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平安银行信用卡超限月底把超限关了第二天是月初一号在开开超限可以用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3175|回复: 10
光大银行可以像民生银行一样超限吗?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753 小时
卡友帮职员, 积分 55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60 积分
经验值5539
信用币5193
在线时间753 小时
有谁知道 给个答案呗···
额度从低到高:中信3500& && &招商4000& &&&建设5000& & 光大30000& &&&民生9W& && && & 浦发&&一直拒不给我卡& & 别的银行没有 ...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1134 小时
经验值5102
信用币5112
在线时间1134 小时
可以的,但是可能会收取一些费用。
交行MasterCard普9K
光大JCB时尚普13K
兴业星座银联标金9.1K
浦发VISA简约白7K
建行JCB变形金钢10K
工行大来普5K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753 小时
经验值5539
信用币5193
在线时间753 小时
vipsdo 发表于
可以的,但是可能会收取一些费用。
需要像民生一样打电话开通吗?还是 ?
额度从低到高:中信3500& && &招商4000& &&&建设5000& & 光大30000& &&&民生9W& && && & 浦发&&一直拒不给我卡& & 别的银行没有 ...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1134 小时
经验值5102
信用币5112
在线时间1134 小时
超限是不需要开通的吧?
交行MasterCard普9K
光大JCB时尚普13K
兴业星座银联标金9.1K
浦发VISA简约白7K
建行JCB变形金钢10K
工行大来普5K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311 小时
信用币1213
在线时间311 小时
没问题的。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753 小时
经验值5539
信用币5193
在线时间753 小时
xuanzeni 发表于
没问题的。
一般超限比例是多少?
额度从低到高:中信3500& && &招商4000& &&&建设5000& & 光大30000& &&&民生9W& && && & 浦发&&一直拒不给我卡& & 别的银行没有 ...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75 小时
在线时间75 小时
不清楚,我没办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126 小时
经验值1406
信用币1406
在线时间126 小时
清醒时做事 糊涂时读书
在线时间409 小时
头像被屏蔽
经验值3589
信用币3473
在线时间409 小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753 小时
经验值5539
信用币5193
在线时间753 小时
qoakzn 发表于
没问题的。
没有问题是怎么整&&直接刷 还是打电话开通···
额度从低到高:中信3500& && &招商4000& &&&建设5000& & 光大30000& &&&民生9W& && && & 浦发&&一直拒不给我卡& & 别的银行没有 ...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745 小时
经验值28764
信用币18729
在线时间745 小时
光大可以超限么》?不可以吧&&
【2011年正式玩卡】 福卡:435K (分期提额)&&建行桂林山水金:93K& & 大莱金:200K& & IN卡:100K& & 华钛:98K& & 加菲猫:95K& & 精致白:150K& & 农行Q金:100K& &中行钛金:195K& &浦发简约:88K& &中信I白:97K
