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广东正向红亚教育集团光是没经过高抛吗

众人搜至寝宫,只见罗纹帐内一人覆锦衣而卧。连称上前就是一刀,将他的头颅砍下,举烛一照,见是一个面净无须的少年之头,便道:“此非昏君,大家快找!”  床下,帐后,柜内,找了个遍,但都没能发现齐襄公。正当大家感到诧异的时候,连称发现了一个角落的帷幕下隐隐好像有只鞋子。拉开帷幕一看,里面原来是道暗门!打开暗门,只见齐襄公缩成一团正瑟瑟地在里面发抖。    连称老鹰抓小鸡般地把他提了出来,先是列数了他的诸般罪过,然后将他砍成几截。一代风流人物烟消云散!    再看齐襄公脚上,仍是一只赤脚一只鞋。原来那只为连称提供线索的鞋子竟然就是被野猪叼走的那只!公子彭生临死前说“明天我必变成妖怪来取你性命”,他说到了,也做到了。    随后,连、管二人整好队伍,直驰临淄,公孙无知早就准备好了私人卫队在内接应。其余群臣还没反应过来,叛军已完全控制了局势。    接下来就是按预先的设计分享胜果:公孙无知被立为国君,连妃为夫人,连、管二人分别为正卿和亚卿。    齐国国政尽操于连、管二人之手,一时权倾天下。    想当初,齐襄公吃西瓜的时候,可曾想到自己的性命最终将终结在看他吃瓜的两个人手中?同样,几天前还在葵丘喝西北风灰头灰脸的连、管二人,恐怕也很难想到,不过几天时间自己就能身居高位,接受世人的敬畏吧。    世事就是如此难以预料,所以,我想奉劝连、管二人一句:“悠着点儿,别高兴得太早了,笑到最后的才是最美的。”    顺便说一下文姜的结局。    哥哥齐襄公一死,文姜算是一寡再寡,终于实致名归地成了一名真正的寡妇。由于对哥哥的思念之深,不久她就一病不起,经多方医治也不见有何起色。后来,内侍打听到莒国有一个专治妇科疑难杂症的医生,就把他给请了来。也不知这个莒医是否真的是什么名医神医,但他确实是个帅医——长得高大英俊。    本来,男女之事就是文姜的主修专业,加上此时的她久旷多时,已干成了一块冒烟的土地,所以,莒帅医的到来对她来讲无疑就是老天赐予的甘霖。    在文姜的谆谆引诱下,两人迅速勾搭成奸。哪知,莒帅医虽然是个妇科医生,在男女床第之事上却造诣不深,而文姜却老而弥坚,性欲就像烧酒一样越陈越旺,迫得他只得缴械投降另荐贤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领教过哥哥功夫的文姜,无论换成什么样的替补,再也没能达到过去那种欲死欲仙的境界了。    不久,她病情加剧,饮恨而终,一代“名淫”美女就此香消玉陨!  
  翻页了          
  见证翻页!
  江南巡抚!
  赞一个!
  赞一个!
  赞一个!
  第十二章
小白争国        齐襄公有两个弟弟,大的叫纠,小的叫小白。本来如果按正常程序,齐国政局应该与他们关系不大。不过,由于“乱伦门”和“瓜代门”而导致的反革命暴动的成功,再加上齐襄公的正牌大老婆王姬没有产出,这一系列的非正常因素,使得历史最终还是选择了他们,把他们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既然说到了他们哥俩,那就不得不说说他们的二位老师了。    公子纠的老师是管仲(又名夷吾),公子小白的老师是鲍叔牙。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二人就是这样一对知己,并且应该可以说是史上最知的一对知己。    管仲和鲍叔牙曾经一起合伙做过生意,可是每到年终分红,管仲都会毫无例外地主动多拿一些,并且从来都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汇报。这就使得连旁人都替鲍叔牙抱不平,都骂管仲贪心、见利忘义。鲍叔牙却不以为然,反而替管仲辩解,说他并不是个贪心的人,只是由于家里困难,才多拿一点,并且这也是自己同意了的,朋友之间搞搞按需分配也是可以的嘛。后来,两人又一起弃商从军。他们共参加过三次战斗,每一次,管仲都是冲锋在后逃跑在先。别人都笑他,笑他是个怕死鬼。这时,鲍叔牙又挺身而出,说管仲并非贪生怕死之人,只因家里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满地爬的小儿,所以才不得不时刻想到要保全自己的性命,他的这种行为正是他有责任心的体现。此后,管仲际遇一直都不太顺利,但鲍叔牙都不抛弃、不放弃,一直在旁边义无反顾地开导他、帮助他。最后,干脆向齐桓公力荐他代替自己为齐相,成就了管仲在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的千古名声。以至于连管仲本人也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    当初,在他们同时担任二位公子的老师时,两人也曾相约:将来不管是谁的弟子接班,都要互相提携,有福同享。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管鲍之交”。    齐襄公和妹子文姜乱伦,荒废了朝政,使得齐国上下一片混乱,自己也成为天下人的笑柄。鲍叔牙就让公子小白去劝谏他大哥,希望他能洗心革面悬崖勒马。小白此时还相当的楞头青,也不懂得说话拐弯抹角的艺术,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自己的不满劈头倾泄向了哥哥。    嘿,小子,还教训起老大来了!齐襄公那个气哟,当时就脱下一只鞋子,像那个伊拉克记者那样狠命朝小白扔去。小白劝谏不成,反吃了一顿臭鞋。    后来,师徒二人预感这样下去齐国迟早会出乱子,不如早作打算,去他国避难。在到底该去哪个国家的问题上,鲍叔牙的一番话,显示了他过人的智慧。    他说:“去大国,我们肯定不会得到重视,不如找个小点的国家,国小则不敢轻慢于我们。莒国(今山东莒县)国小,而且离齐国又近,一旦齐国有变,我们也能第一时间赶回去,抢占先机。”    于是,这对师徒奔莒国而去。    公孙无知叛乱成功,公子纠怕遭到清洗,就和管仲逃到鲁国去了。  
  顶起来学习。
  俺也来!
  俺也来!
  来顶也
  顶顶!
  终于来了,一直上不上来啊!
  多谢各位!
