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额的差异分析的论文,要以。。。公司为例的

企业财税会员
您的位置:&&&&&&&&&&>&正文
政府补助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来源:陈永开 吴宁
  政府补助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产。企业收到政府补助,会计确认的账面价值与税收确认的计税基础有没有差异?应纳税所得额有无调整额?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分为收益法和资本法。收益法指收到政府补助的当期直接贷记收益。具体分为总额法和净额法。   《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一)记账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六号&&政府补助》规定的会计处理是采用收益法中的总额法。   (二)补助形式   准则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收益,而是应先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后,在该资产的使用寿命期内平均分摊计入各期收益。   (三)计量   政府补助第六条规定,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的金额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若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一元计量。   规定   法中没有政府补助的概念,但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当期收入总额,政府补助属于其他收入。第七条规定第一款规定,财政拨款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什么是其他收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其他收入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八项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的补贴收入等。   什么是财政拨款?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财政拨款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除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对财政性资金作出如下补充规定:   企业在日~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中减除:   1.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   2.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项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其具体管理要求;   3.企业对该项资金以及该项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重申了上述规定,且取消了执行时间的限制。   从上述文件可以看出,税收对&不征税收入&的范围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按照准则确认的政府补助,不仅完全被税收的规定排除在&不征税收入&之外 ,而且要求全额纳入收益,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案例   2011年10月,企业技改需投入1000万元,财政部门同意下拨600万元政府补助,企业当月预付570万元购进一台价值1170万元的设备(含税价,使用寿命6年,假定无残值)进行安装调试,同年12月31日安装完成交付使用。相关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 2011年10月购进设备   借:在建工程&&待安装设备 1000   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 170   贷:应付账款&&某公司 600   银行存款 570。   2. 2011年12月,以银行存款支付安装费等50万元   借:在建工程&&待安装设备工程 50   贷: 银行存款 50。   3. 结转已完工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机器 1050   贷:在建工程&&待安装设备 1000   在建工程&&待安装设备工程 50。   4. 2012年1月收到政府补助6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600   贷:递延收益 600。   支付设备款   借:应付账款&&某公司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5. 2012年末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折旧 175   贷:累计折旧 175(1050&6)。   同时,对收到的补助,按准则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借:递延收益 100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100(600&6)。   6. 2012年末的税务处理   当年会计上只将100万元政府补助转为收益,&递延收益&科目余额为500万元。但税法规定,这500万元应计入当期收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进行纳税调整(假定企业本年度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借:所得税费用 25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75。   7. 2013年末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折旧 175   贷:累计折旧 175。   调整&递延收益&账面余额   借:递延收益 100   贷: 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100。   8. 2013年末的税务处理   2012年已按税法规定将未计入收益的政府补助进行了纳税调增,故本年度应调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即调减本期从&递延收益&科目转为当期收益的10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责任编辑:zhwk
相关资讯:
企业会计岗位特训
形式:网络面授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6
Copyright & 2000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咨询时间:全天24小时服务(节假日不休息)
邮箱: 投诉电话:010-
咨询电话:010- /
传真:010- / 人工转传真
  /   京公网安备66 
  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分析2 无形资产涉税问题的研究,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 />
您当前位置: &
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分析2 无形资产涉税问题的研究3 保险业分析及其保险综合经营研究4 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及对策研究5 企业融资机制浅析6 我国增值税征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与启示7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8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评析和选择9 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的探讨10 会计舞弊的识别与治理11 当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作业会计12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13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浅析14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15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6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17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分析18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19 公允价值初探20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分析21 企业战略性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研究22 我国独立审计市场现状及发展研究2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24 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比较分析25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若干问题及对策26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探讨27 浅谈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28 浅析企业物流成本管理29 浅议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建立有效的公司管理机制30 资产减值准则在遏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中的作用31 现代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对策研究32 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规范的探析33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运用研究34 会计利润与应纳所得税额的差异分析35 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以****为例36 