Powered by Discuz! X3&  编者按:随着信用卡渗透程度的提升,消费者对银行提供的信用卡服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因为信用卡产生的纠纷接踵而至。和讯银行整理日-4月30日之间媒体披露的信用卡投诉纠纷案件,为广大持卡人提供用卡案例参考。  1、银行收信用卡超限费被网友指“抢钱”  投诉银行:超限费  投诉类型:收费  投诉概况:  信用卡都会有一个固定的信用额度,但多数银行也允许客户超过信用卡额度刷卡,也就是“超限”。如果在还款日,持卡人没有把这笔超出信用额度的款还上,银行会按一定比例收取超限费。目前,大部分银行信用卡超限费按照超限金额的5%收取,但各银行的最低和最高标准却各不同,有的银行则不设收费上限。   2、99%持卡人要求取消溢缴款取现费  投诉银行:溢缴款取现费  投诉类型:收费  投诉概况:  据记者调查,就在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短短的三个月中间,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就发生了三起信用卡未离手却遭盗刷的案例,那么,信用卡安全出现了什么漏洞?持卡人遇到这样的事情,该如何维权呢?  中国客服委对10万名持卡人就信用卡溢缴款取现收费进行了问卷调查,有多达96.47%的人对此项收费感到不理解,其中48.06%的人感到愤怒,认为是银行对自己财产的侵犯。同时,99.29%的人表示,银行应取消此项霸王条款,并建议各行信用卡公司细化信用卡特性告知或优化此项收费。目前监管部门暂无明确规定,该收费项目仍属市场调节价范围,完全由银行自行决定是否免费。  3、信用卡分期付款所隐藏的六大潜规则  投诉银行:分期付款  投诉类型:服务、收费  投诉概况:  交通银行的“无限制”信用卡任意和广东发展银行的“样样行”信用卡的任意分期付款业务,都要收取手续费。广发行的规定是单笔满500元人民币(含)以上的刷卡消费,持卡人可分6期或12期(每月为一期)免息分期偿还该笔交易额,但每期需支付本金总额的0.60%作为手续费用。   信用卡任意分期付款虽然方便了持卡人的超前消费,但却增加了持卡人的刷卡成本。这种免息不免费的任意分期付款,带给持卡人的结果是减少了一次性付款的压力,但还款总负担加重了。  4、信用卡临时额度藏收费陷阱 交行没有免息期  投诉银行:交通银行  投诉类型:临时额度、免息期  投诉概况:  利用节假日,临时提高用户的信用卡额度,鼓励持卡人刷卡消费,已成了很多银行的惯例。但这种"看上去很美"的临时额度,却暗藏收费陷阱。临时额度的还款与平日信用卡的还款计算方式不同,若持卡人使用了临时额度消费,收到信用卡账单后,需要足额归还临时上调额度;若没有足额还款,不仅会产生滞纳金、利息,而且还有超限费,并因此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5、信用卡收费:东亚挂失费调低 中信滞纳金最低30元  投诉银行:东亚银行  投诉类型:挂失费、滞纳金  投诉概况:  虽然这一个星期来阳光灿烂,不过何文锦、曾竞静两人却一直阴云笼罩,郁闷极了:半个月前在福州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办了一张信用卡,没想到卡还没到自己手上,就已经被人冒领,两人累计被人盗刷36734元。  何文锦、曾竞静同为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职工,同时在3月7日这天办了张交通银行信用卡。3月23日,何文锦去查寄信用卡的挂号信时,一下傻眼了:两人的挂号信不仅同时被人签收,而且分别被盗刷19854元和16880元。   6、VISA回应信用卡数据泄密事件 称涉及150万账户  投诉银行:VISA  投诉类型:数据泄漏  投诉概况:  “此次(信息遭窃)事件可能导致150万个账户受到影响,整个调查结束之后,可能相关的数字还会高一些,但是不会太高。我们能确信的是,受影响的账户有95%-97%是美国的。”4月17日,Visa全球企业风险官艾睿琪(Ellen
Richey)就此前Visa涉及的信用卡信息被盗事件在京回应。  随着信用卡业务量的大幅增加,信用卡犯罪数量也随之攀升,犯罪手法、技术更是层出不穷。日前,全球最大的两家信用卡组织万事达和Visa又被置于舆论风口。  7、建行储户没办信用卡 莫名“被还款”遭扣2万元  投诉银行:建设银行  投诉类型:扣款  投诉概况:  徐先生告诉记者,他是2006年3月份办的兴业银行信用卡,“当时我还重点看了有关年费的条款,上面说只要每年消费满5次就免收年费,这张卡我用了6年,积分都24万了,以前也确实没收过。”今年三月份,徐先生收到电子对账单,却发现自己被扣了500元年费,这让他很是疑惑,“在这六年期间,由于我刷地比较多,因此兴业银行主动把我的限额从6000元提升到了45000元,卡片也从普卡提升到了白金卡。银行告诉我,白金卡免收年费至少要刷3万块,我去年刷了5万,按道理不该收我年费。”   8、持卡人停用光大信用卡 仍被收费百元  投诉银行:光大银行  投诉类型:扣款  投诉概况:  侯先生是光大银行(601818,股吧)的信用卡客户,日前他向新快报投诉,自己的信用卡已被光大银行停卡了一年多,前几天又突然接到催款短信,要求他交纳信用卡年费200元。“被停卡之后我还清了所有欠款,然后要求重新开卡,但银行表示不能再重新开卡了。卡不给我用,现在又收我的年费,这样合理吗?”侯先生说。   9、交行起诉客户索要欠款 客户称从未收到信用卡  投诉银行:交通银行  投诉类型:扣款  投诉概况:  刘女士名下的一张信用卡累计欠款1万余元,被银行告上法院。4月18日,西城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刘女士辩称她从未收到过该卡。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起诉称,刘女士于日在该银行申请办理了一张信用卡。