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实现时,发生销售折让时,销售产品会计分录录

第十九章&&&收入&&费用&&利润
第十九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算
  考情分析
  平均分13分,属于重点章节。
第一节 收入的核算
  一、收入的特点与分类
  (一)收入的特点
  1.收入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出售固定资产与出租固定资产
  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三种表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所取得的收入一定能增加所有者权益。(判断)
  3.本企业的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如增值税、代收利息等。
  (二)收入的分类
  1.销售商品的收入。
  企业销售的其他存货如原材料、包装物等也视同商品。
  2.提供劳务的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包括出借库存现金取得的利息收入、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收入等。
  1.(单)下列有关收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收入在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后,必然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
  B.企业销售商品采用预收货款形式的,应于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C.收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D.企业代收的款项作为收入确认
  【答案】C
  2.(单)企业出租包装物,收到租金时,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
  A.主营业务收入   B.其他应付款   C.营业外收入   D.其他业务收入
  【答案】D
  3.(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规定,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
  【答案】&
  二、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4.(判)企业只要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就确认收入。( )
  【答案】&
  三、账户设置
  结转“本年利润”后,该账户无余额。
  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3.“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4.“其他业务成本”账户。
  四、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
  (一)销售收入的会计处理
  【例】某企业2月16日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商品售价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款项尚未收到,但已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确认为收入。该批商品的成本为70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11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2.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000
  贷:库存商品  70000   
  (二)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
  【例】某企业在年3月1日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发票上注明商品售价20000元,增值税额3400元。企业在合同中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
  1.3月1日销售实现时,应按总售价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23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
  2.不同付款时间下,取得货款时的会计处理:
  (1)买方10天以内付款。3月8日买方付清货款,按售价20000元的2%享受400元的现金折扣,实际付款23000元(即)。
  借:银行存款  23000
    财务费用   400
  贷:应收账款   23400
  (2)买方10天以后,20天以内付款。3月19目买方付清货款,应享受的现金折扣为200元。实际付款23200元。
  借:银行存款  23200
    财务费用  200
  贷:应收账款  23400    
  (3)买方在20天以后,30天以内付款。买方在3月30日付款,则应按全额收款。
借:银行存款  23400
    贷:应收账款   23400
 (分录)企业销售商品一批,售价10000元,增值税额1700元,已按总价法入账。买方在10天内付款,按合同条款享受2%的现金折扣,实际付款11500元。编制买方付款时的会计分录。(假定计算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   11 500
     财务费用   200
   贷:应收账款  11 700
.(判)企业销售商品,销售款10 000元,增值税的销项税1
700元,现金折扣为200元.记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销售收入应为10 000元。 ( )
  【答案】√
  .(分录)企业销售商品一批,售价30 000元,增值税额5
100元,已按总价法入账。买方在10天内付款,按合同条款享受2%的现金折扣,实际付款34
500元.编制销售收入入账和买方付款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35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
   借:银行存款   34 500
     财务费用   600
     贷:应收账款      35 100
(三)销售折让的会计处理
  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产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例】某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发票上的商品售价300000元,增值税额51000元,货到后买方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要求在价格上给予3%的折让。其会计处理如下:
  1.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   35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
  2.发生销售折让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9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0  贷:应收账款  10530
  3.实际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340470
  贷:应收账款340470
(四)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  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
  销售退回如果发生在企业确认收入之前,处理就比较简单,只需将已记入发出商品账户的商品成本转回“库存商品”账户;
  如果企业已经确认收入,又发生销售退回的,不论是当年销售的,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除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外),均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
  企业发生销售退回时,如按规定允许扣减当期销项税额的,应同时用红字冲减“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销项税额”专栏。
【例】某企业日销售商品一批。售价500000元,增值税额85000元,成本330000元。日,该批商品因质量严重不合格被退回,货款已退回购货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000  贷:银行存款 585 000
  同时:
  借:库存商品 330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330 000
(单)企业于1999年11月份售出的商品,2000年5月份发生退货,一般应冲减( )的销售收入。
  A.1999年11月份
  B.1999年末
  C.2000年5月份
  D.2000年初 
【答案】C 
(判)企业确认收入后发生销售退回,如果是以前年度销售的,应冲减以前年度的销售收入。( ) 
(分录)企业于1月8日向嘉华公司销售A商号一批,售价380 000元,增值税额64 600元,销售成本230
000元。2月18日该批商品因质量严重不合格被退回,货款已退回嘉华公司。编制销售和商品退回的会计分录。 
  (1)1月8日销售商品时:
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444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4 600
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230 000
    贷:库存商品 230 000
(2)2月18日销售退回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3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4 600    贷:银行存款 444 600
  同时:
  借:库存商品 230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30 000
  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但不冲减成本。
  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和成本。
五、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  其他业务收入是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或经营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
  如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和商品、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等实现的收入。(多选)  其他业务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出租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出租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
【例】某企业销售一批原材料,开出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元,款项已由银行收妥。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80000元。其会计处理如下: 
  (1)确认原材料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   11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2)结转已销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8000
    贷:原材料     8000
第二节 费用
  一、费用的概念和特征
  1.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无关。
  二、费用的确认
  1.按其与营业收入的直接联系确认。——销售成本的确认。
  2.按一定的分配方式确认。——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采用一定的折旧方法,分配确定各期的折旧费用。
  3.在支出发生时直接确认。——管理人员的工资,其支出的效益仅涉及本会计期间。因而,当支出发生时即确认为当期费用。
  三、费用的主要内容及其核算
  1.主营业务成本
  2.其他业务成本
  3.营业税金及附加   
4.销售费用---广告费、销售运费、销售部门费用
  5.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
  6.财务费用---手续费、汇兑损失、利息、现金折扣
【例】某公司为宣传新产品发生广告费60000元,均用银行存款支付。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6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例】某企业用库存现金支付业务招待费6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600
    贷:库存现金  600
【例】某企业计提本月办公用房的折旧费26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2600
    贷:累计折旧 2600
【例】企业支付金融机构手续费5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单)管理费用账户期末应( )。
  A.有借方余额
  B.有贷方余额
  C.同时有借贷方余额
  D.无余额  
(多)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计提下列税费时,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有( )。
  A.印花税
  B.土地增值税
  C.房产税
  D.矿产资源补偿费  
【答案】ACD
(单)销售费用不包括( )。
  A.汇兑损失
  B.包装费
  C.广告费
  D.保险费  
(判)企业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发生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应通过“销售费用”科目核算。( ) 
【答案】√
第三节 利润
  一、利润的构成(简答)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销售费用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一资产减值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一所得税费用
(单)与计算“营业利润”无关的因素是( )。
  A.所得税费用
  B.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单)与计算营业利润有关的项目是( )。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收支净额
  C.所得税费用
  D.利润总额
  【答案】A
  二、账户设置
  1.“营业外收入”账户。
  2.“营业外支出”账户。
  3.“所得税费用”账户。
  4.“投资收益”账户。
  5.“资产减值损失”账户。
  期末,应将本账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6.“本年利润”账户。——所有者权益
  7.“利润分配”账户。——所有者权益
  三、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一)营业外收入的核算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收入,主要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锝、债务重组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例】某公司取得罚款收入60 000元,存入银行。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60 000
  贷:营业外收入——罚没利得         
60 000  
(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营业外支出是指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例】企业未按合同约定时间交货,支付违约金8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8000
   贷:银行存款 8000
(多)下列各项中,应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的有( )。
  A.企业处置固定资产的利得
  B.企业出售原材料获得的收入
  C.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D.企业债务重组获得的收入
【答案】ACD
(多)下列支出中,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有( )。
  A.捐赠支出
  B.罚款支出
  C.固定资产盘亏
  D.现金盘亏
【答案】ABC
  四、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单选)