浅析新会计准则&&所得税准则37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38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关问题的探讨39 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分析40 浅议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规的关系41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建设42 关联企业避税问题分析研究43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关问题研究44 我国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的对策措施45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研究46 从***看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47 所得税会计的比较探析48 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49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的比较分析50 浅谈现金流量表的分析51 新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比较分析52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测及其控制53 责任会计在国营企业运用的探讨54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及其会计制度建设55 关于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思考56 新旧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比较研究57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58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分析59 浅谈我国企业所得税及其核算60 固定资产减值实施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61 关于我国企业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62 新旧准则下投资纳税调整问题的比较研究63 浅析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64 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若干思考65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和对策探析66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问题研究67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往来账款管理68 新固定资产会计准则探析69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探讨70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71 我国租赁会计及其与税法的差异分析72 公允价值计量初探73 注册会计师验资风险及防范研究74 企业会计中资产减值部分的分析与比较75 试论会计造假的动因与治理76 浅析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77 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78 关于反补贴的会计问题研究79 试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80 应诉国际反倾销的会计探讨81 关于新会计准则之无形资产准则的思考82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83 浅析对上市公司审计风险与防范8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及治理对策85 浅议企业的存货管理86 试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87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88 浅议企业的现金管理89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90 房地产企业融资策略浅析91 对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92 商誉会计问题探讨93 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演变及建议9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及对策95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实施障碍及对策96 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97 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98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99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0 企业外购商誉问题探讨101 作业成本法在陶瓷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102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集权模式探讨103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104 浅析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105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分析106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07 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8 非货币性交易新旧准则的差异影响及实施建议109 浅谈房地产集团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110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111 关于我国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初探112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3 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和防范114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问题研究115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6 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117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118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9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因及防治120 关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121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新旧会计核算方法探析122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形势分析123 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124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125 试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126 论当前企业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和改进127 中美所得税会计的比较研究128 浅议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与对策129 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130 企业存货计价核算方法的分析研究131 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研究132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研究133 浅析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34 国有商业银行成本管理135 对《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的探讨136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浅析137 浅议绿色会计的理论结构及改进建议138 无形资产新旧准则之比较139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140 商誉会计的相关问题探讨141 对新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142 浅谈新形势下军队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43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变动影响及对策研究144 我国家电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145 试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与出路146 新旧会计准则下企业所得税差异的探讨147 论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上市公司会计造成的影响148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149 浅谈新旧会计制度下合并会计报表的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150 浅谈企业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151 对非货币性交易损益计算公式的质疑152 