刘女士开卡消费后,不清偿信用卡用款,截至日已发生欠款本息共计1万余元,经银行多次催收仍不归还。银行起诉要求刘女士支付信用卡欠款本息,并承担诉讼费。   10、工行中行信用卡还款客户被动 到账时间一变再变  投诉银行:工行、中行  投诉类型:还款  投诉概况:  年初出国,期间用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信用卡,都挺方便的。可回国兑汇还款,却遭遇了一些不便,如鲠在喉,有些让人说不出的刺痛。  工行信用卡2月份刷了美元,3月份刷了人民币。3月底,美元的欠款到期日将近,按照惯例先存入足额人民币,然后打电话兑汇还款。可没想到,第一天存入人民币,第二天电话兑汇却说不够,因为存入的人民币已先冲销了自己的3月份的人民币欠款,必须再存入足够的钱才能兑汇,否则美元欠款马上到期就会支付利息。自己弄不明白,人民币欠款明明到4月底才到期,为何工行要把后到期的人民币欠款还掉了,而让马上到期的美元继续留着;退一步说,即使是自动操作,能否先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告知一下呢?  中行还款,遭遇更难堪。信用卡到期日的这一天,存了钱之后电话兑汇,却被告知,钱已存但还没到账,要第二天才能兑汇。自己纳闷,为什么钱已经存入中行ATM机,也可以看到记录,却说没有到账?对方只能回答:“这是规定。”没办法,自己第二天再打电话,接线小姐说钱是到账了,却又先还掉了几天前在国内刷的、要4月底才到最后还款期的人民币,问题与工行如出一辙,钱又不够了,必须再存。没办法,只能第三天到中国银行支行柜台再存入1000元,柜台小姐说柜台存的钱会马上到账,让我电话统一购汇。电话打到中行服务热线,对方却说要2个小时才能到账。2个小时之后再打过去,又说要10个小时后到账。无奈之下我要求电话接到主管,主管却说要明天到账,天啊,可要知道,明天又要计利息了,而且是从我1个月前的美元消费的全额算利息。自己在纳闷,“难道ATM机和支行柜台都不属于中国银行吗?钱存进都要这么长的到账时间?更何况,每个电话接线员、柜台工作人员讲的到账时间都不一样,也没有一个人提醒有可能发生的“钱不够”或者说“存钱也有到账时间”等不利信息。   1、银行收信用卡超限费被网友指“抢钱”  喜欢血拼、经常刷爆信用卡的人可要担心了,如今银行对于信用卡超限的收费可不便宜。尤其是在银行调整收费还不发短信通知的情况下,那就更容易“中招”了。  调整收费未发短信通知  “哇,多刷一万就要交500元超限费?抢钱啊!”昨日,长沙网友guaguacandy在新浪微博上抱怨说,某银行调整了信用卡超限费收费标准。该网友还同时@该行信用卡中心说,“你们调整收费可以发信函或者发短信通知么?仅仅在网络上公示,多少人会不知道啊!”  记者昨日登录该行网站,果然发现了其最新的《关于调整信用卡部分手续费标准的公告》。其中提到,自日起,超限费调整为“消费超限金额的5%,最低人民币10元”。  据该行客服热线工作人员介绍,新版收费价目表在该行官方网站和网点都有公示,但此次信用卡收费调整内容确实未通过信函或短信方式通知持卡人。  逾期未还才会按5%收取  据记者了解,信用卡都会有一个固定的信用额度,但多数银行也允许客户超过信用卡额度刷卡,也就是“超限”。如果在还款日,持卡人没有把这笔超出信用额度的款还上,银行会按一定比例收取超限费。  需要指出的是,银行收取超限费并没有违规。去年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发卡银行提供超限额用卡服务、收取超限费等必须以持卡人开通此项服务为前提。发卡银行必须在持卡人开通超限额用卡服务之前,明确告知持卡人关于超限费收费形式、计算方式、关闭此项服务的权利等信息。  昨日记者查询多家银行网站发现,目前,大部分银行信用卡超限费按照超限金额的5%收取,但各银行的最低和最高标准却各不同,有的银行则不设收费上限。比如,工商银行最低收取1元,最高500元;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则是最低5元。  部分银行免收超限费  持卡人一旦刷爆卡就要被银行收取高达5%的超限费,有些银行甚至对此采取上不封顶的收费政策。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超限费收得有点贵”的质疑。  不过,记者发现,目前部分银行已开始减免这项费用。  “目前我们是免除信用卡超限费的。”中国银行信用卡客服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在中行最新版的收费价目表上,信用卡超限费按超过信用额度部分的5%收取,但这一费用到日之前都是免收的。  此外,招行信用卡中心客服人员也表示,该行对于提高临时额度而产生的刷卡额免收超限费,但逾期未足额还款仍要收取滞纳金和透支利息。(报道媒体:潇湘晨报)  2、99%持卡人要求取消溢缴款取现费  支取信用卡里多存的钱要交手续费,绝大多数客户感到不理解。  日前,中国客服委对10万名持卡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有多达96.47%的人对此项收费感到不理解,其中48.06%的人感到愤怒,认为是银行对自己财产的侵犯。