  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会计利润基础上调整确定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业务招待费支出),以及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
  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可在税前扣除的前五年内的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
  【例】某企业2007年按税规定可开支业招待费80000元,全年实际开支业务招待费120000元。当年,按会计核算原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2000000,所得税税率为33%,假定本企业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不存在暂时性差异的影响。有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1)计算应交所得税:
  纳税调整数=000=40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000=2040000(元)
  应交所得税费用额=%=6732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6732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73200
  (2)实际上交所得税费用: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73200    贷:银行存款            
673200  (3)年末,将“所得税费用”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673200
  贷:所得税费用   673200
  计算   
  3.结转
  23.(单)企业计算应所得税时,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
  A.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B.借:管理费用 贷:所得税费用
  C.借:所得税费用 贷:银行存款
  D.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答案】D
  24.(单)企业账面会计利润为350000元,税收滞纳金3000元,业务招待费超支2450元,国债利息收入6000元,其应纳税所得额为( )。
  A.361450元
  B.338550元
  C.350550元
  D.349450元
  【答案】D
  25.(分录)按有关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年的业务招待费开支应为6万元,但全年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为9.7
万元。当年,按会计核算原则计算的会计利润为1 00万元,所得税率为33%,假定本企业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5分)
  要求:(1)计算企业应交所得税(在试卷上列出计算过程);
  (2)编制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答案】
  (1)应交所得税=(100+3.7)&33%=34.221(万元)
  (2)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34.221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4.221  
  五、本年利润的核算
  “本年利润”账户。   
  贷方登记:期末各收益类账户的转入数额;
  借记登记:期末成本费用或支出类账户的转入数额,结转后,本账户如为贷方余额,表示利润;
  如为借方余额,表示亏损。
  年度终了,企业还应将“本年利润”账户的累计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应无余额。
  【例16-13】企业年损益类账户的年末余额如表16一1所示(该企业年末一次结转损益类账户)。
  表16一1
结账前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5 500 000元(贷)
 3 500 000元(借)
   70 000元(借)
  460 000元(借)
  830 000元(借)
  180 000元(借)
  600 000元(贷)
  390 000元(借)
  800 000元(贷)
   40 000元(贷)
  470 000元(借)
  330 000元(借)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结转各项收入与收益:   
  借:主营业务收入5500000
    其他业务收入600000
    投资收益  800000
    营业外收入 40000
    贷:本年利润 6940000
  2.结转各项成本、费用或支出:   
借:本年利润 623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500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70000
    其他业务成本390000
 销售费用  460000
 管理费用  830000
 财务费用 180000
 营业外支出  47000
所得税费用 330000  
  3.将“本年利润”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71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10000  (多)下列会计事项处理时,不必编制记账凭证的是( )。
  A.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B.期末“主营业务收入” 账户更换新账薄,新旧账之间转记余额。
  C.期末将“制造费用”结转入“生产成本”账户
  D.年度终了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将余额结转下年
  【答案】BD
  (分录)企业本年度发生各项期间费用如下:销售费用189 000元,管理费用564
000元,财务费用192 000元,年末结转上述费用。
  【答案】
   借:本年利润   945 000
     贷:销售费用    189 000
       管理费用  564 000
       财务费用   192 000
第四节 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分配的内容
  (一)可供分配的利润:企业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计提盈余公积  (二)利润分配顺序:
  企业每年实现的净利润。
  首先弥补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然后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注意:
  企业如果发生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也可以用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弥补。
  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完,不能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前,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利润分配账户:核算企业利润分配的各个项目的具体数额以及利润分配后的余额。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账户转入本账户,即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本账户(未分配利润),如为净亏损,作相反会计分录。
  同时,将“利润分配”账户下的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本账户的“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
  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外,本账户的其他明细账户应无余额。
  本账户年末余额,反映企业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例】承上例的资料,该企业董事会决议,经股东大会批准,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的80%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假定该企业以前年度没有未分配利润)。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71000    贷:盈余公  71000
  2.向投资者分配利润511200元[(000)&80%]: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511200    贷:应付股利              
