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三年自然灾害是哪三年 (五条,短一些)

2008年到2014年发生了那些超级大特别大百年乃至千年难得一遇的自然灾害请写出五条 几月几日人员_百度知道
2008年到2014年发生了那些超级大特别大百年乃至千年难得一遇的自然灾害请写出五条 几月几日人员
2008年到2014年发生了那些超级大特别大百年乃至千年难得一遇的自然灾害请写出五条 几月几日人员伤亡和造成的损失请把这些写出来
提问者采纳
你给多少分?
就是采纳,
就是很麻烦,这些东西都要去找的。
求你了大哥
印度洋海啸巴基斯坦大地震美国的龙卷风灾难缅甸台风中国四川地震
具体数据你去百度吧
分开,先搜索印度洋海啸
会有具体解释,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自然灾害如何避免_百度知道
自然灾害如何避免
提问者采纳
不是所有的自然灾害都能避免,例如地震、火山喷发是避免不了的,人类只能尽量减少这些灾害带来的损失。人类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例如对珍稀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不滥砍滥伐;保护湖泊,做好这些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部分自然灾害(如泥石流、山体滑坡)。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2 西藏旅游攻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5页免费2页免费17页2下载券47页4下载券58页1下载券 10页免费6页1下载券8页4下载券9页免费8页4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页免费95页免费58页1下载券34页1下载券62页1下载券
2012 西藏旅游攻略|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国家灾害应急体系,但由于我国保险覆盖面还较低,自然灾害损失的补偿水平不高,中小企业遭受严重灾害损失后,缺乏相应的救助机制,以至于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生产,甚至破产、倒闭。-中国中小企业网-陕西中小在线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遭受损失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国家灾害应急体系,但由于我国保险覆盖面还较低,自然灾害损失的补偿水平不高,中小企业遭受严重灾害损失后,缺乏相应的救助机制,以至于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生产,甚至破产、倒闭。所以,如何建立企业自然灾害救助机制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眼下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您的位置:
国外应对自然灾害的经验
关键字:自然灾害 | 来源:网站名称 | 作者:雪玲珑 | 点击:1754
&&&&&&& 关于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经验、启示与对策建议
  ――以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冰冻和雪灾为例
  一、提案和建议的内容:关于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经验、启示与对策建议
  二、提案和建议受理部门:铁道部、交通部、电监会和电网公司等
  三、对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经验、启示和对策建议
  (一)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和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
  1、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构成
  目前我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基本覆盖了我国经常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
  ①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②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分为四级:特别重大(I)、重大(II)、较大(III)、一般(IV);
  ③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包括:《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
  2、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①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自非典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工作就全面提速。2003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家行政学院讲话指出,非典疫情发生和蔓延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004年2月,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再次指出,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面对灾害、疫情、恶性突发事件给人民安全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积极举措提升应急抗灾能力,包括建立综合减灾协调机构,编制国家自然灾害管理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全民减灾意识,组建救灾防病医疗救治队伍等多个方面。在应急机制、体系建立健全方面,中国更是步履稳健,进步明显。
  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日,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105个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各省区市也分别完成了省级总体预案的制定工作。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今年有望启动紧急状态法的立法程序。这部法律将是继传染病防治法修改之后,中国又一部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法律。
