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建设

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
豫国资文〔2005〕76号
各省属企业,各省辖市国资监管机构:&&&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推进企业机制创新,现就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以下简称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把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企业机制创新,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二)原则: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深化改革的舆论氛围;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改革方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增强透明度;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积极探索适合企业特点的改革方式和办法,务求实效;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改革措施出台,要认真听取职工代表大会意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和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三)目标:把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作为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备条件之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能够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企业用人和分配制度,尽快形成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今年内,力争60%以上的省属企业达到本意见的各项要求。&&& 二、建立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 (一)打破传统的“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企业内部职工统称企业员工,在管理岗位工作的即为管理人员,岗位发生变动后,其收入和其他待遇要按照新的岗位相应调整。&&& (二)精简和调整企业组织机构。企业要根据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需要改革组织体系和管理流程。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精减各类职能部门,减少管理层次,控制管理幅度,使各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做到责权明确、信息通畅、监控有力、运转高效。企业管理岗位与管理人员职数的设定,要按照精干、高效原则,从严掌握。&&& (三)实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管理人员是指企业内部担任各级行政领导职务的人员、各职能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生产经营单位中专职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除应由出资人管理和应由法定程序产生或更换的企业管理人员外,对所有管理人员都应实行公开竞聘、择优聘用,也可以面向社会招聘。企业对管理人员竞聘岗位说明、任职条件、职位职责与要求,竞聘程序、考核办法等,要根据需要在尽可能大的范围提前公布,对应聘人员进行严格的考试或测试,公开答辩、公正评价、公示测评结果,按企业制定的竞聘办法决定聘用人员。实行领导亲属回避制度,企业财务、购销、人事等重要部门的负责人,原则上不得聘用企业领导人员的近亲属。&&& (四)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评。企业对管理人员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岗位职责特点,确定量化的考核指标。难以实行定量考核的岗位,也要根据经营业绩和工作实绩进行严格考核。对重要岗位上的管理人员要建立定期述职报告制度,并建立考评档案。对考评结果的确定,以经营业绩和工作实绩考核为主,参考民主评议意见。&&& (五)依据考评结果进行奖励或处罚。对年度或任期内考评成绩优秀的管理人员应予以表彰或奖励;对考评成绩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管理人员,要给予警示和处罚。任期内不称职的,可以通过企业的规定程序予以解聘。&&& (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对关键、特殊岗位的管理人员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上岗前进行必要的岗位知识和技能培训。&&& 三、建立职工择优录用、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 (一)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全面贯彻《劳动法》、《工会法》,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规范双方的行为,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企业与职工按照平等自愿、双向选择、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确定劳动关系。企业职工中不再有全民固定工、集体工、合同工等身份界限,所有职工的权益依法受到保护。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手段,依法做好劳动合同变更、续订、终止、解除等各项工作。职工劳动合同期满,企业应根据考核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择优与职工续签劳动合同。&&& (二)企业依法自主用工。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按照面向社会、条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依法自主决定用工数量和招工的时间、条件、方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不得强制企业接受人员。&&& (三)建立健全动态的定岗、定员、定编制度。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参照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科学设置职工工作岗位,合理设置劳动组织、调整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优化工作岗位,坚持以产定人,以岗定员,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推行职工竞争上岗制度。对竞争上岗和在岗职工,进行岗位动态考核,并可依据考核结果建立和完善内部淘汰办法。对不胜任工作的人员及未竞争到岗位的人员,企业应对其进行在岗或转岗培训。不服从转岗分配或经培训仍不能胜任工作的职工,企业可与其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形成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 (五)加强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内部劳动管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劳动管理的配套规章制度,规范奖惩办法,严肃劳动纪律。