511200  3.将“利润分配”账户下的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的“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822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71000           ——应付现金股利      
511200  .(分录)某企业年初“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借方余额为10万元,按照规定用净利润弥补亏损。当年实现净利润40万元,按净利润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5%的比例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当年没有分配股利。
  要求:计算年末“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余额,并编制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
  【答案】
  年末“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余额:(40-10)&(1-15%)=25.5(万元)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1.5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      ——任意盈余公积            
 (分录)年末,公司实现净利润600
000元,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20%的比例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经批准,以法定盈余公积20
000元弥补以前年度累计亏损,以法定盈余公积40
000元转增资本。编制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的会计分录。
  【答案】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60 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120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60 000          ——任意盈余公积     
120 000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0 000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20 000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0 000    贷:实收资本              
40 0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区别及相关会计处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页¥1.0011页免费5页免费2页¥1.007页2下载券 7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1页免费5页免费10页免费10页免费4页免费
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区别及相关会计处理|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发生销售折让购货方如何做有关的会计分录
发生销售折让购货方如何做有关的会计分录
&p&各位大师,麻烦帮我看看这种情况怎么做?非常感谢!&/p&
&p&本公司经营销售美的空调,本月收到美的公司开来的一张负数传用发票:摘要为销售折让,数量-1,金额-元,税额-40839.23元。请问大家怎么做有关的会计分录?百度了一下,说是借:应付账款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主营业务成本 &/p&
&p&我觉得这样冲我的成本,空调型号之前结转得太多,这样怎么弄呢?如果这样一弄,天啊,本月利润表肯定飙升,那所得税也飙升,咋整?急,谢谢各位了!&/p&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借:应付账款&&&&&& &281070
&&&&&& 贷:库存商品&&&&&&&&&&&&&&&&&&&&&&&&&&&&&&&&&&&&&&&&&&&&&&&&&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0839.23
&
发生销售折让,你原来入库的商品自然成本价减少,所以调整商品的入账价值
谢谢,但是我库存商品 型号特多,怎么弄呢?这个其实是返利来的,呵呵,只是开成了折让。还是就冲一个型号算了
你在库存商品下建了很多明细吗?但是这张折让发票没有折让的清单标明某个型号折让多少,对不对,而且你这个实际是返利来的,那就做到一个库存比较多的型号里就行了。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财务税务领域专家考试查询┊┊┊辅导课程┊┊┊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2012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辅导:销售商品收入
2012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辅导:销售商品收入
  导语:会计职称考试在即,学易网精心整理了2012审计师考试相关资料和复习建议,希望能给广大考生带来帮助!  2012年初级会计实务辅导:销售商品收入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4)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一般销售商品业务  1、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2、交款提货销售商品的,在开出发票账单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销售商品收入在确认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或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要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例题1,教材例4-3】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4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68000元;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出的不带息银行承兑汇票一张,票面金额为468000元,期限为2个月;该批商品已经发出,甲公司以银行存款代垫运杂费2000元;该批商品的成本为320000元。编制甲公司销售商品的相关会计分录。  【解析】  (1)确认销售收入时:  借:应收票据 468000  应收账款 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  银行存款 2000  (2)结转销售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32000  贷:库存商品 320000  (二).已经发出但不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  如果企业售出商品不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均不应确认收入。为了单独反映已经发出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企业应增设“发出商品”科目。 该科目核算一般销售方式下,已经发出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  1.当发出商品,不能确认收入时: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2.若发出商品时,已经开出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应确认应交销项税  借:应收账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3.当发出商品,可以确认收入时,在确认收入的同时应该结转发出商品的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例题1,教材例4-4】A公司于日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向B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 000元,该批商品成本为60 000元。A公司在销售该批商品时已得知B公司资金流转发生暂时困难,但为了减少存货积压,同时也为了维持与B公司长期以来建立的商业关系,A公司仍将商品发出,并办妥托收手续。假定A公司销售该批商品的纳税义务已经发生。要求:  (1)编制A公司发出商品时的相关会计分录。  (2)假定2009年11月A公司得知B公司经营情况逐渐好转,B公司承诺近期付款,编制A公司此时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1)发出商品时:  借:发出商品              60 000  贷:库存商品              60 000  同时,因A公司销售该批商品的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应确认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应收账款              17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  (注:如果销售该批商品的纳税义务尚未发生,则不作这笔分录,待纳税义务发生时再作应交增值税处理)  (2)确认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             1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 000  贷:发出商品              60 000  【例题3:2005年单选】企业对于已经发出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 在途物资 B 库存商品  C 主营业务成本 D 发出商品  答案:D  解析:已经发出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要作为发出商品核算: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四、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的处理  1.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  企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2.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企业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例题4:教材例4-5】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日销售A商品10000件,每件商品标价为20元(不含增值税),每件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2元,A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由于是成批销售,甲公司给予购货方10%的商业折扣,并在销售合同中规定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A商品于3月1日发出,符合销售实现条件,购货方于3月9日付款。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考虑增值税。要求:  (1)编制甲公司销售商品时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收取货款时的会计分录  【答案】  (1)销售商品时:  销售收入=10000×20×(1-10%)=180000(元)  确认销售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210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060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000  贷:库存商品 120000  (2)收款时:  由于购货方在10天内付款,享受的现金折扣率为2%。  现金折扣= %=4212(元)  实际收到款项=2=206388(元)  借:银行存款 206388  财务费用 4212  贷:应收账款 210600  3、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1)销售折让如发生在确认销售收入之前,则应在确认销售收入时直接按扣除销售折让后的金额确认;其账务处理如下:  发出商品时: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确认收入时: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照扣除销售折让后的金额确认)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2)已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且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如按规定允许扣减增值税税额的,还应冲减已确认的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其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例题5,教材例4-6】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 000元。该批商品成本为70 000元。货到后乙公司发现商品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要求在价格上给予5%的折让。乙公司提出的销售折让要求符合原合同的约定,甲公司同意并办妥了相关手续,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假定此前甲公司已确认该批商品的销售收入,销售款项尚未收到,发生的销售折让允许扣减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要求:  (1)编制甲公司销售商品时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发生销售折让时的会计分录  【答案】  (1)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             11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 000  贷:库存商品              70 000  (2)发生销售折让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5 000(100 00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  贷:应收账款              5 850  (3)实际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111 150  贷:应收账款             111 150  【例题6:2008年单选】某企业某月销售商品发生商业折扣20万元、现金折扣15万元、销售折让25万元。该企业上述业务计入当月财务费用的金额为( )万元。  A.15 B.20 C.35 D.45  答案:A  五、销售退回的处理  销售退回是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  (1)销售退回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前:应转回发出商品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  (2)如果销售退回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后,不管何时销售一般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除外),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企业发生退回,如按规定允许冲减退回当月销项税额的,同时用冲减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若该项销售退回已经发生现金折扣的,应同时调整相关财务费用的金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财务费用 (冲减的现金折扣)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例题7:教材例4-9】甲公司在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5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 500元。该批商品成本为26 000元。为及早收回货款,甲公司和乙公司约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乙公司在日支付货款。日,该批商品因质量问题被乙公司退回,甲公司当日支付有关退货款。