  据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邹铭介绍,“救灾紧急预案体系”建设在全国展开,沿主要江河及地震重点监测地区的县级以上城市要全部出台应急预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演习。目前,国务院各涉灾部门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灾害多发市县都制定了预案,全国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建立。
  ②应急预案要接受实践检验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多数人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不够强。要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在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课程,提高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能力和自救能力。要组织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处置工作。
  有关人士进一步提出:应急预案要接受实践检验。2003年非典疫情后,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日程表里的重要内容,“应急预案”也逐渐变成流行语。但制定应急预案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而要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并在实践中修订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应急机制为确保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今年我们所遭遇的雪灾和冻灾
  ①中国路网经受严峻考验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值班员告诉记者,自10日以来,我国由西向东出现了长时间的雨雪过程,秦岭、淮河以南的很多南方地区都发生了连续的大范围降雪,陕西、甘肃、宁夏的雨雪量1月中旬已达到1951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最大值,河南、湖北的雨雪量也达到历史同期的次大值。毫无疑问,在这场降雪过程中,经受最严酷考验的就是中国的路网,因为这次降雪恰逢中国每年最大一次人口迁徙DDD春运来临。
  今年,中国公路春运客流将达21.5亿人次,这样一个短期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麻烦事,而这场大雪令春运这道题难上加难。据报道,中央气象台对这次大范围降雪发出了橙色雪灾预警,武汉于19日将雪灾预警标为“红色”(我国的灾害天气预警体制用“蓝、黄、橙、红”4种颜色由弱至强地表示各种灾害的强度),而湖南、湖北、贵州的很多地方也发出了道路结冰的红色预警,这意味着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等都不得不暂停使用。连日来,路透社、美联社等西方通讯社纷纷以“大雪造成道路混乱”这样的标题,报道此次降雪给中国南方路网造成的影响。美联社21日说,中国的特大降雪让数十万人在农历新年客运高峰到来之前不得不滞留当地。路透社称,随着中国农历新年客运高峰的临近,恶劣天气将加重中国铁路和空运系统的负担。英国广播公司在18日一篇题为“大雪覆盖中国许多地区”的报道中描述了“湖北、湖南和江西陷入的混乱”。报道说,有大约12万辆汽车滞留在湖南,近50万名旅客等了3天才脱困;江西省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被迫关闭,导致数千辆汽车滞留在桥上,当地政府还为滞留该地的旅客分发食品和感冒药
  ②暴雪考验城市生命线
  中国南方以往主要防的是水,而不是雪。在地理上,中国南方与巴尔干、北美、欧亚大陆北缘对雪的见识毫无可比之处。中国黄河以南的房子就很流行平房顶了,毫无陡峭屋顶那种对雪的警惕。
  中国社会科学院减灾中心主任王昂生教授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中国南方,这么大范围、长时间的降雪确实带有一定的异常性,从这几天的情况来看,显然,对这种很少出现的比较极端的气候,南方城市的预案考虑得还不够充分、细致、具体。”
  “在东北、西北,基础设施必须有防寒防雪的要求和标准,起码水管会有保暖防冻裂的措施,道路管理部门融雪剂也会备足。但是在南方,这个问题就尴尬了,毕竟这样的降雪也许十年、几十年才遇到一次”,王昂生说,在抗灾能力建设的成本与应对突发灾难的措施之间需要平衡考虑,非要把南方所有的水管都按防寒防冻标准改造,那投入的成本可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对那些多年难得一遇、灾害后果又不会太严重的自然灾害,就应该以周密的应急预案来对付,水管爆了,按方案立即抢修就是了。
  4、国外的应对措施
  虽然面对暴风雪在瞬间给人类造成的伤害,世界都没什么高招,但在减轻灾情方面,人类并非无事可做。一些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民众在应对恶劣天气的过程中可以不是被动地等待救援,而是知道如何自救、互助,从而减轻政府的负担。比如美国民众从孩提时代就接受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为防“雪后大堵车”,德国有法律规定,如果大雪后车主敢把车辆停靠在主要街道两旁阻碍交通,就将面临数百欧元罚款。美欧很多国家还规定百姓必须尽快打扫门前积雪,否则要面临罚单。而一年中要面对5个月冰雪天气的欧洲人,更有自己的一套。欧洲人一到冬天就在车里备一套安全工具,包括急救包、换洗衣服、靴子、帽子、手套、毯子、不易坏的食物、水、手电筒及应急的药品。欧洲人会给车换上专门的防滑轮胎“钉子胎”。这种轮胎更厚实,纹路更深,用金属或硬塑料制成的“钉子”规则地排列在上面。在欧洲考驾照时,申请人也必须通过冰上驾驶训练和考试。
  (二)针对这次雪灾的反思
  1、对付雪灾这样的自然灾害,为什么没有预警和应急机制?我国对付重大疾病已经有了应急机制,但这种机制是来自“非典”的惨痛教训。“非典”过后,我们有了“疾病控制中心”。还有,对付水灾和干旱,我们历来比较重视,有“防汛抗旱指挥部”。而对于停电和雪灾,特别是南方的这类重大灾害,我们事先没有应急机制吗?
  北欧国家几乎天天下雪,大雪更是每周都有,我们的领导和专业部门经常出国考察,难道没有考察过北欧国家的雪灾预防应急机制?有报道说,北欧国家有严密的雪灾预防机制,除了预报,还有警报,道路上的积雪一般是随下随清理,因此从没有发生交通动脉中断的事故。
  2、交通和公路管理部门有没责任?在天灾面前,有没有部门利益在作怪?高速公路管理经营单位,为什么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如果及时组织清雪,估计不会造成交通中断,高速公路平时为这些单位带来了大量的利润。为什么不能在大雪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拿出资金,请公路周边的群众上路清雪?清理一公里给多少钱,很多老百姓乐意顶风冒雪去挣钱。难道非要等雪积三尺厚了才着急?还要国家拨出专项资金,这里面有没有部门利益在作怪?