同时,99.29%的人表示,银行应取消此项霸王条款,并建议各行信用卡公司细化信用卡特性告知或优化此项收费。  对此,银行方面认为,信用卡是消费型卡片,不具有储蓄卡的功能,所以溢缴款取现时也要收手续费。而某银行办理信用卡业务的小赵说,之所以收费是为了鼓励持卡人尽量刷卡消费,少取现。  对于领回信用卡溢缴款是否需要手续费,省银监局的有关人士说,目前监管部门暂无明确规定,该收费项目仍属市场调节价范围,完全由银行自行决定是否免费。(报道媒体:大河网)  3、信用卡分期付款隐藏六大潜规则  不开卡也收钱  1.免息不等于免费  交通银行的“无限制”信用卡任意和广东发展银行的“样样行”信用卡的任意分期付款业务,都要收取手续费。广发行的规定是单笔满500元人民币(含)以上的刷卡消费,持卡人可分6期或12期(每月为一期)免息分期偿还该笔交易额,但每期需支付本金总额的0.60%作为手续费用。  王小姐持广发行的信用卡,刷卡购买了一台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她选择了分12期付款,这样她每期就要支付30元的手续费,12期共支付手续费360元。交通银行的信用卡的持卡人,单笔消费满1500元人民币,就可选择6个月、9个月或12个月的分期付款。其手续费也是按照需要分期付款的本金总额来确定的,具体如下:付款总额在元之间,每月支付0.72%的手续费;总额在元之间,每月支付0.7%的手续费;总额超过12500元的,每月支付0.68%的手续费。李先生持交行的信用卡以分12期付款的方式,给太太购买了一枚12000元的钻戒。那么,他每月就要支付84元的手续费,12个月共需支付手续费1008元。  信用卡任意分期付款虽然方便了持卡人的超前消费,但却增加了持卡人的刷卡成本。这种免息不免费的任意分期付款,带给持卡人的结果是减少了一次性付款的压力,但还款总负担加重了。  2.分期越长费用越多  有的持卡人,一味地从减轻每月还款压力的角度出发而将还款分期延长,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信用卡任意分期付款的手续费按期收取,分期越长,被收取的费用就越多。胡先生持交行信用卡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台6000元的电脑。他如果选择6个月的分期付款,那么所支付的手续费总额是259.20元;他如果选择12个月的分期付款,那么所支付的手续费总额是518.40元,翻了一番。所以,在还款能力许可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选择短期限,以节约手续费开支。  3.免息是有条件的  信用卡任意分期付款业务,免除的只是在持卡人按期按时归还全额款项条件下的利息。倘若持卡人哪一期没有按时或是没有全额还款,那么利息就产生了。广发行的“样样行”分期付款业务的细则中规定:“本金分摊额”及手续费用计入持卡人每月账单应还交易总额,可以选择偿还最低还款额,也就是说,持卡人一旦选择偿还最低还款额,也就要支付该月交易总额所产生的利息。因此,信用卡任意分期付款业务的免息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免息。  4.免息不等于免收滞纳金  信用卡还款的滞纳金与信用卡消费的免息是两码事。持卡人若以为乘上“信用卡任意分期付款”的东风就可跨越滞纳金的陷阱,那就大错特错了。广发行的“样样行”分期付款业务的细则中说明:任一还款期内,应摊还金额有逾期滞纳情形产生,按照《广东发展银行信用卡客户协议》计收延滞金。因此,若持卡人逾期归还分期付款的“本金分摊额”及手续费用,则需付滞纳金。持卡人应切记,虽然免息,也要按时还款;否则,不仅不能免息,还要交罚息。  5.分期实质是变相贷款  信用卡任意分期付款业务具有的免息不免费特点,使得持卡人支付了一笔较高的手续费,这笔手续费与向银行申请“同期限等金额”的消费贷款的利息相当,因此信用卡任意分期付款实质是变相的消费贷款(可将分期付款的手续费之和视为消费贷款的年利息之和)。这种变相的消费贷款利率,有可能高于银行正常的消费贷款利率,但远远低于信用卡的18%的年透支利息。不过,以信用卡任意分期付款的方式取得消费资金,其手续要比申请银行贷款更为简便和直接。  6.1年期1万元款项在不同取得方式下的成本支出对比  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交行“无限制”,广发“样样行”,利率或费用率:5.58%,18%,8.4%,7.2%。利息或费用总额:558元,1800元,840元,720元(注:在实际的银行消费贷款中,贷款利率会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30%,甚至更高)。(报道媒体:金投网)  4、信用卡临时额度藏收费陷阱 交行没有免息期  利用节假日,临时提高用户的信用卡额度,鼓励持卡人刷卡消费,已成了很多银行的惯例。但这种"看上去很美"的临时额度,却暗藏收费陷阱。  突如其来的"惊喜"  市民刘先生已有数年"卡龄",也有良好的信用记录。近日,他突然接到银行的短信,内容是信用卡额度已临时调高到4.5万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惊喜",细心的刘先生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进行了咨询。