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高校有哪些网页改建的话,需要在哪些方面投资?

&&&|&&&&&&|&&&&&&|&&&
&&&|&&&&&&&
&&|&&|&&|&&|&
&&一篇评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反思&&&&[作者:
往事如风&]&&&[]
1.华中科技大学即便是在华中、华南地区也无法排在前列,更不要说在全国了。
(1)由于欠缺,得到国家、省的重视、支持力度远远落后于同地区的其他学校。
就湖北省而言,高校的龙头是武汉大学。武汉大学进入了全国21所副部级高校行列,华中科技大学却无缘进入。从签署的重点共建协议可见,湖北省倾力支持武汉大学,进一步奠定武汉大学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地位。
华中科技大学虽说也进入重点共建行列(985工程),定位与武汉大学同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但仅仅得到教育部的第三档次的经费支助(3亿元),远远落后于同城的武汉大学。湖北省、武汉市以资金、项目等多种形式支持华中科技大学,显然不如武汉大学的真金白银来的实惠。
抛开虚浮的东西,在华中、华南地区,华中科技大学目前还处在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校之后。
(2)华中科技大学的生源只有量的积累,没有质的保证。
华中科技大学的生源影响力不具有全国性,仅仅限于华中、华南等地区。如果说地域是生源的制约因素,有它的合理性。
合肥、西安在诸多方面不如武汉,可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却得到全国莘莘学子的仰慕。何谓?
华中科技大学充分调用新闻媒体等手段,开展“大学开放日“等活动,可结果依旧不甚理想。
如此的可比,却如此的不同,这正是华中科技大学无法超越的现实高度。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常在工作会议上,慨叹学校在全国所处的地位,更慨叹学校的生源!
地域性生源的劣势是华中科技大学无法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力大学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100多个博士点、200个左右硕士点,只有14个国家重点学科;一年招万人本科,8000多硕士、博士生,这种比例在全国高校的确排在前列。
好恐怖?是打狼,还是放羊?
(3)网大、武氏排名不具有参考价值
网大、武氏等机构未经国家授权,是民间性行为,只是把国外的某些排行榜的指标拿来而已,并不具有参考价值,只能误导信息不对称的学生和家长们。
这些排行榜根本无法得到诸如学校实际到位科研经费、实际招生质量、所承当国家特大、重大科研项目数量及经费总量、所承当的国防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总额等等关键性、重要数据。
仅凭小样本数据就来评价一所大学,能合理吗?能让人信服吗?
如果凭此还考究一个学校的实力与地位,未免太滑稽可笑了。
这样的排行榜的的确确蒙蔽了诸多信息不对称的人们!而对于明事理的人们来说,那只是一场闹剧!……
2.科研经费来源有质的区别
从国家授权公布的2002年大学科研经费上来讲,华中科技大学排位的确靠前。但从表中可以看的出,华中科技大学更多的是依赖于企业等单位的支持或自筹经费,其含金量就大大地缩水了。
国家级支助课题经费和企业单位赞助科研经费从本质上来说,有质的区别。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有鲜明的差异,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问题。
3.项目获奖并不意味科研水准就高
国家奖项的申报是以所在省(市)、部委为基准,并且有申报数量的限制。华中科技大学现今隶属于国家教育部。在教育部系统,从科研实力、项目数量等诸多指标上来说,华中科技大学绝无超越诸多国内著名大学的实力。
从全国来说,湖北省的科研实力决无进入顶尖层次的实力。
华中科技大学获奖的诸多项目都不是由教育部推荐,而是汇同项目合作方一道由湖北省推荐上报参评。曲线上报,花钱送审参评自然解决了提升自己所需要的名头问题。
不久前,一则消息,为这样的评奖打了折扣。一位院士伪造获奖证书获得国家奖项,真是可叹!
4.一味的标新、浮夸不是长久之道
当南京大学依靠重视SCI而衍生出南京大学现象的时候,华中科技大学也仿效推出了研究生毕业与发表文章挂钩的政策。一时间,翻看国内科技期刊,随手可见标有华中理工大学或是华中科技大学字样的论文。情况是什么,这些论文多是些国外文献汇总和翻译。有什么价值那?
中国政府已经取消了政府行为的SCI排名,不正是对这种浮夸行为的断然否定吗!
当年,华中科技大学率先推出理工科大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尝试,掀起一轮狂。可时至今日结果又如何那?除了办起研究所,主办多种期刊,增加硕士点等等外,自己学生是否真的拥有人文精神那?
打开网页,看到的多是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的谩骂,清华、哈工大、北理工、北航、武大等等诸多学校都成为其攻击的对象,大有天下为我独尊的架势。
人文教育的效果如何,还需要探讨吗?
十几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极为重视媒体的作用,常常见诸于报端。是乎,华中科技大学已是强中手了。非也!仅仅是在社会后勤化、在理工科院校率先开展人文教育、媒体炒作冲锋在前的学校,还仅是一个发展较快的学校而已。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启动后,国家率先选择地处不利地域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进入。为什么?
实力决定一切,绝不会因为你发展的快些,曝光率高些,就能获得国家的认可和赞同。
南京大学在“七五“等期间,并没有得到国家的过多关照。依靠SCI,学校的地位
得到快速提升。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现实的科研实力,南京大学首批进入“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实力决定地位,这是真理!!
