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阳律师燕山酵母粉厂子多么

今天是:日 星期二
农历庚寅(虎) 二零一零年八月初三
发布日期:城阳区情网&&日&&来源:城阳区情网
第一章& 地 质
第一节& 地质形成
城阳区地处胶东半岛东南部,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为滨海丘陵地带区,位于中朝古陆胶辽地盾的南部,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的构造部位。整个区域在前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斜褶皱,震旦纪以后的地层褶皱覆盖层不甚发育,受断裂影响而形成单斜构造或舒缓的波状褶曲。在距今约0.8~1.29亿年的燕山运动晚期,形成区域上的地质骨架,以中生代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对区内影响最大,使陆台复活形成东南向为主的基底断裂和盆地,开始白垩纪沉积,并于中期相继有熔岩的喷发和花岗岩的广泛侵入,以断裂上升为主的喜马拉雅运动,加速了剥蚀沉积和地壳构造运动,构成境内的地质轮廓,东部由花岗岩侵入形成三标山山脉,西部由火山岩形成波状平原,中部为丘陵过渡带以及墨水河、白沙河、桃源河下游形成的小冲积平原三个截然不同的地质体。
第二节& 地 层
城阳地域属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一部分。由于地壳上升剥蚀,境内缺失古生界地层,主要分布的地层是中生界青山组和王氏组地层。以前金&夏庄&大枣园东北、西南向为界线,其东为崂山花岗岩的侵入体,其西的流亭、城阳、棘洪滩、上马、河套、红岛一带为火山喷发岩产物,包括凝灰岩、安山岩、玄武岩、流纹岩等,大都被第四纪地层覆盖。第四纪地层分布广,自东部山区向西部平原逐渐加厚,1~2米厚的残积层分布最广,白沙河、墨水河河谷中下游平原及滨海一带分布稍厚,在8~30米之间,多由砂土、砂质粘土、砂砾卵组成。
青山组& 分布在城阳&河套&红岛一带,分布面积有70平方公里,出露厚度250~2100米。其中的下亚组为一套中性火山岩,上亚组为一套酸性火山岩。
青山下亚组& 主要沿东部山区的叫儿埠&前桃林&仙家寨有零星分布,红岛东大洋火山岩带的南东、北西两缘,白云山、前韩家也有分布,出露面积有36平方公里,出露厚度616米。
青山上亚组& 主要分布在东山前&东旺疃,后楼村&女姑口&双埠村,东大山&前韩家一带和东大洋火山岩带的中部,分布面积有34平方公里,出露厚度315米。
王氏组& 主要分布在城阳&上马一带,分布面积有95平方公里,出露厚度 米。
压扭断裂& 域内华夏系构造压扭性断裂多发育在东部山区,控制花岗岩及岩脉的分布,规模较大,一般为北东南走向,主要有前金&夏庄&大枣园断裂、红岛&宁家断裂;新华夏构造压扭性断裂多发育在东北部、南部和西部,多为北东向,局部为北西向,主要有源头&罗圈涧断裂,近东西向有大涧&辛屯断裂、小涧&上马断裂、铁骑山&土寨断裂、后金&镂金石断裂等。另有,北东向及北北东向断裂,有北颜武&西温泉&崂山水库&沧口断裂、北高家庄&西躬家庄&即墨&红岛断裂,弧形断裂有即墨&城阳&萧家(红岛)断裂。地质资料表明,城阳地域在地质构造上是受控于断裂,影响中生界地层,产生的时代是燕山旋回后期,有的断裂一直延续到新生代,不仅控制地质构造的格架,而且也控制地下岩浆活动和火山口的分布。从地貌发育上看,是属于新地壳运动稳定区,但个别断裂带上具有一定的现代活动性。20世纪80年代初,地震工作者对即墨&城阳&红岛断裂的城阳地裂缝进行实地勘察确认,城阳地裂缝位于城阳断裂带内,分布于仲村、小周村至即墨市丰城之间,北北东向断续延伸100米,向地下延深10米以上。另外,夏庄&灵山卫断层也具有十分明显的新构造活动标志,地层为晚白垩系的青山组和王氏组,中生代晚期的女姑山、驯虎山火山口仍然残留在准平原上。胶州湾内钻孔最下部松散沉积物黄粘的C14年龄为年,属晚更新世。城阳地域由于地质构造的多次性活动,使周围岩石节理裂隙比较发育,新构造运动不强烈,一直处于地壳缓慢上升剥蚀夷平的过程中,形成新构造运动相对稳定的剥蚀型平原。整体地域在胶辽地盾之上,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虽临近沂沭断裂地震活动带,但因地质构造性质不同,历史上较少有四级以上地震发生,虽曾有小震、弱震的记录,但不是震中,仅仅反映城阳境外的断裂有活动给域内断裂连带的迹象,是地壳活动过程的一部分。断块活动虽是新构造运动的主要形式,但未形成地震灾害。在近代历史上,也一直未见有较大地震灾害的记录。
第二章& 地 貌
第一节& 地貌类型
城阳区东面靠山,西南临海,地势东高西低,自东向西分为山区、丘陵、平原三个不同地貌类型区。整个地势起伏不平,地貌呈东高、中平、西低的阶梯状,形成低山、丘陵、平原、洼地与海滩五个组合类型,分有裸岩石砾地、荒坡岭地、陡坡梯田地、缓坡梯田地、沿河平地、滨海滩地六个不同的地貌单元。东部为崂山余脉,多低山、丘陵,为崂山花岗岩侵入体;中部及西部的一部分是墨水河、白沙河、洪江河、桃源河、大沽河下游形成的小冲积平原,棘洪滩、上马、河套、红岛一带丘陵,系火山喷发岩产物,基底长期露于地表,为第四纪地层覆盖,分布广,地势平坦,区域广大,在西部还形成低洼、滩涂区。境内地质覆盖自东部山区向西部平原逐渐加厚,1~2 米厚的残积层分布最广,白沙河、墨水河中下游平原及滨海一带分布稍厚,约在8~30米之间,多有砂土、砂质粘土、砂砾卵石组成。
剥蚀山丘& 东部的惜福镇、夏庄街道办事处山地地域为切割剥蚀地貌类型区,地形起伏大,切割度深局部岩石裸露,山区沟壑纵横,花岗岩石节理垂直发育,多层分布,峰峦突兀,组成奇特的自然风貌,海拔在100~700米之间。东部低山丘陵区包括惜福镇、夏庄两个街道办事处地域面积8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5%,是城阳区东部的经济、林果、蔬菜基地,也是城阳区新开发的旅游风景观光区。
剥蚀堆积平原& 中部的城阳、流亭以及惜福镇、夏庄街道办事处的一部分地带,属平原剥蚀堆积地貌类型区。该地带丘陵起伏,多东西横亘,分布着白沙河、墨水河、惜福镇河及小水河的冲积层,形成沿河平原、丘陵、河谷、盆地相互交错,海拔在30~100米之间。中部丘陵平原区内包括城阳、流亭两个街道办事处地域面积130.1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3%,是城阳区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区。
冲积平原& 西部的棘洪滩、上马、河套及红岛街道办事处是洪冲积平原地貌类型区,由墨水河、洪江河、桃源河、大沽河冲积而成。该地带地貌低平,海拔在30米左右。西部丘陵平川洼地区包括棘洪滩、上马、河套、红岛四个街道办事处地域面积341.1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2%,是城阳区的水产、畜牧、工业、粮食区。
滨海低滩& 由于受燕山运动晚期花岗岩侵入和新构造运动剥蚀的影响,形成岛礁、潮滩及低地平原构成的滨海平原类型,以海积地貌为主,处于大沽河、洪江河、桃源河、墨水河和白沙河下游的海积平原的海潮滩地,宽度在3~5公里左右,坡度只在1&左右。红岛街道办事处宿流社区以西至大沽河口属淤涨型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红岛办事处东大洋社区北折而东又南至流亭街道办事处双埠社区前为充填型河口湾海岸。
第二节& 低山 丘陵
低山&& 以花岗岩山地构成的侵蚀剥蚀的低山地貌,因构造抬升出露地面,受流水侵蚀切割和风化剥蚀的作用,山地山峰尖峭,峰柱矗云,立壁悬崖,山坡陡峻,岭岫重叠,怪岩突兀,巨石叠垒,鬼斧神工的景石形神兼似,形成山谷与山脊交错,危岩与深涧相依,奇峰与幽谷交织的险峻奇观迭出的迷人景色。侵蚀剥蚀的山地一般海拔500~1000米,切割深度100~500米为低山,主要分布于惜福镇东侧的三标山山脉和夏庄的山区一带。
三标山& 位于惜福镇街道办事处东8公里,属崂山主峰崂顶之北的分支,以山巅为分水岭,是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办事处与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办事处的自然分界线,主峰海拔683米,地处北纬36?17&~36?18&,东经120?34&~120?35&,为南北走向,面积约25平方公里,植被覆盖面积约40%。三标山山岭走势属崂山山脉之始脉,自即墨市境南陲之鹤山起,向南进入城阳区境内,依次为三标山、二标山、大标山,再向南入崂山主峰境,在蜿蜒的海平面之西旁突兀耸立。三标山干脊突起,涧长壑深,山体怪石嶙峋,峰峦叠出挺拔,南、北山面山势险峻,东、西山面坡度较小,略为低斜,山中天然峡谷多,在山下的水场村之东北处,汇集岩石表层裂隙之泉水,为墨水河之发源地。古时候,因三座山峰秀丽挺拔,高矗云天,于南、中、北&一&字儿并列开去,远望形状恰似三个梭标,故名三标山。