  公孙无知篡位成功,连称和管至父二人可谓居功至伟。对于这一点,这二位也毫不客气地深以为然,所以现在他们无论在哪儿,都一幅是睥睨天下、舍我其谁的架势。    小人得志便猖狂,自然会惹怒众人。所以说,不管贡献有多大、地位有多高,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做人都应该谦虚点低调点,不是有那样一句话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看来得意忘形的连、管二人离死期已不远矣。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大夫雍廪,因为他和公孙无知曾经有过过节。    当时无知已经落魄,不得齐襄公的好待。一次,两人驾车外出,正好劈面相撞,一个认为自己贵为公孙,一个欺对方是落魄的凤凰,双方谁都不让道,结果就引发了严重的争执。这事后来给齐襄公知道了,他也不问青红皂白,把无知臭骂了一顿。你小子,早就看你不顺眼了,别让我逮着机会。就这样无知和雍廪结下了梁子。后来,无知反革命成功,雍廪就卑颜屈膝痛哭流涕地跑去向他忏悔。无知也没计较,大度地摆了摆手,一笑而过。    雍廪虽然表面驯服,内心其实很是不甘,这种夹着尾巴做人的日子,真他妈不是人过的。    雍廪私下暗中四处散播小道消息,说是公子纠借鲁兵很快就要杀回来了。那些对现政府不满的大臣(占大臣中的极大多数)听说,就纷纷秘密聚到他家来向他求证。    雍廪先是反问大家,难道就甘心让这帮乱臣贼子骑在头上拉屎。大家纷纷摇头。见此情景,他就坦陈,消息是他编造的,目的是想引诱大伙来一起共谋大事。他说,虽然不知公子纠有没有这种想法,但作为臣子我们应坚决与反革命份子作斗争,以正国家纲常。大家纷纷点头。    经过热烈讨论,最终大家一致同意了雍廪的建议。雍廪的建议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各个击破,即雍廪和群臣对付公孙无知,而让高敬仲去解决连、管二人。    高傒,姜姓,高氏,名傒,因封地在敬仲,故人又尊称他为“敬仲”,为齐国世臣,在卿大夫中声望很高,平素也为国人所信服。无知反革命一成功,高敬仲就以身体有病为由退休在家,虽然没有反对,但也没有搀和,这其实就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所以,雍廪确信高敬仲是绝对可以信赖的,决定借用他来扳倒连、管二人。    而至于连、管二人,表面虽然趾高气扬,内心其实还是很虚弱,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乱臣贼子的身份,所以他们极想得到像高敬仲这样一言九鼎的人的肯定和褒奖,哪怕只言片语,也足以扳正自己的声誉,就能像通过了IS9001认证一样。无奈高府大门对他们一直没有敞开。  
  抢个沙发!
    也来顶  来顶也  
  兄台一如既往的顶帖,令某感激得那个啥了
  一天,高敬仲派人去请连、管二人赴宴。二人接到请柬,仿佛中了五百万一样难以相信,天啊,难道那个传说中高高在上的高老头竟要垂青于自己了?    二人屁颠屁颠地跑来赴宴,高敬仲亲自迎至门前。    高敬仲说:“主公淫乱,齐国不堪混乱,二位将军高举义旗,挽齐国于既倒,令老夫钦佩,无奈小恙在身,一直无缘至敬仰之意,还望二位将军海涵啊。”    “哪里,哪里,老先生言重了。”二人受宠若惊,低眉顺眼得有如两个听话的小学生。    “今日特设小宴,宴请二位将军,一为感谢,代齐国感谢二位;二表本人敬仰之意;三嘛,老夫还有个私人之请,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以后还要请二位多多关照啊。”    这番话又捧又拍,二人飘飘然,已经找不着北了,如果之前二人或许还会有些许疑虑的话,那么此时高敬仲已经完全解除了他们的戒备之心。    三人握手言欢,向餐厅走去。连、管二人内心那个乐呀,真是难以言表,这要是传了出去,不知要给自己脸上贴多少金,增多少光哪。    三人分宾主坐定,高敬仲就咐附下人,今天要和二位将军痛饮,将门关了,任何人都不许来打扰。连、管二人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却不知已经坠入了别人的套中。    这时,还没有“鸿门宴”这个名词,所以我们就姑且称之为“关门宴”。先用一小块骨头将狗诱进室内,然后将门关了,然后开打,高敬仲的思路就是这样的。    另外一条线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雍廪率群臣来到宫中,自己先跑到无知那儿报告,说是公子纠很快就要打过来了,请他赶快上朝,去和大臣们商讨对策。公孙无知表现得和他的名字一样,没有任何怀疑,直接上当。    来到朝堂,还没坐定,群臣就一拥而上,将他按倒在地。雍廪从怀中抽出利刃,一刀戳在公孙无知的胸膛上,让他当场一命呜呼。    接着,雍廪命人在宫中放起了一把大火,火光直冲云天。这是他向高敬仲发出的信息:哥们儿,搞定了。    高家仆人,看到宫中浓烟滚滚,忙跑进来报告。高敬仲一听,就知道那边得手了,也不说话,就急急忙忙向外走。连、管二人一看,就有些纳闷,着火的又不是你高家,急成这样,至于吗?还没待他们回过神,早就埋伏在壁厢的甲士一涌而出,乱刀将二人砍为肉齑。    反革命分子一网打尽,齐国暂时群龙无首,雍廪紧接着就安排人去鲁国接公子纠回来继位。这样一来,历史上经典一幕就快要上演了。  
  又坐沙发!
  来顶来顶来顶来顶
  也来顶来顶来顶来顶
  感谢!
  感谢!
  使者来到鲁国,鲁庄公大喜,自己多年被齐襄公骑在脖子上拉屎,还不能有半点情绪,还得让人家拉得舒服,这样的日子真他妈憋气,如果自己能扶植一个齐国国君,恐怕这种日子将要掉个个头吧。这样想着,就忙着筹划起兵护送公子纠回去一事。    这时一个叫施伯的谋士给他沷了瓢冷水,他说:“主公这般热心,我真是看不懂耶,难道齐国越乱对我鲁国越不利吗?”    一听这话,鲁庄公就踌躇了起来,一时难以抉择,就借口要准备充分点,拖了好几天。    只这么几天,首先着急起来的倒不是公子纠而是文姜。本来文姜是住在禚地的,当她听说哥哥被害,也就顾不得什么面子工程了,跑了回来,哭着闹着要鲁庄公起兵给舅舅报仇。后来,她得知公孙无知已被杀,就要鲁庄公送公子纠回去即位。现在齐国使者都来了好几天了,鲁庄公却还不上路,这能不让她着急上火吗?    女人三招,不外乎一哭二闹三上吊。鲁庄公的“孝顺”我们前面已经见识过了,杀父之仇可以不管,母亲乱伦可以不问。所以,不待文姜三招耍尽,他就已经缴械投降了,把施伯的话也抛到脑后边去了。    第二天,鲁庄公亲率兵车三百乘护送公子纠入齐。不过,本来十拿九稳的一件事,由于他拖延了几天而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变数。    队伍浩浩荡荡向齐国进发。    管仲望着这慢如秋蛇的队伍,心里非常焦急。他怕在莒国的公子小白也得知了消息,捷足先登,等他们回到齐国恐怕黄花菜都已凉透了。他就向鲁庄公要了三十乘车,和公子纠一起先行一步,希望能赶在小白的前头。    事情还真如管仲所预料的那样,公子小白他们确实也知道了这一消息,并且向莒国借了百乘战车已经上路了,效率要比他们高得多。    管仲一行不舍昼夜一路狂奔,到即墨一打听,得知莒兵刚过,又猛追了几十里,终于撵上了,公子小白他们正在路旁埋锅造饭。    双方一照面,立即剑拔弩张。    管仲见对方人多势众,己方又是疲惫之师,形势于己不利,看来不能硬拼只能智取了。    管仲走上前,向小白拱拱手,说:“公子行色匆匆,这是要到哪儿去呀?”    “回家奔兄丧。”    “长糼有序,你哥在此,恐怕先还轮不到你吧。依我之见,你还是先候着吧,让我们先行。”    鲍叔牙在旁插嘴道:“哥们儿,这事不归你管,我劝你还是闪吧。”    这时,管仲见莒兵个个对他怒目相向,而且还有手按刀把的,情知不妙,转身就往回走,边走边暗中张弓搭箭(古人衣服宽大),突然猛一转身,朝公子小白“嗖”地一箭射去。这一箭,管仲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去势甚急,正中公子小白。  
  沙发!