浅议我国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153 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研究154 企业所得税筹划155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利弊分析156 统计抽样在审计中的运用157 浅析会计信息质量及其完善158 中小企业资本运转的研究159 委托代理下企业经理人薪酬激励分析160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161 浅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162 浅议财务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163 企业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64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困难和解决方法165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难问题研究166 从核心竞争力角度分析企业多元化战略167 新旧会计准则下会计报告对比及启示168 浅析我国绿色营销面临的障碍及其对策169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风险及对策170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171 对公司财务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172 浅谈作业成本法及其实际运用173 我国环境下的会计目标探讨174 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175 我国商品房价格过高的原因与对策176 浅谈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177 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核算的影响178 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研究179 ****企业(集团)投资政策研究180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81 小规模企业的审计风险和对策182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183 增值税的管理研究184 论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185 浅析我国企业中的人才浪费186 论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87 我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面临的会计问题188 论企业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189 激励与保障并重规避核心员工流失190 我国企业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191 论审计方法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发展的趋势192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193 家族企业人情化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194 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战略管理会计195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博弈分析196 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197 稳健性原则及其在我国运用的探讨198 纳税人身份选择在增值税税收筹划中的应用199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的研究200 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
上一篇:&下一篇:
《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原文链接:
长大导航()旗下|站长邮箱:|
《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友情链接:查看: 2605|回复: 4
收入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
2014会计准则8项调整后企业如何应对
特邀"准则第一人"为财务人梳理难点
AIA年底特惠 送IPAD MINI3
参加问卷,微信活动更有精彩礼品
CMA是国内唯一由外专局引进,并获财政
部、国资委大力推荐的国际财会类认证。
收入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 23:22:38)转载▼标签: 财经 分类: 财税实务&&
& & 作者:小陈税务&&时间:
一、收入的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准则所涉及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一)销售货物收入;(二)提供劳务收入;(三)转让财产收入;(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五)利息收入;(六)租金收入;(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八)接受捐赠收入;(九)其他收入。
差异分析:
会计规定的收入,主要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而税法规定的收入,是指所有能够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除包括会计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外,还包括会计确认的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项目。例如,《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转让财产收入,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 而会计对于转让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收入,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
税法规定的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不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收入、租金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与会计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相对应。税法规定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收入,与会计确认的投资收益相对应;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转让收入、现金资产溢余收入、接受捐赠收入,以及其他收入中的债务重组收入、违约金收入、补贴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等,与会计确认的营业外收入相对应。
对于存货溢余,会计应冲减管理费用,而税法应作为收入,两者的最终影响是一致的,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对于固定资产溢余,会计应当视同重大会计差错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而税法应确认为当期收入,即应当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对于汇兑收益,会计一般冲减财务费用,而税法应作为收入。对于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会计应当冲回坏账准备,而税法应作为收入。
二、收入的确认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销售商品为例):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三)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四)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五)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未作明确规定。但是《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号)规定,
一、除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一)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
1.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差异分析:
因为税法没有对收入确认的条件作专门规定,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计与税法确认收入的条件是相同的。税法在确定收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会计确认收入时需要考虑谨慎性原则,而税法确认收入不考虑谨慎性原则,如果会计在确认收入时因考虑谨慎性原则而减计收入的,在申报企业所得时,应当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对于不具备商业实质或者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不确认收入,而税法必须确认收入。
3、对于会计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认的收入(如售后回购、售后回租),税法有可能应当按照“形式重于实质”的原则确认收入,即应当分解为销售和购进(回租)两笔经济业务进行税务处理。
4、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前,国家税务总局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收入确认标准作了专门规定(国税发〔2006〕31号),这些规定在新法实施后是否延用,目前还不明确。
例1:A公司于日接受一项安装任务,安装期为3个月,合同总收入600万元。至年底已预收安装费440万元,实际发生安装费用280万元(假设均为职工薪酬),估计至完工还会发生120万元。甲公司2008年12月账务处理如下:
当月完工进度:280÷(280+120)×100%=70%
①预收劳务款
借:银行存款& &4400000
贷:预收账款&&4400000
②发生劳务成本
借:劳务成本&&28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2800000
③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借:预收账款&&0000×70%)
贷:主营业务收入&&420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2800000
贷:劳务成本&&2800000
差异分析:上述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完全一致,不存在差异。需要说明的是,会计确认完工进度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按已完工作量占全部工作量的比例确定完工程度,二是按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确定完工程度,三是按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完工程度。因为税法对于完工程度的确认方法未作出明确规定,所以应当视为会计与税法无差异,即税法对上述三种完工程度的确认方法均应当认可。
例2:假设在例1中,A公司认为交易中未来将发生的成本不能可靠地计量,预计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全部能够得到补偿。A公司2008年度账务处理如下:
①、②与例1相同。
③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借:预收账款&&0000×70%)
贷:主营业务收入&&280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2800000
贷:劳务成本&&2800000
差异分析:税法在确认收入时,不考虑谨慎性原则,即仍应当按照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假设税务机关核定的完工进度为60%,那么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确认的收入为36万元(60×60%),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万元(36-28)。
三、收入确认的时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销售商品为例):下列商品销售,通常按规定的时点确认为收入,有证据表明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除外:1.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2.销售商品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3.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前,不确认收入,待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4.销售商品采用以旧换新方式的,销售的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5.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实施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第十九条规定: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第二十条规定: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第二十一条规定: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第二十三条规定: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第二十四条规定: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差异分析:
1、对于收入确认时间,如果税法未作明确规定,则应当视为会计与税法无差异。
2、对于利息收入,会计一般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即使某一年度未付息,仍应当确认利息收入)。税法按合同约定的付息日期确认收入(到付息日,未收到利息也应确认收入),这一规定与权责发生原则与收付实现制原则均不一致,同时也造成了会计与税法确认收入的差异。例如企业的一项长期债权投资,合同约定在到期日一次性还本付息,会计处理时应当按权责发生制分期确认利息收入,而税务处理时平时不确认利息收入,需要等债权到期时,一次性确认利息收入。对会计平时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待到期日再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对于租金收入(指经营租赁),会计应当在租赁期内的各个期间按直线法确认为收入,如果其他方法更合理,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果出租人提供了免租期,应将租金总额在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或者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免租期内也应确认租赁收入。税法规定租金收入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支付租金日确认收入。如果会计与税法确认租金收入的时间不一致,则应当相应进行纳税调整。
4、对于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会计规定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特许权费,在交付资产或转移资产所有权时确认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特许权费,在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而税法规定特许权使用费应当在合同约定的付费日确认收入。如果会计与税法确认收入的时间不一致,则应当相应进行纳税调整。
5、对于接受捐赠收入(包括接受捐赠固定资产),会计与税法都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即不存在差异。
6、对于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建造收入,会计与税法确认收入的时间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会计在确认收入时考虑了成本收回因素,那么在税务处理时,有可能需要重新核定收入。
7、对于产品分成收入,《企业会计准则》对于收入确认时间未作明确规定,我们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会计与税法不存在差异。
8、对于逾期包装物押金,税法可能会规定一个“逾期”标准,如果该逾期标准与会计确认的包装物押金不需要退还的时间不一致,那么将形成差异,应当相应进行纳税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税务处理时已经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逾期包装物押金,如果企业以后实际退还押金的,则应当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9、对于固定资产以外的盘盈收入,会计与税法均在盘盈当期确认收入,对于固定资产盘盈,会计应当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而税法仍然确认为当期收入。
四、收入的计量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除关联交易等少数情形外,会计一般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
《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前款所称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
差异分析:我们认为,《企业会计准则》对于收入也普遍采取了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因此会计与税法一般不存在差异。
五、不征税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一)财政拨款;(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差异分析:对于不征税收入,会计与税法将形成永久性差异,即企业应当就不征税收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六、视同销售
《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差异分析:
“视同销售”是相对于会计而言的,如果会计处理不作为销售,而税务处理时应作为销售,则属于“视同销售”。此次新企业所得税法首次明确了劳务的视同销售问题,如果企业将劳务用于捐赠、赞助等项目时,会计未确认收入的,则应当相应进行纳税调整,同时记载对应项目会计成本与计税成本之间的差异。
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后,会计确认收入的范围比以前扩大,例如将货物用于债务重组、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且交换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捐赠等项目时,都应当确认销售收入,因此,视同销售需要纳税调整的情形比过去大为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执行新企业所得税法后,货物(包括自产产品)在同一法人实体内部之间的转移,比如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分公司等,不再作为销售处理。
七、销售退回
差异分析:对于销售退回,会计与税法均要求冲减退回年度的销售收入,在一般情形下,会计与税法不存在差异。对于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如果发生在年度汇缴申报前(次年5月31日前),那么会计与税法不存在差异,如果发生在年度汇缴申报后,那么会计应减少报告年度的销售收入,而税法应减少次年销售收入,即应当先调增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再调减次年应纳税所得额。