华中科技大学在建校之初汇聚华中地区多所大学工学院的基础上,后发“文化大革命“之财,改革开放后迅速提升,可依旧没能列在重点建设的前两档行列。
如果仅仅从由于没有并入武汉大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仅仅从由此带来的后果考虑问题,那样的想法未免太幼稚了。
如果凭借世俗关系等等外在因素,就能决定大学自身的定位的话,未免滑稽了些。如果那样的话,很多大学也可以校友的帮助,列入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的一、二档次了。
实力决定一切!这是真理吗?的的确确!!
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需要认真反省!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提高自身的素质的行动上来,甩掉业界授予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熟练技工“的光荣称号!选自:中国校友会网(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网(www.cuaa.net)&
&&&[]&[作者:
说的有道理,但你太一叶障目了,只拿一个方面来评价,是不可能正确的。你没有看到stanford university 发展吗?它的大学毕业生开始不也是从“受过高等教育的熟练技工“做起的。我申明我不是这个学校的,但你否定一个学校,从它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而就说不行,你是不是很武断。看看世界上的大多数大学,哪个不是和企业公司结合的紧密的?
教育部的头头巴不得全国的高校都这样,那么国家就有希望了,因为可以把钱用在当急之处。老依靠国家拨款,这样的大学在将来是就不好说的。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给谁更多的钱,这个你懂吗?
看一看那些拨了大量钱的学校,这些年来在国际上又取得了什么成绩?这些你想了没有?看一看美国的高校,就会明白学校该如何发展了。你也不会写这样的文章了。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一篇评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反思
》文章有道理。由于中国工业的落后或说在初级阶段,我国的一些原部属工科院校都表现出水平较高。但当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反映出来的情况不会是这样。这是美国麻省工学院经过几次差一点被哈佛大学吞并,后来着力发展理学才有今天的麻省理工这样的牛气。这也是麻省理工总结出来的道理。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 转发)中国大学入门 --兼谈中国最佳典范大学 [作者: 21.196.152.191 于: 12:26:28.0]
有许多人大学读完了,都没有大学入门,未能领悟大学的真谛,冥冥中视如成家从业,仿
佛一条天生的路。大学,谓之高等教育,区别于初等中等的教育,即是传播高等水平知识
的场所。初等中等教育所涉及的知识,多已成经典。而高等教育跨越人类所掌握知识的纵
深,涉及当今人类所纷争或无知的众多领域,因此,对知识的探索功能成为大学与中等初
等学校一个重大区别。同时,对于一般走向社会的过渡,大学的阶段还要培育心智完善的
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发展与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兴衰关系紧密。对知识的探索和对当时
代高等水平知识的传播伴随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在古人的足迹中也能找到高等教
育的影子。正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作为传播高等水平知识的中国高等教育也是流长源
远。官方的高等教育,先秦有上痒西序右学,汉朝由太常博士演化为太学,往后国子监。
民间尚有私学书院。数千年相传不绝。近代以来,中国的文明逐步衰落,而后新传西学。
西方的高等教育,有迹能察的可追至古希腊。中国的孔子和欧洲的柏拉图堪为东西方古代
高等教育的泰斗人物。
大学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中世纪的西欧,已经产生了大学的雏形。十一世纪在
意大利诞生的博洛尼亚大学,堪称西方世界第一所大学。十二世纪,法国巴黎大学和英国
牛津大学诞生,再到十三世纪剑桥大学诞生,之后大学蓬勃发展,到1500年,欧洲已有六
十余所大学。此后美国也诞生了最早的两所大学,哈佛大学和后来的耶鲁大学,以及其他
包括常青藤名校在内的许多大学。大学和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着西方文明进步
的步伐。在近代西方大学发展的基础上,1810年洪堡在德国创立柏林大学,确立独立治校
与自由教学的大学原则,更明确倡导学术研究的大学职能,现代大学由此诞生,远远落后
的德国也在科技文明上迅速赶超英法强国。1876年仿柏林洪堡大学而进一步新创的美国约
翰?霍普金斯大学,也是现代大学的重要里程碑,此后研究型大学在美国蓬勃发展,美国
的社会与科技文明也迅猛发展。德国的现代大学也对近代日本大学的诞生发展产生了重要
影响,包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发展起来的最早的东京大学,以及后来的京都大学。中国同
样如此。1895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诞生,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
大学京师大学堂诞生,1920年前后产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国立综合大学东南
大学,此为早期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此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相继发展为
中国早期高水平的现代国立大学。
人类的知识总是逐步深入分类发展,如由人文而后理学,由哲学而后科学,高等教育的
轨迹同样如此。总体而言,中国的古代大学重人学,而西方的古代大学在自然之学方面走
得更远。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先秦传授诗书礼乐。汉后千余年官立的古代大学传讲正统
儒学与古代经典,培养治政之才。民间私学书院,讲经辩学修身。西方早期的古代学园,
传授知识,培养治政与通晓哲学之才。到中世纪,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大学也
培养服务各种专业活动的人才,并在自然科学领域逐步有了突破。随着近代社会与科学技
术的发展,大学分科教育逐步确立。研究型大学建立以后,更是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科技的
发展。近代中国在与列强的战争失败之后,兴国革新之举骤起,军事兴国、教育兴国、工
业兴国、科学兴国等等。高等教育方面,初期创办翻译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通晓洋务的外
语学堂、直接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及其他各种专门技术的专科学堂。尔后,教育界逐步认