对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的职工,应按规定予以处理,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六)多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富余人员较多的企业,要采取主辅分离和鼓励职工自己创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等多种途径,加快人员分流。富余人员未分流前,富余人员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原则上不再招用新的职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富余人员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自谋职业。&&& (七)健全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企业要形成培训与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大力开展职工岗前培训。对按规定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的职工,应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加强职工在岗、转岗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职工创新能力。&&& (八)企业要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金,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四、建立收入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分配制度&&& (一)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应与用工制度、人事制度等项改革同步配套推进,切实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合理拉开分配档次,鼓励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二)改革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企业要在坚持工资总额增长低于经济效益增长、实际平均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实行企业工资与实现税利、上缴税利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挂钩,亏损企业要实行工资总额与减亏指标挂钩的办法。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企业依据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企业经济效益以及人工成本承受能力等因素自主决定。企业应依法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保证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后,获取的工资报酬不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三)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办法。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要求,在企业中继续推行以岗位工资制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明确规定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岗位工资标准要与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随之上下浮动。允许企业根据本企业特点,采取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其他分配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应该坚持与职工的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直接挂钩,真正形成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 (四)运用市场手段调节收入分配。随着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在企业内部分配上逐步引入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通过双方协商,合理确定相关人员工资水平,更好地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与企业工资分配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五)调整职工收入分配结构。把工资总额中的部分补贴、津贴纳入岗位工资,提高岗位工资的比重。降低固定工资占职工工资收入的比重,提高与企业效益和职工实际贡献挂钩的浮动工资比重,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在执行当地政府规定的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职工工资收入中与企业效益和职工实际贡献挂钩的浮动工资的比重应占较大部分。&&& (六)建立符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激励分配制度。在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要充分体现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劳动价值,对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骨干可采取特殊的工资福利措施和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比如可实行项目成果奖励,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商品化的新增净利润提成,技术转让以及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所国有企业改革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国有企业改革
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1]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通过进一步改革来解决今后的国企改革将主要集中于调整战略布局深化股份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管理体制及国企领导方式等几个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和国民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三个阶段初步探索、以及纵深推进本&&&&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开始时间1992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2]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3]