  来顶!
  留迹!
  只见小白手捂中箭处,口吐鲜血,满脸痛苦地仆倒在车上。    刹时,莒兵阵营一片混乱,哭爹叫娘的都有。趁此混乱之机,管仲指挥鲁兵护着公子纠冲了过去,不等莒兵反应过来,已经绝尘远去了。    这边,鲍叔牙等人正哭得稀里哗拉,公子小白突然站了起来,揉揉眼睛问道:“走远了?”    这一幕让惊得鲍叔牙他们一愣一愣的,不知他是人是鬼。公子小白笑了笑,拔出箭来给他们看。    原来,管仲这一箭并没有射中他,而是阴差阳错射在了他的带钩上(古人系于腰带的挂钩,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的)。只在这电光石火的一瞬间,他的脑子便高速拐了山路十八弯,随即咬破自己的舌尖,口吐鲜血,作痛苦状倒在车上——诈死。    公子小白的演技实在逼真,不仅骗过了管仲,就连鲍叔牙他们也给他瞒过了,呼天抢地哭得很是伤心。    就凭他这点聪明劲儿,公子纠显然已处下风。    果不其然,公子纠和管仲果然中计,认为竞争对手已死,不必再那么辛苦。于是,放慢了脚步,迤逦前行。    这边,公子小白来不及擦干嘴角的血迹,就催促大伙儿上路,抄小路直奔齐国。        一路急行军,不几日,便抵临淄郊外。    此时,公子纠一行还在路上作逍遥游呢。    鲍叔牙让公子小白呆在城外,自己一人先行进城,逐一拜会朝中重臣。    他先是向他们献上从莒国带回来的土特产品,然后又向他们介绍公子小白是个德才兼备志存高远的优秀青年,最后向他们亮出底牌——立小白为君。    大臣们开始还乐呵呵的一团和气,但一听到这儿就连连摇头,纷纷说“NO”。自古以来就是长糼有序,况且已派人接公子纠去了,怎么好中途变卦呢?    大臣们摆出一付此事断无商量余地的态度。但鲍叔牙只一席话,就化腐朽为神奇,让他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鲍叔牙说:“君不见我齐国这些年来,无论国际形象还是综合国力都已大不如前了吗?你们就没有想想个中原因?混乱!乱自上作!一个乱伦者,一个篡位者,我齐国不乱,那真是天理难容了!所以,我以为,国君之位唯贤者居之,而不是你们所说的长糼有序。再有,你们以为鲁庄公他会是活雷锋,他会无偿帮助公子纠,他就没有什么企图?同志们,当初宋庄公先援立郑公子突而后索贿无穷之事仍历历在目,难道你们就忘了吗?难道你们想齐国也成为第二个郑国吗?前车之鉴,教训深刻啊,大人们。”    这番话有理有利有节,犹如当头棒喝,让那些大臣个个惊出了一身冷汗。    公子小白顺利即位,是为齐桓公。春秋时代最牛的霸主以这样传奇的方式诞生了!  
  欢迎继续马克!
  我也来马一个!
  公子纠得知小白已经登极,只得怅恨而返,和鲁庄公会合后,将情况告诉了他。    鲁庄公大怒,骂道:“他妈的,堂堂一个大国却出尔反尔,说话如同放屁,害得老子白忙活一场。嗯,既然你们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我鲁国三军决不空手而回!”催动大军继续前进。    齐桓公刚一接位,鲍叔牙就提醒他,鲁国大军正在路上,决不会善罢甘休,应赶快想法应对。召集诸将来商量,大家一致认为,乾时(今山东省临淄县一带)水草丰茂,鲁军定会先在此扎营,我只需在此设伏,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果然,鲁军行至乾时,鲁庄公便命安营扎寨。    管仲在旁边急了,说:“小白初立,必无准备,此时应急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鲁庄公揶揄道:“如你所言,小白早就见马克思去了都!”    管仲哑口无言讪讪而退。鲁庄公不听他的,命安营扎寨。    没待鲁军扎定,齐国伏兵四面突起。鲁军大乱,四散奔逃。鲍叔牙见此情况,趁机又下了一道火上浇油的命令:有捉得鲁侯者,赏万户之邑。    齐国士兵如同打了鸡血一样,漫天价大喊“捉鲁侯啊,捉鲁侯,捉到鲁侯中大奖”。    鲁将秦子忙将鲁庄公车上的旗子拔出扔在地上,并让他脱了衣服,另乘一小车混在士兵中逃跑。另一鲁将梁子将旗子从地上捡起,插在自己车上,想以此误导齐军。    齐将宁越果然中计,带兵将他重重围住。梁子摘下头盔,向宁越道:“不好意思,我是鲁将梁子,我君早已远遁矣。”    梁子遂被捉,后被鲍叔牙斩于军前,英勇牺牲。    再说管仲,他是被安排和公子纠等一起在后面看守辎重。听到前面打得火热,也不知情况如何,忙带兵上前,正遇着从前面仓皇逃回的鲁庄公。此时,鲁军已十去其七,损失惨重。不一会儿,大将曹沫和秦子也杀出重围,逃了回来。于是合兵一处,往回逃。    没逃多远,前面又杀出一彪人马拉住了去路,原来鲍叔牙早就派兵埋伏于此。曹沫、秦子接住伏兵厮杀,管仲等忙护着鲁庄公冲了过去。一番昏天暗地的厮杀,秦子战死,曹沫身受重创,死战方脱,赶上鲁庄公一起死命地逃。    前面鲁兵如惊弓之鸟一溃不可收拾,后面齐兵如下山猛虎一通穷追猛打。齐兵一直追到鲁国境内,过了汶水。然后将那儿的田地尽数占去,再在那儿修筑防预工事,留人设守后才从容离去。而鲁人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不敢有任何的轻举妄动。    鲁庄公试图凭定公子纠之位一举而一洗自己从前唯唯喏喏的窝囊废形象,不料却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时也?命也?表面看是他的犹豫和小白的精明使然,实际上其根本原因还在于鲁国实力不够。所以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鲁庄公非但没把活干好,还把自己的手给伤了,真是发人深省啊。  
  呵呵,沙发耶!