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要求:  (1)编制日销售实现时的会计分录  (2)编制日收到货款时的会计分录  (3)编制日销售退回时的会计分录  【答案】  (1)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             58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6 000  贷:库存商品             26 000  (2)日收到货款时,  现金折扣=50 000×2%=1 000元  实际收款=58 500—1 000=57 500元  借:银行存款             57 500  财务费用             1 000  贷:应收账款             58 500  (3)日发生销售退回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 500  贷:银行存款             57 500  财务费用             1 000  借:库存商品             26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6 000  六、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  预收款销售商品,是指购买方在商品尚未收到前按合同或协议约定分期付款,销售方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交货的销售方式。  预收款销售方式下,销售方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在此之前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预收账款。  七.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  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是指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合同或协议,委托方根据合同或协议约定向受托方计算支付代销手续费,受托方按照合同或协议规定的价格销售代销商品的销售方式。  【注】在这种销售方式下,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通常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同时将应支付的代销手续费计入销售费用;  受托方应在代销商品销售后,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方法计算确定代销手续费,确认劳务收入。  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双方的会计分录如下:  1.委托方:  (1)当发出委托代销商品时: 借:委托代销商品  贷:库存商品  (2)收到代销清单时:按代销清单上注明的商品数量,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3)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委托代销商品  (4)手续费应计入“销售费用”:借:销售费用  贷:应收账款  (5)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受托方:  (1)收到受托代销商品时,按接收价(合同、协议约定的售价)  借:受托代销商品  贷:受托代销商品款  (2)对外销售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  贷:受托代销商品(按照售价,一般与委托方确认的价格相符)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委托方开具的专用发票注明的税款计量)  贷:应付账款  借:受托代销商品款  贷:应付账款  (3)向委托方支付货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其他业务收入  【例题8,教材例4-11】甲公司委托丙公司销售商品200件,商品已经发出,每件成本为60元。合同约定丙公司应按每件100元对外销售,甲公司按售价的10%向丙公司支付手续费。丙公司对外实际销售100件,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元,款项已经收到。甲公司收到丙公司开具的代销清单时,向丙公司开具一张相同金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甲公司发出商品时纳税义务尚未发生;甲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丙公司采用进价核算代销商品。要求:  (1) 编制甲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  (2) 编制丙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  (1)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①当发出委托代销商品时: 借:委托代销商品 12000  贷:库存商品 12000  ②收到代销清单时:按代销清单上注明的商品数量,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700  ③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0  贷:委托代销商品 6000  ④手续费应计入“销售费用”:借:销售费用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⑤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 10700  贷:应收账款 10700  (2)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①收到受托代销商品时,按接收价(合同、协议约定的售价)  借:受托代销商品 20000  贷:受托代销商品款 20000  ②对外销售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 11700  贷:受托代销商品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③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应付账款 1700  借:受托代销商品款 10000  贷:应付账款 10000  ④向委托方支付货款:  借:应付账款 11700  贷:银行存款 10700  其他业务收入 1000  【例题9:2008年单选】企业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委托方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时间是( )。  A.签订代销协议时 B.发出商品时  C.收到代销清单时 D.收到代销款时  答案:C  八、销售材料等存货  1.企业销售原材料、包装物等存货实现的收入以及结转的相关成本,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  企业销售原材料等确认其他业务收入时:分录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出售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2.企业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装物和商品等实现的收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出租固定资产的摊销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通过“其他业务成本”核算。  【例题10,2008年单选】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的是( )。  A.库存商品盘亏净损失  B.经营租出固定资产折旧  C.向灾区捐赠的商品成本  D.火灾导致原材料毁损净损失  答案:B  解析:库存商品盘亏净损失,如果属于一般经营净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如果属于非常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向灾区捐赠的商品成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火灾导致原材料毁损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只有经营租出固定资产折旧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相关推荐:
我猜这些文章对您也有帮助
会计职称考试相关新闻
会计职称辅导
会计职称辅导名师
主讲科目: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产评估师授课特点: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
17:06:43 16:58:00 16:58:25 17:05:12 17:05:36 17:06:06 15:49:10 15:56:00
17:09:24 17:09:50 17:10:15 17:12:09 17:12:30 17:12:58 17:13:23 17:13:48
会计职称精彩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销售商品会计分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