而当前国企改革只停留在对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的整体认识阶段还没有细化到基于国有经济功能定位而对每家国企使命进行界定进而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具体操作阶段这难以实现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目标
未来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精细化分类改革我国国企改革与发展应该进入分类改革与监管的新时期
经过多年的摸索我国国有经济的功能被定位为弥补市场缺陷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和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经济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行业自然垄断行业重要和服务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国有经济这种整体定位是十分科学的既满足了市场经济共性要求又满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要求
但是上述整体功能定位会造成具体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盈利性使命与公共政策性使命的诉求冲突一方面国有企业要通过追求盈利性来保证自己的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实现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弥补市场缺陷服务公共目标这可能会要求牺牲盈利
这会使得国有企业陷入两难的尴尬境界不赚钱则无法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壮大国有经济的目标赚了钱又被指责损害了市场公平和效率
企业运行的逻辑是使命决定战略实际上正是由于国有企业使命存在矛盾才引起了这些年国有企业行为出现偏差一方面在传统制造业中过量的国有资本不断制造新的过剩产能形成对非公资本的挤出另一方面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改善民生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领域中国有资本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必须给国有企业具体明确的使命定位对国有企业进行具体分类不同类型的企业应该承担的不同的功能定位基于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明确将国有企业分为公共政策性特定功能性和一般商业性企业三类
一是公共政策性企业主要是指处于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的企业具体行业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公共设施服务业社会福利保障业基础技术服务业等这类国有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承担公益目标
第二类是特定功能性企业主要是指处于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这类企业所处领域相对宽泛具体包括军工石油及天然气石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等而且这类领域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及战略变化可以变化这类企业既需要充当国家政策手段又需要追求盈利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壮大从而发挥对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三类是一般商业性企业这类企业是除了上述两类企业以外所有的现有处于竞争性行业与一般商业企业一样其生存和发展完全取决于市场竞争[4]以来近代经济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我们所称的的发育和发展过程当今西方关注国企改革的在早期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由的封建逐步过渡到近现代的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呈现出过渡的差异例如由于国家介入程度的差别而有所谓的和德国式道路的区分但在总体上和主张抵制国家过多干预的占主流地位向的过渡具有自然发育的特点
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相继走上的一批国家在其初期则采取了其中的一些国家如和国家此前资本主义经济曾经获得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另一些国家如整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只是在有所发展更大范围内则处在萌芽状态
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初期和中期这些国家曾有过工业和经济的高度增长但体制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最终促使这些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的控制力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关注国企改革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敏锐地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尽快形成国有企业的新优势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标准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在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要同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努力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促进的新局面[5]
在自然发育的市场的扩展显示了从商品市场到资本市场的轨迹
为生产服务的制度虽然也在发展但证券市场的兴起和大规模发展则直接受到大量融资和企业间购并需求的关注国企改革刺激而我们属于转型国家已经基本建立了基础建立在有些领域已达到很高的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的水平工厂制度不仅确立而且具有较为系统的
与自然发育不同的是这些工厂不是在的刺激下成长起来的而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计划安排
所以它们是工厂而不是企业在这样一个起点上如何实现这些工厂的市场化转型转型中依据何种顺序和逻辑就成为我们面对的问题
商品市场的一个时期的发展使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生了某些实质性变化那种完全指靠国家吃饭过日子的企业已少见了尽管不能说完全没有
对国有企业改革来说市场所带来的变化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创造了不可缺少的前提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前面述及的市场发展的顺序问题