他发现,临时额度的还款与平日信用卡的还款计算方式不同,若持卡人使用了临时额度消费,收到信用卡账单后,需要足额归还临时上调额度;若没有足额还款,不仅会产生滞纳金、利息,而且还有超限费,并因此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银行擅开客户临时额度  对于这样的"惊喜",刘先生既高兴,又有些郁闷:提高额度,说明我是优质客户,但上调额度应该由持卡人自己提出申请,银行哪能擅自做主?万一在此期间,信用卡被盗或遗失,风险也大。  记者随后致电多家银行进行咨询。建设银行客服热线表示:"临时调增额度,一般提高的临时额度为固定额度的20%到50%,供持卡人假期消费使用。假期结束后大概一个月,会将额度恢复到原来的固定额。而另一种方式是持卡人申请调高临时额度。"  对于"调增额度前,银行是否该征求持卡人的意见"的疑问,客服人员表示了歉意,称按程序,银行应在调增前,致电客户进行沟通,但可能会出现部分客户没有收到短信通知的情况。如果持卡人不需要调增额度,可以申请取消。  临时额度暗藏收费陷阱  不过,记者注意到,这种临时额度"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却暗藏收费陷阱。  "临时额度不能刷分期,必须在还款日前一次还清。"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的房娜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持卡人的信用额度为2万元,临时提高额度到3万元,当月消费了2.5万元,那么,下个月的最低还款额就是2万元的10%加临时额度5000元,合计7000元。"如果持卡人的还款额低于7000元,则需要支付利息和滞纳金等。"  房娜表示,即使在上调临时额度后,持卡人也不要刷过限额,否则银行还会收取超限费。按照她的说法,在30天的"临时额度"到期后,信用卡额度就会自动恢复成原来的信用额度。在当月还款日时,如果你没有把这笔超出透支额的款还上的话,就会按比例收取超限费。  超出信用卡信用额度都要按一定比例收取超限费,然而,该费用并没有统一标准。记者查询多家银行的网站后发现,各银行的最低标准不同。工商银行最低收取1元,最高500元;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最低5元;中国银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最低10元;兴业银行最低20元;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对超过信用额度的部分,按年利率5%收取超限费,逐日计算,直至还清;深发展(000001,股吧)的标准是最低10元,最高300元。  另外,大多数银行在信用卡临时额度调额期内,可享受免息。但交通银行规定,临时额度没有免息期,不能享受免息。(报道媒体:中财网)  5、信用卡收费:东亚挂失费调低 中信滞纳金最低30元  信用卡发卡仍然在膨胀,截至2011年底信用卡发卡量达到了2.85亿张,而至少31家银行参与了这个市场,近几年城商行和外资行不断涌入信用卡市场。然而,在信用卡的收费上,不同银行却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有些收费项目消费者并不注意。  短信收费交行最高4元/月,挂失费东亚银行调整为50元  消费者在刷卡消费时,都希望获得短信通知消费情况,但是,这项服务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有免费的午餐,31家银行仅有16家银行可以免费,而其他银行则不同程度地收取费用。最贵的属于交通银行,其消费短信通知费用规定:1500元以上大额消费免费,1500元以下的消费短信通知提醒每3个月12元,并赠送失卡保险。可见,交通银行存在免费的情况,但是对于不免费部分,收费为4元/月,在所有银行这项服务中定价最高。当然,多数银行3元/月,如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而便宜的也有1元/月,如重庆银行等。  信用卡的丢失,是不少消费者身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丢失之后则必须挂失补卡等一系列的操作,这其中就涉及多项费用,有挂失费、换卡工本费、快递费等。挂失费则是最大的收费项目,不同银行的差距也很大,一般情况是20元到80元不等。其中,东亚银行和北京银行(601169,股吧)曾都高达80元,东亚银行是目前在国内唯一一家发行了信用卡的外资行,在最新公布的收费标准中,信用卡挂失费调整为50元,北京银行后调整为50元;而最低的只要20元,工商银行、邮储银行都在这个价位。  除了挂失费就是换卡工本费和快递费,一般情况下,换卡工本费在10元到20元之间,而部分银行也存在暂时免费的情况。快递费按照常理来说应该一致的,但是各家银行还是存在着差异,最高的民生银行,快递费达到25元,最低的则为10元。  