大标山又名对儿崮,在二标山南侧,南北走向,主峰海拔660米,面积0.4平方公里,植被覆盖面积约30%。其名称含义同&三标山&条,为第一峰,故名。
二标山& 又名塔儿崮,在三标山南侧,南北走向,主峰海拔650米,面积0.2平方公里,植被覆盖面积约10%。其名称含义同&三标山&条,为第二峰,故名。
丘陵& 海拔50~500米,切割深度小于100米为丘陵。海拔200米以上者称为高丘陵,海拔200米以下者称为低丘陵。丘陵是城阳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各街道办事处都有分布。
大腿崮& 位于夏庄街道办事处东南3公里,东西走向,属石门山脉,主峰海拔433.8米,面积0.15平方公里,植被覆盖面积约40%。大腿崮雄踞锯齿牙西北山坡上,陡峭险峻,形似人的大腿,故名。
锯齿牙& 位于夏庄街道办事处东南3公里,东西走向,属石门山脉,主峰海拔400米,面积1平方公里,植被覆盖面积约40%。该山脊上有30余块东西排列的巨石,参差如锯齿,故名。
王乔崮& 位于惜福镇街道办事处东南4.7公里,东西走向,为三标山之西南支脉,主峰海拔427米,面积1.2平方公里,植被覆盖面积约40%。相传,明永乐年间,王、乔二氏曾避战于该处,故名。
铁骑山& 又名石城山,位于惜福镇街道办事处东北5.5公里,东西走向,为三标山之西北支脉,主峰海拔328.8米,面积1.5平方公里,植被覆盖面积约70%。该山与松山对峙而立,共扼李村至王哥庄公路,战略地位极其重要。铁骑山东汉时期称不其山。&俗传,鲁肃(三国名将)建旗于此&(语出《即墨县志》清乾隆甲申本);另传,唐王东征时,曾在山上插过铁(杆)旗,故名铁旗山,后又演化为铁骑山。
平岚& 位于夏庄街道办事处南3.2公里,东西走向,主峰海拔291米,面积0.33平方公里,植被覆盖面积约40%。该山诸山头之间有较平坦的山坳,故名。
抱虎山& 位于惜福镇街道办事处东南4.5公里,东西走向,主峰海拔170米,面积0.7平方公里,植被覆盖面积约60%。相传,古时,有人在山洞穴中抱过虎崽,故名。
丹山& 位于夏庄街道办事处西南5公里,南北走向,属石门山脉,主峰海拔135米,面积0.5平方公里,植被覆盖面积约25%。该山名称来历有二,一是此山孤立,故名单山;二是山石色红,故名丹山。
凤山& 又名凤凰山,是城阳区与即墨市的天然分界,位于惜福镇街道办事处西北2公里,南北走向,主峰海拔140米,面积0.6平方公里,植被覆盖面积约50%。相传,古时山上落过凤凰,故名。
白云山& 位于城阳街道办事处东北5.2公里,南北走向,主峰海拔61.3米,面积0.5平方公里,全部辟为梯田。因该山阴天时,山顶经常云雾缭绕,故名。
黄埠岭& 位于夏庄街道办事处西南3公里,西南东北走向,海拔60.5米,面积0.5平方公里,全部垦为农田。因古时在山上建过狼烟台,岭土黄色,故名。
女姑山& 位于流亭街道办事处西5公里,胶州湾东岸,东北西南走向,海拔59.2米,面积0.5平方公里。相传,山西麓有&点将台&,并有一庙,主神是赵公明(即赵玄坛,又称赵公元帅)的妹妹,尊为&女姑&,故称女姑庙,山以庙命名为女姑山。
虎守山& 位于红岛街道办事处中部,是红岛街道办事处驻地。山呈圆形,面积0.3平方公里,海拔56.1米,是该岛最高地。相传,古时曾有一只老虎住在此山,故名。
第三节& 平原 洼地
平原& 域内平原系山地至海湾的过渡类型,是由被侵蚀剥蚀的低山、丘陵与河冲积、洪冲积而构成的。主要分布在流亭、城阳、棘洪滩、上马、河套、红岛街道办事处,惜福镇与夏庄街道办事处也有分布。高度一般在海拔10~50米之间。
河冲积平原& 主要分布在白沙河、墨水河、洪江河、桃源河、大沽河流域,在河流的中、下游方位,城阳、流亭、棘洪滩、上马、河套街道办事处的河冲积平原带宽度在数百米至数千米之间。在河流的中、下游处,形成较为开阔的小冲积平原。在三标山以西的惜福镇以及石门山以北的夏庄一带,由于近山和惜福镇河及小水河等河水的作用,小平原带外围于山谷中迂回弯曲展布,在山前地带形成小型扇形冲积平原。河床两侧发育有高出河床2~4米的河流阶地,地面坡度1~2&。河床冲积物厚10米左右,个别地段达20米,具有双层结构,上部多为粘质砂土,河床内为砂砾石,下部为砂砾石层,海拔在20米左右。
洪冲积平原& 西部的棘洪滩、上马、河套和红岛街道办事处及中部的城阳街道办事处的一部分,为洪冲积平原地貌类型区,由洪江河、桃源河、大沽河、墨水河冲积而成。平原形状是由山口向下边的沿海逐步展开,形成扇形状。该区域地形低平,微微向河床和海滩低倾,坡度约为2&左右,堆积物有15~20米,具有双层和多层结构,上部以粘质砂土和砂质土为主,下部为砂砾石层,海拔在30米左右,面积约有292.8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4.1%。
洼地& 位于桃源河和墨水河的下游流域,分布在城阳街道办事处皂户社区和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南万社区、赵家堰社区至河套街道办事处山角社区一带,上部以粘质砂土和砂质土为主,下部为砂砾石层。
第三章& 气 象
第一节& 气候特征
气候特点& 城阳区地处青岛市区北部,中西部为河冲积平原,东部为低山丘岭,西南部濒临胶州湾,属中纬度区域,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海洋季风气候的共同影响,区境空气湿润,降水适中,雨热同季,气候宜人。区境年平均气温为13.6?C,各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为26.0?C,1月份最底为-0.4?C,气温年平均日较差为7.2?C,极端最高气温39.5?C,极端最低气温-11.8?C。年平均降水量为652.8毫米,降水量最多年份为2005年,达825.1毫米。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以东南风出现频率最高,是区境的主导风向,其次为西北风,累年最大风速达25.0米/秒,极大风速达38.1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66%,日照时数2191.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6%,蒸发量为1611.3毫米,雾日为19.8天,降雪日数为9.6天。区境东西狭长,西南临海,东临山丘,受不同地理环境影响,气象要素的变化有一定的区域差异,区境东北部春夏季气温偏高,秋冬季气温偏低,其中5、6月份,11、12月份的东、西平均温差达1.2?C左右,年平均风速偏小,雾日偏少,霜冻偏早。
春季(3~5月)& 季前冷空气活动频繁,区境天气多南北大风,乍暖还寒,3月中旬之后,霜终雪止,雨雾渐强,气温日见回暖。由于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春来迟缓。物候季节自4月10日开始,至7月1日结束,相对应节气&清明&至&小暑&,历时84天,天朗气清,温暖宜人,百花盛开,绿茵遍地,是区境气候一年之中最佳时期。
夏季(6~8月)& 受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区境内盛行偏南风,天气潮湿,略显闷热。汛期一般在6月底或7月初开始,于9月上旬结束,多雷阵雨天气。8月份是全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0?C,日最高气温&30?C的日数季平均为31.2天。夏季是重大天气灾害的多发季节,偶有热带气旋侵袭,可带来大风、暴雨和风暴潮。日,第9号台风登陆城阳区,造成较大损失。7月2日为物候季节夏季开始,至9月10日结束,共计71天,相对应节气&小暑&至&白露&。
秋季(9~11月)& 秋季是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节。区境降水骤减,气温日渐下降,多秋高气爽天气,昼夜温差较明显,季后期冷空气活动加强,霜雪初降,寒气随至。秋季暴雨稀少,但个别年份仍有较大降水出现。日,时至深秋,竟出现90.6毫米的暴雨天气。9月11日,物候季节秋季开始,至11月7日结束,历时58天,相对应节气&白露&至&立冬&,是四季中最短的节气。
冬季(12月~翌年2月)& 区境常受冷空气侵袭,多偏北大风,并伴有降温和雨雪,1月份平均气温为-0.3?C,是全年月平均唯一在零度以下的月份,日平均气温&0?C日数年平均为72.6天,日平均气温&-5.0?C的日数年平均19.8天,累年最大积雪深度为日暴雪,积雪深度达20厘米,最大冻土深度为日,深达49厘米。1988年以来,区境冬季升温明显,其中2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达1.5?C,多次出现了&暖冬&现象。11月8日,为物候季节冬季开始至翌年的4月10日结束,历时154天,相对应节气&立冬&至&清明&,是四季中最漫长的季节。