  抢占板凳!
      看望    顶起  
  君位终于得以安定,齐桓公大摆宴席以示庆祝。    鲍叔牙提醒他说:“现在我们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还远未到高枕无忧的时候。小庆尚可,切不可因此而得意忘形啊。”    “你说啥?”    鲍叔牙解释道:“公子纠在鲁国,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    “量区区一个公子纠,怕他个球!乾时之战还不是杀了他个无可奈何花落去,难道他还敢似曾相识燕归来?”    “嫩啊,相当嫩!没有一点政治头脑。”鲍叔牙内心不住摇头,嘴上却说道:    “尽管如此,你总不希望自己的身边安一颗不定时的炸弹吧。俗话说得好‘小心驶得万年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何况他还有像管仲这样的人才的辅佐,还有心有不甘的鲁侯的支持。再说,你敢保证朝中就没有他的粉丝?”    “那你说该咋办?”    “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鲍叔牙以手拟刀,做了个“咔嚓”的动作。    “这……不大好吧,他可是我哥哥。”    “这就是政治!政治与亲情无关。”    “那……这事就交给你了,你办事我放心。”    其实聪明如齐桓公这样的人,这点政治头脑都没有,谁信?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混?还谈什么称霸武林?但杀亲哥哥这种事自己总不能表现得太积极吧,所以只能装嫩,装糊涂了。    三天后,鲍叔牙统帅三军,屯兵齐鲁边境,营造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态势。然后,写了封信,派隰朋给鲁庄公送了去。    信中无非是说,齐国君位已定,希望鲁侯不要再搀和进来了,同时希望鲁侯为了两国万古长青之友谊,伸出援助之手杀了公子纠,因为齐国实在是下不了这个手。最后还提到,管仲是齐侯的仇人,希望能将他引渡回国,接受齐国法律的制裁,云云。    临行前,鲍叔牙还特意叮嘱了隰朋一番,“管仲是天下奇才,这个人你一定要让他活着给我带回来。如果鲁国要杀他,你只要提‘射钩’之事,保管没问题。”    “保证完成任务!”隰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信心满满地上路了。  
  沙发,顶起!
  沙发,顶起!
  鲁庄公一接到来信,不知该咋办,就把施伯给叫了来。先是向他道歉,说后悔上回没听他的,以至于斯,接着就问他存纠杀纠哪一个更有利。    施伯听完,叹了口气,说:“小白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啊,公子纠和他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那你说现在咋该咋办?”鲁庄公见他不切入正题,着急地问。    真是郁闷啊!话说到这份上还不明白。施伯只好说:“现在齐军大兵压境了都,你说我们还敢咋办吗?”    这回鲁庄公终于懂了,而且是透彻了。他派人把公子纠给杀了,并把管仲和召忽给抓了起来。    召忽是公子纠的另外一位老师,因为次要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提到他,但这并不等于前面那些事他就没搀和,只是由于他没有亮点罢了。现在不得不说,是因为这回他的亮点来了。    二人押到,召忽长叹一声,“为子死孝,为臣死忠,分也!吾将从纠于地下,安能受此桎梏之辱?”以头触柱,悲壮而死。    管仲说:“我要活下去,我要活着回到齐国为公子纠讨回公道。”说完,积极主动地钻入了囚车。    见此情形,施伯就私下对鲁庄公说:“听说管仲有个好哥们儿叫鲍叔牙,现在是齐国的二当家的。看他的神情,似乎他很渴望回去,可能他知道自己回去肯定不会死吧。不过,我们这一放,放走的可能就不止是一条大鱼,而是一只猛虎了。”    “此话怎讲?”    对于鲁庄公的一根筋,施伯已经习惯了,所以他就“人不知而不愠”地耐心向他解释,“管仲是天下奇才,回去必受齐国重用。对敌人有利的,对我肯定不利;对敌人有害的,对我肯定有利。所以,他这一回去,对我鲁国肯定大大不妙啊。”    “那依你之见该咋办?”“一根筋”问。    “留下,为我所用;否则,杀之,最多贴付棺材钱。”    “留下?恐怕不妥吧,他可是小白的仇人耶。干脆就杀了他,帮他杀了个仇家,总不至于和我们翻脸吧。”    两人计议定。    但这个消息被隰朋知道了,他慌忙跑到鲁庄公那儿,说:“管仲曾射我主公带钩,我主公对他恨之入骨,欲亲手杀之而后快。你让我带个死尸回去,这算怎么回事?我交不了差事小,我们主公满腔怒火得不到发渲泄那事可就大了。”    鲁庄公信了,而且也怕了,就把管仲并公子纠和召忽的首级交给隰朋,让他带回去。“一根筋”就是一根筋,关键时候老掉链子。  
  再坐沙发!
  板凳!
  板凳!
  坐在囚车内的管仲心如明镜,他知道鲍叔牙的谋划,也知道施伯的想法,鲁庄公放他只是一时的糊涂,若待他翻然醒悟过来,那自己可就糟了。他可不想就此报销,还有许多大事等着他去做呢。    为了加快行进速度,摆脱鲁国魔爪,管仲急中生智,在囚车中现场创作了一首歌谣,教给那些车夫和仆役们唱。他想用音乐让他们忘却赶路的辛劳和疲乏,好加快进程。    真是想不到,管仲不但是个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个音乐人。谁说这个世界上没有通才呢?     今天来看管仲创作的那首歌,其实就是一首劳动号子。劳动号子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像这样的劳动号子,其实后世有很多,如伐木号子,船工号子,就连制榨菜的也有榨菜号子。不知后世的人们是否是从管仲身上得到启示的,如真是这样,他的这一发现,也可算得上是他的又一大历史贡献了。    再来看一看他的那首歌,名字就叫“黄鹄之词”,历史上是有记载的。大意是管仲自比笼中黄鹄,渴望早日脱却樊牢翱翔天际——歌词很长很文言(如有兴趣可在百度中搜索)。    那么,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一是那些车夫仆役的文化程度如何,他们能否理解接受得了;二是这么又长又拗口的歌,能否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所以我想,这首歌极有可能是后人依据管仲当时的情境附会上去的,毕竟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不计名誉不计报酬的好事者还是大有人在。    因此,我宁愿相信管仲当时写的不是什么“黄鹄之词”,而就是几句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节奏感强的劳动号子,诸如“加把劲呀么嗬咳,把路赶呀么嗬咳……”之类的。    又跑偏了。    果然,等鲁庄公醒悟过来,派兵来追时,管仲早已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回齐国去了。    一回到齐国,齐桓公就要杀他,一雪射钩之耻。鲍叔牙就忙跑过来求情,而且还过分地要求齐桓公重用他。    齐桓公不了解管仲,不知道他的价值,就不肯答应。    鲍叔牙就说:“君若用之,当为君射天下,岂特一人之钩哉?”意思是说管仲射你一钩,那是他没有发挥出来,他的本事是能射天下。    仅凭鲍叔牙这一席话,估计齐桓公当时也不会相信,以为他是在为哥们儿说好话说大话。但鲍叔牙是自己的老师,而且鞍前马后的也出了不少力,自己能做到今天,与他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如果这点面子都不给,那就说不过去了。考虑到这些,齐桓公最终还是答应了不杀管仲。由此可见,齐桓公还是有胸怀的。  
  留迹!