识到,一国之兴,根本仰赖于国民素质,师范学堂受到重视和发展。再后,中国自己的现
代大学孕育发展起来。
此中国大学入门,意在认识大学和中国的大学,特别通过对中国的顶尖大学、中国各个
时期高等教育和最佳大学与典范大学的考察,来认识大学与高等教育的现状和轨迹。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西学渐入,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这一时期创办
的新式学堂,以外语学堂和军事学堂为主,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马尾福建船政
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武汉湖北武备学堂、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等等。与民国时期的保定陆
军军官学校和黄埔军校两大军校从政治战术入手不同,早期的军事学堂主要从工程技术入
手。此外,也出现了其他类型的学堂,如上海电报学堂、南京路矿学堂、湖北自强学堂、
天津中西学堂、唐山路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四川中西学堂、湖南时务学堂、南京江南
高等学堂等等。此外,西方教会也在中国创办学堂,这一时期为主要教授外语和宗教及其
他西学的书院,如山东的广文书院、武汉的文华书院、上海的圣约翰书院、苏州的中西书
院、广州的格致书院、北京和南京的汇文书院等等。同时,中国的近代书院也开始创教西
1895年中国在甲午海战中惨败日本后,变法之声顿起。当年,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
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诞生。1898年戊戌变法,京师大学堂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
一所国立大学和综合大学。1902年新颁钦定学堂章程,时设京师、北洋、山西三所国立大
学堂,并先后创立南京两江、武昌两湖、广州两广、北京京师四大优级师范学堂。全国官
私均兴起了办学高潮。在推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方面,上海南洋公学、清华留学预备学校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先后成为早期的三大留学预备学校。
这时期的许多新式学堂,或者书院,培养了众多近代人才,如湖南时务学堂、上海南洋
公学、唐山路矿学堂等等,成绩都很显著。1912年以前中国早期的高等学校,北洋大学堂
和京师大学堂为最重要的两所,而京师大学堂也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
北洋大学堂的前身是盛宣怀于1895年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开学,1895年改为北洋大学堂
,1903年改名为北洋大学。主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早期首设土木工程、采矿、冶金等门
,学制四年,为中国近代工程学科的鼻祖,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所工科大学。后几经变革
,1929年后改名为国立北洋工学院,抗战时参与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直
至1942年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立北洋大学正式在天津复校。1951
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1898年京师大学堂在戊戌变法应运而生,为当时的最高学府,兼为大学堂和全国最高教
育行政机关,孙家鼐任管学大臣。大义和团事变中被毁,由张百熙重办。后与教育行政管
理职能分离,独立成校。1912年京师大学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为首任校长。1916年蔡元
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旧
思想、旧礼教;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北京大学,迅速发展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佳大
学。北京大学不仅是当时的国学中心,更是全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发起五四运动,彰显北大关心国运的一贯风范。创立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经济系
、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地质系等等,为中国大学最早开办。北京大学虽在以后的岁
月里历经变革,但终究一脉相承,北大自由民主的精神和显赫声望延续长存。
从北洋大学堂到今天的天津大学,从京师大学堂到今天的北京大学,仅百余年里,仔细
考察,经过的繁复变化如沧海桑田。其他的大学也多是如此,这样的历史无声地诉说着中
国百余年来经历的无数磨难与曲折。尽管如此,宝贵的传统和精神得以追认和发扬。
1912年,战乱导致教育凋谢,当年新立中华民国。国立京师大学易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不久全国划分为六大学区,于六大学区设南京、北京、广东、武昌、成都、沈阳六大高等
师范学校。不久,掀起高师改大运动,1920年前后,南京、广东、武昌、成都、沈阳高等
师范学校分别改建国立东南、广东、武汉、四川、东北大学。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坚守传
统,仅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学校1928年改建为国立清华大学,由外交部移至教育部
管辖。这一时期,中国的大学出现了最早的黄金时代。
1910年代中后期,六大高师兴起,尤以南京高师最为显著,时称南方最高学府,和北方
的北京大学并号“北大南高”。1920年代高师演变而来的国立大学走向巅峰。尤其南高组
建的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全国的最佳大学。1920年代中后期国立东南大学衰落,师资纷
纷北上国立清华大学,1920年代中后期国立清华大学兴起,成为新的全国最佳大学。武汉
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也在此时期进一步奠定了在教育界
的地位。这一时期的著名大学,还有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山西大学等。尤
其国立北京大学,继京师大学堂之势,民国初年俨然依旧为全国的最高学府。如美国学者
威尔森在英国剑桥大学著书中所述,1920年代的中国大学,著名的是“北京大学、山西大
学、北洋大学、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
南高东大和清华大学是这十多年期间兴起的最耀眼的两所高等学校。
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5年在1902年创建的清朝遗老李瑞清曾任校长的两江高等师范