第二节& 气象要素
气温& 区境年平均气温13.6?C,年平均日较差7.2?C。8月份气温最高为26.0?C,7月下旬至8月中旬,各旬平均气温均在25?C以上,是全年最热时期;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0.4?C,1月中旬到2月上旬,各旬平均气温都在0?C以下,是全年最冷时期,自2月中旬开始,气温回升至0?C以上。近50年来,区境气温的年际变化可分为两个时期。其中,自上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是区境气候的温冷时期,年平均气温为12?C,日的极端最低气温曾降至-15.5?C,为建国后最低;自年是区境气候的温热时期,年平均气温升至13.5?C,日的极端最高气温达39.5?C,为建国后最高值。全年各月中2月份升温幅度最大,平均比常年(0.6?C)偏高1.5?C,8月份升温幅度最小,仅比常年(25.5?C)偏高0.6?C,是近时期冬季变暖之原因。
界限温度和积温& 界限温度是标志某些物候现象,季节开始和终止的温度指标。积温又称&度日&,是农时活动中常用的指标之一。降水& 区境年平均降水量为652.8毫米,12月、1月、2月降水稀少,7~8月为区境降水的高峰期,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48%,因降水多由雷阵雨形成,故降水量的年月分布差异较大。全年&5毫米降水日数平均为27.6天,&25毫米降水日数平均为7.1天,&50毫米降水日数平均为1.6天。近50年来,区境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年是区境多雨期,年平均降水量为828.3毫米,其中1975年出现最大年降水量为1426.1毫米;年是区境少雨期,年平均降水量为564.9毫米,1981年降水量为273.2毫米,为降水量最少年份;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52.8毫米,基本正常。
风& 区境年平均风速为2.9米/秒。全年中,4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为3.4米/秒,9月份平均风速最小,为2.4米/秒。最大风速出现于日,为东南风25.0米/秒,极大风速出于日,为东南风38.1米/秒。全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其次为西北风,东北风和西南风出现较少。区境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0.6天,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温带气旋,夏季热带气旋和强对流天气,冬季强冷空气等影响区境时。
雾& 区境年平均雾日20天,各月均有雾出现。5~7月雾日较多,月平均5天,8~11月雾日较少,平均3天。影响区境的雾主要是&海雾&,漂流入境,雾浓时沿海一带能见度仅为百余米,成为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天气因素。区境中东部由于受低山、丘陵阻挡,雾日明显少于西南部沿海区域。
湿度& 区境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7%。全年中6~8月湿度较高,平均为74~80%,其它各月为59~68%。累年平均相对湿度&30%的日数为34天,主要出现在12月至5月的冬春季节;相对湿度&90%的日数平均为26.8天,主要出现在6~8月。
霜冻& 区境年平均霜日为41天,初霜日平均在11月21日,终霜日平均在3月21日,有霜期年平均日数为122天。区境东部受山区影响,初霜期提前近一个月。
第三节& 物 候
城阳区生物及非生物在因受气候变化而反映的物候变化属暖温带物候规律。域内虽因山麓、海湾等小气候的影响,但物候表现时间差距不大。
第四章& 水 文
第一节& 地表水
水量& 域内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储量以及丰枯的变化直接受大气降水控制,因而呈现出降水数量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地表水资源数量变化的特点。据相关水文资料计算,全区平均地表淡水资源总量为11432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55立方米,降雨量处于山东省的高值区,仅为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属严重贫水区,正常年份可以基本满足农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用水。唯因大气降水变率较大较多,常常出现春、秋、冬季干旱和夏季洪涝的现象,尤其是干旱缺水,有&三年两旱&或&五年三旱&之说,用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水质& 根据《青岛市水环境监测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对境内具有代表性的8个站点进行水质控制和监测,对其水样进行详细全面的化学分析,项目包括:离子、毒物、有机污染和pH值及总硬度。其结果是,除个别地方工业废水污染和地质影响水质低劣外,其余均为良质水,综合评价大都是II、III、IV级水,均可作为生活饮用水的供水水源地。在所监测的河道站中,白沙河双元路桥水质符合III类水质标准;墨水河双元路桥、青胶公路桥符合超V类水质标准;书院水库水质符合II类水质标准;虹字河水库、云头崮水库水质符合II类水质标准,水质较好。三个水库为供水水库,按生活饮用水标准对其进行分析评价,除总大肠菌群超标外(符合国家对淡水净化前水源水质指标的要求),其余各项指标均完全符合国家的饮用水标准。
河流& 域内的河流均发源于沿海诸山区丘陵,均为外河入海河流,且多是自成体系、独立入海的季风区雨源型滨海河流,水系的发育和分布明显受地形、地貌的控制,河流特点是源短、流急,比降低。夏、秋两季汛期,水量较为充沛,暴风骤雨时,河中洪水宣泄入海,往往遇大海潮时与胶州湾海水顶托,在河口处易形成水灾,不利于水资源的蓄存和调配运用;冬、春两季基本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主要河流有白沙河、墨水河、洪江河、桃源河和大沽河5条河流。
白沙河& 是青岛市主要水源地之一。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因河床沙粒系花岗岩石风化而成,含有石英,色白,故名白沙河;二是以河下游的流亭村附近的白沙村(该村于1939年日寇修流亭机场时迁移)而命名。白沙河发源于崂山主峰巨峰北麓的天乙泉(系矿泉水),境内河流为中、下游河段,中游河宽约为200米左右,下游河宽约为300米左右。河流自东向西经崂山区北宅街道办事处流入崂山水库进城阳区境,流经夏庄街道办事处夏庄、营里、黄埠社区和流亭街道办事处洼里、仙家寨、流亭、赵村、港东,在西后楼社区入胶州湾。干流全长33公里,总流域面积215平方公里,境内干流长13.9公里,流域面积118.8平方公里。上游一般常年有水,下游河道顺直,冬季、春季断流无水。1958年,在夏庄以东的张普山和河北岸的小风口山之间,筑坝腰截白沙河,建成崂山水库。纳主要支流有小水河、峪河、惜福镇河、赵哥庄河。
墨水河& 又名淮涉河、石桥河,因流经即墨市故城而得名。其主要发源地有三,一是惜福镇东的三标山,另两源是即墨市境的马兰岭和莲花山。河流由南向北流经即墨市城关折向西南,自城阳区城阳街道办事处西城汇社区北入区境,再向西8公里至京口社区西、皂户社区入胶州湾。境内河宽30米,坡度较大,大水时流势湍急。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人工加筑河堤,河道稳固。干流全长41.52公里,总流域面积317.2平方公里,域内干流长12公里,流域面积61.08平方公里。纳主要支流有葛家河、虹字河。
洪江河& 位于棘洪滩街道办事处东。因该河流域及河床多为红褐色土层,每逢雨后河水呈绛色,水清时,河底沙粒也呈红色,又名&红沙河&,俗称&红绛河&,后不知何故演变谐音为&洪江河&。该河发源于即墨市马山西侧,由北向南经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办事处河南头社区入区境,进南万社区又南流2公里入胶州湾。干流全长6公里,总流域面积53.2平方公里,境内干流长3.5公里,河床宽50米,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