  3、电力部门有没有责任?前些年美国和加拿大都曾发生过全国大停电的事故,我们难道没有吸取教训,非要等自己也发生这类事故才能引起重视吗?当时建造电力铁塔的时候是否考虑到冰冻的因素?我想在设计上应该考虑到了,但是在施工的时候,是不是有偷工减料?是不是“豆腐渣”工程?看到职工手拿棒子上塔除冰,在钦佩的同时,还觉得可气。如果事前设计周全,既不会发生倒塔,更不会死人。
  4、铁路部门有没有责任?全国大多数线路已经实现了铁路电气化,铁路电气化被标榜为现代化的象征。可事实证明,越是现代化的东西越脆弱越娇气。这不,停电了,火车再先进,开不了。铁路部门难道没有应急机制?在广州、武汉、长沙、成都等人口流动最多的交通枢纽储备一些内燃机车应急?
  (三)国外应对自然灾害的经验
  1、建立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
  从世界范围来看,建立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决策和协调机构已成为各国的共同做法。美国现有应急体系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其主要标志是“总统灾难宣布机制”的确立和的成立。该机构集成了原先分散于各部门的灾难和紧急事件应对功能,可直接向总统报告,大大强化了美国政府机构间的应急协调能力。联邦紧急事务署的工作范围相当广泛,主要是负责联邦政府对大型灾害的预防、监测、相应、救援和恢复工作,涵盖了灾害发生的各阶段。经过20多年的蜕变与成长,联邦紧急事务署已成为联邦政府处置紧急事务的最高管理机构,集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救灾体系,建立了一个统合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单位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一遇到重大灾害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日本政府从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不同的方面,建立了以内阁首相为危机管理最高指挥官的危机管理体系,负责全国的危机管理。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地下一层建立了全国“危机管理中心”,指挥应对所有危机。在日本许多政府部门都设有负责危机管理的处室。一旦发生紧急事态,一般都要根据内阁会议决议成立对策本部;如果是比较重大的问题或事态,还要由首相亲任本部长,坐镇指挥。在这一危机管理体系中,日本政府还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别,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部门。以首相为会长的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应对全国的自然灾害,其成员除首相和负责防灾的国土交通大臣之外,还有其他内阁成员以及公共机构的负责人等。
  2、重视灾害管理法制建设和减灾计划的制定
  美国一贯重视通过立法来界定政府机构在灾害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理顺各方关系。据统计,美国先后制订了上百部专门针对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事件的法律法规,且经常根据情况变化进行修订。1950年制定、1966年、1969年和1970年多次修改的《灾害救助和紧急援助法》,是美国第一个与应对突发事件有关的法律,该法规定了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时的救济和救助原则,还规定了联邦政府在灾害发生时对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它适用于除地震以外的其他突发性自然灾害。1977年国会通过了《地震灾害减轻法》,目的在于“通过制定和实施一项有效的地震灾害减轻计划,减少地震造成的生命和财产危险”,该法规定建立国家地震灾害减轻计划。
  为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效果,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发生非常灾害时,制定紧急措施,并推进实施。如1961年日本政府制定《自然灾害根本对策法》,该法被称为未来的预防和灾害减轻法规的总“宪章”。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家,对地震防灾尤其关注。针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地震问题,政府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对地震灾难预防、应对措施、信息传递、灾后重建以及财政金融措施等作了规定,通过加强危机管理,尽量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国外政府不但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有非常具体的自然灾害应急计划,以作为灾害应急管理的具体指导纲领。如美国有《联邦应急计划》、日本有《防灾基本计划》、土耳其有《紧急灾害救援组织有其计划方针》,泰国有《1991年内务部民事灾害预防计划》,新西兰有《国家民防计划》,在这些计划中详细规定了灾前应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减灾工程,灾后,灾时应采取的措施,使得整个国家的防灾工作有计划,按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
  3、建立统一的灾害信息系统
  政府应急管理必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必须依托统一的信息系统,在获得对灾害总体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应急管理的对策。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利用其先进的通讯技术、完善的社会共享体系已经在建立统一的自然灾害信息系统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1980年代以来,全球逐步建立了若干个以灾害信息服务、灾害应急事务处理为目标的灾害信息系统,主要有:(1)全球危机和应急管理网络,由加拿大应急管理署主持,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全球应急准备、响应,提供减灾和恢复方面的信息;(2)全球应急管理系统,由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主持,主要业务包括同国际系统连接,进行灾害管理、减灾、风险管理、救助搜索、灾害科研等;(3)国际灾害信息资源网络,由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办公室主持,主要开发了一个国际自然和技术灾害的信息网络原型;(4)拉丁美洲区域灾害准备网络,由泛美洲健康组织管理,主要负责同六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灾害管理机构进行联络;(5)紧急响应联系,由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主持;(6)模块化紧急管理系统,由挪威、法国、芬兰、丹麦四国共同开发,主要开发了一个包括环境信息、公众保护、在线培训和遇灾反应的集成平台;(7)日本灾害应变系统。上述的信息系统大都已开始工作,在灾害信息共享、协助各国政府制定减灾决策、对国民进行防灾教育、处理紧急灾情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对我国的经验与启示