学堂旧址建立,江谦为首任校长。1920年南高组建国立东南大学,时任南高校长的郭秉文
兼首任校长。东南大学以后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当时的南高东大,开创了中国的
科学研究工作,为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大本营,更为学衡起源,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心
,也是中外学术文化交流的中心,声誉鹊起,更受世界关注。为中国众多学科的鼻祖,如
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生物系、气象系、航空系、体育系、艺术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金
融理财系、国际贸易系等等。南高、东大、中大而后南大,一脉相承,南京大学今日的名
望和文理诸科的繁盛,实奠基于此。在国内首先实行学分制、选科制、教学法等。发展成
为一所真正的现代大学。北京大学史学教授梁和钧在其《记北大(东大附)》一文中的评
论:“东大所设文史地部、数理化部、……皆极整齐”,“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
学名世,然东大文史哲教授,实在不亚于北大”。著名教育家司徒雷登以其为中国第一所
现代意义上的国立大学,在其回忆录《中国五十年》中说曾经有这样的评论,“东南大学
是第一所现代国立高等大学,在当时也自然是最好的大学”。
清华大学始于1911年庚款兴学而创立的清华学堂,初期为留美预备学堂。1925年清华学
校设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罗家伦为首任校长,
1931年起梅贻琦任校长。当时的清华大学迅速发展起来,到1930年前后,成为全国最高水
平的的大学。国学有四大导师。数学、物理直逼世界一流水平,叶企孙、吴有训、赵忠尧
、萨本栋、任之恭、周培源、熊庆来、孙光远、冯康、华罗庚,名师济济,许多甚至闻名
世界。从此奠基了清华大学的声望和顶尖学府的地位。
1927年,北伐战争逐步胜利。国民政府纪念先总理孙中山,于依次捷占的四大古城建设
四大国立中山大学;在广州、武汉、南京分别以原国立广东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东
南大学为基础改建;在杭州则以浙江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农业专门学校为基础创办。稍后
,全国实行大学区制,1927年10月建立中华民国大学院,全国依原划定省份,定名若干大
学区,以所在省份及特别区之名命名。首先在江苏、浙江两省试行。南京的第四中山大学
改名为江苏大学,因遭全校师生反对并请求更名国立南京大学,旋即定名国立中央大学。
杭州的第三中山大学改名为浙江大学,后定名国立浙江大学。并接收省政府教育厅行政职
权。广州的第一中山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武汉的第二中山大学改名为武汉大学。大学区
制在全国特别是江苏受到强烈反对,遂于1929年全国停办。这两三年的战乱和政府对大学
的组改,使高等教育元气大伤。稍后复兴。至1937年,大学一派繁荣景象。
1930年代早期的全国最佳大学,无疑为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自1920年代国立东
南大学时期衰落以来,一直处于低谷,直到1932年罗家伦出任校长,才得到恢复发展,到
1930年代中期,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学府。这一时期的顶尖大学,还有国立北京大学
、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中山大学、交通大学等。
交通大学是继北洋大学之后兴起的第二所著名工科大学,也是这一时期最值得一提的大
学之一。交通大学在二三十年代发展起来,至今演化成多所大学,可以分为三条主线:18
96年设立的上海南洋公学,曾命名南洋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学校、第一交通大学等等,演
化至1959年分为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1896年设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学堂,曾命
名唐山路矿学堂、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唐山交通大学、第二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唐山
铁道学院等等,现演变为西南交通大学。1909年设立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曾命名交通
大学北京学校、第三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等,现演变为北京交通大学。曾经统一为
国立交通大学、中国交通大学。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次年,铁道部次长黎照寰任
交通大学校长,从此时到抗战爆发前的1936年,为交通大学最黄金的时代。设有土木工程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院以及辅助的文理系科。本着“求实学,务实业”的精
神,交通大学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有志于“工业救国”的青年的
理想之选。
1937年,抗日之战全线爆发,神州全面国难,东部与中部大学相继被迫西迁。国立的大
学,中央大学迁重庆,浙江大学迁贵州,武汉大学迁乐山,交通大学迁重庆,中山大学颠
簸三南,东北大学辗转陕川,同济大学流落至川...。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最后
迁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天津北洋工学院最后迁陕西,与本
地学校合并,组建为西北联合大学,不久先后独立出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
学院、西北医学院等校,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改称国立西北大学,抗日胜利后,部分师生
东返,重建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私立大学也多内迁。如作为教会大学的齐鲁大学
、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西迁四川,云集成都华西坝。大学西迁,促进了西
南和西北的教育事业。大学也积极做出调整,支持国家的持久抗战。此一非常国难时期,
迁至相对安全的西南地区的大学,尽管仍然冒着日轰炸机的侵扰和战争的威胁,还是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发展。
这一时期的顶尖大学,除国立中央大学外,还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浙江大学等校
。实际上,尽管困难时期,这三所大学抗战八年所培养的成才人物,比其他任何时期都要
多,做的研究工作也卓有成效。说明国难并不可怕,风发图强,国人以自己的毅力,众志