理论上可以假设资本市场先于商品市场发展或者二者同步推进但资本市场上的经营者很快将会发现企业不会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和销售产品不知道那些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获利并成为优势企业不知道企业重组中谁去兼并谁也不知道哪些企业是真正的而非冒牌的企业家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能有什么样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计划统一下达资金统贷统还物资统一调配产品统收统销就业统包统揽盈亏都由国家负责国有企业没有党的提出要让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按照提出的改革方向先后在国有企业推进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利润递增包干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试点调整了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明确要求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大多数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企业改制和逐步规范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加快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国有企业改革给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末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国企仍大面积陷入困境但今天我国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有大公司大集团放开搞活了一批国有中小企业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济效益明显为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企改革的成就突出表现为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影响力控制力不断提升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能源通信机械等行业承担着我国近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所有的基础电信服务发电量占全国的50%多生产了全国超过60%的高附加值钢材70%的水电设备75%的火电设备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优化为科技创新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提供了条件也大大提高了其辐射带动能力这些年来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力度加大90%以上的国有企业实施了股份制改制央企60%以上的营业收入80%以上的净利润集中在上市公司40多家央企实现了主营业务整体上市通过国有和的方式国有企业广泛吸纳非国有的社会资本扩大了国有经济的辐射范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对公共财政的贡献更为直接尽管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下降但始终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2007年起国有企业开始向国家上缴红利上缴比例稳步上调目前累计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约3000亿元2012年117家中央企业实现利润1.3万亿元上缴税金1.9万亿元国有股权划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使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国资委统计到2011年底已有2119亿元的国有股权转让收益划归社保基金中央企业还划转到全国社保基金83.94亿股为社保基金提供长期收益
更重要的是国有企业成为特殊时期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依托2008年底到2009年中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面对严峻形势国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保供电保供气保供油保基础设施保基本生活资料价格稳定保就业不计得失展示了关键时期的社会担当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中央企业第一时间奔赴抗灾一线抢修电网通讯交通设施以最快速度打通生命通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开拓创新也需要从过去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汲取好经验好做法一个经验是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次次积极探索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开始调整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采取扩权让利逐步放开市场与价格等多种方式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个体试办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对外开放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竞争使国有企业看到差距激发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党的十五大提出着眼于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经济实施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战略转变使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经过改革脱困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一系列积极探索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经济呈现出较强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还有一个经验是要始终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始终坚持的方向国有企业改革也不例外回首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要适应和的要求寻找一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有效途径的过程30多年间国有企业从政府行政机关的附属逐步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与经营者并在国内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呈现出较强活力和竞争力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自主经营通过市场竞争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在市场化改革中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更是从体制和机制上强化了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其市场化运作的适应力和自觉性[6]不论理论和政策上采取了何种说法国有企业改革从开始实际上就是市场导向的改革之初关注国企改革企业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按什么价格出售无法自主决定国家计划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被当成是企业上的一大弊端而需要改变因而要求企业面对市场组织生产