桃源河& 又称那河,因发源于即墨市的普东乡桃行村而得名。河流由北向南经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办事处赵家堰社区入区境,经毛家、魏家庄、黄家庄社区,再入上马街道办事处林家、王林庄社区,后入河套街道办事处大涧、小涧至下疃社区西北与大沽河汇流入海。干流全长34.7公里,总流域面积308平方公里,境内干流长19.5公里,河床平均宽度约60米,流域面积73.6平方公里。
大沽河& 古称沽河、姑河,也称南胶河,后演化称大沽河。主流发源于烟台市招远阜山西麓,由北向南经城阳区河套街道办事处大涧村北入区境,在罗家营社区西南入胶州湾。干流全长179.9公里,总流域面积4655.3平方公里,境内全长10公里,河道平均宽200米,流域面积14平方公里。大沽河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河流,上游建有产芝水库,是青岛市的主要水源地。
水库与塘坝& 为利于地表水资源汇集,域内已建成中型水库1座(书院水库),小(一)型水库2座(云头崮水库、虹字河水库),小(二)型水库12座,塘坝110座,控制流域面积43.52平方公里,总库容2221.2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590.9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39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1千公顷。另外,有建在域内的青岛市供水工程水库2座,其中崂山水库库容量5601万立方米,棘洪滩水库库容量1.46亿立方米,不仅是全青岛城市用水的水源地,而且也是防洪储水的重要设施。域内水库与水坝由于受库容量的限制,在发生较大洪涝天气时,为保水库的堤坝安全,库中多余的淡水被迫泄出,形成滚滚洪流,喧闹入海。
第二节& 地下水
水量& 境内地下水为第四纪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风化带中的裂隙孔隙水,全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利用量为3980万立方米。第四纪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在东部惜福镇、夏庄一带的山区山前、河肩地带以及西部滨海地带,含水层沿地下水流向自上而下逐渐加厚,由单层结构变为多层结构,由粘性沙、卵石变纯细、中粗粒卵石互层,透水性由弱到强、水力坡度由大变小,垂直于地下水流向含水层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呈条带状。该含水组含水丰富,属渗入径流型,地下水流向基本与地形坡度一致,局部因受河道的影响有所不同。经计算,全区山丘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利用量为298万立方米。基岩风化带孔隙水主要分布在西部火山岩地带,广泛分布于棘洪滩、上马、河套、红岛一带坡状平原区以及东部低山丘陵区。含水层多呈风化裂隙及断裂带构造裂隙,风化层厚度一般在8~15米。由于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含水层差异较大。经计算,平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3682万立方米。
水质& 白沙河流域受山泉补给,中上游地区仅受农业污染,地下水水质尚好。下游地区由于河床采砂使得卵石层裸露,从而加速了污染物的入渗速度,矿物含量有所增加,加上乡镇企业的迅速增加,也加大了污染。从郝家营、高家台两处地下水监测结果显示,两处水质均极差,均属于V类水,分别出现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等超标。墨水河中游的古庙头社区的地下水水质较好,没有超标物质出现,水质符合II类。城阳、红岛、棘洪滩三处海水入侵监控井的检测结果看,氯离子含量均未达到入侵的标准,且变化不很明显。
第五章& 海 域
第一节& 海 岸
海岸线& 域内海岸伸展在流亭、棘洪滩、上马、河套、红岛5个街道办事处的濒临胶州湾的地带,南端起始于流亭街道办事处的双埠社区前,向北至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南万社区南、向西至棘洪滩街道办事处的古岛社区、又向南至红岛街道办事处东大洋社区,又向西至河套街道办事处潮海西社区,后至大沽河口,海岸线长91.65公里。
浅海滩涂& 域内浅海滩涂位于胶州湾北岸,年均温度适宜,咸水资源丰富,海域滩涂广阔,多为泥沙地,水质肥沃,营养盐含量高,补充源充足,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发展滩涂养殖的优良海区。2005年,浅海及滩涂总面积10666.67公顷,均为可利用面积,已开发并利用888.08公顷,还有潮间带滩涂面积2000余公顷尚未开发利用。
第二节& 海 水
表层盐度& 冬季,表层盐度分布比较均匀,大于31.80&;春季,海水盐度普遍升高,5月,全湾介于31.99~32.44&之间;夏季,海水盐度介于31.88~32.33&之间;秋季,海湾的盐度比夏季有所增高,11月,介于32.00~32.33&之间。一年中,海水盐度几乎都处于垂直的均匀状态,全年最低值约31.60&,多出现于降水盛期的8~10月,最高值约32.44&,一般出现在5~6月,月平均盐度的季节变幅最大值为5.06&,最小值仅为0.47&。
表层温度& 海水水温的分布和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水温最低,2月,表层温度介于2.3~3.0?C之间,水温垂直分布比较均匀。春季水温迅速升高,5月,海水表层水温在14?C以上,湾中央深水区在13?C以下,6月,海水表层出现明显的温跃层,最大强度可达0.96?C/米。夏季,海湾的表层温度在25.0~27.3?C之间,近岸区水温在26?C以上,湾中央深水区在25?C以下。秋季,海湾的水温迅速降低。11月,表层水温降至9.6~14.1?C,湾中央区在13?C左右,表、底层间温差小于0.5?C,水温趋于垂直均匀状态。全年,海水表层平均温度为13?C左右。
第三节& 海 底
胶州湾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总体上呈簸箕形。域内海域大体位于簸箕口处,海底地形总体由东面和北面向胶州湾中心倾斜,平均坡度1~2&(在大沽河口和红岛南岸低潮线至海湾中部20米等深线之间,平均坡度分别为2.0&和2.1&)。海湾因周边陆地无大河急流带入泥沙,湾内主要松散的沉积物厚度不大,大致分为三层,上部为沙质淤泥质土层,中部为亚粘土层,下部为沙砾层。沙砾层的下部为风化岩。海积和海冲积物分布在5米等深线以下的滨海平原由灰色、灰黑色的淤泥质粉沙和粉沙质淤泥组成。其中,白沙河口为细粉沙;女姑山一带为中粗沙;红岛前海湾、外沿为沙砾,里为泻湖沉积,主要岩性为亚粘土和亚砂土;泥粉沙主要分布大沽河口,泥含量45~55%, 粉沙含量37~43%;粉沙质淤泥主要分布在大沽河海域和红岛海域。
第四节& 潮汐与潮流
潮汐& 城阳区沿海是青岛近海的潮汐类型,属于正规半日潮,每个太阴日里(24时48分)出现两次高潮、两次低潮。高潮出现在月亮中天后4小时50分,低潮出现在月亮中天后11小时零2分。形成时间的粗算公式为:
高潮时间(时)=〔当日农历日期-1(如农历为十六日以后则应减15)〕&0.8+5
低潮时间(时)=高潮时间的前后6小时
每个月之中每日的涨落之高低也不尽同。按农历计算,一般规律是:初五小,十三大,二十小,二十七大,谓之&四信&,每信七天,每月四信。二十七日起信,大潮开始,到初三、十八最大,初七、二十三最小,大潮涨落俱大,小潮涨落俱小。大潮后三日续大,小潮后三日续小。沿海居民积多年之经验,有&初一十五正晌干,初八二十三正晌干&、&初一十五两头圆,初八二十三两头圆&以及&初三潮,十八水&、&十月一晒干底&的民谚。可每遇飓风或风暴潮时,民谚的说法就不准确,则有例外的反常情况出现。
潮流& 城阳海域地处胶州湾北岸。当大海潮流涌入海湾口后,得到充分的扩张,呈辐射状向海湾里伸展,湾内潮流主轴是呈南北方向又向东西两侧流动。在胶州湾中央部分,潮流向正北方向流动。此时,整个湾内的涨潮流速达到最高,最大涨潮流流速为84厘米/秒。潮流到达域内海域为南北往复流,潮流性质属典型的正规半日潮,涨潮时间流向左旋(东北)方向明显。东部平均水深约5米上下、西北水深2米上下。潮差为1.9~3.5米,最大潮差6.87米,潮流为往复半日潮流。大潮差发生于朔或望(上弦或下弦)日后2~3天,8月份潮位比1月份潮位一般高出0.5米。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涨潮流速一般大于落潮流速,涨潮流历时短,落潮流历时长,两者相差1小时,最大涨(落)潮流出现在涨(落)中间时刻,高潮与低潮流速最小,也为转流时刻,水流势较强,利于海水物质扩散。