  1、本次抗灾的基本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领导重视,靠前指挥。这是取得这次抗灾救灾工作决定性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充分证明了领导重视,深入一线,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二是必须坚持军警民携手,共同抗灾救灾。这是取得这次抗灾救灾工作决定性胜利的根本性因素,充分证明了应急管理工作中军地协同作战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最有效途径。三是必须坚持部门协调联动,形成救灾合力。这是取得这次抗灾救灾工作决定性胜利的基础性因素,充分证明了及时启动应急联动机制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提。四要在2008进一步抓好以下工作:抓好“一案三制”、“一网五库”建设;抓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抓好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抓好应急宣教培训工作;抓好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建设;抓好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抓好应急管理区域合作。
  2、主要启示
  (1)建立统一的、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
  从灾害综合管理的角度看,借鉴国外灾害应急管理机构设置的经验,我国应当建立统一的、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具体方案如下:建立一个由国务院主要领导人(副总理或国务委员)牵头的处理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各种危机事件的综合协调部门,该机构独立设置,隶属于政府机构序列;在该机构下设立专门应对自然灾害的职能部门,如自然灾害局。该职能部门的主要功能分为日常运作和应急管理两个方面。综合协调部门的日常运作就是定期召集专家对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各种危机进行预警分析,向国务院有关领导定期汇报研究成果,提出应对危机事件的相应措施;同时,该机构还应该建立重大危机事件会商制度。综合协调部门在平时主要起预警、监控、咨询和业务指导作用,一旦危机事件爆发,随即应当转为国家应对有关危机事件的具体指挥与协调机构,针对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权威地分配资源,在灾害预防和灾区的重建方面发挥协调有关部门的核心作用。
  (2)制定灾害管理基本法,健全自然灾害法制与计划建设
  由于我国灾害问题的复杂性、群发性,迫切需要制定全国性的灾害管理的基本法律,并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使立法工作适应于我国目前和未来的灾害管理工作需要。(1)制定综合的《灾害管理基本法》,洪水、地震等重大灾害的灾害管理法,部分配套法规,加强地方减灾立法等,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灾害管理基本法》是规范各级政府、组织、团体及个人在减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的法律。它对灾害管理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管理制度、管理组织及大政方针予以原则性规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灾害管理组织和灾害防御预算方面的内容。(2)制定国家的减灾总体规划,并将其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使经济建设与减灾工作协调进行;(3)在国家减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自上而下制定各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的切实可行的减灾规划,对已有的减灾规划重新审议,补充、提高、完善;(4)制定各级政府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用于指导政府、有关部门、厂矿企业及居民在重大灾害发生后作出紧急反应,协调行动,减轻灾害损失。
  (3)建立全国性统一的灾害信息系统
  灾情信息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统一的灾情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向国家领导及各部门传递自然灾害的综合信息,利于国家和部门迅速作出反应,正确决策,不失时机地采取减灾应急措施;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我国各地的自然灾害信息,加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教育;可以为中外企业的投资行为提供投资风险方面的材料,可以为保险业提供科学的保率依据,为金融业提供贷款风险依据,从而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而灾情信息分散于各部、局、省、市、自治区。目前我国主管灾害的专业部门,如气象局、地震局、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都各自建有内部的信息网络系统,有些已经开展了部分的信息交流。但由于条块分割,使得一般政府官员、社会公众无法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灾害总况,这对于国家制定统一的减灾国策、立法、管理、经济、建设、教育、军工等等方面都是一个根本性的缺陷。因此,我国应建立全国性统一的灾害数据库,然后以遥感、遥测数值记录、自动传输为基础,建立空、地、人的立体监测网和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五)加强应急管理的具体措施
  1、继续推进“一案三制”工作
  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内容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继续推进。重点是:深化预案,健全体制,完善机制,加强法制。
  2、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①必须进社区、进厂矿、进学校、进农村
  ②必须做好风险分析工作
  ③必须做好应急资源的普查和整合
  ④必须增强应急预案的操作性
  ⑤必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
  ⑥必须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3、必须做好风险分析工作
  4、应当建立起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乃至全社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5、必须做好应急资源的普查和整合。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对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情况进行普查,摸清家底,建立人力资源、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维护、人员防护、通信保障、公共设施、科技支撑等数据库和调用(协调)方案。
  6、必须增强应急预案的操作性。明确回答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要看得懂、记得住、管用。
  7、抓紧抓好应急预案演练。不要怕演练过程中发生问题,但要注意在演练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欢迎进入许小佳QQ空间 ! http://xxwww.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灾害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