成城,终能拼出困境。国立中央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
被誉为当时全国的四大名校。全国高招,多数报考四大学,尤其国立中央大学声望之高,
三分之二的大学联考考生以该校为第一志愿。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民主风气,是这一时期最壮观的现象。当时,尤其是在后期,尽管
一直对外抗战,但是红白两方的内斗并不平静。国立中央大学也是共产党所做工作的重点
地方,周恩来、毛泽东均曾来此活动,但是毕竟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所以并不那么容易
。但是,当时的昆明,在与蒋介石一直暗斗不已的云南省主席龙云的保护下,却是一番独
特的景象:言论自由、社会政治活动成风。西南联合大学因而成为当时共产党向国民党争
取民主的后方堡垒,在1949年后的历史书上留下辉煌一页。
1930年代中后期国立浙江大学的兴起,是这一时期最值得一提的事情之一。
浙江大学1927年在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的旧址创办,成为当时全国四大中山大学之
一,初步奠定了浙大在全国教育格局中的地位。1936年竺可桢出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延
聘师资,尤以竺可桢早期在南高东大文理诸科的校友为众,一时国立浙江大学名师荟萃,
成果不凡,以文理为主的多科都有长足发展,尤以数学出众。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国立浙江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都是当时后起的高水平综合大学,而在1952年后皆被拆为工
科大学,故后人常以“北清华、南浙大”相称。
1945年,八年抗战胜利,大学纷纷回迁,重新出现一派生机。继而内战爆发。那时比较
好的大学,分布在北京、南京、杭州、武汉、上海、广州、天津、成都等全国各大城市。
民国时期的大学,虽然不同时期都有政治势力的渗透,但是总体来说,大学治校还是相当
的独立,学术也是相当的自由。当时,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
立武汉大学和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名校。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交通
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重庆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云南大学、国立东北大学、国
立西北大学、国立山西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国立河南大学、国立湖南大学等等以及一些
专门大学都相当出色。
1949年前中国最好的大学,除了国立大学,还有教会大学。教会大学前面几乎没有述记
。尽管教会大学广被视为殖民渗透的现象,有其副作用的一面,但实际上,当时的教会大
学也为中国的教育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一般教会大学由早期开办的书院演化而来。
圣约翰是较早的一所教会学校,也是早期最优秀的一所。最早改建为大学的是1902年成立
的东吴大学。此后十多年中国所有的十多所教会大学大部分相继成立,后起的如金陵、燕
京等校都声誉卓著。教会大学的状况,美国加州大学的誉志久野1928年曾对中国的教会大
学做过一个评估,分三类,金陵大学排在A类,燕京大学排在B类,其他的教会大学如圣约
翰大学、岭南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华中大学、震旦大学、
之江大学等校,均属C类,作为中国教会大学的毕业生入读美国大学补修学分的判断标准。
教会大学甚至与国立大学不相上下,如金陵大学在南京堪与中央大学媲美,燕京大学在北
京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并雄,圣约翰大学在上海与交通大学齐驱。与财大气粗的国立大
学不同,教会大学通常术业有专攻,注重某些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所以都富有个性。协
和、湘雅、华西、圣约翰的医学,金陵的农学,齐鲁的天文、医学,燕京的国学、新闻,
东吴、朝阳的法学,都办得很出色。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著名大学,如单科性的大学协和
医学院,如金陵女子大学。事实上,顶尖教会大学的教学质量并不逊于国立大学。这些,
皆可为大学的典范,或者都可以找到典范的地方。当然,教会大学的学费普遍较高,那时
顶尖的教会大学可以说是贵族大学,资本家、地主、官员、社会名流的子女为多。不像国
立大学,无论贫富,只要考上,都能深造。早期的教会大学,必修宗教,做礼拜,授课几
乎皆为为外文,教师、教材多来自外人,校政皆由外人控制。1920年代前后轰轰烈烈地掀
起了收回教育主权的运动,才逐步改善。这些还衍生出一些本土的的私立大学,如光华大
学出自圣约翰,复旦大学出自震旦。
中国本土的私立大学,即教会以外的私立大学,在民国时期也有所发展。最为突出的,
北方当属南开大学,南方当属厦门大学。私立大学本可以更学学术独立,自由发展。但是
,那时的社会并不十分稳定,环境的因素也不成熟。比如,那个时代就业机会不像现在到
处都有,毕业就失业,在那个时代是常见的现象,连一些教会大学、国立大学都不能幸免
,对民间私立大学更是深受困扰的大问题。那时私立大学生存压力很大,像现在已经成为
国家重点大学的复旦大学,当时为私立大学,道路曲折,曾经因为经费的压力大量招生,
以学费养学校,学生也多是毕业即失业,抱怨四起,最后改为国立,才幸得以生存。民间
私立大学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许多大学都经费紧张,存活十分艰难,甚至中途破产。以
普遍认为那时最好的私立大学南开大学为例,南开校长张伯苓是当时有名的教育家,和总
统蒋中正也关系密切,因此,抗战时期得以和北方两所最著名的国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组建联合大学;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最后一届的毕业生,校方让其自由选择毕业学校
,结果选择北大、清华毕业的皆有数百人,选择南开的仅有数十人。可见私立大学社会地
位的悬殊,发展的不容易。这个历史的课题,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我们又再次相遇。
1949年,内战基本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立中央大学更名国立南京大学。国立
大学取消国立二字。北洋大学更名天津大学。所有私立大学包括教会大学改造为公立大学
。1952年,摒弃欧美大学模式,采用苏联模式,编译苏联教材,全国大学进行院系大调整
。中国的大学遭到灾难性的打击。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为代表的许多大学更被调整得面
目全非。以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为代表的许多大学被大大削弱。以哈尔滨工业
大学、复旦大学为代表的少数大学在院系调整以后得到一步登天般的空前充实。而北京大