第五节& 岛屿 岩礁
域内岛屿与岩礁分布在红岛海域,其岩石岸由火山岩构成,属典型的侵蚀基岩海岸,全新世早期海岸线遗迹保存完整,地貌界线明显,海蚀崖低而陡,相对高度在10米以下,海域只有一个小岛和三个岩石礁。
冒岛& 位于红岛街道办事处东南方向, 地处北纬36?11&,东经120?18&,距陆地最近点0.8公里,面积0.1平方公里,海拔11米。由于岛子小,在高潮时仍有岛尖露出水面,故名冒岛。
西沉礁& 位于红岛街道办事处东南方向,地处北纬36?10&,东经120?17&,距陆地最近点0.5公里,南北440米,在落潮时露出水面2.8米,因礁石形状似卡腰葫芦沉落在水中而得名。附近盛产红岛金蛤。
磨石礁& 位于红岛街道办事处东南方向,地处北纬36?10&,东经120?18&,距陆地最近点1.2公里,呈圆形,面积约0.09平方公里。因礁石可磨刀具而名。1964年,原崂山县水产局在礁石建灯标1座,照射半径15公里,1972年拆除电池闪光灯。时下,礁石只遗留下石质灯座。
母猪岩& 位于红岛街道办事处东南方向,地处北纬36?10&,东经120?18&,距陆地最近点1公里,面积约有0.25公顷,落潮露出水面2.6米,因礁石椭圆形像母猪而名。
第六节& 海 湾
双埠湾& 位于流亭街道办事处双埠社区南,湾口南向,沙底平坦,低潮时船搁浅,避风条件较好。周围建有滩涂养殖场。
东大洋湾& 位于红岛街道办事处东大洋社区南,簸箕式敞口湾,忌东南风,泥沙底,浅滩,低潮时船搁浅,避风条件好,红岛街道办事处南部渔村船只来此停泊卸港。
西大洋湾& 位于红岛街道办事处西大洋社区东南,湾口西南向,泥沙底,高潮水深4米,低潮时1.5米,避风条件好,东南风海浪较大。1980年,建成南北向码头,堤长230米,高5米,港湾面积0.49公顷,可泊20马力渔船40只,2000年扩建后改称红岛渔港。
潮西嘴子湾位于红岛街道办事处虎守山南2.5公里,西向敞口湾,泥沙底,滩浅平坦,低潮时船搁浅,避风条件好,红岛街道办事处西部渔船来此卸港。
潮海湾& 位于河套街道办事处潮海东社区南,湾口南向,泥底,浅滩平坦,低潮时船搁浅,避风条件好,河套街道办事处南部渔船来此卸港。
邵哥庄湾& 位于红岛街道办事处邵哥庄社区东,泥沙底,平坦,低潮时渔船搁浅,避风条件差,邵哥庄、小庄等社区渔船来此卸港。
后阳湾& 位于红岛街道办事处后阳社区东,建于1949年。原有南北两码头,南码头长100米,高8米,石质,时下已风化腐蚀。北码头只剩高1米许的石埂子。湾口东北向,忌同向风,泥沙底,避风条件差。
第六章& 土壤 植被
第一节& 土 壤
域内土壤主要是中生代花岗岩酸性岩类及喷发熔岩基性类,其母质有洪积冲积物、河流冲积物、河海相沉积物和现代残积物。土壤由东向西主要分布着棕壤土、潮土、砂礓黑土和盐土。2005年末,全区土壤总面积4.1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7%。
棕壤土& 面积2.66万公顷,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63.5%。棕壤土广泛分布在全区,土体发育完整,呈微酸性反映,主要有林地壤土、棕壤性土、棕壤及潮棕壤等几种。棕壤及棕壤性土在东部山区,惜福镇街道办事处、夏庄街道办事处以东分布较广;棕壤土多集中在中部丘陵、河套街道办事处及红岛街道办事处部分山麓和岭根地带,肥力中等,宜种小麦、玉米、地瓜、大豆等;潮棕壤集中在流亭街道办事处、城阳街道办事处中西部平原地区,属高产土壤类型。
潮土& 面积0.79万公顷,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18.9%。主要分布在上马、河套、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局部地带的河流沿岸及近海平原,土层深厚,保水保肥。
砂姜黑土& 面积0.47万公顷,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11.3%。砂姜黑土类发育在浅海沼泽沉积物上,主要分布在上马、河套、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局部地带的河沿岸,呈现南北向、条带状,地势平坦,易发季节性碱渍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盐土& 面积0.27万公顷,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6.4%。盐土类主要分布在棘洪滩、上马、河套、流亭、红岛街道办事处局部地带的河流入海处低洼平地,土壤含盐分高,地下水矿化度高,含盐约0.085~2.98%,仅生长碱蓬、芦苇等耐碱植物。
第二节& 植 被
城阳区地处亚热带之终,北温带之始,又濒临黄海之滨,气候温和湿润,宜于南北方多种植物的生长。由于境内地形复杂,形成山区、平原、滩地三大类型,小气候差异有所明显,因而植被分布的密度也不尽一致。
木本类& 包括阔叶林木和针叶林木类植物,主要常见的有耐冬、锦熟黄杨、棕榈、洋玉兰、南天竺、五叶木通、木犀等。落叶阔叶树木主要有茅栗、野茉莉、山胡椒、白檀、忍冬、金楸、银楸、苦楝、臭椿、绒毛白蜡、蜡条、水杉、柳树、毛白杨、泡桐、刺槐、榆树、三倍体毛白杨、窄冠毛白杨、藤本植物、椴、栎、辽东桤、黄荆、荆条、胡枝子等;针叶木类有赤松、黑松、日本落叶松、桧柏、侧柏、金钱松等。主要分布在东部惜福镇与夏庄街道办事处山区一带,林木、灌木与杂草等杂交互生,密度参差不一,阔叶林木与针叶林木的数量众多。
草本类& 野草、草花、药类植物主要常见的有黄背草、野谷草、结缕草、羊胡子草、白茅、地榆、百里香、丝石竹、柴胡、枯梗、玉竹、元胡、远志、野菊、百合、石苇、华北绣线菊、映山红、天目琼花、多花蔷薇、锦带花、山草等,主要生长在丘陵、荒山、荒坡、冲沟、峪谷、河旁以及疏林孤树下,是具有相当优势的植物植被,能积累丰富的有机质,对涵水保土起到良好的作用。
沙滩植物& 主要有用筛草、白茅、节骨草、狗尾草、三棱草、鸟眼草、刺儿草、蒲公英、苦菜、荠菜、灰菜等形成的植被,对土地覆盖的密度稀疏不一,主要分布在沿河沙滩与田野间。该类植物在沙滩能起保土固沙的作用,在农田则被视为有害杂草。沙滩盐地植物主要有碱蓬、碱蒿、芦苇、柽柳、獐毛草、大米草等,群落覆盖密度一般在70~80%之间(但也有其它覆盖密度不同情况),主要分布在流亭、棘洪滩、河套、上马、红岛街道办事处沿海的含盐沙滩地带,能起固沙保土的作用。
第七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全区土地总面积55299.87公顷。经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有宜耕土地类16584.9公顷,宜耕荒地类199公顷,宜林土地类6382.14公顷,宜园土地类2132.74公顷,宜水产养殖土地类7902.22公顷,宜城镇建设土地类721.23公顷,未评价土地类21337.62公顷。
耕地城阳区耕地总面积16651.51公顷,其中宜耕土地16584.9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99.6%,占土地总面积的30%。宜耕土地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土层厚度大于30厘米,坡度小于25度,有机质大于0.6%,土壤质地多为壤质土,分为三个适宜等。
宜耕一等地& 面积6523.09公顷,占宜耕土地类的39.3%。该类地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质地好,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能,水浇条件较好,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或蔬菜,是稳定高产的良田。广泛分布于东部的惜福镇、夏庄、流亭、城阳四个街道办事处。
宜耕二等地& 面积624.6公顷,占宜耕地类的39.9%。宜耕二等地水肥性能较好,土壤质地多为壤质,土层较厚,但对农作物有一些选择性,水浇条件一般,有轻度侵蚀,农作物可一年两作或两年三作。主要分布在棘洪滩、上马、河套三个街道办事处。
宜耕三等地&总面积3437.21公顷,占宜耕土地类的20.8%。宜耕三等地对作物有较强的选择性,适宜种植耐旱耐碱作物,可一年一作或两年三作,土层浅,土壤质地较差,易受干旱或涝害,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红岛、河套两街道办事处。