八、政府补助(补贴收入)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政府补助应当划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随着相关资产的使用逐渐计入以后各期的收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该项补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拨付的,才可以在这项补助成为应收款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应收的金额计量。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一般原理,企业取得政府补助应当于实际收到时确认为收入,如果此后财税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政府补助确认收入的时间有新规定的,应当从其规定。如果税法明文规定某项政府补助属于不征税收入或者免税收入,则应当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差异分析:如果会计与税法将政府补助确认为收入的时间不一致,那么应当相应进行纳税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政府补助属于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那么政府补助支出后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形成的财产,不得在税前进行折旧、摊销。
例3:2008年4月,甲公司购入一台环保设备,支付价款480万元,其中210万元为政府补助。该设备折旧年限为10年,采取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无残值)。2016年4月,甲公司出售了这台设备,取得价款120万元。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1、取得补贴收入
借:银行存款&&2100000
贷:递延收益&&2100000
2、2008年4月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4800000
贷:银行存款&&4800000
3、2008年5月至2016年4月,每月计提折旧,并分摊递延收益
借:管理费用&&÷10÷12)
贷:累计折旧&&40000
借:递延收益&&0÷10÷12)
贷:营业外收入&&17500
4、2016年4月出售设备,同时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借:固定资产清理&&96000
累计折旧&&3840000
贷:固定资产&&4800000
借:银行存款&&1200000
固定资产清理&&960000
营业外收入&&240000
借:递延收益&&420000
贷:营业外收入&&420000
差异分析:税法应当在实际收到政府补助时确认为收入,因此,甲公司2008年应当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960000元(500×8),同时应当确认递延收益的计税成本为0。2009年至2015年,每年应当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10000元(17500×12)。2016年应当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490000元(10000)。到2016年4月,甲公司因会计与税法将政府补助确认为收入的时间不同,而发生的暂时性差异全部转回(0000)。
九、建造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根据合同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
《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差异分析:在一般情况下,会计与税法确认的建造合同收入是一致的。但是对于会计因考虑谨慎性原则而少确认的收入(或者增加的支出),应当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例4:B建筑公司签订了一项总额为2700万元的固定造价合同,合同完工进度按照累计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工程于2008年2月开工,预计2010年9月完工。最初预计的工程总成本为2500万元,到2009年底,因材料价格上涨,预计总成本上升为3000万元。B公司于2010年7月提前完工,且工程质量优良,客户同意支付奖励300万元。建造该工程有关资料见下表(单位:万元):
累计发生成本
预计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
结算合同价款
实际收到价款
B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1、2008年账务处理:
①登记发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8000000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8000000
②登记已结算的合同价款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
③登记实际收到的合同价款
借:银行存款&&8000000
贷:应收账款&&8000000
④确认当年合同收入和费用
完工进度:800÷(800+1700)×100%=32%
借:主营业务成本&&800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64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00000×32%)
2、2009年账务处理:
①登记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00)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②登记已结算的合同价款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
③登记实际收到的合同价款
借:银行存款&&9000000
贷:应收账款&&9000000
④确认当年合同收入和费用
完工进度:2100÷()×100%=70%
应确认的合同收入:2700×70%-864=1026(万元)
应确认的合同费用:1300万元
应确认的合同毛利:=-274(万元)
应确认的合同预计损失:(-2700)×(1-70%)=9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2740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90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900000
3、2010年账务处理:
①登记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000)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8500000
②登记已结算的合同价款
借:应收账款&&9000000
贷:工程结算&&9000000
③登记实际收到的合同价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④确认当年合同收入和费用
应确认的合同收入:()-(864+1026)=1110(万元)
应确认的合同费用:850万元
应确认的合同毛利:=26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850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26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⑤转销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9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900000
⑥结转相关科目
借:工程结算&&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合同毛利&&500000
差异分析:2008年至2010年,会计确认的收入和成本与税法规定完全一致(假设不考虑2010年转销跌价准备对成本的影响)。2009年会计提取的90万元减值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10年转销跌价准备时,应当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90万元。
例5:2008年6月,C建筑公司与客户签订了一项总金额为120万元的建造合同,第一年实际发生工程成本50万元。C公司在2008年末时对该项工程的完工进度无法可靠确定,预计工程发生的成本能够收回30万元。C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5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200000
差异分析:假设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工程完工进度为50%,那么税法应当确认的收入为60万元(120×50%),C公司当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60-30)。
例6:接例5,2009年完工进度无法可靠确定的因素消除,当年实际发生成本30万元,预计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为20万元。C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合同完工进度:(50+30)÷(50+30+20)×100%=80%
应确认的合同收入:120×80%-30=66(万元)
应确认的合同成本:30万元
应确认的合同毛利:66-30=36(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30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36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60000
差异分析:完工进度无法可靠确定的因素消除后,税法同样应当恢复按完工进度确认收入。税法在2009年度应确认的收入为36万元(120×80%-60),当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36-66)。
很好的资料
总结的很好,今年考注税还因为一个收入确认条件的问题和会计的混淆搞得晕头转向的。
非常的不错!学习!
很好,谢谢分享!
站长推荐 /3
获得高级会计师职称,除了考试,还需要评审。什么样的资格才可以申报?流程是什么?需要哪些硬条件?哪些软条件?哪些事项是加分的?哪些情况是避免的?本期邀请了4位分享者(高会工作人员、高会评委、通过者)进行上下两期的分享。活动为关门举办,目前预报名中
本调研由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发起,中国会计视野网、上海财大会计信息化研究中心、元年诺亚舟、昂卓审计软件等单位承办。本次调查安排众多抽奖奖品,包括4个iphone6,网课,U盘等,参与调查就有机会赢取!
2015年,来点新鲜的,给自己一个挑战,一个全新的体验。2015年【视野思享会】将举办50期,招募嘉宾,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有其他人可以学习的方面,只要你迈出第一步,其他的事我们帮你来做。视野思享会,就是分享自己的经验,贴地气务实,把一个事说细说透。期待你的参与。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