企业首先进入的是商品市场在商品市场中则首先进入的是消费品市场决非偶然的是价格改革构成了80年代的重点首先得以放开的是大多数消费品价格尔后通过双轨制的调放结合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放开了大多数价格国有企业首先经受了商品市场的洗礼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明确并初步学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2刺激了增加和买方市场的形成
3产品和企业的分化加快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
4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企业家在商品市场取得重要进展解决了一些问题的同时它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越来越显而易见这些问题有些是关注国企改革根源于传统体制的老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趋于明朗和尖锐有些是随着商品市场发展而引出的新问题
概括地说它们集中表现为如下几个重要矛盾第一个矛盾是国有企业所有者虚置与市场竞争对所有者作用要求提高之间的矛盾所谓所有者虚关注国企改革置不是说没有法律上和形式上的所有者而是指这样的所有者不能切实负起应有的责任这是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但在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的新环境下对所有者的要求提高了所有者的质量不同企业竞争的后果便会有大的差别
这一点经常被用来解释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持续亏损等现象分析近年来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原因人们甚至有理由对国有企业的是否存在明确的盈利动机表示很深的怀疑这是一方面的情况
另一方面国有以及其他公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经营者的行为呈现出复杂状态在企业扩权的背景下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从差到好的老企业改革以来从无到有的新国企高层经营者实际上掌握了大部分和部分
这些人已不同于改革前的企业经理人员也不同于西方国家老一代企业家打下江山后雇佣的支薪经理他们不同程度上具有创业者的性质对他们掌握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人们似乎多少持一种默认态度认为人家搞起来的企业应该有一份合法权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经营者已是某种程度上的风险承担者但现有的正式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并不全部承认并保护他们这种事实上的权利与此同时市场化过程使企业经营者损害法律上的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如职工的利益有了比计划经济时期大得多的空间从在职消费到转移资产都可能发生
于是合理的不承认非法的管不住经营者行为陷入了矛盾扭曲的状态确实有人完全是吃挖公有制也有人是正路不通而走邪路的公有制的所有权可能落不到实处经营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的所有权从来都是实实在在的如果既有制度不承认不保护它它就会以与既有制度相冲突的方式表现出来
近年来一些知名企业家出事以及普遍存在的穷庙富和尚现象仅仅用个人品质显然是无法解释的对具有特色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应有更切合实际的说明无论如何我们面临着一个能否创造出有利于企业家稳定长期发展的制度环境的问题第二个矛盾是国有资本事实上的部门地区所有与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之间的矛盾国有资本名义上或法律关注国企改革上归国家所有大多数实际上是部门地区所有已是不争的事实在非市场化的环境中国有资本要有运营的实际可能性是无法避免的选择对的弊端已有诸多分析如人为割断生产经营内在联系重复建设和地区封锁等
在企业规模扩大分化加剧的新形势下条块所有至少又带来了两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条条和块块越来越难以对迅速扩张的优势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特别是直接融资的支持同时对在竞争中失败的劣势企业越来越难以在自己的行政内予以消化
二是条条和块块在自己的行政范围内越来越难以提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称职的企业家人才撇开其他问题不论这意味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原有的所有者在货币资本和上都出现了短缺如果说西方国家曾存在私人家族及合伙人资本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的话我们的经济中目前也出现了明显的条块所有与生产和资本经营日益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这两种情况虽然在具体国情和所有制性质上有很大差别但所有制形式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上却有类似之处在西方国家矛盾一定程度上通过企业股权结构的公开化社会化即通过对外扩股包括企业上市加以缓解的我们所面临的条块所有所带来的矛盾也需要而且只能通过股权结构的开放和流动得到解决
股权结构变化深层意义
的这种变化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即为政企分开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条件对此依然可以从比较的角度得到理解西方国家的所有者职能与部分经营者职能的分离虽然不排除股权依然封闭状态下雇佣职业经理的情况但多数是在股权公开化以后出现的
公开化一方面使企业的股权不再等同于一般应大于原有所有者的股权另一方面由于有了多个所有者使所有者投资者能够相互竞争和流动形成了资本市场以及在资本市场上产生的便于所有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基本信息这些变化都使所有者和经营者职能的分离成为可能
对我们所面对的政企分开问题而言在坚持国有制的前提下政府作为事实上的所有者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在政府之外寻找其他国有所有者是徒劳的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只有一个作为所有者的政府部门而且这种隶属关系有着很长的历史性要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职能分离意义上的政企分开将是很难的积极的变化只有当引入了新的所有者而且新老所有者具备了流动性并且能够以某种方式提供关于企业经营状况信息时才能开始第三个矛盾是国有经济战线拉得过长与随着市场竞争的扩展而出现的市场失效问题之间的矛盾准确地关注国企改革说在改革前和改革初期这个矛盾不可能突出甚至不足以成为问题因为当国有经济一统天下时不存在其战线过长的问题当市场经济未得到大的发展时也不可能存在市场失效的问题