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等等都搬离原址。包括教会大学在内的原私立大学几
乎全部取消。产生了一些工科性质的学院如大连工学院、东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华南
工学院、华中工学院,以及许多单科性质的专门学院如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
农学院、北京林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林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化
工学院、北京化工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邮电学院等等。其时,清华大学、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校实质类似于工科性质的学院。
以航空航天为主的西北工大学、以土木建筑为主的同济大学等大学实质类似于专门性质的
学院。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
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被视作文理综合性大学。1949年以华北大学为
基础组建中国人民大学,1953年在哈尔滨创建军事工程学院(后来演变为国防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校),1958年中国科学院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
重点建设,分别培养干部及理论人才、军事国防技术人才、尖端科技人才。1958年起,部
分大学开始取消讲师、助教、副教授、教授学衔,统称教员。1966年,中央认为毕业生考
核制度是旧社会的产物,高等学校毕业生不搞毕业设计,不写毕业论文。总体上,1949年
以后的三十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受到严重摧残,许多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遭到了灭绝。大
学被视为纯粹的工具,沦为行政的随属,教学常常不能正常进行,科研更是受到极大冲击
。这一时期,一些专门性质的学院、工科性质的学院和部分综合文理大学先后成为重点建
设的院校,集中在北京的高校为多,科研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在这漫长的年代里,高等教育已经远远不能和1949年以前相比。和1912年以前大清的帝
国统治一样,封闭的集权不可能容忍自由的学术研究。事实上,不仅仅是丧失了大学的精
神、职能和机制。譬如,那些工科性质的学院,包括工科大学,和1949年以前的北洋、交
大两所工科大学差别很大;单就教学来说,当时的交大和北洋,除了给予学生工程技术的
专业教育外,还辅有良好的人文教育,培养完整的人。譬如,以前的大学有很好的学科交
融,这是国内所谓综合大学的文理大学所不具备的。其实,一个学校即使汇集了所有学科
,在教学和科研上没有很好的交融,没有赋予学生基本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也不过相当于
许多专科学校机械的堆砌而已,算不上真正的University综合大学,也培养不出真正的大
学生。这些问题一直到今天还在不同程度的延续。后来出现学院改大学,比如华中工学院
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南京工学院改名为东南大学,大连工学院改名为大连理工大学,华
南工学院改名为华南理工大学,结果也是名改实不改,而且易致主次不分,变得大而全,
更少特色。同样,现在虽然有很多大学冠以交通大学的名称,却很难找出一所有当年交通
大学形神的大学来。不过,那一年代,在一些大学也不乏用心读书者,如当时曾经名师荟
萃的中科大、哈工大、复旦、人大等校,到现在也出了不少人才。
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恢复发展的机遇。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大学
逐步恢复正常教学。此后的十多年里,中国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都迅速得到相当的发展。在
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的经验的过程中,大学也在突破过去三十年形成的
苏式体制,重新回归到1949年以前的欧美大学模式。而大学间的合并重组,作为抵消1952
年前后院系调整的举措,成为这一回归的必然。但政府的过分干预,使1990年代中后期开
始的合并大潮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大学间的相互效仿,加剧大学的雷同。造成大学整体质
量的低下。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在普及的道路上已经开始,大学扩招也做了很多工作,但
在教育的质量方面所做的工作却远远不够。
改革开放之后,1983年5月,四位大学校长建议遴选五十所大学重点资助,邓小平给与首
肯,但是后来确定的数目只有十分之一。不久之后的十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
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获得重点投资。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大连
理工大学等校未能入选。这一时期,科大、人大、清华、北大、复旦、哈工大、西安交大
、上海交大、南开、北航、北师大等校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学,南大、浙大基于以前的底子
重新崛起,后来崛起的还有华中科大、中山、中南等校。1995年开始了在21世纪重点建设
100所大学的“211工程”。1999年前后,又开始了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
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的“985工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
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九所大学首批入选为
国家首批建设的重点大学。此后又增加了20余所学校作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包
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
东北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中国的状况尚
未成熟,而不同的执政者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时期总是涌现出不同的发展项目和思路,
这也是中国一百多年来没有能够产生一所常青的名校的重要原因。
现在而言,关于哪些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评鉴。实际上,尽管今
天的中国大学太多雷同,但还是术业专攻,各有所长。总体而言,清华、北大、南大、复
旦、浙大、上海交大、中国科大、中国人大以及西安交大、哈工大等校是中国大陆地区具