  吹吹!
  齐桓公的位子基本上是稳固了,按贯例接下来就应试是论功行赏,召开表彰大会了。    像雍禀、高敬仲之类的人无非是加加采邑就得了,而对于鲍叔牙却不止如此,齐桓公还想让他干上卿(相国)。    鲍叔牙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我不行!”    “可我看好你,我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齐桓公的语气很坚决,有一种非他不“娶”的架势。    “不是我谦虚,也不是我矫情,我确实是不行。”接着鲍叔牙做了一番深刻的自我剖析,说自己这个人慬小慎微中规中矩,没有闯劲,不适宜做大事,只能打打下手搞搞后勤保障之类的。而相国是治国之臣,需要一个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有科学发展观的头脑、有开拓进取的精神的人来担当。    一听这话,齐桓公大失所望,“这样的人才要到21世纪才会有啊,如今你要我到哪里去找?”    “这样的人才我齐国现在也有!”鲍叔牙回答得很坚定。    “谁?”    “管仲!”    接着鲍叔牙又把自己和管仲做了一番比较,突出了管仲在治国和治军等方面的才能,很好地为他充当了一回铺路石的角色。    齐桓公还是半信半疑,就说:“你把他叫来,我考考他。”    哪知鲍叔牙却说:“相国可不是妓女,可以招之即来的。您应该像文王那样,亲自去将他接来,然后拜他为相,待他有如自己的父兄。这样,一来可以让他感恩戴德,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替您卖命;二来也可让天下人知道您是怎样对待人才的。一个仇人都能待如上宾,那天下的那些人才还不都像鱼儿一样游到您的网中,为您所用?”    估计还是最后那句话有杀伤力,彻底打动了齐桓公。齐桓公终于答应了,相国不好可以换,失了天下人的心可就不好啰。  
  沙发!
  加油顶起  
  马克!
  顶起!
  齐桓公让太卜选定了个黄道吉日,到期,自己焚香沐浴,亲自去迎接管仲。两人共乘一辆车,打临淄最繁华的南京路经过,当时观者如潮,齐国的CCTV对此还进行了全球直播,列国士民都目睹了这一盛举,反响巨大,效应轰动。    回到朝中,管仲先向齐桓公谢当日射钩之罪,但齐桓公显然对此并不关心,因为此时他急于知道的是,他得到的这支股票到底是垃圾股还是潜力股。    于是,历史上一场最著名的面试开始了。    面试的题目共有N道(齐桓公问了N多的问题),范围覆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方面。    管仲早就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成竹在胸,应答如流,结合齐桓公的问题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称霸之道(这番话很长也很专业,这里就不开列了,因为我们要做的并非学术上的探究,而只是叙述故事本身罢了)。    这一番谈话擦亮了齐桓公的眼睛,给他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让他顿生茅塞顿开拔云见日之感。一幅宏伟的蓝图铺开在他的面前,胜利似乎触手可及。    齐桓公大喜,面试顺利过关!(相传这一次面试,两人不知疲倦地畅谈了三天三夜)    不久之后,齐桓公又问了管仲一个很私人而又很有意思的问题。他问:“我这人好色,这会影响到称霸吗?”    管仲很坚定地回答:“没问题!好色和称霸并不矛盾,可以兼得。不知人,知人不用,用而不任,任而以小人参之,才是称霸的大忌。只要你做好了上面几点,怎么折腾都可以。”    管仲的这番话既为自己以后的发挥做了铺垫,也解除了齐桓公的后顾之忧,可谓双赢。    齐桓公吃了颗定心丸,自然乐不可支。从此完全委国于管仲,尊之为“仲父”,并谕告臣民“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     齐桓公是春秋时代最牛的一个霸主,也可以说是最省心的一个霸主,之所以能有如此事半功倍的效果,完全在于他用对了一个人——管仲。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没有识人的眼光和用人的胆识,就算是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整天在你眼前晃来晃去,恐怕他的下场也许只是替你擦擦桌子倒倒水罢了。    所以,齐桓公霸得潇洒,自是有他的道理的。所以,读者诸君中如果有担任领导职务者,是应该向齐桓公同志学习的。  
  桥东桥西是我哥们,经常来顶顶我的帖,通常如果我没空或网络有问题,一般是我写好后,发给他,让他替我发表,没想到今天他竟然用的是自己的ID!真是sorry之至,现重发于下。
  齐桓公让太卜选定了个黄道吉日,到期,自己焚香沐浴,亲自去迎接管仲。两人共乘一辆车,打临淄最繁华的南京路经过,当时观者如潮,齐国的CCTV对此还进行了全球直播,列国士民都目睹了这一盛举,反响巨大,效应轰动。        回到朝中,管仲先向齐桓公谢当日射钩之罪,但齐桓公显然对此并不关心,因为此时他急于知道的是,他得到的这支股票到底是垃圾股还是潜力股。        于是,历史上一场最著名的面试开始了。        面试的题目共有N道(齐桓公问了N多的问题),范围覆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方面。        管仲早就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成竹在胸,应答如流,结合齐桓公的问题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称霸之道(这番话很长也很专业,这里就不开列了,因为我们要做的并非学术上的探究,而只是叙述故事本身罢了)。        这一番谈话擦亮了齐桓公的眼睛,给他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让他顿生茅塞顿开拔云见日之感。一幅宏伟的蓝图铺开在他的面前,胜利似乎触手可及。        齐桓公大喜,面试顺利过关!(相传这一次面试,两人不知疲倦地畅谈了三天三夜)        不久之后,齐桓公又问了管仲一个很私人而又很有意思的问题。他问:“我这人好色,这会影响到称霸吗?”        管仲很坚定地回答:“没问题!好色和称霸并不矛盾,可以兼得。不知人,知人不用,用而不任,任而以小人参之,才是称霸的大忌。只要你做好了上面几点,怎么折腾都可以。”        管仲的这番话既为自己以后的发挥做了铺垫,也解除了齐桓公的后顾之忧,可谓双赢。        齐桓公吃了颗定心丸,自然乐不可支。从此完全委国于管仲,尊之为“仲父”,并谕告臣民“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         齐桓公是春秋时代最牛的一个霸主,也可以说是最省心的一个霸主,之所以能有如此事半功倍的效果,完全在于他用对了一个人——管仲。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没有识人的眼光和用人的胆识,就算是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整天在你眼前晃来晃去,恐怕他的下场也许只是替你擦擦桌子倒倒水罢了。        所以,齐桓公霸得潇洒,自是有他的道理的。所以,读者诸君中如果有担任领导职务者,是应该向齐桓公同志学习的。  
  加油  加油  加油  加油
  谢谢兄台!