滞纳金最低收费中信银行最高30元  滞纳金和超限费这两个信用卡相关词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一定是比较陌生的。滞纳金指的是持卡人在信用卡到期还款日实际还款额低于最低还款额的情况下,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要支付滞纳金。这也是说,如果消费者在还款日还款金额低于最低还款额,除了需要缴纳利息外,还需要缴纳滞纳金,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根据了解,滞纳金的比例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为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但由于各家银行政策的不同,所设的最低额度也不尽相同。同时,不少银行对滞纳金设定了最低标准,并且差距甚大,北京银行和中信银行滞纳金规定最低收费30元,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东亚银行、兴业银行、重庆银行则最低收费20元,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也有比较低的,如工商银行以及浦发银行(600000,股吧)等,最低收费1元。  绝大多数信用卡允许消费者超出信用额度进行消费,但是消费者必须为这部分消费付出费用,通常为超过信用额度部分的5%。当然,如同滞纳金一样,不同银行对于最低超限费设置不同,兴业银行最低收费20元,而工商银行最低收费1元,多数银行最低收费为5元。(报道媒体:理财周报)  6、VISA回应信用卡数据泄密事件 称涉及150万账户  “此次(信息遭窃)事件可能导致150万个账户受到影响,整个调查结束之后,可能相关的数字还会高一些,但是不会太高。我们能确信的是,受影响的账户有95%-97%是美国的。”4月17日,Visa全球企业风险官艾睿琪(Ellen
Richey)就此前Visa涉及的信用卡信息被盗事件在京回应。  随着信用卡业务量的大幅增加,信用卡犯罪数量也随之攀升,犯罪手法、技术更是层出不穷。日前,全球最大的两家信用卡组织万事达和Visa又被置于舆论风口。  3月底,专门为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等国际卡机构处理信用卡交易的美国环汇公司(Global
Payments)表示,怀疑其客户资料3月初被黑客入侵,已实时通报执法机关,现由联邦特勤局统筹调查。随后Visa与万事达就这一事件向各家银行及发卡商发出通知,旗下信用卡账户信息可能遭窃,提醒发卡机构密切留意户口情况,同时会采取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艾睿琪称,黑客这次的袭击非常精明,“袭击者使用了非常先进的工具,他们进入这个系统之后对自己进行了加密,所以别人看不出来他们已经进去了。以前我们一致认为加密是我们自我保护的手段,没想到也被犯罪分子利用了。”  而美国环汇公司自己的系统相当发达,因此能识别和监测出这些侵入的信息。“他们发现这些黑客立即向Visa和万事达进行了汇报,同时也向美国的情报部门进行汇报。”艾睿琪进一步解释道。  一笔信用卡支付涉及到收单机构、发卡机构、卡交易处理提供商、持卡人、商户、商户交易处理提供商多个环节,每一环节都面临信用卡欺诈风险的考量。信用卡数据泄密对于包括卡组织、用户、银行在内的任一方面无疑是噩梦。  “但是这次数据泄密与我们那次见到过的最大的数据泄密事件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了。”艾睿琪称。  早在2005年,同样也是因为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被黑客侵入电脑系统,导致4000万张信用卡的资料被盗。凭借这些资料,黑客能制造伪卡,大肆刷卡,这也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信用卡资料泄密事件。  消费者对于信用卡支付在“可靠、便捷、安全”上的诉求越来越大,卡组织也致力于寻求三个方面的平衡。“安全性是一重大挑战。”艾睿琪称,保护存储在金融机构里的消费者信息,迅速识别偷窃越来越重要。  “保护好数据越来越复杂,但这一点极其重要。我们要求不存储不需要的数据,因为这个可能被用于制造伪卡,现在已有99%的大型商户表示他们不存储敏感数据。”艾睿琪表示。  她还提醒,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将个人信息放到社交网络上,很容易让犯罪分子获得信息,“今后将更多使用动态密码和一次性密码。同时,交易提醒服务越来越重要。”  目前Visa在全世界有15200家合作金融机构,每年780亿笔交易,6万亿美元的总成交量,并已发展了3000万的商户,同时拥有20亿张VISA卡。  “VISA信用卡的全球欺诈损失率在过去20年里处于下降趋势,尤其最近4年有很大程度的降低,直至每100美元的交易只有5美分的欺诈损失,而在中国,欺诈损失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艾睿琪称。