荒地& 耕地后备资源的宜耕荒地类有110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主要分布在各街道办事处山地、洼地与海地荒滩。城阳新城区的建设及各工业园区建设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后备资源宜耕荒地类土地已成为一方开发热土。
林地& 宜林土地面积6382.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5%,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丘陵地。
宜园地& 园地面积2132.7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6%,主要分布在惜福镇街道办事处、夏庄街道办事处的山地丘陵和各街道办事处低洼地。
宜水产养殖地面积为7902.2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3%,其中坑塘、水库占203.51公倾。主要分布在惜福镇、夏庄、流亭、棘洪滩、河套、红岛等街道办事处的洼地地带。
城建地& 宜城镇建设土地类面积721.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3%。主要分布在全区8个街道办事处中心的周边地带。
未评价地& 未评价土地类包括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河流、沟渠、水工建筑物、裸岩砾石地、田坎和其他未利用地,总面积21377.6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7%,主要分布在各街道办事处的未开发地带。
中低产地& 标准为粮食每亩单产400~500公斤,400公斤以下为低产田;花生每亩单产200~250公斤为中产田,200公斤以下为低产田。中低产田主要分布于棘洪滩街道办事处、上马街道办事处、河套街道办事处及红岛街道办事处。
低产林地& 指有林地郁闭度大于30%的生长不良、长势衰落的林地和中龄分阶段年材积生长量在3立方米/公顷以下,慢生树种1.5立方米/公顷以下的用材林。低产林主要分布于惜福镇街道办事处、夏庄街道办事处。
备用地& 全区备用土地资源主要包括荒山、荒地、盐碱地以及其他地类(主要为苇地),全区8个街道办事处各有分布,共计3071.7公顷,其中可开发成耕地1107.9公顷,园地6.63公顷,林地210.3公顷,水产养殖1638.8公顷。
第二节& 气候资源
光能资源& 城阳区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20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量平均值60.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5~6月份辐射量28.9千卡/平方厘米,3~11月份辐射量103.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622.3小时,其中5月份为268小时,12月份为187.5小时,3~11月份为2050.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达60%。不仅有利于人类居住、动物生存和作物生长,也有利于各种光能源设备的推广与使用。
热能资源& 全区历年平均气温在11~12?C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中旬~8月上旬,温度为20~30?C之间,稳定通过0?C的日数共有296天,积温为4549.4?C。域内热能资源的利用已有广泛的推广与普及,以数以万计的大、小型太阳能热水器和大、小型太阳能蔬菜大棚及部分交通信号灯以及其它太阳能设备的利用与开发,展现出热能资源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风能资源& 城阳区地处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已被列入全国风能资源的丰富区之一。以有效风能(4~20米/秒)计算,历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240.3瓦/平方米,有效风能时间年平均达6485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4%,可为风力发电以及其它风能资源器具的利用与开发提供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第三节& 淡水资源
资源总量全区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8259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4743万立方米,两者之间的重复量为1815万立方米,淡水资源总量为11432万立方米,全区多年平均产水模数为27.3万立方米/ 平方公里。
资源利用& 经计算,全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是,当保证率P=50%时,水资源可利用总量6049万立方米;当保证率P=75%时,水资源可利用总量5388万立方米;当保证率P=95%时,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705万立方米。
河川径流& 根据历年河川径流资料显示,全区河川径流量8259万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197.1毫米。河川径流主要是由降水补给,降水不均匀,年径流深地域分布不均匀,总的分布趋势基本同降水量一致。由于河川径流受下垫面的影响十分明显,年径流深地域分布的不均匀性比年降水量地域分布不均匀性更大。水文资料显示,其特点一是年际变化,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Cv值一般在0.7~1.0之间,变化的总趋势是由东向西逐渐增大,年际变化幅度大,出现丰枯交替现象,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的情况往往发生;二是年内分配,河川径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年内变化十分剧烈,汛期洪水暴涨暴落,易形成水灾,枯水期径流量很小,甚至断流。丰水期(6~9月)的年径流量约占全年平均数的70~80%。最大月径流量一般出现在7~8月份,占多年平均数的60%左右。枯水期(10月至翌年5月)的径流量仅占多年平均的20%左右。
地表水利用& 1座中型水库(即书院水库)流域面积11平方公里,兴利库容1080万立方米。保证率P=50%时可利用水量为360万立方米,P=75%时可利用水量为299万立方米,P=95%时可利用水量为160万立方米。2座小(一)型水库(即云头崮水库、虹字河水库)总流域面积10.56平方公里,总兴利库容214万立方米。12座小(二)型水库总流域面积21.96平方公里,总兴利库容308.8万立方米。107座塘坝总蓄水190.4万立方米。拦河闸(坝)11座,拦蓄能力530万立方米。当塘坝保证率P=50%时可利用量为125.7万立方米,P=75%时可利用量为88万立方米,P=95%时可利用量为57.1万立方米。当拦河闸(坝)保证率P=50%时可利用水量为901万立方米,P=75%时可利用量为530万立方米,P=95%时可利用量为212万立方米。全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当保证率P=50%时,为1883.4万立方米;当保证率P=75%时,为1282.9万立方米;当保证率P=95%时,为553.6万立方米。地表水可利用程度,以现状不同保证率可利用水量与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相比较,全区不同保证率可利用量占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为:当保证率P=50%时为22.8%;当保证率P=75%时为15.5%;当保证率P=95%时为6.7%。白沙河崂山水库下游区及墨水河区是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流域区。当保证率P=50%时,白沙河区为33.5%,墨水河区为30.8%,而大沽河区为35.6%。