  加油啊,顶楼主,写的很好
    顶起  预祝中秋快乐    
  谢谢哦!
  期待更新
  第十三章
戏言祸身        由于管仲改革,齐国铁定强大,齐桓公铁定称霸,不过这些都是将来完成时。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所以我们还得有些耐心,从头开始。    乾时大败,再加上被齐桓公忽悠了一回,放走了管仲,且还让他干了相国,这让鲁庄公很是不爽,决定要对齐国予以坚决的报复。于是,又是操练士兵又是检阅军队,搞得很热闹。     估计鲁庄公也就是当时心里憋了一口气,有这么个想法,打还是不敢真打,因为毕竟两国实力摆在那儿,他还没有蠢到拿鸡蛋去碰石头的地步。但事情又得从另外一方面来看,鲁国也就一个二等诸侯国,而这样的国家是最受那些大国欢迎的,因为一来打得赢,二来比打小国更实惠更得威风,效果更事半功倍。所以,我估摸鲁庄公当时也就是被齐国这事一激,下定决心要加强军备防患于未然,并非一定是针对齐国(这一点,从后来齐国先动手可以看得出来)。再说,万一将来齐国给个机会,出现个内乱或政变什么的呢?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嘛。总之,加强备战,一来可以防敌,二来可以乘机,总不会是一件坏事。    鲁国备战的消息传到齐国,齐桓公很是高兴,这正中了他的下怀。因为鲁国曾帮助公子纠攻打过齐国,虽然在乾时被打得大败,也丢失了大片田亩,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那时齐国是被迫的自卫还击。自己上台后,对于鲁国他还没有真正发出过自己的声音,表明过自己的姿态。所以,他决定要以此为借口对鲁国予以狠狠打击,也算是给自己立个威。    但这事却遭到了管仲的反对。管仲认为,改革刚刚起步,当前之要务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扎实实提升齐国的实力。这就需要一个相对和睦的周边环境,现在动武显然是一种破坏,不利于改革。    齐桓公毕竟年轻,定力还不够,也没想这么远,就没有听他的,自己就拍了板。    齐桓公命鲍叔牙为大将,率师伐鲁。    鲁庄公没想到自己的一时激愤,却授人以柄,引来一场灾祸。    本来齐强鲁弱,这场战争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但因为一个人的介入,使得原本明了的结局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让人跌破了眼镜。    这个人就是曹刿。曹刿当时也就一小老百姓,纯草根。他也许是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也许是以“抓住机遇,扬名立万”的精神,竟主动请缨,亲自要为肉食者谋一回。    这事和这之后的事,中学语文课本中《曹刿论战》一文之述备矣,我就不啰嗦了。    虽然在这场战争的前前后后中,鲁庄公表现得如同白痴(譬如,战前他竟然异想天开地想依靠神灵的保佑来赢得战争、战中他又无知地盲目地乱发命令、战后在得胜的情况下他还是一头雾水搞不懂这胜利是如何得来的),很好地充当了一回曹刿的反义词,但我还是想赞叹一下他,因为他宽阔的胸襟(此前他的胸怀也够宽阔,但宽阔得懦弱)和识人之明。    首先,曹刿的身份低微,但鲁庄公却能让这样一个人直达于王庭,亲自接见,并且还老老实实地回答了他三个问题。这一点,在等级森严的古代中国,恐怕还是鲜有人能做到。其次,从曹刿的简历来看,他并无实际作战的经历,对于这样一只菜鸟,鲁庄公不但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而且还像个小学生那样对他言听计从,这就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了。    所以,长勺之战的胜利,既是曹刿指挥得当的结果,更是鲁庄公用人得当的结果。鲁庄公就相当于是曹刿的伯乐,如果没有他接贤纳士的博大胸怀,曹刿就是再怎么能折腾,也肯定会和无数的村夫野老一样被湮没于历史的荒村之中。    前684年,齐鲁两国战于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齐师败绩。      
      终于……终于……更新了!!!!!!!    关于曹刿与曹沬是否同一人的争议,不知楼主看法如何?      
  广告过后欢迎回来,呵呵
  未完待续..............
        楼主不见了!  不至于吧?  我不过就问了下楼主对于鲁国两曹是否同一人的看法而已,不至于就消失了吧…………        
  对于二曹是否同属一人的争论,历史上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以为说不清道不明也正是历史魅力之一,所以这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东西,还是让那些历史学家们伤脑筋去吧!你我皆凡人,何必太认真。具体到这个问题上,我倒倾向于是两个人,原因有二:首先两人的身份不一样,一个是凭勇力得宠的武将,一个是以谋略晋升的大夫;其次两人的本事差异较大,一个是屡战屡败的庸才,一个是能以弱胜强的军事理论家。况且,《左传》的成书要比《史记》早,如果这二者确属同一人的话,相信司马迁他老人家也不会坐视不管吧。
  齐桓公怎么也没有料道是这个结局。连个鲁国都搞不定,以后还怎么混!这太伤自尊了!    齐桓公决定以牙还牙,要在鲁国身上挽回自己的颜面。为了增加把握性,他派人约宋国助拳。齐、宋两国过去都属“泰山派”,有相互帮衬打架的优良传统,此时的宋国国君是宋闵公,他也正想趁小白初立重续旧好。所以,两国一拍即合,迅速勾搭到了一块儿。    宋闵公派大将南宫长万率军协助齐军,齐国这边的主将仍是鲍叔牙。南宫长万是宋国第一力士,能触山举鼎,有万夫不挡之勇(在冷兵器时代,大力士和神射手最容易做成大将)。齐、宋二军会于郞城(今山东兖州西北),分别扎营于东北和东南方向,对鲁形成钳制之势。    由于有上次的长勺大捷,鲁庄公这次面对齐宋联军倒也不怎么怵,忙召集手下那帮人来商议对策。曹刿肯定也在其中,不过这次却没他什么事。    大夫公子偃说:“战争有法战无定法,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所以,还是待我先探测一番回来再说。”    难道鲁国连个侦察排也没有?直到开军情分析会了,这些问题都还没搞清楚。    公子偃在外面溜跶了一会儿,回来笑嘻嘻地说:“找到答案了!”    鲁庄公说:“快说,别卖关子了。”    公子偃道:“我出去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发现齐宋两军的表现大相径庭。鲍叔牙上次吃了败仗,所以这一次相当谨慎,对部队约束甚严,齐军军容肃整。而南宫长万自恃有万夫不当之勇,根本没把我鲁国放在眼里,放任部下、恣其所为,宋军就如同一盘散沙一样。所以,我觉得我们应以宋军为突破口。假如我们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突袭宋军,宋军必败。宋军一败,齐军尚能独存?”    鲁庄公道:“计是好计,可是南宫长万有万夫不当之勇,我又有谁能与之匹敌?”    公子偃拍拍胸脯道:“臣愿请缨一试!”    鲁庄公沉吟半晌,说:“不行,南宫长万大勇猛了,你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对手,这事还得从长计议。散会!”    公子偃名姬偃,本是郑穆公的儿子,此时正在鲁国打工,官至上大夫。此人足智多谋,文武双全,人称“赛吕望”。当初,鲁庄公放走管仲,后来醒悟过来后曾派他去追,但他却空手而回没能完成任务。所以,鲁庄公对他的办事能力很是怀疑。    但公子偃很不服气,决心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是晚,月朦胧,鸟朦胧,星光照夜空,大地入梦乡。    公子偃私率一队人马出发,人衔枚,马摘铃,悄悄摸向宋营。南宫长万骄傲自大,根本没有安排值夜班的,所以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觉。接近宋营,公子偃命举火,几百火把一起点燃,接着战鼓隆隆,一齐向宋营冲杀过去。  
  又见更新!