这个矛盾一旦突出起来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市场经济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近来强调国有经济缩短战线调整结构就是以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资源配置中开始发生基础性作用特别是竞争性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为背景的
在这一背景下国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并无确定的优势可言虽然也可以找出具有竞争力表现优秀的国有企业但大多数企业却陷入困境在另一方面仅靠市场力量管不了管不好和不愿管的事情大量增加矛盾逐渐突出如何把有限的国有经济资源按照优先顺序转移到最需要从而也是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去就成为紧迫的问题
国有经济的这种战略性调整所涉及的是国有经济在新体制中的定位问题近年来在国有经济问题上存在着强调产权改革强调经营者作用和强调建立竞争性环境等不同的观察角度彼此有一些争论
在产权改革论那里或明或暗地遵循了公家的东西不可能象私人的东西那样受到关心和爱护这样一条简单朴实的逻辑其结论的倾向性也是较为清楚的强调经营者作用的论者则考虑到近现代企业中职业经理阶层出现且重要性上升的趋向近来又受到和实践经验的支持
重视竞争性环境的观点则认为最重要的是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以获得评价企业业绩的充分信息对同一问题从诸多角度开展讨论对问题本身的理解无疑是有益的同时也表明了问题的复杂性对强调产权改革者来说需要对这样一个事实提出解释即在最崇尚私人资本最自由放任的国家如也都存在着一块或
对强调经营者作用的论者来说需要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代理成本普遍高于非国有企业的现象作出解释而且将会发现重组后的国有经济经营者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经营者对强调竞争性环境者来说也将会发现重组后的国有资本大部分并不处于竞争性领域
如果继续用一般的产权和企业理论来分析国有经济问题将难以摆脱逻辑上的困境因为其隐含的前提是把国有企业仍然当成一般意义上的
显然对立足于解决市场失效问题大部分将处于非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来说或者说实行战略性重组的国有经济来说需要一组更切合实际的理论其中包括国家理论外部性理论政府管制理论等以对问题本身提出更好的说明上面述及的三个矛盾相互交织不完全处于一个层次但仍然可以由统一的逻辑加以解释不难理解第三个关注国企改革矛盾是基本的它需要通过国有经济的职能转换和战略重心的大幅度调整才能解决其结果很可能是多数或大多数国有资本将会转入非竞争性领域在理论上则要求摆脱把国有资本参与的企业看成一般企业的局限
对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处在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来说尽管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分国有资本将呈现递减趋势第一个和第二个矛盾是无法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其基本途径是在引入资本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其核心是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机制
其次上述三个矛盾的出现和解决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或者说只有当转轨转的一定程度后才会发生如果没有商品市场的发展这些矛盾或者缺少发生的依据或者虽然存在但不会尖锐
也就是说商品市场在解决了一些问题以后又提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商品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必须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这样我们对前面提出的问题就有了答案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同样遵循了由商品市场到资本市场的顺序这一点完全是由市场化进程的内在逻辑决定的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角度看国企改革期待资本市场解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支持国有经济收缩战线重点是从竞争性领域关注国企改革的退出当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目标确定以后也就是国有资本在某些领域要不要退出的问题确定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退出
我们不排除某些国有资本直接以实物形态上改变用途的方式退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资产专用性存在首先要解决国有资本变现即由实物形态转化为价值形态的问题否则仍然无法实现退出
例如国有资本要从一个纺织厂退出该厂的机器设备厂房存货等显然不适合国有资本新用途的需要所以首先要适当的交易者通过拍卖等方式将国有资本变现而且在变现的过程中应给出合理的价格不能发生低估国有资本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资本市场通过这个市场解决国有资本退出过程中的寻找交易者定价变现转让等问题第二推动的合理化核心是大企业的成长和新分工协作体系的形成近年来出现的产品和企业两极分化将导致两个重要结果
一个结果是大企业的成长特别是一批按照国际水准衡量的大企业的逐步形成商品市场的竞争胜利给企业长大在生产技术销售管理品牌诸方面打下了一个初步基础但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企业扩展的速度将相对缓慢有的企业可能就停滞于既有水准国际上知名的大企业大都有良好的金融支持系统比如几乎都是上市公司
这一点也可解释在发达国家上市公司通常只占公司总数的很小比例如千分之一二但大公司却很少不是上市公司的另一个结果是占到企业总量多数的在竞争中失败或至少未占到优势的企业将与大企业之间有一个分工协作关系重新组合的过程
新的分工协作关系包括横向关联如成为大企业生产体系中的最终产品生产者纵向关联如原材料另部件供应商产品推销商以及混合关联如跨行业纳入大企业多元化的经营结构等现在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对中小企业持一种蔑视态度认为这些企业没有规模优势因而没有竞争力和发展前途其实在合理的经济体系中大中小企业有适宜的比例关系大多数企业仍然是中小企业
至于规模经济问题按照著名经济学家得到大量实证经验支持的观点所有在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有其规模上的合理性
我们过去的问题主要并不在于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而在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率的联系如一个行业中大中小企业都生产最终产品在这种状况下出路只能是通过收购兼并破产托管等方式重建大中小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最具优势的第三有助于和内部治理结构中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解决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改革的目标已关注国企改革经明确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注重组织结构的变化追求组织形态上与国际经验的相似性如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经理组成的建立国有股本的持股机构等而容易忽略作为其基础的资本市场的作用