地下水利用& 全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利用模数为9.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可利用量为3980万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量的84%。白沙河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利用模数为12.1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可利用量为1991.2万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量的90%,崂山水库下游区地下水开采系数为0.95,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是局部严重超采的地区之一。墨水河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利用模数为11.4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可利用量为808.6万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量的66.8%,下游区开采系数为0.95,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大沽河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利用模数为6.39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可利用量为1180.2万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量的69.7%,开采系数为0.92,地下水开发困难。
地下水补给域内地下水补给主要包括降雨入渗补给、山前侧渗补给、河道渗漏补给和灌溉入渗补给。全区平原区平均年降水入渗补给量为3082.36万立方米,补给模数为11.8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平原区多年平均山前侧渗补给量为713.42万立方米。平原区平均河道渗流补给量为204.3万立方米。平原区多年平均灌溉入渗补给量为24.91万立方米。根据上述各项补给量计算,全区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年总补给量为4653.09万立方米。平原区可开采的浅层地下水资源,降雨入渗补给占76.6%,山前周边形成的侧渗补给占17.7%,河道入渗补给占5.1%。山丘区地下水82.2%为基流排泄,14.7%为山前侧向出流。地下水按一定的水力坡度由高处向低处流动,从山区、丘陵到中、下游平原区,以渗流、地表径流、潜流等不同而又重复的形式进行地上与地下之间、区域之间的排泄与补给的转化过程。地下水上游补给区水力坡度一般大于1%,径流区在1&~1%之间,滨海排泄区一般小于1&。地下水径流方向基本与地形坡降相一致。裂隙水、脉岩水水力坡度较大,径流速度快。地下水流动变化有着明显的季节性,水位的升降随大气降水和农田灌溉呈周期性变化,且影响迅速。地下水位年内变化幅度较大,最大可达3米。
第四节& 海洋资源
海洋动物& 城阳区海域位于胶州湾北岸,海域宽广,水流势较强,利于潮流物质扩散,水质肥沃,海水动物丰富,在沿海5米等深线以内,主要有贝类、甲壳类、软体类及海藻类,共有百余种。常见的贝类有菲律宾蛤、蓝蛤、短肌蛤、蛏、毛蚶、牡蛎、红螺;主要甲壳类有对虾、毛虾、鹰爪虾、梭子蟹、日本大眼蟹;主要软体类有乌贼、枪乌贼、章鱼等;主要浮游生物有蠕虫、箭虫、水母等。
海水与卤水& 域内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滨海平原的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第四纪地下天然卤水及咸水资源,正在被开发为海盐、盐化工新型原料。
海藻& 主要海藻类有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硅藻、甲藻6个种类等。
第五节& 矿产资源
矿产种类& 据2003年矿产资料显示,全区共发现非金属矿产有麦饭石、花岗岩、砖瓦用粘土、玄武岩、白垩土、氟矿、硅矿、膨润土、沸石、高岭土、黑曜岩、重晶石、黄砂、珍珠岩、水泥用闪长玢岩、天然卤水、矿泉水矿床17种,共105处(点),矿床类型均为中型。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麦饭石、花岗岩、砖瓦用粘土3种,矿产地分布相对集中,属优势矿种。
花岗岩& 主要分布在夏庄、惜福镇、城阳街道办事处,储藏量丰富,用作各种建筑、装饰、道路、水利工程施工材料。
麦饭石& 于1987年在城阳街道办事处旺疃丘陵地带发现麦饭石矿床,与即墨市舞旗埠矿床属同脉,储量甚丰。另在红岛街道办事处后韩社区有少量储量。
砖瓦用粘土在境内8个街道办事处均有分布,储量不一,以棘洪滩一带的紫红色砂质粘土质量好、储量大,裸露地表,易开采,多为盐碱荒地,适宜建设大型砖厂。
尚未查明储量的矿产有玄武岩、白垩土、氟矿、硅矿、膨润土、沸石、高岭土、黑曜岩、重晶石、黄砂、珍珠岩、水泥用闪长玢岩、天然卤水、矿泉水等14 种。
矿泉水& 主要分布在夏庄、惜福镇、城阳街道办事处,天然资源十分丰富,资源总储量为2079.4立方米/日,有锶型、锗型、偏硅酸型和锶与偏硅酸复合型四种类型。有小型矿床14处,其余皆为矿点。水质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锶、偏硅酸、钙、铁、钠、锗、碘化物等二三十种,是一种优势矿种。
玄武岩& 用作高层建筑、铁路和高速公路路面。分布在河套、东风盐场,棘洪滩东南和上马东部濒海地域。
白垩土可用作翻砂、粉刷、耐火材料,也可作某些轻工产品的填充剂。惜福镇街道办事处的小庄社区有少量储量。
氟矿分布在流亭街道办事处红埠社区南附近,储量甚微。
硅矿主要分布在夏庄街道办事处南的母子山,储量极少。
矿产开发& 1994年,矿物开发有麦饭石、安山岩、花岗岩、砖瓦用粘土、玄武岩、白垩土、氟矿、硅矿、膨润土、沸石、高岭土、黑曜岩、重晶石、黄砂、珍珠岩、水泥用闪长玢岩、天然卤水、矿泉水18种。2001年,对矿物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有花岗石、玄武岩、麦饭石、矿泉水、砖瓦用粘土5种矿产。全年有集体及个体采矿企业57家,从业人员1469人,其中,矿泉水厂10家,从业人员150人。全年采掘矿石量71.9万立方米,矿泉水13.5万立方米,矿产品销售收入1285万元,其中矿泉水收入210万元。2002年,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采矿企业减少至46家,从业人员1150人。其中,矿泉水厂仍为10家,从业人员150人。全年采掘矿石量72万立方米,矿泉水13.5万立方米,矿产品销售收入1466万元,其中矿泉水收入仍为210万元。2003年,全区拥有集体及个体采矿企业36 家,从业人员860 人。其中,矿泉水厂为10 家, 从业人员150 人。全年采矿量52 万立方米,矿产品销售收入837 万元。其中,矿泉水13 万立方米,矿泉水收入为210 万元。2005年,全区拥有集体及个体采矿企业32家,从业人员606人。其中,矿泉水厂为11家,从业人员156人。全年采矿量3.6万立方米,矿产品销售收入524万元。其中,矿泉水15万立方米,矿泉水收入为240万元。
第六节& 动物资源
鸟类主要有麻雀、山麻雀、喜鹊、乌鸦、鹰、燕子、海鸥、野鸭、猫头鹰、画眉、杜鹃、野鹌鹑,主要分布在夏庄、惜福镇街道办事处一带的东部山区,其他街道办事处也有少量分布。
哺乳类& 主要哺乳类野生动物有野兔、黄鼠狼、田鼠、蝙蝠、刺猬、狐狸、獾,主要分布在夏庄、惜福镇街道办事处一带的东部山区,其他街道办事处也有少量分布。
爬行类& 主要有蛇、蜥蜴、蜈蚣、蝎、青蛙、蟾蜍,主要分布在夏庄、惜福镇街道办事处一带的东部山区,其他街道办事处也有少量分布。
昆虫类& 主要有蜻蜓、螳螂、土蜂、马蜂、赤眼蜂、玉米螟、地老虎、松毛虫、苍蝇、瓢虫、草蛉。
鱼虾类& 野生淡水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鲶鱼、虾、中华绒蟹、鳝鱼、鲇鱼、鳖、泥鳅、仙胎鱼,主要分布在河流、水库、水坝、水塘中。
第七节& 植物资源
林木类主要有赤松、黑松、落叶松、金楸、银楸、苦楝、臭椿、绒毛白蜡、水杉、毛白杨、泡桐、刺槐及各种果树、茶树等木本和藤本植物300余种。东部山区木本植物群落属阴湿型树种;中部丘陵主要是半湿型阔叶树、灌木等交杂互生树种。
药材类& 有细辛、藁本、柴胡、防风、紫参、桔梗、马兜铃、元胡、玉竹、天南星、床子、苦参、苍术、草乌、沙参、益母草、夏枯草、白头翁、半夏、车前子、薄荷、远志、柴胡、金银花、瓜篓等200余种,主要生长在东部山区和各街道办事处的丘陵地带。