  江南巡抚!
  宋营士兵遥见火光中一队猛虎咆哮着冲过来,吓得魂飞魄散,四散惊逃,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原来,公子偃弄了一百多张虎皮蒙在马身上,将马队驱赶在前,自己则率兵跟随于后。火光中看不太真切,乍一看还真如猛虎一般。马假虎威,把宋军冲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南宫长万虽勇猛,但此时也只得无奈地随众退逃。公子偃则率众在后面紧追不舍。    逃到乘丘(今山东兖州东),南宫长万见公子偃还像狗皮膏药那样紧贴,就对他的副将猛获说:“今日不拼死一战,很难得脱。”    于是,宋军回车迎战。猛获接住公子偃厮杀,南宫长万则挺戟杀入鲁军中。    南宫长万确实厉害,左刺右挑犹如入无人之境,杀得鲁军个个胆战心惊,莫敢近前者。    正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鲁庄公率大队人马赶到。原来,鲁庄公得报公子偃夜袭宋军,就忙率军过来增援。一路赶来,也来到了乘丘。    鲁庄公见南宫长万在鲁军中左冲右突杀人如砍瓜切菜般随心所欲,就对自己的车右(警卫员)颛孙生说:“你也是大力士,能和南宫长万一决胜负否?”    颛孙生慨然应诺,挺戟直冲南宫长万。    虽然两人都是大力士,但大力士也是有重量级之分的。不数合,颛孙生便处下风,险象环生。鲁庄公见状,忙取出金仆姑(鲁军之强弓),张弓搭箭瞄准南宫长万,一箭射去,正中其右肩。南宫长万一把将箭拔出,箭簇带肉鲜血淋漓,甚是骇人。    颛孙生趁机一戟,又刺中他的左腿。南宫长万仆倒在地,颛孙生立即从车上跳下,一个熊抱把他死命按在地上,众军一拥而上将他擒住。    宋兵见主将被擒一哄而散,逃之夭夭。    那边,鲍叔牙得知宋军失利,也只得怅恨退军。    鲁军又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这一次的胜利竟然是由于一个无组织纪律性的公子偃!  
  沙发!
  淘沙老弟,为兄的全球史也写到了春秋,才写了一点。  下面是网址:  /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1798.shtml
  小女子到此一游。
  不久,齐桓公又像他的哥哥襄公那样向周王室求婚。王室爽快答应,并于第二年将一个王姬(公主)下嫁给了他。周王依然命鲁国国君主婚,只不过这一次换成了鲁庄公。这样一来,齐鲁两国关系回暖,双方同捐前嫌,又约为兄弟之邦。    这一年秋天,宋国洪水泛滥,灾情严重,到处是饥荒,到处是饿殍。鲁庄公心想,我们和主犯都修复了关系,何必和从犯过不去呢。于是就派出了一支人道主义救援队,携带了大批赈灾物资赴宋国灾区慰问。不久,宋闵公也派使来鲁国答谢,并顺便提出了释放南宫长万的请求。南宫长万虽是俘虏,但鲁庄公敬他是条汉子,所以一直待他不薄。见宋国有这样的要求,也就毫不犹豫地把他放了。这样,鲁宋两国也和好了。    南宫长万回到宋国,一见面,宋闵公就幽了他一默,说:“盼星星,盼月亮,可把我们的大英雄盼回来了。不过我要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现在你老兄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可是一落千丈了,以后我再也不会当一个囚徒的粉丝啰。哈哈哈……”    这一默幽得南宫长万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只得惭愧而退。    站在旁边的大夫仇牧对宋闵公说:“君臣之间应互相敬重,可不能开这种伤自尊的玩笑。”    宋闵公不以为意地道:“我和长万谁跟谁呀?名为君臣,实为兄弟,一向就是这么玩笑着过来的,你不懂。”    一日,宋闵公率后宫的男男女女和不男不女一群人到蒙泽游玩,由于南宫长万会演节目,所以也在众人之列。憩息时,宋闵公便让他表演个节目给大家解闷。    南宫长万有一手“抛戟”的绝技,能将手中的戟高高抛于空中,下落时又能准确无误地将它接住。他的戟重达数十斤,常人舞动已是不易,而他却能举重若轻地将它抛上抛下。这等本领世间罕有,也只有他这样的大力士才有资格拥有。    南宫长万站在众人的包围圈中,将手中的戟高抛于云端,待“呼呼”下落时,一抄手又将它牢牢抓住,几起几落,无一失漏。众人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黓叹,以为妙绝,都深深为他高超的技艺所折服。    众人轰然叫好,团团围定南宫长万,个个脸上露出艳羡崇拜的表情。这让宋闵公很是嫉妒,一个主角却让配角抢去了风头,这太伤自尊了!    宋闵公让人把博局(古代一种赌博游戏的工具)拿来,要和南宫长万一赌胜负。他想用这个节目来打败他,重新夺回众人眼球。    南宫长万确实属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和宋闵公玩这种智力游戏,就像中国队和巴西队踢足球一样,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所以,他连负五局,被罚喝了五斗酒。    有这样一个笑话:好赌的丈夫把家里的十头猪都输了,妻子回家后不见一头猪,就责问丈夫是不是他给输了。丈夫坦陈“我只输了一头”,妻子问“还有九头呢”,丈夫说“另外九头是我想用来扳本的”。    大概凡赌徒都有这种心理。所以,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直至倾家荡产。    南宫长万虽然连输了五局,但非常不甘心,加上此时已喝得有八九分的醉意了,就死乞白赖地吵着宋闵公要加赛。    宋闵公揶揄道:“你打仗被抓,打赌被罚,我就没见你什么时候赢过。一个囚徒,还好意思跟我谈加赛!”    所谓“打人莫打脸,骂人莫揭短”, 宋闵公这一句话正击中了南宫长万的命门,说得他怒火中烧,只是碍于臣子的地位没有发作,就尴尬地立于一旁,哑口无言。但此时的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火药桶了,只要一点火星即可引爆,只是宋闵公没有意识到。    眼看着该演的节目也演过了,该挣面子的也挣到手了,该丢面子的也丢掉到家了,如果此时解散,洗洗睡了,或许一场灾祸将消于无形。谁知一事突发而至,最终还是把南宫长万这个火药桶给点着了。    真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等更新…………        
  等更新…………        
  再顶!