然而离开了资本市场产权边界的确定股东作用的发挥对经理阶层的监督经营业绩的评价等都根本性的解决办法以人们谈论很多的产权问题为例如果缺少资本市场上的交易资产的价格将无从确定产权的价值边界也不可能清晰
其次在存在市场交易的条件下资产将向对其评价高的主体流动进而产生改进的结果如果不出现由于流动而产生的效率改进所谓的产权明晰也不会有多大意义了
尽管我们无法断言有了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长期困扰我们的产权和方面的诸多难题一定能够解决可能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但若没有资本市场的作用这些难题肯定是无法解决的
如果说十几年来产品市场的发展使国企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而对前面分析过的诸多矛盾的解决将使我国国企体制转轨发生一个质的进步从一定角度看它将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框架的基本确立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八大报告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主题作了深入阐述受到了中央企业系统的十八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群众心声
王梦奇26岁澳大利亚硕士毕业求职中相对于民营企业我更愿意去国有企业就业首先国有企业关注国企改革工作相对稳定其次国有企业相对收入较高我有一些同学在国企工作虽然工资只有几千元但年终奖却有近10万元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诱惑
施晶37岁北京一民营广告公司人事主管听说国企领导层的年薪很高特别是电力金融方面的大型国企同样的职位人家仅年终奖就比我一年的工资还多
熊群力十八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我们集团公司去年人均收入7万元左右我们10万员工中50%以上是科技人员而且相当一部分是从事军工最前沿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人均收入7万元是比较低的按理说应该人均15万元左右这样才能留住一流人才
李庆奎十八大代表华电集团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分配不公差别过大问题是存在的在我们集团从主要领导到基层员工收入差别不大但是在发电厂可能有些差别我们把差别控制在3倍左右我们的分配原则是尽量做到内部控制和缩减[7]
许光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国企收入高不高要客观地看社会上关注的是少数大型具有垄断地位的国企其职工特别是领导层的收入偏高这应该是政府监管的重要方面要对高收入适当进行调整事实上并非所有国企收入都高比如燃气自来水地铁等领域的国企工资并不高[7]群众心声
某民营矿产企业负责人像我们公司的这些矿都是国企看不上的一些边边角角国企和民企不是对立的关系关注国企改革他们能干的往往是一些大项目一投就几十亿元上百亿元我们干不了相反我们能干的往往是一些边边角角他们就算干成本上也受不了其实国企和民企是可以相互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做到共同发展的
马莉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秘书长站在石油业商会的角度看国企和民企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国经济发展既要有大国企的主导也要有民企的补充我们希望出台有可操作性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实施细则从十八大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希望希望能够尽快落实给民营企业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宋志平十八大代表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董事长去年世界500强中我国央企占43家他们基本是这10年产生的央企有一定规模实力有一定研发能力有一定国际经验因此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迅速成长这其实不是国在进民在退而是我国大企业生产和产业规模集中的表现[7]
很多企业以央企为核把规模做大这个核又通过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的进入把企业进一步社会化这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国在进民也进民间资本进入国企国有资本得到稀释通过上市资本投入等大家一起分享财富分享成就分享发展[7]
许光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像华为中信三一重工和联想等企业都是优秀的民关注国企改革企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在有些行业里是主力军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行业由国企占主导而一般竞争性行业民企应唱主角国企和民企之间不存在谁打压谁的问题
所谓国进民退是一些政策执行的问题而非政策本身的问题国家对民企的支持是一贯的国企压制民企的发展这种情况不是主流[7]群众心声
赵瑛峰北京律师作为国企拥有一般民企所不具备的资源能力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法理上讲央企作为全民所有企业其利润应为全民所有从道理上讲国家这几年做大做强央企目的是希望他们做强后更好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更好地服务社会
王勇十八大代表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在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方面国企贡献巨大单是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从2003年到2011年就累计上缴税金171万亿元
不算所得税缴纳的税费平均每100元收入是84元大大高于私营企业的37元和外资企业的关注国企改革35元2011年国企上缴税收占全国税收收入的384%截至2011年底全国国有企业划转到社保基金的国有股权2119亿元占国家社保基金财政收入的431%
中央能源企业克服价格倒挂困难全力保障电力和成品油供应电网电信企业全力投入村村通工程为支持民生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92家中央企业定点帮扶189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总数的43%而其他所有制企业没有这个任务
另外44家央企在新疆40家企业在西藏开展了各类援助帮扶工作在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中在急难险重时刻央企挺身而出在人财物上不计成本一些职工牺牲在抗震抢险救灾第一线[7]
许光建从2006年中石油中石化上交特别收益金开始中央企业逐步建立上缴红利制度这是重要的改革措施应该说上缴红利政策推出是很及时的上缴红利的比例大家有不同看法需要进一步研究究竟上交多少比较合适每个行业情况不同应广泛论证[7]一是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包括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