有较高声誉的大学,北大、清华尤为突出。人文与社会学科方面具有较高声誉的大学包括
北大、人大、南大、复旦、武大等校。理科方面具有较高声誉的大学包括北大、南大、科
大等校。工科方面具有较高声誉的大学包括清华、上海交大、浙大、西安交大、哈工大、
天大、东南、华中科大等校。实质上,国内大学的民间声誉和官方给予的地位紧密相连,
这也是国立大学的必然和缺陷。中国大学的命运太多受制于政府,加之缺乏良好透明的考
量标准和公平的自由竞争体制,中国大学更高水平的发展和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受到极大
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也是最近十余年的事情,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
科技大学已经成为相当顶尖的大学,尤以香港科技大学的成长最为耀眼。1949年前后大陆
近半英才去台,对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譬如,那时大陆大量
的教授到了台湾大学。对原中央政府而言,台北台湾大学取代了南京中央大学的地位,给
予了重点建设。台湾地区许多大学也由大陆大学在台校友建立,典型的如中央政治大学在
台复校的国立政治大学,中央大学在台复校的国立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在台复校的国立清
华大学,交通大学在台复校的国立交通大学等等。台湾的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如今大学林
立,一派繁荣,许多专门大学也办得相当的棒,国立的台大、政大、中大、清大、交大、
成大等校都已经发展为高水准的研究型大学。
虽然东亚顶尖的大学多是国立大学,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大学,却是私立大学居多。美国
大学的开放、活力和多样化的特色,丰富了世界的视野。欧洲有众多讲究传统的老牌大学
,也有很多的典范。过去,中国的近现代大学在教育救国的梦想中诞生发展,今后,同样
需要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相处的和谐和自己几千年来传统文明的发
扬有所贡献。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在走向发达的道路上,过去几十年所形成的体制制约至
今尚未冲破。中国的大学要发展,最迫切的是建立合理的机制,形成大学的风气,并赋予
大学独立办学形成各自的特色,质量和水平也自然可得。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否太过偏激了,我十分赞同 202.114.154.168
首先:并不是国家支持的多,那大学就是好大学。就像你从小长大,难道总要你爸妈的钱吗?难道你没想过回报吗?华工是一所艰难的大学,在七八十年代,在那里艰难的环境下,逆水行舟,真的不容易啊,现在那些老教师都是一脸沧桑,我有几次看见朱九思,心里都是无限崇敬和伤感。国家需要的是自力更生的大学,国家才有精力去发展其他的,这才是中国腾飞的途径。
然后华工用了少量的人均经费,却做了不少贡献,可能虽然没有做到轰动全世界的成果,但华工人一直是朝这方向努力的。
其次是生源,,同样是减轻的国家的负担,为了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不惜降低人均资源,甚至可以说文凭价值,来吸纳优秀高中毕业生,然而其收来的学费与这大个学校的经费相比,难道又不是凤毛麟角吗?华工这么做是没有什么好处。难道华工的领导不知道这个后果,都是傻子?这种牺牲精神难道不值得敬佩?却招不少人来骂,如果说你本校学生抱怨这个问题都可以理解,外校学生抱怨就有点蹊跷了,当华工招生少后,质量绝对有保证,名声绝对好,我想你也会继续骂,当华工招多了,你也同样骂。。。
其实说实话,,要不是华工扩招,或者说大点,国家扩招,,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今天还不知道在哪里乱混,说不定你我连网都不会上,更不用说在这里点评大学了。
其实很多人有一种潜意识唯我主义思想在作怪,都希望这社会上就只有几个大学生,其他都是平民。这样你才更突出,才可以去欺压人民。根本没有从国家战略的方位看问题,,这也是现在大学教育的悲哀,很多大学生都目光短浅,自私自利。社会需要大公无私。。。从自己做起,,不然社会条件和环境只有下滑。
还有高校产业化问题,是现在争论不休的问题,教育部长在公开发言中提到现在不支持产业化。但这并不代表不搞产业,华工的产业是很有前途的,在,2001年的高校产业情况总结中可以看到,华工科技产业集团的产值和利润都位于前列(在中国教育网上可以查证)。在那几年,华工科技的股票狂翻30~40倍,,造福了多少员工和老百姓。而且效益一直很好,是武汉股中数一数二的。
国外的不少私立大学很强大,其中的经验我们应该学习的,但不是一味的吸取,华工不是要成为私立,而是要自力更生,学私立的好的办学方法来为我所用,这种产业富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可,清华北大难道没有紫光,同方,方正来富己吗?
现在大学都在向国际化迈进,那靠什么迈进?靠的不是资金,国家重视,难道等着国家把XX大学在国际上吹成国际名牌不成?靠的是借鉴国际优秀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办学方法。
前2年的大学合并不就是借鉴了国外的大学校园氛围而想到的吗?
一切事物都不要局限于条条框框,要在于活用何创新,你敢否认邓小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所以华工可以做到“具有华工特色的中国大学”。
再说正在建设的中国光谷(武汉),需要华工科技,需要华中科技大学,因为华工的激光走在全国前列,有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激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还有正在建设的光电国家实验室。
这就好比美国的硅谷,附近有麻省理工的支持。当然我们现在看不见是否光谷,但华工有好的机会,就凭华工人50年来传统的干劲,我相信一定会靠着光谷壮大自己。
再说浮躁,其实现在全国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浮躁,你去网大瞧瞧,什么大学之间没有骂过,什么挑拨没有出现过,都是再争论谁先谁后,单就一个华工怎么浮躁得起来。再说现在华工人已经集体退出了是非之地,不想再争论这无聊的问题,不是华科人争不起,也不是缺人力,只是觉得是浪费,网上的华科人回到了自己的家――白云黄鹤(bbs.),繁荣自己的BBS去了,这样不更好了。
要说华工学生为什么会浮躁,我想一个主要原因是名气不大,,学生压抑,想让大家知道而已。
要能体会到,一个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了解到华工的学风后,在庄严的志愿书上选择了华工,而走在大街上或遇到亲戚问你就读的学校,都说没听过,认为华工是烂校。对于一个原以为跨过了人生第一步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是一种无限的打击。同时如果有人在一所很差的北京XX大学,却总被认为不错,那前者看见这一场景后又会怎么想。
所以华工人除了表面的一点浮躁外,在底下十分发奋读书,在武汉市7校联合办学的报名中,几乎一半都是华科的学生。当然这都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如果是名气大的学校的学生,能有这种激情来读书吗?