花卉类& 有映山红、绣线菊、天目琼花、玉玲花、锦带花、山樱、茉莉、茶花、耐冬、野牡丹、芍药、菊花、梅花、杜鹃等300余种,主要生长在东部山区和各街道办事处的丘陵地带。
第八章& 自然灾害
城阳区处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常出现降雨量年际、年内分配不均,易发生季节性干旱。春季降雨偏少,伴随着干热风,季节性连续干旱情况时有发生,有&十年九旱&之说。夏季汛期易有洪涝,旱涝交替出现,个别年份有风暴潮出现。1994年至2005年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涝、风暴潮灾情。其中,1997年、1999年、2002年、2005年全区普遍干旱;1995年、1997年、1998年、2001年涝灾较为严重;风暴潮出现在1997年、1998年、2000年。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由于全区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民众事先准备充分,布置与防范措施得力,使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第一节& 旱 灾
1997年,城阳区遇到青岛市有水文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1~8月,全区累计平均降雨185.4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318.7毫米。其中,1~5月份降雨81.1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37.0毫米;6月份降雨仅2.8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82.8毫米;7月份降雨25.8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158.3毫米。全区12座小型水库有5座干涸,203座塘坝、拦河闸坝有190座干涸,地下水位平均比年初下降2.08米,2526眼机井有378眼井出水不足,351眼井吊空无水,地表水总量仅234万立方米。全区有9273.33公顷农作物、2080公顷果树严重受旱,4060公顷白茬地缺墒无法播种,因旱有45个村6.9万人发生吃水困难。1999年,域内发生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春旱,干旱程度达到80年一遇标准。自1998年10月中旬至1999年4月中旬,全区累计平均降雨仅3.9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99.1毫米。全区6066.67公顷小麦受旱,其中重旱1000公顷,白地缺墒900公顷。2002年,全区遭遇50年一遇干旱。自1月初至11月下旬,全区累计平均降雨382.6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186.8毫米。其中,1~3月份降雨量为39.1毫米;8~11月份降雨仅65.7毫米,仅占历年同期降雨量的21%。全区地表蓄水总量不足,仅830万立方米,占其蓄水能力的38%。全区有5200公顷农作物受旱,其中重旱2666.67公顷,造成用水困难,特别是西部棘洪滩、上马、河套红岛四个街道办事处降雨偏少,旱情严重,东部山区部分村庄因干旱出现人畜吃水困难。月份出现春旱。全区累计降水量83.3毫米,比上年同期减少29.8毫米。全区地表蓄水总量仅738万立方米,占总蓄水能力的31.8%。旱情造成7600公顷农作物受旱,夏庄街道办事处东部山区有8个社区出现人畜吃水困难。
第二节& 洪涝灾
域内洪涝灾多发生于汛期的6~9月,且8月份极易出现,多受台风影响。东部山区地面坡度大,每遇暴雨易形成较大径流,造成山洪暴发,西部沿海地带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每当受海水顶托,易发生洪涝灾害。日,全区突降暴雨,平均降雨量69.1毫米。其中,惜福镇棉花、夏庄峪地域降雨量达190毫米,山洪暴发,损坏塘坝3座、拦河坝7处、桥涵42座、机井8眼、堤防14处2.75公里、渠道2段80米;倒塌房屋179间、院墙35处442米,进水372户;损坏线杆111根,高、低压电线路10公里,通讯、电视电缆7公里;农作物受灾面积221.33公顷,绝产26.67公顷,果树受灾5万株;冲毁虾池10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059万元。1997年,在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后,受11号台风影响,8月19日凌晨至8月20日下午,全区普降大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平均降雨253.5毫米。其中城阳260毫米、流亭206毫米、惜福镇559毫米、夏庄304毫米、棘洪滩164毫米、上马169毫米、河套211毫米,书院水库降雨量达653毫米,是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降雨。水库、塘坝等水利工程蓄水量急剧增加,书院水库进水583万立方米。共损坏塘坝5座、平塘2座、拦砂坝6座、堤防11.6公里、管渠12公里;淹没抽水电机72台、变压器1台;倒塌房屋822间、院墙2480米,进水6702户,119个企业因车间工房进水影响生产;损坏线路12.6公里、线杆319根;农田受灾面积4373.33公顷,损坏蔬菜大棚714个,果树受灾面积913.33公顷,倒伏树木5.19万株;有1333.33公顷虾池突遭海水漫灌,冲垮280公顷;875艘渔船受损;书院水库大坝右坝肩下游坝坡出现渗水现象,左坝肩下游坝坡出现2处滑动裂缝,最大缝宽9厘米,水平错缝33厘米,险情严重;造成死亡3人,失踪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67亿元。日下午,城阳区西部遭受暴风雨和龙卷风袭击,造成河套、棘洪滩部分地区受灾。河套有1200间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293户进水;刮倒电杆165根、通讯线杆200根,农作物受灾面积500公顷,毁坏大棚6个,倒伏树木13000株。棘洪滩冲毁虾池46.67公顷。红岛渔民损坏渔船38艘。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316万元。当日,莱西市北墅水库以200立方米/秒流量向大沽河泄洪,大沽河流量达1200立方米/秒,正逢天文大潮,受海水顶托,洪水倒灌桃源河,致使桃源河水位迅速上涨,大沽河滩地133.33公顷农田被淹。日,受第8号热带风暴影响,全区普降暴雨,自早6时至晚24时,平均降雨155.6毫米。其中城阳街道办事处地域降雨量最少为121毫米,红岛街道办事处地域降雨量最大为210毫米。特别是下午2时至6时的4个小时中,全区平均降雨量达114.6毫米,洪水泛滥,冲毁桥涵49座、堤防8.48公里、道路2公里,塘坝决口37处;倒塌民房96栋,部分企业、民房进水;多处电力、通讯设施被淹受损;3333.33公顷农作物受灾;造成死亡1人,失踪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12亿元,降雨强度之大为多年所罕见。日~9月30日,受第9号、15号台风影响,全区连续普遍降大到暴雨,平均降雨量662.7毫米。其中,上马街道办事处降雨量最大为750毫米,城阳街道办事处降水量最小为575毫米,部分地域形成洪涝灾害。全区造成503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有33公顷农作物绝产,92公顷水产养殖造成损失;峪河堤损坏2处(计3660米);倒塌房屋3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95万元。灾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领导非常重视,立即带领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赶赴受灾现场,查看灾情,制定抗洪救灾措施,帮助受灾群众修复房屋,恢复生产;对峪河道组织实施了《水毁修复工程》,修复、加固河堤3926米,路面250平方米,修复新建拦砂坎12座,总工程量9.73立方米,投资额409万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市城阳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