二是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各级政府间关系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逐步实现以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为基础重点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划清各级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重点是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研究将部分高能耗高排放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三是进一步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将城镇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四是进一步理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深化社会领域改革这包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8]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正在进行目前等多地已明确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多地在方案中提出将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企领导薪酬水平并明确了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的时间表[9]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部署央企主要负责人制度改革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央企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
会议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这是多年来中央管理企业高管薪酬调整的一次大动作
这次薪酬制度改革触动利益最大的群体将是金融央企主要负责人
根据财经独家获得的消息由人社部牵头财政部等部委参与的对央企主要负责人的薪酬调整方案初稿已经草拟完毕并开始征求意见而这份计划草案一个主要建议是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不能超过年薪60万元根据这样的规定平均薪酬较高的金融企业高管削减数额最大
财经还获悉暂停近五年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管和员工股权激励亦有望近期内正式启动试点[10]
这两项新政将成为未来金融机构和央企薪酬改革的核心
部分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削减后过低的可能会根据企业需要而进行适当上调
实际上由人社部牵头多部委组成的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调研从去年上半年就已开始调研范围囊括了所有中央管理企业包括金融机构
这次出台的薪酬制度改革就是要缩小不同领域央企主要负责人之间的差距拉平金融和实业的薪酬水平
同为中组部管理的部级官员央企部分负责人的薪酬比公务员系统的部级官员高数倍甚至数十倍这些央企负责人同样享有升迁到更高官阶的机遇如果不从系统进行改革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这些金融企业最高领导的薪酬大幅度低于下级员工也将是奇怪的事
央企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制度调整亦是一系列改革的第一步未来还将对央企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具体负责企业运营的管理人员则要以市场化定价原则招聘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中管干部则主要以股东代表的身份负责对企业的看护
由财政部主导的国有金融企业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相关方案已经完成最后一轮征求意见即将正式试点这份计划主要看点是为发挥对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长效激励机制将对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计划推行用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一定比例的薪酬购买所在公司的股票从而达到持股目的试点成熟后将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全面推开像这种民营机构并不在试点范围之内
财政部将率先在银行领域启动试点有望成为首批试点机构
最近银行半年报的业绩发布会上中行和交行行长分别表示力争让本公司成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优化股权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国际竞争力中行将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中行行长陈四清说交行行长彭纯也表示交行正在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争取先行先试
实际上两家上市银行股权已经多元化而深化混合所有制就包含薪酬制度改革和股权激励措施等
金融领域的高管薪酬平均高于其他国有企业由来已久源于从2002年开始的国有银行改革以五大银行为首的国有银行改革将国有银行彻底推向了市场在资本市场框架内公开透明运作并严格接受市场的监督在这次改革中国有银行的高管薪酬大幅度提升整个银行系统员工的薪酬也得以全面提升
这些国有银行的主要负责人仍然属于中组部管理的干部仍然享受相应级别的干部待遇由此就形成了薪酬市场化职务身份并未市场化的现象
业内人士表示国有金融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政府和市场两种身份的人员薪酬改革也应该明确两种身份的不同针对不同身份采取不同的职务职责和薪酬体系不应忽视不同领域人才的特殊性可以适当体现行业差异同时应给部分人员自由选择身份的机会[10]
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日在北京召开为了统筹推进国资改革国企薪酬领导改革小组已经成立具体方案或将加速面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委员国务院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勇主持会议说明央企高管薪酬改革已经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以往的经验证明薪酬改革如果仅是部委这一层级可能由于不同的利益诉求难达成共识但上升到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务委员亲自挂帅的层面反映了中央要突破改革掣肘的决心
会议透露了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的四个方面即健全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企业负责人与职工之间的合理分配关系合理调节不同企业负责人之间的薪酬差距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除此之外各地还需要完善薪酬形成机制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健全薪酬监督机制统筹规范薪酬外的福利待遇[1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深化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