还需要说明的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半学生是湖北人,他们的成绩都相当好,而且高分相当多,不少可以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的确愿意留在华工,这都是有记录和根据的。华工的形象在湖北人的心目中是很高大的。理科分数线与武汉大学是处于交替状态,就好比清华北大,南大东大。
在湖南,河南,江西的生源也很好。其他地方的虽然说起来都在高于重点50分以上,但与其他同类学校相比是差点,那学校当然不敢把招生计划投向这些省份,,难道不要生源了吗?既然湖北,湖南生源这么好,为何不就这样。
如果你非要批评华工的招生全国不平均问题,那你应该首先找复旦大学。武汉又不是什么很好地方,大家都愿意来,华工这种分配是正确的。当然学校会慢慢变化比例,达到平均程度,那个时候就是华工的名气响亮的时候了,什么事情都要慢慢来的,突变带来害处的几率很大。
要说武与汉大学有什么区别。真的很难分高下,如果要一个普通人来评价,肯定会说武汉大学强,但如果要一个武汉的大学生来评价,几乎都会说“武大的名气,华科的实力”,其实论实力2个学校一样,华工强在工,医,其他的武大强,要注意的是工科是个大科,社会上需要的大部分是工科学生,所以武书连排名成分的80%自然科学,20%社会科学是很正确的,合理的。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大学最终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需要什么,大学能做的就要做什么,这才是大学的作用”,不然如果大学都是80%的社会科学,那大部分毕业生干什么去啊?
我不敢说华中科技大学十分好,我只希望在没有搞清楚事实,没有从大局着想的情况下,切勿伤害一所一直为新中国做贡献的学校,那是对前辈的亵渎,污蔑。
我走过不少名牌高校。最后希望大家到华工走走,感觉真的很好。在华工,处处都是一种紧张的气氛,读书的好地方。而且食堂一流,公寓一流,道路一流,绿化一流。
如果不相信,请来看看,,华科人永远欢迎您。
HUST CS0207 WK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1912年以前中国早期的高等学校,北洋大学堂
和京师大学堂为最重要的两所,而京师大学堂也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
北洋大学堂的前身是盛宣怀于1895年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开学,1895年改为北洋大学堂
,1903年改名为北洋大学。主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早期首设土木工程、采矿、冶金等门
,学制四年,为中国近代工程学科的鼻祖,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所工科大学。后几经变革
,1929年后改名为国立北洋工学院,抗战时参与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直
至1942年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立北洋大学正式在天津复校。1951
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有如天津人所说:南开的名气,天大的实力!!!!!!!!!!!!!!!!仅有一墙之隔的天大南开的联合办学甚至合并简直是神与圣的结合!!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我不是华科的,看了61.184.37.178 的文,我从心底感到钦佩华科,说的太好了!我为之激动,我想哭......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我爱天大,我爱南开!!!!!!!!!!!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说得好, 华中科技大学现在又回到了生产队得时代, 每年年底要给老师们打工分。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我更爱华师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这肯定是武汉大学的一位行政人员或行政领导干的。这是对华中科技大学发出的一篇檄文,是挑战。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这里面很多内容不实,是臆断的。是他们看到华中科大全面走在他们前面,他们急了。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怎样?不知何人搞的排名,比中科大还高,看看985工程国家的排名,否则会误导2004年高考考生,本人不是中科大的。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1945年,八年抗战胜利,大学纷纷回迁,重新出现一派生机。继而内战爆发。那时比较好的大学,分布在昆明、西安、北京、南京、杭州、武汉、上海、广州、天津、成都等全国各大城市。民国时期的大学,虽然不同时期都有政治势力的渗透,但是总体来说,大学治校还是相当的独立,学术也是相当的自由。
当时,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和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名校。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重庆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云南大学、国立东北大学、国立西北大学、国立山西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国立河南大学、国立湖南大学等等以及一些专门大学都相当出色。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作者: 218.95.71.50 的言论不是君子所为,你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为你感到害臊!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我不知道此人是何居心,华中科大好不好自有公论,发表此种诋毁性的文章,不是君子所为!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华中科大没有获得太多的国家政府支持,我承认这点,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不要太多支持,却能发展到让人妒忌的地步,这实为自力更生的典范,国内就缺少这样的大学,多的只是拿国家政府的钱却是原地踏步,不思进取之流!!!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我是湖北的,说实话,华工是真得很不错。如果你想学习,华工是你的选择。氛围比武打好。相对来说,我跟喜欢华工。我不是华工的。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武汉高校流传一句话:学在华工,玩在武大!我不晓得作者对此做何解释。作者这种不负责任的乱诋毁真的让我都替你感到可耻!希望你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不要随便开口!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中国大学教育的教育单一化,实在让人受不了,好象要把所有人都搞成一种人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hust cs0208 HX
支持华工!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7年
<font color=#06年
<font color=#05年
<font color=#04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1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有哪些高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