(报道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   7、建行储户没办信用卡 莫名“被还款”遭扣2万元  孟先生的建设银行储蓄卡被扣除了2万多块钱作为信用卡的还款。可实际情况是,孟先生压根儿就没有办过信用卡:  【同期】:我接到建设银行给我发的一个短信,他说我建设银行的一个储蓄卡,金卡,在4月6号行使信用卡抵消权扣了我两万多块钱。  ——您有信用卡么?  ——我没有信用卡,假如我有信用卡,我的花钱,而且我花钱,还得我的信用卡和我的储蓄卡要做关联,这才可以扣。这个3点都不存在。  ——那他说是您的信用卡消费的是么?就确定您现在办了一个信用卡是么?  ——他们查,查完说我名下有信用卡,刚才信用卡中心给我核实,你的电话你的住址、公司名称都是错的。而且建行也承认,他们确实扣我钱了,银行一个招呼都不打,他们简直就是让大家没有安全感了。  “莫须有”信用卡的出现,暴露出银行工作中的哪些不足之处?用户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请听新闻广播记者陈佳宁的报道:  这事儿还得从孟先生10天前收到的一个短信说起:  【同期】:4月7号早上起来9点多,看手机短信,银行短信提醒业务,说扣款大概是2万891块2毛2,因信用抵消权扣除。  --什么叫信用抵消权?  --95533发的。  --不是骗子啊?客服人员查了查?  --对,确实显示扣除了,但根据什么原因扣的不知道。  被莫名其妙扣了2万多块钱的孟先生赶紧联系到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  【同期】信用卡中心打电话,正在调查,有消费记录,我名下都没有信用卡,怎么会有消费记录啊。核对,没有一条信息对上的,再往下就不回答我了,这卡是谁办的?在哪消费的,就不说。没法再核实。  除了姓名和身份证,其他信息都对不上,银行以此为由拒绝向孟先生提供相关信息。无奈之下,孟先生又找到了当初办理储蓄卡的建设银行燕莎东支行,在和工作人员的多次交涉后,他终于看到了那张莫须有的信用卡的消费记录:  【同期】消费记录4笔。都是在2011年9月份,前3笔是1天,第4笔1万,消费额是2万块钱。因为他们办的叫博爱卡,是红十字会和建行合作的,据说是没有年费的,积极推崇的,特别愿意办,没有年费,上下额度是2万,这种卡大街上满地都是。  孟先生的身份证从来没有丢失过,也从来没有办理过建行的信用卡,那这卡是哪来的?他为此咨询过建行信用卡中心,对方解释说可能有两种情况:  【同期】就是别人直接拿你身份证复印件去办的卡。还有就是知道信息后办个假证,拿到柜台,就能办。留个单位地址,激活。  按照银行业的通行做法,银行在申请人递交申请材料后,会对申请人进行电话回访,确认地址、工作单位、财产等信息。建行客服95533的工作人员说:  【同期】信用卡一般都得要求出示身份证、工作证、收入证明等。  但是孟先生的遭遇无疑说明银行在信用卡的监管方面存在审核漏洞。此外,被冒名办理的信用卡为什么还能和孟先生本人的储蓄卡相关联呢?对此,建设银行燕莎东支行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  【同期】逾期时间太长了,名下的一个是有可能进入黑名单,算不良透支,在借记卡上所有的都随时可以扣。  对于建设银行工作人员的解释,北京大学金融法学副教授洪艳荣认为:  【同期】(大意)除非本人自愿,不然银行不能对储蓄卡擅自扣款。  记者随后联系到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同期】(大意)牵扯多个部门,正在办理中。  下午2点,孟先生打来电话说,已经接到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的处理结果,将会在5天内将扣除的2万多元钱返还给孟先生。虽说事情有了较为圆满的解决,但是孟先生说,这件事让他对信用卡有了更深的担忧和不安全感:  【同期】莫名其妙地钱就没了。随便拿个身份证或者复印件,就能把信用卡办了,还能刷卡消费,这不乱了套了!  那么在办理和使用信用卡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北京大学金融法学副教授洪艳荣建议:  【同期】(大意)身份证、短信提醒、报案等。(报道媒体:千龙网)  8、持卡人停用光大信用卡 仍被收费百元  侯先生是光大银行的信用卡客户,日前他向新快报投诉,自己的信用卡已被光大银行停卡了一年多,前几天又突然接到催款短信,要求他交纳信用卡年费200元。“被停卡之后我还清了所有欠款,然后要求重新开卡,但银行表示不能再重新开卡了。卡不给我用,现在又收我的年费,这样合理吗?”侯先生说。  光大银行信用卡被停用200元年费照收  侯先生于2008年3月成为光大银行的信用卡金卡客户,之后一直信用记录良好。其表示,2009年年底因忙于一些私人事务,忘记及时还款,结果信用卡于2009年12月左右被光大银行停卡。  2010年4月,侯先生来到光大银行,按银行的答复一次性还清了之前信用卡的全部欠款。  2010年5月,侯先生又收到银行欠费通知单,指他仍有几块钱欠款未还。