恭喜你,你只管找对方要那七千元修车费,其他任何事情都不用管了。当然,还有一件事:坐在家里,等某天敲门声传来,你去打开门,进来两个警察,掏出一张纸放在你面前,严肃的说:XXX,你因涉嫌诈骗罪,现决定对你刑事拘留,请你签字。然后,拿出手铐……4、不处理的态度和做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行不通的。对方如果起诉你,呵呵,你不但要赔偿,还要承担诉讼费、律师费,赔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金钱去应付官司,何苦呢?法制社会,耍赖是不行的。5、建议:在主次责任的基础上,把你的保险情况和经济情况告诉对方,对方也是理智的,知道与其和你纠缠,不如去和保险公司纠缠。那样的话,你可以和对方商量一个最低的比例,比如10%。我帮你计算一下:总损失:370000元你承担10%(应支出):3700元。你修车(已支出):7000元。对方应赔偿你:=3300元。你的保险公司支付你交强险:2000元。(对方损失30000,你承担对方的10%为3000,超过2000,所以保险公司支付你2000)总账:事故中你支出总数为你的修车费7000,对方给你3300,保险公司给你2000,在这次事故中,你的总损失为:—元。或者这样理解:事故你总共承担10%为3700,保险公司会赔偿你2000,所以你的总损失为1700.怎么样,损失不大吧。为这么点钱,值得去赖皮吗。提醒,因为事故的总损失为370000,你每多承担十个百分点,就多损失3700元。保险公司2000已经是上限,不会再赔你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提问者评价
谢谢您的 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事故情形通常是:1、轻微碰:基本无车辆和人伤损失,建议协商后撤销案件2、只有车损没有人损,如果损失低于2000元,互碰自赔3、只有人损没有车损,此情形不出现。4、严重碰。通常原则是:先交强后商业;交强赔100%,商业险按责任比例赔。
交警证明未确定责任比例的话,一般可由保险公司确定责任比例。或申请调解。一般次要责任30%。如果对方车损30000,你车损7000.这样赔付:赔付对方车损:2000(交强)+()×30%=10400.其中8400由你自己承担。自己车损()×0.3=1500自己承担。
如果双方事故都在2000以内,直接让事故科出手续,各回各公司赔自己的车损就行。
全险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手机咨询更方便主次责任,我主要责任,对方次要责任,十级伤残交强险全赔吗,只有交强险。
主次责任,我主要责任,对方次要责任,十级伤残交强险全赔吗,只有交强险。
交强险是全部赔偿给对方的,超过部分按照责任分担
我想问交强险的伤残赔付有11万,是不是只要不超过11万保险公司就全赔吗
原则上是这样规定的,都是保险公司会以各种理由少赔偿的
我被起诉了,经过法院他不会少吧
那不会少的
有的人说死了赔11万是真的吗
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赔偿限额■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人民币■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人民币■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人民币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人民币■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人民币■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人民币★死亡伤残赔偿限额:是指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人对每次保险事故所有受害人的死亡伤残费用所承担的最高赔偿金额。死亡伤残费用包括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用、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护理费、康复费、交通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住宿费、误工费,被保险人依照法院判决或者调解承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医疗费用赔偿限额:是指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人对每次保险事故所有受害人的医疗费用所承担的最高赔偿金额。医疗费用包括医药费、诊疗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合理的后续治疗费、整容费、营养费。
像我这种“主次责任,我主要责任,对方次要责任,十级伤残交强险全赔吗,只有交强险”算什么
的感言:你就是当代的活雷锋,太感谢了!
其他回答 (1)
伤残交强险最多赔1万,其余的按责任承担
伤残最多赔1万,那11万是怎么回事?
死了赔11万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法律领域专家我次要责任赔偿伤者四十万交强险够用吗_百度知道
我次要责任赔偿伤者四十万交强险够用吗
交强险够用交强险高赔:修车2千 + 治疗1万 + 致死致残11万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强险过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