  这时,一使来报,说是周庄王驾崩,太子胡齐立(周僖王)。    宋闵公就说,旧人去新人立,那我们就派个人去辞旧迎新呗。    大家都没说话,等着宋闵公公指派。偏偏这时,那个醉醺醺的此刻正尴尬地哑口无言地站在一旁的火药桶南宫长万同志不知趣地凑上前,说:“臣从未去过京城,臣做梦都想一睹京城的繁华,臣愿自告奋勇担当此任。”    “哈哈哈……”听完这话,宋闵公先是像周星驰那样爆发出一阵爽朗的怪笑,然后捂着肚子说:“大家听听,他说让他去。哈哈哈……一个囚徒!别人还不以为我们宋国人都死绝了!”    这句话就是那点火星!    怒不可遏的南宫长万终于忍无可忍了,他“腾”地一下,窜出两步,指着宋闵公大骂:“直娘贼,老虎不发威,你真把我当病猫了。今天老子就要你知道囚徒的厉害!”    宋闵公见南宫长万竟敢出言顶撞,也大怒,站起来回骂道:“大胆囚徒竟敢无礼!今天我就废了你!”说完便去抢南宫长万扔在旁边的戟。    南宫长万见状,就顺手抄起身边的博局,大步一跨,抢先挡在宋闵公的面前,不由分说劈头砸下。“嘭”的一声,宋闵公流血被面,倒在地上,不住地翻滚抽搐。南宫长万见他没死,又抢上一步,挥起醋钵似的拳头,朝他的头部猛击两拳,宋闵公登时气绝身亡。    众人不敢上前,四散惊逃。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宋闵公一再挑战南宫长万的心理极限,结果自取灭亡。    南宫长万见宋闵公已死,拿起自己的戟回身就往外走。走到门口,正遇着大夫仇牧。    仇牧问:“主公何在?”    “无道昏君,已被我杀了。”    仇牧不信,还以为他喝醉了在说酒话。南宫长万摊开血淋淋的双手给他看。    仇牧一看便即明白,骂道:“反贼,拿命来偿!”举起手中的笏板就向南宫长万击来。    南宫长万随手把戟往地上一丢,徒手迎了上来。左手一把将笏板打落,右手一挥击在仇牧的头部,把个脑袋打了个稀巴烂,嘴里脱落的三颗牙,朝旁边疾飞而去,深嵌入门内竟达三寸!    秀才遇到兵,说理说不清,打架更是打不赢。当仇牧遇到南宫长万,被打爆脑壳就是唯一的结局。    南宫长万从容拾起自己的戟,大摇大摆继续上路。走不多远,就遇到了带兵而来的太宰华督。华督是听说南宫长万弑君,来抓人的。    狭路相逢,南宫长万也不废话,挺戟就刺。在同一个大力士面前,华督享受了比仇牧更高的待遇,因为他挨了两戟,一戟被刺于车下,一戟被刺上西天。    华督一死,朝中大臣便通通地龟缩了,莫敢反对者。南宫长万就将宋闵公的一个堂弟公子游立为国君(无谥号,史称宋前废公),然后将宋闵公的亲儿子与亲弟弟们杀的杀逐的逐。  
  沙发!
  顶起!
  马克!
  其中,宋闵公的弟弟公子御说逃到了亳邑(今河南商丘市南)。    南宫长万就对公子游说:“公子御说这个人很有些能力,且又是故君的亲弟,他的存在对我们可是个极大的威胁啊。”    公子游就一傀儡,面对这个一伸手就能捏爆自己脑壳的大力士,哪敢放斗半个屁,就说:“一切凭君定夺。”    于是,南宫长万就派自己的弟弟南宫牛和猛获率兵围攻亳邑,要将公子御说杀死。    萧叔大心(宋国建立者微子后人,本姓子,因功后被封于萧,史称“萧叔大心”,为萧氏始祖)听说,就组织起逃亡在外的宋国群公子,又到曹国(今山东定陶一带)借了军队赶来求援。    萧叔大心的援军和公子御说率领的亳人内外夹击,宋军很快溃败。南宫牛被杀,猛获远逃卫国,军士尽降。    随后,公子御说和群公子率领降兵,打着他们来时的旗号,杀回宋国。来到睢阳城下,诈称南宫牛得胜回师,骗开城门,一涌而进。高喊“公子御说回国”,“捉拿反贼南宫长万”,“与余人无干”等语。    墙倒众人摧,此时不摧何时摧?本就不得人心的南宫长万这时已彻底沦为了孤家寡人,急得在街头乱窜。想回宫固守,但身边已无帮手;想携子游出逃,但他已被杀死。无奈,只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想到只有陈国与宋国关系一般,就打算逃奔陈国。又念家中老母在堂,于是又返身回家。    南宫长万回到家中,将八十老母扶上辇车,然后自己左手持戟右手推车,飞速奔逃。起先还有部分不知趣的士兵上前阻拦,但南宫长万手起戟落,挡者无不毙命。余人皆惧,没有再敢上前者。大伙儿只有眼睁睁地目送他逃逸。    宋国去陈,凡二百六十余里,南宫长万以手推车,一日便到,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无公害。    想不到,南宫长万不仅神力惊人,而且又有速度又有耐力,堪称古今罕有的全能选手。如果在今天,中国奥运代表团仅派他一人,相信拿的金牌数,亦能稳居前三甲。这样一来,倒能省出一批巨额的奥运战略资金和奖金,帮那些农村中小学建点像样的运动场和添制点像样的体育器材,真正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实现金牌大国和体育强国的双丰收。(顺便感叹一下)  
  沙发!
  欢迎,明晚更新!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亚edu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