其致电光大客服,表明此前已全部还清欠款的情况,客服则表示系还款当月发生的费用,而侯先生表示当月未发生消费,但客服未给出进一步解释。  虽然不明再次发生欠款的原因,但侯先生仍于2010年7月还清了所欠的几元钱。据其回忆,他同时要求将停用的卡片重新开启使用,并要求银行出具详细的罚息清单。而光大方面表示停用的卡片不能重新使用,并且未出具罚息清单。  侯先生对新快报记者表示,之后他曾跟银行再次沟通过开卡及出具罚息清单的事,但均未有结果。而至日,他突然又收到光大银行发来的短信,要求他还清年费200元。  “被停卡后我已还清了所有欠款,并要求重新开卡,但银行表示不能再重新开卡了,卡不给我用,现在却又收我的年费,合理吗?”侯先生说。(报道媒体:新快报)  9、交行起诉客户索要欠款 客户称从未收到信用卡  刘女士名下的一张信用卡累计欠款1万余元,被银行告上法院。4月18日,西城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刘女士辩称她从未收到过该卡。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起诉称,刘女士于日在该银行申请办理了一张信用卡。刘女士开卡消费后,不清偿信用卡用款,截至日已发生欠款本息共计1万余元,经银行多次催收仍不归还。银行起诉要求刘女士支付信用卡欠款本息,并承担诉讼费。  法庭上,刘女士的代理人称,诉争信用卡确实是刘女士办理的,但刘女士办卡后很快就从原来工作的北京一家酒店辞职,回到山东,并未收到办理的这张信用卡,也没有消费过。对于之前银行和律所的电话催收,刘女士以为是他人诈骗,所以未理会。  银行认为,如果刘女士所述属实,她作为信用卡被冒用的受害人,理应向公安机关提起刑事报案,但她既未配合银行调查,也未报案,对损失的扩大持放任态度,依据领用合约的规定,相应的后果应当由她承担。  此案没有当庭宣判。  (报道媒体:京华时报)   10、工行中行信用卡还款客户被动 到账时间一变再变  年初出国,期间用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信用卡,都挺方便的。可回国兑汇还款,却遭遇了一些不便,如鲠在喉,有些让人说不出的刺痛。  工行信用卡2月份刷了美元,3月份刷了人民币。3月底,美元的欠款到期日将近,按照惯例先存入足额人民币,然后打电话兑汇还款。可没想到,第一天存入人民币,第二天电话兑汇却说不够,因为存入的人民币已先冲销了自己的3月份的人民币欠款,必须再存入足够的钱才能兑汇,否则美元欠款马上到期就会支付利息。自己弄不明白,人民币欠款明明到4月底才到期,为何工行要把后到期的人民币欠款还掉了,而让马上到期的美元继续留着;退一步说,即使是自动操作,能否先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告知一下呢?  中行还款,遭遇更难堪。信用卡到期日的这一天,存了钱之后电话兑汇,却被告知,钱已存但还没到账,要第二天才能兑汇。自己纳闷,为什么钱已经存入中行ATM机,也可以看到记录,却说没有到账?对方只能回答:“这是规定。”没办法,自己第二天再打电话,接线小姐说钱是到账了,却又先还掉了几天前在国内刷的、要4月底才到最后还款期的人民币,问题与工行如出一辙,钱又不够了,必须再存。没办法,只能第三天到中国银行支行柜台再存入1000元,柜台小姐说柜台存的钱会马上到账,让我电话统一购汇。电话打到中行服务热线,对方却说要2个小时才能到账。2个小时之后再打过去,又说要10个小时后到账。无奈之下我要求电话接到主管,主管却说要明天到账,天啊,可要知道,明天又要计利息了,而且是从我1个月前的美元消费的全额算利息。自己在纳闷,“难道ATM机和支行柜台都不属于中国银行吗?钱存进都要这么长的到账时间?更何况,每个电话接线员、柜台工作人员讲的到账时间都不一样,也没有一个人提醒有可能发生的“钱不够”或者说“存钱也有到账时间”等不利信息。  静下心来,上网查了查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信用卡使用说明,对于自己碰到的这些情况都没有提示。可转而一想,这些不太符合逻辑,让人难以理解、也没有广而告之的规定的作用是还有的——那就是在消费者不明不白的时候,给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息收入。  3天还款,跑了好几遍ATM机和柜台,打了无数个电话,起码听了1个小时的等候音乐,伤透脑筋,可把经历告诉身边的朋友、同事,很多人有同感,自己信用卡兑汇还款的历程似乎都有这样那样的“不爽”和“不便”,办卡使用时的便利与还款时的不便之间的差距确实很大。其实,银行要解决这些问题很方便,例如,在短信提醒最后兑汇还款时间时加上一句“请提前存入,人民币存款到账需要1-2天时间”类似的话呢?市民就可以省去更多周折。  查阅2011年工行和中行的年报,前者净利润2084亿元,后者净利润1303亿元,数字已经让人瞠目结舌。而笔者认为,在给消费者的还款提示时多一条短信,多打一个电话,让消费者还款时更加明明白白,起码应该是与追求利润同等重要的事情。(报道媒体:解放日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此信用卡透支超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